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6859B - 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6859B
CN108166859B CN201711422506.1A CN201711422506A CN108166859B CN 108166859 B CN108166859 B CN 108166859B CN 201711422506 A CN201711422506 A CN 201711422506A CN 108166859 B CN108166859 B CN 108166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plate
face
strip
so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225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66859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Taishan Tal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4225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66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66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6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66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6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5/00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3/00Book covers
    • B42D3/10Book covers with locks or clos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5/00Sheets united without binding to form pads or blocks
    • B42D5/003Note-pa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38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2047/00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ctuators or power transmissions therefor
    • E05B2047/0018Details of actuator transmissions
    • E05B2047/002Geared transmis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48Circuits, feeding, monitoring
    • E05B2047/0057Feeding
    • E05B2047/0058Feeding by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密码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它包括U形固定板、挡板、下固定板、锁机构、上固定板、固定长条、活页固定环、第一安装槽、螺纹孔,本发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通过U形固定板连接的作用是便于安装锁机构,从而达到对活页笔记本起到上锁的目的;下固定板上端面一端开有第一安装槽的作用是便于安装钢条,从而使得下固定板上不会有凸起,这样将会使得当使用者在活页笔记本上书写时,可以更加的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码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活页笔记本保密锁,多采用传统的数字密码锁,此密码锁如果再忘记密码的情况下,想要打开活页笔记本,在没有专业工作人员在场,同时又着急打开时,就需要破坏该密码锁,来达到打开密码锁的目的;同时现有的密码锁的锁紧机构简单,只会对活页笔记本中间位置起到锁紧的作用,两边处的锁紧力比较小;如果有人想要看活页笔记本内的信息可以通过偷看活页笔记本的边角处,达到偷看活页笔记本内部信息的目的;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U形固定板、挡板、下固定板、锁机构、上固定板、固定长条、活页固定环、第一安装槽、螺纹孔,其中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通过U形固定板连接;下固定板上端面远离U形固定板一端开有第一安装槽;固定长条端面上依次开有5个螺纹孔;固定长条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安装在U形固定板上,且固定长条位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6个活页固定环依次安装在固定长条端面上,且6个活页固定环均位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锁机构安装在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且锁机构位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远离U形固定板一端处;两个挡板对称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的两端处,且两个挡板与锁机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U形固定板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上述锁机构包括T形条、特征识别模块、保护壳、容纳槽、特征识别孔、软磁铁、钢条、连接齿条、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第一驱动机构、电池、永磁铁、第二安装槽,其中钢条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T形条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且T形条位于第一安装槽上侧;保护壳侧面上开有特征识别孔;保护壳上端面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上,且保护壳位于第一安装槽上侧;4个软磁铁端面上均开有第二安装槽;两两软磁铁组成一组,两组软磁铁对称安装在保护壳内侧面上,每组中的两个软磁铁上的第二安装槽相对;每组软磁铁上的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个,永磁铁安装在两个软磁铁上的第二安装槽内;第一移动板安装在两个软磁铁所形成的间隙之间,第一移动板与永磁铁滑动配合,第一移动板与T形条滑动配合;第二移动板安装在第一移动板下端面上,且第二移动板与第一移动板配合;两组软磁铁上所安装的第一移动板之间通过连接齿条连接在一起;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保护壳内,第一驱动机构与连接齿条配合;特征识别模块位于保护壳内,特征识别模块与特征识别孔配合,且特征识别模块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电池位于保护壳内,电池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电池与特征识别模块均位于两组软磁铁之间。
上述第一移动板包括第一T形槽、第一铜板、移动槽、第二软磁铁、第二T形槽,其中第一铜板与第二软磁铁侧面上均开有移动槽;第一铜板上端面开有第一T形槽;第一铜板通过第一T形槽与T形条滑动配合安装在一组中的两个软磁铁之间,且移动槽与永磁铁滑动配合;第二软磁铁上端面上开有第二T形槽;第二软磁铁安装在第一铜板端面上,第一软磁铁上的移动槽与永磁铁配合,且第二T形槽与T形条滑动配合。
上述第二移动板包括第二铜板、第一软磁铁,其中第一软磁铁安装在第一铜板下端面上;第二铜板安装在第二软磁铁下端面上,且第二铜板侧面安装在第一软磁铁侧面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驱动齿轮、电机轴、第一固定轴,其中第二固定板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且第二固定板位于保护壳内;电动机外圆面安装在第二固定板端面上;第一锥齿轮端面安装在电机轴端面上;第一固定板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且第一固定板位于保护壳内;第一固定轴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二锥齿轮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轴端面上,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驱动齿轮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远离第二锥齿轮的端面上,且驱动齿轮与连接齿条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作为上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替换方案为第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开关块、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开关槽、电动机、电机轴、固定条、挡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限位半圆板、阻尼牙、第一限位块、第二固定轴、第二限位块、限位条,其中保护壳同侧面上除了开有特征识别孔以外,还开有开关槽;第四固定板安装在保护壳靠近开关槽的内壁侧面上;第三固定板安装在保护壳内壁上,且第三固定板与第四固定板位于保护壳同一内壁上;电动机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一端;第二齿轮安装在电机轴端面上;第二固定轴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上;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二固定轴端面上;限位半圆板端面安装在第二固定轴远离第一齿轮的端面上;第一限位块安装在连接齿条下端面上,且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半圆板配合;第二限位块一端安装在限位半圆板端面上;限位条一端安装在特征识别模块端面上,且限位条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的夹角为90度;固定条一端安装在连接齿条侧面上,且固定条另一端穿出开关槽;挡条端面安装在固定条端面上,且挡条与开关槽配合;开关块端面上开有许多阻尼牙;开关块远离开阻尼牙的端面安装在挡条端面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电池为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上安装有充电柱,充电柱一端安装在电池上,且充电柱另一端伸出保护壳上所开的充电孔。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电池为纽扣电池或干电池。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特征识别模块可以识别的特征信息为蓝牙信号或指纹。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永磁铁的材料为磁钢。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固定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二固定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上。
相对于传统的密码锁技术,本发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通过U形固定板连接的作用是便于安装锁机构,从而达到对活页笔记本起到上锁的目的;下固定板上端面一端开有第一安装槽的作用是便于安装钢条,从而使得下固定板上不会有凸起,这样将会使得当使用者在活页笔记本上书写时,可以更加的舒适;固定长条端面上依次开有5个螺纹孔的作用是便于将固定长条安装在U形固定板上;固定长条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安装在U形固定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6个活页固定环;6个活页固定环依次安装在固定长条端面上,且6个活页固定环均位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作用是便于固定活页;锁机构安装在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且锁机构位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远离U形固定板一端处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对活页笔记本起到上锁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以不影响使用者对活页笔记本的使用,使得活页笔记本看上去更加美观;两个挡板对称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的两端处,且两个挡板与锁机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U形固定板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的作用是当去除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固定长条与活页固定环时,此时的两个挡板与锁机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U形固定板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就组成了一个具有密码锁的盒子,就可以放一些需要保密的小东西在盒子内。
本发明中锁机构的作用是对活页笔记本起到上锁的目的,达到锁住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的目的;钢条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的作用是与安装在保护壳内的永磁铁配合,当永磁铁可以吸钢条时,可以达到对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上锁的目的;当永磁铁不吸钢条时,可以达到对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解锁的目的;T形条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且T形条位于第一安装槽上侧的作用是,一方面T形条与第一铜板上所开的第一T形槽形成滑动配合,达到安装第一铜板的目的;另一方面T形条与第二软磁铁上所开的第二T形槽配合,达到安装第二软磁铁的目的;保护壳侧面上开有特征识别孔的作用是便于特征信号传入特征识别模块内;保护壳上端面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上,且保护壳位于第一安装槽上侧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驱动机构、软磁铁、特征识别模块、电池等;4个软磁铁端面上均开有第二安装槽的作用是便于安装永磁铁;两两软磁铁组成一组,两组软磁铁对称安装在保护壳内侧面上,每组中的两个软磁铁上的第二安装槽相对的作用是对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形成两点式的锁状态,从而使得活页笔记本锁的更加牢固,达到不容易被盗的目的;永磁铁安装在两个软磁铁上的第二安装槽内的作用是提供磁场作用;第一移动板安装在两个软磁铁所形成的间隙之间,第一移动板与永磁铁滑动配合,第一移动板与T形条滑动配合的作用是对永磁铁的磁场提到导出与阻碍磁场导出的目的,从而控制永磁铁对钢条是否起到磁场作用,当永磁铁对钢条有磁场作用时,此时的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将会处于上锁状态,达到锁的目的;当永磁铁对钢条没有磁场作用时,此时的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将会处于解锁状态,达到解锁的目的;第二移动板安装在第一移动板下端面上,且第二移动板与第一移动板配合的作用是导出永磁铁的磁场或者阻碍磁场导出的目的;两组软磁铁上所安装的第一移动板之间通过连接齿条连接在一起的作用是达到两组第一移动板可以同时运动的目的,从而使得活页笔记本受到一个驱动力就可以打开的目的;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保护壳内,第一驱动机构与连接齿条配合的作用是为连接齿条提供驱动力作用;特征识别模块位于保护壳内,特征识别模块与特征识别孔配合,且特征识别模块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的作用是在不影响第一移动板运动的前提下,识别使用者给活页笔记本的特征信号;电池位于保护壳内,电池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的作用是为电动机提供电能;电池与特征识别模块均位于两组软磁铁之间的作用是防止电池与特征识别模块影响第一移动板的移动;电池通过电线与电动机相连。
本发明中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是对活页笔记本的锁机构起到电动控制自动开启或者上锁的目的;第二固定板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且第二固定板位于保护壳内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电动机;电动机外圆面安装在第二固定板端面上的作用是为第一锥齿轮的运动提供驱动力作用;第一锥齿轮端面安装在电机轴端面上的作用是将电机轴的运动传递给第二锥齿轮;第一固定板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且第一固定板位于保护壳内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二锥齿轮与驱动齿轮;第二锥齿轮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轴端面上,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作用是将第一锥齿轮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固定轴上;驱动齿轮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远离第二锥齿轮的端面上,且驱动齿轮与连接齿条啮合的作用是将第一固定轴上的运动传递到连接齿条上。
本发明中第一驱动机构的替换方案为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是对锁机构的上锁或者解锁提供手动模式,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保护壳同侧面上除了开有特征识别孔以外,还开有开关槽的作用是便于开关块来回运动;第四固定板安装在保护壳靠近开关槽的内壁侧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电动机,达到防止电动机影响固定条运动的目的;第三固定板安装在保护壳内壁上,且第三固定板与第四固定板位于保护壳同一内壁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固定轴;电动机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一端的作用是为第二齿轮提供驱动力;第二齿轮安装在电机轴端面上的作用是将电机轴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齿轮上;第二固定轴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齿轮与限位半圆板;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二固定轴端面上的作用是将第二齿轮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二固定轴上;限位半圆板端面安装在第二固定轴远离第一齿轮的端面上的作用是安装在连接齿条上的第一限位块共同作用,从而达到对连接齿条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二限位块一端安装在限位半圆板端面上的作用是与安装在特征识别模块上的限位条配合,从而达到限制限位半圆板运动的目的;限位条一端安装在特征识别模块端面上,且限位条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的夹角为90度的作用是控制限位半圆板可以运动90度,因为限位半圆板在运动90度后,此时的限位半圆板将不会对连接齿条起到限制作用,此时的连接齿条将会自由运动;固定条一端安装在连接齿条侧面上,且固定条另一端穿出开关槽的作用是便于安装挡条与开关块;挡条端面安装在固定条端面上,且挡条与开关槽配合的作用是挡住开关槽,从而达到防治灰尘进入保护壳内的目的;开关块端面上开有许多阻尼牙的作用是增加开关块上的阻尼感,使得使用者在打开或者关闭活页笔记本时,感觉更加舒适;开关块远离开阻尼牙的端面安装在挡条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对活页笔记本上锁或者解锁;电池为充电电池的作用是使得活页笔记本使用更加方便,充电电池上安装有充电柱,充电柱一端安装在电池上,且充电柱另一端伸出保护壳上所开的充电孔的作用是便于对充电电池充电。
在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使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齿条运动,从而控制锁机构上锁或者解锁的自动模式下时,使用者首先将特征信号传给特征识别模块;当特征正确时,此时的特征识别模块将会控制电池放电,电池控制电动机旋转,电机轴将会带动第一锥齿轮运动,第一锥齿轮将会带动第二锥齿轮运动,第二锥齿轮将会带动第一固定轴运动,第一固定轴将会带动驱动齿轮运动,驱动齿轮将会带动连接齿条运动,连接齿条将会带动第一移动板运动,第一移动板将会带动第二移动板运动,此时的两个软磁铁之间的第一铜板将会变成第二软磁铁;两个软磁铁下侧的第一软磁铁将会变成第二铜板;此时的永磁铁上的大多数的磁场将会由第二软磁铁导出,第二铜板将会阻碍永磁铁上的磁场的导出,所以此时的永磁铁上的磁场对钢条的吸引力非常的小,所以此时的锁机构可以正常被打开,从而达到解锁活页笔记本的目的;当人关闭笔记本时,将特征信号传给特征识别模块;当特征正确时,此时的特征识别模块将会控制电池放电,电池控制电动机旋转,电动机轴依次驱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固定轴、驱动齿轮、连接齿条、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运动,由于此时的电动机旋转方向相对于打开锁机构的旋转方向相反,所以此时的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将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此时的两个软磁铁之间的第二软磁铁将会变成第一铜板;两个软磁铁下侧的第二铜板将会变成第一软磁铁;此时的永磁铁上的大多数的磁场将会由第一软磁铁导出,第一铜板将会阻碍永磁铁上的磁场的导出,所以此时的永磁铁上的磁场对钢条的吸引力非常的大,所以此时的锁机构处于上锁状态。当使用者使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齿条运动,从而控制锁机构上锁或者解锁的手动模式下时,使用者首先将特征信号传给特征识别模块;当特征正确时,此时的特征识别模块将会控制电池放电,电池控制电动机旋转,电机轴将会带动第二齿轮运动,第二齿轮将会带动第一齿轮运动,第一齿轮将会带动第二固定轴运动,第二固定轴将会带动限位半圆板运动,限位半圆板将会带动第二限位块与限位条的作用下旋转90度,此时的限位半圆板将不会对第一限位块起到限位的作用,此时的连接磁条可以自由运动,此时的使用者驱动开关块运动,开关块将会带动挡条运动,挡条将会带动固定条运动,固定条将会带动连接齿条运动,连接齿条将会带动第一移动板运动;此时的两个软磁铁之间的第一铜板将会变成第二软磁铁;两个软磁铁下侧的第一软磁铁将会变成第二铜板;此时的永磁铁上的大多数的磁场将会由第二软磁铁导出,第二铜板将会阻碍永磁铁上的磁场的导出,所以此时的永磁铁上的磁场对钢条的吸引力非常的小,所以此时的锁机构可以正常被打开,从而达到解锁活页笔记本的目的;当人关闭笔记本时,使用者驱动开关块运动,开关块将会依次带动挡条、固定条、连接齿条、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运动,由于此时的开关块运动方向相对于打开锁机构的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此时的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将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此时的两个软磁铁之间的第二软磁铁将会变成第一铜板;两个软磁铁下侧的第二铜板将会变成第一软磁铁;此时的永磁铁上的大多数的磁场将会由第一软磁铁导出,第一铜板将会阻碍永磁铁上的磁场的导出,所以此时的永磁铁上的磁场对钢条的吸引力非常的大,所以此时的锁机构处于上锁状态;同时将特征信号传给特征识别模块;当特征正确时,此时的特征识别模块将会控制电池放电,电池控制电动机旋转,电动机轴依次驱动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二固定轴、限位半圆板,限位半圆板将会与第一限位块配合,从而达到对连接齿条限位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2是挡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长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T形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下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保护壳结构(一)示意图。
图7是活页固定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电动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一锥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锥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一固定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驱动齿轮与连接齿条配合示意图。
图14是驱动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配合示意图。
图16是连接齿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7是软磁铁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第一铜板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永磁铁工作原理图。
图20是第一软磁铁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1是第二软磁铁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挡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3是锁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4是保护壳结构(二)示意图。
图25是第三固定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充电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开关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8是第二移动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9是第一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0是第二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1是第二限位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U形固定板;2、挡板;3、特征识别模块;4、下固定板;5、锁机构;6、上固定板;7、固定长条;8、活页固定环;9、T形条;10、第一安装槽;11、保护壳;12、容纳槽;13、特征识别孔;14、充电孔;15、螺纹孔;16、软磁铁;17、第一固定板;18、钢条;19、连接齿条;20、第二固定板;21、第一移动板;22、第一T形槽;23、第二移动板;24、电动机;25、第一锥齿轮;26、第二锥齿轮;27、电池;28、充电柱;30、第一铜板;31、移动槽;32、第二软磁铁;33、第二铜板;34、第一软磁铁;35、永磁铁;36、驱动齿轮;37、电机轴;38、第一固定轴;39、第二安装槽;40、第二T形槽;41、开关块;42、第三固定板;43、第四固定板;44、开关槽;45、固定条;46、挡条;47、第一齿轮;48、第二齿轮;49、限位半圆板;50、阻尼牙;51、第一限位块;52、第二固定轴;53、第二限位块;54、限位条;55、第一驱动机构;56、第二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U形固定板1、挡板2、下固定板4、锁机构5、上固定板6、固定长条7、活页固定环8、第一安装槽10、螺纹孔15,如图5所示,其中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通过U形固定板1连接;如图4所示,下固定板4上端面远离U形固定板1一端开有第一安装槽10;如图7所示,固定长条7端面上依次开有5个螺纹孔15;如图2所示,固定长条7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15安装在U形固定板1上,且固定长条7位于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之间;如图7所示,6个活页固定环8依次安装在固定长条7端面上,且6个活页固定环8均位于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之间;如图3所示,锁机构5安装在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之间,且锁机构5位于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远离U形固定板1一端处;如图2所示,两个挡板2对称安装在上固定板6下端面的两端处,且两个挡板2与锁机构5、上固定板6、下固定板4和U形固定板1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如图8所示,上述锁机构5包括T形条9、特征识别模块3、保护壳11、容纳槽12、特征识别孔13、软磁铁16、钢条18、连接齿条19、第一移动板21、第二移动板23、第一驱动机构55、电池27、永磁铁35、第二安装槽39,如图3所示,其中钢条18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0内;T形条9安装在上固定板6下端面上,且T形条9位于第一安装槽10上侧;如图6所示,保护壳11侧面上开有特征识别孔13;如图1所示,保护壳11上端面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上,且保护壳11位于第一安装槽10上侧;如图17所示,4个软磁铁16端面上均开有第二安装槽39;如图9所示,两两软磁铁16组成一组,两组软磁铁16对称安装在保护壳11内侧面上,每组中的两个软磁铁16上的第二安装槽39相对;如图11所示,每组软磁铁16上的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个,永磁铁35安装在两个软磁铁16上的第二安装槽39内;如图10所示,第一移动板21安装在两个软磁铁16所形成的间隙之间,第一移动板21与永磁铁35滑动配合,第一移动板21与T形条9滑动配合;如图8所示,第二移动板23安装在第一移动板21下端面上,且第二移动板23与第一移动板21配合;如图11所示,两组软磁铁16上所安装的第一移动板21之间通过连接齿条19连接在一起;如图11所示,第一驱动机构55安装在保护壳11内,第一驱动机构55与连接齿条19配合;如图8所示,特征识别模块3位于保护壳11内,特征识别模块3与特征识别孔13配合,且特征识别模块3安装在上固定板6下端面上;如图8所示,电池27位于保护壳11内,电池27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6下端面上;如图8所示,电池27与特征识别模块3均位于两组软磁铁16之间。
如图16、20所示,上述第一移动板21包括第一T形槽22、第一铜板30、移动槽31、第二软磁铁16、第二T形槽40,如图16所示,其中第一铜板30与第二软磁铁16侧面上均开有移动槽31;如图18所示,第一铜板30上端面开有第一T形槽22;第一铜板30通过第一T形槽22与T形条9滑动配合安装在一组中的两个软磁铁16之间,且移动槽31与永磁铁35滑动配合;如图21所示,第二软磁铁16上端面上开有第二T形槽40;如图11所示,第二软磁铁16安装在第一铜板30端面上,第一软磁铁34上的移动槽31与永磁铁35配合,且第二T形槽40与T形条9滑动配合。
如图16所示,上述第二移动板23包括第二铜板33、第一软磁铁34,如图11所示,其中第一软磁铁34安装在第一铜板30下端面上;如图16所示,第二铜板33安装在第二软磁铁16下端面上,且第二铜板33侧面安装在第一软磁铁34侧面上。
如图12所示,上述第一驱动机构55包括第一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20、第一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6、驱动齿轮36、电机轴37、第一固定轴38,如图8所示,其中第二固定板20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6下端面上,且第二固定板20位于保护壳11内;如图12、13、14所示,电动机24外圆面安装在第二固定板20端面上;如图15所示,第一锥齿轮25端面安装在电机轴37端面上;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板17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6下端面上,且第一固定板17位于保护壳11内;如图13、14所示,第一固定轴38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7上;第二锥齿轮26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轴38端面上,且第一锥齿轮25与第二锥齿轮26啮合;如图15所示,驱动齿轮36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轴38上远离第二锥齿轮26的端面上,且驱动齿轮36与连接齿条19啮合。
如图22、23所示,作为上述第一驱动机构55的替换方案为第二驱动机构56,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开关块41、第三固定板42、第四固定板43、开关槽44、电动机24、电机轴37、固定条45、挡条46、第一齿轮47、第二齿轮48、限位半圆板49、阻尼牙50、第一限位块51、第二固定轴52、第二限位块53、限位条54,如图24所示,其中保护壳11同侧面上除了开有特征识别孔13以外,还开有开关槽44;如图25所示,第四固定板43安装在保护壳11靠近开关槽44的内壁侧面上;如图25所示,第三固定板42安装在保护壳11内壁上,且第三固定板42与第四固定板43位于保护壳11同一内壁上;如图26所示,电动机24安装在第四固定板43一端;第二齿轮48安装在电机轴37端面上;如图25所示,第二固定轴52安装在第三固定板42上;如图28、29、30所示,第一齿轮47安装在第二固定轴52端面上;限位半圆板49端面安装在第二固定轴52远离第一齿轮47的端面上;如图29所示,第一限位块51安装在连接齿条19下端面上,且第一限位块51与限位半圆板49配合;如图31所示,第二限位块53一端安装在限位半圆板49端面上;如图31所示,限位条54一端安装在特征识别模块3端面上,且限位条54与第二限位块53之间的夹角为90度;如图29所示,固定条45一端安装在连接齿条19侧面上,且固定条45另一端穿出开关槽44;如图27所示,挡条46端面安装在固定条45端面上,且挡条46与开关槽44配合;如图27所示,开关块41端面上开有许多阻尼牙50;如图27所示,开关块41远离开阻尼牙50的端面安装在挡条46端面上。
上述电池27为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上安装有充电柱28,充电柱28一端安装在电池27上,且充电柱28另一端伸出保护壳11上所开的充电孔14。
上述电池27为纽扣电池或干电池。
上述特征识别模块3可以识别的特征信息为蓝牙信号或指纹。
上述永磁铁35的材料为磁钢。
上述第一固定轴38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7上;第二固定轴52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固定板42上。
综上所述:
本发明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通过U形固定板1连接的作用是便于安装锁机构5,从而达到对活页笔记本起到上锁的目的;下固定板4上端面一端开有第一安装槽10的作用是便于安装钢条18,从而使得下固定板4上不会有凸起,这样将会使得当使用者在活页笔记本上书写时,可以更加的舒适;固定长条7端面上依次开有5个螺纹孔15的作用是便于将固定长条7安装在U形固定板1上;固定长条7通过螺纹孔15安装在U形固定板1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6个活页固定环8;6个活页固定环8依次安装在固定长条7端面上,且6个活页固定环8均位于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之间的作用是便于固定活页;锁机构5安装在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之间,且锁机构5位于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远离U形固定板1一端处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对活页笔记本起到上锁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以不影响使用者对活页笔记本的使用,使得活页笔记本看上去更加美观;两个挡板2对称安装在上固定板6下端面的两端处,且两个挡板2与锁机构5、上固定板6、下固定板4和U形固定板1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的作用是当去除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之间的固定长条7与活页固定环8时,此时的两个挡板2与锁机构5、上固定板6、下固定板4和U形固定板1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就组成了一个具有密码锁的盒子,就可以放一些需要保密的小东西在盒子内。
本发明中锁机构5的作用是对活页笔记本起到上锁的目的,达到锁住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的目的;钢条18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0内的作用是与安装在保护壳11内的永磁铁35配合,当永磁铁35可以吸钢条18时,可以达到对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上锁的目的;当永磁铁35不吸钢条18时,可以达到对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解锁的目的;T形条9安装在上固定板6下端面上,且T形条9位于第一安装槽10上侧的作用是,一方面T形条9与第一铜板30上所开的第一T形槽22形成滑动配合,达到安装第一铜板30的目的;另一方面T形条9与第二软磁铁16上所开的第二T形槽40配合,达到安装第二软磁铁16的目的;保护壳11侧面上开有特征识别孔13的作用是便于特征信号传入特征识别模块3内;保护壳11上端面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上,且保护壳11位于第一安装槽10上侧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驱动机构55、软磁铁16、特征识别模块3、电池27等;4个软磁铁16端面上均开有第二安装槽39的作用是便于安装永磁铁35;两两软磁铁16组成一组,两组软磁铁16对称安装在保护壳11内侧面上,每组中的两个软磁铁16上的第二安装槽39相对的作用是对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之间形成两点式的锁状态,从而使得活页笔记本锁的更加牢固,达到不容易被盗的目的;永磁铁35安装在两个软磁铁16上的第二安装槽39内的作用是提供磁场作用;第一移动板21安装在两个软磁铁16所形成的间隙之间,第一移动板21与永磁铁35滑动配合,第一移动板21与T形条9滑动配合的作用是对永磁铁35的磁场提到导出与阻碍磁场导出的目的,从而控制永磁铁35对钢条18是否起到磁场作用,当永磁铁35对钢条18有磁场作用时,此时的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之间将会处于上锁状态,达到锁的目的;当永磁铁35对钢条18没有磁场作用时,此时的上固定板6与下固定板4之间将会处于解锁状态,达到解锁的目的;第二移动板23安装在第一移动板21下端面上,且第二移动板23与第一移动板21配合的作用是导出永磁铁35的磁场或者阻碍磁场导出的目的;两组软磁铁16上所安装的第一移动板21之间通过连接齿条19连接在一起的作用是达到两组第一移动板21可以同时运动的目的,从而使得活页笔记本受到一个驱动力就可以打开的目的;第一驱动机构55安装在保护壳11内,第一驱动机构55与连接齿条19配合的作用是为连接齿条19提供驱动力作用;特征识别模块3位于保护壳11内,特征识别模块3与特征识别孔13配合,且特征识别模块3安装在上固定板6下端面上的作用是在不影响第一移动板21运动的前提下,识别使用者给活页笔记本的特征信号;电池27位于保护壳11内,电池27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6下端面上的作用是为电动机24提供电能;电池27与特征识别模块3均位于两组软磁铁16之间的作用是防止电池27与特征识别模块3影响第一移动板21的移动;电池27通过电线与电动机24相连。
本发明中第一驱动机构55的作用是对活页笔记本的锁机构5起到电动控制自动开启或者上锁的目的;第二固定板20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6下端面上,且第二固定板20位于保护壳11内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电动机24;电动机24外圆面安装在第二固定板20端面上的作用是为第一锥齿轮25的运动提供驱动力作用;第一锥齿轮25端面安装在电机轴37端面上的作用是将电机轴37的运动传递给第二锥齿轮26;第一固定板17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6下端面上,且第一固定板17位于保护壳11内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一固定轴38;第一固定轴38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7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二锥齿轮26与驱动齿轮36;第二锥齿轮26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轴38端面上,且第一锥齿轮25与第二锥齿轮26啮合的作用是将第一锥齿轮25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固定轴38上;驱动齿轮36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轴38上远离第二锥齿轮26的端面上,且驱动齿轮36与连接齿条19啮合的作用是将第一固定轴38上的运动传递到连接齿条19上。
本发明中第一驱动机构55的替换方案为第二驱动机构56的作用是对锁机构5的上锁或者解锁提供手动模式,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保护壳11同侧面上除了开有特征识别孔13以外,还开有开关槽44的作用是便于开关块41来回运动;第四固定板43安装在保护壳11靠近开关槽44的内壁侧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电动机24,达到防止电动机24影响固定条45运动的目的;第三固定板42安装在保护壳11内壁上,且第三固定板42与第四固定板43位于保护壳11同一内壁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固定轴52;电动机24安装在第四固定板43一端的作用是为第二齿轮48提供驱动力;第二齿轮48安装在电机轴37端面上的作用是将电机轴37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齿轮47上;第二固定轴52安装在第三固定板42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齿轮47与限位半圆板49;第一齿轮47安装在第二固定轴52端面上的作用是将第二齿轮48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二固定轴52上;限位半圆板49端面安装在第二固定轴52远离第一齿轮47的端面上的作用是安装在连接齿条19上的第一限位块51共同作用,从而达到对连接齿条19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二限位块53一端安装在限位半圆板49端面上的作用是与安装在特征识别模块3上的限位条54配合,从而达到限制限位半圆板49运动的目的;限位条54一端安装在特征识别模块3端面上,且限位条54与第二限位块53之间的夹角为90度的作用是控制限位半圆板49可以运动90度,因为限位半圆板49在运动90度后,此时的限位半圆板49将不会对连接齿条19起到限制作用,此时的连接齿条19将会自由运动;固定条45一端安装在连接齿条19侧面上,且固定条45另一端穿出开关槽44的作用是便于安装挡条46与开关块41;挡条46端面安装在固定条45端面上,且挡条46与开关槽44配合的作用是挡住开关槽44,从而达到防治灰尘进入保护壳11内的目的;开关块41端面上开有许多阻尼牙50的作用是增加开关块41上的阻尼感,使得使用者在打开或者关闭活页笔记本时,感觉更加舒适;开关块41远离开阻尼牙50的端面安装在挡条46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对活页笔记本上锁或者解锁;电池27为充电电池的作用是使得活页笔记本使用更加方便,充电电池上安装有充电柱28,充电柱28一端安装在电池27上,且充电柱28另一端伸出保护壳11上所开的充电孔14的作用是便于对充电电池充电。
具体实施方式为,当使用者使用第一驱动机构55驱动连接齿条19运动,从而控制锁机构5上锁或者解锁的自动模式下时,使用者首先将特征信号传给特征识别模块3;当特征正确时,此时的特征识别模块3将会控制电池27放电,电池27控制电动机24旋转,电机轴37将会带动第一锥齿轮25运动,第一锥齿轮25将会带动第二锥齿轮26运动,第二锥齿轮26将会带动第一固定轴38运动,第一固定轴38将会带动驱动齿轮36运动,驱动齿轮36将会带动连接齿条19运动,连接齿条19将会带动第一移动板21运动,第一移动板21将会带动第二移动板23运动,此时的两个软磁铁16之间的第一铜板30将会变成第二软磁铁16;两个软磁铁16下侧的第一软磁铁34将会变成第二铜板33;如图19b所示,此时的永磁铁35上的大多数的磁场将会由第二软磁铁16导出,第二铜板33将会阻碍永磁铁35上的磁场的导出,所以此时的永磁铁35上的磁场对钢条18的吸引力非常的小,所以此时的锁机构5可以正常被打开,从而达到解锁活页笔记本的目的;如图19a所示,当人关闭笔记本时,将特征信号传给特征识别模块3;当特征正确时,此时的特征识别模块3将会控制电池27放电,电池27控制电动机24旋转,电动机24轴依次驱动第一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6、第一固定轴38、驱动齿轮36、连接齿条19、第一移动板21、第二移动板23运动,由于此时的电动机24旋转方向相对于打开锁机构5的旋转方向相反,所以此时的第一移动板21、第二移动板23将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此时的两个软磁铁16之间的第二软磁铁16将会变成第一铜板30;两个软磁铁16下侧的第二铜板33将会变成第一软磁铁34;此时的永磁铁35上的大多数的磁场将会由第一软磁铁34导出,第一铜板30将会阻碍永磁铁35上的磁场的导出,所以此时的永磁铁35上的磁场对钢条18的吸引力非常的大,所以此时的锁机构5处于上锁状态。当使用者使用第二驱动机构56驱动连接齿条19运动,从而控制锁机构5上锁或者解锁的手动模式下时,使用者首先将特征信号传给特征识别模块3;当特征正确时,此时的特征识别模块3将会控制电池27放电,电池27控制电动机24旋转,电机轴37将会带动第二齿轮48运动,第二齿轮48将会带动第一齿轮47运动,第一齿轮47将会带动第二固定轴52运动,第二固定轴52将会带动限位半圆板49运动,限位半圆板49将会带动第二限位块53与限位条54的作用下旋转90度,此时的限位半圆板49将不会对第一限位块51起到限位的作用,此时的连接磁条可以自由运动,此时的使用者驱动开关块41运动,开关块41将会带动挡条46运动,挡条46将会带动固定条45运动,固定条45将会带动连接齿条19运动,连接齿条19将会带动第一移动板21运动;此时的两个软磁铁16之间的第一铜板30将会变成第二软磁铁16;两个软磁铁16下侧的第一软磁铁34将会变成第二铜板33;此时的永磁铁35上的大多数的磁场将会由第二软磁铁16导出,第二铜板33将会阻碍永磁铁35上的磁场的导出,所以此时的永磁铁35上的磁场对钢条18的吸引力非常的小,所以此时的锁机构5可以正常被打开,从而达到解锁活页笔记本的目的;当人关闭笔记本时,使用者驱动开关块41运动,开关块41将会依次带动挡条46、固定条45、连接齿条19、第一移动板21、第二移动板23运动,由于此时的开关块41运动方向相对于打开锁机构5的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此时的第一移动板21、第二移动板23将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此时的两个软磁铁16之间的第二软磁铁16将会变成第一铜板30;两个软磁铁16下侧的第二铜板33将会变成第一软磁铁34;此时的永磁铁35上的大多数的磁场将会由第一软磁铁34导出,第一铜板30将会阻碍永磁铁35上的磁场的导出,所以此时的永磁铁35上的磁场对钢条18的吸引力非常的大,所以此时的锁机构5处于上锁状态;同时将特征信号传给特征识别模块3;当特征正确时,此时的特征识别模块3将会控制电池27放电,电池27控制电动机24旋转,电动机24轴依次驱动第二齿轮48、第一齿轮47、第二固定轴52、限位半圆板49,限位半圆板49将会与第一限位块51配合,从而达到对连接齿条19限位的目的。

Claims (9)

1.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U形固定板、挡板、下固定板、锁机构、上固定板、固定长条、活页固定环、第一安装槽、螺纹孔,其中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通过U形固定板连接;下固定板上端面远离U形固定板一端开有第一安装槽;固定长条端面上依次开有5个螺纹孔;固定长条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安装在U形固定板上,且固定长条位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6个活页固定环依次安装在固定长条端面上,且6个活页固定环均位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锁机构安装在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且锁机构位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远离U形固定板一端处;两个挡板对称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的两端处,且两个挡板与锁机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U形固定板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上述锁机构包括T形条、特征识别模块、保护壳、容纳槽、特征识别孔、软磁铁、钢条、连接齿条、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第一驱动机构、电池、永磁铁、第二安装槽,其中钢条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T形条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且T形条位于第一安装槽上侧;保护壳侧面上开有特征识别孔;保护壳上端面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上,且保护壳位于第一安装槽上侧;4个软磁铁端面上均开有第二安装槽;两两软磁铁组成一组,两组软磁铁对称安装在保护壳内侧面上,每组中的两个软磁铁上的第二安装槽相对;每组软磁铁上的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个,永磁铁安装在两个软磁铁上的第二安装槽内;第一移动板安装在两个软磁铁所形成的间隙之间,第一移动板与永磁铁滑动配合,第一移动板与T形条滑动配合;第二移动板安装在第一移动板下端面上,且第二移动板与第一移动板配合;两组软磁铁上所安装的第一移动板之间通过连接齿条连接在一起;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保护壳内,第一驱动机构与连接齿条配合;特征识别模块位于保护壳内,特征识别模块与特征识别孔配合,且特征识别模块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电池位于保护壳内,电池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电池与特征识别模块均位于两组软磁铁之间;
上述第一移动板包括第一T形槽、第一铜板、移动槽、第二软磁铁、第二T形槽,其中第一铜板与第二软磁铁侧面上均开有移动槽;第一铜板上端面开有第一T形槽;第一铜板通过第一T形槽与T形条滑动配合安装在一组中的两个软磁铁之间,且移动槽与永磁铁滑动配合;第二软磁铁上端面上开有第二T形槽;第二软磁铁安装在第一铜板端面上,第一软磁铁上的移动槽与永磁铁配合,且第二T形槽与T形条滑动配合;
上述第二移动板包括第二铜板、第一软磁铁,其中第一软磁铁安装在第一铜板下端面上;第二铜板安装在第二软磁铁下端面上,且第二铜板侧面安装在第一软磁铁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驱动齿轮、电机轴、第一固定轴,其中第二固定板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且第二固定板位于保护壳内;电动机外圆面安装在第二固定板端面上;第一锥齿轮端面安装在电机轴端面上;第一固定板一端安装在上固定板下端面上,且第一固定板位于保护壳内;第一固定轴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二锥齿轮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轴端面上,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驱动齿轮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远离第二锥齿轮的端面上,且驱动齿轮与连接齿条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替换方案为第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开关块、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开关槽、电动机、电机轴、固定条、挡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限位半圆板、阻尼牙、第一限位块、第二固定轴、第二限位块、限位条,其中保护壳同侧面上除了开有特征识别孔以外,还开有开关槽;第四固定板安装在保护壳靠近开关槽的内壁侧面上;第三固定板安装在保护壳内壁上,且第三固定板与第四固定板位于保护壳同一内壁上;电动机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一端;第二齿轮安装在电机轴端面上;第二固定轴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上;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二固定轴端面上;限位半圆板端面安装在第二固定轴远离第一齿轮的端面上;第一限位块安装在连接齿条下端面上,且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半圆板配合;第二限位块一端安装在限位半圆板端面上;限位条一端安装在特征识别模块端面上,且限位条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的夹角为90度;固定条一端安装在连接齿条侧面上,且固定条另一端穿出开关槽;挡条端面安装在固定条端面上,且挡条与开关槽配合;开关块端面上开有许多阻尼牙;开关块远离开阻尼牙的端面安装在挡条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池为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上安装有充电柱,充电柱一端安装在电池上,且充电柱另一端伸出保护壳上所开的充电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池为纽扣电池或干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征识别模块可以识别的特征信息为蓝牙信号或指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其特征在于:上述永磁铁的材料为磁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固定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固定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上。
CN201711422506.1A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 Active CN108166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2506.1A CN108166859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2506.1A CN108166859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6859A CN108166859A (zh) 2018-06-15
CN108166859B true CN108166859B (zh) 2019-12-27

Family

ID=62520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22506.1A Active CN108166859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685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2704Y (zh) * 2002-05-14 2003-05-28 东莞市石碣华达印刷厂 盒装活页密码锁笔记本
CN202559878U (zh) * 2012-09-05 2012-11-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磁吸式安全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6859A (zh) 201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05944U (zh) 保险箱面板装置
CN109519043A (zh) 锁芯系统、钥匙系统和锁具系统
CN201661137U (zh) 无锁孔隐密磁性锁
CN108166859B (zh) 一种基于磁力控制的活页笔记本密码锁
CN105909069B (zh) 薄型机械按键密码锁芯及锁具
CN110416898B (zh) 一种配电柜的防盗装置
EP3243979B1 (en) Protection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a lock of a door or door wing
CN207920283U (zh) 一种家庭用可隐藏的独立式门锁
CN211287029U (zh) 一种物联网锁控制系统
CN207033101U (zh) 一种全电驱动的隐藏按键智能门锁
CN209523553U (zh) 一种新型智能门锁
CN102691441A (zh) 锁固机构及具有该锁固机构的电子装置
CN210316858U (zh) 一种安全性强的家用智能门锁
CN106488103A (zh) 具有锁紧组件的数据采集装置
CN208294295U (zh) 一种车门及汽车
US11473338B2 (en) Shared storage cabinet and lock thereof
CN105514699B (zh) 一种设有锁具的防盗电插座
CN209620851U (zh) 锁芯系统、钥匙系统和锁具系统
CN205400290U (zh) 门锁芯防护装置
CN207499602U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外壳结构
CN208040046U (zh) 用于公寓的门锁装置
CN108035624B (zh) 一种基于磁铁控制的活页笔记本使用的自动打开密码锁
CN108922003A (zh) 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续航能力强的智能门锁
CN115263094B (zh) 一种智能电子锁
CN109488111B (zh) 一种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4

Address after: 317000 No.190, Huangshan Road, Baishuiyang Town, Linhai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an Jinfen

Address before: 518000 Electronic Commerce Incubation Base of Tenglong Road Gold Rush, Longhua Street,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Meliao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ongshang international building, building 1, dongshanglanwan, No.2 Yanchang street, Fushan District,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 Jinfen

Address before: No. 190, Huangshan Road, Baishuiyang Town, Linhai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 Jinf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6

Address after: 271000 Ta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yitianmen street, high tech Zone, Tai'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i'an Taishan Tal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Dongshang international building, building 1, dongshanglanwan, No.2 Yanchang street, Fushan District,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 Jinf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