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5153A - 通过引诱剂的空间分隔进行的昆虫引诱 - Google Patents

通过引诱剂的空间分隔进行的昆虫引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5153A
CN108135153A CN201680056532.4A CN201680056532A CN108135153A CN 108135153 A CN108135153 A CN 108135153A CN 201680056532 A CN201680056532 A CN 201680056532A CN 108135153 A CN108135153 A CN 108135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attractant
receiving cavity
station
m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65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党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EROBI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g Feng Ba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 Feng Ba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ng Feng Bait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135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51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01M1/2005Poisoning insects using bait stations
    • A01M1/2016Poisoning insects using bait stations for flying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23Attracting insects by the simulation of a living being, i.e.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heat, sound waves or vib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0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 A01M1/106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for flying inse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昆虫引诱站,包括壳体、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该壳体至少部分地限定了昆虫接收腔。壳体适于并构造为允许昆虫进入到昆虫接收腔内。第一引诱剂定位在昆虫接收腔之外。第一引诱剂适于将昆虫引向昆虫接收腔。壳体和第二引诱剂适于并构造为使得第二引诱剂能从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以将昆虫从昆虫接收腔之外吸引到昆虫接收腔内。第二引诱剂与第一引诱剂不同。

Description

通过引诱剂的空间分隔进行的昆虫引诱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2015年7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198,298的优先权,其以引用的方式整体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能够实现特定诱饵的空间分隔的昆虫引诱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一种昆虫引诱站,包括壳体、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该壳体至少部分地限定了昆虫接收腔。该壳体适于并构造为允许昆虫进入到所述昆虫接收腔中。第一引诱剂定位在所述昆虫接收腔之外。该第一引诱剂适于将昆虫引向昆虫接收腔。壳体和第二引诱剂适于并构造为使得第二引诱剂能从昆虫接收腔内发出气味,以将昆虫从昆虫接收腔之外吸引到昆虫接收腔之内。第二引诱剂与第一引诱剂不同。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一种将昆虫引诱到昆虫引诱站的壳体的昆虫接收腔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第一引诱剂从所述昆虫接收站处发出气味,以及使第二引诱剂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以将昆虫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之外吸引到所述昆虫接收腔内。第一引诱剂适于将昆虫引向昆虫接收腔。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于一种令使用者能够将昆虫引诱到昆虫引诱站的壳体的昆虫接收腔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令使用者能使第一引诱剂从所述昆虫接收站处发出气味,以及使第二引诱剂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以将昆虫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之外吸引到所述昆虫接收腔内。第一引诱剂适于将昆虫引向昆虫接收腔。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于一种将昆虫引诱到昆虫引诱站的壳体的昆虫接收腔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第一引诱剂发出气味,以及使第二引诱剂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以将昆虫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之外吸引到所述昆虫接收腔内。第一引诱剂适于且定位成朝向所述昆虫接收腔吸引昆虫。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昆虫引诱站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立体图。
图2显示了图1中的立体图,其中剖去了一部分以示出昆虫接收腔。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昆虫引诱站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立体图。
图4显示了图3中的立体图,其中剖去了一部分以示出昆虫接收腔和第二腔。
图5显示了本发明的昆虫引诱站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其中剖去了一部分以显示出昆虫接收腔。
图6显示了本发明的昆虫引诱站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立体图。
图7显示了图6中的昆虫引诱站的截面图。
图8显示了本发明的昆虫引诱站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其中剖去了一部分以显示出昆虫接收腔。
说明书和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标示出了相对应的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提出了昆虫引诱站、它们的使用方法,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在空间上分隔开。空间分隔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即:将第一引诱剂定位在昆虫引诱站的昆虫接收腔之外或定位成与该昆虫引诱站的昆虫接收腔间隔开;以及设置壳体,且第二引诱剂适于并配置为使得该第二引诱剂能从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来将昆虫从昆虫接收腔之外吸引到昆虫接收腔中。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这里所提出的昆虫引诱站相比于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均从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的情况而言具有更高的昆虫进入率。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这里所提出的昆虫引诱站及相关方法的进入率与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均从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的引诱站相比能增加至少2、3、4、5、8或10倍。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这种进入率反映在于与在给定单位时间内被吸引到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均从昆虫接收腔内发出气味的引诱站的昆虫接收腔中的昆虫的数量相比,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被引诱到这里所提出的昆虫吸引站的昆虫接收腔中的昆虫的增加数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1-8描述了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在空间上分隔开的昆虫引诱站的说明性的、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在图1-2中,大体上通过附图标记10而标示出了本发明的昆虫引诱站的一个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中,昆虫引诱站10包括壳体12、第一引诱剂14和第二引诱剂16。
在图1-2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壳体12包括顶部18、底部20和壁部22。壁部22从顶部18延伸至底部20。壳体12可由任意适当的材料形成,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物、玻璃、陶瓷、木材、金属和它们的组合。尽管在图1-2中,壳体12显示为圆柱形的,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壳体可具有许多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矩形的、立方体的、球形的、棱锥形的和圆锥形的。在该实施方案中,壳体12的顶部18和壁部22是实心的,而底部20包括多个入口26。入口26适于允许昆虫从中通过。尽管图2显示了三个入口26,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底部20可具有多于三个的入口,或者少于三个的入口。
如图2所示,壳体12还包括昆虫引导漏斗28。该漏斗28可以是圆锥形的,或者是任意其他适当的漏斗形状的。漏斗28与底部20相邻,并由壁部22所包围。漏斗28与底部20不同,并包括第一端30和第二端32。第一端30的宽度与底部20的宽度基本上相等。第二端32的宽度小于第一端30的宽度。第二端32包括开口33,该开口33适于允许昆虫从中通过。由顶部18、壁部22和漏斗28一起所限定的区域构成了昆虫接收腔34。漏斗28适于使得已经通过壳体12的入口26的昆虫被汇集到昆虫接收腔34中。优选地,漏斗28的第二开口32适于阻止昆虫从昆虫接收腔34中离开。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昆虫引诱站能将昆虫困在昆虫接收腔内。
昆虫引诱站10还包括挂绳36。该挂绳36允许昆虫引诱站10从适当的位置(例如,树枝、柱子)垂挂下来。挂绳36可以是任意适当材料的,包括但不限于金属、聚合物、纤维(例如,棉)及它们的组合。
在该实施方案中,昆虫引诱站10的第一引诱剂14与壳体12的顶部18的外表面相邻地定位。由此,第一引诱剂14位于昆虫接收腔34之外。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将第一引诱剂14定位在壳体12的不同的外表面上。例如,可将第一引诱剂14定位在壁部22的外表面上。第一引诱剂14适于将昆虫引向昆虫接收腔34。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引诱剂14适于从远离昆虫接收腔34的区域处将昆虫吸引到与壳体12相邻的区域中。
在该实施方案中,昆虫引诱站10的第二引诱剂16定位在壳体12的壁部22的内表面上。由此,第二引诱剂16定位在昆虫接收腔34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将第二引诱剂16定位在壳体12的不同的内表面上。例如,可将第二引诱剂16定位在顶部18的内表面上。第二引诱剂16定位成使其能从昆虫接收腔34中发出气味,以将昆虫从昆虫接收腔之外吸引到昆虫接收腔内。
应当理解的是,在这里所提出的昆虫引诱站和相关方法中可使用许多种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的组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适于吸引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或鳞翅目中的至少一个昆虫种类。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中,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适于吸引小黄蜂、马蜂或胡蜂中的至少一种。在另一个替代实施方案中,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适于吸引胡蜂属中的胡蜂种类。在又一个替代实施方案中,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单独地或组合式地)不能吸引蚊子。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引诱剂14包括选自包含丁酸庚酯、丁酸丁酯、异丁醇、2-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醇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引诱剂16包括选自包含乙酸、鱼、鱼类精华、鱼类成分、鱼类分解产物、肉、肉类精华、肉类成分、肉类分解产物以及肉类提取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中的每一个均适于吸引小黄蜂、马蜂或胡蜂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引诱剂包括自包含丁酸庚酯、丁酸丁酯、异丁醇、2-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醇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且第二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乙酸、鱼、鱼类精华、鱼类成分、鱼类分解产物、肉、肉类精华、肉类成分、肉类分解产物以及肉类提取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在前述的实施方案的某些方面中,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中的每一个均适于吸引胡蜂属中的胡蜂种类。在表1中显示出了可用于这里所提出的昆虫引诱站和方法的环境中的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的说明性的、非限制性实施例。
表1用于引诱特定的昆虫种类的说明性的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
在操作中,昆虫引诱站10被放置在具有能被第一引诱剂14和第二引诱剂16引诱的类型的昆虫的环境中。具有能被引诱的昆虫类型的环境包括室外环境(例如,庭院、停车场、野餐区等)和室内环境(例如,食物制备及加工区、用餐区、存储区等)。例如,昆虫引诱站10可通过挂绳36而由位于具有能被第一引诱剂14和第二引诱剂16所引诱的类型的昆虫的环境中的树枝、柱子、天花板或任意结构处垂挂下来。在某些方面中,可通过杆、粘着剂或其他类型的连接物而将昆虫引诱站10附在位于具有能被第一引诱剂14和第二引诱剂16所引诱的昆虫类型的环境中的树枝、柱子、天花板或任意结构上。位于壳体12的顶部18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引诱剂14能从昆虫引诱站10处发出气味。第一引诱剂14的气味能将昆虫引向昆虫接收腔34。在不受理论约束的前提下,可以相信,第一引诱剂14可从远离昆虫接收腔34的区域处吸引昆虫。位于壳体12的壁部22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引诱剂16从昆虫接收腔34中发出气味。第二引诱剂16的气味可通过位于壳体12的底部20处的入口26而从昆虫接收腔34中发出。来自于第二引诱剂16的气味可将昆虫从昆虫接收腔34之外吸引到昆虫接收腔内。更具体地,第二引诱剂16从昆虫接收腔34中发出的气味能吸引昆虫通过入口26。漏斗28使已经通过入口26的昆虫朝向昆虫接收腔34汇集。最终,昆虫借由漏斗28的开口33进入昆虫接收腔34。在昆虫位于昆虫接收腔34中之后,漏斗28的第二开口32能阻止昆虫从昆虫接收腔中离开。漏斗28能阻止离开是因为被困的昆虫趋向于向上飞(背地性)和向光飞(趋光性)。因此,它们非常不可能接触到漏斗28的第二开口32,或通过漏斗28的第二开口32离开。
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到昆虫接收站的另一替代实施方案,该昆虫接收站大体上由附图标记110标示出。除了本段中指出的区别之外,昆虫接收站110的功能和设计与图1和图2中显示的昆虫接收站10的功能和设计相似。昆虫接收站110包括不同于昆虫接收腔34的第二腔112。第二腔112部分地由第二壳体114限定,该第二壳体包括端壁116和侧壁118。第二壳体114与壳体12的顶部18相邻。如图4所示,第二腔112包括由壳体12的顶部18以及壳体114的端壁116和侧壁118所限定的区域。由此,第二腔112通过壳体12的顶部18而与昆虫接收腔34分隔开。第一引诱剂14位于第二腔112内。壳体114的顶部116包括多个孔120,这些孔适于使得第一引诱剂的气味从第二腔中发出去。
在图5中显示了昆虫接收站的一个替代实施方案,该昆虫接收站大体上由附图标记210标示出。除了本段中指出的区别之外,昆虫接收站210的功能和设计与图1-2所示的昆虫接收站10的功能和设计相类似。昆虫接收站包括壳体212,该壳体212具有顶部218、壁部222和漏斗228。漏斗228与壁部222成形为一体的。漏斗228包括开口233,该开口233允许昆虫通过并进入到昆虫接收腔234中。在操作时,第二引诱剂16的气味借由开口233而从昆虫接收腔234中发出。来自于第二引诱剂16的气味能将昆虫从昆虫接收腔234之外吸引到昆虫接收腔内。更具体地,从昆虫接收腔234中发出的第二引诱剂16的气味能将昆虫吸引到漏斗228的区域内。然后,漏斗228使昆虫朝向昆虫接收腔234汇集。昆虫借由漏斗228的开口233而进入到昆虫接收腔234内。
在图6-7中显示了昆虫接收站的另一备选实施方案,该昆虫接收站大体上由附图标记310标示出。除了本段中指出的区别之外,昆虫接收站310的功能和设计与图1-2所示的昆虫接收站10的功能和设计相类似。昆虫接收站310包括壳体312,该壳体312具有底部320、壁部322、第一漏斗328和第二漏斗338。由第一漏斗328、壁部322和第二漏斗338所限定的区域构成了昆虫接收腔334。第二漏斗338具有第一端340和第二端343。第二漏斗338与壁部322成形为一体的,以使得第一端340的宽度与壁部322的宽度基本上相等。第二端342具有开口344。第二端342的宽度小于第一端340的宽度。第二漏斗342适于使得昆虫接收腔334内的昆虫借由开口344而被汇集到昆虫接收腔之外。第二漏斗342的内表面涂覆有杀虫剂346。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该杀虫剂还可被涂覆在限定了昆虫接收腔的某些或所有的其它表面(例如,第一漏斗328的外表面,或壁部322的内表面)上。杀虫剂346配置为能够被接触,并借由被引诱到昆虫接收腔334内的昆虫而被从昆虫吸引站310处运送出去。
从图8中可以看到昆虫接收站的另一个备选实施方案,该昆虫接收站大体上由附图标记410标示出。除了本段中指出的区别之外,昆虫接收站410的功能和设计与图1-2所示的昆虫接收站10的功能和设计相类似。昆虫接收站410包括适于杀灭昆虫的元件442。该元件442与漏斗428的开口432相邻地定位在昆虫接收腔434内。在工作时,昆虫能通过开口432进入到昆虫接收腔434内。元件442在开口432周围定位成能使得进入到昆虫接收腔434内的至少某些昆虫能够与该元件的表面相接触。昆虫在接触元件442的表面时被杀灭掉。这种杀灭可以是即时的或滞后的。在该元件被昆虫接触到时就向该昆虫输送电力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可实现即时杀灭。在该元件包括一种或多种杀虫剂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可实现滞后杀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对位于昆虫接收腔434内的元件442的位置进行调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与昆虫接收站410相结合地使用额外的元件。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昆虫引诱站可包括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其中第一引诱剂与昆虫接收腔相分离,但定位在该昆虫接收腔附近,并且第二引诱剂从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此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引诱剂相对于昆虫接收腔近到足以允许昆虫进入到昆虫接收腔中的进入率高于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从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的情况下的进入率。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引诱剂相对于昆虫接收腔近到足以允许昆虫进入到昆虫接收腔中的进入率高于仅设置第二引诱剂且仅该第二引诱剂从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的情况下的进入率。
在本文中含有各个参考文件不应被视为承认这些参考文件在现有技术中通过任意方式预见或启发本文中所提出的任意实施方案。
由于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文中所描述和显示的结构进行许多修改,因此包含在上述说明书或显示于附图中的所有内容均应被看做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由此,本发明的广度和范围不应被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所限制,而是应当仅根据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而被限定。还应当理解的是,在使用昆虫引诱站时,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任一个的总体取向可以旋转。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将本发明的各元件引入权利要求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上述描述中时,用语“包括”、“包含”和“具有”为开放式的,并意在于可存在所列出的元件以外的其他元件。此外,用语“部分”应当被视为意指其所限定的某些或全部物体或元件。
实施例
本文提出以下实施例以示范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实施例中披露的技术为发明人所发现的在本发明的实践中有好的作用的技术。然而,根据本文的披露,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所披露的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许多修改,并且仍获得类似或相似的结果。
实施例1 并排陷阱实验
在包含宾州小黄蜂的壳体内并排放置两个陷阱,其中一个仅包含鸡肉,另一个包含鸡肉和丁酸庚酯(HB)。每个陷阱所使用的丁酸庚酯的量为在棉球上的几滴100%的丁酸庚酯,其量估计为约0.10mL至0.25mL。仅包含鸡肉的陷阱比既包含鸡肉也包含丁酸庚酯的陷阱能捕获更多的宾州小黄蜂(表1)。这与我们的初步结论相一致,即丁酸庚酯引诱的有效范围长,但该引诱并不会导致陷阱捕获量较大。如上文所述,我们发现丁酸庚酯对于小黄蜂的吸引力非常大。小黄蜂从一定距离飞来,以探访丁酸庚酯的释放点。然而,我们发现,尽管小黄蜂试图但不能进入到包含丁酸庚酯的陷阱内时,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很容易地进入到包含鸡肉的陷阱中。在该实验中,通过由陷阱所释放的丁酸庚酯而将小黄蜂从很远的距离引诱过来。然而,当小黄蜂到达包含丁酸庚酯或鸡肉的陷阱附近时,它们会进入仅包含鸡肉的陷阱。这意味着,丁酸庚酯会阻止小黄蜂进入到包含鸡肉和丁酸庚酯的陷阱中。
表1:在仅包含鸡肉的陷阱与包含鸡肉和丁酸庚酯的陷阱并排放置的情况下,陷阱之间的小黄蜂陷阱捕获量的比较。为了本研究而使用了trap(来源于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的Sterling International,Inc.)。
实施例2 包含不同的引诱剂和引诱剂的组合的陷阱的测试
在另一个研究中,我们将4个陷阱放置在了一起,它们各自包含不同的引诱剂或引诱剂的组合。我们再次发现,尽管通过丁酸庚酯将小黄蜂吸引到陷阱处来了,但是这些小黄蜂会更加频繁地进入到包含鸡肉的陷阱中。仅有很少的小黄蜂被仅包含丁酸庚酯的陷阱所捕获。更加令人吃惊的是,向包含鸡肉的陷阱中添加丁酸庚酯会导致陷阱捕获量明显减少(表2、3和4)。这明显显示了,丁酸庚酯会阻碍小黄蜂进入到陷阱中去。这种效果并非是任意特定陷阱特有的,而是通过不同设计的陷阱观察到的(表2、3和4)。
表2:包含鸡肉的陷阱与包含丁酸庚酯的陷阱之间的小黄蜂的陷阱捕获量的比较。为了本次实验而使用了trap(来源于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的SterlingInternational,Inc.)。全部4个陷阱被放置在一起。
表3:包含鸡肉的陷阱与包含丁酸庚酯的陷阱之间的小黄蜂的陷阱捕获量的比较。为了本次实验而使用了PoisonYellow Jacket&Flying Insect Trap(来源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提兹市的Woodsrteam)。trap在昆虫接收腔的顶部上具有开口,且昆虫必须要向下移动以进入到陷阱中。这不同于trap(来源于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的Sterling International,Inc.)和Apex trap,这两个陷阱都在接收腔的底部上具有入口。在表中显示的全部4个trap都放置在一起。
表4:包含鸡肉的陷阱和包含丁酸庚酯的陷阱之间的小黄蜂的陷阱捕获量的比较。在本次实验中使用了Apex trap,其具有接收腔,接收腔的底部上具有开口,以允许昆虫进入到该接收腔内,但阻止昆虫离开该接收腔。全部4个Apex trap都放置在一起。
实施例3 将丁酸庚酯放置在包含鸡肉的陷阱内或外的效果
在各个陷阱分开放置时,我们发现,仅包含鸡肉的陷阱并不能捕获到许多小黄蜂。这显示了,在没有丁酸庚酯吸引小黄蜂的情况下,鸡肉对将小黄蜂吸引到陷阱中是有效的。然而,如果紧邻包含鸡肉的陷阱之外释放丁酸庚酯,那么就能捕获大量的小黄蜂。这是因为丁酸庚酯能将小黄蜂引诱到陷阱处,然后鸡肉诱使小黄蜂进入到陷阱内。然而,如果将丁酸庚酯放置到陷阱内,那么就会观察到,其不会将小黄蜂引诱到陷阱中,而是会妨碍他们进入陷阱。相比之下,鸡肉的味道不会妨碍小黄蜂进入陷阱。这些发现显示出,这两种引诱剂存在很强的协同性作用:其中一个(丁酸庚酯)将昆虫从很远的距离处引诱到陷阱附近,而另一个不含驱虫剂的引诱剂诱使小黄蜂进入到陷阱中。这种机制应当与其他昆虫诱饵站相类似地工作,其中我们要设置引诱剂来将昆虫引诱到诱饵站附近,然后设置另一不含驱虫剂的引诱剂来诱使昆虫进入到诱饵站中,以诱饵为食。
表5:小黄蜂引诱物丁酸庚酯的位置对小黄蜂的陷阱捕获量的影响。陷阱包含鸡肉或丁酸庚酯,或者鸡肉和丁酸庚酯。在使用鸡肉和丁酸庚酯时,将鸡肉放置在陷阱内,而将丁酸庚酯放置在陷阱内或陷阱外。在本次实验中使用了Apex trap,其具有昆虫接收腔,在该昆虫接收腔的底部上设置有开口,以允许昆虫进入该昆虫接收腔但阻碍昆虫离开该昆虫接收腔。在各个测试位置中,各个陷阱被分开放置,两个陷阱之间至少有20英尺。两个测试位置至少分开300英尺。
实施例4 不同类型的肉类诱饵在与陷阱内的丁酸庚酯相结合时得到类似的结果
在独立的实验中,发现猪肉和牛肉味道在与陷阱内的丁酸庚酯相结合时在3小时的时间点具有抑制性效果。
表6:仅包含猪肉的陷阱与仅包含丁酸庚酯的陷阱或包含丁酸庚酯且在陷阱内还有猪肉的陷阱的小黄蜂的陷阱捕获量的比较。在本次实验中使用了Apex trap,其具有昆虫接收腔,该昆虫接收腔的底部上具有开口,以允许昆虫进入昆虫接收腔但阻碍昆虫离开昆虫接收腔。全部4个陷阱被放置在一起。位置7-9在不同的日子进行,且最终读数在放置陷阱之后5小时时被取得。
1位置1-3在5小时之后读取
表7:包含肉类味道的陷阱与包含丁酸庚酯的陷阱之间的小黄蜂的陷阱捕获量的比较。在本次实验中使用了Apex trap,其具有昆虫接收腔,该昆虫接收腔的底部上具有开口,以允许昆虫进入昆虫接收腔但阻碍昆虫离开昆虫接收腔。全部4个陷阱被放置在一起。位置1-3在不同的日子进行,且最终读数在放置陷阱之后3或5小时时被取得。
参考文献
Davis,H.G.,G.W.Eddy,T.P.McGovern,and M.Beroza.1967.2,4-Hexadienylbutyrate and related compounds highly attractive to yellowjackets(Vespulaspp.).J.Med.Entomol.4:29-34.
Davis,H.G.,G.W.Eddy,T.P.McGovern,and M.Beroza.1969.Heptyl butyrate,anew synthetic attractant for yellowjackets.J.Econ.Entomol.62:1245.
Davis,H.G.,R.J.Peterson,W.M.Rogoff,T.P.McGovern,andM.Beroza.1972.Octyl butyrate,an effective attractant for theyellowjacket.Environ.Entomol.1:673.
Davis,H.G.,R.W.Zwick,W.M.Rogoff,T.P.McGovern,andM.Beroza.1973.Perimeter traps baited with synthetic lures for suppression ofyellowjackets in fruit orchards.Environ.Entomol.2:570-571.
Landolt,P.J.1998.Chemical attractants for trapping yellow jacketsVespula germanica and Vespula pensylvanica(Hymenoptera:Vespidae).Environ.Entomol.27(5):1229-1234(1998).
Landolt,P.J.,A.Pantoja and D.Green 2005.Yellowjacket wasps(Hymenoptera:Vespidae)trapped in Alaska with heptyl butyrate,acetic acid andisobutanol.J.Entomol.Soc.Brit.Columbia 102:35-41.
Landolt,P.J..Reed,H.C.,and D.J.Ellis.2003.Trapping yellowjackets(Hymenoptera:Vespidae)with heptyl butyrate emitted from controlled-releasedispensers.Florida Entomol.26(3):323-328.
MacDonald,J.F.,R.D.Akre,and W.B.Hill.1973.Attraction of yellowjackets(Vespula spp.)to heptyl butyrate in Washington State(Hymenoptera:Vespidae).Environ.Entomol.2:375-379.
McGovern,T.P.,H.G.Davis,M.Beroza,J.C.Ingangi,and G.W.Eddy.1970.Estershighly attractive to Vespula spp.J.Econ.Entomol.63:1534-1536.
Spurr,E.B.,K.W.Drew,P.E.C.Read,and G.Elliott.1996.The effectivenessof a sulfluramid concentrate mixed with canned sardine cat-food for controlof wasps.Proceedings,49th New Zealand Plant Protection Conference 1996:132-136.New Zealand Plant Protection Society,Rotorua,New Zealand.
本文的广度和范围不应受到任一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限制,而是应仅根据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Claims (46)

1.一种昆虫引诱站,包括:
至少部分地限定昆虫接收腔的壳体,所述壳体适于并构造为允许昆虫进入到所述昆虫接收腔中;
第一引诱剂,所述第一引诱剂定位在所述昆虫接收腔之外,所述第一引诱剂适于将昆虫引向所述昆虫接收腔;
第二引诱剂,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引诱剂适于并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二引诱剂能从所述昆虫接收腔内发出气味,以将昆虫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之外吸引到所述昆虫接收腔之内,所述第二引诱剂与所述第一引诱剂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适于将昆虫从远离所述昆虫接收腔的区域处吸引至临近所述壳体的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至少部分地限定了第二腔,所述第二腔与所述昆虫接收腔不同,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引诱剂适于并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引诱剂能从所述第二腔中发出气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引诱站的昆虫进入到所述昆虫接收腔中的进入率高于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均从所述第一接收腔中发出气味的情况下的进入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适于阻碍昆虫离开所述昆虫接收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适于将昆虫困在所述昆虫接收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均适于吸引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或鳞翅目中的至少一个昆虫种类。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均适于吸引小黄蜂、马蜂或胡蜂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丁酸庚酯、丁酸丁酯、异丁醇、2-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醇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且
所述第二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乙酸、鱼、鱼类精华、鱼类成分、鱼类分解产物、肉、肉类精华、肉类成分、肉类分解产物以及肉类提取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均适于吸引胡蜂属中的胡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单独地或相结合地都不能吸引蚊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引诱站适于杀灭昆虫。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引诱站适于杀灭所述昆虫接收站内的昆虫。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引诱站还包括位于所述昆虫接收腔上或位于所述昆虫接收腔内的杀虫剂,其中所述杀虫剂配置为用于并适于与被引诱到所述昆虫接收腔中的昆虫接触,并借由被引诱到所述昆虫接收腔中的昆虫而被运送到所述昆虫引诱站之外。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引诱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位于所述昆虫接收腔上,或位于所述昆虫接收腔内。
17.一种将昆虫引诱到昆虫引诱站的壳体的昆虫接收腔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第一引诱剂从所述昆虫接收站处发出气味,所述第一引诱剂适于将昆虫引向所述昆虫接收腔;
使第二引诱剂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以将昆虫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之外吸引到所述昆虫接收腔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适于将昆虫从远离所述昆虫接收腔的区域处吸引到与所述壳体相邻的区域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昆虫吸引站放置在具有能被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所引诱的类型的昆虫的环境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为室外。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引诱站的昆虫进入到所述昆虫接收腔中的进入率高于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都从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的情况下的进入率。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均适于吸引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或鳞翅目中的至少一个昆虫种类。
23.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均适于吸引小黄蜂、马蜂或胡蜂中的至少一种。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丁酸庚酯、丁酸丁酯、异丁醇、2-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醇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第二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乙酸、鱼、鱼类精华、鱼类成分、鱼类分解产物、肉、肉类精华、肉类成分、肉类分解产物以及肉类提取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
25.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均适于吸引胡蜂属中的胡蜂。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丁酸庚酯、丁酸丁酯、异丁醇、2-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醇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第二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乙酸、鱼、鱼类精华、鱼类成分、鱼类分解产物、肉、肉类精华、肉类成分、肉类分解产物以及肉类提取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
27.一种令使用者能够将昆虫引诱到昆虫引诱站的壳体的昆虫接收腔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令使用者能:
使第一引诱剂从所述昆虫接收站处发出气味,所述第一引诱剂适于将昆虫引向所述昆虫接收腔;
使第二引诱剂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以将昆虫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之外吸引到所述昆虫接收腔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适于将昆虫从远离所述昆虫接收腔的区域处吸引到与所述壳体相邻的区域内。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令使用者能将所述昆虫吸引站放置在具有能被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所引诱的类型的昆虫的环境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引诱站的昆虫进入到所述昆虫接收腔中的进入率高于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都从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的情况下的进入率。
31.根据权利要求28-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均适于吸引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或鳞翅目中的至少一个昆虫种类。
32.根据权利要求28-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均适于吸引小黄蜂、马蜂或胡蜂中的至少一种。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丁酸庚酯、丁酸丁酯、异丁醇、2-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醇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第二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乙酸、鱼、鱼类精华、鱼类成分、鱼类分解产物、肉、肉类精华、肉类成分、肉类分解产物以及肉类提取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
34.根据权利要求28-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均适于吸引胡蜂属中的胡蜂。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丁酸庚酯、丁酸丁酯、异丁醇、2-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醇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第二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乙酸、鱼、鱼类精华、鱼类成分、鱼类分解产物、肉、肉类精华、肉类成分、肉类分解产物以及肉类提取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
36.一种将昆虫引诱到昆虫引诱站的壳体的昆虫接收腔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第一引诱剂从所述昆虫接收站处发出气味,所述第一引诱剂适于将昆虫引向所述昆虫接收腔;
使第二引诱剂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以将昆虫从所述昆虫接收腔之外吸引到所述昆虫接收腔内。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引诱站的昆虫进入到所述昆虫接收腔中的进入率高于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都从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的情况下的进入率。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适于将昆虫从远离所述昆虫接收腔的区域处吸引到与所述壳体相邻的区域内。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昆虫吸引站放置在具有能被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所引诱的类型的昆虫的环境中。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为室外。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引诱站的昆虫进入到所述昆虫接收腔中的进入率高于第一引诱剂和第二引诱剂都从昆虫接收腔中发出气味的情况下的进入率。
42.根据权利要求38-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均适于吸引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或鳞翅目中的至少一个昆虫种类。
43.根据权利要求38-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均适于吸引小黄蜂、马蜂或胡蜂中的至少一种。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丁酸庚酯、丁酸丁酯、异丁醇、2-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醇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第二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乙酸、鱼、鱼类精华、鱼类成分、鱼类分解产物、肉、肉类精华、肉类成分、肉类分解产物以及肉类提取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
45.根据权利要求38-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和所述第二引诱剂均适于吸引胡蜂属中的胡蜂。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丁酸庚酯、丁酸丁酯、异丁醇、2-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醇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第二引诱剂包括选自包含乙酸、鱼、鱼类精华、鱼类成分、鱼类分解产物、肉、肉类精华、肉类成分、肉类分解产物以及肉类提取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
CN201680056532.4A 2015-07-29 2016-07-26 通过引诱剂的空间分隔进行的昆虫引诱 Pending CN1081351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98298P 2015-07-29 2015-07-29
US62/198,298 2015-07-29
PCT/US2016/044016 WO2017019671A1 (en) 2015-07-29 2016-07-26 Insect attraction through spatial partitioning of attractan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5153A true CN108135153A (zh) 2018-06-08

Family

ID=57885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6532.4A Pending CN108135153A (zh) 2015-07-29 2016-07-26 通过引诱剂的空间分隔进行的昆虫引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13765A1 (zh)
EP (1) EP3328194A4 (zh)
CN (1) CN108135153A (zh)
WO (1) WO201701967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2675A (zh) * 2018-12-17 2019-02-22 刘智聪 林业用诱捕灭虫装置
CN111937828A (zh) * 2020-08-24 2020-11-17 周口师范学院 一种林业害虫治理用诱捕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8005996A (es) * 2016-07-12 2018-09-17 Eli Hirsch Jeremy Dispositivo y metodo de dispensado de insecticida.
US11140888B2 (en) 2016-08-11 2021-10-12 Kory McGavin Insect trap with multiple inserts
US10645915B2 (en) * 2016-08-11 2020-05-12 Kory McGavin Insect trap
US20180325088A1 (en) * 2017-05-15 2018-11-15 Willert Home Products, Inc. Insect trap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D881332S1 (en) * 2018-11-01 2020-04-14 Sarah Ruth Bond Trap
US11490609B2 (en) * 2020-06-25 2022-11-08 Satish K. CHerukumalli Mosquito iden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trap and method to use
CN112715502B (zh) * 2020-12-21 2023-05-23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昆虫精准诱集、消灭、统计、预测、防治方法
CN114375950A (zh) * 2022-01-25 2022-04-22 天津师范大学 一种植物源美国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引诱剂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1941A (en) * 1984-02-16 1985-11-12 Schneidmiller Rodney G Insect trap selective for wasps
GB2283896A (en) * 1993-11-20 1995-05-24 Agrisense Bcs Ltd Insect trap
US6393760B1 (en) * 1997-03-19 2002-05-28 Trece, Inc. Kairomone and kill-bait containing insect trap
JP2007300842A (ja) * 2006-05-10 2007-11-22 Earth Chem Corp Ltd 害虫防除用容器
US20080175813A1 (en) * 2007-01-24 2008-07-24 Pherotech International Inc. Novel attractants for vespid wasps
US20090151228A1 (en) * 2007-12-14 2009-06-18 Sterling International Inc. Flying insect trap with spaced entryways
WO2010077370A1 (en) * 2009-01-05 2010-07-08 Sterling International Inc. Insect trap with behavior modifying features
US20110067293A1 (en) * 2007-12-14 2011-03-24 Sterling International Inc. Multi-species insect trap with separated plumes
CN102246798A (zh) * 2010-05-19 2011-11-23 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 飞翔害虫的引诱或引诱防除的制剂、装置及方法
US8347549B2 (en) * 2002-10-18 2013-01-08 Woodstream Corporation System for trapping flying insects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20130298444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Andrew Paul Strube Stink bug trap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22909A1 (en) * 1992-05-20 1993-11-25 Ciba-Geigy Ag Insect trap
US5974726A (en) * 1998-06-05 1999-11-02 Creeger; Samuel M. Method of controlling pests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1941A (en) * 1984-02-16 1985-11-12 Schneidmiller Rodney G Insect trap selective for wasps
GB2283896A (en) * 1993-11-20 1995-05-24 Agrisense Bcs Ltd Insect trap
US6393760B1 (en) * 1997-03-19 2002-05-28 Trece, Inc. Kairomone and kill-bait containing insect trap
US8347549B2 (en) * 2002-10-18 2013-01-08 Woodstream Corporation System for trapping flying insects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07300842A (ja) * 2006-05-10 2007-11-22 Earth Chem Corp Ltd 害虫防除用容器
US20080175813A1 (en) * 2007-01-24 2008-07-24 Pherotech International Inc. Novel attractants for vespid wasps
US20090151228A1 (en) * 2007-12-14 2009-06-18 Sterling International Inc. Flying insect trap with spaced entryways
US20110067293A1 (en) * 2007-12-14 2011-03-24 Sterling International Inc. Multi-species insect trap with separated plumes
WO2010077370A1 (en) * 2009-01-05 2010-07-08 Sterling International Inc. Insect trap with behavior modifying features
CN102246798A (zh) * 2010-05-19 2011-11-23 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 飞翔害虫的引诱或引诱防除的制剂、装置及方法
US20130298444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Andrew Paul Strube Stink bug trap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2675A (zh) * 2018-12-17 2019-02-22 刘智聪 林业用诱捕灭虫装置
CN109362675B (zh) * 2018-12-17 2021-01-15 刘智聪 林业用诱捕灭虫装置
CN111937828A (zh) * 2020-08-24 2020-11-17 周口师范学院 一种林业害虫治理用诱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19671A1 (en) 2017-02-02
US20180213765A1 (en) 2018-08-02
EP3328194A4 (en) 2019-03-27
EP3328194A1 (en) 2018-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5153A (zh) 通过引诱剂的空间分隔进行的昆虫引诱
Cox Potential for using semiochemicals to protect stored products from insect infestation
Bray et al. Synthetic sex pheromone attracts the leishmaniasis vector Lutzomyia longipalpis (Diptera: Psychodidae) to traps in the field
Santi et al. Sex pheromone traps for detection of the invasive box tree moth in Italy.
Sivinski et al. Pheromones and parapheromones in the control of tephritids
US10954358B2 (en) Dried attractive lure and kill st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Aedes aegypti
Katsoyannos et al. Evaluation of synthetic food‐based attractants for female Mediterranean fruit flies (Dipt., Tephritidae) in McPhail type traps
US9693561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attracting mosquitoes and repelling sand flies
MX2007014034A (es) Metodo para el suministro de un agente con actividad biologica.
Weinzierl et al. Insect attractants and traps
Shelly Zingerone and the mating success and field attraction of male melon flies (Diptera: Tephritidae)
KR102242296B1 (ko) 말벌과 벌 기피제
US20220192193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Attracting Mosquitoes and Repelling Sand Flies
Peñarrubia‐María et al. Evaluation of candidate systems for mass trapping against Ceratitis spp. on La Réunion island
Buteler et al. Behavioural responses of V espula germanica (H ymenoptera: V espidae) wasps exposed to essential oils
Vuts et al. New co‐attractants synergizing attraction of Cetonia aurata aurata and Potosia cuprea to the known floral attractant
Greene et al. Avoidance of bee and wasp stings: an entomological perspective
Watentena et al. The untapped potential of mosquito lures for malaria vector surveillance and mass trapping of mosquitoes: a review.
Diclaro et al. Integration of fly baits, traps, and cords to kill house flies (Diptera: Muscidae) and reduce annoyance
Adanan et al. Efficacy and sublethal effects of mosquito mats on Aedes aegypti and Culex quinquefasciatus (Diptera: Culicidae).
Gazal et al. Mechanism of host recognition in Neodohrniphora elongata (Brown)(Diptera: Phoridae)
Knols Odour-mediated host-seeking behaviour of the Afro-tropical malaria vector Anopheles gambiae Giles
Ugwu et al. Evaluation of traps and attractants for mass trapping of African invader fly, Bactrocera invadens on mango in South West Nigeria
Jaworski et al. Different responses of Monochamus galloprovincialis and three non-target species to trap type, colour, and lubricant treatment.
Stelinski et al. Suppression of citrus leafminer, Phyllocnistis citrella, with an attract‐and‐kill form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8

Address after: 101102 Beijing Tongzhou District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ongzhou garden Jinqiao Technology Industrial base 17 Central Road 59A

Applicant after: PHEROBI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before: Ding Feng bait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