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1402A - 中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1402A
CN108141402A CN201680058860.8A CN201680058860A CN108141402A CN 108141402 A CN108141402 A CN 108141402A CN 201680058860 A CN201680058860 A CN 201680058860A CN 108141402 A CN108141402 A CN 108141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connection
tcp
communication
clien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88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坂哲也
相川秀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41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4Star or tree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第1中继装置(102、104)对来自设备(101、103)的数据进行中继。第2中继装置(105)向与作为数据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目的地设备(108)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106)发送由第1中继装置(102、104)中继后的数据。第1中继装置(102)在向第2中继装置(105)中继数据之前,根据连接型通信协议请求第2中继装置(105)设定连接。第2中继装置(105)在被第1中继装置(102)请求了设定连接的情况下,判定是否根据连接型通信协议在与其他第1中继装置(104)之间设定了连接,在与其他第1中继装置(104)之间未设定连接的情况下,在与作为请求方的第1中继装置(102)之间设定连接。

Description

中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从多个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中继的技术。
背景技术
存在如下的机器管理系统:工厂中设置的设备(以下称作机器设备)通过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为注册商标)调制解调器等无线通信设备向远程的工厂管理者的便携终端装置通知机器设备的运转状况和错误信息。在这种机器管理系统中,如图15所示,GSM调制解调器与机器设备之间通过串行缆线相对连接。因此,为了进行工厂整体的机器设备的管理,需要与机器设备相同数量的GSM调制解调器。
在大规模的工厂中,存在GSM调制解调器的通信费(通常,每台GSM调制解调器的通信费每月固定)庞大这样的课题。
针对这种课题,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使用将串行信号转换成以太网(以太网为注册商标)用信号的转换机,经由以太网向远程的管理服务器发送多个机器设备的运转状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21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图15的结构中组入专利文献1的方法的情况下,需要新设置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即,在图15的结构中组入专利文献1的方法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以太网使PC服务器与多个机器设备进行连接,并且将PC服务器和一个GSM调制解调器连接。在这种结构中,PC服务器通过轮询,向各机器设备询问是否存在应该向工厂管理者的便携终端装置通知的运转状况。然后,在各机器设备中,在存在应该通知的运转状况的情况下,响应于轮询,向PC服务器发送用于通知运转状况的数据。并且,PC服务器经由GSM调制解调器向工厂管理者的便携终端装置发送从各机器设备经由以太网收集到的运转状况。
在图15所示的结构中,机器设备自己向GSM调制解调器发送用于通知运转状况的数据。即,机器设备不是响应于轮询而发送用于通知运转状况的数据。
因此,在图15的结构中组入专利文献1的方法的系统中,需要对各机器设备的设定进行变更,以响应于来自PC服务器的轮询而发送用于通知运转状况的数据。并且,还需要对GSM调制解调器的设定进行变更,适合与PC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方式。
这样,在图15的结构中组入专利文献1的方法的系统中,存在必须对机器设备的设定和GSM调制解调器等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定进行变更这样的课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这种课题,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利用一个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来自多个设备的数据,而不用对设备的设定和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定进行变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中继系统具有:基于连接型通信协议的多个第1中继装置,它们对从多个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中继;以及第2中继装置,其根据所述连接型通信协议接收由所述多个第1中继装置中继后的数据,向与作为所述多个设备的数据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目的地设备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接收到的数据,所述多个第1中继装置分别在向所述第2中继装置中继数据之前,根据所述连接型通信协议请求所述第2中继装置设定连接,所述第2中继装置在被任意的第1中继装置请求了设定连接的情况下,判定是否根据所述连接型通信协议在与其他第1中继装置之间设定了连接,在与其他第1中继装置之间未设定连接的情况下,在与作为请求方的第1中继装置之间设定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第1中继装置和第2中继装置,能够利用一个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来自多个设备的数据,而不用对设备的设定和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定进行变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机器管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机器设备的功能结构例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客户端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服务器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GSM调制解调器的功能结构例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通信时序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通信时序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客户端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通信时序的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和2的客户端装置和服务器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和2的GSM调制解调器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和2的机器设备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客户端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服务器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结构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机器管理系统的结构例。
在图1中,在工厂100内配置有机器设备(1)101、机器设备(2)103。
机器设备(1)101通过串行缆线而与客户端装置(1)102相对连接。并且,机器设备(2)103通过串行缆线而与客户端装置(2)104相对连接。
客户端装置(1)102和客户端装置(2)104经由以太网或无线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而与服务器装置105连接。
服务器装置105与GSM调制解调器106连接。
GSM调制解调器106经由公共移动网络107而与便携终端装置108连接。
机器设备(1)101向客户端装置(1)102发送用于通知机器设备(1)101的运转状况的数据。并且,机器设备(2)103向客户端装置(2)104发送用于通知机器设备(2)103的运转状况的数据。
客户端装置(1)102将从机器设备(1)101发送的数据中继到服务器装置105。客户端装置(2)104将从机器设备(2)103发送的数据中继到服务器装置105。客户端装置(1)102和客户端装置(2)104根据连接型通信协议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数据。更具体而言,客户端装置(1)102和客户端装置(2)104根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数据。
服务器装置105根据连接型通信协议(具体而言为TCP/IP)接收由客户端装置(1)102中继后的数据和由客户端装置(2)104中继后的数据,向GSM调制解调器106发送接收到的数据。
GSM调制解调器106经由公共移动网络107向作为机器设备(1)101和机器设备(2)103的数据发送目的地的便携终端装置108发送从服务器装置105接收到的数据。
客户端装置(1)102和客户端装置(2)104相当于第1中继装置的例子。服务器装置105相当于第2中继装置的例子。GSM调制解调器106相当于无线通信设备的例子。便携终端装置108相当于发送目的地设备的例子。并且,客户端装置(1)102、客户端装置(2)104和服务器装置105构成中继系统。
另外,下面,将通知机器设备(1)101的运转状况的数据和通知机器设备(2)103的运转状况的数据称作状态信息。
并且,下面,利用使用GSM调制解调器106向便携终端装置108发送机器设备(1)101和机器设备(2)103的状态信息的例子,但是,无线通信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即可,也可以不是GSM调制解调器106。
并且,在图1中示出2台机器设备的例子,但是,机器设备的台数为2台以上即可,可以是任意台。
图10示出客户端装置(1)102、客户端装置(2)104和服务器装置105的硬件结构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客户端装置(1)102、客户端装置(2)104和服务器装置105的硬件结构是共同的。
客户端装置(1)102、客户端装置(2)104和服务器装置105是计算机,具有网络接口1001、处理器1002、串行接口1003和存储装置1004。
网络接口1001是作为与以太网或无线LAN之间的接口的电路。
串行接口1003是作为与串行缆线之间的接口的电路。
处理器1002是进行处理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处理器1002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处理器1002执行程序。更具体而言,客户端装置(1)102和客户端装置(2)104的处理器1002执行实现后述TCP/IP通信控制部302和连接计时器管理部303的程序。并且,服务器装置105的处理器1002执行实现后述TCP/IP通信控制部402的程序。
存储装置1004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存储装置1004存储上述程序。即,客户端装置(1)102和客户端装置(2)104的存储装置1004存储实现TCP/IP通信控制部302和连接计时器管理部303的程序。并且,服务器装置105的存储装置1004存储实现TCP/IP通信控制部402的程序。并且,存储装置1004存储在处理器1002的运算中使用的值和处理器1002的运算结果。
图11示出GSM调制解调器106的硬件结构例。
GSM调制解调器106具有无线通信接口1101、处理器1102、串行接口1103和存储装置1104。
无线通信接口1101是作为与公共移动网络107之间的接口的电路。
串行接口1103是作为与串行缆线之间的接口的电路。
处理器1102是进行处理的IC。处理器1002是CPU、DSP等。处理器1102执行程序。更具体而言,处理器1102执行实现后述GSM通信控制部502的程序。
存储装置1104是RAM、ROM、闪存等。存储装置1104存储实现GSM通信控制部502的程序。并且,存储装置1104存储在处理器1102的运算中使用的值和处理器1102的运算结果。
图12示出机器设备(1)101和机器设备(2)103的硬件结构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机器设备(1)101和机器设备(2)103的硬件结构是共同的。
机器设备(1)101和机器设备(2)103具有串行接口1201、处理器1202、致动器1203和存储装置1204。
串行接口1201是作为与串行缆线之间的接口的电路。
处理器1202是进行处理的IC。处理器1002是CPU、DSP等。处理器1202执行程序。更具体而言,处理器1202执行实现后述GSM调制解调器控制部202、状态信息生成部203、设备状态监视部204和设备控制部205的程序。
存储装置1204是RAM、ROM、闪存等。存储装置1204存储实现GSM调制解调器控制部202、状态信息生成部203、设备状态监视部204和设备控制部205的程序。并且,存储装置1204存储在处理器1202的运算中使用的值和处理器1202的运算结果。
致动器1203是进行旋转运动/直线前进运动等的机械要素。
图2示出机器设备(1)101和机器设备(2)103的功能结构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机器设备(1)101和机器设备(2)103的功能结构是共同的。
设备控制部205对致动器1203进行控制。
设备状态监视部204监视设备控制部205的状态。
状态信息生成部203根据来自设备状态监视部204的信息,生成向机器管理者发送的状态信息。
GSM调制解调器控制部202以从状态信息生成部203输入状态信息为触发,经由串行通信部201对GSM调制解调器106进行控制,向GSM调制解调器106发送状态信息。
串行通信部201对与客户端装置(1)102或客户端装置(2)104之间的串行通信进行控制。
另外,串行通信部201通过图12的串行接口1201实现。GSM调制解调器控制部202、状态信息生成部203、设备状态监视部204和设备控制部205通过处理器1202和存储装置1204实现。
图3示出客户端装置(1)102和客户端装置(2)104的功能结构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客户端装置(1)102和客户端装置(2)104的功能结构是共同的。
网络通信部301对与以太网之间的通信或与无线LAN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
串行通信部304对与机器设备(1)101或机器设备(2)103之间的串行通信进行控制。
通信目的地地址信息存储部305存储有作为TCP/IP的通信目的地的服务器装置105的IP地址、TCP端口编号。
TCP/IP通信控制部302将网络通信部301接收到的TCP/IP帧的数据部转送到串行通信部304。并且,TCP/IP通信控制部302将串行通信部304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TCP/IP帧中,将TCP/IP帧转送到网络通信部301。并且,TCP/IP通信控制部302以来自串行通信部304的输入为触发,进行TCP/IP通信的控制。更具体而言,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网络通信部301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TCP的连接建立请求(SYN)。然后,在网络通信部301针对连接建立请求(SYN)接收到复位响应(RST)的情况下,进行连接建立请求(SYN)的重发。连接建立请求(SYN)是请求设定连接的分组。复位响应(RST)是通知不允许设定连接的分组。并且,后述连接建立响应(ACK)是通知允许设定连接的分组。
连接计时器管理部303监视TCP/IP通信控制部302,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指示TCP/IP通信控制部302切断TCP的连接。
另外,网络通信部301通过图10的网络接口1001实现。串行通信部304通过图10的串行接口1003实现。通信目的地地址信息存储部305通过图10的存储装置1004实现。TCP/IP通信控制部302和连接计时器管理部303通过处理器1002和存储装置1004实现。
图4示出服务器装置105的功能结构例。
网络通信部401对与以太网之间的通信或与无线LAN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
串行通信部403对与GSM调制解调器106之间的串行通信进行控制。
TCP/IP通信控制部402进行TCP/IP通信的控制。更具体而言,TCP/IP通信控制部402将网络通信部401接收到的TCP/IP帧的数据部转送到串行通信部403。并且,TCP/IP通信控制部402将串行通信部403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TCP/IP帧中,将TCP/IP帧转送到网络通信部401。并且,TCP/IP通信控制部402在网络通信部401接收到连接建立请求(SYN)的情况下,经由网络通信部401向连接建立请求(SYN)的发送方发送连接建立响应(ACK)或复位响应(RST)。
另外,网络通信部401通过图10的网络接口1001实现。串行通信部403通过图10的串行接口1003实现。TCP/IP通信控制部402通过图10的处理器1002和存储装置1004实现。
图5示出GSM调制解调器106的功能结构例。
GSM通信部501对与公共移动网络107之间的GSM通信进行控制。
串行通信部503对与服务器装置105之间的串行通信进行控制。
GSM通信控制部502根据从机器设备(1)101或机器设备(2)103发送的AT命令对GSM通信部501进行控制,经由串行通信部503向机器设备(1)101或机器设备(2)103发送针对AT命令的响应。AT命令是在GSM调制解调器106的控制中使用的分组。
另外,GSM通信部501通过图11的无线通信接口1101实现。串行通信部503通过图11的串行接口1103实现。GSM通信控制部502通过图11的处理器1102和存储装置1104实现。
***动作的说明***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机器管理系统的通信动作进行说明。
图6示出机器设备(1)101向便携终端装置108发送状态信息时的通信时序例。
另外,在图6中,省略从GSM调制解调器106向便携终端装置108的通信中的通信时序的图示。
并且,在图6中,连接连接请求(SYN)记作“SYN”。连接连接响应(ACK)记作“ACK”。
在机器设备(1)101中,在发送状态信息之前,GSM调制解调器控制部202经由串行通信部201发送针对GSM调制解调器106的AT命令(发布),以便设定机器设备(1)101与GSM调制解调器106之间的通信线路(步骤605)。
在客户端装置(1)102中,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串行通信部304接收AT命令(发布)。在与服务器装置105之间未建立TCP连接,因此,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网络通信部301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连接建立请求(SYN)(步骤606)。
在服务器装置105中,TCP/IP通信控制部402经由网络通信部401接收连接建立请求(SYN)。然后,TCP/IP通信控制部402判定是否在与其他客户端装置(具体而言为客户端装置(2)104)之间建立了连接。TCP/IP通信控制部402管理记述建立了连接的客户端装置的连接状态表,参照连接状态表判定是否在与其他客户端装置之间建立了连接。在图6中,在服务器装置105与其他客户端装置(客户端装置(2)104)之间未建立连接。因此,TCP/IP通信控制部402经由网络通信部401向客户端装置(1)102发送连接建立响应(ACK)(步骤607)。其结果是,在客户端装置(1)102与服务器装置105之间建立TCP连接。并且,TCP/IP通信控制部402将客户端装置(1)102记入连接状态表中。
客户端装置(1)102的TCP/IP通信控制部302在连接建立后,经由网络通信部301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AT命令(发布)(步骤608)。
在服务器装置105中,TCP/IP通信控制部402经由网络通信部401接收AT命令(发布),经由串行通信部403将AT命令(发布)转送到GSM调制解调器106(步骤609)。
在GSM调制解调器106中,GSM通信控制部502经由串行通信部503接收AT命令(发布),经由串行通信部503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发布完成的响应(步骤610)。
在服务器装置105中,TCP/IP通信控制部402经由串行通信部403接收响应,经由网络通信部401向客户端装置(1)102发送响应(步骤611)。
在客户端装置(1)102中,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网络通信部301接收响应,经由串行通信部304向机器设备(1)101发送响应(步骤612)。
在机器设备(1)101中,GSM调制解调器控制部202经由串行通信部201接收响应,向客户端装置(1)102发送由状态信息生成部203生成的状态信息。状态信息依次转送到客户端装置(1)102、服务器装置105、GSM调制解调器106(步骤613)。最终,从GSM调制解调器106经由公共移动网络107向便携终端装置108发送状态信息。
在机器设备(1)101中,在状态信息的发送完成后,GSM调制解调器控制部202经由串行通信部201向客户端装置(1)102发送AT命令(切断),以切断与GSM调制解调器106之间的通信线路(步骤614)。
在客户端装置(1)102中,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串行通信部304接收AT命令(切断),经由网络通信部301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AT命令(切断)(步骤615)。
在服务器装置105中,TCP/IP通信控制部402经由网络通信部401接收AT命令(切断),经由串行通信部403向GSM调制解调器106发送AT命令(切断)(步骤616)。
在GSM调制解调器106中,GSM通信控制部502经由串行通信部503接收AT命令(切断),经由串行通信部503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切断完成的响应(步骤617)。
在服务器装置105中,TCP/IP通信控制部402经由串行通信部403接收响应,经由网络通信部401向客户端装置(1)102发送响应(步骤618)。
在客户端装置(1)102中,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网络通信部301接收响应,经由串行通信部304向机器设备(1)101发送响应(步骤619)。
并且,在客户端装置(1)102中,在从最后的TCP/IP通信(步骤618)起经过对连接计时器管理部303设定的无通信时间(621)之前不存在新的TCP/IP通信的情况下,TCP/IP通信控制部302进行TCP的连接的切断(FIN/ACK)(步骤620)。服务器装置105的TCP/IP通信控制部402从连接状态表中删除客户端装置(1)102。
图7示出在客户端装置(2)104与服务器装置105之间建立了连接时从机器设备(1)101发送了AT命令(发布)时的通信时序例。
并且,在图7中,省略从GSM调制解调器106向便携终端装置108的通信中的通信时序的图示。
并且,在图7中,连接连接请求(SYN)记作“SYN”。连接连接响应(ACK)记作“ACK”。复位响应(RST)记作“RST”。
在机器设备(1)101中,在发送状态信息之前,GSM调制解调器控制部202经由串行通信部201发送针对GSM调制解调器106的AT命令(发布),以设定机器设备(1)101与GSM调制解调器106之间的通信线路(步骤705)。
在客户端装置(1)102中,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串行通信部304接收AT命令(发布)。在与服务器装置105之间未建立TCP连接,因此,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网络通信部301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连接建立请求(SYN)(步骤706)。
在服务器装置105中,TCP/IP通信控制部402经由网络通信部401接收连接建立请求(SYN)。然后,TCP/IP通信控制部402判定是否在与其他客户端装置(具体而言为客户端装置(2)104)之间建立了连接。在图7中,在客户端装置(2)104与服务器装置105之间建立了连接(步骤711),因此,TCP/IP通信控制部402经由网络通信部401向客户端装置(1)102发送复位响应(RST)(步骤707)。
在客户端装置(1)102中,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网络通信部301接收复位响应(RST)。TCP/IP通信控制部302接收到复位响应(RST),因此,反复进行连接建立请求(SYN)的重发(步骤708~步骤713),直到接收到连接建立响应(ACK)为止。
TCP/IP通信控制部302接收到连接建立响应(ACK)后(步骤714),经由网络通信部301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AT命令(发布)(步骤715)。
从步骤716起的动作与图6的从步骤609起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客户端装置(1)102和客户端装置(2)104分别在向服务器装置105中继状态信息之前,根据连接型通信协议即TCP/IP请求服务器装置105设定连接。
服务器装置105在被客户端装置(1)102请求了设定连接的情况下,判定是否根据TCP/IP在与其他客户端装置即客户端装置(2)104之间设定了连接,在与客户端装置(2)104之间未设定连接的情况下,在与作为请求方的客户端装置(1)102之间设定连接。
另一方面,在与客户端装置(2)104之间设定了连接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105对作为请求方的客户端装置(1)102响应不允许设定连接。
客户端装置(1)102在被服务器装置105响应了不允许设定连接的情况下,再次根据TCP/IP请求服务器装置105设定连接。
图13是说明图7的步骤706~步骤715中的客户端装置(1)102的动作的流程图。
下面,参照图13对客户端装置(1)102的动作进行说明。
另外,下面,设为客户端装置(1)102的动作进行说明,但是,客户端装置(2)104也根据图13的流程图进行相同的动作。
首先,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串行通信部304接收AT命令(发布)(步骤S1301)。
接着,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网络通信部301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连接建立请求(SYN)(步骤S1302)。
接着,TCP/IP通信控制部302在网络通信部301接收到来自服务器装置105的响应时,判定是接收到连接建立响应(ACK)还是接收到复位响应(RST)(步骤S1303)。
在接收到连接建立响应(ACK)的情况下,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网络通信部301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AT命令(发布)(步骤S1304)。
另一方面,在接收到复位响应(RST)的情况下,TCP/IP通信控制部302经由网络通信部301再次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连接建立请求(SYN)(步骤S1302)。
图14是说明图7的步骤706~步骤716中的服务器装置105的动作的流程图。
下面,参照图14对服务器装置105的动作进行说明。
另外,下面,说明从客户端装置(1)102接收到连接建立请求(SYN)时的服务器装置105的动作,但是,在从客户端装置(2)104接收到连接建立请求(SYN)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105也根据图14的流程图进行相同的动作。
首先,TCP/IP通信控制部402经由网络通信部401从客户端装置(1)102接收连接建立请求(SYN)(步骤S1401)。
接着,TCP/IP通信控制部402调查与其他客户端装置(具体而言为客户端装置(2)104)之间的连接建立状况。如上所述,TCP/IP通信控制部402参照连接管理表,调查是否在与其他客户端装置之间建立了连接。
在与其他客户端装置之间建立了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403:是),TCP/IP通信控制部402经由网络通信部401向客户端装置(1)102发送复位响应(RST)(步骤S1407)。
另一方面,在与其他客户端装置之间未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403:否),TCP/IP通信控制部402经由网络通信部401向客户端装置(1)102发送连接建立响应(ACK)(步骤S1404)。
接着,TCP/IP通信控制部402经由网络通信部401从客户端装置(1)102接收AT命令(发布)(步骤S1405),经由串行通信部403向GSM调制解调器106发送接收到的AT命令(发布)(步骤S1406)。
***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TCP/IP的连接控制对针对GSM调制解调器的通信竞争进行控制,因此,能够使多个机器设备共用一台GSM调制解调器。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系统,能够利用一个GSM调制解调器发送来自多个机器设备的状态信息,而不用对机器设备的设定和GSM调制解调器的设定进行变更。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得到减少工厂整体所需要的GSM调制解调器数量这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6所示,在经过无通信时间(621)之前不存在新的TCP/IP通信的情况下,进行TCP的连接的切断(FIN/ACK)(步骤6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不等待连接的切断直到经过无通信时间为止而更早地切断连接的步骤进行说明。
下面,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之间的差异进行说明。
以下未说明的事项与实施方式1相同。
图8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客户端装置(1)102和客户端装置(2)104的功能结构例。
在图8中,在实施方式1的客户端装置(1)102和客户端装置(2)104的结构(图3所示的结构)中追加连接切断触发命令管理部806。
连接切断触发命令管理部806在与服务器装置105之间设定了连接的情况下,监视TCP/IP通信控制部802,在TCP/IP通信控制部802发送了预先指定的命令后检测到接收到预先指定的别的命令时,指示TCP/IP通信控制部802切断连接。
更具体而言,连接切断触发命令管理部806在TCP/IP通信控制部802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了通知从机器设备(1)101或机器设备(2)103到便携终端装置108的状态信息的发送已完成的完成通知命令后,TCP/IP通信控制部802从服务器装置105接收到针对完成通知命令的响应即响应命令时,指示TCP/IP通信控制部802切断与服务器装置105之间的连接。
另外,在图8中,网络通信部801与网络通信部301相同。TCP/IP通信控制部802与TCP/IP通信控制部302相同。连接计时器管理部803与连接计时器管理部303相同。串行通信部804与串行通信部304相同。通信目的地地址信息存储部805与通信目的地地址信息存储部305相同。因此,省略网络通信部801、TCP/IP通信控制部802、连接计时器管理部803、串行通信部804、通信目的地地址信息存储部805的说明。
并且,连接切断触发命令管理部806是程序,通过图10的处理器1002和存储装置1004实现。
图9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时序例。
图9的步骤1005~步骤1014与图6的步骤605~步骤614相同,图9的步骤1016、步骤1017和步骤1019与图6的步骤616、步骤617和步骤619相同。因此,省略这些步骤的说明。
在图9中,步骤1015与图6的步骤615不同,步骤1018与图6的步骤618不同,步骤1020与图6的步骤620不同,因此,对步骤1015、步骤1018、步骤1020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切断触发命令管理部806中登记完成通知命令即AT命令(切断)(步骤1015)和响应命令即响应(步骤1018)作为连接切断用的触发命令。
如上所述,连接切断触发命令管理部806监视TCP/IP通信控制部802,连接切断触发命令管理部806检测到在步骤1015中TCP/IP通信控制部802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了AT命令(切断)。并且,连接切断触发命令管理部806检测到在步骤1018中TCP/IP通信控制部802接收到响应。这样,在TCP/IP通信控制部802中进行了触发命令的发送接收,因此,连接切断触发命令管理部806指示TCP/IP通信控制部802切断连接。
其结果是,TCP/IP通信控制部802在步骤1020中进行TCP的连接的切断(FIN/ACK)。
另外,在GSM调制解调器106由于错误等而未返回针对AT命令(切断)的响应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同样,TCP/IP通信控制部802在经过对连接计时器管理部803设定的无通信时间之前不存在新的TCP/IP通信的情况下,进行TCP的连接的切断。
***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6所示,在经过无通信时间(621)之前无法进行TCP的连接的切断,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能够在步骤1018中接收到响应后立即进行连接的切断。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客户端装置中登记作为TCP连接切断的触发的命令组,能够缩短直到TCP连接切断为止的等待时间。因此,如图7所示,在机器设备(1)101向服务器装置105发送了连接连接请求(SYN)时,在服务器装置105与客户端装置(2)104之间建立了连接的情况下,客户端装置(2)104通过检测触发命令的发送接收而尽早地切断连接,由此,能够尽早地实现服务器装置105与客户端装置(1)102之间的连接的建立。因此,可得到多个机器设备能够高效地共用一台GSM调制解调器这样的效果。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也可以组合实施这2个实施方式。
或者,也可以部分地实施这2个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实施方式。
或者,也可以部分地组合实施这2个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
***硬件结构的说明***
最后,进行机器设备(1)101、客户端装置(1)102、机器设备(2)103、客户端装置(2)104、服务器装置105、GSM调制解调器106的硬件结构的补充说明。
虽然在以上说明中没有言及,但是,图10~图12的处理器1002、处理器1102、处理器1202能够执行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进行任务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通信控制等。
并且,也可以代替处理器1002、处理器1102、处理器1202而使用逻辑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GA(Gate Array:门阵列)、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这样的电子电路。
另外,将处理器1002、处理器1102、处理器1202和上述电子电路统称作处理电路系统。
标号说明
100:工厂;101:机器设备(1);102:客户端装置(1);103:机器设备(2);104:客户端装置(2);105:服务器装置;106:GSM调制解调器;107:公共移动网络;108:便携终端装置;201:串行通信部;202:GSM调制解调器控制部;203:状态信息生成部;204:设备状态监视部;205:设备控制部;301:网络通信部;302:TCP/IP通信控制部;303:连接计时器管理部;304:串行通信部;305:通信目的地地址信息存储部;401:网络通信部;402:TCP/IP通信控制部;403:串行通信部;501:GSM通信部;502:GSM通信控制部;503:串行通信部;801:网络通信部;802:TCP/IP通信控制部;803:连接计时器管理部;804:串行通信部;805:通信目的地地址信息存储部;806:连接切断触发命令管理部;1001:网络接口;1002:处理器;1003:串行接口;1004:存储装置;1101:无线通信接口;1102:处理器;1103:串行接口;1104:存储装置;1201:串行接口;1202:处理器;1203:致动器;1204:存储装置。

Claims (5)

1.一种中继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系统具有:
基于连接型通信协议的多个第1中继装置,它们对从多个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中继;以及
第2中继装置,其根据所述连接型通信协议接收由所述多个第1中继装置中继后的数据,向与作为所述多个设备的数据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目的地设备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接收到的数据,
所述多个第1中继装置分别在向所述第2中继装置中继数据之前,根据所述连接型通信协议请求所述第2中继装置设定连接,
所述第2中继装置在被任意的第1中继装置请求了设定连接的情况下,判定是否根据所述连接型通信协议在与其他第1中继装置之间设定了连接,在与其他第1中继装置之间未设定连接的情况下,在与作为请求方的第1中继装置之间设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系统,其中,
所述第2中继装置在与其他第1中继装置之间设定了连接的情况下,对作为请求方的第1中继装置响应不允许设定连接,
在被所述第2中继装置响应了不允许设定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多个第1中继装置分别再次根据所述连接型通信协议请求所述第2中继装置设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第1中继装置分别在与所述第2中继装置之间设定了连接的情况下,在发送了预先指定的命令后接收到预先指定的别的命令时,切断与所述第2中继装置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第1中继装置分别在向所述第2中继装置发送了通知从数据发送方设备到所述发送目的地设备的数据发送已完成的完成通知命令后,从所述第2中继装置接收到针对所述完成通知命令的响应即响应命令时,切断与所述第2中继装置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第1中继装置分别在向所述第2中继装置中继数据之前,根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请求所述第2中继装置设定连接,
所述第2中继装置在被任意的第1中继装置请求了设定连接的情况下,判定是否根据所述TCP/IP在与其他第1中继装置之间设定了连接,在与其他第1中继装置之间未设定连接的情况下,在与作为请求方的第1中继装置之间设定连接。
CN201680058860.8A 2016-01-25 2016-01-25 中继系统 Pending CN1081414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52034 WO2017130275A1 (ja) 2016-01-25 2016-01-25 中継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1402A true CN108141402A (zh) 2018-06-08

Family

ID=59397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8860.8A Pending CN108141402A (zh) 2016-01-25 2016-01-25 中继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19005B1 (zh)
CN (1) CN108141402A (zh)
TW (1) TW201728105A (zh)
WO (1) WO20171302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29846B2 (en) 2019-02-14 2022-05-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8603A (ja) * 2002-07-15 2004-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ゲートウェイおよび端末
CN101047603A (zh) * 2006-03-29 2007-10-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中继装置和通信系统
JP2014027698A (ja) * 2008-12-12 2014-02-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ータ送受信方法、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マスタ装置、及びスレー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8603A (ja) * 2002-07-15 2004-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ゲートウェイおよび端末
CN101047603A (zh) * 2006-03-29 2007-10-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中继装置和通信系统
JP2014027698A (ja) * 2008-12-12 2014-02-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ータ送受信方法、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マスタ装置、及びスレー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8105A (zh) 2017-08-01
JP6219005B1 (ja) 2017-10-25
WO2017130275A1 (ja) 2017-08-03
JPWO2017130275A1 (ja)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7578B (zh) 错误恢复方法及应用其的物联网系统与充电系统
CN11053596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20180278692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418884A (zh) 一种传输业务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465161B (zh) 接入点和操作接入点的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916405A (zh) 一种IOS上针对App的TCP/UDP流量引导的方法
CN108390937B (zh) 远程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254410A (zh) 网络系统及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
CN110233865A (zh) 跨区域服务调用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741538A (zh) 基于网关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786448A (zh) 建立业务流的转发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31039A (zh) Syn洪泛攻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90621A (zh) 一种动作捕捉数据的云分享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8141402A (zh) 中继系统
CN107548038A (zh) 短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989157B (zh) 用于智能设备控制的方法、装置
CN103873294A (zh) 一种issu升级过程中ppp链路保活的方法和设备
CN105871663B (zh) 无线以太网络控制方法以及无线以太网络系统
CN107343285A (zh) 一种管理设备及设备管理方法
US9804907B2 (en) Remote procedure call for a distributed system
CN105721395A (zh) 数据同步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712297A (zh) 一种物联网节点设备自主切换网关的方法
CN111669364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6598758A (zh) 一种集中转发及调用方法及系统
CN109510882A (zh) 游戏客户端之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