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4560B -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4560B
CN108184560B CN201810045850.1A CN201810045850A CN108184560B CN 108184560 B CN108184560 B CN 108184560B CN 201810045850 A CN201810045850 A CN 201810045850A CN 108184560 B CN108184560 B CN 1081845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s
sowing
grass
pasture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458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4560A (zh
Inventor
联伟
邢惠萍
赵洪德
陈惠蓉
李卫民
张海军
赵晓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In Kaiyuan City
Original Assignee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In Kaiyuan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In Kaiyuan City filed Critical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In Kaiyuan City
Priority to CN2018100458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45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4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4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4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4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6Coating or dressing se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是在我国云南省东南部海拔2000~2500m的高寒山区采用轮息地进行人工草地建植,轮息地选择地处阳面的坡地,坡度在5°~15°之间,在前茬作物收割完毕后,进行牧草种植,牧草种植采用一年生黑麦草种子3~5%、多年生黑麦草种子22~26%、杂交黑麦草种子11~13%、鸭茅种子18~22%、白三叶种子38~42%带基肥混播,至牧草生长至草层高度超过5厘米后即可放牧;牧草过剩时,刈割后晒制成青干草或制作成青贮,刈草时留茬高度为5厘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在我国云南省东南部实施、牧草繁殖快、生长好、生态修复效果显著的高寒山区牧草种植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牧草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种植牧草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云南省东南部海拔2000-2500米以上的地区,气候寒冷、气温低,土壤湿度大,年降水量少,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天然草原全部为稀疏灌木草地或撩荒地,土地贫瘠,轮息耕作,广种薄收,草地植物以经济价值不高的蒿类、蕨类为主,草原植被盖度较低。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自然草场退化严重,草地资源破坏相当严重,出现了大面积的石漠化,生态不断恶化,牧民牲畜饲草严重缺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要解决高寒地区生态退化和牧民贫困的矛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种植牧草进行生态修复。但是牧草种植受海拨、气温、土壤、降水量等影响较大,种植方式不科学和所用的牧草品种不合理,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牧草的生长及生态修复效果。由于在云南省东南部高寒山区没有大面积种植牧草的先例和经验,而直接采用我国北方已有的种植方法和牧草品种试验种植,均出现了不适应性,未取得理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宜在我国云南省东南部实施、牧草繁殖快、生长好、生态修复效果显著的高寒山区牧草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该方法是在我国云南省东南部海拔2000~2500m的高寒山区采用轮息地进行人工草地建植,轮息地选择地处阳面的坡地,坡度在5°~15°之间,在前茬作物收割完毕后,进行牧草种植,具体方法如下:
(1)播种床地面整理:依据种前茬作物后的存留起墒,仅对播种床进行地表处理,旋耕耕作13~17cm深,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根,耙平;
(2)播种准备;以4.5~5.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4~2.6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3~5%、多年生黑麦草种子22~26%、杂交黑麦草种子11~13%、鸭茅种子18~22%、白三叶种子38~42%;
其中,白三叶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处理程序为:取羧甲基纤维素,溶于温水中制成胶状液,待冷却至室温后,倒入根瘤菌拌匀,再倒入白三叶种子搅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粘满根瘤菌,然后倒入钙镁磷肥拌合,使每粒粘满根瘤菌剂的种子都均匀包裹上一层钙镁磷肥,置阴凉、通风处晾干;
(3)播种及覆土镇压:以行距19~21cm、播种深度9~11cm整理出播种行,带基肥将五种牧草种子交互播种;或者带基肥依次播种五种种子,五种种子的播种顺序任意选择;播种完毕用薄土覆盖种子并踩实;
(4)苗期管理:出苗后,在一年生黑麦草出现三片真叶时,结合规定密度和株距进行第一次间苗,定苗即最后一次间苗不得晚于白三叶6片叶时;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及时补播;
(5)追肥:在牧草生长至3-4片叶时进行追肥;
(6)草地利用:至牧草生长至草层高度超过5厘米后即可放牧;夏秋季节牧草生长过盛,刈割晒制成青干草或制作成青贮,刈草时留茬高度为5厘米。
上述步骤(6)所述的草地利用,在每次利用后都对草地进行追肥。
采用本发明种植方法,还要对草地生物灾害进行防治,防治方法是,对于有毒有害杂草,采取人工薅除;对于轻度虫害,采取割除或者通过放牧清除;对重度虫害和病害,施用低毒药物防治。
本发明所述的一年生黑麦草品种为邦德,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为麦迪,杂交黑麦草品种为黑客,鸭茅品种为安巴,白三叶品种为超级海发。
一年生黑麦草出苗快、生长迅速,能快速成坪覆盖地表,减少水分蒸发,郁蔽杂草生长。多年生黑麦草分蘖力强,生长速度较快,可以迅速覆盖成形,初冬和早春即可生产鲜草,开春后即可达到最盛时期,杂草也难以侵入,并且营养价值高,适口性较好,家畜喜食。杂交黑麦草由多年生黑麦草与一年生黑麦草杂交选育而成,兼具一年生和多年生特性,能补足一年生和多年生在不同季节生长势的短板,高抗锈病和粉病,产量均衡、草质好。鸭茅适应性强,对土壤理化性状要求不高,耐瘠薄、涝和酸碱,产量高、营养价值高、抗病力强,易栽易管,能有效调适人工草地生物产量动态平衡。白三叶是具有较强耐热和耐寒性的刈牧型豆科牧草,是人工草地群落营养均衡不可缺少的蛋白源。
本发明经过对云南省东南部海拔2000~2500米的高寒山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长期监测和分析,根据建植地的坡度、光照、土壤条件,将不同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并且互补而不拮抗的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杂交黑麦草、鸭茅、白三叶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和混播,选择坡度为5~15°的坡地阳面播种,营造了适应牧草混交生长的条件,实现了各种牧草的优势互补,使人工草地群落有效抵御了高寒山区冬季寒冷阴湿、夏季干热少雨的恶劣条件,成功地在云高寒贫瘠地区植造出四季常绿、优质茂盛的刈牧型人工草地,草坪成坪快,牧草产量高,植被覆盖率高,为当地牧民提供了丰足的牧草,饲草供给四季基本均衡稳定,抵御非正常性天气状况和病虫害的能力强。同时修复了生态,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种植和生态修复效果效果。解决了多年来在相同地区植草成本高且成活率低、生态修复效果差的技术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为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在我国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地域内海拔2000~2500m的高寒山区采用轮息地进行人工草地建植。所选择的轮息地都地处阳面,坡度为5~15°,前茬作物种荞,在荞收割完毕后(通常是每年的5~6月),进行牧草种植,具体方法如下:
具体方法如下:
(1)播种床地面整理:因建植用地前茬作物为荞,故存留起墒、四周边界和土壤墒情均较好,整地时仅需作播种床地表处理,具体做法是以旋耕机全面旋耕拟播种地块地表,耕作深度13~17cm,清除前茬作物残根,耙平,备播。
(2)播种准备;以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5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4%、多年生黑麦草种子24%、杂交黑麦草种子12%、鸭茅种子20%、白三叶种子40%。一年生黑麦草用量不宜加大,否则会影响多年生混播牧草的生长。一年生黑麦草种子用建植快、抗病性强、改良土壤效果突出的邦德(Abundant),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用用四倍体中熟品种麦迪(Mathilde),杂交黑麦草种子用抗旱能力强、产量高、耐久性强的黑客(Hykor),鸭茅种子用耐阴、晚熟型的安巴(Amba),白三叶种子用超级海发(Supper Haifa)。
其中,白三叶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处理程序为:取羧甲基纤维素,溶于温水中制成胶状液,待冷却至室温后,倒入根瘤菌拌匀,再倒入白三叶种子搅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粘满根瘤菌,然后倒入钙镁磷肥拌合,使每粒粘满根瘤菌剂的种子都均匀包裹上一层钙镁磷肥,置阴凉、通风处凉干后备用。对豆科草施行根瘤菌接种,不仅有助于豆科牧草的生长,也有利于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
(3)播种及覆土镇压:以行距19~21cm、播种深度9~11cm整理出播种行,带基肥将五种牧草种子交互播种,播种完毕后播种者用脚拨薄土覆盖种子并踩实即可。
(4)苗期管理:出苗后,在一年生黑麦草出现三片真叶时,结合规定密度和株距进行第一次间苗,定苗即最后一次间苗不得晚于白三叶6片叶时;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及时补播。
(5)追肥:在牧草生长至3-4片叶时进行追肥;可使用尿素或其他肥料。
(6)草地利用:至牧草生长至草层高度超过5厘米后即可放牧;牧草过剩时,刈割后晒制成青干草或制作成青贮,刈草时留茬高度为5厘米。在每次利用后都对草地进行追肥。可以根据草地情况施氮肥、钾肥、硼肥等。
本发明方法在建植草场过程中,要对草地生物灾害进行防治,防治方法是,对于有毒有害杂草,采取人工薅除;对于轻度虫害,采取割除或者通过放牧清除;对重度虫害和病害,施用低毒药物防治。
本发明所述的一年生黑麦草邦德、多年生黑麦草麦迪、杂交黑麦草黑客、鸭茅安巴、白三叶超级海发的种子均可市购,也可自己育种。
实施例2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为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在我国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地域内海拔2000~2500m的高寒山区采用轮息地进行人工草地建植。所选择的轮息地都地处阳面,坡度为5~15°,前茬作物种荞,在荞收割完毕后(通常是每年的5~6月),进行牧草种植,具体方法如下:
具体方法如下:
(1)播种床地面整理:因建植用地前茬作物为荞,故存留起墒、四周边界和土壤墒情均较好,整地时仅需作播种床地表处理,具体做法是以旋耕机全面旋耕拟播种地块地表,耕作深度13~17cm,清除前茬作物残根,耙平,备播。
(2)播种准备;以5.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6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5%、多年生黑麦草种子26%、杂交黑麦草种子11%、鸭茅种子18%、白三叶种子40%。一年生黑麦草用量不宜加大,否则会影响多年生混播牧草的生长。一年生黑麦草种子用邦德,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用麦迪,杂交黑麦草种子用黑客,鸭茅种子用安巴,白三叶种子用超级海发。白三叶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
(3)播种及覆土镇压:以行距19~21cm、播种深度9~11cm整理出播种行,,带基肥依次播种五种种子,五种种子的播种顺序任意选择;播种完毕后播种者用脚拨薄土覆盖种子并踩实即可。
(4)苗期管理:出苗后,在一年生黑麦草出现三片真叶时,结合规定密度和株距进行第一次间苗,定苗即最后一次间苗不得晚于白三叶6片叶时;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及时补播。
(5)追肥:在牧草生长至3-4片叶时进行追肥;可使用尿素或其他肥料。
(6)草地利用:至牧草生长至草层高度超过5厘米后即可放牧;牧草过剩时,刈割后晒制成青干草或制作成青贮,刈草时留茬高度为5厘米。在每次利用后都对草地进行追肥。可以根据草地情况施氮肥、钾肥、硼肥等。
实施例3
方法同实施例2,只是步骤(2)的播种准备略有不同,具体为;以4.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4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邦德3%、多年生黑麦草种子麦迪22%、杂交黑麦草种子黑客13%、鸭茅种子安巴20%、白三叶种子超级海发42%。超级海发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
实施例4
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步骤(2)的播种准备略有不同,具体为;以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4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邦德4%、多年生黑麦草种子麦迪24%、杂交黑麦草种子黑客12%、鸭茅种子安巴22%、白三叶种子超级海发38%。超级海发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
本发明方法特别适宜在云南省东南部海拔2000~2500米的高寒山区或相似气候带区域建植人工草地。

Claims (4)

1.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我国云南省东南部海拔2000~2500m的高寒山区采用轮息地进行人工草地建植,轮息地选择地处阳面的坡地,坡度在5°~15°之间,在前茬作物收割完毕后,进行牧草种植,具体方法如下:
(1)播种床地面整理:依据种前茬作物后的存留起墒,仅对播种床进行地表处理,旋耕耕作13~17cm深,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根,耙平;
(2)播种准备;以4.5~5.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4~2.6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3~5%、多年生黑麦草种子22~26%、杂交黑麦草种子11~13%、鸭茅种子18~22%、白三叶种子38~42%;
其中,白三叶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处理程序为:取羧甲基纤维素,溶于温水中制成胶状液,待冷却至室温后,倒入根瘤菌拌匀,再倒入白三叶种子搅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粘满根瘤菌,然后倒入钙镁磷肥拌合,使每粒粘满根瘤菌剂的种子都均匀包裹上一层钙镁磷肥,置阴凉、通风处凉干;
(3)播种及覆土镇压:以行距19~21cm、播种深度9~11cm整理出播种行,带基肥将五种牧草种子交互播种;或者带基肥依次播种五种种子,五种种子的播种顺序任意选择;播种完毕用薄土覆盖种子并踩实;
(4)苗期管理:出苗后,在一年生黑麦草出现三片真叶时,结合规定密度和株距进行第一次间苗,定苗即最后一次间苗不得晚于白三叶6片叶时;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及时补播;
(5)追肥:在牧草生长至3-4片叶时进行追肥;
(6)草地利用:至牧草生长至草层高度超过5厘米后即可放牧;牧草过剩时,刈割后晒制成青干草或制作成青贮,刈草时留茬高度为5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6)所述的草地利用,在每次利用后都对草地进行追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要对草地生物灾害进行防治,防治方法是,对于有毒有害杂草,采取人工薅除;对于轻度虫害,通过刈割或放牧清除;对重度虫害和病害,施用低毒或无毒药物防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年生黑麦草品种为邦德,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为麦迪,杂交黑麦草品种为黑客,鸭茅品种为安巴,白三叶品种为超级海发。
CN201810045850.1A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Active CN1081845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5850.1A CN108184560B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5850.1A CN108184560B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4560A CN108184560A (zh) 2018-06-22
CN108184560B true CN108184560B (zh) 2020-03-31

Family

ID=62590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45850.1A Active CN108184560B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456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4461A (zh) * 2010-11-29 2011-08-10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高寒地区退耕还草地草带植被快速更新方法
CN106068745A (zh) * 2016-06-22 2016-11-09 盐城工学院 结合牧草种植的护坡方法及护坡结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4461A (zh) * 2010-11-29 2011-08-10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高寒地区退耕还草地草带植被快速更新方法
CN106068745A (zh) * 2016-06-22 2016-11-09 盐城工学院 结合牧草种植的护坡方法及护坡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4560A (zh) 2018-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8341B2 (en) Method of drip irrigation under plastic film for rice cropping
CN105961118B (zh)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CN102696380A (zh) 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果园中套种牧草的方法
CN103493664B (zh) 干制辣椒轻简化栽培方法
CN104756722A (zh) 一种紫花苜蓿与燕麦的轮作及其栽培方法
CN113892409A (zh) 一种适用于干旱区沙壤土的油莎豆高产栽培方法
CN108157069B (zh)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CN108575579A (zh) 一种生产青贮饲料原料的方法
CN108782091B (zh) 一种提高华南地区长豇豆繁种产量的方法
CN111183857A (zh) 一种适用于长江流域棉区麦后直播棉秸秆还田协同增产方法
CN106941907A (zh)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二茬免耕种植冬油菜的方法
CN112673946B (zh) 一种南方高寒山区朝天椒酿热增温育苗的方法
CN113575322A (zh) 糯玉米—冬油菜/大蒜—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
CN113079992A (zh) 一种枸杞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
CN108260477B (zh)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为10°~25°的山地牧草种植方法
CN108094065B (zh)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20°的废弃林地阳面牧草建植方法
CN106912289B (zh) 谷子撒播种植的方法
CN112470830B (zh) 一种菊科植物苍术的种子繁殖技术
Rogler Growing Russian wildrye in the western states
CN108184560B (zh)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5°~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CN109362506B (zh) 红薯叶种植方法
CN113854088A (zh) 一种盐碱地豆科牧草/向日葵套种方法
CN111758512A (zh) 一种冬青稞复种箭舌豌豆的种植方法
CN108401821B (zh) 高纬度寒区马铃薯与水稻双季连作种植方法
CN112352647A (zh) 一种潞党参生态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