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4277A - 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4277A
CN108134277A CN201810076483.1A CN201810076483A CN108134277A CN 108134277 A CN108134277 A CN 108134277A CN 201810076483 A CN201810076483 A CN 201810076483A CN 108134277 A CN108134277 A CN 108134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appliance
module
server
intelligent socket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64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4277B (zh
Inventor
卢闻州
陈振昂
计夏威
沈君
徐乐青
郝宁
郝宁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0764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34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34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4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4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4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9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signalling mea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sen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智能插座领域,包括:智能插座、用电器、服务器和终端;智能插座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智能插座的状态参数值;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电源模块,用于为用电器和智能插座供电;警报模块,用于报警警示;控制模块,用于读取其它各模块的工作信息,并对其它各模块进行控制。解决了基础设置或环保设施被盗或闲置插座被盗取电能的问题,达到了对用电器或电能起到防盗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插座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家居生活离不开电器设备的支持,相应地,电能也成为了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能源。
社会上经常发生基础设施或环保设施被盗的不法行为,也存在闲置的插座被不法份子利用盗取大量电能的情况,但是却没有较好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插座、用电器、服务器和终端;所述智能插座与所述用电器通过物理连接;所述智能插座与所述服务器通过全双工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终端通过全双工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智能插座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智能插座的状态参数值;
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用电器和所述智能插座供电;
警报模块,用于报警警示;
控制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监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警报模块的工作信息,并对所述监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警报模块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监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警报模块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监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警报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相连。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监测模块包括:
电量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用电器的电流大小并将监测到的电流数据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电器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压力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智能插座的插口处的压力值并将所述压力值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温度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智能插座的温度值并将所述温度值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电量监测单元、所述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单元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单工通信连接,所述电量监测单元、所述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单元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元为发送端,所述控制模块为接收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量监测单元的电流数据、所述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的身份信息、所述压力传感器单元的压力值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元的温度值。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全双工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流数据、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压力值和所述温度值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信息;和/或,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通信模块发送的用户指令,所述用户指令是由所述终端根据用户操作生成后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用户指令发送给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指令,将所述用户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用户指令是所述终端根据用户操作生成后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的;和/或,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信息,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智能插座的开关状态、获取的电流数据、身份信息、压力值、温度值和异常报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保真WiFi模块、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模块和紫蜂协议Zigbee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变压单元,用于将交流电路中的交流电转换为所述智能插座所用的直流电;
继电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通断指令控制所述用电器的通断;
所述继电器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弱电连接;所述继电器单元与所述用电器通过强电连接;所述变压单元与所述继电器单元通过弱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流数据、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压力值和所述温度值向所述继电器单元发送所述通断指令。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警报模块包括:
发光二极管LED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器被盗或电能被偷时发光;
蜂鸣器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器被盗或电能被偷时发出报警声音;
所述LED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弱电连接,所述蜂鸣器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弱电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用电器安装有身份信息模块;
所述身份信息模块,用于根据授权信息实现所述智能插座对授权的用电器的供电以及对非授权的用电器的断电和报警。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身份信息模块包括射频识别RFID标签识别系统、集成电路IC卡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和声纹识别系统中的至少一种。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服务器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从互联网下载所述智能插座发送的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智能插座发送的所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服务器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之间的通信。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终端包括:
终端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终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终端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终端数据,所述终端数据包括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和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数据;
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当前所述智能插座的插座信息,所述插座信息包括用电器安全信息、授权信息和所述用电器的电量信息;
终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操作生成用户指令,将所述用户指令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用户指令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智能插座进行控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智能防盗插座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步,设置所述智能插座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普通模式和防盗模式,所述防盗模式包括用电器防盗模式和防盗电模式;
第二步,判断当前的工作模式是否为所述防盗模式,若否,则执行第三步,若是,则执行第四步;
第三步,执行所述普通模式,监测所述智能插座的状态参数值;当所述用电器的电流大小超过电流阈值和/或温度值超过温度阈值时,断开所述用电器,控制所述警报模块报警;
第四步;通过所述监测模块监测所述智能插座的插口处的压力值,若所述压力值为0,则执行第五步,若所述压力值为非0值,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执行所述防盗电模式,通过所述监测模块监测所述智能插座的插口处的压力值,读取所述用电器的身份信息;当所述压力值由0变为非0值或所述用电器的电流由0变为非0值时,判断所述用电器的身份信息是否已授权,若是,则正常供电,若否,则断开用电器,控制所述警报模块报警,且所述智能插座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通知,所述服务器将所述通知发送至所述终端;
第六步,执行所述用电器防盗模式,监测所述智能插座的电流;当所述插口处的压力值由非0值变为0或所述用电器的电流由非0值变为0,控制所述警报模块报警,且所述智能插座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通知,所述服务器将所述通知发送至所述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通过将智能插座与用电器物理连接,智能插座与服务器全双工连接,服务器与终端全双工连接,由于智能插座中包括监测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警报模块和控制模块,监测模块能够监测智能插座的状态参数值,通信模块能够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电源模块能够为其他模块供电,警报模块能够报警,控制模块能够根据各模块的工作信息进行控制,因此在插座上的用电器被盗或闲置的插座被盗电时,智能插座能够及时进行异常报警,从而对用电器或电能起到防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智能插座100、用电器200、服务器300和终端400。
智能插座100与用电器200通过物理连接,智能插座100与服务器300通过全双工通信连接,服务器300与终端400通过全双工通信连接。
可选的,服务器300与终端400之间可以通过Socket通信连接。
智能插座100包括监测模块110、通信模块120、电源模块130、警报模块140和控制模块150。
监测模块110用于实时获取智能插座100的状态参数值。
可选的,状态参数值包括通过智能插座100的电流、智能插座100的温度、智能插座100插口出的压力值和附近射频识别(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标签的值(密钥)。
通信模块120用于与服务器300进行数据交互。
电源模块130用于为用电器200和智能插座100供电。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模块150发送控制信号到电源模块130,电源模块13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电源通断。
警报模块140用于报警警示。
控制模块150用于读取监测模块110、通信模块120、电源模块130和警报模块140的工作信息,并对检测模块110、通信模块120、电源模块130和警报模块140进行控制。
控制模块150分别与监测模块110、通信模块120、电源模块130和警报模块140相连,电源模块130分别与监测模块110、通信模块120、警报模块140和控制模块150相连。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2,监测模块110包括电量监测单元111、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112、压力传感器单元113和温度传感器单元114。
电量监测单元111用于监测用电器200的电流大小并将监测到的电流数据实时发送至控制模块150。
电流数据用于计算当前功率,并且根据电流是否大于预定值判断智能插座100是否过载或短路,另外,电流还可以供终端400实时查看电流和功率。
可选的,电流监测单元111可以使用ASC712霍尔电流传感器。
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112用于获取用电器200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实时发送至控制模块150。
可选的,身份信息包括用电器200的用户信息和密码,身份信息用于供智能插座100判断用户是否被授权使用智能插座100。
智能插座100在读取到身份信息后,向服务器300查询是否有该条身份信息的记录,若有,则智能插座100授权供电。
可选的,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112可以使用MLX903665RFID读卡器。
压力传感器单元113用于获取智能插座100的插口处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实时发送至控制模块150。
根据插口处的压力值可以判断插口是否被使用,并且用户通过终端400可以查看周围的插座是否正在被使用。
可选的,压力传感器单元113可以使用PD70式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单元114用于获取智能插座100的温度值并将温度值实时发送至控制模块150。
温度值用于判断智能插座100是否因为过载或其他原因发热,或智能插座100是否处在温度过高的异常环境下,若温度值超过预定值,智能插座100则向终端400发送报警信息。
可选的,温度传感器单元114可以使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
控制模块150用于接收电量监测单元111的电流数据、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112的身份信息、压力传感器单元113的压力值和温度传感器单元114的温度值。
电量监测单元111、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112、压力传感器单元113和温度传感器单元114分别与控制模块150通过单工通信连接,电量监测单元111、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112、压力传感器单元113和温度传感器单元114为发送端,控制模块150为接收端。
可选的,通信模块120与控制模块150通过全双工通信连接。控制模块15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流数据、身份信息、压力值和温度值向通信模块120发送信息。
可选的,通信模块120用于接收服务器300发送的用户指令,将用户指令发送至控制模块150,这里的用户指令是终端400根据用户操作生成后发送给服务器300的。
用户指令是终端400根据用户操作生成的,终端400将用户指令发送给服务器300,服务器300将用户指令发送给智能插座100的通信模块120,通信模块120将用户指令发送给控制模块150。
用户指令包括开启指令和关闭指令,并且用户指令具有最高优先级。
可选的,控制模块150用于接收通信模块120发送的用户指令,这里的用户指令是由终端400根据用户操作生成后发送给服务器300的,服务器300将用户指令发送给通信模块120。
可选的,通信模块120用于接收控制模块150发送的信息,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300,服务器300用于将信息发送至终端400,这里的信息包括智能插座100的开关状态、获取的电流数据、身份信息、压力值、温度值和异常报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异常报警信息包括过温、过流、盗窃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通信模块120为无线保真(英文: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模块、通用分组无线服务(英文: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模块和紫蜂协议(英文:Zigbee)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2,电源模块130包括变压单元131和继电器单元132。
变压单元131用于将交流电路中的交流电转换为智能插座100所用的直流电。比如: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5V直流电。
继电器单元132用于根据控制模块150发送的通断指令控制用电器200的通断。
其中,继电器单元132与控制模块通过弱电连接,继电器单元132与用电器200通过强电连接,变压单元131与继电器单元132通过弱电连接。
可选的,控制模块150用于根据电流数据、身份信息、压力值和温度值向继电器单元132发送通断指令。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2,警报模块140包括发光二极管(英文:Light EmittingDiode,简称:LED)单元141和蜂鸣器单元142。
LED单元141用于在用电器200被盗或电能被偷时发光。
蜂鸣器单元142用于在用电器200被盗或电能被偷时发出报警声音。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插座100包括两种工作模式:用电器防盗模式和防盗电模式。
当智能插座100处于用电器防盗模式时,当智能插座100监测到插口的压力值为0或电流为0时,可以判定用电器200被盗;当智能插座100处于防盗电模式时,当智能插座100监测到插口的压力值由0变为某个数值或电流由0变为某个数值时,通过读取用电器200的身份信息(比如RFID标签),将读取到的身份信息与服务器300上的授权信息匹配,若未授权或未获取到身份信息,则判定电能被偷。
LED单元141与控制模块150通过弱电连接,蜂鸣器单元142与控制模块150通过弱电连接。
可选的,用电器200安装有身份信息模块210。
身份信息模块210用于根据授权信息实现智能插座100对授权的用电器的供电以及对非授权的用电器的断电和报警。
可选的,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包括RFID标签识别系统、集成电路(英文:IntegratedCircuit,简称:IC)卡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和声纹识别系统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当智能插座100为用电器防盗模式时,用电器200可以为普通用电器,当智能插座100为防盗电模式时,想要使用智能插座100的用电器200中需要安装身份信息识别模块。
可选的,服务器300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服务器通信模块。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从互联网下载智能插座100发送的信息。
这里的信息包括智能插座100的开关状态、温度值、电流数据、压力值、用电器身份信息、异常状态的报警信息等。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智能插座100发送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服务器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服务器300与终端400之间的通信。
可选的,终端400包括终端通信模块、终端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终端控制模块。
终端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终端400与服务器300之间的通信。
终端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终端数据,终端数据包括向服务器300发送的数据和从服务器300接收的数据。
向服务器300发送的数据包括智能插座100的开关状态、温度值、电流数据、压力值、用电器200的身份信息、异常状态的报警信息等。
从服务器300接收的数据是指用于控制智能插座100的通断指令。
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当前智能插座100的插座信息,插座信息包括用电器安全信息、授权信息和用电器200的电量信息。
终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操作生成用户指令,将用户指令向服务器300发送,用户指令用于通过服务器300发送给智能插座100进行控制。
用户指令是指对智能插座100的通断指令。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预设条件至控制模块150,比如:按周期通断电路、电流大于电流阈值断开电路、输入用电器身份信息等没另外,在智能插座100工作时,可以通过终端400上传用电器200的身份信息至服务器300,再由服务器300传输至通信模块120并写入控制模块150,实时更新授权用电器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智能防盗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参照以下步骤:
第一步,设置智能插座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普通模式和防盗模式,防盗模式包括用电器防盗模式和防盗电模式。
第二步,判断当前的工作模式是否为防盗模式,若否,则执行第三步,若是,则执行第四步。
第三步,执行普通模式,监测智能插座的状态参数值;当用电器电流大小超过电流阈值和/或温度值超过温度阈值时,断开用电器,控制警报模块报警。
可选的,状态参数值包括电流和温度,普通模式不读取用电器身份信息。
可选的,警报模块的报警方式为蜂鸣器工作k(k>0)秒后断开,LED闪烁k秒后断开。
第四步,通过监测模块监测智能插座的插口处压力值,若压力值为0,则执行第五步,若压力值为非0值,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执行防盗电模式,通过监测模块监测智能插座的插口处的压力值,读取用电器的身份信息;当压力值由0变为非0值或用电器的电流由0变为非0值时,判断用电器的身份信息是否已授权,若是,则正常供电,若否,则断开用电器,控制警报模块报警,且智能插座向服务器发送通知,服务器将通知发送至终端。
第六步,执行用电器防盗模式,监测智能插座的电流,不读取用电器身份信息。当插口处的压力值由非0值变为0或用电器的电流由非0值变为0,控制警报模块报警,且智能插座向服务器发送通知,服务器将通知发送至终端。
这里的k可以取值为5。
可选的,这里的使用方法可以表示为图3所示的流程图。
可选的,在使用智能插座100之前,需要先布置好智能插座100的工作条件,工作条件为:智能插座100连接220V的交流电,智能插座100在WiFi的覆盖范围内且已经连接上WiFi网络。
在使用智能插座100时,首先设定智能插座100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可以通过终端400设置。
若需要调试或正常使用,即设定为普通模式,则智能插座100相当于普通家用智能插座,具有远程控制和电量监控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终端400查看插座状态,控制插座通断,在出现过流过温的情况时,插座可以自行断电并向终端400发送提醒。
若需要智能插座100防止他人盗电,此时智能插座100上应当未连接任何用电器200,然后设定为防盗电模式。若有用电器200接入,则对用电器200进行身份信息的判断,授权则进行供电,不授权则断开用电器并发出警报,同时向终端400发送警报。
若需要智能插座100防止盗取用电器200,则智能插座100上应当连接有用户想要保护的用电器200,然后设定为用电器防盗模式。若监测到插口压力值为0(插头被拔)或电流为0(插头连接线被切断),均发出警报,同时向终端400发送警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智能插座、用电器、服务器和终端;所述智能插座与所述用电器通过物理连接;所述智能插座与所述服务器通过全双工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终端通过全双工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智能插座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智能插座的状态参数值;
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用电器和所述智能插座供电;
警报模块,用于报警警示;
控制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监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警报模块的工作信息,并对所述监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警报模块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监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警报模块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监测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警报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
电量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用电器的电流大小并将监测到的电流数据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电器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压力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智能插座的插口处的压力值并将所述压力值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温度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智能插座的温度值并将所述温度值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电量监测单元、所述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单元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单工通信连接,所述电量监测单元、所述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单元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元为发送端,所述控制模块为接收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量监测单元的电流数据、所述用电器身份信息读取单元的身份信息、所述压力传感器单元的压力值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元的温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全双工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流数据、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压力值和所述温度值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信息;和/或,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通信模块发送的用户指令,所述用户指令是由所述终端根据用户操作生成后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用户指令发送给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指令,将所述用户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用户指令是所述终端根据用户操作生成后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的;和/或,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信息,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智能插座的开关状态、获取的电流数据、身份信息、压力值、温度值和异常报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保真WiFi模块、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模块和紫蜂协议Zigbee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变压单元,用于将交流电路中的交流电转换为所述智能插座所用的直流电;
继电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通断指令控制所述用电器的通断;
所述继电器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弱电连接;所述继电器单元与所述用电器通过强电连接;所述变压单元与所述继电器单元通过弱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流数据、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压力值和所述温度值向所述继电器单元发送所述通断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模块包括:
发光二极管LED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器被盗或电能被偷时发光;
蜂鸣器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器被盗或电能被偷时发出报警声音;
所述LED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弱电连接,所述蜂鸣器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弱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器安装有身份信息模块;
所述身份信息模块,用于根据授权信息实现所述智能插座对授权的用电器的供电以及对非授权的用电器的断电和报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模块包括射频识别RFID标签识别系统、集成电路IC卡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和声纹识别系统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从互联网下载所述智能插座发送的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智能插座发送的所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服务器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终端之间的通信;
所述终端包括:
终端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终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终端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终端数据,所述终端数据包括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和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数据;
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当前所述智能插座的插座信息,所述插座信息包括用电器安全信息、授权信息和所述用电器的电量信息;
终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操作生成用户指令,将所述用户指令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用户指令用于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智能插座进行控制。
10.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智能防盗插座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步,设置所述智能插座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普通模式和防盗模式,所述防盗模式包括用电器防盗模式和防盗电模式;
第二步,判断当前的工作模式是否为所述防盗模式,若否,则执行第三步,若是,则执行第四步;
第三步,执行所述普通模式,监测所述智能插座的状态参数值;当所述用电器的电流大小超过电流阈值和/或温度值超过温度阈值时,断开所述用电器,控制所述警报模块报警;
第四步,通过所述监测模块监测所述智能插座的插口处的压力值,若所述压力值为0,则执行第五步,若所述压力值为非0值,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执行所述防盗电模式,通过所述监测模块监测所述智能插座的插口处的压力值,读取所述用电器的身份信息;当所述压力值由0变为非0值或所述用电器的电流由0变为非0值时,判断所述用电器的身份信息是否已授权,若是,则正常供电,若否,则断开用电器,控制所述警报模块报警,且所述智能插座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通知,所述服务器将所述通知发送至所述终端;
第六步,执行所述用电器防盗模式,监测所述智能插座的电流;当所述插口处的压力值由非0值变为0或所述用电器的电流由非0值变为0,控制所述警报模块报警,且所述智能插座向所述服务器发送通知,所述服务器将所述通知发送至所述终端。
CN201810076483.1A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134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6483.1A CN108134277B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6483.1A CN108134277B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4277A true CN108134277A (zh) 2018-06-08
CN108134277B CN108134277B (zh) 2023-09-19

Family

ID=6240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6483.1A Active CN108134277B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342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7967A (zh) * 2018-08-20 2020-03-03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智能插座监测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046A (zh) * 2014-05-16 2014-08-06 上海理工大学 无线智能插座、用电设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6936035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天津市百分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节能插座
CN107590909A (zh) * 2016-07-07 2018-01-16 青岛华烁高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计费充电系统及方法
CN207782050U (zh) * 2018-01-26 2018-08-28 江南大学 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046A (zh) * 2014-05-16 2014-08-06 上海理工大学 无线智能插座、用电设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6936035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天津市百分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节能插座
CN107590909A (zh) * 2016-07-07 2018-01-16 青岛华烁高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计费充电系统及方法
CN207782050U (zh) * 2018-01-26 2018-08-28 江南大学 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7967A (zh) * 2018-08-20 2020-03-03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智能插座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4277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0083B2 (en) Communication adapter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dapter, method of writing data in nonvolatile memory, and electric apparatus and ROM writer used for the method
CN201477695U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gsm无线报警装置
CN108134456A (zh) 一种智能共享插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264910B (zh) 一种通用电动轮椅控制系统
JP2010068601A (ja) 盗電防止システム、電源コンセント、電源プラグまたは電気製品
CN110672896A (zh) 一种泛在互联网下的电表箱防窃电系统
CN107358775A (zh) 一种零售商品无线防盗系统及方法
CN207782050U (zh) 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
CN109217694A (zh) 一种温度监控的电源适配器
CN108134277A (zh) 一种智能防盗插座系统及控制方法
KR101648749B1 (ko) 디바이스에서 화재가 발생하는 것을 방지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08174312U (zh) 自动充电设备及自动充电系统
CN107404030A (zh) 智能插座
JP4588373B2 (ja) 電源装置、電源認証システム
CN207123921U (zh) 一种零售商品无线防盗系统
CN109412872A (zh) 一种用于传统设备的远程监控装置
CN205751183U (zh)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的线路监控报警器
CN107959185A (zh) 电源插座设备
KR101672368B1 (ko) 트라이플렉스 모드 기능을 제공하는 스마트 콘센트를 이용한 전원관리시스템 및 스마트 콘센트, 트라이플렉스 모드 기능을 제공하는 스마트 멀티탭을 이용한 전원관리시스템 및 스마트 멀티탭
JP4030436B2 (ja) 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型電気機器、通信アダプタおよび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208352817U (zh) 快速过热保护的开关柜综合监测装置
CN105293240A (zh) 电梯维保超期报警提醒装置和系统及方法
CN210377739U (zh) 一种电缆防盗报警装置
CN204706083U (zh) 一种防攻击门禁管理系统
JP5620136B2 (ja) 電気錠制御装置及び警備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