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6497B -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6497B
CN108156497B CN201810001117.XA CN201810001117A CN108156497B CN 108156497 B CN108156497 B CN 108156497B CN 201810001117 A CN201810001117 A CN 201810001117A CN 108156497 B CN108156497 B CN 1081564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information
sound
information
target device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011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56497A (zh
Inventor
杨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011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64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6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6497A/zh
Priority to US16/237,370 priority patent/US1130120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56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6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3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sound input device, e.g. micro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9Processing of audio elementary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4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correcting frequency respons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3Execution procedure of a spoken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7/00Details of public address [PA] systems covered by H04R27/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7/003Digital PA systems using, e.g. LAN or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7/00Details of public address [PA] systems covered by H04R27/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7/005Audio distribution systems for home, i.e. multi-room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30/00Signal processing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30/01Aspects of volume control, not necessarily automatic, in soun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7/00Public addres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控制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调整指令,其中,所述调整指令是依据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的;获取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目标设备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处理所述调整指令,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目标设备是基于区别于用于确定调整指令的第一声音信息的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而该第一声音信息可以看做为用户用于发出语音指令的声音信息,那么显然,目标设备可以在基于用户发出的第一声音信息的基础上,由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来确定,因此,能够简化用户输入语音指令的复杂度,在不需要对目标设备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也能实现自动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智能设备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以智能家居领域为例,如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电灯等设备。
目前,可以通过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实现对智能设备的自动控制。具体来讲,当用户向遥控器发出针对某一智能设备的语音指令后,该遥控器需对该语音指令进行识别,从而确定是针对哪一智能设备的语音指令。例如,用户向遥控器发出的语音指令为“客厅的电视音量调小”,那么,遥控器基于该语音指令确定控制对象为客厅的电视,从而实现对客厅的电视的音量控制。
由此可见,用户在向遥控器发出语音指令时,需要对想要控制的智能设备的特征进行描述,那么,如果用户描述错误,或者遥控器识别错误,则会导致控制失败,自动控制的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以提高自动控制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调整指令,其中,所述调整指令是依据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的;
获取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目标设备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
处理所述调整指令,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
优选的,所述目标设备具体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以及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二声音信息来自采集所述第一声音信息的第一采集设备。
优选的,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是从所述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的待处理声音信息中分离出的不同声音信息;
所述待处理声音信息中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的,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采集设备发送采集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第二声音信息;
其中,所述采集指令是基于所述调整指令生成的。
优选的,所述第三声音信息为用于表征多个被控设备产生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三声音信息为由第二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所述第二采集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为同一设备或不同的设备。
优选的,
所述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所述第三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与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匹配的被控设备;
或者,所述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所述第三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与所述第二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匹配的被控设备。
优选的,所述调整指令在所述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满足第一属性时确定。
一种控制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在处理器运行的程序;
处理器执行程序时用于获取调整指令,获取目标设备,处理所述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
其中,所述调整指令是依据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的,所述目标设备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
一种控制系统,包括:
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第一声音信息;
被控设备;
处理设备,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声音信息确定调整指令,并基于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所述被控设备中的目标设备,以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调整指令,该调整指令是基于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的,获取目标设备,该目标设备是基于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处理调整指令,使得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目标设备是基于区别于用于确定调整指令的第一声音信息的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而该第一声音信息可以看做为用户用于发出语音指令的声音信息,那么显然,目标设备可以在基于用户发出的第一声音信息的基础上,由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来确定,因此,能够简化用户输入语音指令的复杂度,在不需要对目标设备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也能实现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针对一种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六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十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一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调整指令;
其中,该调整指令是依据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的。
步骤102:获取目标设备;
其中,该目标设备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
第一声音信息为用户输入的声音信息,而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为非用户输入的声音信息。
本申请公开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控制设备中,当用户需要控制通过语音的方式实现针对某一设备的控制时,可以发出语音指令,那么,第一声音信息为对应于用户发出的语音指令的声音信息,即用户输入的声音信息,基于该第一声音信息可以确定出与语音指令对应的调整指令。例如,第一声音信息为用户输入的“请将音量调低”,那么,该调整指令为音量调低指令。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控制设备可以为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具有音频采集装置的终端设备(比如智能音箱,比如智能手机)或中控设备或网络节点设备(比如路由器或网关),也可以为服务器,如提供服务的后台服务器,或识别语音信息的语音后台服务器,还也可以为被控设备(比如智能电视等)。其中,具有音频采集装置的终端设备可以作为第一采集设备,来采集第一声音信息。
也就是说,本申请公开的控制方法可以在上述任一控制设备上执行,而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的设备可能不尽相同,具体会在后文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101中的获取调整指令具体可以指代为控制设备自身基于采集的第一声音信息生成调整指令(这种情况下,控制设备即为采集第一声音信息的第一采集设备)。也可以指代为基于第一采集设备发送的第一声音信息生成调整指令(这种情况下,控制设备和第一采集设备为不同的设备)。还可以指代为直接接收第一采集设备基于其所采集的第一声音信息生成的调整指令。还可以为第一采集设备将第一声音信息发送给一语音分析设备,如该语音分析设备为网络语音识别服务器,语音分析设备对该第一声音信息进行分析,生成第一分析结果,控制设设备接收语音分析设备发送的第一分析结果,基于该第一分析结果在本地匹配调整指令,或者语音分析设备对第一声音信息进行分析,生成第一分析结果后直接自行匹配与第一分析结果对应的调整指令,控制设备接收该调整指令。
同理可以理解的是,步骤102中的获取目标设备具体指代为控制设备自身确定目标设备,也可以指代为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所确定的目标设备。如控制设备可以自身对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目标设备,或者控制设备接收其他设备对表征声音的信息的第二分析结果,从而基于第二分析结果确定出目标设备。具体是控制设备自身生成还是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调整指令和/或目标设备完全取决于控制设备具体为哪一设备以及控制设备是否具备相应的功能,而本申请已强调并不限定控制设备的具体类型。
步骤103:处理所述调整指令,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调整指令的方式至少包括两种,一种为控制设备就是目标设备,那么,处理所述调整指令具体可以为响应所述调整指令。另一种为控制设备不是目标设备,那么,处理所述调整指令具体可以为将所述调整指令发送至目标设备,以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
由于调整指令是基于用户输入的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的,因此,该调整指令对应与第一声音信息,如第一声音信息中包含“音量调低”的声音信息,那么该调整指令可以为调低音量的指令。
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目标设备是基于区别于用于确定调整指令的第一声音信息的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而该第一声音信息可以看做为用户用于发出语音指令的声音信息,那么显然,目标设备可以在基于用户发出的第一声音信息的基础上,由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来确定,,因此,能够简化用户输入语音指令的复杂度,在不需要对目标设备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也能实现自动控制。
在本申请中,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可以为表征环境声音的声音信息,也可以为表征环境声音的非声音信息。
本申请的实施例二想要描述的是,非声音信息也可以作为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
控制设备或区别于控制设备的其他设备能够获取到控制范围内所有被控设备的当前状态,通过对被控设备的当前状态进行分析,来生成第三分析结果(与前文描述的第一分析结果和第二分析结果进行区分),如果是区别于控制设备的其他设备生成的第三分析结果,则将第三分析结果发送给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基于第三分析结果确定目标设备。如果是控制设备自行生成的第三分析结果,则直接基于该第三分析结果确定目标设备。
上述的控制范围指代为控制设备的控制范围,比如在家庭环境下的连接在一个局域网的设备处于控制设备的控制范围内。
该第三分析结果包含表征环境声音的非声音信息,一种方式下,第三分析结果用于表征控制范围内处于播放状态的播放设备,第三分析结果为“电视A当前处于播放状态”,“电视A当前处于播放状态”这个信息能够表征环境声音,即电视A当前处于播放状态使得环境中具有声音。这种方式下,控制设备或区别于控制设备的其他设备能够对控制范围内所有被控设备的当前状态进行分析,来确定哪些被控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且处于工作状态哪一被控设备为播放设备。需说明的是,播放设备指代为自身能够播放声音的设备,如电视机、音箱等属于播放设备。
另一种方式下,第三分析结果用于表征控制范围内产生环境声音的标记设备,如第三分析结果为“洗衣机B当前处于工作状态,洗衣机B为标记设备”。这种方式下,控制设备或区别于控制设备的其他设备能够对控制范围内所有被控设备的当前状态进行分析,来确定哪些被控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且处于工作设备的哪一设备为标记设备。需说明的是,标记设备指代为自身无法播放声音,但是其产生的附带声音能够作为环境声音的设备,通过预先对这种类型的设备进行标记使其作为标记设备。如洗衣机在洗衣服时会产生附带声音,吸尘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附带声音。
又一种方式下,第三分析结果用于表征控制范围内产生的环境声音的标记设备和播放设备。
需说明的是,当第三分析结果中包括多个被控设备时,那么,目标设备可以基于所述多个被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参数来确定,如目标设备为多个被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参数中,工作状态参数表征的产生环境声音最大的被控设备。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控制设备或区别与控制设备的其他设备进一步获取工作状态的被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参数,该工作状态参数能够表征产生环境声音的参数,如电视的音量、洗衣机的档位等,通过对工作状态参数进行分析来确定目标设备。
而当第三分析结果中只包括一个被控设备时,那么可以确定该目标设备就是该被控设备。也就是说,如果控制范围中仅有一个被控设备产生声音,那么,当前环境声音一定是该被控设备产生的声音,即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可以为用于指示哪个被控设备产生声音的信息,如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可以为电视A正在播放,显然,该电视A正在播放的信息也能够表征出当前环境中的声音。这种情况下,目标设备可以仅由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来确定,这是因为当前环境中仅存在一个产生声音的被控设备,那么直接将该被控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即可。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申请中的被控设备可以为播放设备也可以为非播放设备。
那么在处理调整指令,使得目标设备响应调整指令时,具体可以为处理调整指令,使得目标设备从第一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二工作状态,其中,第一工作状态下目标设备所产生的环境声音大于第二工作状态下目标设备所产生的环境声音。
如果目标设备为播放设备,那么可以基于调整指令将目标设备的音量调整为静音或者调小,或者直接将目标设备关闭。而如果目标设备为非播放设备,则可以基于调整指令切换目标设备的工作幅度,如将目标设备从高档位切换到低档位,或者直接关闭目标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中,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为表征环境声音的声音信息,本实施例中,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包括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该第二声音信息为采集第一声音信息的第一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声音信息。那么,目标设备可以为基于第二声音信息所确定的设备。
作为一个应用场景,控制设备的控制范围内只有非播放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且该非播放设备能够发出附带声音而作为环境声音。那么,第一采集设备能够采集到包含该非播放设备发出的附带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
那么,控制设备或区别于控制设备的其他设备可以将第二声音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不同非播放设备产生的附带声音进行匹配,从而确定出与产生与第二声音信息匹配的附带声音的非播放设备,将该非播放设备作为目标设备。也就是说,目标设备为产生与第二声音信息匹配的附带声音的非播放设备。
这种方式下,在处理调整指令,使得目标设备响应调整指令时,具体可以为处理调整指令,使得目标设备从第一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二工作状态,其中,第一工作状态下目标设备所造成的环境声音大于第二工作状态下目标设备所造成的环境声音。
在本申请实施例四中,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可以包括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以及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其中,目标设备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以及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共同确定的。
第二声音信息来自采集第一声音信息的第一采集设备。也就是说,第一采集设备不仅采集第一声音信息还采集第二声音信息,第一声音信息为用户输入的声音信息,第二声音信息为非用户输入的声音信息,且是与第一声音信息有关联的声音信息。而第三声音信息可以为用于表征多个被控设备产生的信息,即每一被控设备产生的声音信息均作为第三声音信息。
在本实施例五主要针对第二声音信息和第一声音信息进行描述。
作为采集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是从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的待处理声音信息中分离出的不同声音信息,而待处理声音信息中的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至少部分重叠。
具体的,第一采集设备在采集第二声音信息过程中,当用户发出语音指令时,第一采集设备还能够采集到第一声音信息,那么第一采集设备可以在采集到第一声音信息的预设时间长度内停止声音的采集,从而生成待处理声音信息,该待处理声音信息中包含第二声音信息和第一声音信息,由于第一采集设备是在采集第二声音信息的过程中采集到的第一声音信息,因此,第二声音信息和第一声音信息至少部分发生了重叠。
解释的是,第一采集设备可以为与使用者距离最近的设备,因此对使用者造成听觉干扰的音频也能够被第一采集设备采集到或者为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的声音信息中除第一采集设备自身发出的声音外信号最强的声音信息。因此,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的待处理声音信息最能够代表用户意图。该信号最强的声音信息指代为最容易识别和剥离的声音信息。
控制设备可以对待处理声音信息进行处理,如基于声音特征参数(声纹参数、声音响度等)对待处理声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中分离出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需说明的是,该控制设备可以为第一采集设备本身,那么,第一采集设备在采集到待处理声音信息后,直接从待处理声音信息中分离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该控制设备也可以为区别于第一采集设备的其他设备,如中控设备,这种情况下,第一采集设备可以将待处理声音信息发送给控制设备,以由控制设备实现从待处理声音信息中分离出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或者第一采集设备对待处理声音信息进行处理,从中分离出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并将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发送给控制设备;或者其他设备间协作的方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便于理解,以一具体应用场景来说,如图2所示,假设当前家庭环境至少包括客厅Room1、书房Room2以及卧室Room3,客厅Room1中的电视A1正在播放节目,卧室Room3中的电视A3正在播放节目,书房Room2中具有一音箱A2,该音箱A2作为第一采集设备。
音箱A2能够采集到当前环境中的第二声音信息(包括电视A1输出的声音信息和电视A3输出的声音信息),当书房Room2中的用户发出声音,音箱A2还能够采集到用户输入的第一声音信息,音箱A2采集到了包含电视A1发出的声音、电视A3发出的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和第一声音信息的待处理声音信息。那么,如果电视A3发出的声音响度远大于电视A1的声音响度,使得位于书房Room2中的音箱采集到的第二声音信息中,卧室Room3中的电视A3的信号强度远大于客厅Room2中的电视A1的信号强度,那么,电视A3发出的声音信息是更容易剥离出的声音信息,通过对待处理声音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即能够分离出第一声音信息和包含电视A3发出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第一声音信息用于确定调整指令,第二声音信息用于确定响应调整指令的目标设备。
假设电视A3正在输出的声音信息为“据本台刚刚收到的报道…”,而电视A1正在输出的声音信息为音乐,用户发出的声音信息为“音量调低点”,那么,第一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待处理声音信息可以包含电视A3输出的“据本台刚刚收到的报道…”、电视A1输出的音乐以及“音量调低点”,这几种声音可能存在部分重叠,通过对待处理声音信息进行分离,能够分离出包含第二声音信息“据本台刚刚收到的报道…”以及第一声音信息“音量调低点”。通过将从第一采集设备中分离出的第二声音信息“据本台刚刚收到的报道…”以及电视A3发出的第二声音信息“据本台刚刚收到的报道…”和电视A1发出的第二声音信息进行匹配,可以确定出电视A3发出的第三声音信息与第一采集设备中分离出的第二声音信息匹配成功,从而确定电视A3为目标设备。
作为采集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六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调整指令;
其中,所述调整指令是依据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的。
步骤302:向第一采集设备发送采集指令,以控制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第二声音信息;
该采集指令是基于调整指令生成的。控制设备在获取到调整指令后确定需要对被控设备调整,而为了确定哪一对哪个被控设备进行调整,需先向第一采集设备发送采集指令,以控制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第二声音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和第一采集设备为不同的设备,控制设备用于在获取到调整指令后,向第一采集设备发送采集指令,第一采集设备在接收到采集指令后采集第二声音信息。
调整指令可以为第一采集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声音信息后,控制设备基于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的指令,也可以为第一采集设备基于采集到的第一声音信息后确定的调整指令,并将该调整指令发送给控制设备。
由于第二声音信息是第一采集设备基于采集指令采集的信息,那么,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显然是第一采集设备在不同时刻采集的声音信息,即第一采集设备先采集第一声音信息,当接收到采集指令后,再采集第二声音信息。
步骤303:获取目标设备;
该目标设备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该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包括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以及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具体的,可以将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和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进行匹配,从而确定出与第二声音信息的匹配度高于预设匹配度的第三声音信息,进而将产生第三声音信息的被控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
继续以图2为例,用户发出声音为“音量调低点”,音箱A2可以采集到包含“音量调低点”的第一声音信息,并基于第一声音信息确定出调整指令,将调整指令发送给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基于该调整指令生成采集指令,并将采集指令发送给音箱A2,音箱A2接收到采集指令后,继续采集当前环境中的声音信息,如此时电视A3正在播放“…本市中心发生一场事故....”,电视A1正在播放音乐,那么采集到的第二声音信息包含“…本市中心发生一场事故....”和音乐。由于电视A3的信号强度远大于电视A1的信号强度,那么,音箱A2采集的第二声音信息中,电视A3发出的第三声音信息的信号强度更强,通过将音箱A2采集第二声音信息与电视A3发出的第三声音信息进行匹配,将通过将音箱A2采集第二声音信息与电视A1发出第三声音信息进行匹配,能够确定音箱A2采集第二声音信息与电视A3发出的第三声音信息匹配成功,从而确定电视A3为目标设备。
步骤304:处理所述调整指令,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
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目标设备是基于区别于用于确定调整指令的第一声音信息的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而该第一声音信息可以看做为用户用于发出语音指令的声音信息,那么显然,目标设备可以在基于用户发出的第一声音信息的基础上,由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来确定,,因此,能够简化用户输入语音指令的复杂度,在不需要对目标设备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也能实现自动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七中,第三声音信息为由第二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第二采集设备与目标设备为同一设备或不同的设备。
一种情况下,被控设备可以采集自身产生的声音信息,即被控设备作为第二采集设备,当确定该被控设备为需要响应调整指令的目标设备时,第二采集设备和目标设备为同一设备。
另一种情况下,由区别于被控设备的第二采集设备采集被控设备的声音信息,那么,目标设备和第二采集设备为不同的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八中,目标设备是基于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和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确定的,第二声音信息为采集第一声音信息的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三声音信息为用于表征多个被控设备产生的信息,那么第三声音信息包括多个第三声音信息,具体可以为第二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该第二采集设备与目标设备可以同一设备或不同设备。
那么,可以基于第二声音信息和第三声音信息的匹配关系来确定目标设备,即确定产生与第二声音信息的匹配度高于预设匹配度的第三声音信息的被控设备为目标设备。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第三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与第二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匹配的被控设备。这种方式下,逐个将多个第三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与第二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进行匹配,确定与第二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匹配的第三声音信息,从而确定出表征产生匹配的第三声音信息的被控设备为目标设备。
具体的,直接将两个声音信息的声音内容以语音方式进行匹配,如两个声音信息的声纹特征参数的匹配度满足预设匹配度时,确定两个声音信息的声音内容匹配;或者将两个声音信息的声音内容转换为文本内容,确定两个声音信息的文本内容的匹配度满足预设匹配度时,确定两个声音信息的声音内容匹配。
或者,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第三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与第二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匹配的设备。这种方式下,逐个将多个第三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与第二声音信息中的产生时间进行匹配,确定与第二声音信息中的产生时间匹配的第三声音信息,从而确定出表征产生匹配的第三声音信息的被控设备为目标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九中,基于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的调整指令可以为在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的指令,该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可以为用于表征声音的传递远近的属性,那么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满足预设条件可以指代为第一声音的传递达到一预设距离,而如果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可以指代为第一声音的传递未达到一预设距离。可选的,预设条件可以为预设响度,那么该调整指令可以为在第一声音信息的响度高于预设响度时确定的指令,或者预设条件可以为预设频率、预设音量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满足预设条件用于表征用户输入的第一声音信息是想要控制被控设备的。而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可以用于表征用户输入的第一声音信息是想要控制第一采集设备的,用户发出第一声音信息并不是为了实现针对某一目标设备的自动控制,这种情况下,即便第一声音信息由第一采集设备采集到,由于第一声音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因此也不会据第一声音信息产生调整指令。
作为一个应用场景,以家庭环境中的设备为例,假设家庭环境中书房中的音箱和客厅中的电视均在播放声音,使用者位于书房内,音箱作为第一采集设备,如果使用者想要控制客厅中的电视小点声,会大声说“小点声”,如果使用者想要控制书房中音箱小点声,会小点声说“小点声”。那么,音箱在采集到包含“小点声”的第一声音信息后,自身或由控制设备对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进行分析,通过确定第一声音的响度达到预设响度,则生成调整指令,该调整指令是用于控制目标设备的,为了与下面的第二调整指令区分,该调整指令称之为第一调整指令。如果确定第一声音的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可以生成第二调整指令,该第二调整指令是控制第一采集设备自己的。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能够实现的是通过用户输入的第一声音信息来模拟用户的真实体验,这种体验就类似于用户与远处的被控设备处的“虚拟用户”来对话,通过第一声音信息告诉远处的被控设备处的“虚拟用户”如何控制被控设备,当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满足预设条件时能够表征用户输入的第一声音信息是为了实现对远处的被控设备的控制,而非对近处的第一采集设备的控制,那么,基于属性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声音信息所确定的调整指令能够实现对目标设备的控制。
基于该描述可以得出,第二调整指令在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二调整指令为控制第二采集设备本身的调整指令。
那么,站在控制设备的角度来讲,如果获取第一调整指令,则基于本申请描述的以上实现方式来确定目标设备;如果获取第二调整指令,则直接对第一采集设备进行控制(如果控制设备为第一采集设备本身,那么,第一采集设备直接响应第二调整指令即可)。或者,当获取第一调整指令时,在确定第一采集设备自身发出声音的基础上,目标设备为基于第一采集设备所采集的第二声音信息中除第一采集设备自身产生的声音外信号最强的第二声音信息来确定的设备;如果获取第二调整指令,目标设备可以基于第一采集设备所采集的第二声音信息中信号最强的声音来确定的设备。
解释的是,如果第一采集设备自身发出声音,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二声音信息中自身发生的声音的信号强度是最强的,由于第一采集设备自身发出的声音能够确定,因此可以确定出第二声音信息中除第一采集设备自身产生的声音外信号最强的第二声音信息。
站在第一采集设备的角度来讲,第一采集设备上可以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当工作模式为控制模式时,则第一声音信息为直接用于控制采集设备的声音信息,这种情况下,无需对第一声音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进行判断,直接基于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第二调整指令,使得第一采集设备响应该第二调整指令即可。当工作模式为遥控模式时,则第一声音信息为直接用于控制被控设备的声音信息,这种情况下,也无需对第一声音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进行判断,直接按照本申请的描述实现对目标设备的控制即可。用户可以手动来实现对第一采集设备的工作模式的切换。
当然,第一采集设备可以同时处于控制模式和遥控模式,那么具体实现也可参照上面描述基于第一调整指令和第二调整指令实现控制的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第一声音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设备本申请并不局限,站在控制设备的角度来说,该控制设备可以为第一采集设备、也可以为非第一采集设备的其他设备,如被控设备、中控设备等。如果控制设备为第一采集设备,那么直接基于判断采集到的第一声音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生成调整指令。如果控制设备为非第一采集设备的其他设备,那么控制设备可以接收第一采集设备基于采集到的第一声音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是的情况下,生成的调整指令;控制设备也可以接收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一声音信息,并在确定第一声音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的调整指令。本实施例仅是列举几种可能性,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其他可能实现的方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前文已经提及,本申请中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的设备可能不尽相同,至少包括两个设备分别为第一采集设备和被控设备。本实施例以四个设备参与该控制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分别为第一采集设备、被控设备、中控设备以及后台服务器。
其中,第一采集设备为用于采集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的设备;被控设备为产生第三声音信息的设备;中控设备为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核心设备,能够与第一采集设备、第二采集设备以及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后台服务器可以为语音识别服务器,当然也可以其他后台服务器,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的功能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十中,如图4所示,一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第一声音信息;
步骤402:第一采集设备将第一声音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
步骤403:后台服务器对第一声音信息进行识别,基于识别结果生成调整指令;
步骤404:后台服务器将调整指令发送给中控设备;
步骤405:中控设备基于调整指令生成采集指令;
步骤406:中控设备将采集指令发送给第一采集设备;
步骤407:第一采集设备基于所述采集指令采集第二声音信息;
步骤408:第一采集设备将第二声音信息发送给中控设备;
步骤409:多个被控设备分别采集第三声音信息;
步骤410:多个被控设备将其采集的第三声音信息发送给中控设备;
步骤411:中控设备确定与第二声音信息匹配的第三声音信息,并据此确定出产生匹配的第三声音信息的被控设备为目标设备;
步骤412:中控设备将调整指令发送给目标设备。
步骤413:目标设备响应该调整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十一中,仍以上述四个设备参与该控制方法举例说明,如图5所示,一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第一采集设备采集待处理声音信息;
步骤502:第一采集设备将待处理声音信息给后台服务器;
步骤503:后台服务器对所述待处理声音信息进行识别,分离出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
步骤504:后台服务器将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发送给中控设备;
步骤505:多个被控设备将其第三声音信息发送给中控设备;
步骤506:中控设备基于第一声音信息生成调整指令,并确定与第二声音信息匹配的第三声音信息,从而确定出产生匹配的第三声音信息的被控设备为目标设备;
步骤507:中控设备将调整指令发送给目标设备;
步骤508:目标设备响应调整指令。
由此可见,本申请可以通过四个设备的配合来实现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控制方法,上面描述的中控设备可以作为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即作为控制设备。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以上两种方式,例如,上述第一采集设备和中控设备可以为同一设备,或者第一采集设备、中控设备和后台服务器为同一设备,或者中控设备和后台服务器为同一设备,或者中控设备、后台服务器和被控设备为同一设备。
与上述控制方法对应的,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控制设备,如图6所示,该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100以及处理器200;其中:
存储器100,用于存储在处理器200运行的程序;
处理器200执行程序时用于获取调整指令,获取目标设备,处理所述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
其中,所述调整指令是依据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的,所述目标设备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
具体的,如果控制设备为目标设备,那么处理器200处理调整指令具体为直接响应所述调整指令;如果控制设备不是目标设备,那么处理器200处理调整指令具体为将调整指令发送至目标设备,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
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目标设备是基于区别于用于确定调整指令的第一声音信息的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而该第一声音信息可以看做为用户用于发出语音指令的声音信息,那么显然,目标设备可以在基于用户发出的第一声音信息的基础上,由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来确定,,因此,能够简化用户输入语音指令的复杂度,在不需要对目标设备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也能实现自动控制。
在本申请公开的控制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可以为表征环境声音的声音信息,也可以为表征环境声音的非声音信息。
在本申请公开的控制设备的另一实施例中,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可以包括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以及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具体的,目标设备具体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以及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确定的。
其中,第二声音信息来自采集第一声音信息的第一采集设备,而第三声音信息可以为用于表征多个被控设备产生的信息,即每一被控设备产生的声音信息均作为第三声音信息。
作为采集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是从所述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的待处理声音信息中分离出的不同声音信息;待处理声音信息中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至少部分重叠。
作为采集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处理器还用于向第一采集设备发送采集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第二声音信息;其中,采集指令是基于调整指令生成的。
在本申请公开的控制设备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三声音信息为由第二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所述第二采集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为同一设备或不同的设备。
一种情况下,被控设备可以采集自身产生的声音信息,即被控设备作为第二采集设备,当确定该被控设备为需要响应调整指令的目标设备时,第二采集设备和目标设备为同一设备。
另一种情况下,由区别于被控设备的第二采集设备采集被控设备的声音信息,那么,目标设备和第二采集设备为不同的设备。
在本申请公开的控制设备的又一实施例中,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所述第三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与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匹配的被控设备;或者,所述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所述第三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与所述第二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匹配的被控设备。
在本申请公开的控制设备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指令在所述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满足第一属性时确定。
与上述控制方法对应的,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如图7所示,该控制系统包括:采集设备300、至少一个被控设备400以及处理设备500。
具体的,采集设备300,用于采集第一声音信息,并将第一声音信息发送给处理设备500。
处理设备500,用于基于第一声音信息确定调整指令,并基于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被控设备中的目标设备,并将调整指令发送给目标设备,以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
可选的,该调整指令可以为在第一声音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的指令,处理设备500可以在第一声音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基于第一声音信息确定出调整指令。
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目标设备是基于区别于用于确定调整指令的第一声音信息的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而该第一声音信息可以看做为用户用于发出语音指令的声音信息,那么显然,目标设备可以在基于用户发出的第一声音信息的基础上,由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来确定,,因此,能够简化用户输入语音指令的复杂度,在不需要对目标设备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也能实现自动控制。
在本申请公开的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可以为表征环境声音的声音信息,也可以为表征环境声音的非声音信息。如果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为表征环境的非声音信息,该信息可以为被控设备发送给处理设备,也可以由处理设备通过与被控设备进行通信的方式确定到。
在本申请公开的控制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可以包括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以及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
第二声音信息为由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一种方式下,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是从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的待处理声音信息中分离出的不同声音信息,而待处理声音信息中的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至少部分重叠。
这种情况下,采集设备采集待处理声音信息,并从待处理声音信息中分离出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将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发送给处理设备。或者,采集设备采集待处理声音信息,将待处理声音信息发送给处理设备,由处理设备从待处理声音信息中分离出第一声音信息和第二声音信息。
另一种方式下,处理设备基于调整指令生成采集指令,并将采集指令发送给第一采集设备,由第一采集设备基于采集指令采集第二声音信息,并将第二声音信息发送给处理设备。
在本申请公开的控制系统的又一实施例中,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可以由被控设备直接发送给处理设备,作为另一实现方式,该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采集设备,由第二采集设备采集被控设备产生的第三声音信息并将其发送给处理设备。
在本申请公开的控制系统的又一实施例中,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第三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与第二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匹配的被控设备,或者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第三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与第二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匹配的设备。
具体的,处理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声音信息和第三声音信息进行声音内容的匹配,从而确定出与第二声音信息的声音内容匹配的第三声音信息,进而确定出表征产生匹配的第三声音信息的被控设备为目标设备。
处理设备也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声音信息和第三声音信息进行产生时间的匹配,从而确定出与第二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匹配的第三声音信息,进而确定出表征产生匹配的第三声音信息的被控设备为目标设备。
在本申请公开的控制设备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指令在所述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满足第一属性时确定。
强调的是,关于本申请公开的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实施例中描述的较为简单,详细描述可参见关于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和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调整指令,其中,所述调整指令是依据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的;
获取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目标设备具体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以及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声音信息来自采集所述第一声音信息的第一采集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所述第三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与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匹配的被控设备;或者,所述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所述第三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与所述第二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匹配的被控设备;
处理所述调整指令,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是从所述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的待处理声音信息中分离出的不同声音信息;
所述待处理声音信息中所述第一声音信息和所述第二声音信息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采集设备发送采集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第二声音信息;
其中,所述采集指令是基于所述调整指令生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声音信息为用于表征多个被控设备产生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声音信息为由第二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所述第二采集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为同一设备或不同的设备。
6.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调整指令,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指令在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满足第一属性时确定;当所述第一声音信息的属性不满足第一属性时,获取第二调整指令,所述第二调整指令用于控制采集所述第一声音信息的第一采集设备;
获取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目标设备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的;
处理所述第一调整指令,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第一调整指令。
7.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在处理器运行的程序;
处理器执行程序时用于获取调整指令,获取目标设备,处理所述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
其中,所述调整指令是依据第一声音信息确定的,所述目标设备具体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以及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声音信息来自采集所述第一声音信息的第一采集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所述第三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与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匹配的被控设备;或者,所述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所述第三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与所述第二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匹配的被控设备。
8.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设备,用于采集第一声音信息;
被控设备;
处理设备,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声音信息确定调整指令,并基于表征环境声音的信息确定所述被控设备中的目标设备,以使得所述目标设备响应所述调整指令,所述目标设备具体是依据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二声音信息以及表征环境声音的第三声音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声音信息来自采集所述第一声音信息的采集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所述第三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与所述第二声音信息中的声音内容匹配的被控设备;或者,所述目标设备为用于表征产生所述第三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与所述第二声音信息的产生时间匹配的被控设备。
CN201810001117.XA 2018-01-02 2018-01-02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Active CN1081564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1117.XA CN108156497B (zh) 2018-01-02 2018-01-02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US16/237,370 US11301208B2 (en) 2018-01-02 2018-12-31 Control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1117.XA CN108156497B (zh) 2018-01-02 2018-01-02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6497A CN108156497A (zh) 2018-06-12
CN108156497B true CN108156497B (zh) 2020-12-18

Family

ID=62460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01117.XA Active CN108156497B (zh) 2018-01-02 2018-01-02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1208B2 (zh)
CN (1) CN1081564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595B (zh) * 2018-10-31 2022-09-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电话音箱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58717A (zh) * 2018-11-29 2019-04-02 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的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路由器
CN109583430A (zh) * 2018-12-28 2019-04-05 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展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50226A (zh) * 2019-09-17 2020-02-04 北京真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控设备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32854A (zh) * 2019-10-15 2019-12-31 深圳平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控制方法及装置、语音控制节点及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10819B (zh) * 2019-12-31 2023-11-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284562A1 (zh) * 2021-07-14 2023-01-1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设备、家电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1287A (zh) * 2016-01-27 2016-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6328137A (zh) * 2016-08-19 2017-01-11 镇江惠通电子有限公司 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56073A (zh) * 2016-09-26 2017-01-25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噪音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40638A (zh) * 2017-06-08 2017-08-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噪音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1749A (ja) * 2004-12-21 2006-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音声による選択装置、及び選択方法
US7881939B2 (en) * 2005-05-31 2011-02-0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onitoring system with speech recognition
US8949266B2 (en) * 2007-03-07 2015-02-03 Vlingo Corporation Multiple web-based content category searching in mobile search application
US9305458B2 (en) * 2012-02-25 2016-04-05 ZipSocket, Inc. Proximity-det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4081429A2 (en) * 2012-11-21 2014-05-30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peech recognition
US9318121B2 (en) * 2014-04-21 2016-04-19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udio data of video content
US9653075B1 (en) * 2015-11-06 2017-05-16 Google Inc. Voice commands across devices
JP6668995B2 (ja) * 2016-07-27 2020-03-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雑音抑圧装置、雑音抑圧方法及び雑音抑圧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180062746A (ko) * 2016-12-01 2018-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음성 신호를 입력 또는 출력하는 램프 장치 및 상기 램프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1287A (zh) * 2016-01-27 2016-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电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6328137A (zh) * 2016-08-19 2017-01-11 镇江惠通电子有限公司 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56073A (zh) * 2016-09-26 2017-01-25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噪音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40638A (zh) * 2017-06-08 2017-08-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噪音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6497A (zh) 2018-06-12
US20190205091A1 (en) 2019-07-04
US11301208B2 (en)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6497B (zh)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CN107454508B (zh) 麦克风阵列的电视机及电视系统
US10453457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voice control on device with microphone array, and device thereof
CN109473095B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10410651B2 (en) De-reverbe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of sound producing equipment
CN104185132B (zh) 声道配置方法、智能终端及相应系统
CN108520746A (zh) 语音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51789B (zh) 翻译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蓝牙耳机
CN107729433B (zh)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9473097B (zh) 一种智能语音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75045A (zh) 一种语音识别方法、智能设备和智能电视
CN108932947B (zh) 语音控制方法及家电设备
CN114172757A (zh) 服务器、智能家居系统及多设备语音唤醒方法
CN112838967B (zh) 主控设备、智能家居及其控制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002315A (zh)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3053369A (zh) 智能家电的语音控制方法及装置、智能家电
CN103763597A (zh) 控制设备的遥控方法及其装置
CN10876979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202694A (zh) 语音拾取装置的定向方法和系统
CN113763942A (zh) 语音家电的交互方法、交互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CN109473096B (zh) 一种智能语音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10002B (zh) 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235185A (zh) 音源输入客户端设备、遥控器,以及播放音乐的系统
CN108777144B (zh) 一种声波指令识别方法、装置、电路及遥控器
CN105280184A (zh) 语音控制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