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0492A - 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0492A
CN108180492A CN201810011643.4A CN201810011643A CN108180492A CN 108180492 A CN108180492 A CN 108180492A CN 201810011643 A CN201810011643 A CN 201810011643A CN 108180492 A CN108180492 A CN 108180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air
fixed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16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Vast Sk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Vast Sk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Vast Sk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Vast Sk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116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04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0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049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06Layout of treatment pl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50/60Combinations of devices covered by groups B01D46/00 and B01D47/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56Removing acid components
    • B01D53/1481Removing sulfur dioxide or sulfur tr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 F23J15/02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for removing solid particulate material from the gasflow
    • F23J15/025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for removing solid particulate material from the gasflow using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 F23J15/04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using washing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6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coo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2215/00Preventing emissions
    • F23J2215/20Sulfur; Compound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2217/00Intercepting solids
    • F23J2217/10Intercepting solids by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2219/00Treatment devices
    • F23J2219/30Sorption devices using carbon, e.g. co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包括依次相连的锅炉组件、干式除尘器、引风机组件、余热回收换热器、脱硫吸收塔、相变除尘器、烟气换热器及烟囱。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简单,通过各个部分的分工协作,实现对烟气的完美脱硫处理,其处理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脱硫,泛指燃烧前脱去燃料中的硫分以及烟道气排放前的去硫过程。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燃煤烟气中的SO2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减少SO2污染已成为当今大气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不少烟气脱硫工艺已经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其对各类锅炉和焚烧炉尾气的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使用的脱硫系统,一般只单独脱硫处理,无法实现脱硫后烟气的系统处理,对烟气中热量回收利用低,对烟气的处理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锅炉组件、干式除尘器、第一引风机、余热回收换热器、脱硫吸收塔、相变除尘器、烟气换热器及烟囱;
所述锅炉组件包括清渣箱、箱门、锅炉和电机座,所述清渣箱上安装有所述箱门,所述清渣箱与所述锅炉连接,所述锅炉上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与电动机连接,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电机座连接,所述锅炉内设置有燃烧网,所述锅炉上设置有密封盖旋转座,所述密封盖旋转座与密封盖连接,所述密封盖上安装有旋转卡板,所述锅炉上设置有卡座,所述旋转卡板与所述卡座连接,所述锅炉与第一水箱连接,所述第一水箱上安装有通风管支架,所述锅炉与过滤塔通过所述通风管连接,所述通风管与所述通风管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水箱上安装有注水管和第一水泵电机,所述第一水泵电机与第一水泵连接,所述第一水泵与排水管连接,所述过滤塔上安装有过滤塔支架,所述过滤塔通过所述通风管与脱硫塔连接,所述脱硫塔上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通风管支架连接,所述脱硫塔上安装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上安装有防雨盖,所述脱硫塔上安装有脱硫塔支架,所述脱硫塔内设置有脱硫盘;
所述干式除尘器包括除尘箱、第二引风机,所述除尘箱下端设置有卸灰阀,所述除尘箱侧壁上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上方设置有脉冲除尘器,所述除尘箱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内侧入口处设置有活性炭滤网),所述第一出气管内部设置有含尘量监测探头,所述除尘箱内部设置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端部设置有脉冲振荡头,所述除尘箱内底部设置有下挡风板,所述除尘箱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端部设置有省煤器,所述省煤器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二引风机,所述第二引风机下方设置有减震底座;
所述第一引风机包括引风机机体、安装架和工作腔体,所述引风机机体下面设置有引风机底座,所述引风机机体侧面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引风机机体上面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引风机机体表面设置有第一控制主机,所述第一控制主机表面设置有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旁侧设置有第一控制键盘,所述引风机机体另一侧面设置有所述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面设置有电机机座,所述电机机座上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端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设置有叶片,所述引风机机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工作腔体,所述工作腔体内部侧面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工作腔体内部顶面设置有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旁侧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
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包括水箱控制盒、第二显示屏、第二水箱和换热器底座,所述第二水箱的下方安装有所述换热器底座,所述第二水箱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水箱的侧边安装有所述水箱控制盒,所述第二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水泵连接,所述第二水泵与第二水泵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水箱的另一侧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通过回水管架固定,所述回水管架通过固定座和固定架安装在换热器架上,所述换热器架上固定有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的上方安装有换热器盖,所述换热器盖上设置有进烟道,所述换热器盖与所述换热器主体之间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器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出烟道,所述换热器主体内设置有换热铜管;
所述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底座、脱硫剂箱、第二观察窗和清水箱,所述吸收塔底座安装在所述脱硫剂箱和所述清水箱的下方,所述脱硫剂箱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观察窗,所述清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清水箱控制盒,所述清水箱的上方安装有水泵机组,所述水泵机组通过水管与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通过所述水管与喷水盘和进水口连接,所述喷水盘和所述进水口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喷水盘上安装有喷嘴,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脱硫剂箱和所述清水箱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所述壳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内设置有清水、出水口、一次过滤导气管、支撑板和填充物,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水管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通过所述水管与所述清水箱连接,所述一次过滤导气管上安装有进气口和排气盘,另一个部分内设置有脱硫剂、所述出水口、所述进水口、所述支撑板、所述填充物、所述喷水盘、出气口和二次过滤导气管,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水管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通过所述水管与所述脱硫剂箱连接,所述二次过滤导气管与所述隔离板连接,所述二次过滤导气管与所述排气盘连接,所述排气盘上设置有导气孔,所述喷水盘上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相变除尘器包括除尘器机体、安装座和端盖,所述除尘器机体中部设置有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安装座上方设置有第一隔离箱,所述除尘器机体顶面设置有所述端盖,所述除尘器机体顶部侧面设置有第二进气管,所述除尘器机体底面设置有第二排气管,所述除尘器机体内部中部设置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上设置有毛细管,所述第一隔离箱内部侧面设置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网旁侧设置有第一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制冷片,所述第一第一支撑架旁侧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除尘器机体表面设置有第二控制主机,所述第二控制主机上设置有第三显示屏,所述第三显示屏旁侧设置有第三控制键盘;
所述烟气换热器包括罐体、底脚和第三进气管,所述罐体底面设置有所述底脚,所述底脚旁侧设置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罐体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三进气管,所述罐体侧面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方设置有第二第二进水管,所述罐体内部侧面设置有第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端部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管另一端部设置有止逆阀,所述罐体内部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隔离箱,所述第二隔离箱底面设置有泵座,所述泵座顶面设置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端部设置有加压管,所述罐体表面设置有第三控制主机,所述第三控制主机上设置有第四显示屏,所述第四显示屏旁侧设置有第四控制键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密封盖旋转座上设置有轴承,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卡板与所述密封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密封盖旋转座和所述卡座与所述锅炉之间通过焊接成型;所述通风管选用耐高温材料,所述通风管支架与所述第一水箱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通风管支架与所述支撑座之间通过焊接成型,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脱硫塔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锅炉底部设置有炉渣排放孔,所述箱门与所述清渣箱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箱门与所述清渣箱之间通过合页连接;所述过滤塔支架共有三个,所述过滤塔支架与所述过滤塔之间通过焊接成型;所述脱硫塔支架共有三个,所述脱硫塔支架与所述脱硫塔之间通过焊接成型。
所述除尘箱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卸灰阀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除尘箱下端,所述卸灰阀为电磁阀,所述卸灰阀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焊接在所述除尘箱顶部,所述活性炭滤网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出气管内部,所述含尘量监测探头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出气管靠近出风管口一端,所述含尘量监测探头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均有两块,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交错分布,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均倾斜一定的角度设置;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倾斜角度不小于四十五度,所述正极板连接电源正极,所述负极板连接电源负极;所述脉冲振荡头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端部,所述脉冲振荡头与所述脉冲除尘器通过软管相连接,所述脉冲除尘器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除尘箱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气管内管口位于所述负极板与所述下挡风板之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省煤器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第二引风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减震底座上,所述第二引风机与所述省煤器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第二引风机与所述省煤器,所述省煤器与所述第一进气管之间的连接法兰上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引风机底座焊接在所述引风机机体下面,所述进风管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引风机机体侧面,所述过滤网的目数为100,所述过滤网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进风管上;所述出风管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引风机机体上面,所述第一控制主机的型号为PLC S7-400,所述第一控制主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引风机机体表面;所述第一显示屏胶接在所述第一控制主机表面,所述第一控制键盘内嵌在所述第一控制主机表面,所述安装架焊接在所述引风机机体侧面;所述电机机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面,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电机机座上面,所述转轴与所述伺服电机机械连接;所述叶片的数量不低于3个,所述叶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转轴端部,所述工作腔体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引风机机体内部;所述吸附层的材料为活性炭,所述吸附层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工作腔体内部侧面,所述风速传感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工作腔体内部顶面,所述紫外线发生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工作腔体内部顶面;所述第一控制主机与所述伺服电机、所述风速传感器、所述紫外线发生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一控制键盘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换热器底座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所述换热器底座设置有四个,所述换热器底座的高度可以调节;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水箱的上方;所述换热铜管在所述换热器主体内呈“S”型排布,所述换热器主体与所述换热器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器架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一观察窗为透明玻璃材质,所述水箱控制盒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水箱的侧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脱硫剂箱和所述清水箱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观察窗,所述第二观察窗为透明玻璃材质;所述吸收塔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脱硫剂箱和所述清水箱的下方,所述吸收塔底座上设置有高度调节锁母,所述清水箱控制盒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清水箱的一侧;所述排气盘上均布有所述导气孔,所述一次过滤导气管与所述排气盘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隔离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所述二次过滤导气管安装孔;所述喷水盘上均布有所述喷嘴安装孔,所述喷嘴通过螺纹与所述喷水盘连接,所述喷水盘上均布有所述通气孔。
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座焊接在所述除尘器机体上,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螺纹孔为通孔,攻丝制成,所述第一隔离箱的材料为冷轧钢板,所述第一隔离箱焊接在所述除尘器机体内;所述端盖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除尘器机体上,所述第二进气管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圆形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进气管焊接在所述除尘器机体上,所述第二排气管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除尘器机体上;所述置物架为网状结构,所述置物架焊接在所述除尘器机体内,所述毛细管为玻璃钢,所述毛细管之间的间距不高于5mm,所述毛细管内嵌在所述置物架上,所述散热网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散热网通过卡钩固定在所述第一隔离箱内;所述第一第一支撑架熔接在所述第一隔离箱内,所述制冷片的工作方式为压电式,所述制冷片的额定功率不低于200w,所述制冷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刷新频率不低于50HZ,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第一隔离箱内;所述第二控制主机的型号为PLC S7-1200,所述第二控制主机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除尘器机体上,所述第三显示屏的材质为IPS,所述第三显示屏胶接在所述第二控制主机上,所述第三控制键盘内嵌在所述第二控制主机上;所述第二控制主机与所述第三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冷片和所述第三控制键盘电连接。
所述底脚的数量不低于三个,所述底脚焊接在所述罐体上,所述第二出气管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罐体上,所述第三进气管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罐体上;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循环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第二进水管与所述循环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第二支撑架的数量不低于两个,所述第二第二支撑架焊接在所述罐体上;所述循环管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循环管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第二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刷新频率不低于50HZ,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循环管内,所述止逆阀为电动直通式,所述止逆阀通过螺纹件固定在所述循环管上;所述第二隔离箱的材料为耐热合金,所述第二隔离箱焊接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泵座焊接在所述罐体内,所述加压泵的流量不低于15L/min。
所述第三控制主机的型号为PLC S7-600,所述第三控制主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罐体上,所述第四显示屏的材质为IPS,所述第四显示屏胶接在所述第三控制主机上;所述第四控制键盘内嵌在所述第三控制主机上,所述第三控制主机与所述第四显示屏、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止逆阀、所述加压泵和所述第四控制键盘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简单,通过各个部分的分工协作,实现对烟气的完美脱硫处理,其处理效果好,各部分的优点为:
本发明的锅炉组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单,功能齐全,能够实现烟气除尘、脱硫等功能,且该烟气综合处理用锅炉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自动控制和在线监测,极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通过电荷产生的吸附力将灰尘清除,提高除尘效果,同时可以清除烟气中的异味,提高烟气净化能力,降低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除尘器中,设置有活性炭制成的吸附层,能够对烟雾和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吸附过滤,同时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能够发出紫外线对烟气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丰富了引风机的使用功能,同时设置有风速传感器,能够获取出风管处风力的实时风速值并显示在显示屏上供使用者观察了解,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余热回收换热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够较好的利用烟气的余热,热量利用率较高,充分合理的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本发明的脱硫吸收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且该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吸收塔占地面积较小,安装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安全性较高。
本发明的相变凝聚除尘器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主机和制冷片组成的反馈控制回路,能够自动对机体内的烟气降温至指定温度值,从而使烟气中的水汽冷却相变后在微细颗粒物上凝结,之后被毛细管表面收集,从而实现了相变凝聚除尘,代替了传统的机械过滤除尘方式,除尘彻底迅速,保障了烟气综合处理的顺利进行,有利于装置的大范围推广使用。
本发明的烟气换热器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主机和加压泵组成的反馈控制回路,能够根据循环管内换热介质的温度自动控制换热介质的流动速度,以便将罐体内的烟气的热量完全吸收,避免了烟气中热量的浪费,保障了烟气后续处理的顺利进行,有利于装置的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锅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锅炉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锅炉组件的脱硫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干式除尘器的主视结构简图;
图6是干式除尘器的除尘箱空间立体视图;
图7是干式除尘器的除尘箱内部结构简图。
图8是本发明中引风机组件的整体图;
图9是引风机组件的正视外部图;
图10是引风机组件的正视内部图。
图11是本发明中余热回收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换热器盖示意图;
图13是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换热器主体内部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脱硫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脱硫吸收塔的排气盘结构示意图;
图16是脱硫吸收塔的喷水盘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相变凝聚除尘器的外部图;
图18是相变凝聚除尘器的内部图;
图19是相变凝聚除尘器的俯视图。
图20是本发明中烟气换热器的外部图;
图21是烟气换热器的内部图;
图22是烟气换热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锅炉组件;101、清渣箱;102、箱门;103、锅炉;104、电机座;105、电动机;106、风机;107、通风管;108、密封盖旋转座;109、密封盖;110、旋转卡板;111、卡座;112、第一水箱;113、注水管;114、第一水泵电机;115、第一水泵;116、排水管;117、通风管支架;118、过滤塔支架;119、过滤塔;120、支撑座;121、脱硫塔;122、防雨盖;123、第一排气管;124、脱硫塔支架;125、燃烧网;126、脱硫盘;2、干式除尘器;201、减震底座;202、引风机;203、省煤器;204、第一进气管;205、除尘箱;206、第一出气管;207、脉冲除尘器;208、电控箱;209、卸灰阀;210、含尘量监测探头;211、活性炭滤网;212、正极板;213、负极板;214、下挡风板;215、脉冲振荡头;3、引风机组件;301、出风管;302、引风机机体;303、引风机底座;304、进风管;305、过滤网;306、转轴;307、伺服电机;308、电机机座;309、安装架;310、第一控制主机;311、第一显示屏;312、第一控制键盘;313、紫外线发生器;314、叶片;315、工作腔体;316、风速传感器;317、吸附层;4、余热回收换热器;401、水箱控制盒;402、第二显示屏;403、第二水箱;404、换热器底座;405、第一观察窗;406、回水管;407、换热器架;408、固定座;409、固定架;410、回水管架;411、换热器主体;412、换热器盖;413、进烟道;414、出烟道;415、第一进水管;416、第二水泵;417、第二水泵电机;418、固定螺丝;419、换热铜管;5、脱硫吸收塔;501、吸收塔底座;502、脱硫剂箱;503、第二观察窗;504、清水箱;505、清水箱控制盒;506、水泵机组;507、出水口;508、清水;509、进水口;510、排气盘;511、进气口;512、一次过滤导气管;513、支撑板;514、填充物;515、喷水盘;516、喷嘴;517、壳体;518、隔离板;519、二次过滤导气管;520、出气口;521、电磁阀;522、水管;523、脱硫剂;524、导气孔;525、通气孔;6、相变除尘器;601、端盖;602、除尘器机体;603、第一隔离箱;604、安装座;605、第二排气管;606、第二进气管;607、第二控制主机;608、第三显示屏;609、第三控制键盘;610、第一温度传感器;611、散热网;612、第一支撑架;613、制冷片;614、置物架;615、螺纹孔;616、毛细管;7、烟气换热器;701、第三进气管;702、出水管;703、第二进水管;704、罐体;705、底脚;706、第四显示屏;707、第四控制键盘;708、第三控制主机;709、第二出气管;710、第二温度传感器;711、止逆阀;712、循环管;713、第二支撑架;714、加压管;715、第二隔离箱;716、加压泵;717、泵座;8、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锅炉组件1、干式除尘器2、引风机组件3、余热回收换热器4、脱硫吸收塔5、相变除尘器6、烟气换热器7及烟囱8。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锅炉组件1,包括清渣箱101、箱门102、锅炉103和电机座104,清渣箱101上安装有箱门102,清渣箱101与锅炉103连接,锅炉103上安装有通风管107,通风管107与风机106连接,风机106与电动机105连接,电动机105与电机座104连接,锅炉103内设置有燃烧网125,锅炉103上设置有密封盖旋转座108,密封盖旋转座108与密封盖109连接,密封盖109上安装有旋转卡板110,锅炉103上设置有卡座111,旋转卡板110与卡座111连接,锅炉103与第一水箱112连接,第一水箱112上安装有通风管支架117,锅炉103与过滤塔119通过通风管107连接,通风管107与通风管支架117连接,第一水箱112上安装有注水管113和第一水泵电机114,第一水泵电机114与第一水泵115连接,第一水泵115与排水管116连接,过滤塔119上安装有过滤塔支架118,过滤塔119通过通风管107与脱硫塔121连接,脱硫塔121上安装有支撑座120,支撑座120与通风管支架117连接,脱硫塔121上安装有第一排气管123,第一排气管123上安装有防雨盖122,脱硫塔121上安装有脱硫塔支架124,脱硫塔121内设置有脱硫盘126。
上述结构中,将燃料加入到燃烧网125上,关闭密封盖109,卡住旋转卡板110,通过注水管113向第一水箱112中加入适量的水,点燃燃料,启动电动机105,电动机105带动风机106开始工作,燃料燃烧对第一水箱112中的水进行加热,第一水泵电机114带动第一水泵115开始工作,将热水从第一水箱112中抽出,输送到需要使用的位置,燃烧的烟气通过通风管107进入过滤塔119进行过滤,之后通过脱硫盘126进行脱硫,最后通过第一排气管123排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锅炉的使用功能,密封盖旋转座108上设置有轴承,密封盖109上设置有旋转轴,旋转卡板110与密封盖109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密封盖旋转座108和卡座111与锅炉103之间通过焊接成型,通风管107选用耐高温材料,通风管支架117与第一水箱11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通风管支架117支撑座120之间通过焊接成型,支撑座120与脱硫塔12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锅炉103底部设置有炉渣排放孔,箱门102与清渣箱10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箱门102与清渣箱101之间通过合页连接,过滤塔支架118共有三个,过滤塔支架118与过滤塔119之间通过焊接成型,脱硫塔支架124共有三个,脱硫塔支架124与脱硫塔121之间通过焊接成型。
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干式除尘器2,包括除尘箱205、引风机202,除尘箱205下端设置有卸灰阀209,除尘箱205侧壁上设置有电控箱208,电控箱208上方设置有脉冲除尘器207,除尘箱205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管206,第一出气管206内侧入口处设置有活性炭滤网211,第一出气管206内部设置有含尘量监测探头210,除尘箱205内部设置有正极板212和负极板213,正极板212和负极板213端部设置有脉冲振荡头215,除尘箱205内底部设置有下挡风板214,除尘箱205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管204,第一进气管204端部设置有省煤器203,省煤器203下方设置有引风机202,引风机202下方设置有减震底座201。
进一步的,除尘箱205下端为锥形结构,卸灰阀29通过螺钉固定在除尘箱205下端,卸灰阀209为电磁阀,卸灰阀209与电控箱208电连接,第一出气管206焊接在除尘箱205顶部,活性炭滤网21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出气管206内部,含尘量监测探头210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出气管206靠近出风管口一端,含尘量监测探头210与电控箱208电连接,正极板212和负极板213均有两块,正极板212和负极板213交错分布,正极板212和负极板213均倾斜一定的角度设置,正极板212和负极板213的倾斜角度不小于四十五度,正极板212连接电源正极,负极板213连接电源负极,脉冲振荡头215通过螺钉固定在正极板212和负极板213端部,脉冲振荡头215与脉冲除尘器207通过软管相连接,脉冲除尘器207与电控箱208电连接,第一进气管204通过螺钉固定在除尘箱205侧壁上,第一进气管204内管口位于负极板213与下挡风板214之间的区域内,第一进气管204与省煤器203通过螺钉相连接,引风机202通过螺钉固定在减震底座1上,引风机202与省煤器203通过螺钉相连接,引风机202与省煤器203,省煤器203与第一进气管204之间的连接法兰上安装有密封圈。
上述结构中,启动后进风机将含尘废气引进除尘箱205内,含尘废气从省煤器203内通过时,省煤器203能有效抵抗烟气低温腐蚀,烟气从第一进气管204进入除尘箱205内部后从正极板212和负极板213之间的电荷区通过,烟气中的灰尘在电荷的作用下粘结吸附在正极板212和负极板213上,同时高压电荷破坏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去除其中异味,除尘后的烟气经过活性炭滤网211的再次过滤后排出室外,含尘量监测探头210检测除尘废气中的灰尘含量,检验其是否符合排放要求。
如图8-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引风机组件3,包括引风机机体302、安装架309和工作腔体315,引风机机体302下面设置有引风机底座303,引风机底座303用来方便使用者将装置放置在指定的工作位置,引风机机体302侧面设置有进风管304,进风管304用来方便烟气进入工作腔体315内,进风管304上设置有过滤网305,过滤网305用来对烟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引风机机体302上面设置有出风管301,出风管301用来方便吸附和消毒完成的烟气排出,引风机机体302表面设置有第一控制主机310,第一控制主机310是装置的的控制中心,第一控制主机310表面设置有第一显示屏311,第一显示屏311用来显示出风管301处烟气的实时风速值,第一显示屏311旁侧设置有第一控制键盘312,第一控制键盘312用来发送工作指令,引风机机体302另一侧面设置有安装架309,安装架309用来安装固定电机机座308,安装架309上面设置有电机机座308,电机机座308用来安装固定伺服电机307,电机机座308上面设置有伺服电机307,伺服电机307用来带动转轴306转动,伺服电机307端部设置有转轴306,转轴306用来带动叶片314转动,转轴306端部设置有叶片314,叶片314用来转动将外界的烟气吸入至工作腔体315内,引风机机体302内部设置有工作腔体315,工作腔体315是装置的工作场所,工作腔体315内部侧面设置有吸附层317,吸附层317用来对烟气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工作腔体315内部顶面设置有风速传感器316,风速传感器316用来获取出风管301处烟气的实时风速值,风速传感器316旁侧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313,紫外线发生器313用来发出紫外线对烟气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上述结构中,当需要使用此装置时,使用者通过引风机底座303将装置放置在指定的工作位置,之后使用者通过第一控制键盘312发送工作指令,工作指令通过导线传递至第一控制主机310,第一控制主机310控制伺服电机307工作通过转轴306带动叶片314转动将外界的烟气通过进风管304吸入至工作腔体315内部,同时通过过滤网305对烟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吸附层317的材料为活性炭,能够对烟气中的杂质进行吸附,之后吸附完成的烟气通过出风管301排出,当需要使用紫外线消毒功能时,使用者通过第一控制键盘312控制紫外线发生器313工作发出紫外线对吸附完成的烟气进行紫外线消毒杀菌处理,当需要使用风速检测功能时,使用者通过第一控制键盘312控制风速传感器316工作获取出风管301处已吸附和消毒完成的烟气的实时风速值,并将实时风速值传递至第一控制主机310,第一控制主机310将实时风速值传递至第一显示屏311进行显示供使用者观察了解,使用方便。
为了进一步提高烟气综合处理用引风机的使用功能,引风机底座303焊接在引风机机体302下面,进风管304通过螺钉固定在引风机机体302侧面,过滤网305的目数为100,过滤网305通过卡槽固定在进风管304上,出风管301通过螺钉固定在引风机机体302上面,第一控制主机310的型号为PLC S7-400,第一控制主机310通过螺钉固定在引风机机体302表面,第一显示屏311胶接在第一控制主机310表面,第一控制键盘312内嵌在第一控制主机310表面,安装架309焊接在引风机机体302侧面,电机机座308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309上面,伺服电机307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机座308上面,转轴306与伺服电机307机械连接,叶片314的数量不低于3个,叶片314通过螺钉固定在转轴306端部,工作腔体315通过螺钉固定在引风机机体302内部,吸附层317的材料为活性炭,吸附层317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腔体315内部侧面,风速传感器316通过卡槽固定在工作腔体315内部顶面,紫外线发生器313通过卡槽固定在工作腔体315内部顶面,第一控制主机310与伺服电机307、风速传感器316、紫外线发生器3013、第一显示屏311和第一控制键盘312通过导线连接。
如图11-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余热回收换热器4,包括水箱控制盒401、第二显示屏402、第二水箱403和换热器底座404,第二水箱403的下方安装有换热器底座404,第二水箱403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观察窗405,第一观察窗405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二显示屏402,第二水箱403的侧边安装有水箱控制盒401,第二水箱40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415,第一进水管415与第二水泵416连接,第二水泵416与第二水泵电机417相连接,第二水箱403的另一侧设置有回水管406,回水管406通过回水管架410固定,回水管架410通过固定座408和固定架409安装在换热器架407上,换热器架407上固定有换热器主体411,换热器主体411的上方安装有换热器盖412,换热器盖412上设置有进烟道413,换热器盖412与换热器主体411之间通过固定螺丝418固定连接,换热器主体411的下方设置有出烟道414,换热器主体411内设置有换热铜管419。
上述结构中,经过净化处理并带有热量的烟气经过进烟道413进入换热器主体411内部,第二水泵416和第二水泵电机417工作,将第二水箱403内的水从第一进水管415抽出,进入换热器主体411内的换热铜管419内,带有热量的烟气与换热铜管419进行热交换,换热铜管419成“S”型排布,确保烟气与换热铜管419之间的热交换更加充分,换热铜管419充分吸热,并将热量传递给换热铜管419内的水,水经过回水管406进入第二水箱403内,换热铜管419内的水循环流动,使烟气内的余热回收的更加充分,第二水箱40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第二水箱403内的水温较高时,及时将热水排出,注入冷水继续循环。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余热回收换热器的使用功能,换热器底座404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二水箱403的底部,换热器底座404设置有四个,换热器底座404的高度可以调节,第二水泵416和第二水泵电机417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水箱403的上方,换热铜管419在换热器主体411内呈“S”型排布,换热器主体411与换热器架407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换热器架407设置有三个,第一观察窗405为透明玻璃材质,水箱控制盒401与第二水箱40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二水箱40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第二水箱403的侧边设置有进水口,第二水箱40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如图14-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脱硫吸收塔5,包括吸收塔底座501、脱硫剂箱502、第二观察窗503和清水箱504,吸收塔底座501安装在脱硫剂箱502和清水箱504的下方,脱硫剂箱502上设置有第二观察窗503,清水箱504的一侧设置有清水箱控制盒505,清水箱504的上方安装有水泵机组506,水泵机组506通过水管522与电磁阀521连接,电磁阀521通过水管522与喷水盘515和进水口509连接,喷水盘515和进水口509安装在壳体517上,喷水盘515上安装有喷嘴516,壳体517安装在脱硫剂箱502和清水箱504上,壳体517内设置有隔离板518,隔离板518将壳体517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内设置有清水508、出水口507、一次过滤导气管512、支撑板513和填充物514,出水口507通过水管522与电磁阀521连接,电磁阀521通过水管522与清水箱504连接,一次过滤导气管512上安装有进气口511和排气盘510,另一个部分内设置有脱硫剂523、出水口507、进水口509、支撑板513、填充物514、喷水盘515、出气口520和二次过滤导气管519,出水口507通过水管522与电磁阀521连接,电磁阀521通过水管522与脱硫剂箱502连接,二次过滤导气管519与隔离板518连接,二次过滤导气管519与排气盘510连接,排气盘510上设置有导气孔524,喷水盘515上设置有通气孔525。
上述结构中,启动设备电源,烟气通过一次过滤导气管512由排气盘510进入清水508,之后,通过填充物514和清水喷雾,再次经过填充物514后,通过二次过滤导气管519进入脱硫剂523,经脱硫剂523脱硫后,经过填充物514和脱硫剂喷雾,再次经过填充物514后排出,当壳体517内的清水508或脱硫剂523内的浓度传感器检测到浓度超标时,水泵机组506动作,将壳体517内的清水508和脱硫剂523进行更换。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吸收塔的使用功能,脱硫剂箱502和清水箱504上均设置有第二观察窗503,第二观察窗503为透明玻璃材质,吸收塔底座501通过螺钉固定在脱硫剂箱502和清水箱504的下方,吸收塔底座501上设置有高度调节锁母,清水箱控制盒505通过螺钉固定在清水箱504的一侧,排气盘510上均布有导气孔524,一次过滤导气管512与排气盘51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隔离板518与壳体517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隔离板518上设置有二次过滤导气管519安装孔,喷水盘515上均布有喷嘴516安装孔,喷嘴516通过螺纹与喷水盘515连接,喷水盘515上均布有通气孔525。
如图17-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相变凝聚除尘器6,包括除尘器机体602、安装座604和端盖601,除尘器机体602中部设置有安装座604,安装座604内设置有螺纹孔615,安装座604上方设置有第一隔离箱603,除尘器机体602顶面设置有端盖601,除尘器机体602顶部侧面设置有第二进气管606,除尘器机体602底面设置有第二排气管605,除尘器机体602内部中部设置有置物架614,置物架614上设置有毛细管616,第一隔离箱603内部侧面设置有散热网611,散热网611旁侧设置有第一第一支撑架612,第一第一支撑架612上设置有制冷片613,第一第一支撑架612旁侧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10,除尘器机体602表面设置有第二控制主机607,第二控制主机607上设置有第三显示屏608,第三显示屏608旁侧设置有第三控制键盘609。
上述结构中,安装座604用以将除尘器机体602安装固定在使用位置,螺纹孔615通过加装螺钉将除尘器机体602紧固在使用位置,第一隔离箱603用以安装固定制冷组件,端盖601用以封闭除尘器机体602,方便将除尘器机体602打开后清洗检修内部组件,第二进气管606用以将待处理的烟气通入除尘器机体602内,第二排气管605用以将处理完成的烟气排出进行后续处理,置物架614用以安装固定毛细管616,毛细管616用以收集相变凝聚后的颗粒物,散热网611用以将制冷片613的发热面的热量排出到外界,第一第一支撑架612用以安装固定制冷片613,制冷片613用以通过制冷面来将除尘器机体602内的烟气中的水汽降温后相变,并在烟气中的微细颗粒物上凝结,之后被毛细管616收集,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10用以实时获取除尘器机体602内的温度信息并回传给第二控制主机607,第二控制主机607将温度信息传递至第三显示屏608上实时显示,同时第二控制主机607将温度信息与预设制冷温度值对比,当温度信息与预设制冷温度值相同时,第二控制主机607控制制冷片613稳定工作,从而保持除尘器机体602内稳定的相变温度环境,第二控制主机607是整个除尘器机体602的控制中心,第三显示屏608用以实时显示除尘器机体602内的温度信息,第三控制键盘609用以发送工作指令控制各个组件进入工作状态。
为了进一步提高烟气综合处理用相变凝聚除尘器的使用功能,安装座604的数量为两个,安装座604焊接在除尘器机体602上,螺纹孔615的数量为两个,螺纹孔615为通孔,攻丝制成,第一隔离箱603的材料为冷轧钢板,第一隔离箱603焊接在除尘器机体602内,端盖601通过螺纹固定在除尘器机体602上,第二进气管606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圆形中的一种,第二进气管606焊接在除尘器机体602上,第二排气管605通过螺纹固定在除尘器机体602上,置物架614为网状结构,置物架614焊接在除尘器机体602内,毛细管616为玻璃钢,毛细管616之间的间距不高于5mm,毛细管616内嵌在置物架614上,散热网611的材料为铝合金,散热网611通过卡钩固定在第一隔离箱603内,第一第一支撑架612熔接在第一隔离箱603内,制冷片613的工作方式为压电式,制冷片613的额定功率不低于200w,制冷片613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第一支撑架612上,第一温度传感器610的工作刷新频率不低于50HZ,第一温度传感器610通过卡扣固定在第一隔离箱603内,第二控制主机607的型号为PLC S7-1200,第二控制主机607通过卡箍固定在除尘器机体602上,第三显示屏608的材质为IPS,第三显示屏608胶接在第二控制主机607上,第三控制键盘609内嵌在第二控制主机607上,第二控制主机607与第三显示屏608、第一温度传感器610、制冷片613和第三控制键盘609电连接。
如图20-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烟气换热器7,包括罐体704、底脚705和第三进气管701,罐体704底面设置有底脚705,底脚705旁侧设置有第二出气管709,罐体704顶面设置有第三进气管701,罐体704侧面设置有出水管702,出水管702下方设置有第二第二进水管703,罐体704内部侧面设置有第二第二支撑架713,第二第二支撑架713上设置有循环管712,循环管712端部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10,循环管712另一端部设置有止逆阀711,罐体704内部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隔离箱715,第二隔离箱715底面设置有泵座717,泵座717顶面设置有加压泵716,加压泵716端部设置有加压管714,罐体704表面设置有第三控制主机708,第三控制主机708上设置有第四显示屏706,第四显示屏706旁侧设置有第四控制键盘707。
上述结构中,底脚705用以支撑固定罐体704,第二出气管709用以排出换热后的烟气,第三进气管701用以通入待换热的烟气,出水管702用以排出换热完成的换热介质,第二第二进水管703用以将换热介质送入循环管712内,第二第二支撑架713用以安装支撑循环管712,循环管712用以方便换热介质在循环管712内流动与罐体704内的烟气进行换热,第二温度传感器710用以实时获取出水管702处换热介质的温度信息并回传给第三控制主机708,第三控制主机708将温度信息传递至第四显示屏706上实时显示,同时第三控制主机708控制温度信息与预设换热温度进行对比,并通过控制加压泵716的功率控制循环管712内换热介质的流动速度,从而控制温度信息与预设换热温度值相同,止逆阀711用以防止循环管712内的换热介质倒流,第二隔离箱715用以保护加压泵716,泵座717用以安装固定加压泵716,加压泵716用以为循环管712内的换热介质流动提供动力,加压管714用以将压力输送入循环管712内,第三控制主机708是整个罐体704的控制中心,第四显示屏706用以实时显示出水管702处的温度信息,第四控制键盘707用以控制各个组件进入工作状态。
为了进一步提高烟气综合处理用中介热媒体烟气换热器的使用功能,底脚705的数量不低于三个,底脚705焊接在罐体704上,第二出气管709通过螺纹固定在罐体704上,第三进气管701通过螺纹固定在罐体704上,出水管702与循环管712通过螺纹连接,第二第二进水管703与循环管712通过螺纹连接,第二第二支撑架713的数量不低于两个,第二第二支撑架713焊接在罐体704上,循环管712的材料为铝合金,循环管712通过卡箍固定在第二第二支撑架713上,第二温度传感器710的工作刷新频率不低于50HZ,第二温度传感器710通过卡槽固定在循环管712内,止逆阀711为电动直通式,止逆阀711通过螺纹件固定在循环管712上,第二隔离箱715的材料为耐热合金,第二隔离箱715焊接在罐体704内,泵座717焊接在罐体704内,加压泵716的流量不低于15L/min。加压泵716通过螺钉固定在泵座717上,加压管714与加压泵716和循环管712通过螺纹连接,第三控制主机708的型号为PLC S7-600,第三控制主机708通过螺钉固定在罐体704上,第四显示屏706的材质为IPS,第四显示屏706胶接在第三控制主机708上,第四控制键盘707内嵌在第三控制主机708上,第三控制主机708与第四显示屏706、第二温度传感器710、止逆阀711、加压泵716和第四控制键盘707电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相连的锅炉组件(1)、干式除尘器(2)、引风机组件(3)、余热回收换热器(4)、脱硫吸收塔(5)、相变除尘器(6)、烟气换热器(7)及烟囱(8);
所述锅炉组件(1)包括清渣箱(101)、箱门(102)、锅炉(103)和电机座(104),所述清渣箱(101)上安装有所述箱门(102),所述清渣箱(101)与所述锅炉(103)连接,所述锅炉(103)上安装有通风管(107),所述通风管(107)与风机(106)连接,所述风机(106)与电动机(105)连接,所述电动机(105)与所述电机座(104)连接,所述锅炉(103)内设置有燃烧网(125),所述锅炉(103)上设置有密封盖旋转座(108),所述密封盖旋转座(108)与密封盖(109)连接,所述密封盖(109)上安装有旋转卡板(110),所述锅炉(103)上设置有卡座(111),所述旋转卡板(110)与所述卡座(111)连接,所述锅炉(103)与第一水箱(112)连接,所述第一水箱(112)上安装有通风管支架(117),所述锅炉(103)与过滤塔(119)通过所述通风管(107)连接,所述通风管(107)与所述通风管支架(117)连接,所述第一水箱(112)上安装有注水管(113)和第一水泵电机(114),所述第一水泵电机(114)与第一水泵(115)连接,所述第一水泵(115)与排水管(116)连接,所述过滤塔(119)上安装有过滤塔支架(118),所述过滤塔(119)通过所述通风管(107)与脱硫塔(121)连接,所述脱硫塔(121)上安装有支撑座(120),所述支撑座(120)与所述通风管支架(117)连接,所述脱硫塔(121)上安装有第一排气管(123),所述第一排气管(123)上安装有防雨盖(122),所述脱硫塔(121)上安装有脱硫塔支架(124),所述脱硫塔(121)内设置有脱硫盘(126);
所述干式除尘器(2)包括除尘箱(205)、第二引风机(202),所述除尘箱(205)下端设置有卸灰阀(209),所述除尘箱(205)侧壁上设置有电控箱(208),所述电控箱(208)上方设置有脉冲除尘器(207),所述除尘箱(205)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管(206),所述第一出气管(206)内侧入口处设置有活性炭滤网(211)),所述第一出气管(206)内部设置有含尘量监测探头(210),所述除尘箱(205)内部设置有正极板(212)和负极板(213),所述正极板(212)和所述负极板(213)端部设置有脉冲振荡头(215),所述除尘箱(205)内底部设置有下挡风板(214),所述除尘箱(205)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管(204),所述第一进气管(204)端部设置有省煤器(203),所述省煤器(203)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二引风机(202),所述第二引风机(202)下方设置有减震底座(201);
所述第一引风机(3)包括引风机机体(302)、安装架(309)和工作腔体(315),所述引风机机体(302)下面设置有引风机底座(303),所述引风机机体(302)侧面设置有进风管(304),所述进风管(304)上设置有过滤网(305),所述引风机机体(302)上面设置有出风管(301),所述引风机机体(302)表面设置有第一控制主机(310),所述第一控制主机(310)表面设置有第一显示屏(311),所述第一显示屏(311)旁侧设置有第一控制键盘(312),所述引风机机体(302)另一侧面设置有所述安装架(309),所述安装架(309)上面设置有电机机座(308),所述电机机座(308)上面设置有伺服电机(307),所述伺服电机(307)端部设置有转轴(306),所述转轴(306)端部设置有叶片(314),所述引风机机体(302)内部设置有所述工作腔体(315),所述工作腔体(315)内部侧面设置有吸附层(317),所述工作腔体(315)内部顶面设置有风速传感器(316),所述风速传感器(316)旁侧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313);
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4)包括水箱控制盒(401)、第二显示屏(402)、第二水箱(403)和换热器底座(404),所述第二水箱(403)的下方安装有所述换热器底座(404),所述第二水箱(403)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观察窗(405),所述第一观察窗(405)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显示屏(402),所述第二水箱(403)的侧边安装有所述水箱控制盒(401),所述第二水箱(40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415),所述第一进水管(415)与第二水泵(416)连接,所述第二水泵(416)与第二水泵电机(417)相连接,所述第二水箱(403)的另一侧设置有回水管(406),所述回水管(406)通过回水管架(410)固定,所述回水管架(410)通过固定座(408)和固定架(409)安装在换热器架(407)上,所述换热器架(407)上固定有换热器主体(411),所述换热器主体(411)的上方安装有换热器盖(412),所述换热器盖(412)上设置有进烟道(413),所述换热器盖(412)与所述换热器主体(411)之间通过固定螺丝(418)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器主体(411)的下方设置有出烟道(414),所述换热器主体(411)内设置有换热铜管(419);
所述脱硫吸收塔(5)包括吸收塔底座(501)、脱硫剂箱(502)、第二观察窗(503)和清水箱(504),所述吸收塔底座(501)安装在所述脱硫剂箱(502)和所述清水箱(504)的下方,所述脱硫剂箱(502)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观察窗(503),所述清水箱(504)的一侧设置有清水箱控制盒(505),所述清水箱(504)的上方安装有水泵机组(506),所述水泵机组(506)通过水管(522)与电磁阀(521)连接,所述电磁阀(521)通过所述水管(522)与喷水盘(515)和进水口(509)连接,所述喷水盘(515)和所述进水口(509)安装在壳体(517)上,所述喷水盘(515)上安装有喷嘴(516),所述壳体(517)安装在所述脱硫剂箱(502)和所述清水箱(504)上,所述壳体(517)内设置有隔离板(518),所述隔离板(518)将所述壳体(517)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内设置有清水(508)、出水口(507)、一次过滤导气管(512)、支撑板(513)和填充物(514),所述进水口(509)通过所述水管(522)与所述电磁阀(521)连接,所述电磁阀(521)通过所述水管(522)与所述清水箱(504)连接,所述一次过滤导气管(512)上安装有进气口(511)和排气盘(510),另一个部分内设置有脱硫剂(523)、所述出水口(507)、所述进水口(509)、所述支撑板(513)、所述填充物(514)、所述喷水盘(515)、出气口(520)和二次过滤导气管(519),所述出水口(507)通过所述水管(522)与所述电磁阀(521)连接,所述电磁阀(521)通过所述水管(522)与所述脱硫剂箱(502)连接,所述二次过滤导气管(519)与所述隔离板(518)连接,所述二次过滤导气管(519)与所述排气盘(510)连接,所述排气盘(510)上设置有导气孔(524),所述喷水盘(515)上设置有通气孔(525);
所述相变除尘器(6)包括除尘器机体(602)、安装座(604)和端盖(601),所述除尘器机体(602)中部设置有所述安装座(604),所述安装座(604)内设置有螺纹孔(615),所述安装座(604)上方设置有第一隔离箱(603),所述除尘器机体(602)顶面设置有所述端盖(601),所述除尘器机体(602)顶部侧面设置有第二进气管(606),所述除尘器机体(602)底面设置有第二排气管(605),所述除尘器机体(602)内部中部设置有置物架(614),所述置物架(614)上设置有毛细管(616),所述第一隔离箱(603)内部侧面设置有散热网(611),所述散热网(611)旁侧设置有第一第一支撑架(612),所述第一第一支撑架(612)上设置有制冷片(613),所述第一第一支撑架(612)旁侧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10),所述除尘器机体(602)表面设置有第二控制主机(607),所述第二控制主机(607)上设置有第三显示屏(608),所述第三显示屏(608)旁侧设置有第三控制键盘(609);
所述烟气换热器(7)包括罐体(704)、底脚(705)和第三进气管(701),所述罐体(704)底面设置有所述底脚(705),所述底脚(705)旁侧设置有第二出气管(709),所述罐体(704)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三进气管(701),所述罐体(704)侧面设置有出水管(702),所述出水管(702)下方设置有第二第二进水管(703),所述罐体(704)内部侧面设置有第二第二支撑架(713),所述第二第二支撑架(713)上设置有循环管(712),所述循环管(712)端部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10),所述循环管(712)另一端部设置有止逆阀(711),所述罐体(704)内部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隔离箱(715),所述第二隔离箱(715)底面设置有泵座(717),所述泵座(717)顶面设置有加压泵(716),所述加压泵(716)端部设置有加压管(714),所述罐体(704)表面设置有第三控制主机(708),所述第三控制主机(708)上设置有第四显示屏(706),所述第四显示屏(706)旁侧设置有第四控制键盘(7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旋转座(108)上设置有轴承,所述密封盖(109)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卡板(110)与所述密封盖(109)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密封盖旋转座(108)和所述卡座(111)与所述锅炉(103)之间通过焊接成型;所述通风管(107)选用耐高温材料,所述通风管支架(117)与所述第一水箱(11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通风管支架(117)与所述支撑座(120)之间通过焊接成型,所述支撑座(120)与所述脱硫塔(12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锅炉(103)底部设置有炉渣排放孔,所述箱门(102)与所述清渣箱(10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箱门(102)与所述清渣箱(101)之间通过合页连接;所述过滤塔支架(118)共有三个,所述过滤塔支架(118)与所述过滤塔(119)之间通过焊接成型;所述脱硫塔支架(124)共有三个,所述脱硫塔支架(124)与所述脱硫塔(121)之间通过焊接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205)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卸灰阀(209)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除尘箱(205)下端,所述卸灰阀(209)为电磁阀,所述卸灰阀(209)与所述电控箱(208)电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206)焊接在所述除尘箱(205)顶部,所述活性炭滤网(21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出气管(206)内部,所述含尘量监测探头(210)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出气管(206)靠近出风管口一端,所述含尘量监测探头(210)与所述电控箱(208)电连接;所述正极板(212)和所述负极板(213)均有两块,所述正极板(212)和所述负极板(213)交错分布,所述正极板(212)和所述负极板(213)均倾斜一定的角度设置;所述正极板(212)和所述负极板(213)的倾斜角度不小于四十五度,所述正极板(212)连接电源正极,所述负极板(213)连接电源负极;所述脉冲振荡头(215)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正极板(212)和所述负极板(213)端部,所述脉冲振荡头(215)与所述脉冲除尘器(207)通过软管相连接,所述脉冲除尘器(207)与所述电控箱(208)电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204)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除尘箱(205)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气管(204)内管口位于所述负极板(213)与所述下挡风板(214)之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进气管(204)与所述省煤器(203)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第二引风机(202)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减震底座(201)上,所述第二引风机(202)与所述省煤器(203)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第二引风机(202)与所述省煤器(203),所述省煤器(203)与所述第一进气管(204)之间的连接法兰上安装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底座(303)焊接在所述引风机机体(302)下面,所述进风管(304)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引风机机体(302)侧面,所述过滤网(305)的目数为100,所述过滤网(305)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进风管(304)上;所述出风管(30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引风机机体(302)上面,所述第一控制主机(310)的型号为PLC S7-400,所述第一控制主机(310)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引风机机体(302)表面;所述第一显示屏(311)胶接在所述第一控制主机(310)表面,所述第一控制键盘(312)内嵌在所述第一控制主机(310)表面,所述安装架(309)焊接在所述引风机机体(302)侧面;所述电机机座(308)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架(309)上面,所述伺服电机(307)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电机机座(308)上面,所述转轴(306)与所述伺服电机(307)机械连接;所述叶片(314)的数量不低于3个,所述叶片(314)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转轴(306)端部,所述工作腔体(315)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引风机机体(302)内部;所述吸附层(317)的材料为活性炭,所述吸附层(317)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工作腔体(315)内部侧面,所述风速传感器(316)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工作腔体(315)内部顶面,所述紫外线发生器(313)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工作腔体(315)内部顶面;所述第一控制主机(310)与所述伺服电机(307)、所述风速传感器(316)、所述紫外线发生器(313)、所述第一显示屏(311)和所述第一控制键盘(312)通过导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底座(404)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二水箱(403)的底部,所述换热器底座(404)设置有四个,所述换热器底座(404)的高度可以调节;所述第二水泵(416)和所述第二水泵电机(417)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水箱(403)的上方;所述换热铜管(419)在所述换热器主体(411)内呈“S”型排布,所述换热器主体(411)与所述换热器架(407)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器架(407)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一观察窗(405)为透明玻璃材质,所述水箱控制盒(401)与所述第二水箱(40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箱(40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水箱(403)的侧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二水箱(40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剂箱(502)和所述清水箱(504)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观察窗(503),所述第二观察窗(503)为透明玻璃材质;所述吸收塔底座(50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脱硫剂箱(502)和所述清水箱(504)的下方,所述吸收塔底座(501)上设置有高度调节锁母,所述清水箱控制盒(505)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清水箱(504)的一侧;所述排气盘(510)上均布有所述导气孔(524),所述一次过滤导气管(512)与所述排气盘(51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隔离板(518)与所述壳体(517)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所述隔离板(518)上设置有所述二次过滤导气管(519)安装孔;所述喷水盘(515)上均布有所述喷嘴(516)安装孔,所述喷嘴(516)通过螺纹与所述喷水盘(515)连接,所述喷水盘(515)上均布有所述通气孔(5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60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座(604)焊接在所述除尘器机体(602)上,所述螺纹孔(61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螺纹孔(615)为通孔,攻丝制成,所述第一隔离箱(603)的材料为冷轧钢板,所述第一隔离箱(603)焊接在所述除尘器机体(602)内;所述端盖(601)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除尘器机体(602)上,所述第二进气管(606)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圆形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进气管(606)焊接在所述除尘器机体(602)上,所述第二排气管(605)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除尘器机体(602)上;所述置物架(614)为网状结构,所述置物架(614)焊接在所述除尘器机体(602)内,所述毛细管(616)为玻璃钢,所述毛细管(616)之间的间距不高于5mm,所述毛细管(616)内嵌在所述置物架(614)上,所述散热网(611)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散热网(611)通过卡钩固定在所述第一隔离箱(603)内;所述第一第一支撑架(612)熔接在所述第一隔离箱(603)内,所述制冷片(613)的工作方式为压电式,所述制冷片(613)的额定功率不低于200w,所述制冷片(613)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第一支撑架(612)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10)的工作刷新频率不低于50HZ,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10)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第一隔离箱(603)内;所述第二控制主机(607)的型号为PLC S7-1200,所述第二控制主机(607)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除尘器机体(602)上,所述第三显示屏(608)的材质为IPS,所述第三显示屏(608)胶接在所述第二控制主机(607)上,所述第三控制键盘(609)内嵌在所述第二控制主机(607)上;所述第二控制主机(607)与所述第三显示屏(608)、所述温度传感器(610)、所述制冷片(613)和所述第三控制键盘(609)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脚(705)的数量不低于三个,所述底脚(705)焊接在所述罐体(704)上,所述第二出气管(709)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罐体(704)上,所述第三进气管(701)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罐体(704)上;所述出水管(702)与所述循环管(7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第二进水管(703)与所述循环管(7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第二支撑架(713)的数量不低于两个,所述第二第二支撑架(713)焊接在所述罐体(704)上;所述循环管(712)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循环管(712)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第二第二支撑架(713)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10)的工作刷新频率不低于50HZ,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10)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循环管(712)内,所述止逆阀(711)为电动直通式,所述止逆阀(711)通过螺纹件固定在所述循环管(712)上;所述第二隔离箱(715)的材料为耐热合金,所述第二隔离箱(715)焊接在所述罐体(704)内,所述泵座(717)焊接在所述罐体(704)内,所述加压泵(716)的流量不低于15L/min。所述加压泵(716)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泵座(717)上;所述加压管(714)与所述加压泵(716)和所述循环管(7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控制主机(708)的型号为PLC S7-600,所述第三控制主机(708)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罐体(704)上,所述第四显示屏(706)的材质为IPS,所述第四显示屏(706)胶接在所述第三控制主机(708)上;所述第四控制键盘(707)内嵌在所述第三控制主机(708)上,所述第三控制主机(708)与所述第四显示屏(706)、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10)、所述止逆阀(711)、所述加压泵(716)和所述第四控制键盘(707)电连接。
CN201810011643.4A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 Withdrawn CN1081804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1643.4A CN108180492A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1643.4A CN108180492A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0492A true CN108180492A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50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1643.4A Withdrawn CN108180492A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049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9353Y (zh) 焊接烟尘通风净化装置
CN206846767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器
CN108176179A (zh) 一种脱硫烟气处理方法
CN108187453A (zh) 一种脱硫烟气综合处理方法
CN108211690A (zh) 一种脱硫烟气综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8317531A (zh) 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及其脱硫烟气处理方法
CN208975514U (zh) 一种废气热能环保利用装置
CN204535440U (zh) 一种窑炉烟气二次利用装置
CN206593488U (zh) 一种节能钢铁冶炼废气除尘箱
CN108224456A (zh) 一种脱硫烟气综合处理系统
CN209093006U (zh) 环保型取暖装置
CN107763840A (zh) 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锅炉
CN209431443U (zh) 一种燃煤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8025542U (zh) 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
CN204987023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及烟气净化一体化装置
CN108180492A (zh) 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用脱硫系统
CN214840930U (zh) 一种节能型热风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2032902U (zh) 一种氩氧脱碳炉除尘及余热利用系统
CN209662937U (zh) 一种熔铝炉废气湿法净化装置
CN209423284U (zh) 一种转轮一体机废气处理净化设备
CN108758730A (zh) 一种一体式油烟净化器
CN213001803U (zh)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热脱附装置
CN207928903U (zh) 一种中频电炉的烟气收集净化装置
CN202304459U (zh) 低温含尘尾气在线清灰除尘装置
CN206496363U (zh) 一种除烟环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