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9913A - 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9913A
CN108199913A CN201711368651.6A CN201711368651A CN108199913A CN 108199913 A CN108199913 A CN 108199913A CN 201711368651 A CN201711368651 A CN 201711368651A CN 108199913 A CN108199913 A CN 108199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warding
maximum allowable
port
allowable bandwidth
forwarding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686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99913B (zh
Inventor
彭泽
张强
龚红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686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99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9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9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99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99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04L49/3009Header conversion, routing tables or routing ta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实现时延测试方法及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根据发送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和接收到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中所携带的时间戳确定时延;还包括:在交换芯片上设置用于收发进行时延测试的测试报文的转发端口;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以根据测试报文的收发进行时延测试;其中,转发端口与在用户侧接口上预先创建的维护端点(MEP)绑定;测试报文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DMM报文、DMR报文。本发明实施例在交换芯片不支持硬件内向维护端点时,通过硬件实现了时延测试,简化了系统时延测试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以太网通信技术,尤指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标准日益完善,以太网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凭借其在监控网络性能、检测、定位网络故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更多运营商的重视。国际电信联盟(ITU)Y.1731对基于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的以太网定义了一套协议和协议实体,它是一种二层链路上基于VLAN的端到端OAM检测机制;定义了管理实体组(MaintenanceEntity Group,MEG),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维护端点(Maintenance association EndPoint,MEP),根据功能划分为故障管理和性能监控两部分,而帧时延测试(DM,DelayMeasurement)是进行性能监控的主要方式,用来检测MEP之间报文传输的时延情况。
在相关技术中,当网络设备中交换芯片支持硬件UP MEP时,交换芯片发送UP MEP报文不需要指定转发端口,UP MEP报文在除MEP关联端口外的其他同VLAN端口进行选路转发。而如果交换芯片不支持硬件UP MEP时,只能使用中央处理器(CPU)软件功能实现UP MEP报文发送,而这种方式在帧时延测试时会消耗大量CPU资源,同时也会增加系统软件处理的复杂度,由此,成为帧时延测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使相关技术足够清楚,以下对帧时延测试涉及的相关定义进行说明:
维护域(MD,Maintenance Domain):MD指明了连通错误检测(CFD,ConnectivityFault Detection)所覆盖的网络,它的边界是由配置在设备端口上的一系列维护端点所定义的,维护域用维护域名来标识;
维护关联(MA,Maintenance Association):MA是维护域中一些维护点的集合。维护关联用“维护域名+维护关联名”来标识。MA指明了所服务的VLAN,MA中的维护点所发送的报文带有该VLAN标签,同时MA中的维护点可以接收本MA中其它维护点发送的报文,每个MA对应一个服务实例SI(Service Instance);
维护点(MP,Maintenance Point):配置在设备端口上,属于某个MA。维护点可分为两种:MEP和维护中间点(MIP,Maintenance association Intermediate Point);
维护端点:MEP配置在设备端口上,属于某个MA,用一个整数来标识,称为MEP标识(MEP id)。MEP确定了维护域的范围和边界。MEP所属的维护关联和维护域,确定MEP所发出的报文的VLAN属性和级别。维护端点具有方向性,分为外向维护端点(DOWN MEP)和内向维护端点(UP MEP)两种。MEP的方向表明了维护域相对于该端口的位置;其中,外向MEP(DOWNMEP)是在该外向MEP所在的端口收发CFM协议报文,而内向MEP(UP MEP)则是在设备上同一个VLAN内的除了内向MEP所在的端口外的其他端口收发CFM协议报文。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及设备,能够在交换芯片不支持硬件内向维护端点时,通过硬件实现时延测试,简化系统时延测试的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根据发送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和接收到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中所携带的时间戳确定时延,还包括:
在交换芯片上设置用于收发进行时延测试的测试报文的转发端口;
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以根据测试报文的收发进行时延测试;
其中,所述转发端口与在用户侧接口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所述测试报文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DMM报文、DMR报文。
可选的,所述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包括:
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发端口接收到自身所在的交换芯片转发的DMM报文时,根据硬件转发表项向同一维护关联MA内的远端维护端点RMEP发送DMM报文;
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发端口接收到同一MA内的RMEP发送的DMR时,将接收到的DMR报文上报CPU,以进行时延测试。
可选的,所述硬件转发表项设置于所述转发端口。
可选的,所述转发端口包括:所述交换芯片的网络节点接口NNI端口。
可选的,所述转发端口与用户侧接口UNI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包括:
设置通过所述转发端口能获取本地维护端点MEP和远端MEP的硬件转发表项;
其中,所述硬件转发表项包括:MEP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确定时延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部分或全部参数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补偿: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UNI的最大允许带宽、承载的报文长度、承载的报文类型。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补偿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
根据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第一时长的时延补偿;
根据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与测试报文长度,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第二时长的时延补偿。
可选的,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千兆时,所述第一时长为4461纳秒;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百兆时,所述第二时长为9074纳秒。
可选的,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百兆时,所述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为159纳秒;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千兆时,所述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为15纳秒。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用于根据发送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和接收到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中所携带的时间戳确定时延,还包括:设置单元和收发单元;其中,
设置单元用于:在交换芯片上设置用于收发进行时延测试的测试报文的转发端口;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以根据测试报文的收发进行时延测试;
其中,所述转发端口与在用户侧接口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所述测试报文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DMM报文、DMR报文。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发端口接收到自身所在的交换芯片转发的DMM报文时,根据硬件转发表项向同一维护关联MA内的远端维护端点RMEP发送DMM报文;
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发端口接收到同一MA内的RMEP发送的DMR时,将接收到的DMR报文上报CPU,以进行时延测试。
可选的,所述硬件转发表项设置于所述转发端口。
可选的,所述转发端口包括:所述交换芯片的网络节点接口NNI端口。
可选的,所述设置单元还用于:
设置通过所述转发端口能获取本地MEP和远端MEP的硬件转发表项,以使所述转发端口与用户侧接口UNI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
其中,所述硬件转发表项包括:MEP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补偿单元,用于确定时延后,通过以下部分或全部参数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补偿: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UNI的最大允许带宽、承载的报文长度、承载的报文类型。
可选的,所述补偿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第一时长的时延补偿;
根据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与测试报文长度,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第二时长的时延补偿。
可选的,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千兆时,所述第一时长包括4461纳秒;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百兆时,所述第二时长为9074纳秒。
可选的,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百兆时,所述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为159纳秒;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千兆时,所述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为15纳秒。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根据发送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和接收到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中所携带的时间戳确定时延;还包括:在交换芯片上设置用于收发进行时延测试的测试报文的转发端口;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以根据测试报文的收发进行时延测试;其中,转发端口与在用户侧接口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测试报文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DMM报文、DMR报文。本发明实施例在交换芯片不支持硬件内向维护端点时,通过硬件实现了时延测试,简化了系统时延测试的复杂度。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时延测试的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示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示例系统的拓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在交换芯片上设置用于收发进行时延测试的测试报文的转发端口;
其中,转发端口与在用户侧接口上预先创建的维护端点(MEP)绑定;
步骤102、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以根据测试报文的收发进行时延测试;
所述测试报文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DMM报文、DMR报文。
具体的,中央处理器CPU根据发送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和接收到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中所携带的时间戳确定时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包括:
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发端口接收到自身所在的交换芯片转发的DMM报文时,根据硬件转发表项向同一维护关联(MA)内的远端维护端点(RMEP)发送DMM报文;
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发端口接收到同一MA内的RMEP发送的DMR时,将接收到的DMR报文上报CPU,以进行时延测试。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硬件转发表项设置于所述转发端口。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转发端口包括:所述交换芯片的网络节点接口NNI端口。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转发端口与用户侧接口UNI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包括:
设置通过所述转发端口能获取本地MEP和远端MEP的硬件转发表项;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硬件转发表项包括:MEP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确定时延后,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部分或全部参数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补偿:
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UNI的最大允许带宽、承载的报文长度、承载的报文类型。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补偿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
根据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第一时长的时延补偿;
根据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与测试报文长度,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第二时长的时延补偿。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千兆时,所述第一时长为4461纳秒;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百兆时,所述第二时长为9074纳秒。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百兆时,所述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为159纳秒;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千兆时,所述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为15纳秒。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根据发送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和接收到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中所携带的时间戳确定时延;还包括:在交换芯片上设置用于收发进行时延测试的测试报文的转发端口;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以根据测试报文的收发进行时延测试;其中,转发端口与在用户侧接口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测试报文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DMM报文、DMR报文。本发明实施例在交换芯片不支持硬件内向维护端点时,通过硬件实现了时延测试,简化了系统时延测试的复杂度。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时延测试的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用于根据发送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和接收到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中所携带的时间戳确定时延,还包括:设置单元和收发单元;其中,
设置单元用于:在交换芯片上设置用于收发进行时延测试的测试报文的转发端口;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以根据测试报文的收发进行时延测试;
其中,所述转发端口与在用户侧接口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所述测试报文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DMM报文、DMR报文。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发端口接收到自身所在的交换芯片转发的DMM报文时,根据硬件转发表项向同一维护关联MA内的远端维护端点RMEP发送DMM报文;
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发端口接收到同一MA内的RMEP发送的DMR时,将接收到的DMR报文上报CPU,以进行时延测试。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硬件转发表项设置于所述转发端口。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转发端口包括:所述交换芯片的网络节点接口NNI端口。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设置单元还用于:
设置通过所述转发端口能获取本地MEP和远端MEP的硬件转发表项,以使所述转发端口与用户侧接口UNI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
其中,所述硬件转发表项包括:MEP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设备还包括补偿单元,用于确定时延后,通过以下部分或全部参数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补偿: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UNI的最大允许带宽、承载的报文长度、承载的报文类型。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补偿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第一时长的时延补偿;
根据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与测试报文长度,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第二时长的时延补偿。
可选的,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千兆时,所述第一时长为4461纳秒;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百兆时,所述第二时长为9074纳秒。
可选的,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百兆时,所述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为159纳秒;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千兆时,所述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为15纳秒。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根据发送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和接收到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中所携带的时间戳确定时延;还包括:在交换芯片上设置用于收发进行时延测试的测试报文的转发端口;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以根据测试报文的收发进行时延测试;其中,转发端口与在用户侧接口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测试报文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DMM报文、DMR报文。本发明实施例在交换芯片不支持硬件内向维护端点时,通过硬件实现了时延测试,简化了系统时延测试的复杂度。
以下通过应用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进行清楚详细的说明,应用示例仅用于陈述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图3为本发明应用示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第一设备由第一端口根据第一硬件转发表项向第二设备转发时延测量报文(Delay Measurement Message,DMM)报文;
步骤302、第二设备通过第二端口接收DMM报文后,由第二端口根据第二硬件转发表项向第一设备转发对DMM报文进行回复的时延测量应答(Delay Measurement Reply,DMR)报文;
步骤303、第一设备通过第一端口接收到DMR报文后,基于接收到的DMR报文进行时延确定;
其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网络节点接口(Network to Network Interface,NNI)连接;
第一设备的用户网络侧接口(User Network Interface,UNI)上预先创建有第一维护端点(MEP),所述第二设备的UNI上预先创建有第二MEP;
第一端口为与第一MEP绑定的,用于进行测试报文收发的转发端口;第二端口为与第二MEP绑定的,用于进行测试报文收发的转发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测试报文包括:DMM报文、DMR报文。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
第一MEP和所述第二MEP属于同一维护域MD,且同一维护关联MA;
第一MEP的身份标识和所述第二MEP的身份标识在同一维护关联MA中唯一确定。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
第一端口为第一设备的交换芯片与第二设备的交换芯片上相连的NNI;
第二端口为第二设备的交换芯片与第一设备的交换芯片上相连的NNI。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转发端口用于进行测试报文收发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进行配置,配置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处于发送状态时,进行内向维护端点的测试报文的转发,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处于阻塞状态时,不进行内向维护端点的测试报文的转发。
可选的,第一设备判断出第一端口为阻塞状态时,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丢弃接收到的所述DMM报文。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部分或全部参数进行时延补偿:
根据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UNI的最大允许带宽、承载的报文长度、承载的报文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转发端口包括上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时延补偿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
根据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确定进行时延补偿的第一时延值;
根据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与测试报文长度,计算进行时延补偿的第二时延值。
图4为本发明应用示例系统的拓扑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网络节点接口(NNI,Network to Network Interface)直连,且通过NNI口进行CFM报文收发,此处的NNI为设备的上联口或者链路聚合口,在第一设备上的UNI上创建第一MEP(具有第一MEP的身份标识),在第二设备上的UNI上创建第二MEP(具有第二MEP的身份标识);第一MEP和第二MEP属于同一指定维护域以及同一维护关联,且第一MEP的身份标识和第二MEP的身份标识在同一维护关联中唯一确定;
在图4所示的系统中,对于第一设备而言,第一MEP为本地MEP(LMEP),而第二MEP为远端MEP(RMEP);对应地,对于第二设备而言,第二MEP为本地MEP(LMEP),而第一MEP为RMEP。
以下以第一设备发送DMM报文,第二设备接收DMM报文为例来说明基于以上拓扑结构实现时延测量的方法,包括:
设置第一设备的交换芯片和第二设备的交换芯片上相连的两个NNI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设备上的第一端口与第一MEP绑定,第二设备上的第二端口与第二MEP绑定,且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为发送(forward)状态时,进行UP MEP的DMM报文转发,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为阻塞(block)状态时,禁止收发DMM报文;
设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上的NNI为与用户网络侧接口(UNI,UserNetworksInterface)同属于一个维护关联的MEP关联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为属于同一维护关联下的DMM报文的收发端口;
设置MEP关联端口(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上的UNI)和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为同属于当前CFM所需监控的业务虚拟局域网;
1、第一端口与第一MEP绑定(第二端口与第二MEP绑定原理相同,不做赘述)是指:在第一端口能够获取第一MEP(本地MEP)和第二MEP(远端MEP)的硬件表项信息,MEP的硬件表项信息可以包括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CFM报文等级、MD名称、MA名称、发包周期、MEP的身份标识、端口的物理状态和逻辑状态等;本应用示例获取硬件表项信息表明本应用不对硬件表项信息的存储位置做出限定;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硬件表项信息下发到第一端口后,存储在第一端口上,加快信息读取速度;
2、本应用示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对于本地MEP相关的配置信息还可以记录在设备的交换芯片寄存器中,由此交换芯片可以按照预设置信息自动发送DMM报文,以及解析DMM报文;
3、本应用示例,在一个MA中,一个LMEP可以对应多个RMEP,且一个LMEP可以对应多个RMEP时,以第一设备为LMEP为例,第一端口的绑定信息包括了所有RMEP的配置信息。
基于以上的设置,所述的时延测量方法执行下述步骤:
首先:第一设备建立时延(DM)作业并且开启时延测试后,CPU按照配置信息发送间隔封装并向FPGA发送DMM报文;本应用示例DMM报文为:协议类型为0x8902,子协议类型为47的单播报文;
其次:FPGA判断接收到DMM报文时,在接收到的DMM报文中打上表明报文发送时间的T1时间戳,再将该报文发送到交换芯片,由第一设备上与第一MEP绑定的第一端口根据硬件转发表项向第二设备的第二MEP转发DMM报文;
在本步骤中,第一设备上与第一MEP绑定的第一端口接收到DMM报文后,判断第一端口的当前状态,如果为block状态,则丢弃DMM报文;如果为forward状态,则根据硬件转发表项向第二设备的第二MEP转发DMM报文;
第三:第二设备上与第二MEP绑定的第二端口接收到DMM报文后,将该报文通过FPGA上报至CPU,通过FPGA上报时,为DMM报文打上表明报文接收时间的T2时间戳;
在本步骤中,交换芯片判断第二端口接收的报文为协议类型0x8902的单播报文时,则为判断报文为需要上报CPU的报文,将其发送至FPGA,FPGA判断该DMM报文中协议类型为47时,判断接收的报文为需要上交CPU的DMM报文。
第四:CPU接收到DMM报文后,回复DMR报文;本应用示例DMR报文为:协议类型为0x8902,子协议类型为46的单播报文,并将接收到的DMM报文中的T1、T2时间戳拷贝到回复报文DMR中;
第五:FPGA接收到CPU发出的DMR报文时,FPGA判断为DMR报文,则在该DMR报文中打上表明报文发送时间的T3时间戳,再将该报文发送到交换芯片,由第二设备上与第二MEP绑定的第二端口根据第二端口上存储的硬件转发表项向第一设备的第一MEP转发该DMR报文;
在本步骤中,FPGA通过判断接收到的报文中协议类型为0x8902,子协议类型为46确定该报文为DMR报文。
第六:第一设备上的第一端口接收到DMR报文后,将该报文通过FPGA上报至CPU,且FPGA为该报文打上表明报文接收时间的T4时间戳;
在本步骤中,交换芯片判断第一端口接收的报文为协议类型0x8902的单播报文时,则为判断报文为需要上报CPU的报文,将其发送自FPGA,FPGA判断该报文中自协议类型为46时,判断该接收报文为需要上交CPU的DMR报文。
第七:CPU接收到DMR报文后,根据报文中所包括的时间戳T1、T2、T3、T4进行时延和抖动计算。
在本步骤中,本应用示例,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公式确定时延:Delay=((T4-T1)-(T3-T2)),抖动为两次时延测量值的差值;当然对于时延和抖动的计算也可以采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惯用技术手段实现,此处并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在交换芯片硬件不支持UP MEP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转发DMM报文,通过在硬件加时间戳的方式,解决了软件实现的UP MEP无法加时间戳的技术问题,使得在交换芯片硬件不支持UP MEP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较为准确的时延测试。
由于DM测试的性能数据为端到端的性能,即为本地LMEP的关联端口到远端RMEP的关联端口的测试,如图4所示第一设备中UNI端口到第二设备中UNI端口,而本应用示例实现的UP MEP硬件化是通过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实现,即DM测试的性能数据区域为本端的第一端口到对端的第二端口,如图4中第一设备中NNI端口到第二设备中NNI端口,与实际测试区域存在两台设备交换芯片内部转发所需时间的误差,如图4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从UNI到NNI的转发时间,由此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本应用示例对上述时延结果进行时间补偿,以进一步优化时延测量结果,
可选的,第一端口与UNI端口间时延值(即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与UNI端口间报文转发时间)与如下参数有关:
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UNI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承载的报文长度与报文类型。
本应用示例仅涉及承载以太报文,对于时间补偿分为两部分:
固定时延补偿值(即第一时延值):对于转发端口(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和UNI最大允许带宽为固定值,所以根据转发端口和UNI最大允许带宽补偿固定时延值,该固定时延补偿值可以根据转发端口最大允许带宽的不同选用经验值,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特定的场景下的芯片内部端口转发时延测试预先确定,但是典型的可以采用以下取值:千兆端口的固定时延补偿值较佳地为4461纳秒(ns),百兆端口固定时延补偿值较佳地为9074ns;
DM时延测试为模拟实际业务报文的传输链路的性能,所以测试报文配置长度一般与监控的业务报文长度相同或接近,因此本应用实施例还可以通过用户配置的测试报文长度,利用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作为转发比例系数来计算补偿值(即第二时延值),而转发一字节报文所用的时间可以根据端口最大允许带宽的不同选用经验值,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特定的场景下的芯片内部端口模拟仿真得到;可选的,对模拟仿真的多次转发时间进行数据采样取方差值得出;典型地,在百兆端口转发一个字节所需时间为159ns;千兆端口转发一个字节所需时间为15ns;本应用示例根据用户配置的测试报文长度和转发时间比例系数(转发一字节报文所用的时间)相乘计算得补偿值;
本应用示例最终将固定时延补偿值与根据用户配置测试报文长度计算的补偿值之和作为转发端口和UNI端口时延补偿值。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根据测试精度要求,也可以仅以第一时延值或者第二时延值作为时延补偿值。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例如处理器)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个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实现其相应功能,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其相应功能。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根据发送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和接收到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中所携带的时间戳确定时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交换芯片上设置用于收发进行时延测试的测试报文的转发端口;
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以根据测试报文的收发进行时延测试;
其中,所述转发端口与在用户侧接口上预先创建的维护端点MEP绑定;所述测试报文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DMM报文、DMR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包括:
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发端口接收到自身所在的交换芯片转发的DMM报文时,根据硬件转发表项向同一维护关联MA内的远端维护端点RMEP发送DMM报文;
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发端口接收到同一MA内的RMEP发送的DMR时,将接收到的DMR报文上报CPU,以进行时延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转发表项设置于所述转发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端口包括:所述交换芯片的网络节点接口NNI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端口与用户侧接口UNI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包括:
设置通过所述转发端口能获取本地维护端点LMEP和MEP的硬件转发表项;
其中,所述硬件转发表项包括:MEP的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时延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部分或全部参数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补偿: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UNI的最大允许带宽、承载的报文长度、承载的报文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补偿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
根据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第一时长的时延补偿;
根据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与测试报文长度,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第二时长的时延补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千兆时,所述第一时长为4461纳秒;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百兆时,所述第二时长为9074纳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百兆时,所述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为159纳秒;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千兆时,所述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为15纳秒。
10.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用于根据发送的时延测量DMM报文和接收到的时延测量应答DMR报文中所携带的时间戳确定时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单元和收发单元;其中,
设置单元用于:在交换芯片上设置用于收发进行时延测试的测试报文的转发端口;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设置的转发端口进行测试报文的收发,以根据测试报文的收发进行时延测试;
其中,所述转发端口与在用户侧接口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所述测试报文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DMM报文、DMR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发端口接收到自身所在的交换芯片转发的DMM报文时,根据硬件转发表项向同一维护关联MA内的远端维护端点RMEP发送DMM报文;
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发端口接收到同一MA内的RMEP发送的DMR时,将接收到的DMR报文上报CPU,以进行时延测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转发表项设置于所述转发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端口包括:所述交换芯片的网络节点接口NNI端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还用于:
设置通过所述转发端口能获取本地维护端点LMEP和MEP的硬件转发表项,以使所述转发端口与用户侧接口UNI上预先创建的MEP绑定;
其中,所述硬件转发表项包括:MEP的配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补偿单元,用于确定时延后,通过以下部分或全部参数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补偿: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UNI的最大允许带宽、承载的报文长度、承载的报文类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第一时长的时延补偿;
根据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与测试报文长度,对所述确定的时延进行第二时长的时延补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千兆时,所述第一时长为4461纳秒;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百兆时,所述第二时长为9074纳秒。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百兆时,所述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为159纳秒;
所述转发端口的最大允许带宽和UNI的最大允许带宽为千兆时,所述转发一个字节报文所需时间为15纳秒。
CN201711368651.6A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81999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8651.6A CN108199913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8651.6A CN108199913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9913A true CN108199913A (zh) 2018-06-22
CN108199913B CN108199913B (zh) 2020-10-20

Family

ID=62574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68651.6A Active CN108199913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991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5336A (zh) * 2018-08-28 2019-03-19 优视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网络异常测试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0109673A (zh) * 2019-04-25 2019-08-09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北斗亚纳秒级高精度授时的编译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505037A (zh) * 2019-08-27 2019-11-2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网络接口通信速率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0029602A1 (zh) * 2018-08-09 2020-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时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5556A (zh) * 2009-09-21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am包精确时延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23113A (zh) * 2011-12-15 2012-06-27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以太网oam中跨芯片聚合链路上配置mep的芯片实现方法及系统
US20130336129A1 (en) * 2012-06-15 2013-12-19 Fujitsu Limited Multipurpose Use of Delay Measurement Message Buffer for Software Processing of Delay Measurement Response
CN105978759A (zh) * 2016-06-28 2016-09-28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测量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5556A (zh) * 2009-09-21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am包精确时延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23113A (zh) * 2011-12-15 2012-06-27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以太网oam中跨芯片聚合链路上配置mep的芯片实现方法及系统
US20130336129A1 (en) * 2012-06-15 2013-12-19 Fujitsu Limited Multipurpose Use of Delay Measurement Message Buffer for Software Processing of Delay Measurement Response
CN105978759A (zh) * 2016-06-28 2016-09-28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测量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香枝,: ""ONT芯片中OAM性能监督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9602A1 (zh) * 2018-08-09 2020-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时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95336A (zh) * 2018-08-28 2019-03-19 优视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网络异常测试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0109673A (zh) * 2019-04-25 2019-08-09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北斗亚纳秒级高精度授时的编译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505037A (zh) * 2019-08-27 2019-11-2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网络接口通信速率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9913B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07952B1 (en) Remote estimation of round-trip delays in a data network
US85205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vailability metrics for measurement and managment of ethernet services
Megyesi et al. Challenges and solution for measuring available bandwidth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KR101911579B1 (ko) Openflow에 대한 제어기 구동 oam
CN108199913A (zh) 一种实现时延测试的方法及设备
US2020019555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s
CN103299583A (zh) 测量源于单个端点的ip路径的可用容量和紧链路容量的系统和方法
US201900368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et tracing within a packet switching asic
CN113079091A (zh) 一种主动随流检测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CN105391592B (zh) 一种分组传送网业务侦测与测量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579869B (zh) 网络性能检测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4852828B (zh) 一种网络时延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58615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of connectivity services
Liao et al. An efficient and accurate link latency monitoring method for low-latency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US8036132B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failures
Azizi et al. Delay measurement in OpenFlow-enabled MPLS-TP network
Iurman et al. Towards cross-layer telemetry
CN102752169B (zh) 传输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5763347B (zh) 用于获取参数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Vuletić et al. Localization of network servic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multi-tenant networks
Shirazipour et al. A monitoring framework at layer4–7 granularity using network service headers
CN110048913A (zh) 基于bfd实现nat穿越双向检测处理的方法
Hawari et al. OP4T: Bringing Advanced Network Packet Timestamping into the Field
Moradi et al. On time-stamp accuracy of passive monitoring in a container execution environment
CN102377618B (zh) 测试设备管理接口管理能力的方法、装置、网管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