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9434A - 充电方法、双用充电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充电方法、双用充电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9434A
CN108199434A CN201810022947.0A CN201810022947A CN108199434A CN 108199434 A CN108199434 A CN 108199434A CN 201810022947 A CN201810022947 A CN 201810022947A CN 108199434 A CN108199434 A CN 108199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double
induction coil
wireless charging
purpose char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229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家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preadris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preadris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preadris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preadris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229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94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9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94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7/0077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4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dapted for charging from various sources, e.g. AC, DC or multivolt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双用充电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充电方法应用于双用充电器,所述双用充电器包括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及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隔离设置的有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感应线圈和转换芯片,所述充电方法包括: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将所述充电电流输出到转换芯片;由所述转换芯片将所述充电电流转换为标准充电电流,将所述标准充电电流输出到双用充电器的充电接口。本发明使得没有配置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终端如手机,可以通过双用充电器实现在无线充电板上的充电。

Description

充电方法、双用充电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双用充电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
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集中在直接为手机充电,现在在商场等场合已经配备了无线充电设备,但是目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并不是很多,如何让未配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普通手机也能使用这些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旨在解决未配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普通手机无法使用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所述充电方法应用于双用充电器,所述双用充电器包括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及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隔离设置的有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感应线圈和转换芯片,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将所述充电电流输出到转换芯片;
由所述转换芯片将所述充电电流转换为标准充电电流,将所述标准充电电流输出到双用充电器的充电接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的步骤包括:
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将双用充电器的最大功率发送至与感应线圈匹配的充电板;
检测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若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处于正常状态,则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将所述充电电流输出到转换芯片的步骤包括:
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判断有线充电模块是否感应到电压信号;
若有线充电模块感应到电压信号,则输出充电模式选择提示到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终端;
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选择指令,基于该模式选择指令确定目标充电模式;
若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无线充电模式,则关闭有线充电模块,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将所述充电电流输出到转换芯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该模式选择指令确定目标充电模式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有线充电模式,则关闭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激活有线充电模块,将有线充电模块的输出电流输出到充电终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方法还包括:
检测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终端的电量情况,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输出到充电终端的电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输出到充电终端的电流的步骤包括:
判断双用充电器当前所处充电模式;
若双用充电器当前处于无线充电模式,则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输出电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输出到充电终端的电流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充电终端电量已满时,停止双用充电器到充电接口的电流输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充电终端电量已满时,发送停止充电提示消息到与感应线圈匹配的充电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用充电器,所述双用充电器包括: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及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隔离设置的有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感应线圈和转换芯片,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有线充电模块电性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充电程序,所述充电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充电方法所述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充电程序,所述充电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充电方法所述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充电方法,通过在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就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再由充电电流转换为标准充电电流输出到充电接口,实现对充电终端的充电。通过在双用充电器上集成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使得有线充电器可以将无线充电板作为电源,使得没有配置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终端可以通过双用充电器实现在无线充电板上的充电;同时,双用充电器克服了无线充电导致的无线充电过程中用户使用充电终端的空间范围过小,用户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整合了有线充电与无线充电的优势,兼顾当下的无线充电环境与用户需求,双用充电器用户友好度高,利于双用充电器的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双用充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双用充电器中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中双用充电器与无线充电设备的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充电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本发明充电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双用充电器结构示意图。
双用充电器可以作为各种终端的充电器,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如带联网功能的AR/VR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智能音箱、自动驾驶汽车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物联网设备(如带联网功能的智能空调、智能电灯、智能电源等智能家居)等固定终端。
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双用充电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双用充电器100可以包括: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1、接口单元103、存储器104、处理器105、通信总线106等部件,所述通信总线106用于实现这些部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双用充电器结构并不构成对双用充电器的限定,双用充电器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双用充电器100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用于与无线充电板进行通信,传输充电信息到无线充电板。可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下面结合图1对双用充电器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1,用于实现双用充电器100的无线充电功能,双用充电器100采用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01至少包括次级感应线圈,通过在无线充电板上的初级线圈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电能从无线充电板转移到充电终端。
接口单元103用作连接充电终端的电源输入端口,接口单元103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充电终端的输入(例如,电量信息、充电状态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双用充电器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双用充电器100和外部装置(无线充电板)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4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充电程序;此外,存储器104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05是双用充电器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双用充电器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数据,执行双用充电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双用充电器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0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05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5中。
双用充电器100的内部电路模拟图如图2所示,其中,有线充电模块包括标准充电头和Flyback DC-DC,Flyback DC-DC一端与标准充电头连接,另一端与双用充电器的充电接口连接,用于将来自标准充电头的电压转换为标准充电电压,该标准充电电压根据充电终端的充电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对于普通手机,Flyback DC-DC将来自标准充电头的电压转换为5V的标准充电电压,并输出到VBUS。
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感应线圈和Receiver IC,所述感应线圈在电磁感应系统中为次级线圈,即接收线圈,感应线圈将感应到的感应电压转换为充电电压(充电电流),Receiver IC将来自感应线圈的充电电压转换为标准充电电压,该标准充电电压根据充电终端的充电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对于普通手机,Receiver IC将来自标准充电头的电压转换为5V的标准充电电压,并输出到VBUS。
所述有线充电模块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处于一种并行的关系,为减少纹波和相互干扰,将二者在输入端(即充电插头端/感应电压端)隔离设置,物理设置上可以通过塑料将二者隔离开,二者有统一的输出端口。
如图3所示为双用充电器与无线充电板的交互示意图。其中无线充电板包括AC TODC模块,Drivers模块,controllers模块和V/I sense模块,其中Drivers模块上有感应线圈,在电磁感应系统中为初级线圈,通过交流电以在次级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参照图4,在本发明充电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方法应用于双用充电器,所述双用充电器包括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及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隔离设置的有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感应线圈和转换芯片,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S10,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将所述充电电流输出到转换芯片;
步骤S20,由所述转换芯片将所述充电电流转换为标准充电电流,将所述标准充电电流输出到双用充电器的充电接口。
本发明可以实现将无线充电设备作为有线充电器的电源,用于手机、电脑等充电终端的有线充电。实现上述目的的关键在于,无线充电设备(本发明实施例称无线充电板,可参照图3)与双用充电器之间的电能转换,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能量传递,无线充电设备上的初级感应线圈与双用充电器上的感应线圈(即次级感应线圈)形成无线充电设备与双用充电器之间的能量传递纽带。
在用户需要充电时,将需要充电的充电终端插上双用充电器,将双用充电器放置距离无线充电板足够近的位置,使得双用充电器上的感应线圈在该位置可以感应到无线充电板发出的电压信号。
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说明双用充电器与无线充电板已经形成了能量转换系统,此时双用充电器可以开始充电。
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即当双用充电器处于可以以无线充电板为电源时,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充电步骤。具体地,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步骤S10中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这一步骤及之后的步骤。
感应线圈在感应到电压信号时,可以在感应线圈中形成感应电流,但只有在激活了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后,才可以将感应电流转化为充电电流,即将感应到的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双用充电器可根据其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最大充电功率,调整转化的充电电流。在感应线圈将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后,输出到转换芯片(可参照图3)。转换芯片为图3所示的Receiver IC,Receiver IC用于将来自感应线圈的充电电压转换为标准充电电压,即将来自感应线圈的充电电流转换为标准充电电流。
标准充电电流(或标准充电电压)为充电终端适用的标准电流,如手机充电的标准充电电压一般为5V。在转换芯片将所述充电电流转换为标准充电电流后,即可将所述标准充电电流输出到双用充电器的充电接口,进而输出到充电终端,实现对充电终端进行充电。
现有的可以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如智能手机,在进行无线充电时,往往需要将终端放置在距无线充电板很近的位置才能进行无线充电,然而,用户一般是边充电边使用终端,无线充电功能对距离的限制使得用户使用终端被限制在很小的一个空间范围内,大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双用充电器,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用户使用终端的空间范围至少可以扩大到令用户舒适的范围,因为在过去电子设备出现以来,用户一直就是使用有线充电器,用户已经非常习惯有线充电器对终端使用范围的适当限制了,且根据用户的需求,有线充电器的数据线长度可以调整,可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例如,手机的充电数据线有长有短,电脑的充电数据线比一般手机充电数据线要长很多。无线充电越来越普及,但实现远距离或者大范围内的无线充电存在一定技术难度,因而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线充电还是很有市场的,而在有线充电与无线充电的并存时期,或者说过渡时期,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双用充电器,在有线充电器的基础上,集成无线充电功能,综合了有线充电与无线充电的优势,大大便利了用户,在这一过渡时期是非常适应广大用户的需求的。
至于在终端上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在现在的过渡时期,会存在上述终端使用空间范围过小、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且现在大多数终端都没有集成无线充电功能,在终端上集成无线充电功能相较在充电器上集成无线充电功能,显然成本更高。
本实施例在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就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再由充电电流转换为标准充电电流输出到充电接口,实现对充电终端的充电。通过在双用充电器上集成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使得有线充电器可以将无线充电板作为电源,使得没有配置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终端可以通过双用充电器实现在无线充电板上的充电;同时,双用充电器克服了无线充电导致的无线充电过程中用户使用充电终端的空间范围过小,用户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整合了有线充电与无线充电的优势,兼顾当下的无线充电环境与用户需求,双用充电器用户友好度高,利于双用充电器的市场推广。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充电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步骤S10中所述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的步骤包括:
步骤S11,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将双用充电器的最大功率发送至与感应线圈匹配的充电板;
步骤S12,检测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步骤S13,若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处于正常状态,则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
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板即指无线充电板。
最大功率指充电终端的额定最大功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在双用充电器中设置一转换模块,将输出的充电功率转化为充电终端的最大充电功率,这种方式对双用充电器的硬件成本要求较高。因而提出一种实施方式,通过调整通过无线充电板上初级线圈的电流/电压,实现双用充电器上感应线圈感应到的感应电压大小正好符合充电终端的充电要求,即无需进行功率转换,也可使最后的输出功率满足充电终端的最大功率限度。
具体地,在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后,将双用充电器的最大功率发送至与感应线圈匹配的充电板,可以通过电磁发送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充电板根据接收的最大功率调整充电板中初级线圈相应的参数,如电流变化率和大小,并调整初级线圈震荡频率发送正常电力。双用充电器检测感应线圈感应到的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即判断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对应的充电功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若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处于正常状态,说明充电板已经对初级线圈做出合适的调整,双用充电器无需对感应电压进行调整就可输出正常的充电电流,即满足充电终端最大充电功率的限制,因而可以执行下一步步骤,即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
若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处于不正常状态,即双用充电器将获得的感应电压直接作为充电电压,对应的充电功率大于充电终端的最大功率,双用充电器还需对感应电压所在电路进行调整后,才可输出满足充电终端最大功率限制的充电电流,此时,可以继续等待直到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进入正常状态,也可再次发送最大功率到充电板,再继续等待,继续检测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将充电终端要求的最大充电功率发送到无线充电板,要求无线充电板对初级线圈相应参数进行调整,直到双用充电器感应线圈感应到的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才继续正常的无线充电操作,保证安全充电,也使得双用充电器无需配置功率转换模块(如功率转换电路),降低双用充电器的硬件成本,有利于双用充电器的生产与市场推广。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充电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如图5,步骤S10包括:
步骤S14,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判断有线充电模块是否感应到电压信号;
本发明提出的双用充电器,既可实现有线充电,又可实现无线充电,则双用充电器存在有线充电模式和无线充电模式的选择与切换问题。
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即可确定双用充电器当前所处环境是可以实现无线充电(特别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的含义即无线充电设备作为有线充电器的电源,间接为充电终端充电)的,此时,可能的情况有:用户将双用充电器接上了有线电源,双用充电器可以实现有线充电;用户没有将双用充电器接上有线电源,双用充电器无法实现有线充电。这里的有线电源指双用充电器中的有线充电模块接上的电源。
对于双用充电器是否接上有线电源,本实施例通过判断有线模块是否感应到电压信号,若有线模块感应到了电压信号,则说明有线充电模块接通了电源,即双用充电器接上了有线电源,反之,若有线模块没有感应到电压信号,则说明有线充电模块没有接通电源,即双用充电器没有接上有线电源。
步骤S15,若有线充电模块感应到电压信号,则输出充电模式选择提示到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终端;
若有线充电模块感应到电压信号,则双用充电器处在一个既可接通有线电源,又可接通无线电源的环境中,此时,需要对充电模式进行选择,即双用充电器是进入接通有线电源进行充电输出的有线充电模式,还是进入接通无线电源进行充电输出的无线充电模式。
双用充电器可以有一个默认充电模式,即在两种充电模式都可以的环境下,默认进入默认充电模式。该默认充电模式可以为无线充电模式,也可以为有线充电模式,可以由用户确定默认充电模式。
双用充电器的充电模式可以由用户临时选择,即输出充电模式选择提示到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终端,用户可基于该充电模式选择提示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选择,使得双用充电器有较好的用户友好度。
步骤S16,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选择指令,基于该模式选择指令确定目标充电模式;
步骤S17,判断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何种模式;
步骤S18,若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无线充电模式,则关闭有线充电模块,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将所述充电电流输出到转换芯片。
在双用充电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模式选择指令时,基于该模式选择指令确定用户选择的充电模式,即目标充电模式。
若用户选择无线充电模式,则可关闭有线充电模块,进入无线充电模式,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执行步骤S10中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这一步骤及其之后的步骤。
若用户选择有线充电模式,可激活有线充电模块,断开无线充电模块到充电接口间的电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7之后包括:
步骤S19,若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有线充电模式,则关闭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激活有线充电模块,将有线充电模块的输出电流输出到充电终端。
若用户选择有线充电模式,则可通过切断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中的电流转换或者电压转换电路以关闭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可将无线充电电路断开,或者发送消息到无线充电板,通知无线充电板停止供电。
若用户选择了有线充电模式,则直接关闭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一方面可使双用充电器仅进行有线充电,满足用户的选择;另一方面,可减少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无用功,因为并不需要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可完全不工作,可节约资源,提升双用充电器的性能。
本实施例在双用充电器处于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均可的环境下时,输出充电模式选择到充电终端,由用户自己选择充电模式,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爱好进行选择,有利于提升双用充电器的用户友好度。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充电方法第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检测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终端的电量情况,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输出到充电终端的电流。
可以在双用充电器与充电终端的接口处,设置检测装置,检测充电终端的电量情况,也可由充电终端自主发送电量情况到双用充电器,可以实时检测,也可在充电终端有异常充电或者电量已满时,由充电终端发送电量情况提示消息。
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双用充电器调整输出到充电终端的电流,建立一个充电调整反馈机制,以保证双用充电器为充电终端提供合适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输出,进而保证充电安全,避免对充电终端造成损坏,提升双用充电器的智能性。
具体地,步骤S30中所述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输出到充电终端的电流包括:
步骤S31,判断双用充电器当前所处充电模式;
步骤S32,若双用充电器当前处于无线充电模式,则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输出电流。
双用充电器所处的充电模式会影响双用充电器的调整对象。若在充电终端的电量情况发生变化,需要调控充电电路或者充电电流输出电路时,需要判断双用充电器当前处于哪种充电模式,若双用充电器处于无线充电模式,则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输出电流。例如,充电终端的当前电量为50%,还需进行大功率充电以实现快速充电,则可将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输出电流调整到最大;若充电终端的当前电量为99%,则可慢慢减小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输出电流。具体调整可通过电路调整实现。
若双用充电器当前处于有线充电模式,则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有线充电模块的输出电流。
本实施例在确定充电终端的电量情况后,判断充电终端所处充电模式,进而确定双用充电器当前正在提供充电电流输出的模块,进而确定双用充电器的调整对象,以对双用充电器进行准确调整,保证双用充电器的输出电流随充电终端的变化而变化,提升双用充电器的智能性,防止损坏充电终端。
进一步地,步骤S30中所述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输出到充电终端的电流还包括:
步骤S33,当检测到充电终端电量已满时,停止双用充电器到充电接口的电流输出。
当检测到充电终端电量已满,即当设置的检测装置检测到终端电量已满或者充电终端将电量已满的情况发送到双用充电器时,停止双用充电器到充电接口的充电电流输出。
具体地,可以在检测到充电终端电量已满时,判断双用充电器当前所处充电模式,根据双用充电器所处充电模式确定双用充电器当前正在提供充电电流输出的模块,进而调整该充电电流输出模块。例如,充电终端电量已满,当双用充电器当前所处充电模式为无线充电模式时,则切断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中的充电电流转化电路或者是标准充电电流输出电路,以实现停止双用充电器到充电接口的电流输出。
本实施例通过在充电终端电量已满时,停止双用充电器到充电接口的电流输出,即使双用充电器与充电终端仍旧处于连接状态,双用充电器也不会对充电终端继续供电,有利于充电终端的电池性能维持,避免持续充电对电池的损害,避免双用充电器长时间处于无效工作状态,造成资源浪费,也有利于双用充电器的性能维持。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充电方法第五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当检测到充电终端电量已满时,发送停止充电提示消息到与感应线圈匹配的充电板。
当检测到充电终端电量已满时,无需再对充电终端供电。即使停止输出双用充电器中的充电电流,在无线充电模式下,与感应线圈匹配的充电板也是一直在工作的。为减少资源浪费,可以发送停止充电提示消息到充电板,以提示其关闭电力供给。
此外,在无线充电模式下,检测到充电终端电量已满或者将满时,可以只发送停止充电提示消息到充电板,而不对双用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进行调整(停止),只要充电板停止了电力供给,就可实现停止对充电终端的充电,若是在发送了停止充电提示消息到充电板之后的预设时长后,充电板还是持续进行电力供给,则双用充电器可以调整自身的充电电路/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充电电流输出,这样的双重机制既可保证充电板少做无用功,也可减少双用充电器对自身充电电路的调控,有利于双用充电器的性能维持,也可及时防止对充电终端造成的不良影响。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充电程序,所述充电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步骤,具体内容已在上文详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终端,如物联网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空调、智能电灯、智能电源、智能路由器等智能家居;也可以是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的联网AR/VR装置、智能音箱、自动驾驶汽车等诸多联网设备)的充电器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双用充电器,所述双用充电器包括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及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隔离设置的有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感应线圈和转换芯片,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将所述充电电流输出到转换芯片;
由所述转换芯片将所述充电电流转换为标准充电电流,将所述标准充电电流输出到双用充电器的充电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的步骤包括:
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将双用充电器的最大功率发送至与感应线圈匹配的充电板;
检测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若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处于正常状态,则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将所述充电电流输出到转换芯片的步骤包括:
当感应线圈感应到电压信号时,判断有线充电模块是否感应到电压信号;
若有线充电模块感应到电压信号,则输出充电模式选择提示到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终端;
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选择指令,基于该模式选择指令确定目标充电模式;
若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无线充电模式,则关闭有线充电模块,激活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由感应线圈将电压信号的感应电压转化为充电电流,将所述充电电流输出到转换芯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该模式选择指令确定目标充电模式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有线充电模式,则关闭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激活有线充电模块,将有线充电模块的输出电流输出到充电终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还包括:
检测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终端的电量情况,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输出到充电终端的电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输出到充电终端的电流的步骤包括:
判断双用充电器当前所处充电模式;
若双用充电器当前处于无线充电模式,则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输出电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电量情况调整输出到充电终端的电流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充电终端电量已满时,停止双用充电器到充电接口的电流输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充电终端电量已满时,发送停止充电提示消息到与感应线圈匹配的充电板。
9.一种双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用充电器包括: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及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隔离设置的有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感应线圈和转换芯片,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有线充电模块电性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充电程序,所述充电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充电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充电程序,所述充电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充电方法的步骤。
CN201810022947.0A 2018-01-10 2018-01-10 充电方法、双用充电器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81994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2947.0A CN108199434A (zh) 2018-01-10 2018-01-10 充电方法、双用充电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2947.0A CN108199434A (zh) 2018-01-10 2018-01-10 充电方法、双用充电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9434A true CN108199434A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88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22947.0A Pending CN108199434A (zh) 2018-01-10 2018-01-10 充电方法、双用充电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943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7315A (zh) * 2019-02-19 2019-05-2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和包括无线充电装置的安全装置
CN110460130A (zh) * 2019-08-26 2019-11-1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661320A (zh) * 2019-09-12 2020-01-07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548A (zh) * 2010-06-24 2011-12-28 海尔集团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供电方法以及无线供电系统
US20120280648A1 (en) * 2011-05-04 2012-11-0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wireline and wireless powers
CN204271723U (zh) * 2014-12-30 2015-04-15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充电系统
CN104617620A (zh) * 2015-01-27 2015-05-13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及适配器
CN105529754A (zh) * 2014-09-29 2016-04-27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其充电方法以及采用该电池包的电动工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548A (zh) * 2010-06-24 2011-12-28 海尔集团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供电方法以及无线供电系统
US20120280648A1 (en) * 2011-05-04 2012-11-0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wireline and wireless powers
CN105529754A (zh) * 2014-09-29 2016-04-27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其充电方法以及采用该电池包的电动工具
CN204271723U (zh) * 2014-12-30 2015-04-15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充电系统
CN104617620A (zh) * 2015-01-27 2015-05-13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及适配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7315A (zh) * 2019-02-19 2019-05-2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和包括无线充电装置的安全装置
CN110460130A (zh) * 2019-08-26 2019-11-1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460130B (zh) * 2019-08-26 2022-06-2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661320A (zh) * 2019-09-12 2020-01-07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61320B (zh) * 2019-09-12 2023-08-29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0072B2 (en) High-power induction-typ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its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KR100966712B1 (ko) 원격 장치 재충전용 전원 충전 시스템, 원격 장치 충전 시스템 및 원격 장치를 네트워크에 접속하는 방법
US10116279B2 (en) Impedance matching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JP4725611B2 (ja)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受電制御装置、受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9020743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patibility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3124088B (zh) 可传送数据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数据传送方法
KR20180086276A (ko) 지능형 무선 충전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8390467B (zh) 驱动电路、无线电能发射端和应用其的无线供电系统
CN105409086A (zh) 无线受电装置、其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4917016A (zh) 充电式集线器
CN103812195A (zh) 一种无线充放电电路、终端设备及无线充放电方法
CN108199434A (zh) 充电方法、双用充电器及存储介质
CN109478802A (zh) 用于后续的接收器的无线功率充电的装置和方法
WO2015054176A1 (en) Reducing power dissipation in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systems
AU2014332148A1 (en) Reducing power dissipation in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systems
CN108885504A (zh) 包括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鼠标垫以及鼠标
CN105098890A (zh) 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器
KR102496136B1 (ko) 무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70138271A (ko) 무선 전력 수신기의 동작 방법 및 무선 전력 송신기의 동작 방법
US10503235B2 (en) Wake from off state power system
US20180301935A1 (en) Power reception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US881020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charge system and an AC adapter
CN108448670A (zh) 一种便携式非接插式充电设备及方法
CN105900311B (zh) 用于接收无线电力的装置
WO2016033874A1 (zh) 无线充电处理方法、装置及无线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