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6710A - 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终端设备及输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终端设备及输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6710A
CN108196710A CN201711459602.3A CN201711459602A CN108196710A CN 108196710 A CN108196710 A CN 108196710A CN 201711459602 A CN201711459602 A CN 201711459602A CN 108196710 A CN108196710 A CN 108196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input unit
comm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596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96710B (zh
Inventor
杜邓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athertouch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athertouch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athertouch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athertouch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196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6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96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67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终端设备及输入方法,属于压力感控设备领域。输入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上的力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外部输入设备的第一指令信息;合成模块,用于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终端设备可识别的第二指令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输出第二指令信息。本发明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可以获取用户在触碰外部输入设备过程中产生的力度信息,然后与外部输入设备的操作指令进行合成,从而可以使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合成的指令信息,表现出与现有的单一压力操控方式或者外部输入设备的常规操作方式截然不同的响应动作、行为,丰富了用户对终端设备的操作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终端设备及输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感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终端设备及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交互设备发展迅猛,但是仍停留在看、听、触的基本层面,缺乏与人类之间的情感因素。未来的智能设备不仅能够要捕捉到使用者的操作,更需要反映出用户的心情,与之进行更好的交互。
这其中,用户在使用键盘、鼠标或者触摸屏等输入设备向智能终端发送指令时,用户按压接触输入设备的力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的当前状态。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公开有根据用户按压键盘的压力力度对智能终端输入指令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仅仅是停留在根据单一的压力数据信息生成对应操控指令的方式,其操作方式比较单一、功能简单,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便捷化和智能化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终端设备及输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力度输入控制方式操作单一、功能简单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可分别与外部输入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输入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上的力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外部输入设备的第一指令信息;合成模块,用于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终端设备可识别的第二指令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输出第二指令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合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置的匹配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关联关系包含有力度信息、第一指令信息和第二指令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第二指令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输入装置还包括:第一查询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表明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第一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标识信息,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关联关系中匹配应用对象的关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输入装置还包括:第二查询模块,用于在第一匹配模块未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关联关系中匹配出对应应用对象的关联关系时,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第二查询请求;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携带有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关联信息;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关联关系作为终端设备所匹配的至少一种关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输入装置还包括:写入模块,用于接收并储存新写入的关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输入装置还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置的标准化规则,对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的力度信息进行校准,并将校准之后的力度信息发送给合成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输入装置所发送的第二指令信息,第二指令信息为输入装置将输入装置所采集的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上的力度信息,以及与外部输入装备所获取的第一指令信息,转换成的终端设备可识别的指令信息;响应模块,用于响应第二指令信息,控制应用对象执行对应第二指令信息的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输入装置发送的查询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第一查询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查询请求,查询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输入装置发送表明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输入装置发送的查询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第二查询请求;第二查询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查询请求,查询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输入装置发送携带有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关联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包括:写入模块,用于向输入装置发送新写入的关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方法,应用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可分别与外部输入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输入方法包括:获取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上的力度信息;获取外部输入设备的第一指令信息;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终端设备可识别的第二指令信息;向终端设备输出第二指令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终端设备可识别的第二指令信息,包括:根据预置的匹配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关联关系包含有力度信息、第一指令信息和第二指令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第二指令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输入方法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表明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关联关系中匹配应用对象的关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输入方法还包括:在未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关联关系中匹配出对应应用对象的关联关系时,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第二查询请求;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携带有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关联信息;将关联关系作为终端设备所匹配的至少一种关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输入方法还包括:接收并储存新写入的关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输入方法还包括:根据预置的标准化规则,对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的力度信息进行校准,并将校准之后的力度信息发送给合成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力度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所提供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与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进行通信,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输入装置所发送的第二指令信息,第二指令信息为输入装置将输入装置所采集的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上的力度信息,以及与外部输入装备所获取的第一指令信息,转换成的终端设备可识别的指令信息;响应第二指令信息,控制应用对象执行对应第二指令信息的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输入装置发送的查询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根据第一查询请求,查询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向输入装置发送表明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输入装置发送的查询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第二查询请求;根据第二查询请求,查询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向输入装置发送携带有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关联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向输入装置发送新写入的关联关系。
本发明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可以获取用户在触碰外部输入设备过程中产生的力度信息,然后与外部输入设备的操作指令进行合成,从而可以使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合成的指令信息,表现出与现有的单一压力操控方式或者外部输入设备的常规操作方式截然不同的响应动作、行为,丰富了用户对终端设备的操作方式,实现了用户与智能之间更加智能化的交互。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智能设备的整体架构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输入装置的输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非线性特性量化曲线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智能设备的整体通信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输入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输入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一;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智能设备的整体架构图。在图1示出的应用场景中,智能设备包括终端设备110、外部输入设备120和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130;终端设备可通过有线方式,或者蓝牙传输、红外线传输等无线方式,与外部输入设备、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进行通信;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也可通过有线方式,或者蓝牙传输、红外线传输等无线方式,与外部输入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手机、平板电脑(pad)、智能学习机、智能电视、智能眼镜及智能手表,等等。终端设备内置或者可安装有有预编程的一种或多种应用对象,可以通过调用应用对象,与用户进行交互,以完成某项或多项特定工作任务。后续的实施例中主要以个人计算机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终端设备内置或安装的应用对象可包括视频播放应用、文档编辑应用、聊天应用、绘制应用,等等。
每一应用对象存储有一条或多条调用指令,在与用户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当用户启用某条调用指令或者满足某条调用指令所要求的调用条件时,应用对象可根据调用指令,执行其对应的特定的功能。
外部输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键盘、鼠标、智能手柄、触摸感应屏,等等。外部输入设备具有输入区域,用户可在输入区域进行操作,外部输入设备可将用户的操作指令向外传输,如传输至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或者终端设备。后续的实施例主要是以键盘作为外部输入设备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本发明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类型为力感手套,力感手套包括指套部和设于手环上的控制部,指套部和控制部可通过前述的有线和无线方式进行数据通信;指套部设有压力感应器等压力感测器件,可感应用户对其按压的对象的力度情况,如,当佩戴有力感手套的用户以食指敲击键盘的M键时,压力感应器可检测出用户敲击M键时食指与键盘之间的挤压力,此即可作为用户按压键盘M键的力度信息。控制部则可以对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力度信息进行处理,按照预置的规则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向外传输,如传输至终端设备。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基于力感的输入方法的流程图,可应用于上述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的指令获取、处理及输出等流程的控制。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方法,方法包括:
S201、获取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上的力度信息;
在应用场景中,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是与外部输入设备配套使用,共同实现对终端设备的指令输入控制;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示出的力感手套,作为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用户佩戴力感手套时,指套部的触接按压对象为键盘、鼠标等外部输入设备的输入区域,本发明即是获取用户使用输入装置与外部输入设备进行交互时的力度信息。
S202、获取外部输入设备的第一指令信息;
在本发明的应用场景中,在上述智能设备使用之前,外部输入设备接入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这样,外部输入设备的指令输出对象为本发明的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因此,在用户在外部输入设备的输入区域操作时,外部输入设备根据操作内容生成相应的第一指令信息,之后,将第一指令信息发送给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
S203、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终端设备可识别的第二指令信息;
输入装置在获取到力度信息以及接收到第一指令信息之后,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绑定成一组待转换信息,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的均信息内容均可作为该组待转换信息的特征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内置有转换规则,转换规则限定有待转换信息的特征标识与第二指令信息的对应关系,因此,根据待转换信息的特征标识及转换规则,可以进一步确定对应的第二指令信息。
示例性的,对于文档编辑操作,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所内置的其中一种转换规则包括:当力度信息所包含的压力大于0.1kg、第一指令信息为字母时,转换成的第二指令信息为该字母的大写格式;而当压力小于0.1kg时,转换成的第二指令信息则为该字母的小写格式。
这样,在用户通过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对外部输入设备进行操作时,可分别生成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之后,通过查找匹配转换规则,则生成相应的第二指令信息。
如,当用户使用佩戴的力感手套(即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以较大力度(大于0.1kg)敲击键盘(即外部输入设备)的M键时,力感手套的指套部可以获取本次敲击操作的力度信息,键盘可以生成关联M键的第一指令信息,并将第一指令信息发送至力感手套的控制部,这样,控制部可以根据其内置的转换规则,生成关联大写格式的“M”的第二指令信息。
S204、向终端设备输出第二指令信息。
相比于常规的单一外部输入设备向终端设备输出控制指令的输入方式,本发明的输入方法可以简化用户的操作,如,常规的键盘输入方式中,输出大写“M”需要用户同时完成按压“Shi ft”键和“M”键的操作,或者先后完成按压“Caps Lock”和“M”键的操作,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对于向终端设备输出大写格式的“M”的指令信息的操作而言,用户需要进行两次按键操作才能完成。
而本发明的基于力感的输入方法可以获取用户在触碰外部输入设备过程中产生的力度信息,然后与外部输入设备的操作指令进行合成,从而可以使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合成的指令信息,表现出与现有的单一压力操控方式或者外部输入设备的常规操作方式截然不同的响应动作、行为,如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以一较大力度的按键操作,可以使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直接向终端输出大写的“M”键的第二指令信息,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输入方法简化了用户的操作,丰富了用户对终端设备的操作方式,实现了用户与智能之间更加智能化的交互。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终端设备可识别的第二指令信息,具体可包括:根据预置的匹配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即转化规则),关联关系包含有力度信息、第一指令信息和第二指令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第二指令信息。
具体的,终端设备可内置或安装有多个应用对象,不同应用对象所识别的调用指令也不同,因此,在本发明的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接入终端设备并开始使用之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需要预先与终端设备进行匹配,确定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的关联关系中,与终端设备的当前的应用对象所匹配的关联关系,以保证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所转换成的第二指令信息可以被终端设备的应用对象所识别,以执行其对应的特定的功能。
例如,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所内置的关联关系共有A、B、C和D四种,分别是匹配于终端设备的a类应用对象、b类应用对象、c类应用对象和d类应用对象,如果将非A的关联关系(如B、C或D种关联关系)应用于步骤S203中对a类应用对象的指令信息的转换,则会造成a类应用对象无法识别或者识别错误等问题。
因此,在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接入终端设备并开始使用之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需要预先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进行匹配的查询请求,请求获取终端设备的当前应用对象的特征码或者特征标识等信息,终端设备根据查询请求,将当前应用对象的特征码或者特征标识返回给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这样,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在接收到当前应用对象的特征码或者特征标识之后,就可进一步确定适配与该当前应用对象的关联关系。然后,用户在通过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对外部输入设备进行操作时,获取的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即按照前述确定的关联关系转换成第二指令信息,并将第二指令信息输出至终端设备,这样,终端设备的当前应用对象可以正确识别第二指令信息,并执行其对应的特定功能。
具体的,在实施例中,上述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与终端设备的应用对象进行关联关系匹配的流程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表明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关联关系中匹配应用对象的关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般的,设备终端所内置或者后续安装的应用对象的种类和数量要多于上述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所预置的关联关系的种类和数量,因此,当设备终端上新安装有应用对象时,则当用户使用上述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对新的应用对象进行操作控制时,也会出现无法识别或者识别错误的问题,因此,为实现对新安装的应用对象的输入控制或者未在前述流程中匹配成功的应用对象的输入控制,本发明的输入方法还包括:在未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关联关系中匹配出对应应用对象的关联关系时,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第二查询请求;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携带有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关联信息;将关联关系作为终端设备所匹配的至少一种关联关系。
上述流程一般是应用于支持前述的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的输入模式的应用对象,这些应用对象一般自有可被本发明的输入装置所识别及应用的关联关系,这样,在输入装置未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关联关系中匹配出对应应用对象的关联关系时,应用对象可根据第二查询请求调用其关联关系,并将该关联关系返回至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基于该关联关系,将获取的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成该应用对象可以正确识别第二指令信息。
在实施例中,除了上述从应用对象获取相匹配的关联关系的方式之外,本发明的输入方法还可以由外部的设备,如上述的终端设备,编写匹配应用对象的关联关系,之后,外部的设备将关联关系发给上述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输入装置接收并储存新写入的关联关系,同样可以起到保证应用对象识别正确的第二指令信息的目的。
在实施例中,为降低步骤S201中所获取的力度信息因波动等因素所导致的数据偏差,本发明输入方法还包括:根据预置的标准化规则,对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的力度信息进行校准,并将校准之后的力度信息发送给合成模块。
本发明对力度信息的校准流程主要包括:零点漂移处理、非线性处理以及根据终端设备的应用对象的应用需求进行的力度量化处理。
具体的,零点漂移处理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在设定的计时时间长度T内,如果未检测到外部输入设备有其他产生指令信息的操作,且在压力感应器的压力输出至波动范围部超过设定压力阈值D,那么就将压力力度的零点基准更新为在计时时间长度T内的平均压力值。
如果在计时时间长度T内,检测到外部输入设备存在其它产生指令信息的操作,那么就需要对当前的计时时长进行清零,重新开始计时。
较佳的,非线性处理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为:统计同一用户的历史数据,历史数据包括用户对外部输入设备进行操作的多个力度信息;根据历史数据构建该用户的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的曲线线条);之后,将该特性曲线以设定的划区段规则划分为多个区段,并以每一区段的两个端点所在的直线(如图3所示出的两段式直线线段)作为该区段的线性方程。
具体的,在实施例中,同一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可能会有多个用户分别使用,因此,输入装置可分别为不同用户构建独立的数据档案,每一数据档案存储有该用户的上述历史数据,图3分别示出了根据A用户(上侧的曲线线条A)和B用户(下侧的曲线线条B)的历史数据所构建的特性曲线,其中,图3所示的特性曲线的横坐标为用户通过输入装置施加于外部输入装置的力度G1,即上述实施例中压力感应器实际感测到的力度;纵坐标为输入装置所预设的力度划分档位值G2,两者构成预设比例关系。
这样,根据按照上述方式构建的线性方程,当用户通过输入装置对外部输入设备进行操作时,输入装置可根据新感测到的力度,确定该力度所对应的力度划分档位值,以应用于后续步骤对力度数据的处理。
以A用户的特性曲线为例,实施例中,A用户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的力度G1的力度范围大致上在0~g3之间,因此,可将该力度范围划分为0~g1和g1~g3两个力度区段,进一步的,根据0~g1区段的两个端点所构成的直线线段a1即可确定该区段的线性方程,根据g1~g3区段的两个端点所构成的直线线段a2也可确定该对应区段的线性方程。这样,当用户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的力度处于0~g1之间时,即可根据0~g1区段所对应的线性方程计算得到该力度对应的力度划分档位值;当用户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的力度处于g1~g3之间时,则可根据g1~g3区段所对应的线性方程计算得到该力度对应的力度划分档位值。
同理,对于B用户的特性曲线(力度范围大致为0~g4),也可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方式确定直线线段b1和b2所对应的线性方程,并进一步用于对B用户的力度数据的处理,在此不作赘述。
在对力度信息进行非线性处理之后,可根据终端设备的应用对象的需求对力度信息进行压缩、量化,因此,在对力度信息进行量化处理之前,上述的基于力度的输入装置需要先向终端设备发送要求获取当前应用对象的关联力度量化压缩和量化的指标的请求,然后,根据返回的力度压缩和量化的指标,对力度信息进行量化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的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是从外部输入设备截取第一指令信息,因此,外部输入设备的第一指令信息并不是直接发送至终端设备;而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和外部输入设备之间可以进行通信,同时,输入装置和外部输入设备也分别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因此,这种情况下,当用户通过输入装置操作外部输入设备时,终端设备会分别接收到输入装置所输出的第二指令信息和外部输入设备所输出的第一指令信息,一般的,第一指令信息和第二指令信息均可被终端设备的当前应用对象所识别,因此,这就会造成指令错乱、应用对象实际执行的功能与用户的预期不符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在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外部输入设备均可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输入装置在接入终端设备时,可向终端设备发送限定响应指令,该限定响应指令用于限定终端设备在接入输入装置的情况下,仅响应输入装置所发送的第二指令信息,或者是不响应外部输入设备所发送的第一指令信息。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力度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具体的,控制方法包括:
S401、获取输入装置所发送的第二指令信息;
在实施例中,第二指令信息为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04中所输出的第二指令信息。
S402、响应第二指令信息,控制应用对象执行对应第二指令信息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应用对象根据第二指令信息的信息内容,调用相应的功能,如前述实施例中,第二指令信息为编辑大写格式的“M”,则文档编辑应用(应用对象)则在文档编辑窗口上增加一大写格式的“M”。
在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接收输入装置在发送的查询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时,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查询请求,查询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向输入装置发送表明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以使输入装置可以根据标识信息,确定与该应用对象相适配的关联关系。
在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接收输入装置发送的查询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第二查询请求时,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查询请求,查询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之后,终端设备向输入装置发送携带有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关联信息,以使输入装置可以根据新的关联关系,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成该应用对象可正确识别的第二指令信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编写新的关联关系,并将新的关联关系发送至上述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以丰富输入装置的关联关系的种类和数量,满足不同的应用对象的指令转换需求。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智能设备的整体通信流程图。
S501、输入装置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
S502、终端设备查询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在实施例中,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可以为应用对象的I D或者应用对象的编号,等等;
S503、终端设备向输入设备返回表明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S504、输入装置根据标识信息,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关联关系中匹配应用对象的关联关系;
上述步骤S501至S504一般是在输入装置接入终端设备之后,用户使用输入装置操作外部输入设备之前进行,此时,终端设备已确定当前启用的应用对象;
S505、外部输入设备向输入装置发送第一指令信息;
第一指令信息为用户对外部输入设备进行操作时所生成的指令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输入装置对外部输入装置进行操作,例如,用户通过佩戴的力感手套敲击键盘时,力感手套为输入装置,键盘为外部输入装置,此时,终端设备为个人计算机;
S506、输入装置采集力度信息;
在实施例中,力度信息是用户通过输入装置对外部输入设备进行操作时,对外部输入设备所施加的力量的相关数据;
S507、输入装置对力度信息进行校准;
在实施例中,输入装置对力度信息进行校准预处理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零点漂移处理、非线性处理以及根据设备终端的应用对象的需求进行力度量化处理;
S508、输入装置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化成第二指令信息;
在实施例中,输入装置根据步骤S504中所匹配的关联关系,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化成第二指令信息;这其中,关联关系包含有力度信息、第一指令信息和第二指令信息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S509、输入装置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信息;
S510、终端设备响应第二指令信息,控制应用对象执行对应的操作。
本发明的基于力感的输入设备可以根据施力情况的差异而输出不同的指令信息,配合适当的软件解释和应用设计,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操作的力模式搭配组合,形成丰富而个性化的操作控制效果。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输入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可分别与外部输入设备604和终端设备605进行通信,输入装置600包括:
采集模块601,用于获取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504上的力度信息;
获取模块602,用于获取外部输入设备604的第一指令信息;
合成模块603,用于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终端设备605可识别的第二指令信息;
输出模块604,用于向终端设备605输出第二指令信息。
本发明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可以获取用户在触碰外部输入设备过程中产生的力度信息,然后与外部输入设备的操作指令进行合成,从而可以使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合成的指令信息,表现出与现有的单一压力操控方式或者外部输入设备的常规操作方式截然不同的响应动作、行为,丰富了用户对终端设备的操作方式,实现了用户与智能之间更加智能化的交互。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输入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如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可分别与外部输入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输入装置700包括采集模块701、获取模块702、合成模块703和输出模块704。
在本实施例中,合成模块703具体用于:根据预置的匹配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关联关系包含有力度信息、第一指令信息和第二指令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力度信息和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第二指令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中,输入装置700还包括:
第一查询模块705,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
第一接收模块706,用于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表明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第一匹配模块707,用于根据标识信息,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关联关系中匹配应用对象的关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700还包括:
第二查询模块708,用于在第一匹配模块未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关联关系中匹配出对应应用对象的关联关系时,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第二查询请求;
第二接收模块709,用于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携带有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关联信息;
第二匹配模块710,用于将关联关系作为终端设备所匹配的至少一种关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700还包括写入模块711,用于接收并储存新写入的关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700还包括预处理模块712,用于根据预置的标准化规则,对采集模块701所采集的力度信息进行校准,并将校准之后的力度信息发送给合成模块。
本发明的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输入方法部分的相关流程,在此不作赘述。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与上述的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810进行通信,终端设备800包括:
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输入装置810所发送的第二指令信息;
在实施例中,第二指令信息为输入装置810将输入装置所采集的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上的力度信息,以及与外部输入装备所获取的第一指令信息,转换成的终端设备800可识别的指令信息;
响应模块802,用于响应第二指令信息,控制应用对象执行对应第二指令信息的操作。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与上述的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进行通信,终端设备900包括获取模块901和响应模块902。
在实施例中,终端设备900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903,用于接收输入装置发送的查询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
第一查询模块904,用于根据第一查询请求,查询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905,用于向输入装置发送表明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9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906,用于接收输入装置发送的查询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第二查询请求;
第二查询模块907,用于根据第二查询请求,查询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
第二发送模块908,用于向输入装置发送携带有应用对象所适配的关联关系的关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900还包括写入模块909,用于向输入装置发送新写入的关联关系。
本发明的终端设备的具体工作流程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控制方法部分的相关流程,在此不作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可分别与外部输入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施加于所述外部输入设备上的力度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外部输入设备的第一指令信息;
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力度信息和所述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所述终端设备可识别的第二指令信息;
输出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输出所述第二指令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置的匹配所述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包含有所述力度信息、所述第一指令信息和所述第二指令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力度信息和所述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指令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
第一查询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返回的表明所述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关联关系中匹配所述应用对象的所述关联关系。
4.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与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输入装置所发送的第二指令信息,所述第二指令信息为所述输入装置将所述输入装置所采集的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上的力度信息,以及与所述外部输入装备所获取的第一指令信息,转换成的所述终端设备可识别的指令信息;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指令信息,控制应用对象执行对应所述第二指令信息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输入装置发送的查询所述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
第一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查询请求,查询所述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输入装置发送表面所述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6.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方法,应用于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可分别与外部输入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方法包括:
获取施加于所述外部输入设备上的力度信息;
获取所述外部输入设备的第一指令信息;
将所述力度信息和所述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所述终端设备可识别的第二指令信息;
向所述终端设备输出所述第二指令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力度信息和所述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所述终端设备可识别的第二指令信息,包括:
根据预置的匹配所述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包含有所述力度信息、所述第一指令信息和所述第二指令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力度信息和所述第一指令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指令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返回的表明所述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关联关系中匹配所述应用对象的所述关联关系。
9.一种基于力度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与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输入装置所发送的第二指令信息,所述第二指令信息为所述输入装置将所述输入装置所采集的施加于外部输入设备上的力度信息,以及与所述外部输入装备所获取的第一指令信息,转换成的所述终端设备可识别的指令信息;
响应所述第二指令信息,控制应用对象执行对应所述第二指令信息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输入装置发送的查询所述应用对象的第一查询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查询请求,查询所述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向所述输入装置发送表面所述应用对象的标识信息。
CN201711459602.3A 2017-11-20 2017-12-28 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终端设备及输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96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43503 2017-11-20
CN201711154350 2017-1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6710A true CN108196710A (zh) 2018-06-22
CN108196710B CN108196710B (zh) 2021-06-01

Family

ID=62584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5960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96710B (zh) 2017-11-20 2017-12-28 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终端设备及输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67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2924A (zh) * 2021-07-06 2021-09-21 广州市微聚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种视频会议设备指令智能转换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2153A1 (en) * 2000-03-01 2009-08-13 Palmsour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pressure information for improved computer controlled handwriting recognition data entry and user authentication
CN101980117A (zh) * 2010-10-20 2011-02-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操控方法及触摸操控装置
CN104850216A (zh) * 2014-02-18 2015-08-19 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压力触觉感测器的手套
CN105183356A (zh) * 2015-09-09 2015-12-23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字符输出方法、输入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05739761A (zh) * 2016-01-25 2016-07-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输入方法以及装置
CN106168880A (zh) * 2016-07-01 2016-11-3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CN106886283A (zh) * 2017-01-04 2017-06-23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字符输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2153A1 (en) * 2000-03-01 2009-08-13 Palmsour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pressure information for improved computer controlled handwriting recognition data entry and user authentication
US20130300700A1 (en) * 2000-03-01 2013-11-14 Acces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pressure information for improved computer controlled handwriting recognition data entry and user authentication
CN101980117A (zh) * 2010-10-20 2011-02-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操控方法及触摸操控装置
CN104850216A (zh) * 2014-02-18 2015-08-19 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压力触觉感测器的手套
CN105183356A (zh) * 2015-09-09 2015-12-23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字符输出方法、输入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05739761A (zh) * 2016-01-25 2016-07-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输入方法以及装置
CN106168880A (zh) * 2016-07-01 2016-11-3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CN106886283A (zh) * 2017-01-04 2017-06-23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字符输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2924A (zh) * 2021-07-06 2021-09-21 广州市微聚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种视频会议设备指令智能转换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6710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3450A (zh) 一种终端设备、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969165B (zh) 基于手势的时间输入
CN105955587B (zh) 一种隐藏应用图标显示方法及装置
US8577100B2 (en) Remote input method us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ensor
CN104932656B (zh) 用于为用户提供用户界面的方法和应用该方法的设备
CN105159556B (zh) 一种界面操作方法及电子终端
US2014030055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touch screen
CN108089795A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959814A (zh) 一种虚拟键盘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902354A (zh)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
CN103902056B (zh) 虚拟键盘输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095378B (zh)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160239128A1 (en) User interface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951234B (zh) 一种基于触屏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005443B (zh) 一种应用开启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160218B (zh) 一种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06045903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notes
CN108196710A (zh) 一种基于力感的输入装置、终端设备及输入方法
CN107219959A (zh) 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输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5988634A (zh) 触控装置及判断虚拟键盘按键的方法
TWI647584B (zh) 手持裝置的操作權限啟用/停用方法
CN106874723A (zh) 一种实现解锁的方法及终端
CN109085983A (zh)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885450A (zh) 实现鼠标操作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878556A (zh) 一种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