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00138A - 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00138A
CN108200138A CN201711452853.9A CN201711452853A CN108200138A CN 108200138 A CN108200138 A CN 108200138A CN 201711452853 A CN201711452853 A CN 201711452853A CN 108200138 A CN108200138 A CN 108200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tft
parameter set
qos parameter
dedicated b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528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528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001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00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001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1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taking into account QoS or priority requi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移动终端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HTTP请求携带第一TFT参数集和第一QoS参数集,HTTP请求用于指示运营商服务器向基站发送携带第一TFT参数集和第一QoS参数集的修改承载请求;移动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携带第二TFT参数集和第二QoS参数集;在第一QoS参数集与第二QoS参数集一致,第一TFT参数集与第二TFT参数集一致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针对激活专用承载请求向基站发送确认响应,以完成专用承载的建立。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提高数据传输实时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4G)网络的普及和完善,以及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处理性能的全面提高,更多的用户开始在移动终端上进行大型实时对战游戏。
游戏数据业务的相关特性有:长连接、小数据包、低流量、低延时、低容错率、以及对无线网络环境变化较敏感等。在正常人的感知能力范围内,当游戏业务中的延迟达到100ms级别后,用户就能明显感觉到卡顿,操作不灵活;当游戏业务中的延迟达到200ms级别后,用户的操作和游戏感知反馈已基本无法同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降低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进而提高数据传输实时性和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通过应用处理器AP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带处理器发送的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AP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所述HTTP请求携带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所述HTTP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向基站发送携带所述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的修改承载请求;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AP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携带第二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二QoS参数集;
在所述第一QoS参数集与所述第二QoS参数集一致,所述第一TFT参数集与所述第二TFT参数集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通过AP针对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向所述基站发送确认响应,所述确认响应用于指示完成专用承载的建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专用承载的建立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专用承载的建立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发送的第一业务流模板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服务质量QoS参数集;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所述HTTP请求携带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所述HTTP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向基站发送携带所述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的修改承载请求;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携带第二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二QoS参数集;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QoS参数集与所述第二QoS参数集一致,所述第一TFT参数集与所述第二TFT参数集一致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通信单元针对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向所述基站发送确认响应,所述确认响应用于指示完成专用承载的建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需要修改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Packet System,EPS)承载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AP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该HTTP请求携带第一TFT参数集和第一QoS参数集;运营商服务器再将这两个参数集通过修改承载请求发送给基站;基站在接收到该修改承载请求后,向移动终端发送激活专用承载请求,该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携带第二TFT参数集和第二QoS参数集;第一TFT参数集与第二TFT参数集一致,第一QoS参数集与第二QoS参数集一致,表示移动终端期望修改后的EPS承载的QoS参数集和TFT参数集与基站待激活的专用EPS承载的QoS参数集和TFT参数集相同,此时移动终端针对激活专用承载请求向基站发送一个确认响应,以完成专用承载的建立。这样后续移动终端可在建立的专用承载上发送数据,降低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进而提高数据传输实时性和稳定性。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的代码运行空间的示例图;
图1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口对应的信道映射图;
图1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口协议层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承载的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业务流模板(Traffic flow template,TFT)分为上行TFT与下行TFT。一个TFT包括多个分组过滤器。TFT的分组过滤器的具体内容是业务流的描述信息,在移动终端与PDN网关(PDN GateWay,PGW)上使用,用于检查每条业务流是否满足过滤器的要求,如果业务流满足过滤器的要求,就允许业务流在TFT相关联的ESP承载上进行传输。
TFT参数包括但不限于:TFT操作码、E bit和过滤器个数。其中,TFT操作码用来指示TFT操作各项命令,例如建立新的TFT,删除已存在的TFT等。E bit用于指示TFT信心元素中是否包含有参数列表,0表示不存在,1表示存在。过滤器个数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指示过滤器的个数。
2)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指一个网络能够利用各种基础技术,为指定的网络通信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QOS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时延等级(Delay class),可靠性等级(ReliabilityClass),峰值吞吐量(Peak throughput class),平均吞吐量(Mean throughput class)。其中,延时等级表示在网络中传输数据时的端到端的时延的级别。延迟级别分为四级,级别越高,延迟时间越长。可靠性等级表示应用需要的传输特性。可靠性级别定义了数据包丢失、重复、错序或发生不可检测的错误的可能性。峰值吞吐量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数据位的最大值。平均吞吐量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内传递数据位的平均值。
3)射频(Radio Frequency,RF)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0GHz之间。
RF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ingQuality,RSRQ)、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其中,RSRP是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具体是指在一定的测量带宽内,小区参考信号的平均参考功率。是衡量网络覆盖率的重要指标。SINR是指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具体是指接收的有用信号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的比值,SINR用来衡量信号质量,SINR越高,表示信道环境越好,传输速率越高。RSSI是指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具体是指一定测量带宽内,导频上总接收功率在测量周期内的平均值,用来衡量干扰情况。RSRQ是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具体是指有效信号功率与总功率的差值。RSRQ可以表示为P*RSRP/RSSI,其中P为测量带宽上承载的数目。
示例性的,图1A示出了本申请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不限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还可以是未来演进的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Generation,5G)系统、新空口(NR)系统,机器与机器通信(Machine to Machine,M2M)系统等。如图1A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101、一个或多个运营商核心传输网102、一个或多个运营商服务器103、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104。
基站101可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104进行通信,也可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具有移动终端的部分功能的基站进行通信(比如宏基站与微基站,如接入点,之间的通信)。基站101可以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SCDMA)系统中的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以及5G系统、新空口(NR)系统中的基站。另外,基站也可以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传输节点(Trans TRP)、中心单元(Central Unit,CU)或其他网络实体,并且可以包括以上网络实体的功能中的一些或所有功能。
移动终端104可以分布在整个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4可以是移动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移动单元(mobile unit)、M2M终端、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等等。
在游戏业务下,该运营商服务器例如可以是游戏服务器内网集群等。运营商核心传输网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技(3rd-Generation,3G)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Support Node,SGS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4G)核心分组网演进(Evolved Packet Core,EPC)设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5th-Generation,5G)核心网设备以及未来通信系统的核心网设备等,基站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基站eNB,5G基站gNB等。
具体的,基站101可通过无线接口105与移动终端104通信。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比如运营商核心传输网102与基站101、核心网101与运营商服务器)也可以通过回程(blackhaul)接口106(如X2接口),直接地或者间接地,相互通信。
需要说明的,图1A示出的传输网络仅仅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以移动终端中的智能手机为例,示例性的,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上述智能手机包括:壳体110、触控显示屏120、主板130、电池140和副板150,主板130上设置有前置摄像头131、芯片级系统(System on Chip,SoC)132(包括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存储器133、电源管理芯片134、射频系统135等,副板上设置有振子151、一体音腔152、VOOC闪充接口153和指纹识别模组154。
所述SoC132是智能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3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33内的数据,执行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智能手机进行整体监控。该SoC13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如可集成应用处理器(AP)和基带处理器(又称为基带芯片、基带)等,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SoC132中。该SoC132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上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所述存储器133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SoC13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33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33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智能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33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该存储器133例如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的代码运行空间的示例图,目前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一般设置有程序运行空间,该程序运行空间包括用户空间和操作系统空间,其中,用户空间运行有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该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为移动终端安装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操作系统空间运行有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该移动终端具体可以运行安卓(Android)系统、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iOS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图1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口对应的信道(通信的通道,即信号传输的媒介)映射图。信道具体可包括: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其中,逻辑信道描述了信息的类型,即定义了传输的是什么信息。传输信道描述的是信息的传输方式,即定义了信息是如何传输的,是一个逻辑虚拟概念,它必须附加在物理信道上。物理信道由物理层用于具体信号的传输,即实际的物理介质组成的信道,也是物理电路或无线等,是个物理概念。
具体的,下行信道中,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物理控制信道(Physical control channel,PCCH)、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channel,CCCH)、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CH)、专用业务信道(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DTCH)、多播控制信道(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MCCH)、多播业务信道(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MTCH);其中,BCCH用于eNB向UE广播公用信息,PCCH用于传送寻呼消息,CCCH用于呼叫接续阶段,传输链路连接所需要的控制信息,DCCH用于呼叫持续接单和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必需的控制信息,DTCH用于传输来去于网络和终端之间的用户数据,MCCH用于传输请求接收MTCH信息的控制信息,MTCH用于发送下行的MBMS业务。传输信道包括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BCH)、寻呼信道(PagingChannel,PCH)、下行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多播信道(multicastchannel,MCH);其中,BCH用于传输BCCH逻辑信道上的信息,PCH用于传输PCCH逻辑信道上的信息,DL-SCH用于在LTE中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信道,MCH用于支持MBMS。物理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control channel,PB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MCH);其中,PBCH用于承载传输信道BCH的数据,PDSCH用于承载传输信道PCH、DL-SCH的数据,PMCH用于承载传输信道MCH的数据。
上行信道中,逻辑信道包括CCCH、DCCH和DTCH。传输信道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上行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其中,RACH用于寻呼应答和UE主叫登录的接入,UL-SCH和DL-SCH对应的上行信道。物理信道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其中,PRACH用于承载子传输信道RACH的数据,PUSCH用于承载传输信道UL-SCH的数据。
图1E所示的无线接口协议层之间的接口可表达为上述信道,具体的,非接入(Non-access stratum,NAS)层支持UE的移动性和会话管理程序,建立和保持UE和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DN GW)之间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连接。无线资源控制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负责NAS层相关系统信息的广播,接入层(Acess stratum,AS)相关系统信息的广播,寻呼,建立、维护和释放UE与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之间的RRC连接,包括UE与E-UTRAN之间临时标识的分配和用于RRC连接的信令无线承载的配置,密钥管理的安全功能,建立、配置、维护和释放点对点的无线承载等。分组数据汇聚控制(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负责将IP头压缩和解压、传输用户数据并维护为无损的无线网络服务子系统设置的无线承载的序列号。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支持3种工作模式:透明模式(TM),非确认模式(UM),确认模式(AM),RLC层负责转移上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通过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纠错(仅适用于确认模式AM数据传输),串联,分割和重组的RLC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仅适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层负责处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重传与上下行调度。MAC层将以逻辑信道的方式为RLC层提供服务。物理层(PhysicalLayer,PHY)负责处理编译码、调制解调、多天线映射以及其它电信物理层功能。物理层以传输信道的方式为MAC层提供服务。MAC层与RLC层之间的接口为逻辑信道。MAC层通过逻辑信道为RLC层提供服务。PHY和MAC层之间的接口为传输信道。PHY层通过传输信道为MAC层提供服务。
结合图1A的网络架构可以看出,移动终端在与网络设备交互游戏业务数据过程中包括移动终端到网络空口的接入网延时,以及从接入网传输IP数据到游戏服务器的耗时,该交互过程涉及到移动终端和网络侧各网元的交互,受无线通信环境的影响,情况复杂,牵涉相关变量多,该交互过程的耗时在整体延时中占比重较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本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包括:
步骤201: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向移动终端的AP发送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移动终端通过AP接收移动终端的基带处理器发送的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
步骤202:移动终端通过AP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 Protocol,HTTP)请求,所述HTTP请求携带第一TFT参数集和第一QoS参数集,所述HTTP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向基站发送携带所述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的修改承载请求。
步骤203:运营商服务器接收来自移动终端通过AP的所述HTTP请求;运营商服务器向基站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携带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
步骤204:基站接收来自运营商服务器的所述修改承载请求;基站向移动终端通过AP发送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携带第二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二QoS参数集。
步骤205:在所述第一QoS参数集与所述第二QoS参数集一致,所述第一TFT参数集与所述第二TFT参数集一致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AP针对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向所述基站发送确认响应,所述确认响应用于指示完成专用承载的建立。
其中,QoS参数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时延等级、可靠性等级、峰值吞吐量、平均吞吐量。
其中,TFT参数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TFT操作码、E bit和过滤器个数。
其中,在游戏业务下,运营商服务器为游戏服务器内网集群。
其中,第一QoS参数集用于表示移动终端期望修改后的EPS承载的QOS具备的参数,第一TFT参数集用于表示移动终端期望修改后的EPS承载的TFT具备的参数。第二QoS参数集用于表示运营商待激活的专用EPS承载的QOS具备的参数,第二TFT参数集用于表示运营商待激活的专用EPS承载的TFT具备的参数。
示例性的,在步骤205中,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可以基于QoS参数集包括的参数种类、参数种类个数以及参数的数值,确定第一QoS参数集与第二QoS参数集是否一致。
进一步地,第一QoS参数集包括x种第一QoS参数,x为正整数,每种第一QoS参数包括一个第一QoS参数,第二QoS参数集包括y种第二QoS参数,y为正整数,每种第二QoS参数包括一个第二QoS参数;在x等于y,x种第一QoS参数与y种第二QoS参数的种类一一对应,以及在x种第一QoS参数与y种第二QoS参数中相同种类的QoS参数的值相等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确定第一QoS参数集与第二QoS参数集一致;否则,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确定第一QoS参数集与第二QoS参数集不一致。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QoS参数集包括4种QoS参数集,这4种QoS参数集是时延等级、可靠性等级、峰值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其中,时延等级=4、可靠性等级=3、峰值吞吐量=10、平均吞吐量=7。假如第二QoS参数集也包括4种QoS参数集,第二QoS参数集包括的这4种QoS参数集也是时延等级、可靠性等级、峰值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且时延等级也等于4、可靠性等级也等于3、峰值吞吐量也等于10、平均吞吐量也等于7,那么确定第一QoS参数集与第二QoS参数集一致。
示例性的,在步骤205中,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可以基于TFT参数集包括的参数种类、参数种类个数以及参数的数值,确定第一TFT参数集与第二TFT参数集是否一致。
进一步地,第一TFT参数集包括X种第一QoS参数,X为正整数,每种第一TFT参数包括一个第一TFT参数,第二TFT参数集包括Y种第二TFT参数,Y为正整数,每种第二TFT参数包括一个第二TFT参数;在X等于Y,X种第一TFT参数与Y种第二TFT参数的种类一一对应,以及在X种第一TFT参数与Y种第二TFT参数中相同种类的TFT参数的值相等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确定第一TFT参数集与第二TFT参数集一致;否则,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确定第一TFT参数集与第二TFT参数集不一致。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TFT参数集包括3种TFT参数,这3种TFT参数是TFT操作码、Ebit和过滤器个数,其中,TFT操作码=1、E bit=0、过滤器个数=1。假如第二TFT参数集也包括3种TFT参数,第二TFT参数集包括的这3种TFT参数也是TFT操作码、E bit和过滤器个数,且TFT操作码也等于1、E bit也等于0、过滤器个数也等于1,那么确定第一TFT参数集与第二TFT参数集一致。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需要修改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Packet System,EPS)承载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AP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该HTTP请求携带第一TFT参数集和第一QoS参数集;运营商服务器再将这两个参数集通过修改承载请求发送给基站;基站在接收到该修改承载请求后,向移动终端发送激活专用承载请求,该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携带第二TFT参数集和第二QoS参数集;第一TFT参数集与第二TFT参数集一致,第一QoS参数集与第二QoS参数集一致,表示移动终端期望修改后的EPS承载的QoS参数集和TFT参数集与基站待激活的专用EPS承载的QoS参数集和TFT参数集相同,此时移动终端针对激活专用承载请求向基站发送一个确认响应,以完成专用承载的建立。这样后续移动终端可在建立的专用承载上发送数据,降低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进而提高数据传输实时性和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2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确定当前处理的N个数据关联的N个应用程序,所述N为正整数;
在所述N个应用程序中包括目标应用程序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根据应用程序与QoS参数集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QoS参数集作为第一QoS参数集。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根据应用程序与TFT参数集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TFT参数集作为第一TFT参数集。
其中,应用程序与QoS参数集的映射关系是移动终端与运营商服务器预先设定好的,应用程序与TFT参数集的映射关系是移动终端与运营商服务器预先设定好的。
其中,目标应用程序为安装于移动终端中游戏应用程序、视频应用程序、即时聊天应用程序,等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确定当前处理的N个数据关联的N个应用程序的具体实施方式有: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应用机器学习算法确定当前处理的N个数据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数据来源;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根据N个数据的数据来源确定N个数据关联的N个应用程序。
其中,数据来源可用应用标识表示,比如某个数据是应用a的数据,那么该数据的数据来源可用应用a的标识表示。
举例来说,假设N=5,当前处理的5个数据有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和数据5,其中,这数据1、数据2和数据3的数据来源为应用A的标识,数据4和数据5为应用B的标识,那么可确定数据1、数据2和数据3关联的应用为应用A,数据4和数据5关联的应用为应用B。假设目标应用程序为游戏应用程序A,假如应用A为游戏应用程序,应用B为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可见当前传输的5个数据有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假设应用程序与QoS参数集的映射关系和应用程序与TFT参数集的映射关系如表1所示,根据表1可得到第一QoS参数集为QoS参数集-1,第一TFT参数集为TFT参数集-1。
表1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AP在建立的专用承载上传输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关联的数据。
可见,为了进一步降低目标应用程序关联的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移动终端通过AP仅在建立的专用承载上传输目标应用程序关联的数据,进一步提高目标应用程序关联的数据传输实时性和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2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确定当前处理的数据的类型;
在所述数据的类型包括目标类型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根据数据的类型与QoS参数集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类型对应的QoS参数集作为第一QoS参数集。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根据数据的类型与TFT参数集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类型对应的TFT参数集作为第一TFT参数集。
其中,数据的类型与QoS参数集的映射关系是移动终端与运营商服务器预先设定好的,数据的类型与TFT参数集的映射关系是移动终端与运营商服务器预先设定好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特征:游戏业务、长连接、小数据包以及低流量。
具体的,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当前处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归类。假设当前处理的数据有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和数据5,目标类型的特征包括游戏业务和小数据包。假设归类后得到数据1和数据2为即时通讯业务数据,数据3、数据4和数据5为业务数据、数据3为大数据包数据、数据4和数据5为小数据包数据,那么可得到目标类型的数据为数据4和数据5。假设数据的类型与QoS参数集的映射关系和数据的类型与TFT参数集的映射关系如表2所示,根据表2可得到第一QoS参数集为QoS参数集-1,第一TFT参数集为TFT参数集-1。
表2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在建立的的专用承载上传输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
可见,为了进一步降低目标类型的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仅在建立的专用承载上传输目标类型的数据,进一步提高目标类型的数据传输实时性和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20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获取第一设定时段内的N个时刻对应的N个RSRP,以及确定所述N个RSRP均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RSRP,且所述N个RSRP中任意两个RSRP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获取第二设定时段内的n个时刻对应的n个RSRQ,以及确定所述n个RSRQ均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RSRQ,所述n个RSRQ中任意两个RSRQ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其中,设定RSRP是移动终端自定义的移动终端认为网络质量较好时的RSRP。设定RSRQ是移动终端自定义的移动终端认为网络质量较好时的RSRQ。
其中,移动终端检测到目标类型的数据的时刻为时刻1,移动终端发送修改承载请求的时刻为时刻2,时刻1到时刻2包括第一设定时段和第二设定时段。或者,移动终端检测到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的时刻为时刻3,移动终端发送修改承载请求的时刻为时刻4,时刻3到时刻4包括第一设定时段和第二设定时段。
其中,第一阈值是用于表示在第一设定时段内网络质量较稳定的值。第二阈值是用于表示在第二设定时段内网络质量较稳定的值。其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自定义的,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具体的,RSRP越高,代表信号的覆盖强度等级越高,信噪比越高,传输数据时的时延越小,丢包率越低,抖动越小,即RSRP越高表示网络质量越好。RSRQ越高,代表信噪比越高,代表传输数据时的时延越小,丢包率越低,抖动越小,即RSRQ越高表示网络质量越好。当每个RSRP和每个RSRQ均较高,任意两个RSRP的差值相差较小,以及任意两个RSRQ的差值相差较小时,表示当前网络质量较好且平稳,可以支持一些特殊的业务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2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在第四设定时段内通过对RF指标进行测量确定网络质量,所述RF指标包括RSRP和/或RSRQ;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确定所述网络质量支持所述第一QoS参数集。
其中,移动终端检测到目标类型的数据的时刻为时刻1,移动终端发送修改承载请求的时刻为时刻2,时刻1到时刻2包括第四设定时段。或者,移动终端检测到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的时刻为时刻3,移动终端发送修改承载请求的时刻为时刻4,时刻3到时刻4包括第四设定时段。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在第四设定时段内通过对RF指标进行测量确定网络质量的具体实施方式有:
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获取第四设定时段内的T个RSRP和/或T个RSRQ,所述T为正整数;
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基于T个RSRP确定第一目标RSRP,和/或基于T个RSRQ确定第一目标RSRQ;
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将第一目标RSRP和/或第一目标RSRQ作为网络质量。
示例性的,第一目标RSRP可以是基于T个RSRP确定的平均RSRP,也可以是T个RSRP中最大的RSRP,也可以是T个RSRP中最小的RSRP,也可以是T个RSRP中大小处于中间的RSRP,等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目标RSRQ可以是基于T个RSRQ确定的平均RSRQ,也可以是T个RSRQ中最大的RSRQ,也可以是T个RSRQ中最小的RSRQ,也可以是T个RSRQ中大小处于中间的RSRQ,等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在第一目标RSRP大于或等于预设RSRP的情况下,和/或第一目标RSRQ大于或等于预设RSRQ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确定所述网络质量支持所述第一QoS参数集;
在第一目标RSRP小于预设RSRP的情况下,和/或第一目标RSRQ小于预设RSRQ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确定当前网络质量不支持所述第一QoS参数集。
其中,预设RSRP是移动终端自定义的移动终端认为网络质量较好时的RSRP。预设RSRQ是移动终端自定义的移动终端认为网络质量较好时的RSRQ。预设RSRP可以与设定RSRP相同,也可以与设定RSRP不相同,在此不作限定。预设RSRQ可以与设定RSRQ相同,也可以与设定RSRQ不相同,在此不作限定。
可见,当第一目标RSRP和第一目标RSRQ均较高时,表示当前网络质量较好,可以支持一些特殊的业务需求,即表示当前网络质量可支持第一QoS参数集。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2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在第三设定时段内通过对RF指标进行测量确定Ra值,所述Ra值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状况,所述RF指标包括RSRP和/或RSRQ;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根据Ra值与QoS参数值的映射关系,将所述Ra值对应的QoS参数值作为第一QoS参数值。
其中,移动终端检测到目标类型的数据的时刻为时刻1,移动终端发送修改承载请求的时刻为时刻2,时刻1到时刻2包括第三设定时段。或者,移动终端检测到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的时刻为时刻3,移动终端发送修改承载请求的时刻为时刻4,时刻3到时刻4包括第三设定时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定时段、第二设定时段、第三设定时段和第四设定时段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RF指标包括RSRP和RSRQ;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在第三设定时段内通过对RF指标进行测量确定Ra值的具体实施方式有: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获取第三设定时段内的N个时刻对应的N个RSRP和N个RSRQ,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基于所述N个RSRP确定第二目标RSRP,以及基于所述N个RSRQ确定第二目标RSRQ;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将所述第二目标RSRP与所述第二目标RSRQ的商确定为所述Ra值。
示例性的,第二目标RSRP可以是基于N个RSRP确定的平均RSRP,也可以是N个RSRP中最大的RSRP,也可以是N个RSRP中最小的RSRP,也可以是N个RSRP中大小处于中间的RSRP,等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示例性的,第二目标RSRQ可以是基于N个RSRQ确定的平均RSRQ,也可以是N个RSRQ中最大的RSRQ,也可以是N个RSRQ中最小的RSRQ,也可以是N个RSRQ中大小处于中间的RSRQ,等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具体的,RSSI=P*RSRP/RSRQ,可见RSRP/RSRQ与RSSI成正比。由于SINR越高,表示信道环境越好,传输速率越高,那么RSRP/RSRQ越高,同样也表示信道环境越好,传输速率越高,因此可使用RSRP/RSRQ表示Ra值。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RF指标包括RSRP;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在第三设定时段内通过对RF指标进行测量确定Ra值的具体实施方式有: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获取第三设定时段内的M个时刻对应的M个RSRP,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基于所述M个RSRP确定所述设定时段内的第三目标RSRP,以及将所述第三目标RSRP作为Ra值。
示例性的,第三目标RSRP可以是基于M个RSRP确定的平均RSRP,也可以是M个RSRP中最大的RSRP,也可以是M个RSRP中最小的RSRP,也可以是M个RSRP中大小处于中间的RSRP,等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具体的,RSRP越高表示信道环境越好,传输速率越高,因此可使用RSRP表示Ra值。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RF指标包括RSRQ;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在第三设定时段内通过对RF指标进行测量确定Ra值的具体实施方式有: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获取第三设定时段内的K个时刻对应的K个RSRQ,所述K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基于所述K个RSRQ确定所述设定时段内的第三目标RSRQ,以及将所述第三目标RSRQ作为Ra值。
示例性的,第三目标RSRQ可以是基于K个RSRQ确定的平均RSRQ,也可以是K个RSRQ中最大的RSRQ,也可以是K个RSRQ中最小的RSRQ,也可以是K个RSRQ中大小处于中间的RSRQ,等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具体的,RSRQ越高表示信道环境越好,传输速率越高,因此可使用RSRQ表示Ra值。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是在所述第一TFT参数集与预设TFT参数集一致,和/或所述第一QoS参数集与预设QoS参数集一致的情况下发送的。
其中,预设TFT参数集和预设QoS参数集是运营商服务器移动终端与运营商服务器预先设定好的。预设TFT参数集用于表示专用EPS承载的TFT具备的参数。预设QoS参数集于表示专用EPS承载的QoS具备的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运营商服务器确定第一TFT参数集与预设TFT参数集是否一致的实现方式与移动终端确定第一TFT参数集与第二TFT参数集是否一致的实现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移动终端确定第一TFT参数集与第二TFT参数集是否一致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叙述。另外,运营商服务器确定第一QoS参数集与预设QoS参数集是否一致的实现方式与移动终端确定第一QoS参数集与第二QoS参数集是否一致的实现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移动终端确定第一QoS参数集与第二QoS参数集是否一致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叙述。
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处理器包括基带处理器和AP,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不同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以及被配置由上述AP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带处理器发送的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
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所述HTTP请求携带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所述HTTP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向基站发送携带所述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的修改承载请求;
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携带第二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二QoS参数集;
在所述第一QoS参数集与所述第二QoS参数集一致,所述第一TFT参数集与所述第二TFT参数集一致的情况下,针对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向所述基站发送确认响应,所述确认响应用于指示完成专用承载的建立。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以及被配置由上述基带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确定当前处理的N个数据关联的N个应用程序,所述N为正整数;
在所述N个应用程序中包括目标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根据应用程序与QoS参数集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QoS参数集作为第一QoS参数集。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以及被配置由上述AP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建立的专用承载上传输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关联的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以及被配置由上述AP器执行,在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之前,上述程序包括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第一设定时段内的N个时刻对应的N个RSRP,以及确定所述N个RSRP均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RSRP,且所述N个RSRP中任意两个RSRP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和/或,
获取第二设定时段内的n个时刻对应的n个RSRQ,以及确定所述n个RSRQ均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RSRQ,所述n个RSRQ中任意两个RSRQ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以及被配置由上述AP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第三设定时段内通过对RF指标进行测量确定Ra值,所述Ra值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状况,所述RF指标包括RSRP和/或RSRQ;
根据Ra值与QoS参数值的映射关系,将所述Ra值对应的QoS参数值作为第一QoS参数值。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是在所述第一TFT参数集与预设TFT参数集一致,和/或所述第一QoS参数集与预设QoS参数集一致的情况下发送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内容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方法,在此不再叙述。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专用承载的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该专用承载的建立装置包括处理单元401、通信单元402和存储单元403,所述处理单元401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其中: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处理单元发送的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
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通信单元402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所述HTTP请求携带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所述HTTP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向基站发送携带所述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的修改承载请求;
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通信单元402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携带第二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二QoS参数集;
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QoS参数集与所述第二QoS参数集一致,所述第一TFT参数集与所述第二TFT参数集一致的情况下,通过通信单元402针对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向所述基站发送确认响应,所述确认响应用于指示完成专用承载的建立。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当前处理的N个数据关联的N个应用程序,所述N为正整数;在所述N个应用程序中包括目标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根据应用程序与QoS参数集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QoS参数集作为第一QoS参数集。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建立的专用承载上传输有关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通过通信单元402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之前,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401,还用于获取第一设定时段内的N个时刻对应的N个RSRP,以及确定所述N个RSRP均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RSRP,且所述N个RSRP中任意两个RSRP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和/或,
获取第二设定时段内的n个时刻对应的n个RSRQ,以及确定所述n个RSRQ均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RSRQ,所述n个RSRQ中任意两个RSRQ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第三设定时段内通过对RF指标进行测量确定Ra值,所述Ra值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状况,所述RF指标包括RSRP和/或RSRQ;根据Ra值与QoS参数值的映射关系,将所述Ra值对应的QoS参数值作为第一QoS参数值。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是在所述第一TFT参数集与预设TFT参数集一致,和/或所述第一QoS参数集与预设QoS参数集一致的情况下发送的。
其中,处理单元401可以是处理器(包括基带处理器和AP)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4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射频芯片、通信接口等,存储单元403可以是存储器。
当第一处理单元为AP,第二处理单元为基带处理器,通信单元402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403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专用承载的建立装置可以为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通过应用处理器AP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带处理器发送的第一业务流模板TFT参数集和第一服务质量QoS参数集;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AP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所述HTTP请求携带第一业务流模板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所述HTTP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向基站发送携带所述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的修改承载请求;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AP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携带第二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二QoS参数集;
在所述第一QoS参数集与所述第二QoS参数集一致,所述第一TFT参数集与所述第二TFT参数集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通过AP针对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向所述基站发送确认响应,所述确认响应用于指示完成专用承载的建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确定当前处理的N个数据关联的N个应用程序,所述N为正整数;
在所述N个应用程序中包括目标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根据应用程序与QoS参数集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QoS参数集作为第一QoS参数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AP在建立的专用承载上传输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关联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AP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获取第一设定时段内的N个时刻对应的N个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以及确定所述N个RSRP均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RSRP,且所述N个RSRP中任意两个RSRP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获取第二设定时段内的n个时刻对应的n个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以及确定所述n个RSRQ均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RSRQ,所述n个RSRQ中任意两个RSRQ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在第三设定时段内通过对射频RF指标进行测量确定Ra值,所述Ra值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状况,所述RF指标包括RSRP和/或RSRQ;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带处理器根据Ra值与QoS参数值的映射关系,将所述Ra值对应的QoS参数值作为第一QoS参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是在所述第一TFT参数集与预设TFT参数集一致,和/或所述第一QoS参数集与预设QoS参数集一致的情况下发送的。
7.一种专用承载的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专用承载的建立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发送的第一业务流模板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服务质量QoS参数集;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向运营商服务器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所述HTTP请求携带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所述HTTP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向基站发送携带所述第一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一QoS参数集的修改承载请求;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携带第二TFT参数集和所述第二QoS参数集;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QoS参数集与所述第二QoS参数集一致,所述第一TFT参数集与所述第二TFT参数集一致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通信单元针对所述激活专用承载请求向所述基站发送确认响应,所述确认响应用于指示完成专用承载的建立。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CN201711452853.9A 2017-12-26 2017-12-26 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082001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52853.9A CN108200138A (zh) 2017-12-26 2017-12-26 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52853.9A CN108200138A (zh) 2017-12-26 2017-12-26 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00138A true CN108200138A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84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52853.9A Pending CN108200138A (zh) 2017-12-26 2017-12-26 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001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5153A (zh) * 2019-02-22 2020-09-01 苹果公司 QoS部署中的UE辅助应用程序检测和策略控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1287A (zh) * 2003-02-21 2004-09-22 ���ǵ�����ʽ���� 一种通信流模板分组过滤的装置和方法
US20110267943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tic uu-un bearer mapping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CN102595472A (zh) * 2012-02-02 2012-07-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质量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2948215A (zh) * 2010-06-21 2013-02-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无线接入技术间切换期间进行qos 上下文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13393A (zh) * 2012-11-07 2014-05-21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d-lte的应用程序的网速保障方法和网速保障器
CN104683956A (zh) * 2013-11-27 2015-06-0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304403A (zh) * 2015-06-10 2017-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1287A (zh) * 2003-02-21 2004-09-22 ���ǵ�����ʽ���� 一种通信流模板分组过滤的装置和方法
US20110267943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tic uu-un bearer mapping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CN102948215A (zh) * 2010-06-21 2013-02-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无线接入技术间切换期间进行qos 上下文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95472A (zh) * 2012-02-02 2012-07-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质量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3813393A (zh) * 2012-11-07 2014-05-21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d-lte的应用程序的网速保障方法和网速保障器
CN104683956A (zh) * 2013-11-27 2015-06-0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304403A (zh) * 2015-06-10 2017-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佘广桥: ""移动通信系统中业务流模板(TFT)的研究与设计"", 《万方》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5153A (zh) * 2019-02-22 2020-09-01 苹果公司 QoS部署中的UE辅助应用程序检测和策略控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127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覆盖率增强的方法
CN10461903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随机接入的方法
CN100556178C (zh) 基站装置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04919861B (zh) 用于机器类型通信的广播和寻呼信道
CN105830508B (zh) 覆盖增强期间的功率控制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EP366597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067537B (zh) 用于3gpp系统中的mtic群组的标识符
CN107734597B (zh)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US2016001467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extended accessing barr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911832A (zh) 小区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979601A (zh) 使用授权辅助接入进行基站的数据调度的装置和方法
EP4149157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atasuk et al. Coverage and capacity analysi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in LTE
CN108055348A (zh) 数据传输优先级的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534500A (zh) 可配置随机接入初始功率电平选择
CN103947273A (zh) 通信终端、网络部件、基站和用于通信的方法
CN104980964A (zh) 处理链路失败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847653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ue id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00598A (zh) 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6031275A (zh)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811015A (zh) 移动性管理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769991A (zh) Mtc监控方法
CN108093449A (zh)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949016A (zh) 专用承载的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200069293A (ko) 제한된 ue 능력의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기억 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