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3978A - 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53978A CN108153978A CN201711429346.3A CN201711429346A CN108153978A CN 108153978 A CN108153978 A CN 108153978A CN 201711429346 A CN201711429346 A CN 201711429346A CN 108153978 A CN108153978 A CN 1081539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quality
- pollutant
- standard
- matrix
- sce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52—Water fil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和实测水质数据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水文情景矩阵构建;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与验证率定;以污染源普查结果为条件的水质数值模拟;源质响应矩阵构建;以及基于实测水质数据和源质响应矩阵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利用水动力水质模型核算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评估污染源普查结果的准确性,能够在不确定污染源的前提下,较为准确的评估普查结果的真是可靠性,对审核污染源普查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在全国污染源普查后评估中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2016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7年开始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自2010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以来,我国在全面了解污染源状况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工作。污染源普查是准确判断我国当前环境形势,评估全国环境污染状况,制定国家、省市级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制度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国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污染源普查涉及的范围广、过程复杂,不同区域所掌握的技术和思路不一,甚至由于区域利益等主观问题的存在,污染源普查的结果是否准确,是否真正客观地反映了被普查区域的污染源状况,一直是难以获知的难题。一套准确的污普数据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何评价这套数据是否准确,则是获取准确污普数据的前提。目前,尚缺乏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随着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水质浓度监测、流量水位等水文监测技术不断成熟,我国正在构建全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已经在全国各大水域部署了一套科学、准确的水质监测网。水体水质和污染源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污染源的变化将极大地引起水质的变化。利用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污染源普查数据的校核是进行污普数据核查的有效途径。目前,关于污染源与水质的响应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的进展,具有动力学机理的水动力水质模型,能准确的反应不同污染源变化下,水体中水质的演变过程。但如何将水动力水质模型和污染源普查校核联合起来,尚缺乏具体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缺乏将水动力水质模型和污染源普查校核联合起来进行污染普查结果评估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研究区域实测的水文数据,包括所要评估的污染源在不同的日期内,所在水体的入流处的流量,以及出流处的水位,构建涵盖时间、流量和水位的水文情景矩阵;
S2、根据水体污染源的对流、扩散降解作用,构建水体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和率定;
S3、进行污染源调查,以调查结果为条件进行水质数值模拟,先模拟构建单个污染源排放矩阵,再模拟构建整个研究区域内由不同污染源组成的污染源排放矩阵;进而根据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得到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矩阵;
S4、将模拟的污染物浓度矩阵与不同污染源组成的污染源排放矩阵对应起来,构建一个水体内,不同位置的不同排放条件下、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源质响应矩阵;
S5、根据源质响应矩阵和实测水质数据进行污染源普查结果评估。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1中的水文情景矩阵R的具体为:
其中,t为时间,q为流量,z为水位,下标分别对应表示一年中每一天的时间、流量和水位数据。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2中构建水体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方法具体为:
基于圣维南方程组,构建水体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型方程如下:
连续方程:
X方向动量方程:
Y方向动量方程:
其中,u,v分别为x,y方向的垂向平均速度,单位m/s;z为水面高程,单位m;h为水深,单位m;f为科氏力系数,f=2Ωsinθ;其中Ω为地球旋转的角频率;θ为当地的纬度;γt为紊动粘性系数,单位m2/s,ρa和ρw分别是空气和水密度,单位kg/m3;fw为风应力系数;wx,wy分别为x,y方向的风速,单位m/s;
考虑水体污染物的对流、扩散降解作用,二维扩散方程的形式为:
其中,Ci为水中污染物i的浓度,单位mg/L;Kx、Ky为x、y方向上的扩散系数,单位s/m2;Kd为污染物的降解系数,单位L/s;Sm为排放负荷量,单位g/s。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2中对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进行验证和率定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a、选用确定性系数R2、Nash效率系数Ens和相对误差Re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评估;
其中,Qo表示实测值,单位m3/s;Qs表示模拟值,单位m3/s;
步骤b、水动力模型参数率定:基于研究水体中的实测的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流量、水位、流速,通过对比水动力模型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水动力模型的紊动粘性系数cn的参数率定;设定紊动粘性系数cn的率定范围,通过改变不同位置的cn值大小,当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的R2\ENS与RE满足需求时,得到率定的cn值;
步骤c、水质模型参数率定:基于研究水体中的实测的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COD、氨氮、TN、TP的浓度值,通过对比水质模型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水质模型的扩散系数和降解系数的率定;当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的R2\ENS与RE满足需求时,得到率定的扩散系数和降解系数的参数值;
步骤d、模型验证:利用研究水体中实测的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流量、水位、流速和COD、氨氮、TN、TP的浓度值,通过R2\ENS与RE进行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所率定的参数,能否满足R2\ENS与RE的评价标准需求,当需求满足时,确定率定的参数为本研究范围内的参数,当需求不满足时,重新划定参数的率定范围,重复步骤c-步骤d,直到模型验证满足要求。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3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单个污染源排放矩阵:基于污染源调查结果,构建流域内的点污染源从不排放到最大事故排放Pmax条件下的涵盖点源排放流量、排放浓度的排放矩阵;矩阵中,每个污染源的排放按照从0到Pmax,每次增加5%的方式进行线性增加;第i个污染源的排放矩阵Ri如下:
步骤2、构建流域污染源排放矩阵:设定流域所有污染源,不同排放条件下的对应方案,构建整个流域的污染源排放矩阵R:
步骤3、通过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进行不同水文情景下,流域不同排放条件下的水动力水质模拟,得到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不通水文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矩阵WQ;
其中,t为时间,q为流量,z为水位,c表示什么,下标分别对应表示一年中每一天的时间、流量和水位数据。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4中构建的源质响应矩阵具体为:
其中,R表示水文情景矩阵,WQ表示污染物浓度矩阵。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5中进行污染源普查结果评估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1、评估指标构建:构建污染源普查结果的评估指标,包括阈值范围评估指标、拟合度评估指标两个一级指标;其中,阈值范围评估指标包括整体阈值范围和情景阈值范围两个二级指标;拟合度包括整体拟合度和情景拟合度两个二级指标;
步骤2、整体阈值范围评估:包括实测水质阈值范围分析,模拟水质阈值范围分析,当模拟水质阈值范围涵盖实测值的阈值范围时,表明整体阈值达标,否则整体阈值不达标,达标记2分,不达标记0分;
步骤3、情景阈值范围评估:包括实测水质范围分析,模拟水质范围分析,当模拟水质的范围涵盖实测值的阈值范围时,表明该情景下阈值达标,否则该情景下阈值不达标;当所有情景中,有80%及以上的情景阈值达标时,表明情景阈值综合达标,否则不达标;达标记4分,不达标记0分;
步骤4、整体拟合度评估,利用R2评估法,评价所有实测位置所有水文情景下和模拟值的相关度,判断R2是否达标;达标记2分,不达标记0分;
步骤5、情景拟合度评估,利用R2评估法,评价所有实测位置,在当前水文情景下,和模拟值得相关度,判断R2是否达标;如果有80%的情景达标,则表明情景拟合度达标,达标记4分,不达标记0分。
步骤6、污染源普查结果综合评估:将步骤1-步骤5中评估的得分求和,若评估的达标记分为8分及以上,表明所要评估的污染源普查结果,整体是可靠的,否则,表明不可靠。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针对污染源普查数据校核的需要,以水动力水质模型为工具,基于实测水质数据,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方法流程清晰、操作方便,能大量的推广和应用,对评估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可靠性,辅助我国更好的开展污染源普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针对国家污染源二次普查中,要求利用实测水质数据核对污染源普查结果是否准确的工作要求,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值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水文情景矩阵构建;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与验证率定;以污染源普查结果为条件的水质数值模拟;源-质响应矩阵构建;以及基于实测水质数据和源质响应矩阵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评估。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研究区域实测的水文数据,包括所要评估的污染源在不同的日期内,所在水体的入流处的流量,以及出流处的水位,构建涵盖时间、流量和水位的水文情景矩阵;
S2、根据水体污染源的对流、扩散降解作用,构建水体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和率定;
S3、进行污染源调查,以调查结果为条件进行水质数值模拟,先模拟构建单个污染源排放矩阵,再模拟构建整个研究区域内由不同污染源组成的污染源排放矩阵;进而根据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得到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矩阵;
S4、将模拟的污染物浓度矩阵与不同污染源组成的污染源排放矩阵对应起来,构建一个水体内,不同位置的不同排放条件下、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源质响应矩阵;
S5、根据源质响应矩阵和实测水质数据进行污染源普查结果评估。
(1)水文情景矩阵构建,通过对研究区的实测的水文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所要评估的污染源在不同的日期内,所在的水体的入流处的流量、以及出流处水位,构建一个涵盖时间t、流量q和水位z的水文情景矩阵HY。
水文情景矩阵R的具体为:
其中,t为时间,q为流量,z为水位,下标分别对应表示一年中每一天的时间、流量和水位数据。
(2)构建水体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1、基于圣维南方程组,构建水体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型方程如下:
连续方程:
X方向动量方程:
Y方向动量方程:
其中,u,v分别为x,y方向的垂向平均速度,单位m/s;z为水面高程,单位m;h为水深,单位m;f为科氏力系数,f=2Ωsinθ;其中Ω为地球旋转的角频率;θ为当地的纬度;γt为紊动粘性系数,单位m2/s,ρa和ρw分别是空气和水密度,单位kg/m3;fw为风应力系数;wx,wy分别为x,y方向的风速,单位m/s;
考虑水体污染物的对流、扩散降解作用,二维扩散方程的形式为:
其中,Ci为水中污染物i的浓度,单位mg/L;Kx、Ky为x、y方向上的扩散系数,单位s/m2;Kd为污染物的降解系数,单位L/s;Sm为排放负荷量,单位g/s。
步骤2、对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进行验证和率定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a、选用确定性系数R2、Nash效率系数Ens和相对误差Re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评估;优选的,确定R2=0.6,Ens=0.5,Re的绝对值=15%作为模拟精度较好的评价标准。
其中,Qo表示实测值,单位m3/s;Qs表示模拟值,单位m3/s;
步骤b、水动力模型参数率定:基于研究水体中的实测的不同时间(t1~t2),不同位置的流量、水位、流速,通过对比水动力模型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水动力模型的紊动粘性系数cn的参数率定;设定紊动粘性系数cn的率定范围,通过改变不同位置的cn值大小,当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的R2\ENS与RE满足需求时,得到率定的cn值;
步骤c、水质模型参数率定:基于研究水体中的实测的不同时间(t1~t2),不同位置的COD、氨氮、TN、TP的浓度值,通过对比水质模型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水质模型的扩散系数和降解系数的率定;当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的R2\ENS与RE满足需求时,得到率定的扩散系数和降解系数的参数值;
步骤d、模型验证:利用研究水体中实测的不同时间(t2~t3),不同位置的流量、水位、流速和COD、氨氮、TN、TP的浓度值,通过R2\ENS与RE进行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所率定的参数,能否满足R2\ENS与RE的评价标准需求,当需求满足时,确定率定的参数为本研究范围内的参数,当需求不满足时,重新划定参数的率定范围,重复步骤c-步骤d,直到模型验证满足要求。
(3)以污染源普查结果为条件的水质数值模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单个污染源排放矩阵:基于污染源调查结果,构建流域内的点污染源从不排放到最大事故排放Pmax条件下的涵盖点源排放流量、排放浓度的排放矩阵;矩阵中,每个污染源的排放按照从0到Pmax,每次增加5%的方式进行线性增加;第i个污染源的排放矩阵Ri如下:
步骤2、构建流域污染源排放矩阵:设定流域所有污染源,不同排放条件下的对应方案,构建整个流域的污染源排放矩阵R:
步骤3、通过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进行不同水文情景下,流域不同排放条件下的水动力水质模拟,得到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不通水文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矩阵WQ;
其中,t为时间,q为流量,z为水位,c表示什么,下标分别对应表示一年中每一天的时间、流量和水位数据。
(4)源质响应矩阵构建,是将模拟的结果与不同污染源排放的结果对应起来,构建一个水体内,不同位置的不同排放条件下、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源质响应矩阵PQ(x,y)::
其中,R表示水文情景矩阵,WQ表示污染物浓度矩阵。
(5)基于实测水质数据和源质响应矩阵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评估,包括评估指标构建、整体和情景阈值范围评估、整体和情景的拟合度评估以及污染源普查结果综合评价。
步骤1、评估指标构建:构建污染源普查结果的评估指标,包括阈值范围评估指标、拟合度评估指标两个一级指标;其中,阈值范围评估指标包括整体阈值范围和情景阈值范围两个二级指标;拟合度包括整体拟合度和情景拟合度两个二级指标;
步骤2、整体阈值范围评估:包括实测水质阈值范围分析,模拟水质阈值范围分析,当模拟水质阈值范围涵盖实测值的阈值范围时,表明整体阈值达标,否则整体阈值不达标,达标记2分,不达标记0分;
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a、实测水质阈值分析:分析不同位置实测的COD、氨氮、TN、TP等指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获得每个位置实测值的阈值范围;
步骤b、模拟水质阈值范围分析:分析源-质响应矩阵中,所有模拟时间内,模拟的COD、氨氮、TN、TP等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获得整体的模拟的水质范围;
步骤c、阈值范围对比判断:评估不同位置实测的COD、氨氮、TN、TP等指标的阈值范围与模拟水质的阈值范围,当模拟水质的范围涵盖实测值的阈值范围时,表明整体阈值达标,否则整体阈值不达标,达标记2分,不达标记0分;
步骤3、情景阈值范围评估:包括实测水质范围分析,模拟水质范围分析,当模拟水质的范围涵盖实测值的阈值范围时,表明该情景下阈值达标,否则该情景下阈值不达标;当所有情景中,有80%及以上的情景阈值达标时,表明情景阈值综合达标,否则不达标;达标记4分,不达标记0分;
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a、实测水质范围分析:分析不同的情景下,不同位置实测的COD、氨氮、TN、TP等指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获得每个位置每个情景下实测值的阈值范围;
步骤b、模拟水质范围分析:分析源-质响应矩阵中,与实测数据同一时间条件下,模拟的COD、氨氮、TN、TP等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获得不同情景下模拟的水质的浓度阈值范围;
步骤c、阈值范围对比判断:评估每个情景中,不同位置实测的COD、氨氮、TN、TP等指标的阈值范围与模拟水质的阈值范围,当模拟水质的范围涵盖实测值的阈值范围时,表明该情景下阈值达标,否则该情景下阈值不达标;
步骤d、情景阈值综合分析:当所有情景中,有80%及以上的情景阈值达标时,表明情景阈值综合达标,否则不达标;达标记4分,不达标记0分;
步骤4、整体拟合度评估,利用R2评估法,评价所有实测位置所有水文情景下和模拟值的相关度,判断R2是否达标;达标记2分,不达标记0分;
步骤5、情景拟合度评估,利用R2评估法,评价所有实测位置,在当前水文情景下,和模拟值得相关度,判断R2是否达标;如果有80%的情景达标,则表明情景拟合度达标,达标记4分,不达标记0分。
步骤6、污染源普查结果综合评估:将步骤1-步骤5中评估的得分求和,若评估的达标记分为8分及以上,表明所要评估的污染源普查结果,整体是可靠的,否则,表明不可靠。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研究区域实测的水文数据,包括所要评估的污染源在不同的日期内,所在水体的入流处的流量,以及出流处的水位,构建涵盖时间、流量和水位的水文情景矩阵;
S2、根据水体污染源的对流、扩散降解作用,构建水体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和率定;
S3、进行污染源调查,以调查结果为条件进行水质数值模拟,先模拟构建单个污染源排放矩阵,再模拟构建整个研究区域内由不同污染源组成的污染源排放矩阵;进而根据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得到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矩阵;
S4、将模拟的污染物浓度矩阵与不同污染源组成的污染源排放矩阵对应起来,构建一个水体内,不同位置的不同排放条件下、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源质响应矩阵;
S5、根据源质响应矩阵和实测水质数据进行污染源普查结果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水文情景矩阵R的具体为:
其中,t为时间,q为流量,z为水位,下标分别对应表示一年中每一天的时间、流量和水位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构建水体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方法具体为:
基于圣维南方程组,构建水体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型方程如下:
连续方程:
X方向动量方程:
Y方向动量方程:
其中,u,v分别为x,y方向的垂向平均速度,单位m/s;z为水面高程,单位m;h为水深,单位m;f为科氏力系数,f=2Ωsinθ;其中Ω为地球旋转的角频率;θ为当地的纬度;γt为紊动粘性系数,单位m2/s,ρa和ρw分别是空气和水密度,单位kg/m3;fw为风应力系数;wx,wy分别为x,y方向的风速,单位m/s;
考虑水体污染物的对流、扩散降解作用,二维扩散方程的形式为:
其中,Ci为水中污染物i的浓度,单位mg/L;Kx、Ky为x、y方向上的扩散系数,单位s/m2;Kd为污染物的降解系数,单位L/s;Sm为排放负荷量,单位g/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对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进行验证和率定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a、选用确定性系数R2、Nash效率系数Ens和相对误差Re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评估;
其中,Qo表示实测值,单位m3/s;Qs表示模拟值,单位m3/s;
步骤b、水动力模型参数率定:基于研究水体中的实测的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流量、水位、流速,通过对比水动力模型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水动力模型的紊动粘性系数cn的参数率定;设定紊动粘性系数cn的率定范围,通过改变不同位置的cn值大小,当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的R2\ENS与RE满足需求时,得到率定的cn值;
步骤c、水质模型参数率定:基于研究水体中的实测的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COD、氨氮、TN、TP的浓度值,通过对比水质模型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水质模型的扩散系数和降解系数的率定;当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的R2\ENS与RE满足需求时,得到率定的扩散系数和降解系数的参数值;
步骤d、模型验证:利用研究水体中实测的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流量、水位、流速和COD、氨氮、TN、TP的浓度值,通过R2\ENS与RE进行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所率定的参数,能否满足R2\ENS与RE的评价标准需求,当需求满足时,确定率定的参数为本研究范围内的参数,当需求不满足时,重新划定参数的率定范围,重复步骤c-步骤d,直到模型验证满足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单个污染源排放矩阵:基于污染源调查结果,构建流域内的点污染源从不排放到最大事故排放Pmax条件下的涵盖点源排放流量、排放浓度的排放矩阵;矩阵中,每个污染源的排放按照从0到Pmax,每次增加5%的方式进行线性增加;第i个污染源的排放矩阵Ri如下:
步骤2、构建流域污染源排放矩阵:设定流域所有污染源,不同排放条件下的对应方案,构建整个流域的污染源排放矩阵R:
步骤3、通过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进行不同水文情景下,流域不同排放条件下的水动力水质模拟,得到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不通水文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矩阵WQ;
其中,t为时间,q为流量,z为水位,c为物质浓度,下标分别对应表示一年中每一天的时间、流量和水位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构建的源质响应矩阵具体为:
其中,R表示水文情景矩阵,WQ表示污染物浓度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进行污染源普查结果评估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1、评估指标构建:构建污染源普查结果的评估指标,包括阈值范围评估指标、拟合度评估指标两个一级指标;其中,阈值范围评估指标包括整体阈值范围和情景阈值范围两个二级指标;拟合度包括整体拟合度和情景拟合度两个二级指标;
步骤2、整体阈值范围评估:包括实测水质阈值范围分析,模拟水质阈值范围分析,当模拟水质阈值范围涵盖实测值的阈值范围时,表明整体阈值达标,否则整体阈值不达标,达标记2分,不达标记0分;
步骤3、情景阈值范围评估:包括实测水质范围分析,模拟水质范围分析,当模拟水质的范围涵盖实测值的阈值范围时,表明该情景下阈值达标,否则该情景下阈值不达标;当所有情景中,有80%及以上的情景阈值达标时,表明情景阈值综合达标,否则不达标;达标记4分,不达标记0分;
步骤4、整体拟合度评估,利用R2评估法,评价所有实测位置所有水文情景下和模拟值的相关度,判断R2是否达标;达标记2分,不达标记0分;
步骤5、情景拟合度评估,利用R2评估法,评价所有实测位置,在当前水文情景下,和模拟值得相关度,判断R2是否达标;如果有80%的情景达标,则表明情景拟合度达标,达标记4分,不达标记0分。
步骤6、污染源普查结果综合评估:将步骤1-步骤5中评估的得分求和,若评估的达标记分为8分及以上,表明所要评估的污染源普查结果,整体是可靠的,否则,表明不可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29346.3A CN108153978B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29346.3A CN108153978B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53978A true CN108153978A (zh) | 2018-06-12 |
CN108153978B CN108153978B (zh) | 2021-11-05 |
Family
ID=62462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29346.3A Active CN108153978B (zh) | 2017-12-26 | 2017-12-26 | 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53978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8439A (zh) * | 2018-12-03 | 2019-04-09 | 河海大学 | 一种利用风速辅助浅水湖泊水环境改善的方法 |
CN109815608A (zh) * | 2019-01-31 | 2019-05-28 |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 一种浅水湖泊群水质水量水生态耦合调度分析方法 |
CN110208458A (zh) * | 2019-05-16 | 2019-09-06 | 四川大学 | 用于研究水动力学条件下有机物降解系数变化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CN111274775A (zh) * | 2020-01-20 | 2020-06-12 | 清华大学 | 流域水环境模型验证系统 |
CN111398548A (zh) * | 2020-04-09 | 2020-07-10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植物作用的表面流湿地水体氮磷浓度预测方法 |
CN112215486A (zh) * | 2020-10-09 | 2021-01-12 |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 一种化工行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宏观质量校核方法及系统 |
CN112418426A (zh) * | 2020-11-19 | 2021-02-26 |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 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溯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632865A (zh) * | 2020-12-16 | 2021-04-09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内河水系最优流速的调控方法 |
CN112633545A (zh) * | 2020-07-14 | 2021-04-09 | 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州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中心、福州市排污权储备技术中心) | 一种基于闽江下游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
CN112883644A (zh) * | 2021-02-10 | 2021-06-01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动态水环境管理方法 |
CN114648167A (zh) * | 2022-04-02 | 2022-06-21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山地流域污染负荷的水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144586A1 (en) * | 2007-12-04 | 2013-06-06 | Lester F. Ludwig | Software systems for development, control, programming, simulation, and emulation of fixed and reconfigurable lab-on-a-chip devices |
CN103810537A (zh) * | 2014-02-12 | 2014-05-21 | 南京大学 | 一种基于水质模型的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
CN106228007A (zh) * | 2016-07-19 | 2016-12-14 | 武汉大学 | 突发事件污染源追溯方法 |
CN106339796A (zh) * | 2016-08-17 | 2017-01-18 |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 一种海洋溢油风险评估方法 |
-
2017
- 2017-12-26 CN CN201711429346.3A patent/CN1081539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144586A1 (en) * | 2007-12-04 | 2013-06-06 | Lester F. Ludwig | Software systems for development, control, programming, simulation, and emulation of fixed and reconfigurable lab-on-a-chip devices |
CN103810537A (zh) * | 2014-02-12 | 2014-05-21 | 南京大学 | 一种基于水质模型的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
CN106228007A (zh) * | 2016-07-19 | 2016-12-14 | 武汉大学 | 突发事件污染源追溯方法 |
CN106339796A (zh) * | 2016-08-17 | 2017-01-18 |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 一种海洋溢油风险评估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LAZARO VALENTIN ZUQUETTE 等: "Methodology to assess groundwater pollution conditions (current and pre-disposition) in the Sao Carlos and Ribeirao Preto regions, Brazil",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 THE ENVIRONMENT》 * |
张万顺 等: "基于水质目标的水环境累积风险评估模型", 《环境影响评价》 * |
方秦华 等: "基于水动力数值模型的港口规划累积影响评价", 《环境污染与防治》 * |
王永桂 等: "基于大数据的水环境风险业务化评估与预警研究", 《中国环境管理》 *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8439A (zh) * | 2018-12-03 | 2019-04-09 | 河海大学 | 一种利用风速辅助浅水湖泊水环境改善的方法 |
CN109815608A (zh) * | 2019-01-31 | 2019-05-28 |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 一种浅水湖泊群水质水量水生态耦合调度分析方法 |
CN109815608B (zh) * | 2019-01-31 | 2019-12-31 |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 一种浅水湖泊群水质水量水生态耦合调度分析方法 |
CN110208458A (zh) * | 2019-05-16 | 2019-09-06 | 四川大学 | 用于研究水动力学条件下有机物降解系数变化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CN111274775A (zh) * | 2020-01-20 | 2020-06-12 | 清华大学 | 流域水环境模型验证系统 |
CN111398548A (zh) * | 2020-04-09 | 2020-07-10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植物作用的表面流湿地水体氮磷浓度预测方法 |
CN111398548B (zh) * | 2020-04-09 | 2021-05-28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植物作用的表面流湿地水体氮磷浓度预测方法 |
CN112633545A (zh) * | 2020-07-14 | 2021-04-09 | 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州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中心、福州市排污权储备技术中心) | 一种基于闽江下游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
CN112215486A (zh) * | 2020-10-09 | 2021-01-12 |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 一种化工行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宏观质量校核方法及系统 |
CN112215486B (zh) * | 2020-10-09 | 2024-03-12 |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 一种化工行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宏观质量校核方法及系统 |
CN112418426A (zh) * | 2020-11-19 | 2021-02-26 |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 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溯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632865A (zh) * | 2020-12-16 | 2021-04-09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内河水系最优流速的调控方法 |
CN112883644A (zh) * | 2021-02-10 | 2021-06-01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动态水环境管理方法 |
CN114648167A (zh) * | 2022-04-02 | 2022-06-21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山地流域污染负荷的水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
CN114648167B (zh) * | 2022-04-02 | 2024-01-23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山地流域污染负荷的水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53978B (zh) | 2021-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53978A (zh) | 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达标评估方法 | |
Carpentieri et al. | Evaluation of a neighbourhood scale, street network dispersion model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wind tunnel data | |
Arega et al. | Dispersion model for tidal wetlands | |
Smith et al. | A hydrogeologic model of 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 Florida intercomparison experiment | |
Munz et al. | Estimation of vertical water fluxes from temperature time series by the inverse numerical computer program FLUX‐BOT | |
Guo et al. |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wave on water exchange in the Bohai Sea | |
Ganju et al. | Tidal and groundwater fluxes to a shallow, microtidal estuary: constraining inputs 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s and hydrodynamic modeling | |
Mansanarez et al. | Rapid stage‐discharge rating curve assessment using hydraulic modeling in an uncertainty framework | |
Nicosia et al. | Testing a theoretical resistance law for overland flow on a stony hillslope | |
Bullard et al. | An enhanced framework to quantify the shape of impulse waves using asymmetry | |
Konz et al. | Two‐dimensional stable‐layered laboratory‐scale experiments for testing density‐coupled flow models | |
Tuomi et al.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arameterisations of vertical turbulence in the 3D modelling of hydrodynamics in the Baltic Sea | |
Bradbury et al. | Effects of fracture density and anisotropy on delineation of wellhead-projection areas in fractured-rock aquifers | |
Gravili et al. | Barotropic aspects of the dynamics of the Gulf of Naples (Tyrrhenian Sea) | |
Blanckaert | Bend-flow simulation using 2D depth-averaged model | |
Fryar et al. | Incorporating a watershed-based summary field exercise into an introductory hydrogeology course | |
Vagiona |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value of projects: 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ool | |
Borthwick et al. |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computer analyses in civil engineering | |
Di Matteo et al. |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for estimating stream depletion by a well pumping near a gaining stream | |
Wool et al. | The development of a hydrodynamic and water quality model to support tmdl determinations and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of a stratified shallow estuary: mobile bay, alabama | |
Pegahfar et al. | Similarity relations in a stable and relatively neutral surface layer in an urban area with complex topography (Tehran) | |
Shepley et al. | The estimation of'natural'summer outflows from the Permo-Triassic Sandstone aquifer, UK | |
Newham et al. | Design of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programs and automatic sampling techniques | |
Salvage et al. | Watershed-based integration of hydrology, geochemistry, and geophysics in an environmental geology curriculum | |
Theodoridis et al. |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in an urban area based on grid refinement and various turbulence mode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