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5864A - 一种智能追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追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5864A
CN108155864A CN201810163851.6A CN201810163851A CN108155864A CN 108155864 A CN108155864 A CN 108155864A CN 201810163851 A CN201810163851 A CN 201810163851A CN 108155864 A CN108155864 A CN 108155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robot
photovoltaic
main drive
photovoltaic board
revol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38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Shend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Shend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Shend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Shend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638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58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5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586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02S20/32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ar track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3/00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 G05D3/10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without using feedback
    • G05D3/105Solar track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追日系统,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太阳能追日系统为单个调节支架均配置独立的制动装置和传感系统,建造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追日系统,包括若干光伏板、设置在对应光伏板下方的光伏板支架,以及与若干光伏板支架对接的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光伏板支架运动并跟踪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主驱动电机,光伏板支架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引导智能机器人定位并与对应的光伏板支架对正的定位对接站,还包括用于远程监测和控制智能机器人的控制中心。本发明的智能机器人将根据监控中心的控制命令在预定行动路线中逐一调整光伏板支架的方位角和高度角,具有建设和维护成本低、利于推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追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追日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数量巨大的环保清洁能源,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约为目前世界能耗总和的2×104倍,世界环保协会近日的一份报告上说,从目前到本世纪中叶,太阳能的开发将进入高潮,它在全球能源中占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激增50%。大部分的太阳能系统都是采用固定式,所以随着不同时段太阳照射位置的不同,无法随时让太阳能光电板与阳光保持垂直,因此也无法使太阳能板可以长时间发挥其最大效率,尤其在上午与下午太阳斜射时,效果最差。为了能随时或分时段变换太阳能电池板的旋转角度,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目的的,新型的节能环保技术——太阳能追日系统应运而生。
现有太阳能追日系统为单个太阳能板配置一个独立的调节支架,这种调节支架内设置有数个电机分别用于带动太阳能板旋转和调节倾角,这种太阳能追日系统在调节支架上都设置有传感系统,当单个传感系统与中央处理系统通信后再调节对应的调节支架进行逐日。这种太阳能追日系统造价高昂,且维护成本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太阳能发电站的推广使用。因此,设计一种由单个智能机器人控制和驱动数百甚至上千光伏支架逐日的智能追日系统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太阳能追日系统为单个调节支架均配置独立的制动装置和传感系统,造价高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单个智能机器人控制和驱动数百甚至上千光伏支架逐日的智能追日系统。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追日系统,包括若干光伏板和设置在对应光伏板下方的光伏板支架,以及与若干光伏板支架对接的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光伏板支架运动并跟踪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主驱动电机,光伏板支架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引导智能机器人定位并与对应的光伏板支架对正的定位对接站,还包括用于远程监测和控制智能机器人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实际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出各个光伏板所在位置太阳的实时理论方位角数据和实时理论高度角数据,再根据实时理论方位角数据和实时理论高度角数据规划智能机器人的预定行动路线。
进一步地,智能机器人包括机体,主驱动电机设置在机体前端,机体前端还设置有驱动电机升降装置和与主驱动电机供电线连接的供电触点A,机体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机体外围还设置有若干信号接收器,机体顶部设置有光线感应测量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机体内还设置有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分别与主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升降装置、行走机构、若干信号接收器光线感应测量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电连接。智能机器人根据控制中心制定的预定行动路线移动至对应光伏支架的位置,机体顶部的光线感应测量装置实地测量该位置太阳的实际方位角数据和实际高度角数据,实际方位角数据和实际高度角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传输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经过数据处理后下达控制命令,控制命令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反馈到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根据控制命令调整主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升降装置的工作。
进一步地,定位对接站包括站体,站体前端设置有用于引导智能机器人定位的第一信号发射器和用于引导智能机器人对正的第二信号发射器,站体前端还设置有供电触点B,站体下方设置有用于为主驱动电机供电的蓄电池,蓄电池的放电接口与供电触点B连接,蓄电池的充电接口与光伏板连接。第一信号发射器包括三个方位不同的红外信号发射器,第一信号发射器发生的信号包括三组不同方位的红外信号,智能机器人机体外围设置的若干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红外信号后反馈至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行走机构来控制智能机器人向定位对接站移动;第二信号发射器采用抛物面反射器发射信号,利用单透镜将LED光线聚焦再经由抛物面反射器散射出去,智能机器人的若干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反馈给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行走机构来控制智能机器人的姿态并与定位对接站对正,使供电触点A与供电触点B对接。
进一步地,光伏板支架包括设置有空腔的基座,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带动光伏板转动的旋转套管,旋转套管上端延伸出基座且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将旋转套管固定在基座上的凸缘,旋转套管外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自由端与光伏板底部活动连接,旋转套管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上端延伸出旋转套管并与光伏板底部活动连接,升降杆下端活动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传动杆,传动杆下端延伸出旋转套管,空腔内还设置有同时与旋转套管和传动杆连接的用于选择性驱动传动杆升降和旋转套管转动的切换式传动机构,切换式传动机构由主驱动电机驱动。
进一步地,切换式传动机构包括用于带动旋转套管转动的旋转传动组件和用于带动升降杆组件升降的升降传动组件,以及由主驱动机驱动的用于选择性控制旋转传动组件和升降传动组件传动的切换连接传动组件。
进一步地,升降传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空腔内的传动轴A,传动轴A两端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传动轴A上套设有用于带动传动杆升降的齿轮,传动杆外壁上轴向均布有与齿轮啮合的若干环状齿,传动轴A上还套设有用于带动传动轴A转动的蜗轮A,空腔内水平设置有与蜗轮A啮合的蜗杆A,蜗杆A两端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蜗杆A作为主动件,且涡轮A与蜗杆A的设置符合自锁条件。
进一步地,旋转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旋转套管下端的蜗轮B和与蜗轮B啮合的蜗杆B,蜗杆B两端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蜗杆B位于蜗杆A上方且与蜗杆A平行。蜗杆B作为主动件,且蜗杆B与蜗杆B的设置符合自锁条件。
进一步地,切换连接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蜗杆A上的副传动齿轮A和套设在蜗杆B上的与副传动齿轮A对应的副传动齿轮B,副传动齿轮A和副传动齿轮B之间设置有主传动齿轮和可升降的用于带动主传动齿轮转动的传动轴B,副传动齿轮A和副传动齿轮B均与主传动齿轮啮合,副传动齿轮A和副传动齿轮B与主传动齿轮之间均存在间隙,基座侧壁上开设有与传动轴B对应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机并带动传动轴B升降定位和旋转的自锁滑块连接组件,导向槽底部设置有条孔,传动轴B一端穿过条孔与自锁滑块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自锁滑块连接组件包括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滑块上设置有圆形槽,圆形槽内活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机输出轴并跟随外部电机输出轴转动的自锁连接套,切换连接传动组件的传动轴B穿过滑块并与自锁连接套固定连接,传动轴B与滑块滑动配合,滑块两侧与导向槽侧壁之间设置有两个滑动定位自锁装置。
进一步地,自锁连接套包括与驱动电机输出轴配合的套体,套体的内壁上径向开设有若干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方形限位块,限位槽槽底与方形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压簧,方形限位块靠近限位槽槽底和开口的两侧上设置有便于外部电机输出轴插入和抽出的斜面,主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与对应方形限位块配合的V型凹槽。
进一步地,滑动定位自锁装置包括竖直固定在导向槽侧壁上的条形定位件,条形定位件内竖直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中设置有与条形定位件滑动配合的定位杆,导向孔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定位槽内均设置有自锁弹簧和自锁球,自锁弹簧设置在定位槽槽底与自锁球之间,定位杆上设置有三个与自锁球配合的凹槽,定位杆上下两端延伸出条形定位件,定位杆两端与滑块之间均设置有辅助定位杆,辅助定位杆一端与定位杆固定连接,辅助定位杆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动定位自锁装置有两个档位状态,包括与副传动齿轮A配合的用于调节光伏板支架追踪太阳高度角的第一档位,以及与副传动齿轮B配合的用于调节光伏板支架追踪太阳方位角的第二档位。
当智能机器人与对应定位对接站完成对接工作后,设置在智能机器人机体前端的主驱动电机输出轴插入对应自锁滑块连接组件的自锁连接套中,此时滑动定位自锁装置默认处于第一档位,智能机器人的中央控制器根据监控中心的控制命令控制主驱动电机运行,首先调节光伏板支架的高度角偏差,然后驱动电机升降装置带动主驱动电机升高,主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升高使滑动定位自锁装置出于第二档位,主驱动电机再次运行并调节光伏板支架的方位角偏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智能追日系统中的光伏板支架均未设置内置的驱动电机,特定范围内的若干个光伏板支架的调节工作全部由监控中心、一个智能机器人和对应定位对接站配合完成,智能机器人上设置的主驱动电机会根据监控中心的控制命令根据预定行动路线逐一调整各个光伏板支架的方位角和高度角,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极大地缩减光伏发电的投入成本和维护成本,能够有效推动光伏发电的推广和应用。
2、本发明智能机器人上未设置为主驱动电机供电的蓄电池,而将蓄电池设置在定位对接站下方,蓄电池与主驱动电机通过供电触点A和供电触点B的对接实现接触供电,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智能机器人的负重,在保障智能机器人总做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智能机器人的续航能力。
3、本发明设置在定位对接站下方的蓄电池通过对应的光伏板完成自动充电,这一方面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降低了发电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4、本发明的光伏板支架设置的切换式传动机构只需要一个外部驱动电机就可以完成方位角和高度角的调节,结构简单,工作高效,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智能机器人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智能机器人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定位对接站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定位对接站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光伏板支架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图6中A-A向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图6中B-B向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自锁滑块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滑动定位自锁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光伏板;2-光伏板支架;3-智能机器人;4-定位对接站;2.1-基座;2.2-旋转套管;2.3-凸缘;2.4-连杆;2.5-升降杆;2.6-传动杆;2.7-旋转传动组件;2.71-蜗轮B;2.72-蜗杆B;2.8-升降传动组件;2.9-切换连接传动组件;2.81-传动轴A;2.82-齿轮;2.83-蜗轮A;2.84-蜗杆A;2.91-副传动齿轮A;2.92-副传动齿轮B;2.93-主传动齿轮;2.94-传动轴B;2.95-导向槽;2.96-自锁滑块连接组件;2.961-滑块;2.962-套体;2.963-限位槽;2.964-方形限位块;2.965-压簧;2.97-滑动定位自锁装置;2.971-条形定位件;2.972-定位杆;2.973-定位槽;2.974-自锁弹簧;2.975-自锁球;2.976-辅助定位杆;3.1-机体;3.2-主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升降装置;3.4-供电触点A;3.5-行走机构;3.6-信号接收器;3.7-光线感应测量装置;3.8-无线通信装置;4.1-站体;4.2-第一信号发射器;4.3-第二信号发射器;4.4-供电触点B;4.5-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10所示的一种智能追日系统,包括若干光伏板1、设置在对应光伏板1下方的光伏板支架2,以及与若干光伏板支架2对接的智能机器人3,智能机器人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光伏板支架2运动并跟踪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主驱动电机3.2,光伏板支架2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引导智能机器人3定位并与对应的光伏板支架2对正的定位对接站4,还包括用于远程监测和控制智能机器人3的控制中心。
智能机器人3包括机体3.1,主驱动电机3.2设置在机体3.1前端,机体3.1前端还设置有驱动电机升降装置3.3和与主驱动电机3.2供电线电连接的供电触点A3.4,机体3.1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3.5,机体3.1外围还设置有若干信号接收器3.6,机体3.1顶部设置有光线感应测量装置3.7和无线通信装置3.8,机体3.1内还设置有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分别与主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升降装置3.3、行走机构3.5、若干信号接收器3.6、光线感应测量装置3.7和无线通信装置3.8电连接。
定位对接站4包括站体4.1,站体4.1前端设置有用于引导智能机器人3定位的第一信号发射器4.2和用于引导智能机器人3对正的第二信号发射器4.3,站体4.1前端还设置有供电触点B4.4,站体4.1下方设置有用于为主驱动电机3.2供电的蓄电池4.5,蓄电池4.5的放电接口与供电触点B4.4电连接,蓄电池4.5的充电接口与光伏板1电连接。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为:控制中心根据实际地理位置信息计算出各个光伏板所在位置太阳的实时理论方位角数据和实时理论高度角数据,再根据实时理论方位角数据和实时理论高度角数据规划智能机器人的预定行动路线;智能机器人根据控制中心制定的预定行动路线移动至对应光伏支架的位置,机体顶部的光线感应测量装置实地测量该位置太阳的实际方位角数据和实际高度角数据,实际方位角数据和实际高度角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传输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经过数据处理后下达控制命令,控制命令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反馈到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根据控制命令调整主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升降装置的工作。
定位对接站站体的第一信号发射器包括三个方位不同的红外信号发射器,第一信号发射器发生的信号包括三组不同方位的红外信号,当智能机器人机体行走至相应的定位对接站附近时,机体外围设置的若干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红外信号后反馈至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行走机构来控制智能机器人向定位对接站移动;第二信号发射器采用抛物面反射器发射信号,利用单透镜将LED光线聚焦再经由抛物面反射器散射出去,智能机器人的若干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反馈给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行走机构来控制智能机器人的姿态并与定位对接站对正,使供电触点A与供电触点B对接,并使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架对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光伏支架2包括设置有空腔的基座2.1,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带动光伏板1转动的旋转套管2.2,旋转套管2.2上端延伸出基座2.1且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将旋转套管2.2固定在基座2.1上的凸缘2.3,旋转套管2.2外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杆2.4,连杆2.4自由端与光伏板1底部活动连接,旋转套管2.2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杆2.5,升降杆2.5上端延伸出旋转套管2.2并与光伏板1底部活动连接,升降杆2.5下端活动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传动杆2.6,传动杆2.6下端延伸出旋转套管2.2,空腔内还设置有同时与旋转套管2.2和传动杆2.6连接的用于选择性驱动传动杆2.6升降和旋转套管2.2转动的切换式传动机构,切换式传动机构由主驱动电机3.2驱动。
切换式传动机构包括用于带动旋转套管2.2转动的旋转传动组件2.7和用于带动升降杆2.5组件升降的升降传动组件2.8,以及由外部驱动电机驱动的用于选择性控制旋转传动组件2.7和升降传动组件2.8传动的切换连接传动组件2.9。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为: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切换连接传动组件对接后,切换连接传动组件选择性控制旋转传动组件运转,旋转传动组件的运转带动旋转套管正反向转动,一端活动连接在光伏板底部的连杆随着旋转套管的转动带动光伏板旋转并跟踪太阳方位角;驱动电机驱动装置带动主驱动电机移动,使得切换连接传动组件与旋转传动组件脱离并控制升降传动组件运转,升降传动组件的运转带动升降杆升降,光伏板在升降杆的带动下调整倾斜角并跟踪太阳高度角。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升降传动组件2.8包括水平设置在空腔内的传动轴A2.81,传动轴A2.81两端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传动轴A2.81上套设有用于带动传动杆2.6升降的齿轮2.82,传动杆2.6外壁上轴向均布有与齿轮2.82啮合的若干环状齿,传动轴A2.81上还套设有用于带动传动轴A2.81转动的蜗轮A2.83,空腔内水平设置有与蜗轮A2.83啮合的蜗杆A2.84,蜗杆A2.84两端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蜗杆A2.84作为主动件,且涡轮A2.83与蜗杆A2.84的设置符合自锁条件。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为:切换连接传动组件选择性控制蜗杆A转动,蜗轮A在蜗杆A的驱动下带动同轴的齿轮转动,与齿轮啮合的设置有环状齿的传动杆在齿轮的带动下上下升降。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旋转传动组件2.7包括套设在旋转套管2.2下端的蜗轮B2.71和与蜗轮B2.71啮合的蜗杆B2.72,蜗杆B2.72两端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蜗杆B2.72位于蜗杆A2.84上方且与蜗杆A2.84平行。蜗杆B2.72作为主动件,且蜗轮B2.71与蜗杆B2.72的设置符合自锁条件。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切换连接传动组件2.9包括套设在蜗杆A2.84上的副传动齿轮A2.91和套设在蜗杆B2.72上的与副传动齿轮A2.91对应的副传动齿轮B2.92,副传动齿轮A2.91和副传动齿轮B2.92之间设置有主传动齿轮2.93和可升降的用于带动主传动齿轮2.93转动的传动轴B2.94,副传动齿轮A2.91和副传动齿轮B2.92均与主传动齿轮2.93啮合,副传动齿轮A2.91和副传动齿轮B2.92与主传动齿轮2.93之间均存在间隙,基座2.1侧壁上开设有与传动轴B2.94对应的导向槽2.95,导向槽2.95内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驱动电机并带动传动轴B2.94升降定位和旋转的自锁滑块连接组件2.96,导向槽2.95底部设置有条孔,传动轴B2.94一端穿过条孔与自锁滑块连接组件2.96固定连接。
自锁滑块连接组件2.96包括与导向槽2.95滑动配合的滑块2.961,滑块2.961上设置有圆形槽,圆形槽内活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驱动电机输出轴并跟随外部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的自锁连接套,切换连接传动组件2.9的传动轴B2.94穿过滑块2.961并与自锁连接套固定连接,传动轴B2.94与滑块2.961滑动配合,滑块2.961两侧与导向槽2.95侧壁之间设置有两个滑动定位自锁装置2.97。
自锁连接套包括底部封闭的呈圆筒状的套体2.962,套体2.962的内壁上径向开设有若干限位槽2.963,限位槽2.963内设置有方形限位块2.964,限位槽2.963槽底与方形限位块2.964之间设置有压簧2.965,方形限位块2.964靠近限位槽2.963槽底和开口的两侧上设置有便于外部驱动电机输出轴插入和抽出的斜面,主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与对应方形限位块配合的V型凹槽。
滑动定位自锁装置2.97包括竖直固定在导向槽2.95侧壁上的条形定位件2.971,条形定位件2.971内竖直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中设置有与条形定位件2.971滑动配合的定位杆2.972,导向孔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2.973,定位槽2.973内均设置有自锁弹簧2.974和自锁球2.975,自锁弹簧2.974设置在定位槽2.973槽底与自锁球2.975之间,定位杆2.972上设置有三个与自锁球2.975配合的凹槽,定位杆2.972上下两端延伸出条形定位件2.971,定位杆2.972两端与滑块2.961之间均设置有辅助定位杆2.976,辅助定位杆2.976一端与定位杆2.972固定连接,辅助定位杆2.976另一端与滑块2.96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智能机器人与对应定位对接站完成对接工作后,设置在智能机器人机体前端的主驱动电机输出轴插入对应自锁滑块连接组件的自锁连接套中,此时滑动定位自锁装置默认处于第一档位,智能机器人的中央控制器根据监控中心的控制命令控制主驱动电机运行,在若干限位槽内的压簧和方形限位块配合下,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套体卡接并带动套体旋转,此时滑动定位自锁装置处于第一档位,主传动齿轮与副传动齿轮A啮合,副传动齿轮A的转动驱动升降传动组件运转并带动传动杆升降,首先完成光伏板支架高度角偏差的调节;驱动电机升降装置带动主驱动电机升高,滑块在导向槽内向上滑动,辅助定位杆带动定位杆在导向孔中向上滑动,卡接在对应凹槽中的自锁球在外力作用下向定位槽内移动,当自锁球接近临近的另一个凹槽时,自锁弹簧将自锁球顶出并再次锁死在该凹槽内,此时,主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升高使滑动定位自锁装置处于第二档位,主驱动电机再次运行,与套体固定连接的传动轴B在套体的带动下旋转并通过主传动齿轮驱动副传动齿轮B转动,副传动齿轮B的转动驱动旋转传动组件运转并带动套筒旋转,并调节光伏板支架的方位角偏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智能追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光伏板(1)、设置在对应光伏板(1)下方的光伏板支架(2),以及与若干光伏板支架(2)对接的智能机器人(3),智能机器人(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光伏板支架(2)运动并跟踪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主驱动电机(3.2),光伏板支架(2)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引导智能机器人(3)定位并与对应的光伏板支架(2)对正的定位对接站(4),还包括用于远程监测和控制智能机器人(3)的控制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追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3)包括机体(3.1),所述主驱动电机(3.2)设置在机体(3.1)前端,机体(3.1)前端还设置有驱动电机升降装置(3.3)和与主驱动电机(3.2)供电线电连接的供电触点A(3.4),机体(3.1)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3.5),机体(3.1)外围还设置有若干信号接收器(3.6),机体(3.1)顶部设置有光线感应测量装置(3.7)和无线通信装置(3.8),机体(3.1)内还设置有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分别与主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升降装置(3.3)、行走机构(3.5)、若干信号接收器(3.6)、光线感应测量装置(3.7)和无线通信装置(3.8)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追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对接站(4)包括站体(4.1),站体(4.1)前端设置有用于引导智能机器人(3)定位的第一信号发射器(4.2)和用于引导智能机器人(3)对正的第二信号发射器(4.3),站体(4.1)前端还设置有供电触点B(4.4),站体(4.1)下方设置有用于为主驱动电机(3.2)供电的蓄电池(4.5),蓄电池(4.5)的放电接口与供电触点B(4.4)电连接,蓄电池(4.5)的充电接口与光伏板(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追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支架(2)包括设置有空腔的基座(2.1),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带动光伏板(1)转动的旋转套管(2.2),旋转套管(2.2)上端延伸出基座(2.1)且外壁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将旋转套管(2.2)固定在基座(2.1)上的凸缘(2.3),旋转套管(2.2)外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杆(2.4),连杆(2.4)自由端与光伏板(1)底部活动连接,旋转套管(2.2)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杆(2.5),升降杆(2.5)上端延伸出旋转套管(2.2)并与光伏板(1)底部活动连接,升降杆(2.5)下端活动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传动杆(2.6),传动杆(2.6)下端延伸出旋转套管(2.2),空腔内还设置有同时与旋转套管(2.2)和传动杆(2.6)连接的用于选择性驱动传动杆(2.6)升降和旋转套管(2.2)转动的切换式传动机构,切换式传动机构由主驱动电机(3.2)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追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式传动机构包括用于带动旋转套管(2.2)转动的旋转传动组件(2.7)和用于带动升降杆(2.5)组件升降的升降传动组件(2.8),以及由外部驱动电机驱动的用于选择性控制旋转传动组件(2.7)和升降传动组件(2.8)传动的切换连接传动组件(2.9)。
CN201810163851.6A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智能追日系统 Withdrawn CN1081558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3851.6A CN108155864A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智能追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3851.6A CN108155864A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智能追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5864A true CN108155864A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56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3851.6A Withdrawn CN108155864A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智能追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58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3026A (zh) * 2019-12-30 2020-04-17 江苏祺创光电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节能led太阳能智能路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3026A (zh) * 2019-12-30 2020-04-17 江苏祺创光电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节能led太阳能智能路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04246U (zh) 无人值守无人机智能停机坪系统
CN102447422A (zh) 一种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随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859148B (zh) 一种采光球型太阳位置传感器及自动跟踪方法
CN203858516U (zh) 一种太阳能双轴跟踪装置
KR101269635B1 (ko) 태양광발전기용 태양추적장치
CN112928978A (zh) 一种建筑屋顶太阳能板用集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028833U (zh) 一种智能追日系统
CN202424582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
CN108356788A (zh) 一种能够转化太阳能的智能化机器人
CN108155864A (zh) 一种智能追日系统
CN206627833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转换装置的旋转机构
CN108233857A (zh) 一种智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
CN105322875A (zh) 一种高效太阳能板系统
CN105245178A (zh) 一种自动跟踪太阳的光伏发电装置
CN205195642U (zh) 一种高效太阳能板系统
CN117060839A (zh) 光伏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CN105204530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获取能量的系统
CN211293758U (zh) 基于机器视觉识别实现太阳能自动追踪装置
CN206117574U (zh) 一种全方位跟随太阳照射方向转动的光伏发电系统
CN216159921U (zh) 一种智能电器用的环境数据采集装置
CN205003553U (zh) 一种能自动调节光伏电池板角度的控制装置
CN210693841U (zh) 绿色建筑
CN210839429U (zh) 一种用于采集终端备电系统的光伏组件角度调整结构
CN208040279U (zh) 一种门窗卷帘控制装置及系统
CN209742127U (zh) 一种墙体自动开合及翻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