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6193A - 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6193A
CN108156193A CN201611101494.8A CN201611101494A CN108156193A CN 108156193 A CN108156193 A CN 108156193A CN 201611101494 A CN201611101494 A CN 201611101494A CN 108156193 A CN108156193 A CN 108156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window
time
hot spot
usage amount
preset qua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014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56193B (zh
Inventor
张军
林佳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014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61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6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6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56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6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在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接收对象使用请求并确定出所述对象使用请求的接收时间;其中,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切分为预设数量且时长一致的时间窗口;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本申请可以及时发现热点,不会存在遗漏热点的情况,在一个热点超过有效期之后,也会及时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Description

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各种应用系统的处理,在很多系统中均会统计热点。热点为单位时间内被访问次数较多的对象;例如,单位时间内被访问次数较多的商品,单位时间内被调用次数较多的函数或程序段,单位时间内点击较多的优惠券,等等。
在计算热点时强调单位时间而不是对象总访问量的原因在于,单位时间的访问量比总访问量更具有代表性。例如,一个商品,在一小时内被访问3600次,但是该商品很均匀的每秒被访问一次,则该商品非热点。因为该商品的访问量在系统的承受范围之内并会对系统带来损伤。另外一个商品,该商品一小时被访问60次,但都落在同一秒,那么该商品可能为热点。
如何准确发现热点是业界一直想解决的问题,因为热点会决定系统如何进行资源分配。若一个热点未被发现,系统未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则可能对系统造成击穿效应。一个热点具有时效性,在热点变成非热点后,系统仍然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方案来准确发现热点并逐出非热点。
发明内容
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种整秒统计法,该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和逐出热点。本方案将1秒作为单位时间,并且,在整秒时候进行热点判断,因此称为整秒统计法。具体执行过程为:
预先设定一个预设值作为对象是否为热点的判断依据,然后,计算对象在整1秒内的使用量。例如统计对象在00:00:00–00:00:00:999这1秒内的使用量,统计对象在00:00:01–00:00:01:999这1秒内的使用量。若对象在整秒内的使用量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非热点。
申请人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热点可能在整秒内发生:例如在00:00:00–00:00:01的1秒内对象使用量大于预设值,也可能跨秒发生:例如在00:00:00:800–00:00:01:200这400毫秒内的使用量大于预设值。但是,现有整秒统计法仅能统计00:00:00–00:00:00:999这1秒内的对象使用量,以及在00:00:01–00:00:01:999这1秒内的对象使用量。
但是,对象在这两个整秒内的对象使用量很有可能均不大于预设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则会导致热点被遗漏。同理,现有技术在确定一个对象为热点后,无法准确发现该对象已经变成非热点。即现有的整秒统计法无法准确确定对象是否为热点。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及系统,以便可以准确确定对象是否为热点。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点确定系统,包括:
发送设备,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对象使用请求;
服务器,用于在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对象使用请求,并确定出所述对象使用请求的接收时间;其中,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切分为预设数量且时长一致的时间窗口;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包括:
在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接收对象使用请求并确定出所述对象使用请求的接收时间;其中,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切分为预设数量且时长一致的时间窗口;
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优选的,所述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包括:
将所述接收时间所在的时间窗口确定为当前时间窗口;
按时间窗口与所述接收时间之间时长由小至大的顺序由近的顺序,依次确定出(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
将当前时间窗口和(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确定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优选的,还包括:
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在(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
在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删除记录时间最长的时间窗口及其对象使用量。
优选的,所述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包括:
确定各个时间窗口对应的权重;
计算各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与对应权重的乘积;
将各个时间窗口的乘积的和值,确定为所述和值。
优选的,所述确定各个时间窗口对应的权重,包括:
确定各个时间窗口与接收时间之间的时长;
按时长与权重成反比关系,确定各个时间窗口的权重。
优选的,在所述确定对象为热点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对象状态;
若所述对象状态为非热点状态,则设置对象状态为热点状态;
将所述对象的对象标识添加至热点标识集合中。
优选的,在所述确定对象为非热点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对象状态;
若所述对象状态为热点状态,则设置对象状态为非热点状态;
在热点标识集合中删除所述对象的对象标识。
一种热点确定系统,包括:
发送设备,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对象使用请求;
服务器,用于按照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预设使用顺序,来计算并记录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其中,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随机切分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接收对象使用请求并确定出所述对象使用请求的接收时间,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预设使用顺序,来计算并记录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其中,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随机切分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接收对象使用请求并确定出所述对象使用请求的接收时间;
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一种热点确定系统,包括:
发送设备,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对象使用请求;
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对象使用请求,还用于接收热点触发指令,并确定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基于所述触发时间向后确定出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包括:
接收热点触发指令并确定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
基于所述触发时间向后确定出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优选的,在所述热点触发指令为一个用户请求的情况下,则确定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包括:
将一个用户请求的接收时间确定为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
优选的,在所述热点触发指令一个时间窗口的结束的情况下,则确定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包括:
将一个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确定为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
优选的,在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切分为预设数量且时长一致的时间窗口的情况下,则所述基于所述触发时间向后确定出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包括:
在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确定出与所述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优选的,在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随机切分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情况下,则所述基于所述触发时间向后确定出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包括:
按照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预设使用顺序,计算并记录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
确定出与所述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优选的,确定出与所述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包括:
将所述触发时间所在的时间窗口确定为当前时间窗口;
按时间窗口与所述触发时间之间时长由小至大的顺序由近的顺序,依次确定出(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
将当前时间窗口和(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确定为与所述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优选的,按时间窗口计算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在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按时间窗口计算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
在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删除记录时间最长的时间窗口及其对象使用量。
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热点确定方法,不再以整秒作为确定热点的触发热点条件,而是以用户请求来作为确定热点的触发条件,然后,会从接收用户请求的接收时间开始向后确定出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本申请根据接收时间决定距离接收时间最近的单位时间,而不是固定的将整秒作为单位时间。所以,本申请计算得到的单位时间内的对象使用量可以反映出对象的真实使用情况。
另外,本本申请以每个用户请求作为热点触发条件,则可以实现在每个用户请求来临后,更新对象在单位时间内的对象使用量的目的,从而可以保证单位时间的对象使用量具有极高的实时性。
由于本申请可以确定的对象使用量能够反映准确及时的反映对象真实使用情况,所以本申请可以及时发现热点,不会存在遗漏热点的情况,在一个热点超过有效期之后,也会及时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1d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时间窗口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热点确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热点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热点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热点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确定热点的过程中单位时间是决定性参数,是决定对象是否成为热点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过粗(单位时间过长),则导致统计的对象使用量不实时,会给系统带来毛刺,导致系统性能不平滑。如果太细(单位时间过短),则会导致系统频繁处理热点问题,耗费较多系统资源。
因此,单位时间在确定热点问题上是一个重要性参数,目前在各个系统中通常采用1秒作为单位时间,不排除在系统性能要求较高时,采用更短时间(小于1秒)作为单位时间,在系统性能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更长时间(大于1秒)作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的具体时长,可以根据应用场景来决定,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为了准确确定在单位时间内的对象使用量,将单位时间切分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具体具有两种切分方式。
第一种切分方式:平均切分方式。
在第一种切分方式下,将单位时间切分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且,各个时间窗口的时长一致。其中,每个时间窗口的时长为单位时间/预设数量。以单位时间为1秒为例,预设数量可以为5~10个。至于预设数量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而定,在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1a,以单位时间为1秒预设数量为5为例,单位时间1秒被切分为5个时间窗口。每个时间窗口均为200毫秒。在第一种切分方式下服务器会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来计算对象使用量,并记录下各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具体过程为:
在第一种切分方式(平均切分方式)下,各个时间窗口的时长是一致的,时间窗口的固定时长=单位时间/预设数量。因此,服务器可以按固定时长时间窗口来逐个统计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即,在一个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内统计对象使用量,然后,记录该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在该时间窗口结束之后,可以重新开始计算另一个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对象使用量,并记录该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
例如,以时间窗口固定时长为200毫秒为例,服务器可以在00:00:00-00:00:00:199(200毫秒)的时间窗口内统计对象使用量,然后记录下来该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在上一个时间窗口结束之后,可以开始重新开始另一个时间窗口00:00:00:200-00:00:00:399(200毫秒)的时间窗口内统计对象使用量,然后记录下来该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以此类推,从而统计多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
例如,以一个时间窗口为例,对统计该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过程进行描述:在开启一个时间窗口后,会为该时间窗口中对象使用量设置一个计数器,在服务器接收一个用户请求之后,该计数器加1,重复执行该过程,直到该时间窗口结束。
第二种切分方式:随机切分方式。
在第二种切分方式下,将单位时间随机切分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以单位时间为1秒为例,预设数量可以为5~10个。至于预设数量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而定,在此不做限定。参见图1b,以单位时间为1秒预设数量为5为例,单位时间1秒被切分为5个时间窗口,各个时间窗口的时长不一。图示中各个时间窗口的时长仅作为示例性说明,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定。
在第二种切分方式下,由于各个时间窗口的时长不一,所以服务器会按照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预设使用顺序,来计算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并记录下各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具体过程为:
首先设定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使用顺序。参见图1c,为了便于说明,假设预设数量的的时间窗口分别为时间窗口1、时间窗口2和时间窗口3;例如,预先设置各个时间窗口的使用顺序为时间窗口1、时间窗口2、时间窗口3,或者,时间窗口2、时间窗口3、时间窗口1。
由于各个时间窗口的时长不一,所以服务器在计算各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时会按照预设使用顺序来执行。例如,参见图1c,以预设使用顺序为时间窗口1、时间窗口2和时间窗口3为例,在利用时间窗口1计算对象使用量之后,再利用时间窗口2计算对象使用量,再利用时间窗口3计算对象使用量。在预设使用顺序使用一次之后,重新按照预设使用顺序来再次来统计各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
本方式中按照预设使用顺序来统计各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目的在于,便于利用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来组成单位时间。参见图1c,在按照预设使用顺序统计对象使用量之后,任意三个相邻的时间窗口的时长之和为单位时间,从而便于后续计算单位时间的对象使用量,为确定热点做准备。
下面介绍本申请的一个确定热点具体应用实施例:
参见图1d,假设单位时间为1秒,单位时间被切分为3个时长相同的时间窗口,则每个时间窗口的时长为1/3秒。服务器则按1/3秒作为时间窗口来统计每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为了便于描述,在图示中将各个时间窗口采用1、2、3……7来表示。
现有技术中以整秒作为计算热点的触发指令,本实施例为了更加准确确定热点,可以以每个请求作为计算热点的触发指令,即在每来临一个触发请求时,便执行一次热点的确定过程。由于每个时间窗口中针对各个用户请求的处理过程是一致的,所以,本实施例以时间窗口4为例对热点确定过程进行描述。
服务器在时间窗口3结束之后,便开启一个新的时间窗口4(由于时间原因后面的时间窗口5-时间窗口7还未出现)。在时间窗口4中每接收一个用户请求,则将该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加1,同时服务器执行确定热点过程。服务器执行确定热点过程具体包括:服务器计算时间窗口4目前已经统计的对象使用量、时间窗口3的对象使用量以及时间窗口2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若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非热点。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时间窗口4中接收的用户请求,均会计算时间窗口4目前已经统计的对象使用量、时间窗口3的对象使用量以及时间窗口2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作为单位时间的对象使用量和值。不同的是,时间窗口4目前已经统计的对象使用量在不断变化。
即本实施例中每来一个用户请求则会更新一次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以便可以准确确定对象是否为热点。
同理,在时间窗口4已经结束,则会开始统计时间窗口5的对象使用量,针对时间窗口5中的各个用户请求,会计算时间窗口5目前已经统计的对象使用量、时间窗口4的对象使用量以及时间窗口3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若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非热点。
同理,在时间窗口5已经结束,则会开始统计时间窗口6的对象使用量,针对时间窗口6中的各个用户请求,会计算时间窗口6目前已经统计的对象使用量、时间窗口5的对象使用量以及时间窗口4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若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非热点。以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介绍热点确定系统的执行过程的具体执行过程。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申请应用场景,首先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热点确定系统。参见图2,具体包括发送设备100和与发送设备相连的服务器200。
其中,发送设备100,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对象使用请求。
服务器200,用于在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对象使用请求,并确定出所述对象使用请求的接收时间;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下面详细介绍服务器200的执行过程,参见图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在按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接收对象使用请求并确定出所述对象使用请求的接收时间。
在单位时间按第一种切分方式切分的情况下: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对象使用量,时间窗口的固定时长=单位时间/预设数量。详细过程已在上文中进行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单位时间按第二种切分方式切分的情况下:按照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预设使用顺序,来计算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详细过程已在上文中进行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服务器按照时间窗口计算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服务器可以接收用户请求,在接收用户请求后便可以开始热点确定过程。
由于本申请将单位时间切分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并统计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所以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对象使用量即为计算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内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因此,需要确定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并获取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为了确定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在接收用户请求后,可以确定用户请求的接收时间。
步骤S202: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由于热点具有时效性,一个热点在一个单位时间可能为热点,在另一个单位时间可能不为热点。甚至在一个用户请求来临之前还不是热点,在一个用户请求来临后便成为热点。因此,在确定对象是否热点时,需要确定距离接收时间最近的单位时间。由于单位时间由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组成,因此,需要确定距离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可以理解的是,在接收时间之前具有很多时间窗口,各个时间窗口与接收时间之间的时长不一,时长越小表示该时间窗口刚刚过去不久,时长越大表示该时间窗口过去时间较长。
为了确定距离接收时间最近的单位时间,按照时长由小至大的顺序依次确定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这些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组合,便是与接收时间距离最近的单位时间。
本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接收时间所在的时间窗口确定为当前时间窗口;按时间窗口与所述接收时间之间时长由小至大的顺序由近的顺序,依次确定出(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将当前时间窗口和(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确定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由于在确定热点过程中,仅利用距离接收时间较近的时间窗口,距离接收时间较远的时间窗口不再使用。因此,可以删除距离接收时间较远的时间窗口,以便节省系统资源。
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包括:
针对第一种切分方式而言: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在(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在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删除记录时间最长的时间窗口及其对象使用量。
例如,继续以单位时间被切分为3个时间窗口为例,在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统计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在统计完成时间窗口1和时间窗口2的对象使用量之后,会重新开启时间窗口3的对象使用量。时间窗口3的对象使用量统计完毕之后,删除时间窗口1的对象使用量。
同理,在时间窗口3统计完毕后,会重新开启时间窗口4的对象使用量。时间窗口4的对象使用量统计完毕之后,删除时间窗口2的对象使用量。以此类推,使得系统仅保留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从而可以释放资源。
针对第二种切分方式而言:按照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预设使用顺序,来计算并记录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在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按预设使用顺序计算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在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删除记录时间最长的时间窗口及其对象使用量。详细过程可参见上述第一种切分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使得系统资源最优,则可以仅保留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删除其它与接收时间距离较远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可以理解的是,保留的时间窗口数量大于预设数量,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步骤S203: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本步骤可以有两种具体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直接叠加方式。
在确定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后,确定时间窗口对应的对象使用量,直接将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进行叠加,得到和值。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将各个时间窗口一视同仁。可以理解的是,距离接收时间越近的时间窗口越能代表对象的使用情况,距离接收时间越远的时间窗口越不能代表对象的使用情况,因此,在第一种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优化方式。
第二种实现方式:加权叠加方式。
参见图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确定各个时间窗口对应的权重。
距离接收时间越近的时间窗口越能代表对象的使用情况,所以可以计算确定各个时间窗口与接收时间之间的时长,然后,按时长与权重成反比关系,确定各个时间窗口的权重。
这样可以使得距离接收时间越近的时间窗口权重越高,距离接收时间越远的时间窗口权重越低。具体时长与权重的计算公式不做限定,具体公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而定,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302:计算各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与对应权重的乘积。
在确定各个时间窗口的权重之后,可以计算各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与对应权重的乘积,以便可以增加与接收时间距离较近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比重,减轻与接收时间距离较远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比重。
步骤S303:将各个时间窗口的乘积的和值,确定为所述和值。
返回图3,进入步骤S204:判断和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205,否则进入步骤S206。
步骤S205:若所述加权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
步骤S206:获取对象状态,若所述对象状态为非热点状态,则设置对象状态为热点状态,并将所述对象的对象标识添加至热点标识集合中。
步骤S207:确定对象非热点。
步骤S208:获取对象状态,若所述对象状态为热点状态,则设置对象状态为非热点状态,在热点标识集合中删除所述对象的对象标识。
本申请提供的热点确定方法,不再以整秒作为确定热点的触发热点条件,而是以用户请求来作为确定热点的触发条件,然后,会从接收用户请求的接收时间开始向后确定出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本申请根据接收时间决定距离接收时间最近的单位时间,而不是固定的将整秒作为单位时间。所以,本申请计算得到的单位时间内的对象使用量可以反映出对象的真实使用情况。
另外,本本申请以每个用户请求作为热点触发条件,则可以实现在每个用户请求来临后,更新对象在单位时间内的对象使用量的目的,从而可以保证单位时间的对象使用量具有极高的实时性。
由于本申请可以确定的对象使用量能够反映准确及时的反映对象真实使用情况,所以本申请可以及时发现热点,不会存在遗漏热点的情况,在一个热点超过有效期之后,也会及时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下面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热点确定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参见图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在按时间窗口计算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确定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
在单位时间按第一种切分方式切分的情况下: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对象使用量,时间窗口的固定时长=单位时间/预设数量。详细过程已在上文中进行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单位时间按第二种切分方式切分的情况下:按照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预设使用顺序,来计算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详细过程已在上文中进行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服务器按照时间窗口计算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服务器可以接收热点触发指令,在接收触发指令后便可以开始热点确定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了热点确定指令的两种具体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热点触发指令为用户请求。
在所述热点触发指令为一个用户请求的情况下,则确定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包括:将一个用户请求的接收时间确定为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
第二种实现方式:热点触发指令为用户请求。
在所述热点触发指令一个时间窗口的结束的情况下,则确定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包括:将一个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确定为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
由于本申请将单位时间切分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并统计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所以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对象使用量即为计算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内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因此,需要确定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并获取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为了确定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在接收热点触发指令后,可以确定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
步骤S402:基于所述触发时间向后确定出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由于热点具有时效性,一个热点在一个单位时间可能为热点,在另一个单位时间可能不为热点,所以在确定对象是否热点时,需要确定距离触发时间最近的单位时间。由于单位时间由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组成,因此,需要确定距离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可以理解的是,在触发时间之前具有很多时间窗口,各个时间窗口与触发时间之间的时长不一,时长越小表示该时间窗口刚刚过去不久,时长越大表示该时间窗口过去时间较长。
为了确定距离触发时间最近的单位时间,按照时长由小至大的顺序依次确定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这些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组合,便是与触发时间距离最近的单位时间。
针对第一种切分方式,在本步骤具体执行过程包括:
在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确定出与所述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针对第二种切分方式,在本步骤具体执行过程包括:
按照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预设使用顺序,计算并记录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确定出与所述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其中,确定出与所述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包括:
将所述触发时间所在的时间窗口确定为当前时间窗口,按时间窗口与所述触发时间之间时长由小至大的顺序由近的顺序,依次确定出(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将当前时间窗口和(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确定为与所述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由于在确定热点过程中,仅利用距离触发时间较近的时间窗口,距离触发时间较远的时间窗口不再使用。因此,可以删除距离触发时间较远的时间窗口,以便节省系统资源。
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包括: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计算完毕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在计算完毕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后,在与当前时刻之间时长最小的一个最新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删除与当前时刻之间时长最大的一个时间窗口及其对象使用量。
为了使得系统资源最优,则可以仅保留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删除其它与触发时间距离较远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可以理解的是,保留的时间窗口数量大于预设数量,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步骤S203: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本步骤可以有两种具体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直接叠加方式。
在确定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后,确定时间窗口对应的对象使用量,直接将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进行叠加,得到和值。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将各个时间窗口一视同仁。可以理解的是,距离触发时间越近的时间窗口越能代表对象的使用情况,距离触发时间越远的时间窗口越不能代表对象的使用情况,因此,在第一种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优化方式。
第二种实现方式:加权叠加方式。
参见图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确定各个时间窗口对应的权重。
距离触发时间越近的时间窗口越能代表对象的使用情况,所以可以计算确定各个时间窗口与触发时间之间的时长,然后,按时长与权重成反比关系,确定各个时间窗口的权重。这样可以使得距离触发时间越近的时间窗口权重越高,距离触发时间越远的时间窗口权重越低。具体时长与权重的计算公式不做限定,具体公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而定,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302:计算各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与对应权重的乘积。
在确定各个时间窗口的权重之后,可以计算各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与对应权重的乘积,以便可以增加与触发时间距离较近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比重,减轻与触发时间距离较远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比重。
步骤S303:将各个时间窗口的乘积的和值,确定为所述和值。
返回图5,进入步骤S403:判断和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404,否则进入步骤S406。
步骤S404:若所述加权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
步骤S405:获取对象状态,若所述对象状态为非热点状态,则设置对象状态为热点状态,并将所述对象的对象标识添加至热点标识集合中。
步骤S406:确定对象非热点。
步骤S407:获取对象状态,若所述对象状态为热点状态,则设置对象状态为非热点状态,在热点标识集合中删除所述对象的对象标识。
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热点确定方法,不再以整秒作为确定热点的触发热点条件,而是以用户请求来作为确定热点的触发条件,然后,会从接收用户请求的接收时间开始向后确定出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本申请根据接收时间决定距离接收时间最近的单位时间,而不是固定的将整秒作为单位时间。所以,本申请计算得到的单位时间内的对象使用量可以反映出对象的真实使用情况。
由于本申请可以确定的对象使用量能够反映准确及时的反映对象真实使用情况,所以本申请可以及时发现热点,不会存在遗漏热点的情况,在一个热点超过有效期之后,也会及时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本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热点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对象使用请求;
服务器,用于在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对象使用请求,并确定出所述对象使用请求的接收时间;其中,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切分为预设数量且时长一致的时间窗口;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2.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接收对象使用请求并确定出所述对象使用请求的接收时间;其中,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切分为预设数量且时长一致的时间窗口;
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包括:
将所述接收时间所在的时间窗口确定为当前时间窗口;
按时间窗口与所述接收时间之间时长由小至大的顺序由近的顺序,依次确定出(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
将当前时间窗口和(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确定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在(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
在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删除记录时间最长的时间窗口及其对象使用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包括:
确定各个时间窗口对应的权重;
计算各个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与对应权重的乘积;
将各个时间窗口的乘积的和值,确定为所述和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个时间窗口对应的权重,包括:
确定各个时间窗口与接收时间之间的时长;
按时长与权重成反比关系,确定各个时间窗口的权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对象为热点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对象状态;
若所述对象状态为非热点状态,则设置对象状态为热点状态;
将所述对象的对象标识添加至热点标识集合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对象为非热点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对象状态;
若所述对象状态为热点状态,则设置对象状态为非热点状态;
在热点标识集合中删除所述对象的对象标识。
9.一种热点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对象使用请求;
服务器,用于按照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预设使用顺序,来计算并记录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其中,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随机切分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接收对象使用请求并确定出所述对象使用请求的接收时间,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10.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预设使用顺序,来计算并记录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其中,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随机切分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接收对象使用请求并确定出所述对象使用请求的接收时间;
确定出与所述接收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11.一种热点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对象使用请求;
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对象使用请求,还用于接收热点触发指令,并确定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基于所述触发时间向后确定出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12.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热点触发指令并确定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
基于所述触发时间向后确定出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若所述和值大于预设值,则确定对象为热点,否则确定对象为非热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点触发指令为一个用户请求的情况下,则确定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包括:
将一个用户请求的接收时间确定为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点触发指令一个时间窗口的结束的情况下,则确定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包括:
将一个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确定为所述热点触发指令的触发时间。
15.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切分为预设数量且时长一致的时间窗口的情况下,则所述基于所述触发时间向后确定出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包括:
在按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计算并记录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确定出与所述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16.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热点的单位时间被随机切分为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情况下,则所述基于所述触发时间向后确定出单位时间内对象使用量的和值,包括:
按照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预设使用顺序,计算并记录各个时间窗口内对象使用量;
确定出与所述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计算所述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的和值。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出与所述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包括:
将所述触发时间所在的时间窗口确定为当前时间窗口;
按时间窗口与所述触发时间之间时长由小至大的顺序由近的顺序,依次确定出(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
将当前时间窗口和(预设数量-1)的时间窗口,确定为与所述触发时间最近的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时间窗口计算对象使用量的过程中,在预设数量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按时间窗口计算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
在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的对象使用量计算完毕后,删除记录时间最长的时间窗口及其对象使用量。
CN201611101494.8A 2016-12-02 2016-12-02 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156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1494.8A CN108156193B (zh) 2016-12-02 2016-12-02 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1494.8A CN108156193B (zh) 2016-12-02 2016-12-02 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6193A true CN108156193A (zh) 2018-06-12
CN108156193B CN108156193B (zh) 2022-08-19

Family

ID=62470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01494.8A Active CN108156193B (zh) 2016-12-02 2016-12-02 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6193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1941A1 (en) * 2001-01-11 2002-07-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net appliance integrating telephone function security and guidance features
CN101645837A (zh) * 2009-09-04 2010-02-10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23279A (zh) * 2011-12-12 2012-06-27 云海创想信息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及其热点文件存取方法
US20120307050A1 (en) * 2009-09-20 2012-12-06 Mimar Tibet Mobile security audio-video recorder with local storage and continuous recording loop
US20130144903A1 (en) * 2008-05-03 2013-06-06 Cinsa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on and playback of supplemented videos
CN103226550A (zh) * 2012-01-31 2013-07-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查询输入的热点事件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03327079A (zh) * 2013-05-31 2013-09-25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资源的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03399861A (zh) * 2013-07-04 2013-11-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址导航中的网址推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500213A (zh) * 2013-09-30 2014-01-08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预读取的页面热点资源更新方法和装置
US20140068221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in Provisioning
CN103905267A (zh) * 2012-12-28 2014-07-02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4348841A (zh) * 2013-07-23 2015-02-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方法、分析和管控系统及内容分发网络系统
CN104516471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管理存储器系统的电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83873A (zh) * 2015-09-18 2015-12-23 北京博雅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恶意点击行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335349A (zh) * 2015-08-26 2016-02-17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时间窗口的lda微博主题趋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373347A (zh) * 2015-10-23 2016-03-02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系统的热点数据识别和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5447062A (zh) * 2014-09-30 2016-03-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热点数据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5704246A (zh) * 2016-04-12 2016-06-2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dn架构的网络分流装置和方法
US20160350292A1 (en) * 2015-05-27 2016-12-01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time data migration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1941A1 (en) * 2001-01-11 2002-07-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net appliance integrating telephone function security and guidance features
US20130144903A1 (en) * 2008-05-03 2013-06-06 Cinsa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on and playback of supplemented videos
CN101645837A (zh) * 2009-09-04 2010-02-10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307050A1 (en) * 2009-09-20 2012-12-06 Mimar Tibet Mobile security audio-video recorder with local storage and continuous recording loop
CN102523279A (zh) * 2011-12-12 2012-06-27 云海创想信息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及其热点文件存取方法
CN103226550A (zh) * 2012-01-31 2013-07-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查询输入的热点事件确定方法和系统
US20140068221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in Provisioning
CN103905267A (zh) * 2012-12-28 2014-07-02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3327079A (zh) * 2013-05-31 2013-09-25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资源的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03399861A (zh) * 2013-07-04 2013-11-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址导航中的网址推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48841A (zh) * 2013-07-23 2015-02-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方法、分析和管控系统及内容分发网络系统
CN104516471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管理存储器系统的电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00213A (zh) * 2013-09-30 2014-01-08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预读取的页面热点资源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5447062A (zh) * 2014-09-30 2016-03-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热点数据识别方法和装置
US20160350292A1 (en) * 2015-05-27 2016-12-01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time data migration
CN105335349A (zh) * 2015-08-26 2016-02-17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时间窗口的lda微博主题趋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183873A (zh) * 2015-09-18 2015-12-23 北京博雅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恶意点击行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373347A (zh) * 2015-10-23 2016-03-02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系统的热点数据识别和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5704246A (zh) * 2016-04-12 2016-06-2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dn架构的网络分流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琼 等: "数据流突发检测研究现状", 《信息网络安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6193B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70591B1 (en) Cold and hot data identification threshold calcul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1064808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9447609A (zh) 支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693359B (zh) 一种建立家庭成员社交关系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28769A (zh) 一种缓存分配方法,及设备
KR20180014883A (ko) 버스트 모드 제어
CN106060117A (zh) 一种页面停留时长的计时方法和装置
CN111339200A (zh) 一种基于数据库同步的数据校验方法及数据校验系统
CN107122126A (zh) 数据的迁移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153783A (zh)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46114A (zh) 分布式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02421B (zh) 一种信息拦截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2984069A (zh) 表项调整方法、装置和交换设备
US20170222886A1 (en) Metering storage usage
CN101378554A (zh) 基站位置数据获取与更新的方法与装置
CN106068019A (zh) 热点共享的授权方法、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08156193A (zh) 一种热点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0750498B (zh) 对象访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688360A (zh) 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34746A (zh) 一种web集群缓存的利用系统及优化方法
CN109062514A (zh) 一种基于命名空间的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5447086A (zh) 文件存储方法及实现该存储方法的服务器
CN110187840A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4253713A (zh) 一种监控环境下存储、读取数据包的方法及对应的装置
CN108255937A (zh) 基于sdn的资源清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