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1863B - 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1863B
CN108121863B CN201711330784.4A CN201711330784A CN108121863B CN 108121863 B CN108121863 B CN 108121863B CN 201711330784 A CN201711330784 A CN 201711330784A CN 108121863 B CN108121863 B CN 108121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label
lead
determining
quad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307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21863A (zh
Inventor
王伟伟
朱恺真
张会兵
余高峰
刘莹
游冰
薛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PPR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PPR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PPR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PPR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307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21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21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1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21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1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4Pi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确定管道组,在重叠管道部分中确定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互不重叠;根据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创建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标签。可见,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管道之间互相平行,且在管道走向的垂直方向具有重叠管道部分的管道分为一组,在这一组中,确定互不重叠的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从而实现对管道标签的自动创建,从而不需要人工创建标签,也避免了在复杂情况下,出现标签重叠现象,提高管线标注的效率及准确性。

Description

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工程制图自动化办公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BIM模型中的管线具有高度,管径等必要信息,自动创建标签的过程是自动读取标高,管径等信息并创建标注的过程。标注可以把模型中管线的各项信息直观地显示出来,施工人员在施工时能更清醒明白设计意图。参见图1,为管道标签示意图,标签标注了管道的类型,管径和管道高度信息。从图1可以看出标签有两部分组成:标签主体和引线,而引线有两个端点a和b,一个拐点c。a为引线管道端引线端点,即引线起点;b为标签端引线端点,即引线终点;c点为引线拐点。
当前在管线标注在工程实际中,基本停留在人工手动标注的阶段,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标注过程也是十分枯燥的,需要设计师高度专注和耐心。标注一旦出错会对后期施工产生影响,有可能拖延整个项目周期,所以计算机自动化精确化的批量标注非常必要。当然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兴起,很多人尝试自动化出图,自动创建标注。自动化标注对于设计师而言大大缩短了工程制图时间,提高了整个工程的进度。但是,当前已经出现的自动化半自动化管线标注方法,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自动化程度不高,只能针对某些特定情形下的管线才能实现快速标注;在复杂情况下标签互相重叠严重,当标签重叠时就需要人工调整标签的位置;生成标签位置不合理,视觉效果差不美观等问题。
因此,如何自动创建管线的标签,提高管线标注的效率及准确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自动创建管线的标签,提高管线标注的效率及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包括:
确定管道组,所述管道组的每个管道之间互相平行,且所有管道在管道走向的垂直方向具有重叠管道部分;
在所述重叠管道部分中确定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呈同一直线分布;
根据每个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的分布顺序,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
利用每个管道的引线终点位置,确定每个管道的标签主体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互不重叠;所述标签位置包括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
根据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创建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标签。
其中,所述根据每个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的分布顺序,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包括:
S11、从每个引线起点位置中确定坐标原点,将所述管道走向作为X轴正方向,将垂直于所述管道走向作为Y轴正方向,生成所述管道组的坐标系;
S12、确定所述管道组的分布象限;
S13、确定与分布象限对应的X轴方向系数及Y轴方向系数;
S14、根据所述X轴方向系数及Y轴方向系数,X轴长度系数、Y轴长度系数,以及每个管道之间的间距及标签宽度,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
其中,所述利用每个管道的引线终点位置,确定每个管道的标签主体位置之后,还包括:
S21、判断所述管道组内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上,是否已经存在其他管道组的标签;
若存在,则执行S22;若不存在,则继续执行所述根据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创建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标签的步骤;
S22、调整所述管道组的分布象限、X轴长度系数、Y轴长度系数中的任意一者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参数继续执行S13。
其中,所述S22包括:
判断分布象限S是否小于3;其中,在第一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0,在第二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1,在第三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2,在第四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3;
若是,则将分布象限S加一,生成调整后的分布象限,并根据调整后的分布象限继续执行S13;若否,则将分布象限S置为零,并判断X轴长度系数K1是否小于Y轴长度系数K2;
若是,则将X轴长度系数K1以预定规则调整,生成调整后的X轴长度系数K1,并根据调整后的X轴长度系数K1继续执行S13;
若否,则将Y轴长度系数K2以预定规则调整,生成调整后的Y轴长度系数K2,并根据调整后的Y轴长度系数K2继续执行S13。
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管道组,所述管道组的每个管道之间互相平行,且所有管道在管道走向的垂直方向具有重叠管道部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重叠管道部分中确定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呈同一直线分布;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的分布顺序,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每个管道的引线终点位置,确定每个管道的标签主体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互不重叠;所述标签位置包括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
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创建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标签。
其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坐标系生成单元,用于从每个引线起点位置中确定坐标原点,将所述管道走向作为X轴正方向,将垂直于所述管道走向作为Y轴正方向,生成所述管道组的坐标系;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管道组的分布象限;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分布象限对应的X轴方向系数及Y轴方向系数;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X轴方向系数及Y轴方向系数,X轴长度系数、Y轴长度系数,以及每个管道之间的间距及标签宽度,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
其中,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管道组内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上,是否已经存在其他管道组的标签;
若存在,则触发调整模块;若不存在,则触发所述创建模块;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管道组的分布象限、X轴长度系数、Y轴长度系数中的任意一者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参数触发所述第二确定单元。
其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分布象限S是否小于3;若是,则触发第一调整单元;若否,则触发第二判断单元;其中,在第一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0,在第二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1,在第三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2,在第四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3;
所述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将分布象限S加一,生成调整后的分布象限,并根据调整后的分布象限触发所述第二确定单元;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将分布象限S置为零,判断X轴长度系数K1是否小于Y轴长度系数K2;若是,则触发第二调整单元;若否,则触发第三调整单元;
所述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将X轴长度系数K1以预定规则调整,生成调整后的X轴长度系数K1,并根据调整后的X轴长度系数K1触发第二确定单元;
所述第三调整单元,用于将Y轴长度系数K2以预定规则调整,生成调整后的Y轴长度系数K2,并根据调整后的Y轴长度系数K2触发第二确定单元。
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的步骤。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包括:确定管道组,所述管道组的每个管道之间互相平行,且所有管道在管道走向的垂直方向具有重叠管道部分;在所述重叠管道部分中确定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呈同一直线分布;根据每个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的分布顺序,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利用每个管道的引线终点位置,确定每个管道的标签主体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互不重叠;所述标签位置包括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根据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创建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标签。
可见,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管道之间互相平行,且在管道走向的垂直方向具有重叠管道部分的管道分为一组,在这一组中,确定互不重叠的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从而实现对管道标签的自动创建,从而不需要人工创建标签,也避免了在复杂情况下,出现标签重叠现象,提高管线标注的效率及准确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管道标签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管线标签重叠示意图;
图2b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管线标签重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道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管道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管道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管道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管道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管道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具体的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现有的自动标注技术中,在管线的垂线方向引出一条标签引线,在引线的末端创建一个标签。当有多根管线在这一区域,这些管线都需要创建标签时,这些标签有可能重叠,不仅不美观,也不合理,如图2a及图2b所示的管线标签重叠示意图。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自动创建管线的标签,提高管线标注的效率及准确性。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包括:
S101、确定管道组,所述管道组的每个管道之间互相平行,且所有管道在管道走向的垂直方向具有重叠管道部分;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创建管道标签之前,需要将所有的标签进行分组,也就是说,每一个分组内的管线创建一组标签,并自动寻找合理的标签插入位置批量创建标签。参见图4a及图4b,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两种管道组示意图;该示意图中表示了每个管道组的标签位置调整后的标注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对第一种标签组创建标签的方式进行说明,因此在对管线分组时,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管线平行;(2)管线水平距离应小于预定阈值;(3)管线走向的垂直方向应当有重叠部分。如下图5a及图5b所示,ab,cd,ef三根管线被分为一组,而gh被分为另一组。在第二种方式中,若管道组内的管道是互相垂直的,则以两个互相垂直的管道的交点作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在创建标签时,每个管道的标签尽量创建在不同的象限,从而避免标签互相重叠。
S102、在所述重叠管道部分中确定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呈同一直线分布;
具体的,确定管道组后,首先需要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对于某一具体分组,确定引线起始位置具体为:各管线重叠部分的中点位置,当然,在其他位置确定引线起始位置也可以,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局限限定。参见图6,管道AB的引线起点位置为PAB,管道CD的引线起点位置为PCD,管道EF的引线起点位置为PEF
S103、根据每个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的分布顺序,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
具体的,根据每个引线起点位置确定分布顺序时,可以根据引线起点位置从大到小的顺序确定分布顺序,也可以根据从小到达的顺序确定分布顺序,进而也可以从中间位置向两边的顺序确定分布顺序,在此并不具体限定。确定分布顺序后,首先可以确定生成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的顺序,进一步的,引线拐点及引线终点的分布情况也跟该顺序有关;例如:确定的分布顺序为从上到下依次为:管道AB管道CD管道EF,则生成的引线拐点及引线终点的从上到下的顺序也同样为:管道AB管道CD管道EF。
S104、利用每个管道的引线终点位置,确定每个管道的标签主体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互不重叠;所述标签位置包括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
具体的,引线的位置确定后,需要对标签主体的位置进行确定,引线主体在引线终点位置一侧,每个管道的引线终点位置与每个管道的标签相对应,例如图7所示,标签主体AB在管道AB的引线终点位置后;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引线拐点位置之间的距离与每个标签主体的高度需要满足预先设定的规则,从而保证每个管道的标签主体之间互不重叠。
S105、根据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创建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标签。
确定了每个标签位置后,即确定了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之后,则可以根据该位置创建标签。可以看出,通过将管道之间互相平行,且在管道走向的垂直方向具有重叠管道部分的管道分为一组,在这一组中,确定互不重叠的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从而实现对管道标签的自动创建,从而不需要人工创建标签,也避免了在复杂情况下,出现标签重叠现象,提高管线标注的效率及准确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根据每个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的分布顺序,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包括:
S11、从每个引线起点位置中确定坐标原点,将所述管道走向作为X轴正方向,将垂直于所述管道走向作为Y轴正方向,生成所述管道组的坐标系;
S12、确定所述管道组的分布象限;
S13、确定与分布象限对应的X轴方向系数及Y轴方向系数;
S14、根据所述X轴方向系数及Y轴方向系数,X轴长度系数、Y轴长度系数,以及每个管道之间的间距及标签宽度,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时,需要创建管道组的局部坐标系,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从引线起点位置PAB、PCD及PEF中,确定PCD作为坐标系的原点,以管线走向为x正方向,以管线的法线方向为y的正方向。
在确定标签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时,首先需要确定如下参数:
确定管道组的标签的分布象限:具体来说,标签可以生成的坐标系围成的4个象限中的任何一个象限中。第一到第四象限对应的s的取值为0到3。例如s=0时标签生成到第一象限,在本实施例中的分布象限为第一象限;
确定标签生成X轴方向系数h:标签生成到第一或第四象限时h为1,否则x方向为x的负向,这时X轴方向系数h为-1。如图7所示,标签插入点坐标在x,y坐标系的第一象限,那么标签的X轴方向系数h为1;
确定标签生成Y轴方向系数v:当标签生成位置在第一或第二象限时v=1,否则v=-1;如图7所示,标签插入点坐标在x,y坐标系的第一象限,那么标签的Y轴方向系数v=1;
确定管线生成标签的顺序:管线生成标签的顺序是有y方向系数决定的,当v=1时,管线排序为按引线起始位置的y值从小到大排序。否则反方向排序。也就是说,本方案生成标签的顺序是:管道EF、管道CD、管道AB。
确定上述参数后,需要确定第一根管线标签的插入位置,即引线终点位置;如图7所示,我们将PAB和PEF的中点Pa即PCD为局部坐标系原点,PAB与PEF之间的距离定义为y1,标签的宽度定义为y2。则PEF的插入位置为:
Pb=(h*k1*y2,v*(k2*y2+y1/2))。
在这里,k1为X轴长度系数,取值为大于0的自然数,k1*y2既是点Pb与Pc之间的距离。同理k2为Y轴长度系数,取值为大于0的自然数。
进一步,知道PEF的插入点位置后,依次计算各个标签插入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个标签确定后,以后的每根管线的标签插入位置是上一个标签插入位置向v*y方向平移一个标签的宽度。也就是说,族内第n个管线标签插入位置为:
Pbn=(h*k1*y2,v*(k2*y2+(n-1)*y2+y1/2))。
可以看出,一组内每个标签,依据标签生成y方向做平移,当一个标签位置确定后,下一标签向标签生成方向平移一个标签的宽度。这样既保证一组管线内各个标签不相互重叠,又比较美观。标签终点位置确定后,需要依次计算各个标签引线拐点位置,当一个标签引线终点位置确定后引线的拐点也就随之确定,Pcn=(0,v*(k2*y2+(n-1)*y2+y1/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生成的标签的形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形式,也可以其他形式,例如:引线起点位置与引线拐点位置的第一连线可以不垂直与管道走向,引线拐点位置与引线终点位置的第二连线可以不平行与管道走线,但是只要保证每个管道的第一连线之间互不重叠,每个管道的第二连线之间互不重叠就可以,但是,如果第一连线之间互相平行,且第二连线之间互相平行可以使标签互不重叠的基础上,增加美观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每个管道的引线终点位置,确定每个管道的标签主体位置之后,还包括:
S21、判断所述管道组内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上,是否已经存在其他管道组的标签;
若存在,则执行S22;若不存在,则继续执行所述根据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创建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标签的步骤;
S22、调整所述管道组的分布象限、X轴长度系数、Y轴长度系数中的任意一者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参数继续执行S13。
具体的,所述S22包括:
判断分布象限S是否小于3;其中,在第一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0,在第二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1,在第三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2,在第四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3;
若是,则将分布象限S加一,生成调整后的分布象限,并根据调整后的分布象限继续执行S13;若否,则将分布象限S置为零,并判断X轴长度系数K1是否小于Y轴长度系数K2;
若是,则将X轴长度系数K1以预定规则调整,生成调整后的X轴长度系数K1,并根据调整后的X轴长度系数K1继续执行S13;
若否,则将Y轴长度系数K2以预定规则调整,生成调整后的Y轴长度系数K2,并根据调整后的Y轴长度系数K2继续执行S13。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本管道组的标签位置与其他管道组的标签不重叠,在本方案中,在生成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之后,需要判断标签生成位置是否已经存在已有标签。具体来说,每个标签主体都是一个矩形,矩形的4个顶点和边围合成标签所占空间区域,当标签位置确定后,标签所在平面中的空间区域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判断两个标签主体是否重叠变为标签的空间区域是否重叠,从而实现了对标签重叠位置的确定。
当管道组不与其他组的标签重叠时,根据计算的引线起始点终点和拐点创建引线,根据标签插入点创建标签。如果该组与其他组的标签存在重叠关系,调整标签生成象限,切换到下一象限。如果四个象限都不满足生成位置的需求,则调整标签引线长度,即调整系数k1和k2直到找到合适位置为止。
参见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具体的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当前视图中所有的管道。
步骤2:将管道分组将所有管线分成N组。管线应满足三个条件:(1)管线平行;(2)管线水平距离应小于1米;(3)管线走向的垂直方向应当有重叠部分。
步骤3:遍历每一个分组,为每一个分组创建标签。假设当前处理分组为组n。
步骤3.1:确定各管线标签引线起始位置,各管线标签引线起始位置为各管线重叠部分的中点位置。
步骤3.1:初始化各个系数,象限系数s=0,长度系数k1=1,k2=1。
步骤3.2:根据象限系数s的取值确定方向系数h和v的取值。当s取值为0~3时h和v的取值分别为(1,1)(-1,1)(-1,-1)(1,1)。
步骤3.3:根据v的取值,调整管线生成标签顺序。
步骤3.4:计算各标签的插入点位置,第n根管线标签的插入点位置为:
Pbn=(h*k1*y2,v*(k2*y2+(n-1)*y2+y1/2))。
步骤3.5:计算各标签拐点位置,第n根管线引线拐点的位置为:
Pcn=(0,v*(k2*y2+(n-1)*y2+y1/2))
步骤3.6:判断标签所占区域是否已经存在标签。如果没有已经存在的标签,为各管线创建标签以及引线。如果重叠转到步骤3.7;
步骤3.7:如果s<3,s=s+1,将标签生成位置调整的下一象限。转到步骤3.2;否则s=0,将标签生成位置调整的第一象限,转到步骤3.8;
步骤3.8:如果k1<k2,k1=k1+1;否则k2=k2+1;转到步骤3.4。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创建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创建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创建方法可以相互参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管道组,所述管道组的每个管道之间互相平行,且所有管道在管道走向的垂直方向具有重叠管道部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重叠管道部分中确定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呈同一直线分布;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的分布顺序,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每个管道的引线终点位置,确定每个管道的标签主体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互不重叠;所述标签位置包括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
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创建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标签。
其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坐标系生成单元,用于从每个引线起点位置中确定坐标原点,将所述管道走向作为X轴正方向,将垂直于所述管道走向作为Y轴正方向,生成所述管道组的坐标系;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管道组的分布象限;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分布象限对应的X轴方向系数及Y轴方向系数;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X轴方向系数及Y轴方向系数,X轴长度系数、Y轴长度系数,以及每个管道之间的间距及标签宽度,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
其中,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管道组内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上,是否已经存在其他管道组的标签;
若存在,则触发调整模块;若不存在,则触发所述创建模块;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管道组的分布象限、X轴长度系数、Y轴长度系数中的任意一者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参数触发所述第二确定单元。
其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分布象限S是否小于3;若是,则触发第一调整单元;若否,则触发第二判断单元;其中,在第一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0,在第二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1,在第三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2,在第四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3;
所述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将分布象限S加一,生成调整后的分布象限,并根据调整后的分布象限触发所述第二确定单元;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将分布象限S置为零,判断X轴长度系数K1是否小于Y轴长度系数K2;若是,则触发第二调整单元;若否,则触发第三调整单元;
所述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将X轴长度系数K1以预定规则调整,生成调整后的X轴长度系数K1,并根据调整后的X轴长度系数K1触发第二确定单元;
所述第三调整单元,用于将Y轴长度系数K2以预定规则调整,生成调整后的Y轴长度系数K2,并根据调整后的Y轴长度系数K2触发第二确定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的步骤。
具体的,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管道组,所述管道组的每个管道之间互相平行,且所有管道在管道走向的垂直方向具有重叠管道部分;
在所述重叠管道部分中确定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呈同一直线分布;
根据每个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的分布顺序,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
利用每个管道的引线终点位置,确定每个管道的标签主体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互不重叠;所述标签位置包括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
根据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创建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标签;
其中,所述根据每个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的分布顺序,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包括:
S11、从每个引线起点位置中确定坐标原点,将所述管道走向作为X轴正方向,将垂直于所述管道走向作为Y轴正方向,生成所述管道组的坐标系;
S12、确定所述管道组的分布象限;
S13、确定与分布象限对应的X轴方向系数及Y轴方向系数;
S14、根据所述X轴方向系数及Y轴方向系数,X轴长度系数、Y轴长度系数,以及每个管道之间的间距及标签宽度,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每个管道的引线终点位置,确定每个管道的标签主体位置之后,还包括:
S21、判断所述管道组内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上,是否已经存在其他管道组的标签;
若存在,则执行S22;若不存在,则继续执行所述根据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创建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标签的步骤;
S22、调整所述管道组的分布象限、X轴长度系数、Y轴长度系数中的任意一者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参数继续执行S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包括:
判断分布象限S是否小于3;其中,在第一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0,在第二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1,在第三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2,在第四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3;
若是,则将分布象限S加一,生成调整后的分布象限,并根据调整后的分布象限继续执行S13;若否,则将分布象限S置为零,并判断X轴长度系数是否小于Y轴长度系数;
若是,则将X轴长度系数以预定规则调整,生成调整后的X轴长度系数,并根据调整后的X轴长度系数继续执行S13;
若否,则将Y轴长度系数以预定规则调整,生成调整后的Y轴长度系数,并根据调整后的Y轴长度系数继续执行S13。
4.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管道组,所述管道组的每个管道之间互相平行,且所有管道在管道走向的垂直方向具有重叠管道部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重叠管道部分中确定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呈同一直线分布;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引线起点位置在所述垂直方向的分布顺序,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每个管道的引线终点位置,确定每个管道的标签主体位置;其中,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互不重叠;所述标签位置包括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
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管道的引线起点位置、引线拐点位置、引线终点位置及标签主体位置,创建所述管道组中每个管道的标签;
其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坐标系生成单元,用于从每个引线起点位置中确定坐标原点,将所述管道走向作为X轴正方向,将垂直于所述管道走向作为Y轴正方向,生成所述管道组的坐标系;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管道组的分布象限;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分布象限对应的X轴方向系数及Y轴方向系数;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X轴方向系数及Y轴方向系数,X轴长度系数、Y轴长度系数,以及每个管道之间的间距及标签宽度,确定每个管道的引线拐点位置及引线终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管道组内每个管道的标签位置上,是否已经存在其他管道组的标签;
若存在,则触发调整模块;若不存在,则触发所述创建模块;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管道组的分布象限、X轴长度系数、Y轴长度系数中的任意一者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参数触发所述第二确定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分布象限S是否小于3;若是,则触发第一调整单元;若否,则触发第二判断单元;其中,在第一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0,在第二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1,在第三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2,在第四象限内所述分布象限S为3;
所述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将分布象限S加一,生成调整后的分布象限,并根据调整后的分布象限触发所述第二确定单元;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将分布象限S置为零,判断X轴长度系数是否小于Y轴长度系数;若是,则触发第二调整单元;若否,则触发第三调整单元;
所述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将X轴长度系数以预定规则调整,生成调整后的X轴长度系数,并根据调整后的X轴长度系数触发第二确定单元;
所述第三调整单元,用于将Y轴长度系数以预定规则调整,生成调整后的Y轴长度系数,并根据调整后的Y轴长度系数触发第二确定单元。
7.一种管道标签的创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的步骤。
CN201711330784.4A 2017-12-13 2017-12-13 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121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0784.4A CN108121863B (zh) 2017-12-13 2017-12-13 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0784.4A CN108121863B (zh) 2017-12-13 2017-12-13 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1863A CN108121863A (zh) 2018-06-05
CN108121863B true CN108121863B (zh) 2021-03-12

Family

ID=62229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30784.4A Active CN108121863B (zh) 2017-12-13 2017-12-13 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218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5214A (zh) * 2018-09-30 2019-02-12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图纸标注方法及系统
CN111523221B (zh) * 2020-04-17 2023-04-18 同瀚建筑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管线标注系统、应用系统的方法
CN113407080A (zh) * 2021-06-17 2021-09-17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构件标签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6682A (zh) * 2021-11-29 2021-12-24 深圳市拓安信计控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图绘制与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4429639B (zh) * 2022-01-27 2024-05-03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线标注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5131813B (zh) * 2022-07-12 2023-04-07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编号位置的确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88629B (zh) * 2022-12-12 2024-02-27 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生成装修图纸引注的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4869A (zh) * 2005-08-31 2007-03-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尺寸标注自动避让系统及方法
CN102750397A (zh) * 2011-04-21 2012-10-24 北京七十二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生成三维场景彩色施工图的系统
CN103970859A (zh) * 2014-04-29 2014-08-06 杨立法 一种基于SVG的Google用户地图文本标注方法
CN104008192A (zh) * 2014-06-13 2014-08-27 上海优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形尺寸自动标注的分析方法
CN104280035A (zh) * 2013-07-08 2015-01-14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消除电子地图中兴趣点标签压盖道路的方法
CN105865469A (zh) * 2016-03-31 2016-08-1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信息标签布局方法及装置
CN106097428A (zh) * 2016-06-03 2016-11-09 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测量信息的标注方法及装置
WO2016149554A3 (en) * 2015-03-17 2017-01-05 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ESRI) Interactive dimensioning of parametric models
CN106503403A (zh) * 2016-11-29 2017-03-15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卫星蜂窝夹层板三维标注方法
CN106528937A (zh) * 2016-10-10 2017-03-22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dms出图避免标注信息重叠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4869A (zh) * 2005-08-31 2007-03-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尺寸标注自动避让系统及方法
CN102750397A (zh) * 2011-04-21 2012-10-24 北京七十二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生成三维场景彩色施工图的系统
CN104280035A (zh) * 2013-07-08 2015-01-14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消除电子地图中兴趣点标签压盖道路的方法
CN103970859A (zh) * 2014-04-29 2014-08-06 杨立法 一种基于SVG的Google用户地图文本标注方法
CN104008192A (zh) * 2014-06-13 2014-08-27 上海优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形尺寸自动标注的分析方法
WO2016149554A3 (en) * 2015-03-17 2017-01-05 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ESRI) Interactive dimensioning of parametric models
CN105865469A (zh) * 2016-03-31 2016-08-1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信息标签布局方法及装置
CN106097428A (zh) * 2016-06-03 2016-11-09 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测量信息的标注方法及装置
CN106528937A (zh) * 2016-10-10 2017-03-22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dms出图避免标注信息重叠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03403A (zh) * 2016-11-29 2017-03-15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卫星蜂窝夹层板三维标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gorithms for the multiple label placement problem;Konstantinos G.Kakoulis et al;《Computational Geometry》;20061031;第35卷(第3期);第143-161页 *
Revit管线自动标注方法的实现;李昌华 等;《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0229;第8卷(第1期);参见第87-91页第2-5节 *
船舶管系生产施工图自动生成系统;杨登峰;《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工程科技II辑》;20070315;第2007年卷(第3期);第C036-6页 *
钢结构节点详图自动标注的研究与实现;刘颖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信息科技辑》;20070215;第2007年卷(第2期);第I138-76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1863A (zh)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21863B (zh) 管道标签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346830B (zh) 在三维场景中设计连接第一点到第二点的路径
CN109359351B (zh) 一种管道三维建模方法及管道设计方法
CN109191576A (zh) 一种将建筑图纸转换为三维bim模型的图层分类方法
CN104408269B (zh) 设计图纸拆分方法
CN105913483A (zh) 一种三维交叉道路模型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CN112685868B (zh) 一种配电网单线图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562980B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几何信息提取方法
CN106649817A (zh)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管模型构建放样方法及装置
CN110990933A (zh) 用于盾构隧道的建模方法
CN110415352A (zh) 基于闭合轮廓线的三维闭合曲面构造算法
US20070266307A1 (en) Auto-layout of shapes
CN102831283A (zh) 一种基于曲面特征的复杂产品模型构建方法
CN102509314A (zh) 日光温室施工图快速生成方法
KR20150030810A (ko) 경량모델에 pmi를 생성하는 방법
US20050285855A1 (en) Method of rapidly building multiple three-dimensional pipes
CN110544284B (zh) 一种自动规划最优布局流程图的方法
TWI460680B (zh) 密度式資料分群方法
KR102242138B1 (ko) 디지털 트윈 기반의 배관 설계 모델링 장치 및 방법
CN112214815A (zh) 基于图形拓扑的机电综合设计方法
CN111915700A (zh) 一种河流渐变图形生成方法及装置
US20060277005A1 (en) Creation and publishing of virtual components
CN103489153A (zh) 制作无缝拼接单元的设备及方法
CN109710785A (zh) 一种图库图簇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587456A (zh) 一种室外给排水管网bim正向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