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2456B -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2456B
CN108122456B CN201711249434.5A CN201711249434A CN108122456B CN 108122456 B CN108122456 B CN 108122456B CN 201711249434 A CN201711249434 A CN 201711249434A CN 108122456 B CN108122456 B CN 1081224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framework
screw
connecting plate
screw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94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22456A (zh
Inventor
易江林
沈灿
鄢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high tech talent educa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Yi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Yi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Yi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494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22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22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2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22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2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0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tatics or dynamics
    • G09B23/1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tatics or dynamics of solid bo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Algebra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力演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演示效果佳、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包括有框体等;框体顶部和底部都为敞口式设置,框体内顶部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左侧开有第三螺孔,第三螺孔内设有连杆,连杆底部开有外螺纹,连杆底部与第三螺孔通过螺纹配合,框体内右侧设有上下移动装置,上下移动装置上的上下移动部件位于连接板上方右侧。本发明通过上下移动装置和上下移动机构配合,对弹簧进行弹力演示,从而达到了使用方便、演示效果佳、操作简单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力演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现有的弹力演示装置存在演示效果差、体积大、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演示效果佳、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弹力演示装置存在演示效果差、体积大、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演示效果佳、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包括有框体、连接板、连杆、刻度尺、上下移动机构和上下移动装置,框体顶部和底部都为敞口式设置,框体内顶部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左侧开有第三螺孔,第三螺孔内设有连杆,连杆底部开有外螺纹,连杆底部与第三螺孔通过螺纹配合,框体内右侧设有上下移动装置,上下移动装置上的上下移动部件位于连接板上方右侧,连接板上安装有上下移动机构,连杆穿过上下移动机构,并于其活动配合。
优选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有固定板、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座、第一螺杆、螺母、第二连接杆和电磁铁,固定板与框体内右侧焊接连接,固定板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螺杆,连接板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与第一螺杆通过过盈连接,上下移动机构上的移动部件右侧开有孔,第一螺杆管过孔,第一螺杆上安装有螺母,螺母位于孔的下方,螺母右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与上下移动机构上的连接部件接触,此时,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
优选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有滑杆、滑套和第一连接杆,两根滑杆分别与连接板顶部的左右对称焊接连接,滑杆上滑动式的设有滑套,电磁铁与滑套接触,并将其固定,滑套前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开有第一通孔,连杆位于第一通孔内。
优选地,还包括有发电装置,框体内设有发电装置,发电装置包括有第一皮带轮、第二轴承座、第二皮带轮、平皮带、转轴、第一锥齿轮、发电机、第三轴承座、转杆、第二锥齿轮和蓄电池,第一螺杆下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一皮带轮,连接板底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设有转轴,转轴上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平皮带,框体内下部焊接有发电机,发电机内左右两侧对称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内通过过盈连接有转杆,发电机顶部左侧开有开口,转轴穿过开口,转轴底端通过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转杆左侧通过键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框体内左侧上部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第一电机与蓄电池有电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固定装置,框体底部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有盖子和第二螺杆,框体底部设有与其配合的盖子,框体下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一螺孔,盖子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设有第二螺杆。
优选地,还包括有拉绳和弹性球,第一连接杆最右侧开有凹槽,凹槽内通过挂钩连接有拉绳,拉绳的尾端通过挂钩连接有弹性球。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弹簧、连接块和第三螺杆,第一连接杆右端焊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尾端通过挂钩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开有第四螺孔,第四螺孔内设有第三螺杆,连接块上水平开有放置槽,第四螺孔与放置槽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有放置框,刻度尺顶部设有放置框,放置框与刻度尺顶部焊接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连板,连杆顶部设有连板,连板与连杆顶部通过焊接连接。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弹簧的弹力演示时,将连杆从第三螺孔内旋出,然后将需要演示的弹簧套在连杆上,套好后,再将连杆与第三螺孔配合,然后操作人员记录弹簧在初始情况下的高度,再启动上下移动装置上下移动,带动上下移动装置上的移动部件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当向下至合适位置时,关闭上下移动装置,操作人员并观察刻度尺所对应的位置记录弹簧压缩的长度和上下移动机构上的移动部件的高度。记录好后,控制上下移动装置上的固定部件松开,此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上下移动机构上的移动部件向上运动,此时,操作人员记录上下移动机构上的移动部件向上运动的高度,从而得出弹簧的弹力。演示完毕后,将弹簧取出即可。
因为上下移动装置包括有固定板、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座、第一螺杆、螺母、第二连接杆和电磁铁,固定板与框体内右侧焊接连接,固定板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螺杆,连接板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与第一螺杆通过过盈连接,上下移动机构上的移动部件右侧开有孔,第一螺杆管过孔,第一螺杆上安装有螺母,螺母位于孔的下方,螺母右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与上下移动机构上的连接部件接触,此时,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启动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螺杆转动,带动螺母向下移动,带动上下移动机构上的移动部件向下运动,弹簧被压缩。当上下移动机构上的移动部件向下运动至合适高度时,关闭第一电机即可。然后再控制电磁铁断电,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上下移动机构上的移动部件向上运动。此时,操作人员将进行记录数据。
因为上下移动机构包括有滑杆、滑套和第一连接杆,两根滑杆分别与连接板顶部的左右对称焊接连接,滑杆上滑动式的设有滑套,电磁铁与滑套接触,并将其固定,滑套前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开有第一通孔,连杆位于第一通孔内。当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螺母向下移动时,带动电磁铁和第一连接杆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当第一连接杆向下移动至合适高度时,控制电磁铁断电,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一连接杆向上运动,操作人员并记录第一连接杆向上运动的高度。
因为还包括有发电装置,框体内设有发电装置,发电装置包括有第一皮带轮、第二轴承座、第二皮带轮、平皮带、转轴、第一锥齿轮、发电机、第三轴承座、转杆、第二锥齿轮和蓄电池,第一螺杆下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一皮带轮,连接板底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设有转轴,转轴上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平皮带,框体内下部焊接有发电机,发电机内左右两侧对称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内通过过盈连接有转杆,发电机顶部左侧开有开口,转轴穿过开口,转轴底端通过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转杆左侧通过键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框体内左侧上部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第一电机与蓄电池有电路连接。当第一螺杆转动时,通过平皮带带动转轴转动,带动转杆转,使发电机进行发电,蓄电池储存电能,对第一电机进行供电。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装置,框体底部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有盖子和第二螺杆,框体底部设有与其配合的盖子,框体下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一螺孔,盖子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设有第二螺杆。当弹力演示完毕后,将本发明倒放,并倒着将本发明提至指定位置。从而达到了使用方便的效果。当需要对框体内的部件进行维修时,可将第二螺杆拧松,将盖板打开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拉绳和弹性球,第一连接杆最右侧开有凹槽,凹槽内通过挂钩连接有拉绳,拉绳的尾端通过挂钩连接有弹性球。当第一连接杆在弹力作用下被弹起时,弹性球随之被弹起,此时,操作人员可记录弹性球弹起的高度。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弹簧、连接块和第三螺杆,第一连接杆右端焊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尾端通过挂钩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开有第四螺孔,第四螺孔内设有第三螺杆,连接块上水平开有放置槽,第四螺孔与放置槽连通。将铅笔穿过放置槽,并穿过第一弹簧,然后通过拧紧第三螺杆,将铅笔进行固定,此时,铅笔右端与刻度尺接触。当连接杆向上运动时,带动铅笔向上运动,铅笔则在刻度尺上画出所向上运动的高度。方便操作人员记录。
因为还包括有放置框,刻度尺顶部设有放置框,放置框与刻度尺顶部焊接连接,当操作人员将本发明倒放时,将弹性球放置在放置框内,放置弹性球丢失。
因为还包括有连板,连杆顶部设有连板,连板与连杆顶部通过焊接连接,连板可防止第一连接杆脱离连杆。
(3)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上下移动装置和上下移动机构配合,对弹簧进行弹力演示,从而达到了使用方便、演示效果佳、操作简单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下移动装置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下移动装置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上下移动装置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五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框体,2-连接板,3-上下移动机构,301-滑杆,302-滑套,303-第一连接杆,304-第一通孔,4-上下移动装置,401-固定板,402-第一电机,403-第一轴承座,404-第一螺杆,405-螺母,406-第二连接杆,407-电磁铁,5-发电装置,501-第一皮带轮,502-第二轴承座,503-第二皮带轮,504-平皮带,505-转轴,506-第一锥齿轮,507-发电机,508-第三轴承座,509-转杆,510-第二锥齿轮,511-蓄电池,6-固定装置,601-盖子,602-第一螺孔,603-第二螺孔,604-第二螺杆,7-第三螺孔,8-连杆,9-刻度尺,10-凹槽,11-拉绳,12-弹性球,13-第一弹簧,14-连接块,15-第四螺孔,16-第三螺杆,17-放置框,18-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框体1、连接板2、连杆8、刻度尺9、上下移动机构3和上下移动装置4,框体1顶部和底部都为敞口式设置,框体1内顶部焊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左侧开有第三螺孔7,第三螺孔7内设有连杆8,连杆8底部开有外螺纹,连杆8底部与第三螺孔7通过螺纹配合,框体1内右侧设有上下移动装置4,上下移动装置4上的上下移动部件位于连接板2上方右侧,连接板2上安装有上下移动机构3,连杆8穿过上下移动机构3,并于其活动配合。
实施例2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框体1、连接板2、连杆8、刻度尺9、上下移动机构3和上下移动装置4,框体1顶部和底部都为敞口式设置,框体1内顶部焊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左侧开有第三螺孔7,第三螺孔7内设有连杆8,连杆8底部开有外螺纹,连杆8底部与第三螺孔7通过螺纹配合,框体1内右侧设有上下移动装置4,上下移动装置4上的上下移动部件位于连接板2上方右侧,连接板2上安装有上下移动机构3,连杆8穿过上下移动机构3,并于其活动配合。
上下移动装置4包括有固定板401、第一电机402、第一轴承座403、第一螺杆404、螺母405、第二连接杆406和电磁铁407,固定板401与框体1内右侧焊接连接,固定板40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402,第一电机40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螺杆404,连接板2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轴承座403,第一轴承座403与第一螺杆404通过过盈连接,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移动部件右侧开有孔,第一螺杆404管过孔,第一螺杆404上安装有螺母405,螺母405位于孔的下方,螺母405右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杆406,第二连接杆406上安装有电磁铁407,电磁铁407与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连接部件接触,此时,电磁铁407处于通电状态。
实施例3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框体1、连接板2、连杆8、刻度尺9、上下移动机构3和上下移动装置4,框体1顶部和底部都为敞口式设置,框体1内顶部焊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左侧开有第三螺孔7,第三螺孔7内设有连杆8,连杆8底部开有外螺纹,连杆8底部与第三螺孔7通过螺纹配合,框体1内右侧设有上下移动装置4,上下移动装置4上的上下移动部件位于连接板2上方右侧,连接板2上安装有上下移动机构3,连杆8穿过上下移动机构3,并于其活动配合。
上下移动装置4包括有固定板401、第一电机402、第一轴承座403、第一螺杆404、螺母405、第二连接杆406和电磁铁407,固定板401与框体1内右侧焊接连接,固定板40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402,第一电机40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螺杆404,连接板2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轴承座403,第一轴承座403与第一螺杆404通过过盈连接,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移动部件右侧开有孔,第一螺杆404管过孔,第一螺杆404上安装有螺母405,螺母405位于孔的下方,螺母405右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杆406,第二连接杆406上安装有电磁铁407,电磁铁407与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连接部件接触,此时,电磁铁407处于通电状态。
上下移动机构3包括有滑杆301、滑套302和第一连接杆303,两根滑杆301分别与连接板2顶部的左右对称焊接连接,滑杆301上滑动式的设有滑套302,电磁铁407与滑套302接触,并将其固定,滑套302前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303,第一连接杆303上开有第一通孔304,连杆8位于第一通孔304内。
实施例4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框体1、连接板2、连杆8、刻度尺9、上下移动机构3和上下移动装置4,框体1顶部和底部都为敞口式设置,框体1内顶部焊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左侧开有第三螺孔7,第三螺孔7内设有连杆8,连杆8底部开有外螺纹,连杆8底部与第三螺孔7通过螺纹配合,框体1内右侧设有上下移动装置4,上下移动装置4上的上下移动部件位于连接板2上方右侧,连接板2上安装有上下移动机构3,连杆8穿过上下移动机构3,并于其活动配合。
上下移动装置4包括有固定板401、第一电机402、第一轴承座403、第一螺杆404、螺母405、第二连接杆406和电磁铁407,固定板401与框体1内右侧焊接连接,固定板40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402,第一电机40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螺杆404,连接板2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轴承座403,第一轴承座403与第一螺杆404通过过盈连接,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移动部件右侧开有孔,第一螺杆404管过孔,第一螺杆404上安装有螺母405,螺母405位于孔的下方,螺母405右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杆406,第二连接杆406上安装有电磁铁407,电磁铁407与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连接部件接触,此时,电磁铁407处于通电状态。
上下移动机构3包括有滑杆301、滑套302和第一连接杆303,两根滑杆301分别与连接板2顶部的左右对称焊接连接,滑杆301上滑动式的设有滑套302,电磁铁407与滑套302接触,并将其固定,滑套302前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303,第一连接杆303上开有第一通孔304,连杆8位于第一通孔304内。
还包括有发电装置5,框体1内设有发电装置5,发电装置5包括有第一皮带轮501、第二轴承座502、第二皮带轮503、平皮带504、转轴505、第一锥齿轮506、发电机507、第三轴承座508、转杆509、第二锥齿轮510和蓄电池511,第一螺杆404下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01,连接板2底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轴承座502,第二轴承座502内设有转轴505,转轴505上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03,第一皮带轮501和第二皮带轮503之间连接有平皮带504,框体1内下部焊接有发电机507,发电机507内左右两侧对称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轴承座508,第三轴承座508内通过过盈连接有转杆509,发电机507顶部左侧开有开口,转轴505穿过开口,转轴505底端通过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06,转杆509左侧通过键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10,第一锥齿轮506和第二锥齿轮510啮合,框体1内左侧上部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511,第一电机402与蓄电池511有电路连接。
还包括有固定装置6,框体1底部设有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包括有盖子601和第二螺杆604,框体1底部设有与其配合的盖子601,框体1下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一螺孔602,盖子601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二螺孔603,第一螺孔602和第二螺孔603内设有第二螺杆604。
还包括有拉绳11和弹性球12,第一连接杆303最右侧开有凹槽10,凹槽10内通过挂钩连接有拉绳11,拉绳11的尾端通过挂钩连接有弹性球12。
还包括有第一弹簧13、连接块14和第三螺杆16,第一连接杆303右端焊接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的尾端通过挂钩连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上开有第四螺孔15,第四螺孔15内设有第三螺杆16,连接块14上水平开有放置槽,第四螺孔15与放置槽连通。
还包括有放置框17,刻度尺9顶部设有放置框17,放置框17与刻度尺9顶部焊接连接。
还包括有连板18,连杆8顶部设有连板18,连板18与连杆8顶部通过焊接连接。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弹簧的弹力演示时,将连杆8从第三螺孔7内旋出,然后将需要演示的弹簧套在连杆8上,套好后,再将连杆8与第三螺孔7配合,然后操作人员记录弹簧在初始情况下的高度,再启动上下移动装置4上下移动,带动上下移动装置4上的移动部件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当向下至合适位置时,关闭上下移动装置4,操作人员并观察刻度尺9所对应的位置记录弹簧压缩的长度和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移动部件的高度。记录好后,控制上下移动装置4上的固定部件松开,此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移动部件向上运动,此时,操作人员记录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移动部件向上运动的高度,从而得出弹簧的弹力。演示完毕后,将弹簧取出即可。
因为上下移动装置4包括有固定板401、第一电机402、第一轴承座403、第一螺杆404、螺母405、第二连接杆406和电磁铁407,固定板401与框体1内右侧焊接连接,固定板40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402,第一电机40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螺杆404,连接板2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轴承座403,第一轴承座403与第一螺杆404通过过盈连接,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移动部件右侧开有孔,第一螺杆404管过孔,第一螺杆404上安装有螺母405,螺母405位于孔的下方,螺母405右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杆406,第二连接杆406上安装有电磁铁407,电磁铁407与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连接部件接触,此时,电磁铁407处于通电状态。启动第一电机402转动,带动第一螺杆404转动,带动螺母405向下移动,带动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移动部件向下运动,弹簧被压缩。当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移动部件向下运动至合适高度时,关闭第一电机402即可。然后再控制电磁铁407断电,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移动部件向上运动。此时,操作人员将进行记录数据。
因为上下移动机构3包括有滑杆301、滑套302和第一连接杆303,两根滑杆301分别与连接板2顶部的左右对称焊接连接,滑杆301上滑动式的设有滑套302,电磁铁407与滑套302接触,并将其固定,滑套302前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303,第一连接杆303上开有第一通孔304,连杆8位于第一通孔304内。当第一电机402转动,带动螺母405向下移动时,带动电磁铁407和第一连接杆303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当第一连接杆303向下移动至合适高度时,控制电磁铁407断电,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一连接杆303向上运动,操作人员并记录第一连接杆303向上运动的高度。
因为还包括有发电装置5,框体1内设有发电装置5,发电装置5包括有第一皮带轮501、第二轴承座502、第二皮带轮503、平皮带504、转轴505、第一锥齿轮506、发电机507、第三轴承座508、转杆509、第二锥齿轮510和蓄电池511,第一螺杆404下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01,连接板2底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轴承座502,第二轴承座502内设有转轴505,转轴505上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03,第一皮带轮501和第二皮带轮503之间连接有平皮带504,框体1内下部焊接有发电机507,发电机507内左右两侧对称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轴承座508,第三轴承座508内通过过盈连接有转杆509,发电机507顶部左侧开有开口,转轴505穿过开口,转轴505底端通过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06,转杆509左侧通过键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10,第一锥齿轮506和第二锥齿轮510啮合,框体1内左侧上部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511,第一电机402与蓄电池511有电路连接。当第一螺杆404转动时,通过平皮带504带动转轴505转动,带动转杆509转,使发电机507进行发电,蓄电池511储存电能,对第一电机402进行供电。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装置6,框体1底部设有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包括有盖子601和第二螺杆604,框体1底部设有与其配合的盖子601,框体1下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一螺孔602,盖子601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二螺孔603,第一螺孔602和第二螺孔603内设有第二螺杆604。当弹力演示完毕后,将本发明倒放,并倒着将本发明提至指定位置。从而达到了使用方便的效果。当需要对框体1内的部件进行维修时,可将第二螺杆604拧松,将盖板打开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拉绳11和弹性球12,第一连接杆303最右侧开有凹槽10,凹槽10内通过挂钩连接有拉绳11,拉绳11的尾端通过挂钩连接有弹性球12。当第一连接杆303在弹力作用下被弹起时,弹性球12随之被弹起,此时,操作人员可记录弹性球12弹起的高度。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弹簧13、连接块14和第三螺杆16,第一连接杆303右端焊接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的尾端通过挂钩连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上开有第四螺孔15,第四螺孔15内设有第三螺杆16,连接块14上水平开有放置槽,第四螺孔15与放置槽连通。将铅笔穿过放置槽,并穿过第一弹簧13,然后通过拧紧第三螺杆16,将铅笔进行固定,此时,铅笔右端与刻度尺9接触。当连接杆向上运动时,带动铅笔向上运动,铅笔则在刻度尺9上画出所向上运动的高度。方便操作人员记录。
因为还包括有放置框17,刻度尺9顶部设有放置框17,放置框17与刻度尺9顶部焊接连接,当操作人员将本发明倒放时,将弹性球12放置在放置框17内,放置弹性球12丢失。
因为还包括有连板18,连杆8顶部设有连板18,连板18与连杆8顶部通过焊接连接,连板18可防止第一连接杆303脱离连杆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3)

1.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框体(1)、连接板(2)、连杆(8)、刻度尺(9)、上下移动机构(3)和上下移动装置(4),框体(1)顶部和底部都为敞口式设置,框体(1)内顶部焊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左侧开有第三螺孔(7),第三螺孔(7)内设有连杆(8),连杆(8)底部开有外螺纹,连杆(8)底部与第三螺孔(7)通过螺纹配合,框体(1)内右侧设有上下移动装置(4),上下移动装置(4)上的上下移动部件位于连接板(2)上方右侧,连接板(2)上安装有上下移动机构(3),连杆(8)穿过上下移动机构(3),并于其活动配合;上下移动装置(4)包括有固定板(401)、第一电机(402)、第一轴承座(403)、第一螺杆(404)、螺母(405)、第二连接杆(406)和电磁铁(407),固定板(401)与框体(1)内右侧焊接连接,固定板(40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402),第一电机(40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螺杆(404),连接板(2)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轴承座(403),第一轴承座(403)与第一螺杆(404)通过过盈连接,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移动部件右侧开有孔,第一螺杆(404)管过孔,第一螺杆(404)上安装有螺母(405),螺母(405)位于孔的下方,螺母(405)右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杆(406),第二连接杆(406)上安装有电磁铁(407),电磁铁(407)与上下移动机构(3)上的连接部件接触,此时,电磁铁(407)处于通电状态;上下移动机构(3)包括有滑杆(301)、滑套(302)和第一连接杆(303),两根滑杆(301)分别与连接板(2)顶部的左右对称焊接连接,滑杆(301)上滑动式的设有滑套(302),电磁铁(407)与滑套(302)接触,并将其固定,滑套(302)前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303),第一连接杆(303)上开有第一通孔(304),连杆(8)位于第一通孔(304)内;还包括有发电装置(5),框体(1)内设有发电装置(5),发电装置(5)包括有第一皮带轮(501)、第二轴承座(502)、第二皮带轮(503)、平皮带(504)、转轴(505)、第一锥齿轮(506)、发电机(507)、第三轴承座(508)、转杆(509)、第二锥齿轮(510)和蓄电池(511),第一螺杆(404)下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01),连接板(2)底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轴承座(502),第二轴承座(502)内设有转轴(505),转轴(505)上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03),第一皮带轮(501)和第二皮带轮(503)之间连接有平皮带(504),框体(1)内下部焊接有发电机(507),发电机(507)内左右两侧对称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轴承座(508),第三轴承座(508)内通过过盈连接有转杆(509),发电机(507)顶部左侧开有开口,转轴(505)穿过开口,转轴(505)底端通过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06),转杆(509)左侧通过键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10),第一锥齿轮(506)和第二锥齿轮(510)啮合,框体(1)内左侧上部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511),第一电机(402)与蓄电池(511)有电路连接;还包括有固定装置(6),框体(1)底部设有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包括有盖子(601)和第二螺杆(604),框体(1)底部设有与其配合的盖子(601),框体(1)下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一螺孔(602),盖子(601)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第二螺孔(603),第一螺孔(602)和第二螺孔(603)内设有第二螺杆(604);还包括有拉绳(11)和弹性球(12),第一连接杆(303)最右侧开有凹槽(10),凹槽(10)内通过挂钩连接有拉绳(11),拉绳(11)的尾端通过挂钩连接有弹性球(12);还包括有第一弹簧(13)、连接块(14)和第三螺杆(16),第一连接杆(303)右端焊接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的尾端通过挂钩连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上开有第四螺孔(15),第四螺孔(15)内设有第三螺杆(16),连接块(14)上水平开有放置槽,第四螺孔(15)与放置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放置框(17),刻度尺(9)顶部设有放置框(17),放置框(17)与刻度尺(9)顶部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板(18),连杆(8)顶部设有连板(18),连板(18)与连杆(8)顶部通过焊接连接。
CN201711249434.5A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Active CN108122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9434.5A CN108122456B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9434.5A CN108122456B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2456A CN108122456A (zh) 2018-06-05
CN108122456B true CN108122456B (zh) 2019-11-22

Family

ID=62228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9434.5A Active CN108122456B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2245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39661U (zh) * 2011-12-15 2012-07-18 王振美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CN206505630U (zh) * 2017-03-03 2017-09-19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65856U (zh) * 2015-10-09 2016-01-13 缑天宇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仪
CN204965857U (zh) * 2015-10-09 2016-01-13 缑天宇 一种带导杆的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仪
CN205122032U (zh) * 2015-11-15 2016-03-30 朱迪 一种学生用的弹力演示仪
CN107351569A (zh) * 2017-07-26 2017-11-17 赵文林 一种语文教育用书写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39661U (zh) * 2011-12-15 2012-07-18 王振美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CN206505630U (zh) * 2017-03-03 2017-09-19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2456A (zh)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64640U (zh) 电气传动机器人
CN108380265B (zh) 一种医用试剂检测用装置架
CN108122456B (zh)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装置
CN104551543B (zh) 热电池离心加速度试验装置的制备方法
CN206058754U (zh) 一种机械教学展示装置
CN107813519A (zh) 一种生物标本制作用压合设备
CN213345086U (zh) 一种模型展示装置
CN201945527U (zh) 一种新型卧式电池针刺试验机
CN208112570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太阳能板支架
CN203809211U (zh) 一种户外风能太阳能拉动发电装置
CN103035554B (zh) 用于投放引线框架的投料装置
CN109030065A (zh) 一种用于对深层土壤检测的土壤检测设备
CN108000741A (zh) 一种食品生产包装用pet吸塑盒原料混匀机
CN20779878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数据采集装置
CN209591451U (zh) 一种校园思政工作宣传板
CN205318439U (zh) 一种种子计数装置
CN207832963U (zh) 一种集成电路测试用操作的检测平台
CN209946103U (zh) 一种大电流硅堆外观检测装置
CN202924124U (zh) 一种电动旋转酒盒
CN110853486A (zh) 一种便携式日照投影模拟的实验装置
CN204990888U (zh) 运动测速物理实验装置
CN207472868U (zh) 高精度废液质量在线检测设备
CN207078638U (zh) 一种层压叠板移载机
CN206732525U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螺钉取扭机
CN218409231U (zh) 一种适用于村庄规划信息采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1

Address after: 318050 Room 308, No. 201, Zhuguang street, Lubei street,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Yiy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room 205, South complex building, Shenzhen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Yan Yueh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2

Address after: 251712 rope net world, Lizhuang Town, Huimin County,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u Chun

Address before: 318050 Room 308, 201 Zhuguang street, Lubei street,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Yiy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6

Address after: 276000 room 205, building 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idence, south of shuangyueyuan Road West Section,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nyi high tech talent educa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51712 rope net world, Lizhuang Town, Huimin County,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u C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