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5425A - 一种分析处理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析处理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5425A
CN108175425A CN201711305416.4A CN201711305416A CN108175425A CN 108175425 A CN108175425 A CN 108175425A CN 201711305416 A CN201711305416 A CN 201711305416A CN 108175425 A CN108175425 A CN 108175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alysis
micro
stimulation
analysis resul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054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5425B (zh
Inventor
刘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ghthouse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ghthouse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ghthouse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ghthouse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13054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5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5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5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75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5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处理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分析处理装置分析处理受试者依据若干组刺激生成的若干组反馈信息,并且依据每组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一分析数据和第二分析数据来确定受试者针对每组刺激所产生的分析结果,使得存储装置依据分析结果的属性做出是否对该组刺激进行标记的操作;存储装置将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反馈至刺激信息提供装置,刺激信息提供装置依据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从刺激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相似或相关的备选刺激信息提供给受试者继续测试,直到被标记的刺激的数量降低到预定范围内才完成测试。

Description

一种分析处理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本发明是申请号码为201510482707.5,申请日为2015年8月7日,申请类型为发明,申请名称为一种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析处理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类似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把人脑与计算机类比来研究大脑与心理的现象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学派叫认知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流。人脑与计算机一样有信息的输入、编码、加工、贮存、提取、反应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相当于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系统,也称为“符号操作系统”(Symbol OperationSystem),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感受器、处理器、记忆装置、效应器,其中感受器是接受信息的装置,也就是感觉系统;处理器是整个信息加工系统的控制部分,它决定着信息加工的目标、计划及计划的执行;记忆装置,主要是指永久性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存放大量的、由各种符号按照一定关系联结组成的符号结构,即信息:效应器是信息加工系统对信息做出反应的部分,这是整个系统的最后结构,控制着信息的输出口信息加工心理学就是研究信息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传递、转换、贮存和作用机制,以揭开头脑“黑箱”内的活动。
人格(Personality)和认知(Cognition)历来是心理学家关注的两大领域,然而在西方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它们却长期分属两个不同的研究范畴一一个体差异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历史上,由于人格与人性(human nature)接近,因而通常为哲学心理学家所关注;认知则与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休戚相关,因而为实验心理学家所偏爱。正是在人格与认知对立的基础上,才形成了研究人类心智操作(intellectual performance)的两种重要方法:其一是集中于人格及个体差异的影响方面;其二是尝试建立起认知心理或信息加工的一般规律。
如今,对于人体心理方面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人们渴望对自己的认知能力、潜能、兴趣取向有一个提前了解,以对今后在升学、择业方面有一定帮助,从而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为此,出现了很多关于人格、认知、潜能、兴趣等心理测试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尤其是职业潜能测试,通过测试可以快速地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现有测试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受试者做题的方式来完成相关测试,由于受传统价值观或外界条件的约束,受试者往往不能根据自己内心真实反映来选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的答案,不能准确测量,使得测试结果都偏理想化,没有真实反映受试者的人格或心理特质,进而不能准确预测出受试者的潜能、兴趣或认知能力。虽然有专利公布通过记录眼动或身体动作等反应来提高测试准确性,但是依然效果不明显。而且眼动研究方法存在最大的缺陷是不能对盲人或者患有眼疾的人士进行测试分析,应用范围受限。而且现有技术中在对个人进行潜能测试时全面性不够、准确性不够。
因此,提供一种应用范围广、效度高、能真实反映受试者内心活动的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开号为CN101779960A的中国专利文献(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刺激信息认知能力值测试系统,其包括刺激信息提供装置、视线跟踪装置、反馈数据采集装置、认知指标值分析装置、认知准确度分析装置和认知能力值计算装置。但是其中并没有公开根据分析结果标记刺激信息以进行循环操作筛选潜在刺激和强化分析结果的技术方案。具体的,至少没有公开特征A:存储装置依据所述分析结果的属性做出是否对该组刺激进行标记的操作和特B:存储装置将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反馈至所述刺激信息提供装置,所述刺激信息提供装置依据所述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从刺激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相似或相关的备选刺激信息提供给受试者继续测试,直到被标记的刺激的数量降低到预定范围内才完成测试。公开号为CN104679967A的中国专利文献(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判断心理测试可靠性的方法,其根据受试者的微表情来分析测试结果是否可靠,但是其“可靠性判断”与本发明的“是否对刺激进行标记”(特征A)是不同的,其分析方法也仅仅到判断结果这一步就停止了,即,对比文件2也没有公开特征A和特征B,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启示。公开号为CN104715139A的中国专利文献(对比文件3)公开了一种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方法,但是对比文件3中仅仅是对测试结果进行的判断和验证,而且其所要判断的是被测人员是否说谎,并不是为了判断刺激信息对被测人员的潜能是否有效。可见,对比文件3也没有公开特征A和B,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启示。公开号为CN102103617A的中国专利文献(对比文件4)公开的是一种获取表情含义的方法,其中具体公开的是根据采集表情与微表情库中存在的数据匹配程度来获取对应的表情含义。其中也没有公开特征A和B,更没有相应的技术启示。因此,本发明和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对比文件3、对比文件4及其结合相比均是非显而易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刺激信息提供装置为受试者提供视觉、听觉和/或触觉刺激信息来获得受试者根据所述刺激信息生成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被信息输入装置和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和/或接收后发送至分析处理装置进行分析,使得所述分析处理装置依据针对所述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在受试者接收刺激信息当下下意识产生的随机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一分析数据来辅助校正针对由受试者通过所述信息输入装置直接输入的固有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二分析数据,从而所述分析处理装置依据所述第一分析数据和所述第二分析数据确定出受试者的潜能值。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刺激信息是以若干试题的方式给出,并结合视觉呈现刺激装置、听觉呈现刺激装置和/或触觉呈现刺激装置为受试者提供若干组刺激,并且所述若干组刺激按照以测试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然认知能力、美术能力、工作记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表象能力、音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能力、数学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的方式进行分类;所述分析处理装置分析处理受试者依据所述若干组刺激生成的若干组反馈信息,并且依据每组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一分析数据和第二分析数据来确定受试者针对每组刺激所产生的分析结果,使得所述存储装置依据所述分析结果的属性做出是否对该组刺激进行标记的操作。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正性分析结果和负性分析结果,若所述分析结果的属性为正性,分析结果是正性分析结果,所述存储装置对所述正性分析结果和与之对应的该组刺激进行储存;若所述分析结果的属性为负性,分析结果是负性分析结果,所述存储装置对所述负性分析结果和与之对应的该组刺激进行储存并标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存储装置将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反馈至所述刺激信息提供装置,所述刺激信息提供装置依据所述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从刺激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相似或相关的备选刺激信息提供给受试者继续测试,直到被标记的刺激的数量降低到预定范围内才完成测试。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为高速相机,所述随机反馈信息为受试者根据当前刺激下意识产生的面部的微表情,所述高速相机对受试者进行高速拍照以采集受试者根据每组刺激产生的微表情并生成微表情图像组发送至所述分析处理装置,所述高速相机采集并生成所述微表情图像组的时间节点是从受试者进入当前刺激到离开当前刺激。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通过所述分析处理装置的预处理单元从由若干个微表情构成的微表情图像组中按照统计学方法筛选出一个或多个小概率出现的微表情与所述分析处理装置的微表情数据库中的若干个样本微表情进行匹配,从而根据预先储存在所述微表情数据库中的若干个样本微表情和与之对应的心理特征确定出所述第一分析数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若干个样本微表情以呈完整面部图像且被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的方式储存在所述微表情数据库中,当待分析微表情在微表情数据库中进行匹配时,所述分析处理装置将所述待分析微表情按照与所述样本微表情相同的划分原则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从而将所述待分析微表情和所述样本微表情以对应区域彼此匹配的方式进行匹配。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受试者反应时间、眼动轨迹、身体动作、声波信息以生成随机反馈信息,所述信息输入装置是键盘、鼠标和/或触摸显示屏并且以输入文本信息和/或点选的方式输入固有反馈信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有反馈信息是受试者依据提供刺激信息的若干试题给出的并通过所述信息输入装置输入的答案信息,所述分析处理装置依据所述答案信息及其对应的刺激计算出认知指标值并生成第二分析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突破单一视觉呈现刺激,可以视觉、听觉、触觉形式呈现,解决例如视力障碍、听说障碍等特殊人士的测试难题。为了提高测试的可信度,本发明通过采集在受试者接受刺激时产生的两种反馈信息,即,随机反馈信息和固有反馈信息,通过对这两种信息的综合分析来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更加真实的反应受试者的潜能,而且本发明在为受试者提供刺激信息时,从多维度进行设置,确保了测试的全面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通过刺激信息提供装置为受试者提供视觉、听觉和/或触觉刺激信息来获得受试者根据该刺激信息生成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被信息输入装置和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和/或接收后发送至分析处理装置进行分析,使得分析处理装置依据针对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在受试者接收刺激信息当下下意识产生的随机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一分析数据来辅助校正针对由受试者通过信息输入装置直接输入的固有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二分析数据,从而分析处理装置依据第一分析数据和第二分析数据确定出受试者的潜能值。
本发明的刺激信息是以若干试题的方式给出,并结合视觉呈现刺激装置、听觉呈现刺激装置和/或触觉呈现刺激装置为受试者提供若干组刺激。具体地,视觉呈现刺激装置为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听觉呈现刺激装置为与视觉呈现刺激装置连接或集成在视觉呈现刺激装置内的语音播放装置,如耳机、音响、喇叭等。触觉呈现刺激装置为具有能够传递信息的图案的装置,其中,能够传递信息的图案可以是盲文、或其他具有特殊含义的图案。本发明的刺激信息(也称作刺激)是指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等信息。刺激信息(也称作为刺激)可以包含涉及到记忆、数学、语言、空间、表象、美术、音乐、逻辑推理等人脑认知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并以图像、文字或声音的形式提供给受试者,并往往包含一个反馈提示。若干组刺激按照以测试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然认知能力、美术能力、工作记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表象能力、音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能力、数学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的方式进行分类。每组刺激包括多个与前述能力相关的测试题。
分析处理装置分析处理受试者依据若干组刺激生成的若干组反馈信息,并且依据每组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一分析数据和第二分析数据来确定受试者针对每组刺激所产生的分析结果,使得存储装置依据分析结果的属性做出是否对该组刺激进行标记的操作。由随机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一分析数据包括受试者的眼球运动、眨眼次数、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声波信息和/或反应时间。其中,眼球运动包括眼睛位置坐标、停留时间、瞳孔直径等。面部表情包括不易被察觉的微表情。反应时间是指受试者根据刺激通过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固有反馈信息即试题答案的反应时间。
本发明的分析结果包括正性分析结果和负性分析结果。
若所述分析结果的属性为正性,分析结果是正性分析结果,所述存储装置对所述正性分析结果和与之对应的该组刺激进行储存。
若所述分析结果的属性为负性,分析结果是负性分析结果,所述存储装置对所述负性分析结果和与之对应的该组刺激进行储存并标记。
正性分析结果为:受试者在正常的反应时间内做出选择、面部表情平和稳定。
负性分析结果为:受试者出现迟疑、悲伤、厌烦、轻蔑、紧张等微表情、反应时间过长、反应时间过慢。
存储装置将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反馈至刺激信息提供装置。刺激信息提供装置依据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从刺激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相似或相关的备选刺激信息提供给受试者继续测试,直到被标记的刺激的数量降低到预定范围内才完成测试。
本发明的信息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受试者反应时间、眼动轨迹、身体动作、声波信息以生成随机反馈信息。信息采集装置可以是红外线自动跟踪摄像头、高速相机、麦克风和/或眼动仪。信息输入装置是键盘、鼠标和/或触摸显示屏并且以输入文本信息和/或点选的方式输入固有反馈信息。其中,本发明所指的键盘包括但不限于电脑键盘,也可以是具有按键的且具有输入和控制功能的电子设备,如操作手柄、遥控器等。
本发明的固有反馈信息是受试者依据提供刺激信息的若干试题给出的并通过信息输入装置输入的答案信息。分析处理装置依据答案信息及其对应的刺激计算出认知指标值并生成第二分析数据。
本发明的分析处理装置可以是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分析处理装置可以单独存在的设备,也可以与视觉呈现刺激装置集成在一个装置,如计算机中。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分析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刺激信息提供装置提供视觉、听觉和/或触觉刺激信息。
步骤2:受试者根据刺激信息生成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包括受试者接收刺激信息当下下意识产生的随机反馈信息和受试者通过信息输入装置直接输入的固有反馈信息。
步骤3:反馈信息通过信息采集装置和信息输入装置被发送至分析处理装置进行分析处理。
步骤4:分析处理装置根据随机反馈信息获得第一分析数据,根据固有反馈信息获得第二分析数据,根据第一分析数据对第二分析数据进行校正最后得出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被发送至存储装置。
步骤5:存储装置判断分析结果的属性,并根据属性确定是否需要对该组刺激进行标记。若分析结果的属性为正性,分析结果是正性分析结果,存储装置对正性分析结果和与之对应的该组刺激进行储存。若分析结果的属性为负性,分析结果是负性分析结果,存储装置对负性分析结果和与之对应的该组刺激进行储存并标记。
步骤6:存储装置将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反馈至刺激信息提供装置。
步骤7:刺激信息提供装置依据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从刺激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相似或相关的备选刺激信息提供给受试者继续测试。
步骤8:重复步骤1-7,直到被标记的刺激的数量降低到预定范围内,完成测试。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视觉呈现刺激装置为计算机(也称为电脑),听觉呈现刺激装置为与计算机连接的耳机。信息采集装置为高速相机。信息输入装置为键盘和鼠标。随机反馈信息为受试者根据当前刺激下意识产生的面部的微表情。分析处理装置与视觉呈现刺激装置集成在同一台计算机内。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如下:
高速相机对受试者进行高速拍照以采集受试者根据每组刺激产生的微表情并生成微表情图像组发送至分析处理装置。高速相机采集并生成微表情图像组的时间节点是从受试者进入当前刺激到离开当前刺激。即,受试者在完成提供刺激信息的某项试题期间,高速相机一直采集受试者面部微表情,知道受试者完成当前试题进入下一项试题。每项试题均对应一组微表情图像组。分析处理装置的预处理单元从由若干个微表情构成的微表情图像组中按照统计学方法筛选出一个或多个小概率出现的微表情。正常情况下,受试者在完成某项试题期间,大部分时间内面部是无表情的,即没有任何反应心理状态变化或情绪的表情,而随着受试者对刺激信息的接收,可能会出现迟疑、轻视、厌烦等一闪而过、不易察觉的微表情。分析处理单元将筛选出的微表情与分析处理装置的微表情数据库中的若干个样本微表情进行匹配,从而根据预先储存在所述微表情数据库中的若干个样本微表情和与之对应的心理特征确定出所述第一分析数据。本发明的心理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悲伤、轻蔑、愤怒、恐惧、厌恶(厌烦)、快乐、惊讶、迟疑(犹豫)。
具体的微表情和心理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
“上层眼皮下垂、两眼无光和/或两侧嘴角微微下拉”对应“悲伤”;
“嘴角翘起且只展露在脸部的一侧”对应“轻蔑”;
“眉毛下扬且并拢、眼睛怒视和/或嘴唇紧缩”对应“愤怒”;
“眉毛上扬且紧锁、眼皮上扬、眼皮收紧和/或嘴唇微微张开水平靠近两耳”对应“恐惧”;
“鼻子起皱纹和/或上嘴唇上扬”对应“厌恶”;
“眼部周围有细纹、脸颊上扬鼓起和/或扯动眼窝周围的肌肉”对应“快乐”;
“眉毛上扬、两眼瞪大和/或嘴巴微微张开”对应“惊讶”;
“抿嘴”对应“迟疑”。
微表情匹配:
若干个样本微表情以呈完整面部图像且被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的方式储存在微表情数据库中。划分的原则可以是,将面部从上至下划分为A1、B1、C1、D1、E1五个区域。其中,A1区域为额头部分;B1区域为眉毛和眼睛部分;C1区域为鼻子和脸颊部分;D1区域为嘴唇部分;E1区域为下巴部分。当待分析微表情在微表情数据库中进行匹配时,分析处理装置将待分析微表情按照与样本微表情相同的划分原则划分为A2、B2、C2、D2、E2五个区域。待分析微表情的A2、B2、C2、D2、E2五个区域分别与样本微表情的A1、B1、C1、D1、E1五个区域进行匹配。当其中至少三个区域彼此相同或相似时,则匹配成功,认为该待分析微表情与样本微表情相同,表达的同样的心理状态。进而获得受试者针对当前刺激生成随机反馈信息的第一分析数据。
利用该第一分析数据并结合根据受试者提供固有反馈信息分析得出的第二反馈数据确定出最终的分析结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1的不同之处在于微表情的匹配方式不同。现只对区别部分进行描述,相同之处不在赘述。
微表情匹配:
若干个样本微表情不是以完整面部图像存在的,而是按照额头、眉毛、眼睛、鼻子、脸颊、嘴唇、下巴分类,建立多个子微表情数据库,即,额头微表情数据库、眉毛微表情数据库、鼻子微表情数据库、脸颊微表情数据库、嘴唇微表情数据库和下巴微表情数据库。每个子微表情数据库中包含多个不同的头微表情或眉毛微表情或鼻子微表情或脸颊微表情或嘴唇微表情或下巴微表情,每个微表情对应一个心理特征。
在进行匹配时,待分析微表情被提取出额头、眉毛、眼睛、鼻子、脸颊、嘴唇、下巴多个区域,并将这些区域分别与对应的额头微表情数据库、眉毛微表情数据库、鼻子微表情数据库、脸颊微表情数据库、嘴唇微表情数据库和下巴微表情数据库进行匹配,查找到数据库中相同或相似的样本微表情,而且确定出每个微表情对应的心理特征。然后将匹配完毕的微表情综合判断,得出第一分析数据。
本发明在测试受试者各项潜能时通过以下眼动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各项潜能值。
总注视时间:注视时间变量是眼动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标,它反映着对所注视内容的认知加工情况。总注视时间是指观看者对某个区域的所有注视的时间总和,它反映了加工某个区域的时间。如果在几种区域之间发现了总注视时间上的差异,那么可以认为这预示着对这几种区域加工上存在着差异。
总注视点个数:注视点个数的操作定义是在系统默认的最短时间内(一般为100ms),眼睛的移动没有超过系统规定的最大范围(一般为1度视角),则可记为一次注视(从最先进入这个范围开始,直到离开这个范围为止)。总注视点个数即是落在某个区域中的所有注视点个数。
平均注视时间:即所有注视点持续时间的平均值,其计算方法是:平均注视时间=持续时间总和/注视点的个数。
平均瞳孔直径:所有瞳孔直径大小的平均值,它反映了观看者对某一区域进行加工时的紧张程度。
回视时间:回视是指眼睛退回到刚才注视过的内容上的运动,回视时间是指眼睛首次退回某个区域到再次离开某个区域的这段时间,它反映了被试对该区域进行加工的深度。
回视次数:指回视落入某个区域的次数,该指标反映了被试在该区域发现问题的程度。
总回视时间:指眼睛对某个区域进行回视的所有时间总和。回视有助于观看者对当前任务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该指标反映了观看者对信息进行再加工的情况。
分析处理装置依据采集到的数据分别计算各项指标下的平均指标值,从而获得一组平均认知指标值。根据当前受试的认知指标值与该组的平均指标值建立标准分数模型(Z分数模型)。分别计算受试者每一指标项目的Z分数。同理,根据反应准确度数据库中的数据,计算反应准确度平均值。根据当前受试者的反应准确度与该平均值建立Z分数模型,计算受试者的反应准确度Z分数。最后,将上述各项认知指标值Z分数和反应准确度Z分数相加,获得一个综合Z分数。将该综合Z分数转化为表征该受试者的认知能力水平状态下的T分数。该T分数即为认知能力量化值。T分数和Z分数的换算方法为本领域公知常识,在此不作详述。
例如,以200名中学生为受试者,统计其完成图形填充任务的眼动指标,并进行多次重复测验。按测试结果将获得高分的10名受试者为高分组,获得低分的10名受试者为低分组。分别统计高分组和低分组各分析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如表1所述。
表1高分组与低分组对整张图片加工的眼动指标分析。
从表1的分析结果可知,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对整张图片的注视点个数、总注视时间和平均瞳孔直径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分组对整张图片的注视点个数明显少于低分组,总注视时间明显低于低分组,平均瞳孔直径明显小于低分组。而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对整张图片的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时间上差异不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分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处理装置分析处理受试者依据若干组刺激生成的若干组反馈信息,并且依据每组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一分析数据和第二分析数据来确定受试者针对每组刺激所产生的分析结果,使得存储装置依据所述分析结果的属性做出是否对该组刺激进行标记的操作;
所述存储装置将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反馈至所述刺激信息提供装置,所述刺激信息提供装置依据所述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从刺激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相似或相关的备选刺激信息提供给受试者继续测试,直到被标记的刺激的数量降低到预定范围内才完成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刺激信息提供装置为受试者提供视觉、听觉和/或触觉刺激信息来获得受试者根据所述刺激信息生成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被信息输入装置和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和/或接收后发送至分析处理装置进行分析,使得所述分析处理装置依据针对所述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在受试者接收刺激信息当下下意识产生的随机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一分析数据来辅助校正针对由受试者通过所述信息输入装置直接输入的固有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二分析数据,从而所述分析处理装置依据所述第一分析数据和所述第二分析数据确定出受试者的潜能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信息是以若干试题的方式给出,并结合视觉呈现刺激装置、听觉呈现刺激装置和/或触觉呈现刺激装置为受试者提供若干组刺激,并且所述若干组刺激按照以测试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然认知能力、美术能力、工作记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表象能力、音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能力、数学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的方式进行分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正性分析结果和负性分析结果,
若所述分析结果的属性为正性,分析结果是正性分析结果,所述存储装置对所述正性分析结果和与之对应的该组刺激进行储存;
若所述分析结果的属性为负性,分析结果是负性分析结果,所述存储装置对所述负性分析结果和与之对应的该组刺激进行储存并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分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为高速相机,所述随机反馈信息为受试者根据当前刺激下意识产生的面部的微表情,
所述高速相机对受试者进行高速拍照以采集受试者根据每组刺激产生的微表情并生成微表情图像组发送至所述分析处理装置,
所述高速相机采集并生成所述微表情图像组的时间节点是从受试者进入当前刺激到离开当前刺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分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分析处理装置的预处理单元从由若干个微表情构成的微表情图像组中按照统计学方法筛选出一个或多个小概率出现的微表情与所述分析处理装置的微表情数据库中的若干个样本微表情进行匹配,从而根据预先储存在所述微表情数据库中的若干个样本微表情和与之对应的心理特征确定出所述第一分析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样本微表情以呈完整面部图像且被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的方式储存在所述微表情数据库中,当待分析微表情在微表情数据库中进行匹配时,所述分析处理装置将所述待分析微表情按照与样本微表情相同的划分原则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从而将所述待分析微表情和所述样本微表情以对应区域彼此匹配的方式进行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分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受试者反应时间、眼动轨迹、身体动作、声波信息以生成随机反馈信息,所述信息输入装置是键盘、鼠标和/或触摸显示屏并且以输入文本信息和/或点选的方式输入固有反馈信息。
9.一种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析处理装置分析处理受试者依据若干组刺激生成的若干组反馈信息,并且依据每组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一分析数据和第二分析数据来确定受试者针对每组刺激所产生的分析结果,使得存储装置依据所述分析结果的属性做出是否对该组刺激进行标记的操作;
所述存储装置将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反馈至所述刺激信息提供装置,所述刺激信息提供装置依据所述至少一组被标记的刺激从刺激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出相似或相关的备选刺激信息提供给受试者继续测试,直到被标记的刺激的数量降低到预定范围内才完成测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正性分析结果和负性分析结果,
若所述分析结果的属性为正性,分析结果是正性分析结果,所述存储装置对所述正性分析结果和与之对应的该组刺激进行储存;
若所述分析结果的属性为负性,分析结果是负性分析结果,所述存储装置对所述负性分析结果和与之对应的该组刺激进行储存并标记。
CN201711305416.4A 2015-08-07 2015-08-07 一种分析处理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Active CN108175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5416.4A CN108175425B (zh) 2015-08-07 2015-08-07 一种分析处理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5416.4A CN108175425B (zh) 2015-08-07 2015-08-07 一种分析处理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CN201510482707.5A CN105105771B (zh) 2015-08-07 2015-08-07 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82707.5A Division CN105105771B (zh) 2015-08-07 2015-08-07 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5425A true CN108175425A (zh) 2018-06-19
CN108175425B CN108175425B (zh) 2020-12-11

Family

ID=5465407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05416.4A Active CN108175425B (zh) 2015-08-07 2015-08-07 一种分析处理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CN201711305320.8A Active CN108186030B (zh) 2015-08-07 2015-08-07 一种刺激信息提供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CN201510482707.5A Active CN105105771B (zh) 2015-08-07 2015-08-07 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05320.8A Active CN108186030B (zh) 2015-08-07 2015-08-07 一种刺激信息提供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CN201510482707.5A Active CN105105771B (zh) 2015-08-07 2015-08-07 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81754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6805B (zh) * 2015-10-23 2018-10-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视听觉脑机接口的意识状态检测方法
CN106843500B (zh) * 2017-02-27 2020-07-07 南通大学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认知水平康复训练系统
EP3592204B1 (en) * 2017-03-05 2024-05-08 Virtuoptica Ltd. Eye exa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7025372B (zh) * 2017-03-09 2019-12-27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特种车辆乘员信息处理能力测定系统及方法
CN109805943A (zh) * 2017-11-20 2019-05-28 徐熠 一种基于微表情识别的智能评测系统及方法
CN109589122B (zh) * 2018-12-18 2022-02-1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认知能力测评系统及方法
CN110210301B (zh) * 2019-04-26 2023-10-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微表情评价面试者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26723A (zh) * 2019-10-12 2020-02-2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结合tamer框架和面部表情反馈的交互强化学习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277A (zh) * 2005-02-22 2008-06-11 海尔思-斯玛特有限公司 用于生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监控的方法和系统及其应用
CN101779960A (zh) * 2010-02-24 2010-07-21 沃建中 刺激信息认知能力值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US7857452B2 (en) * 2007-08-27 2010-12-28 Catholic Healthcare West Eye movements as a way to determine foci of covert attention
CN102103617A (zh) * 2009-12-22 2011-06-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获取表情含义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56348A (zh) * 2010-10-25 2012-05-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声音补偿参数计算方法和设备、声音补偿系统
WO2015034673A1 (en) * 2013-09-04 2015-03-12 Questionmark Computing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anomaly detection process in assessments
CN104644187A (zh) * 2015-01-16 2015-05-27 广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测谎方法和系统
CN104679967A (zh) * 2013-11-27 2015-06-03 广州华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心理测试可靠性的方法
CN104715139A (zh) * 2015-02-02 2015-06-17 张振声 一种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7105A (ja) * 2005-12-19 2007-07-05 Olympus Corp 心身相関データ評価装置及び心身相関データ評価方法
CN1871996A (zh) * 2006-04-18 2006-12-06 云南大学 具有视频反馈功能的神经刺激器
WO2009116043A1 (en) * 2008-03-18 2009-09-24 Atlas Invest Holding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familiarity with stimuli
CN101972149B (zh) * 2010-11-02 2012-03-07 浙江理工大学 视触觉测试仪及视触觉敏感性测试方法
CN201912060U (zh) * 2010-11-02 2011-08-03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视触觉测试仪
US9439593B2 (en) * 2011-11-04 2016-09-13 Questionmark Computing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anomaly detection process in assessment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277A (zh) * 2005-02-22 2008-06-11 海尔思-斯玛特有限公司 用于生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监控的方法和系统及其应用
US7857452B2 (en) * 2007-08-27 2010-12-28 Catholic Healthcare West Eye movements as a way to determine foci of covert attention
CN102103617A (zh) * 2009-12-22 2011-06-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获取表情含义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79960A (zh) * 2010-02-24 2010-07-21 沃建中 刺激信息认知能力值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102456348A (zh) * 2010-10-25 2012-05-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声音补偿参数计算方法和设备、声音补偿系统
WO2015034673A1 (en) * 2013-09-04 2015-03-12 Questionmark Computing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anomaly detection process in assessments
CN104679967A (zh) * 2013-11-27 2015-06-03 广州华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心理测试可靠性的方法
CN104644187A (zh) * 2015-01-16 2015-05-27 广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测谎方法和系统
CN104715139A (zh) * 2015-02-02 2015-06-17 张振声 一种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6030A (zh) 2018-06-22
CN105105771B (zh) 2018-01-09
CN108175425B (zh) 2020-12-11
CN105105771A (zh) 2015-12-02
CN108186030B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5771B (zh) 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US11468288B2 (e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evaluating consumption of visual information displayed to a user by analyzing user's eye tracking and bioresponse data
CN105022929B (zh) 一种人格特质值测验的认知准确度分析方法
CN104871160B (zh) 用于感觉和认知剖析的系统和方法
CN105069294B (zh) 一种用于认知能力值测试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Feidakis et al. Emotion measurement in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what, when and how to measure
JP2019513516A (ja) 人の視覚パフォーマンスを査定するために視覚データを入手し、集計し、解析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130266925A1 (en) Embedded Conversational Agent-Based Kiosk for Automated Interviewing
RU2708807C2 (ru) Алгоритм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го мультиканального анализа психоэмоционального и физи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объекта по аудио- и видеоконтенту
Rigas et al. Current research in eye movement biometrics: An analysis based on BioEye 2015 competition
CN109288518A (zh) 基于EEG和ERPs的脑认知神经功能测评系统及方法
Chen et al. DeepFocus: Deep encoding brainwaves and emotions with multi-scenario behavior analytics for human attention enhancement
US10772527B2 (en) Brain matching
CN108042147A (zh) 一种刺激信息提供装置
Hossain et al. Using temporal features of observers’ physiological measure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genuine and fake smiles
Sinha et al. Read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cognitive assessment using physiological sensing
Singh et al. Computer assisted identification of stress, anxiety, depression (SAD) in student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Mantri et al. Real time multimodal depression analysis
Hollenstein Leveraging Cognitive Processing Signals for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Khediri et al. Towards an online emotional recognition system for intelligent tutoring environment
Cowen et al. Facial movements have over twenty dimensions of perceived meaning that are only partially captu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Gjoreski Continuous stress monitoring using a wrist device and a smartphone
Chen et al. Multimodal and data-driven cognitive load measurement
US20220054072A1 (en) Brain Activation Matching
Ming et al. Facial Emotion Recognition System for Mental Stress Detec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6

Address after: 100088 0612, room 6, block A, hatchback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intelligent Sunshin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A 611,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12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LIGHTHOUSE TECHNOLOGY INSTITUT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