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5547B -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收缩块与喉块密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收缩块与喉块密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5547B
CN108195547B CN201711480913.8A CN201711480913A CN108195547B CN 108195547 B CN108195547 B CN 108195547B CN 201711480913 A CN201711480913 A CN 201711480913A CN 108195547 B CN108195547 B CN 1081955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throat
adjustable contraction
driving
adjus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09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95547A (zh
Inventor
廖文林
宋代平
王超琪
田燕
尹永涛
谢志江
张志秋
张志峰
张�浩
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cility Design And Instrumentation Institute Cardc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acility Design And Instrumentation Institute Cardc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cility Design And Instrumentation Institute Cardc,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acility Design And Instrumentation Institute Cardc
Priority to CN2017114809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5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5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5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95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5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2Wind tunnels
    • G01M9/04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密封系统,在可调收缩块与喉块的搭接处将弹簧安装置于可调收缩块的上方,也即是柔性密封板下方,喉块在工作过程中始终贴在柔性密封板上,柔性密封板与可调收缩块是通过圆柱转动副相连接,可使柔性密封板的位置在可调收缩块上随着可调收缩块与喉块型面的改变而改变,其中,可调收缩块和喉块的执行机构在完成对两者的升降过程时,可以使弹簧自行发生压缩变化,从而直接使柔性密封板一直与喉块紧密贴合,即自适应的完成密封动作,始终保持与喉块段的密封,这种密封系统称为自适应弹性密封系统。

Description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收缩块与喉块密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密封系统,属于风洞试验特种装备领域。涉及一种对风洞内喷管段不同马赫数下的精确调节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的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风洞是用于验证各型航空航天飞行器、高速动车组等气动外形是否合理的重要试验装置,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在风洞中模拟出对象运行时的外部气体流场特性(马赫数、雷诺数、普朗特数等),并对被试验对象在模拟流场中的测量参数做出一系列的评估,从而实现对其真实工作情况下特性的预知。根据风洞可模拟的气体流流场流速范围不同,可分为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高超声速风洞。而根据流场产生的方式,风洞可分为暂冲式和连续式。暂冲式风洞气体流场产生的原理是:在风洞两端分别预先产生一定的高压气体与负压气体,然后同时打开两端的气阀沟通高压与负压,即可产生流场;而连续式风洞一般是依靠大型的轴流风机作为驱动来产生流场。
为了精确控制风洞中流场的参数,需利用相关的风洞试验特种装置对流场进行调节,而其中喷管段是整个风洞中调节气体流场最为关键、直接的部分。喷管段一般是通过一定的型面来改变流场的参数,对于暂冲式风洞,由于其流场作用时间短,流场马赫数高,一般采用具有固定型面喷管段进行调节;而对于连续式风洞,由于其要求具有连续的马赫数调节能力,一般是采用可调型面的喷管段。根据连续式风洞喷管段可调型面中柔性壁(或称柔板)所占的比例不同,进一步又可分为半柔壁与全柔壁。全柔壁喷管的可调型面全部由柔性壁组成;半柔壁喷管的可调型面一般是由可调收缩段、喉块段、柔板段组成(布置顺序为气流方向)。对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半柔壁,能否保证其整个型面成形的精度就是能否保证风洞试验结果可靠性最关键的问题,因此喷管段对气体流场相关参数控制的精度,是评价其工作能力的关键指标。因此保证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搭接处的密封性,对保证整个半柔壁成形的精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针对风洞喷管段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间的密封系统中,其中一种是依靠控制可调收缩块与喉块的位置来保证密封间隙小于等于 5mm,但此种方式存在较大误差;另一种是依靠控制接触力的方式,保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力在合理的范围内,但这种方式需要额外的执行机构,使得费用较高,且由于接触力问题容易产生漏气,不利于密封。以上这两种方式均无法满足密封要求,所以,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末端检测的体系,即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自适应弹性密封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密封系统,以特别适用于半柔壁喷管。半柔壁喷管是一个由多个刚体和柔性体组成的复杂多体系统,并受气动压力、不平衡扭矩以及自身重力等多种载荷作用,其中喉块的运动控制在型面调节中占重要的地位,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协同控制是设计的基本原则,所以在半柔壁喷管中就出现了可调收缩块与喉块的搭接密封问题,其直接影响流场品质。若两个平面过渡不光滑,会严重影响风洞内流场的质量,从而出现涡流、扰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密封系统,其机械结构包括一个喉块(1)、六根喉块段驱动杆(2)、十二个喉块段杆端轴承(3)、十二个喉块段支座(4)、若干个弹簧(5)、一块柔性密封板(6)、一个可调收缩块(7)、四个可调收缩块支座 (8)、一个固定铰(9)、四个可调收缩块杆端轴承(10)、两根喉块段驱动杆(11)、一个驱动支撑板(12)、十六个导轨(1301)、三十二个滑块(1302)、八个滑套 (1303)、十六个支撑轴承(1304)、八个丝杠(1305)、八个螺母(1306)、八个联轴器(1307)、八个减速机支座(1308)、八个减速机(1309)、八个电机(1310);其密封检测控制设备包括上位计算机、下位计算机、驱动单元(13)、位置传感器(14)以及力传感器(15)。其中各个该电机分别连接于各个减速机、各个该减速机支座分别设置于各个该驱动支撑板的上端部,各个该电机和各个该减速机设置于各个该减速机支座上;各个减速机通过联轴器与各个丝杠相连接、各个丝杠通过螺母置于导轨上方、螺母嵌套在滑套当中,通过滑套将螺母与滑块相连接。此可调收缩段模块左端以固定铰方式与框架入口相固连,右端通过一组杆端轴承连接在驱动单元上;喉块段通过三组杆端轴承连接在驱动单元上。可调收缩块与喉块搭接处,首先是一块柔性密封板通过圆柱转动副与可调收缩段直接连接,从而可以使此柔性密封板绕可调收缩块转动,在柔性密封板和可调收缩块的空隙中间,使用弹簧分别与两者固连,此时右端的喉块应与柔性密封板完全接触。密封检测控制设备的连接关系是,所述的上位计算机、下位计算机和驱动单元通过网线连接,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和下位计算机通过信号线连接;可调收缩块与喉块机构内安装有位置传感器;可调收缩块与喉块的搭接处安装有力传感器;驱动单元控制可调收缩块与喉块协调运动。上位计算机安装有人机互动程序,人机互动程序用于读取和写入数据、执行试验、显示当前速度和位置、显示力信号;下位计算机安装有PLC程序,PLC程序用于控制可调收缩块、喉块模型运动、连接力、位置监测;位置传感器检测可调收缩块与喉块的运行位置信号,并将其传送到下位计算机;力传感器检测可调收缩块和喉块搭接处的力信号,并将其传送到下位计算机;
所述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密封检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01已知可调收缩块与喉块搭接处点的空间位姿为
Figure BDA0001533751240000031
下位计算机通过末端位姿由式(1)可计算得到喉块执行机构驱动量Δs1;又根据公式(2)逆解出可调收缩块执行机构的驱动量Δs2,并把两者的驱动量输入驱动器;
本步骤中:x:全局坐标系下,喉块与可调收缩块搭接点处的x坐标;
y:全局坐标系下,喉块与可调收缩块搭接点处的y坐标;
θ1:全局坐标系下,喉块与可调收缩块搭接点绕z轴的转角;
Figure BDA0001533751240000032
本步骤中:J3×3为雅可比矩阵;
q11:喉块第一组执行器驱动量;
q21:喉块第二组执行器驱动量;
q31:喉块第三组执行器驱动量;
Δs2=[J]θ2 (2)
本步骤中:J为变换矩阵;
θ2为可调收缩块型面与x轴夹角;
S02监测喉块是否达到微分驱动量Δs1以及监测可调收缩块是否达到驱动量Δs2;如果分别同时达到Δs1以及Δs2,则表明其达到目标气动型面,所以可进入流程S03,否则返回流程S01,直至两者分别达到Δs1和Δs2
S03下位计算机通过位置传感器监测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间隙δ;
S04判断间隙δ是否小于等于5mm,若间隙δ小于等于5mm,则进入流程S06;若间隙δ大于5mm,则进入流程S05;
S05给可调收缩块执行机构的驱动量逐次加1,再次进入流程S03,直至使间隙满足要求;
S06下位计算机通过力传感器监测可调收缩块与喉块搭接处的弹簧力F;
S07若弹簧力F大于最小搭接力Fmin,则结束所有流程;若弹簧力F不大于最小搭接力Fmin,则进入流程S08;
S08给可调收缩块执行机构的驱动量逐次加1,使弹簧压缩变形增大,从而使得弹簧力F增加,之后再次进入流程S06,直至使弹簧力满足要求;
此上S01中,根据喉块(1)的位姿来调整可调收缩块(7)的位姿,从而使得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始终保持贴合。
本发明的该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密封系统有益效果是:
1、采用传感器来保证接触力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更加可靠。
2、使用八个电机实现同步驱动,一致性强,效果好,结构简单、节约成本、自行实现密封,可容许少量的同步性误差。
3、采用柔性材料密封,可减少摩擦,延长其使用寿命。
4、此机构属于静音结构,因此噪音污染比较小。
5、安装使用较方便,维护方便,并且其安全性好。
6、不需要额外的执行机构来实现驱动密封,可以自适应的随着两模块的变化而变化,一直保持紧密贴合。可以很好地满足半柔壁喷管的可调收缩块和喉块的密封要求。
7、使用电机作为驱动源,在减速机、丝杠、导轨等的作用下,由滑块的行程从而决定驱动杆带动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两型面的变化趋势,并且使两者能够自行在驱动的作用下,使柔性密封板下的弹簧能够自行完成压缩与拉伸动作,进而喉块与可调收缩块上的柔性密封板能够紧密贴合,实现完全贴合的这个过程,保证了密封的良好性。
附图说明
为了获得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优点和特点,以下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以上概述的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应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因此不应被视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通过使用附图,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和更详细的说明和阐述。在附图中:
图1是可调收缩块与喉块密封系统的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L1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可调收缩块与喉块密封系统整体驱动单元布置示意图。
图4是驱动单元详图(隐藏滑台)。
图5是图4中L2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可调收缩块与喉块在喷管段半柔壁中的位置机构布置图。
图7是本发明中系统原理图。
图8是密封检测控制流程图。
图中:喉块(1)、喉块段驱动杆(2)、喉块段杆端轴承(3)、喉块段支座 (4)、若干个弹簧(5)、柔性密封板(6)、可调收缩块(7)、可调收缩段支座(8)、固定铰(9)、可调收缩段驱动杆(11)、驱动支撑板(12)、导轨(1301)、滑块(1302)、滑套(1303)、支撑轴承座(1304)、丝杠(1305)、螺母(1306)、联轴器(1307)、减速机支座(1308)、减速机(1309)、电机(1310);其密封检测控制设备包括上位计算机、下位计算机、驱动单元(13)、位置传感器(14) 以及力传感器(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发明精神提供一种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密封系统,此发明通过机构描述来展示,其中该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密封系统的机械结构包括一个喉块(1)、六个喉块段驱动杆(2)、十二个喉块段杆端轴承(3)、十二个喉块段支座(4)、若干个弹簧(5)、一个柔性密封板(6)、一个可调收缩块(7)、四个可调收缩块支座(8)、一个固定铰(9)、两个可调收缩块驱动杆(11)、一个驱动支撑板(12)、十六个导轨(1301)、三十二个滑块(1302)、八个滑套(1303)、、十六个支撑轴承(1304)、八个丝杠(1305)、八个螺母(1306)、八个联轴器(1307)、八个减速机支座(1308)、八个减速机 (1309)、八个电机(1310);其密封检测控制设备包括上位计算机、下位计算机、驱动单元(13)、位置传感器(14)以及力传感器(15)。
在机械结构中,在可调收缩块(7)和喉块(1)的驱动方式采用空间并联机构的形式,空间并联机构具有精度较高,无累积误差,响应快,承载能力大的特点。可调收缩块(7)与框架通过固定铰(9)固连,为固定约束,可调收缩块(7)和喉块段(1)均有驱动单元(13),每组驱动单元(13)支撑板平行于气流方向布置;喉块(1)与喉块段支座(4)通过螺钉连接,可调收缩块(7) 与可调收缩块支座(8)也通过螺钉连接;喉块(1)和可调收缩块(7)位于驱动支撑板(12)的正下方,在驱动支撑板(12)上有多组驱动单元(13),每个驱动单元(13)有电机(1310)作为驱动源,由电机(1310)通过减速机(1309) 降速增扭,电机(1310)与减速机(1309)位于减速机支座(1308)上,之后减速机(1309)通过联轴器(1307)与丝杠(1305)连接,从而实现丝杠(1305) 的旋转运动,丝杠(1305)安装在两端的支撑轴承座(1304)上,由其来固定丝杠(1305),丝杠(1305)上的螺母(1306)与滑套(1303)通过螺钉连接,滑套(1303)与滑块(1302)也是螺钉连接,螺母带动滑块(1302)在导轨(1301) 上作直线运动,从而实现了由丝杠(1305)旋转运动到滑块(1302)直线运动的转换;驱动杆(2)下端通过杆端轴承(3)连接在喉块段支座(4)上,同理,驱动杆(11)连接在可调收缩块支座(8)上;驱动杆(2)上端通过铰接点与滑套(1303)连接,同理,驱动杆(11)也通过铰接点与滑套(1303)连接;当滑块(1302)在导轨(1301)上运动时,会带动驱动杆(2)和(11)转动,从而使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均产生型面的变化。
在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的搭接处将弹簧(5)安装置于可调收缩块 (7)的上方,也即是柔性密封板(6)的下方,采用旋转的喉块(1)端面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压在柔性密封板(6)上,柔性密封板(6)与可调收缩块(7)是通过圆柱转动副相连接。
当滑块(1302)处于导轨(1301)的两端极限位置时,喉块(1)在驱动杆 (2)的作用下,型面分别到达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可调收缩块(7)在驱动杆(11)的作用下,型面分别到达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喉块(1)在与可调收缩块(7)的相互作用下,会使得此时的弹簧(5)均处于压缩状态,喉块(1)贴向密封板(6),实现密封。
密封检测控制设备的连接关系是,所述的上位计算机、下位计算机和驱动单元(13)通过网线连接,位置传感器(14)、力传感器(15)和下位计算机通过信号线连接;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机构内安装有位置传感器(14);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的搭接处安装有力传感器(15);所述的驱动单元(13) 控制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协调运动;所述的上位计算机安装有人机互动程序,人机互动程序用于读取和写入数据、执行试验、显示当前速度和位置、显示力信号。
所述的下位计算机安装有PLC程序,PLC程序用于控制可调收缩块(7)、喉块(1)模型运动、连接力、位置监测;
所述的位置传感器(14)检测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的运行位置信号,并将其传送到下位计算机;
所述的力传感器(15)检测可调收缩块(7)和喉块(1)搭接处的力信号,并将其传送到下位计算机;
所述的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密封检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01已知可调收缩块与喉块搭接处点的空间位姿为
Figure BDA0001533751240000071
下位计算机通过末端位姿由式(1)可计算得到喉块执行机构驱动量ΔS1;又根据公式(2)逆解出可调收缩块执行机构的驱动量Δs2,并把两者的驱动量输入驱动器;
本步骤中:x:全局坐标系下,喉块与可调收缩块搭接点处的x坐标;
y:全局坐标系下,喉块与可调收缩块搭接点处的y坐标;
θ1:全局坐标系下,喉块与可调收缩块搭接点绕z轴的转角;
Figure BDA0001533751240000072
本步骤中:J3×3为雅可比矩阵;
q11:喉块第一组执行器驱动量;
q21:喉块第二组执行器驱动量;
q31:喉块第三组执行器驱动量;
Δs2=[J]θ2 (2)
本步骤中:J为变换矩阵;
θ2为可调收缩块型面与x轴夹角;
S02监测喉块是否达到微分驱动量Δs1以及监测可调收缩块是否达到驱动量Δs2;如果分别同时达到Δs1以及Δs2,则表明其达到目标气动型面,所以可进入流程S03,否则返回流程S01,直至两者分别达到Δs1和Δs2
S03下位计算机通过位置传感器监测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间隙δ;
S04判断间隙δ是否小于等于5mm,若间隙δ小于等于5mm,则进入流程S06;若间隙δ大于5mm,则进入流程S05;
S05给可调收缩块执行机构的驱动量逐次加1,再次进入流程S03,直至使间隙满足要求;
S06下位计算机通过力传感器监测可调收缩块与喉块搭接处的弹簧力F;
S07若弹簧力F大于最小搭接力Fmin,则结束所有流程;若弹簧力F不大于最小搭接力Fmin,则进入流程S08;
S08给可调收缩块执行机构的驱动量逐次加1,使弹簧压缩变形增大,从而使得弹簧力F增加,之后再次进入流程S06,直至使弹簧力满足要求;
此上步骤S01中,根据喉块(1)的位姿来调整可调收缩块(7)的位姿,从而使得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始终保持贴合。
在这个密封方法中,利用柔性密封板与弹簧的配合,使可调收缩块与喉块这两个模块在实现三个位姿时能够始终保持接触光滑,密封性好,从而保证了气流的不泄露;此外,利用所述的位置传感器检测可调收缩块、喉块的运行位置信号,并将其传送到计算机中;所述的力传感器检测可调收缩块和喉块搭接处的力信号,并将其传送到计算机。其中位置传感器间接反映两者间隙需在5mm 内,力传感器来检测连接处弹簧的力有多大,从而判断是否能够依靠此弹簧力将柔性密封板弹起与喉块紧密接触,从而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进一步:
上述的驱动单元包括伺服电机(22)、减速机(21)、减速机支座(20)、联轴器(19)、丝杠(17)、螺母(18)、滑套(15)、导轨(13)、滑块(14)、驱动杆(2)以及杆端轴承(3)。其为多导轨多滑块布置,具体数目根据抵抗倾翻力矩能力要求来决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进一步:
要解决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搭接处的密封问题,则可调收缩块(7) 和喉块(1)的材料采用Q34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进一步:
为使密封达到预期效果,实现良好的贴合,密封板(6)采用柔性材料,如芳纶纤维、碳纤维、石墨线、高水基纤维、苎麻纤维、石棉线、四氟带、四氟割裂丝。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该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密封系统的机械结构包括所述喉块(1)、喉块段驱动杆(2)、喉块段杆端轴承(3)、喉块段支座(4)、若干个弹簧(5)、柔性密封板(6)、可调收缩块(7)、可调收缩段支座(8)、固定铰(9)、可调收缩段驱动杆(11)、驱动支撑板(12)、导轨(1301)、滑块(1302)、滑套(1303)、支撑轴承座(1304)、丝杠(1305)、螺母(1306)、联轴器(1307)、减速机支座(1308)、减速机(1309)、电机(1310);其密封检测控制设备包括上位计算机、下位计算机、驱动单元(13)、位置传感器(14)以及力传感器(15);
在机械结构中,可调收缩块(7)和喉块(1)的驱动方式采用空间并联机构的形式,可调收缩块(7)与框架通过固定铰(9)固连,为固定约束,可调收缩块(7)和喉块段(1)均有驱动单元(13),每组驱动单元(13)支撑板平行于气流方向布置;喉块(1)与喉块段支座(4)通过螺钉连接,可调收缩块(7)与可调收缩块支座(8)也通过螺钉连接;喉块(1)和可调收缩块(7)位于驱动支撑板(12)的正下方,在驱动支撑板(12)上有多组驱动单元(13),每个驱动单元(13)有电机(1310)作为驱动源,由电机(1310)通过减速机(1309)降速增扭,电机(1310)与减速机(1309)位于减速机支座(1308)上,之后减速机(1309)通过联轴器(1307)与丝杠(1305)连接,从而实现丝杠(1305)的旋转运动,丝杠(1305)安装在两端的支撑轴承座(1304)上,由其来固定丝杠(1305),丝杠(1305)上的螺母(1306)与滑套(1303)通过螺钉连接,滑套(1303)与滑块(1302)也是螺钉连接,螺母带动滑块(1302)在导轨(1301)上作直线运动,从而实现了由丝杠(1305)旋转运动到滑块(1302)直线运动的转换;喉块段驱动杆(2)下端通过杆端轴承(3)连接在喉块段支座(4)上,同理,可调收缩段驱动杆(11)连接在可调收缩块支座(8)上;喉块段驱动杆(2)上端通过铰接点与滑套(1303)连接,同理,可调收缩段驱动杆(11)也通过铰接点与滑套(1303)连接;当滑块(1302)在导轨(1301)上运动时,会带动喉块段驱动杆(2)和可调收缩段驱动杆(11)转动,从而使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均产生型面的变化;
在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的搭接处将弹簧(5)安装置于可调收缩块(7)的上方,也即是柔性密封板(6)的下方,采用喉块(1)端面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压在柔性密封板(6)上,柔性密封板(6)与可调收缩块(7)是通过圆柱转动副相连接;
当滑块(1302)处于导轨(1301)的两端极限位置时,喉块(1)在喉块段驱动杆(2)的作用下,型面分别到达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可调收缩块(7)在可调收缩段驱动杆(11)的作用下,型面分别到达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喉块(1)在与可调收缩块(7)的相互作用下,会使得此时的弹簧(5)均处于压缩状态,喉块(1)贴向密封板(6),实现密封;
密封检测控制设备的连接关系是,所述的上位计算机、下位计算机和驱动单元(13)通过网线连接,位置传感器(14)、力传感器(15)和下位计算机通过信号线连接;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机构内安装有位置传感器(14);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的搭接处安装有力传感器(15);所述的驱动单元(13)控制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协调运动;
所述的上位计算机安装有人机互动程序,人机互动程序用于读取和写入数据、执行试验、显示当前速度和位置、显示力信号;
所述的下位计算机安装有PLC程序,PLC程序用于控制可调收缩块(7)、喉块(1)模型运动,连接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
所述的位置传感器(14)检测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的运行位置信号,并将其传送到下位计算机;
所述的力传感器(15)检测可调收缩块(7)和喉块(1)搭接处的力信号,并将其传送到下位计算机;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7)与喉块(1)密封检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01已知可调收缩块与喉块搭接处点的空间位姿为
Figure FDA0002955584860000021
下位计算机通过末端位姿由式(1)可计算得到喉块执行机构驱动量Δs1;又根据公式(2)逆解出可调收缩块执行机构的驱动量Δs2,并把两者的驱动量输入驱动器;
本步骤中:x:全局坐标系下,喉块与可调收缩块搭接点处的x坐标;
y:全局坐标系下,喉块与可调收缩块搭接点处的y坐标;
θ1:全局坐标系下,喉块与可调收缩块搭接点绕z轴的转角;
Figure FDA0002955584860000022
本步骤中:J3×3为雅可比矩阵;
q11:喉块第一组执行器驱动量;
q21:喉块第二组执行器驱动量;
q31:喉块第三组执行器驱动量;
Δs2=[J]θ2 (2)
本步骤中:J为变换矩阵;
θ2为可调收缩块型面与x轴夹角;
S02监测喉块是否达到微分驱动量Δs1以及监测可调收缩块是否达到驱动量Δs2;如果分别同时达到Δs1以及Δs2,则表明其达到目标气动型面,所以进入流程S03,否则返回流程S01,直至两者分别达到Δs1和Δs2
S03下位计算机通过位置传感器监测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间隙δ;
S04判断间隙δ是否小于等于5mm,若间隙δ小于等于5mm,则进入流程S06;若间隙δ大于5mm,则进入流程S05;
S05给可调收缩块执行机构的驱动量逐次加1,再次进入流程S03,直至使间隙满足要求;
S06下位计算机通过力传感器监测可调收缩块与喉块搭接处的弹簧力F;
S07若弹簧力F大于最小搭接力Fmin,则结束所有流程;若弹簧力F不大于最小搭接力Fmin,则进入流程S08;
S08给可调收缩块执行机构的驱动量逐次加1,使弹簧压缩变形增大,从而使得弹簧力F增加,之后再次进入流程S06,直至使弹簧力满足要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可调收缩块(7)、喉块(1)的材料采用Q3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密封板(6)采用的柔性材料是芳纶纤维、碳纤维、石墨线、高水基纤维、苎麻纤维、石棉线、四氟带或四氟割裂丝。
CN201711480913.8A 2017-12-29 2017-12-29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收缩块与喉块密封系统 Active CN108195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0913.8A CN108195547B (zh) 2017-12-29 2017-12-29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收缩块与喉块密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0913.8A CN108195547B (zh) 2017-12-29 2017-12-29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收缩块与喉块密封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5547A CN108195547A (zh) 2018-06-22
CN108195547B true CN108195547B (zh) 2021-07-30

Family

ID=62586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0913.8A Active CN108195547B (zh) 2017-12-29 2017-12-29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收缩块与喉块密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55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1551B (zh) * 2018-12-28 2024-01-23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工装
CN111256938B (zh) * 2020-02-04 2020-09-08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低速风洞洞壁升降随动密封装置
CN113446400B (zh) * 2021-06-28 2022-05-3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连续式风洞半柔壁喷管的密封系统
CN113916490B (zh) * 2021-12-13 2022-03-15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提升飞机实验风洞气流均匀性的装置及其参数优化方法
CN114750941B (zh) * 2022-05-19 2024-04-12 重庆大学 一种自适应消隙倾转机构及倾转旋翼机
CN114840950B (zh) * 2022-07-04 2022-09-1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风洞柔壁喷管柔板系统支撑布局设计方法
CN115493795B (zh) * 2022-11-16 2023-01-3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5808285B (zh) * 2023-01-11 2023-05-0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风洞喷流试验中的深孔密封组件及应用方法
CN117380415B (zh) * 2023-12-11 2024-02-23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可用于宽温域环境的柔壁喷管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28479A3 (ru) * 1978-07-14 1994-02-15 ЦАГИ им.профессора Н.Е.Жуковского Регулируемое сопло аэ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трубы
CN104483093A (zh) * 2014-12-15 2015-04-01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可变马赫数的自由射流跨声速刚性喷管
CN106596032A (zh) * 2016-12-21 2017-04-26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大行程范围高精度的喷管变马赫数机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28479A3 (ru) * 1978-07-14 1994-02-15 ЦАГИ им.профессора Н.Е.Жуковского Регулируемое сопло аэ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трубы
CN104483093A (zh) * 2014-12-15 2015-04-01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可变马赫数的自由射流跨声速刚性喷管
CN106596032A (zh) * 2016-12-21 2017-04-26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大行程范围高精度的喷管变马赫数机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半柔壁喷管气动设计关键控制参数研究;彭强等;《空气动力学学报》;20110228;第29卷(第1期);全文 *
跨声速风洞调节片式二喉道中心体构型初步研究;崔晓春等;《航空学报》;20171125;第38卷(第1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5547A (zh) 2018-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5547B (zh)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收缩块与喉块密封系统
CN108362465B (zh)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半柔壁面喷管喉块竖直空间式电动驱动装置
CN108362466B (zh)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半柔壁喷管导轨水平式喉块驱动装置
CN108195546B (zh) 用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半柔壁的电动驱动集成单元
CN108680331A (zh) 一种多支点侧壁可调式半柔壁喷管
US9222763B2 (en)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with constrained counterweight
CN108362467B (zh)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半柔壁喷管竖直空间式液压驱动装置
CN109093379B (zh) 低压涡轮单元体智能装配平台
CN108871634B (zh) 一种在线测试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与轴向负载的试验装置
CN102853978A (zh) 一种机床三维静刚度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8225712B (zh)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喉块与柔板控制方法
CN111157217A (zh) 一种用于高速风洞的动态失速弯刀试验装置
CN106596032A (zh) 一种大行程范围高精度的喷管变马赫数机构
CN109048881B (zh) 一种超冗余度蛇形机器人的驱动装置
CN111307435B (zh) 一种基于振动解耦的多模式界面摩擦学行为模拟试验台
CN106768788B (zh) 一种气动弹性实验系统
CN103487229A (zh) 一种三声速风洞试验段扩开角调节机构
CN108381521B (zh) 高马赫数高动压大升力模型捕获轨迹试验的六自由度机构
CN113252286A (zh) 一种飞行器复合控制风洞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
CN108362464B (zh) 用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半柔壁的液压驱动集成单元
CN109015620A (zh) 一种超冗余度蛇形机器人的动力传动机构
CN108225713B (zh)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半柔壁喉块的竖直强制同步式电动驱动装置
CN104819302A (zh) 一种变马赫数喷管的密封系统
CN115682994A (zh) 一种二元矢量喷管喷口面积测量装置和测量系统
CN202171526U (zh) 一种静压气浮导轨的性能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21000 No. 6 South Section of Second Ring Road,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Institute of Equipment Design & Test Technology, CARDC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400044 No. 174 Sha Jie street,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Institute of Equipment Design & Test Technology, CARDC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ao Wenlin

Inventor after: Liu Fei

Inventor after: Song Daiping

Inventor after: Wang Chaoqi

Inventor after: Tian Yan

Inventor after: Yin Yongtao

Inventor after: Xie Zhiji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Zhiqiu

Inventor after: Zhang Zhif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Hao

Inventor before: Liu Fei

Inventor before: Pi Yangjun

Inventor before: Tian Yan

Inventor before: Chen Zhenhua

Inventor before: Yin Yongtao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iqiu

Inventor before: Liao Wenl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Hao

Inventor before: Xie Zhijiang

Inventor before: Song Daiping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