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3778B -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3778B
CN108183778B CN201810072408.8A CN201810072408A CN108183778B CN 108183778 B CN108183778 B CN 108183778B CN 201810072408 A CN201810072408 A CN 201810072408A CN 108183778 B CN108183778 B CN 108183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subframes
continuous
user equipment
uplink
sub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24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3778A (zh
Inventor
陈东
徐小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724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37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3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3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3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3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04L1/0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feedback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检测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的反馈进行联合编码;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最后一个子帧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上发送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以解决下行带宽与上行带宽不同时,如何进行上行反馈的问题。

Description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80000109.9,申请日期为2013年01月21日,发明名称为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简称UMTS)的频点带宽是5MHz,网络在相同的上下行带宽发送和接收数据,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也在相同的带宽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窄带宽的UMTS系统的频谱效率较高,对于上行,如果5M带宽被分成多个子载波,不同子载波UE间的上行干扰将减少,因此,UE在窄带系统进行上行发送会获得高速的上行吞吐量。
当下行为5M带宽,上行的5M带宽分成2个子载波时,下行子帧的长度是上行子载波的一半。当下行载波是上行载波的N倍时,下行子帧或发送时间间隔的长度是1/N。N个上行载波的上行信道的定时都参考同一个下行载波的信道。
然而,窄带宽的会导致难于在下行带宽与上行带宽不同的场景下进行上行反馈。
另外,在其他上行发送时间间隔(比如,子帧长度)大于下行发送时间间隔(比如,子帧长度)的系统时,也存在相同的上行反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用以解决下行带宽大于上行带宽时,或上行发送时间间隔大于下行发送时间间隔时,如何进行上行反馈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反馈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检测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的反馈进行联合编码;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最后一个子帧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上发送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上行子帧的长度。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或者,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或者,
所述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中包括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编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反馈方法,包括: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基站在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上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上行子帧的长度。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或者,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根据第二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或者,
所述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中包括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编码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检测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
联合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的反馈进行联合编码;
反馈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最后一个子帧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上发送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上行子帧的长度。
根据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或者,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或者,
所述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中包括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编码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反馈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上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根据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上行子帧的长度。
根据第四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或者,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根据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或者,
所述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中包括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编码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检测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的反馈进行联合编码;
发送器,用于在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最后一个子帧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上发送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上行子帧的长度。
根据第五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或者,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或者,
所述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中包括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编码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接收器,用于在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上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对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根据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上行子帧的长度。
根据第六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或者,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根据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或者,
所述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中包括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编码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由基站调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上向基站发送该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实现了在下行带宽与上行带宽不同时,或上行发送时间间隔大于下行发送时间间隔时进行上行反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上行反馈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无线帧上行反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双载波情形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双载波情形二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双载波情形三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上行反馈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用户设备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不相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本申请中涉及的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Equipment)。
本申请中涉及的基站,可以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还可以包括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的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图1为本发明上行反馈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反馈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本实施例的上行反馈方法包括:
S101、用户设备检测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
具体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载波上的下行子帧。
在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实施场景下,可选地,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等于上行子帧的长度。
在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至少两个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实施场景下,可选地,至少两个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或者,至少两个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进一步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可以与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或者,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可以与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S102、用户设备对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的反馈进行联合编码。
具体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S103、用户设备在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最后一个子帧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上发送对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具体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中可以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编码信息,其中,联合编码信息是指联合上行反馈的HARQ信息及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反馈方法,当用户设备接收了基站调用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发送的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上向基站发送该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实现了在下行带宽与上行带宽不同时,或上行发送时间间隔与下行发送时间间隔不同时进行上行反馈。
为使上述上行反馈方法更具体,下面将针对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实施场景和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多载波上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实施场景分别对本发明提供的上行反馈方法进行说明。
在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实施场景下
本实施例以无线帧为例,无线帧的周期是20ms,其中下行子帧的长度为2ms,上行子帧的长度为4ms。图2为本发明无线帧上行反馈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HS-SCCH为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DSCH NB为基站的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 UE为用户设备的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PCCH UE为用户设备的高速专用物理上行反馈控制信道,HS-DPCCH NB为基站的高速专用物理上行反馈控制信道。
一个上行反馈HS-DPCCH子帧对连续的两个HS-DPCCH下行子帧进行联合反馈。对于该情形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反馈的码本采用双载波制(DC,Dual Carrier)联合反馈码本,即,联合上行反馈信息可以通过DC联合反馈码本确定。本实施例以单载波上连续的两个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等于一个上行子帧的长度为例,具体地,分为以下几种实施场景:
当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只接收到第一个传输时间间隙(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TTI)或子帧的HS-SCCH时,使用反馈码本格式如表一:
表一
ACK 1 1 1 1 1 1 1 1 1 1
NACK 0 0 0 0 0 0 0 0 0 0
当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只接收到第二个TTI或子帧的HS-SCCH时,使用反馈码本格式如表二:
表二
ACK 1 1 1 1 1 1 1 1 1 1
NACK 0 0 0 0 0 0 0 0 0 0
当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接收到了两个TTI或子帧的HS-SCCH时,第一个子帧或TTI与第二个子帧或TTI进行联合反馈,使用反馈码本格式如表三,表格中第一列表示第一个子帧或TTI的反馈信息,第二列表示第二个子帧的反馈信息。
上述表一和表二的反馈码本可用于互换,即将表二码本用于第一个子帧或TTI的反馈,将表一码本用于第二个子帧或TTI的反馈。
表三
ACK ACK 1 0 1 0 1 0 1 0 1 0
ACK NACK 1 1 0 0 1 1 0 0 1 1
NACK ACK 0 0 1 1 0 0 1 1 0 0
NACK NACK 0 1 0 1 0 1 0 1 0 1
用户设备的上行反馈的定时是根据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最后一个子帧来确定的。比如,当连续两个子帧联合反馈时,根据第二个子帧进行反馈。
小区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进行联合编码进行反馈,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可以通过约定来确定联合反馈,或者通过RNC通知UE和基站需要将主小区的连续子帧与辅小区的子帧进行联合反馈的方式,或者基站可以通过指示消息通知UE需要将小区的连续子帧进行联合反馈。对于后两种方式,网络侧可在确定UE能支持对连续的子帧进行联合反馈后,再指示UE对连续子帧进行联合反馈。
具体的,对于通过RNC通知UE和基站需要将主小区的连续子帧与辅小区的子帧进行联合反馈的方式,UE上报具有支持对连续的子帧进行联合反馈的能力给RNC,RNC通知基站UE具备该能力,或指示基站按照连续子帧的联合反馈来解读UE的反馈信息。对于RNC指示使用连续子帧的联合反馈方法,可选地,还可指示联合反馈的子帧信息,该信息至少包含以下信息之一:子帧个数,至少两个子帧号。
对于基站可以通过指示消息通知用户设备需要将小区的连续子帧进行联合反馈的方式,UE上报具有支持对连续的子帧进行联合反馈的能力给RNC,RNC通知基站UE具备该能力,基站指示UE使用连续子帧的联合反馈方法。进一步,还可指示联合反馈的子帧信息,该信息至少包含以下信息之一:子帧个数,至少两个子帧号。
网络侧可配置对于连续子帧反馈所使用的码本。进一步,可以指示在只收到第一个子帧、只收到第二个子帧、收到两个子帧进行反馈编码时所使用的反馈码本,具体指上述表一、表二、表三。
上述单载波的配置方式可同样适用于双载波或多载波场景的配置。
以下以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双载波实施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双载波情形一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主小区的一个下行子帧和辅小区的连续的两个下行子帧。
主小区的一个下行子帧和辅小区的连续两个下行子帧联合编码进行反馈,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可以通过预先协商确定联合反馈,或者基站或RNC可以通过指示消息通知用户设备需要将辅小区的连续子帧与主小区的子帧进行联合反馈。具体地,上行反馈的数据格式有以下两种,如表四和表五所示,其中,DC case表示双载波场景,Cell activationstatus表示小区激活状态,-表示去激活,即禁用联合反馈功能,Cell 1表示主小区,Cell 2表示辅小区,Sub-frame表示子帧,HS-DPCCH sub-frame#1表示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子帧,Slot表示时隙,A表示ACK,D表示不连续发送,CQI表示信道质量指示符。
表四
Figure BDA0001558517200000081
表四中,双载波场景1表示主小区和辅小区均激活,主小区的一个子帧和辅小区的两个子帧进行联合反馈,且主小区的CQI0与辅小区的CQI1也进行联合反馈。双载波场景2表示只有主小区激活,辅小区去激活,因此只有主小区的CQI进行上行反馈。其中,激活是指可以发送下行数据,去激活是指不可以发送下行数据。
表五
Figure BDA0001558517200000091
表五中,双载波场景1表示主小区和辅小区均激活,主小区的一个子帧和辅小区的两个子帧进行联合反馈,但是主小区的CQI0与辅小区的CQI1分别进行上行反馈。双载波场景2表示只有主小区激活,辅小区去激活,主小区的CQI0单独进行上行反馈。
对于该情形下的HARQ反馈的码本采用DF-3C联合反馈码本,如表六所示,表六中,A表示ACK,N表示NACK,D表示不连续发送(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HARQ-ACKmessage to be transmitted表示HARQ-ACK反馈信息。
具体地,HARQ-ACK反馈信息中,第一个反馈信息为针对主小区的反馈信息,第二个反馈信息为针对辅小区的第一个子帧的反馈信息,第三个反馈信息为针对辅小区的第二个子帧的反馈信息,以第一列中A/D/D为例,第一个反馈信息A为针对主小区的ACK反馈信息,第二个反馈信息D为针对辅小区的第一个子帧的DTX反馈信息,第二个反馈信息D为针对辅小区的第二个子帧的DTX反馈信息。
主小区的下行子帧和辅小区的连续两个下行子帧联合编码进行反馈,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可以通过约定来确定联合反馈,或者RNC通知UE和基站需要将主小区的连续子帧与辅小区的子帧进行联合反馈的方式,或者基站可以通过指示消息通知用户设备需要将主小区的子帧与辅小区的连续子帧进行联合反馈。
表六
Figure BDA0001558517200000092
Figure BDA0001558517200000101
用户设备的上行反馈的定时是基于主小区的下行子帧,或辅小区第二个子帧进行的。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双载波情形二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主小区的连续的两个下行子帧和辅小区的一个下行子帧。
其中,反馈信息的顺序为:主小区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主小区的第二个下行子帧、辅小区的下行子帧。
主小区的连续两个下行子帧和辅小区的一个下行子帧联合编码进行反馈,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可以通过约定确定联合反馈,或者RNC通知UE和基站需要将主小区的连续子帧与辅小区的子帧进行联合反馈的方式,或者基站可以通过指示消息通知用户设备需要将主小区的连续子帧与辅小区的子帧进行联合反馈。具体地,上行反馈的数据格式有以下两种,如表七和表八所示。
配置方式的具体方式可扩展使用单载波场景的配置方式,此处不再赘述。另外,在多载波场景时,网络可配置多载波联合反馈的主小区和辅小区的子帧顺序。
表七
Figure BDA0001558517200000111
表七中,双载波场景1表示主小区和辅小区均激活,主小区的两个子帧和辅小区的一个子帧进行联合反馈,且主小区的CQI0与辅小区的CQI1也进行联合反馈。双载波场景2表示只有主小区激活,辅小区去激活,主小区的两个子帧进行联合反馈,主小区的CQI0进行上行反馈。
表八
Figure BDA0001558517200000112
表八中,双载波场景1表示主小区和辅小区均激活,主小区的两个子帧和辅小区的一个子帧进行联合反馈,但是主小区的CQI0与辅小区的CQI1分别进行上行反馈。双载波场景2表示只有主小区激活,辅小区去激活,主小区的两个子帧进行联合反馈,主小区的CQI0单独进行上行反馈。
对于该情形下的HARQ反馈的码本也采用实施例二中的DF-3C联合反馈码本,如表九所示:
表九
Figure BDA0001558517200000113
Figure BDA0001558517200000121
用户设备的上行反馈的定时是基于辅小区的下行子帧,或主小区第二个子帧进行的。
具体地,另一种组合反馈的表示方法,HARQ-ACK反馈信息中,第一个反馈信息为针对主小区的反馈信息,第二个反馈信息为针对辅小区的第一个子帧的反馈信息,第三个反馈信息为针对主小区的第二个子帧的反馈信息。
配置的具体方式可扩展使用单载波场景的配置方式。可选地,在多载波场景时,网络可配置多载波联合反馈的主小区和辅小区的子帧顺序;或者,网络侧可配置多载波联合反馈所使用的参考码本。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双载波情形三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主小区的连续的两个下行子帧和辅小区的连续的两个下行子帧。
其中,反馈信息的顺序为:主小区的第一个下行子帧、主小区的第二个下行子帧、辅小区的第一个下行子帧、辅小区的第二个下行子帧。
主小区的连续两个下行子帧和辅小区的连续两个下行子帧联合编码进行反馈,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可以通过预先协商确定联合反馈,或者基站可以通过指示消息通知用户设备需要将主小区的连续子帧与辅小区的连续子帧进行联合反馈。具体地,上行反馈的数据格式有以下两种,如表十和表十一所示。
表十
Figure BDA0001558517200000131
表十中,双载波场景1表示主小区和辅小区均激活,主小区的两个子帧和辅小区的两个子帧进行联合反馈,但是主小区的CQI0与辅小区的CQI1分别进行上行反馈。双载波场景2表示只有主小区激活,辅小区去激活,主小区的两个子帧进行联合反馈,主小区的CQI0单独进行上行反馈。
表十一
Figure BDA0001558517200000132
表十一中,双载波场景1表示主小区和辅小区均激活,主小区的两个子帧和辅小区的两个子帧进行联合反馈,且主小区的CQI0与辅小区的CQI1也进行联合反馈。双载波场景2表示只有主小区激活,辅小区去激活,主小区的两个子帧进行联合反馈,主小区的CQI0进行上行反馈。
对于该情形下的HARQ反馈的码本采用实施例一中的DC联合反馈码本,对于主小区的第一个子帧和第二个子帧的联合反馈,以及辅小区的第一个子帧和第二个子帧的联合反馈,同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实时场景类似,也分为三种情况,并采用表一、表二及表三所示的反馈码本格式,此处不再赘述。网络可配置多载波联合反馈的主小区和辅小区的子帧顺序。
可选地,另一种联合反馈的编码方式,可以是主小区和辅小区的第一个子帧联合反馈,A0&A1用表一、表二或表三码本来反馈,主小区和辅小区的第二个子帧联合反馈,A2&A3用表一、表二或表三码本来反馈。
进一步的,网络指示UE或基站联合反馈所使用的码本。比如,网络可以指示主小区和辅小区的子帧以联合反馈的子帧的组合方式以及使用对应的码本。
图6为本发明上行反馈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反馈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基站。本实施例的上行反馈方法包括:
S201、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具体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载波上的下行子帧。
在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实施场景下,可选的,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等于上行子帧的长度。例如,在单载波场景,当下行载波宽带是上行载波宽带的2倍时,上行子帧的长度是下行子帧的2倍。
在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至少两个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实施场景下,可选的,至少两个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或者,至少两个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例如,在双载波场景,当主载波小区的上行带宽是主小区或辅小区下行带宽的一半时,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是主小区或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的2倍。
进一步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可以与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或者,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可以与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S202、基站在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对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可选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中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编码信息,其中,联合编码信息是指联合上行反馈的HARQ信息及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其中,反馈的HARQ信息包括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ACK确认或NACK不确认信息。比如,对于单载波场景,HARQ信息包括收到的下行子帧数对应的反馈信息,对于双载波场景,HARQ信息包括收到的多个载波的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信道质量指示符包括一个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小区的信道质量个数。比如,对于单载波场景,只有一个CQI信息,对于双载波场景,有2个CQI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反馈方法,由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实现了在下行带宽与上行带宽不同时,或上行发送时间间隔大于下行发送时间间隔时进行上行反馈。
图7为本发明用户设备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包括:数据接收模块11、联合编码模块12和反馈信息发送模块13。
其中,数据接收模块11,用于检测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
联合编码模块12,用于对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的反馈进行联合编码;
反馈信息发送模块13,用于在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最后一个子帧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上发送对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具体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载波上的下行子帧。
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实施场景下,可选的,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等于上行子帧的长度。
在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至少两个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实施场景下,可选的,至少两个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或者,至少两个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进一步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可以与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或者,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可以与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可选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中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编码信息,其中,联合编码信息是指联合上行反馈的数据格式及信道质量指示符CQI,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及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包括:数据发送模块21和反馈信息接收模块22。
其中,数据发送模块2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反馈信息接收模块22,用于在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对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具体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载波上的下行子帧。
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实施场景下,可选的,单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等于上行子帧的长度。
在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至少两个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实施场景下,可选的,至少两个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或者,至少两个载波上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进一步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可以与主小区的上行下行子帧的长度相等;或者,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可以与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可选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中包括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编码信息,其中,联合编码信息是指联合上行反馈的数据格式及信道质量指示符CQI,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本实施例的基站,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及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器31、处理器32和发送器33。
接收器31,用于检测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
处理器32,用于对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的反馈进行联合编码;
发送器33,用于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上向基站发送对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及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包括:发送器41和接收器42。
其中,发送器4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接收器42,用于在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对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本实施例的基站,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及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上行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检测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响应于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中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反馈信号进行联合编码,得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在用于为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发送反馈信息的上行子帧中,为所述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发送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
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当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当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所述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子帧号;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子帧个数。
4.一种上行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基站在用于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上接收联合上行反馈信息;所述联合反馈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反馈信号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的;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
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当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当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所述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子帧号;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子帧个数。
7.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检测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
联合编码模块,用于对响应于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中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反馈信号进行联合编码,得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用于为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发送反馈信息的上行子帧中,为所述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发送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
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当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当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所述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子帧号;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子帧个数。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反馈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在用于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上接收联合上行反馈信息;所述联合反馈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的反馈信号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的;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
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当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当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所述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子帧号;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子帧个数。
13.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检测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下行数据;
处理器,用于对响应于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中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反馈信号进行联合编码,得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发送器,用于在用于为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发送反馈信息的上行子帧中,为所述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发送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
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当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当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所述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子帧号;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子帧个数。
1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接收器,用于在用于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上行子帧上接收联合上行反馈信息;所述联合反馈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的所述下行数据的反馈信号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的;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
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当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主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连续下行子帧,所述主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当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辅小区的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所述辅小区的下行子帧的长度之和与所述主小区的上行子帧的长度相等。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编码信息中的HARQ的反馈信息个数大于小区个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子帧号;
所述连续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的子帧个数。
1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反馈方法。
2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反馈方法。
CN201810072408.8A 2013-01-21 2013-01-21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Active CN1081837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2408.8A CN108183778B (zh) 2013-01-21 2013-01-21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80000109.9A CN104145518B (zh) 2013-01-21 2013-01-21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PCT/CN2013/070784 WO2014110827A1 (zh) 2013-01-21 2013-01-21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201810072408.8A CN108183778B (zh) 2013-01-21 2013-01-21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0109.9A Division CN104145518B (zh) 2013-01-21 2013-01-21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3778A CN108183778A (zh) 2018-06-19
CN108183778B true CN108183778B (zh) 2020-12-25

Family

ID=512090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2408.8A Active CN108183778B (zh) 2013-01-21 2013-01-21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20138000010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45518B (zh) 2013-01-21 2013-01-21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010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45518B (zh) 2013-01-21 2013-01-21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9735924B2 (zh)
EP (3) EP2941078B1 (zh)
CN (2) CN108183778B (zh)
WO (1) WO20141108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54855A1 (zh) * 2013-10-16 2015-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150215099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CN111342941B (zh) * 2018-12-19 2021-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及设备
US11368944B2 (en) * 2020-04-06 2022-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allel duplicated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US11877290B2 (en) 2020-04-06 2024-0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allel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0306A (zh) * 2008-07-24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
CN101686076A (zh) * 2008-09-26 2010-03-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多天线发送ack/nack信息的方法
WO2010099653A1 (zh) * 2009-03-03 2010-09-10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联合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CN102064921A (zh) * 2010-12-28 2011-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答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2123019A (zh) * 2010-01-11 2011-07-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数据传输执行ack/nack反馈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5035B2 (en) * 2007-10-02 2012-04-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CK/NACK DTX detection
US8625500B2 (en) * 2007-12-18 2014-01-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Enhanced dynamical fast-feedback channel allocations
DK2291940T4 (en) * 2008-02-06 2018-08-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OCEDURES AND DEVICES RELATING TO DOWNLINK ALLOCATIONS
CN101635987B (zh) 2008-07-25 2012-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下行接收状态的方法
CN101686435A (zh) * 2008-09-28 2010-03-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mbms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729128B (zh) * 2008-10-20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复用系统的上行子帧调度方法
WO2010078425A1 (en) * 2008-12-30 2010-07-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ntrol channel feedback for multiple downlink carrier operations
CN101925110B (zh) 2009-06-16 2013-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继站及基站
US8989174B2 (en) * 2009-10-06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BSFN subframe generation and processing for Unicast
RU2519409C2 (ru) * 2010-02-12 2014-06-10 Интердиджитал Пэйтент Холдингз, Инк. Обратная связь посылки многочисленных несущих ни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CN102083211B (zh) * 2010-03-29 2017-04-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US8537787B2 (en) * 2010-04-28 2013-09-17 Futu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and decoding codewords in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CN103036660B (zh) * 2010-04-30 2015-09-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数据接收状况的方法
CN102347826A (zh) * 2010-07-28 2012-02-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
RU2614574C2 (ru) * 2011-11-09 2017-03-28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Выполнение надежного harq-ack для mf-hsdpa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0306A (zh) * 2008-07-24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
CN101686076A (zh) * 2008-09-26 2010-03-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多天线发送ack/nack信息的方法
WO2010099653A1 (zh) * 2009-03-03 2010-09-10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联合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CN102123019A (zh) * 2010-01-11 2011-07-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数据传输执行ack/nack反馈的方法
CN102064921A (zh) * 2010-12-28 2011-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答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38271A1 (en) 2019-08-01
EP2941078B1 (en) 2019-03-13
EP3883161A1 (en) 2021-09-22
US10972221B2 (en) 2021-04-06
CN104145518B (zh) 2018-02-06
EP2941078A4 (en) 2016-04-20
EP3490179A1 (en) 2019-05-29
EP3883161B1 (en) 2024-03-06
CN104145518A (zh) 2014-11-12
US10320525B2 (en) 2019-06-11
EP2941078A1 (en) 2015-11-04
WO2014110827A1 (zh) 2014-07-24
US20150327294A1 (en) 2015-11-12
US9735924B2 (en) 2017-08-15
US20170324516A1 (en) 2017-11-09
CN108183778A (zh)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7363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8644200B2 (en) Time multiplexing of unicast and multicast signals on a downlink carrier frequ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81682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282882B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接入网设备
US10972221B2 (en) Uplink feedback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EP2854435A1 (en) Method for notifying channel utilization time for sending uplink data, uplink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EP352241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277390B (zh) 下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JP6772296B2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メッセージ送信方法、フィードバックメッセージ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5035910A1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EP3123647B1 (en) Enhancing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WO2015013965A1 (zh) 一种数据传输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US20160056931A1 (en) Multi-System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Node
US1069361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856217A (zh) 一种资源配置及上行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7178612A (zh) 用于多pusch和多pdsch调度的确认信令
CN117242797A (zh) 用于类型1 harq-ack码本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