CN108205595B - 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05595B
CN108205595B CN201611164900.5A CN201611164900A CN108205595B CN 108205595 B CN108205595 B CN 108205595B CN 201611164900 A CN201611164900 A CN 201611164900A CN 108205595 B CN108205595 B CN 108205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ide converter
theoretical
switching function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649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05595A (zh
Inventor
王瑞明
李少林
孙勇
陈晨
王文卓
刘其辉
刘诗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111649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05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05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05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05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05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6Circuit design at the analogue level
    • G06F30/367Design verification, e.g. using simulation, 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 [SPICE], direct methods or relaxa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所述仿真模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风力机、齿轮箱、双馈感应发电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和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所述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直流侧与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直流侧间设有含直流电容的回路;所述双馈感应电机和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分别与电网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和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替代了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电力电子元器件部分,大幅度减少了计算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机组仿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分布广泛的、蕴量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极好的商业开发和应用前景。
双馈感应电机DFIG(double fed induction generator)由于具有功率因数可调、效率高及变频装置容量小等诸多优势,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鉴于双馈感应发电机在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作用,同时为了获得高性能的控制系统,建立双馈感应发电机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中搭建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仿真模型时,电路主要由主电路部分、控制电路部分及变流器脉冲生成部分组成,其中变流器脉冲生成部分为正弦脉宽调制SPWM(Sinusoidal Pulse WidthModulation)调制方式或者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Modulation)方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因为原有模型中电子元器件的存在,都会在仿真中降低仿真速度和效率。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用理论计算模块代替原始模型中的电子元器件,以减小仿真运算时间,节省内存占用,支持仿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该仿真模型系统包括:
依次连接的风力机、齿轮箱、双馈感应发电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和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
所述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直流侧与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直流侧间设有含直流电容的回路;
所述双馈感应电机和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分别与电网连接。
所述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包括:第一SPWM信号产生模块、第一开关函数模块、第一变流器模块和第一直流电流模块;所述第一SPWM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函数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函数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变流器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一直流电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包括:第二SPWM信号产生模块、第二开关函数模块、第二变流器模块和第二直流电流模块;所述第二SPWM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函数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函数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变流器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直流电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SPWM信号产生模块将其自含的载波信号与经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B相、C相交流电流控制得到的调制电压信号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输入所述第一开关函数模块得到两组开关函数信号SF1和SF2;所述SF1输入到第一变流器模块,所述SF2输入到第一直流电流模块。
所述第二SPWM信号产生模块将其自含的载波信号与经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B相、C相交流电流控制得到的调制电压信号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输入所述第二开关函数模块得到两组开关函数信号SF1和SF2;所述SF1输入到第二变流器模块,所述SF2输入到第二直流电流模块。
当调制电压信号大于载波信号时比较结果为1,反之为-1;SF1的值直接为比较结果,SF2在调制电压信号大于或等于载波信号时与SF1一样,当调制电压信号小于载波信号时为0。
通过所述第二变流器模块计算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各相电压,分别如下式(1)、(2)和(3)所示: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21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22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23
其中,Vga为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电压,Vgb为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B相电压,Vgc为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C相电压,udc为直流电容电压,SF1-ag和SF2-ag为A相对应的两个开关函数,SF1-bg和SF2-bg为B相对应的两个开关函数,SF1-cg和SF2-cg为C相对应的两个开关函数;将求得的Vga、Vgb和Vgc以受控电压源的形式返回双馈感应发电机回路中。
通过所述第二直流电流模块计算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直流电流iing如下式(4)所示:
iing=iga·SF2_ag+igb·SF2_bg+igc·SF2_cg(4)
其中,iga、igb、igc分别为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B相、C相交流电流,直接由电路中测量得到;将直流电流iing以直流电流源的形式输入含有直流电容的回路中,测量该回路中的电容电压作为直流电压重新输入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模型的直流电流模块。
通过所述第一变流器模块计算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各相电压,分别如下式(5)、(6)和(7)所示: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31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32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33
其中,Vsa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电压,Vsb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B相电压,Vsc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C相电压,SF1-ar和SF2-ar为A相对应的两个开关函数,SF1-br和SF2-br为B相对应的两个开关函数,SF1-cr和SF2-cr为C相对应的两个开关函数;将求得的Vsa、Vsb和Vsc以受控电压源的形式返回双馈感应发电机回路中。
通过所述第二直流电流模块计算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直流电流iin,如下式(8)所示:
iin=ira·SF2_ar+irb·SF2_br+irc·SF2_cr (8)
其中,ira、irb、irc分别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B相、C相交流电流,直接由电路中测量得到;将计算得到的直流电流iin以直流电流源的形式输入含有直流电容的回路中,测量该回路中的电容电压作为直流电压重新输入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模型的直流电流模块。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异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仿真模型中无电力电子器件,大幅度减少了计算时间,提高了仿真效率,减小仿真运算时间,节省了内存占用,容易实现大规模风场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原始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示意图;
图3为原始DFIG变流器模型的等效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中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在PSCAD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用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和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替代了机侧变流器模块和网侧变流器模块的电力电子元器件部分,用机侧受控电压源模块和网侧受控电压源模块输出的电压来模拟原机侧变流器模块和网侧变流器模块端口处产生的调制电压。用机侧和网侧直流侧受控电流以及直流电容,来模拟原有直流电压。
如图1所示为原始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示意图,图3是其中网侧和机侧变流器的电路,基于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将原有的双SPWM单独视作一个只有输入和输出两个端口的控制器,中间由直流电容相连。网侧变流器中,输入电流为iing输入电压为udc,作为非独立变量的输出电压为Vga、Vgb、Vgc,输出电流为iga、igb、igc;机侧变流器中原理基本相同,输入电流为iin输入电压为udc,作为非独立变量的输出电压为Vsa、Vsb、Vsc,输出电流为ira、irb、irc,因此,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51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52
式中TF1和TF2分别是网侧和机侧变流器的转换函数,该转换函数包括了各种开关函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示意图,用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和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替代了原始的机侧变流器模块和网侧变流器模块的电力电子元器件部分。
基于SPW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每个SPWM定义了两个开关函数,以网侧变流器为例,开关函数为SF1和SF2,其中开关函数SF1被用于计算变流器的线电压和相电压,而开关函数SF2可计算开关电压,则负载电流也可以使用SF2计算得到。
基于以上理论和开关函数,在PSCAD上搭建如图4和图5所示的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和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
所述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包括:第一SPWM信号产生模块、第一开关函数模块、第一变流器模块和第一直流电流模块;所述第一SPWM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函数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函数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变流器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一直流电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包括:第二SPWM信号产生模块、第二开关函数模块、第二变流器模块和第二直流电流模块;所述第二SPWM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函数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函数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变流器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直流电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在SPWM信号产生模块里,载波信号Vtri和调制电压信号Vga-pwm、Vgb-pwm、Vgc-pwm分别进行比较,并将比较所得结果输入开关函数模块从而得到两组开关函数信号SF1和SF2,为当调制电压信号大于载波信号时输出为1,反之输出为-1,。SF1直接为比较结果,SF2在调制电压信号大于等于载波信号时与SF1一样,当调制电压信号小于载波时输出为0。
通过所述第二变流器模块计算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各相电压,如下式(1)、(2)、(3)所示: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61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62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63
其中,Vga为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电压,Vgb为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B相电压,Vgc为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C相电压,udc为直流电容电压,SF1-ag和SF2-ag为A相对应的两个开关函数,SF1-bg和SF2-bg为B相对应的两个开关函数,SF1-cg和SF2-cg为C相对应的两个开关函数;将求得的Vga、Vgb和Vgc以受控电压源的形式返回双馈感应发电机回路中。
通过第二直流电流模块计算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直流电流iing如下式(4)所示:
iing=iga·SF2_ag+igb·SF2_bg+igc·SF2_cg (4)
其中,iga、igb、igc分别为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B相、C相交流电流,直接由电路中测量得到;将直流电流iing以直流电流源的形式输入含有直流电容的回路中,测量电容电压作为直流电压重新输入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模型的直流电流模块。
通过所述第一变流器模块计算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各相电压,如下式(5)、(6)、(7)所示: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64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65
Figure BDA0001182294980000071
其中,Vsa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电压,Vsb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B相电压,Vsc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C相电压,SF1-ar和SF2-ar为A相对应的两个开关函数,SF1-br和SF2-br为B相对应的两个开关函数,SF1-cr和SF2-cr为C相对应的两个开关函数;将求得的Vsa、Vsb和Vsc以受控电压源的形式返回双馈感应发电机回路中。
通过第一直流电流模块计算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直流电流iin,如下式(8)所示:
iin=ira·SF2_ar+irb·SF2_br+irc·SF2_cr (8)
其中,ira、irb、irc分别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B相、C相交流电流,直接由电路中测量得到;将计算得到的直流电流iin以直流电流源的形式输入含有直流电容的回路中,测量电容电压作为直流电压重新输入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模型的直流电流模块。
将计算所得电流和电压按图2所示返回主电路中,并将新的测量结果输入进控制策略里,形成闭环控制。以达到缩短运行时间、减少运行模型所需内存的目的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后依然可对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种种变更、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变更、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型系统包括:
依次连接的风力机、齿轮箱、双馈感应发电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和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
所述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直流侧与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直流侧间设有含直流电容的回路;
所述双馈感应发电机和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分别与电网连接;
所述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包括:第一SPWM信号产生模块、第一开关函数模块、第一变流器模块和第一直流电流模块;所述第一SPWM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函数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函数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变流器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一直流电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包括:第二SPWM信号产生模块、第二开关函数模块、第二变流器模块和第二直流电流模块;所述第二SPWM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函数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函数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变流器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直流电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SPWM信号产生模块将其自含的载波信号与经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B相、C相交流电流控制得到的调制电压信号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输入所述第一开关函数模块得到第一组开关函数信号SF1和第二组开关函数信号SF2;所述SF1输入到第一变流器模块,所述SF2输入到第一直流电流模块;
所述第二SPWM信号产生模块将其自含的载波信号与经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B相、C相交流电流控制得到的调制电压信号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输入所述第二开关函数模块得到第一组开关函数信号SF1′和第二组开关函数信号SF2′;所述SF1′输入到第二变流器模块,所述SF2′输入到第二直流电流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调制电压信号大于或等于载波信号时比较结果为1,反之为-1;第一组开关函数信号的值为比较结果,第二组开关函数信号在调制电压信号大于或等于载波信号时与第一组开关函数信号一样,当调制电压信号小于载波信号时为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二变流器模块计算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各相电压,分别如下式(1)、(2)和(3)所示:
Figure FDA0004059443600000026
Figure FDA0004059443600000021
Figure FDA0004059443600000022
其中,Vga为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电压,Vgb为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B相电压,Vgc为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C相电压,udc为直流电容电压,SF1_ag为A相对应的开关函数,SF1_bg为B相对应的开关函数,SF1_cg为C相对应的开关函数;将求得的Vga、Vgb和Vgc以受控电压源的形式返回双馈感应发电机回路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直流电流模块计算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直流电流iing如下式(4)所示:
iing=iga·SF2_ag+igb·SF2_bg+igc·SF2_cg (4)
其中,iga、igb、igc分别为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B相、C相交流电流,直接由电路中测量得到;将直流电流iing以直流电流源的形式输入含有直流电容的回路中,测量该回路中的电容电压作为直流电压重新输入网侧变流器理论模块模型的直流电流模块,SF2_ag为A相对应的开关函数,SF2_bg为B相对应的开关函数,SF2_cg为C相对应的开关函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变流器模块计算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各相电压,分别如下式(5)、(6)和(7)所示:
Figure FDA0004059443600000023
Figure FDA0004059443600000024
Figure FDA0004059443600000025
其中,Vsa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电压,Vsb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B相电压,Vsc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C相电压,SF1_ar为A相对应的开关函数,SF1_br为B相对应的开关函数,SF1_cr为C相对应的开关函数;将求得的Vsa、Vsb和Vsc以受控电压源的形式返回双馈感应发电机回路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直流电流模块计算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直流电流iin,如下式(8)所示:
iin=ira·SF2_ar+irb·SF2_br+irc·SF2_cr (8)
其中,ira、irb、irc分别为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的A相、B相、C相交流电流,直接由电路中测量得到;将计算得到的直流电流iin以直流电流源的形式输入含有直流电容的回路中,测量该回路中的电容电压作为直流电压重新输入机侧变流器理论模块模型的直流电流模块,SF2_ar为A相对应的开关函数,SF2_br为B相对应的开关函数,SF2_cr为C相对应的开关函数。
CN201611164900.5A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 Active CN108205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4900.5A CN108205595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4900.5A CN108205595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05595A CN108205595A (zh) 2018-06-26
CN108205595B true CN108205595B (zh) 2023-05-26

Family

ID=62601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64900.5A Active CN108205595B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055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3713B (zh) * 2018-12-05 2023-02-03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风机变流器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仿真方法
CN111725834B (zh) * 2019-03-22 2022-05-2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双馈风机变流器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11987737A (zh) * 2019-05-23 2020-11-2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场双馈风机变流器的等值仿真方法及装置
CN110597085B (zh) * 2019-08-20 2023-06-20 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一种静止串联补偿器的仿真模型及分布式集群仿真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44358A1 (en) * 2011-07-08 2013-01-09 ABB Oy Control system for doubly-fed induction machine
CN103198191A (zh) * 2013-04-09 2013-07-10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pscad的永磁直驱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简化结构
CN105550115A (zh) * 2015-12-28 2016-05-04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dSPACE的风电变流器控制器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44358A1 (en) * 2011-07-08 2013-01-09 ABB Oy Control system for doubly-fed induction machine
CN103198191A (zh) * 2013-04-09 2013-07-10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pscad的永磁直驱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简化结构
CN105550115A (zh) * 2015-12-28 2016-05-04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dSPACE的风电变流器控制器测试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双馈风电机组的通用型机电暂态模型及其》;刘其辉 等;《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1201;全文 *
《电网谐波环境下双馈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齐桓若;《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20160215;正文第2章 *
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在风电并网控制中的仿真研究;程静等;《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15(第01期);正文第2节 *
齐桓若.《电网谐波环境下双馈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20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05595A (zh) 2018-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árquez et al. Dynamic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control design of an advanced micro-hydro power plant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pplications
CN102611138B (zh) 一种无延时的单相光伏并网功率调节方法
CN102723740B (zh) 单级光伏逆变器稳定mppt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205595B (zh) 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的pscad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系统
CN108280271B (zh) 基于开关周期平均原理的统一潮流控制器等效建模方法
CN106374528A (zh) 一种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分散型控制策略模型
CN204144967U (zh) 基于mmc的大型光伏并网系统
CN102684537B (zh) 一种单相单级光伏逆变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
CN102522910B (zh) 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混合式svpwm控制方法
Shahnazian et al. Interfacing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 for grid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CN105811793B (zh) 基于自取能电源跳频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均压方法
CN103117556A (zh) Pcs电压频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668867A (zh) 一种风电场经vsc-hvdc系统并网的无源滑模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Three-phase four-leg inverter based on voltage hysteresis control
CN104932285A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等效建模方法
CN112217225A (zh) 直流微电网自适应虚拟阻容控制方法
CN105262113A (zh) 基于概率模糊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系统无功控制方法
CN104617593B (zh) 一种并网变换器的反推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06787878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环流分量的单相mmc环流抑制器及抑制方法
Ji et al. New energy grid-connected powe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Huang et al. The study of control strategy for VSC-HVDC applied in offshore wind farm and grid connection
CN109830995B (zh) 一种基于能源路由器的孤岛控制策略
CN204858585U (zh) 一种基于多mosfet管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装置
CN106803683A (zh) 一种双向交直流变换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CN202444278U (zh) 一种基于二倍压整流的模拟光伏并网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