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0337A - 一种热交换系统及热交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交换系统及热交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0337A
CN108120337A CN201810040799.5A CN201810040799A CN108120337A CN 108120337 A CN108120337 A CN 108120337A CN 201810040799 A CN201810040799 A CN 201810040799A CN 108120337 A CN108120337 A CN 108120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ank body
heat exchanger
access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407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永江
项庆康
王连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Minghui Heat Pump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Minghui Heat Pump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Minghui Heat Pump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Minghui Heat Pump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407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203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20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03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28F27/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exchange media between different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解决某些液体物料需要加热再降温,加热和降温过程分开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热交换系统及热交换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的热交换系统,包括罐体一、罐体二,所述罐体一中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的通路一后回到罐体一,所述罐体二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的通路二后回到罐体二,所述罐体一中的流体还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四换热后回到罐体一,所述罐体二中流体还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五换热后回到罐体二;所述换热器一的通路一和通路二进行热交换。本发明节约能源,耗电量仅为现有技术的18%。

Description

一种热交换系统及热交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交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系统及热交换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肥料在成为成品之前需要加热至100℃-120℃,然后再冷却至20℃,然后才可作为成品肥料使用。原始方法为使用电加热等方式将液体肥料加热至100℃,采用自然冷却或者制冷机组再降温至20℃,自然冷却效率低下,时间长,影响产量,若利用制冷机组降温需要消耗大量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某些液体物料需要加热再降温,加热和降温过程分开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热交换系统及热交换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一1、罐体二2,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后回到罐体1一,所述罐体二2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后回到罐体二2,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还与热泵机组10中的换热器四换热后回到罐体一1,所述罐体二2中流体还与热泵机组10中的换热器五换热后回到罐体二2;所述换热器一的通路一51和通路二52进行热交换。
优选的,上述热泵机组10为冷媒单向流动或者冷媒可双向流动的热泵机组10。
优选的,上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还与热泵机组10中的换热器五交换热量后回到罐体一1;所述罐体二2中的流体还与热泵机组10的换热器四交换热量后回到罐体二2。
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种结构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一1、罐体二2,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后回到罐体1一,所述罐体二2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后回到罐体二2,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还经过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回到罐体一1,所述罐体二2中流体还经过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后回到罐体二;所述换热器一的通路一51和通路二52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二的通路三61和所述换热器二的通路四62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三的通路五71和换热器三的通路六72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二6的通路四62串联于液体回路一11中,液体回路一11与热泵机组10中的换热器四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三7的通路六72串联于液体回路二12中,液体回路二12与热泵机组10中的换热器五进行热交换。
优选的,所述罐体一1通过水泵一3后分为两路,一路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联通,另一路与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联通;和/或所述罐体二2通过水泵二4后分为两路,一路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联通,另一路与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联通。
优选的,所述水泵一3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之间串联有1#阀体,所述水泵一3与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之间串联有2#阀体;和/或所述水泵二4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之间串联有3#阀体,所述水泵二4与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之间串联有4#阀体。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一5和/或换热器二6和/或换热器三7采用石墨换热器;和/或所述罐体一1采用防腐蚀的玻璃钢罐;和/或罐体二2采用防腐蚀的玻璃钢罐;和/或所述液体回路一11中串联有水泵三8;和/或所述液体回路二12中串联有水泵四9。
优选的,所述热泵机组10包括压缩机、四通阀、换热器五、换热器四、桥式液压块,压缩机的输出端口与四通阀的一号端口21连接,四通阀的二号端口22依次与换热器五的制冷剂通道、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e联通,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h与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f连接,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g依次与换热器四的制冷剂通道、四通阀的4号端口24连接,四通阀的3号端口23与压缩机的输入口连接;桥式单向阀组包括四个单向阀,单向阀一的尾端和单向阀二的首端串接在节点g,单向阀三的尾端和单向阀四的首端串接在节点e,单向阀一的首端和单向阀三的首端并接在节点f;单向阀二尾端和单向阀四的尾端并接在节点h,节点h和节点f之间还串联有节流装置。
优选的,罐体一1中的流体还有一路与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交换热量后回到罐体一1;罐体二2中的流体还有一路与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交换热量后回到罐体二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先进行热交换,高温流体降温为次高温流体,低温流体升温为次低温流体;
2】将上一步中的次高温流体与热泵机组中的蒸发器进行热交换,降温至目标低温流体,将目标低温流体排出;将步骤1】中的次低温流体与热泵机组中的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升温至目标高温流体;
3】将上一步得到的目标高温流体与新的低温流体进行热交换,目标高温流体降温为次高温流体,新的低温流体升温为新的次低温流体;
4】重复步骤2】和3】。
本发明的优点是:(1)节约能源,耗电量仅为现有技术的18%。
(2)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液体肥料的生产,还可以适用于其他需要加热再降温的液体物料。
(3)较原始方法提高效率,缩短出料时间,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热交换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热交换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热泵机组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局部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液体肥料为例,液体肥料包括但不限于液体有机肥。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其他需要加热再降温的液体物料。液体肥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后完成加热与冷却两个过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先进行热交换,高温流体降温为次高温流体,低温流体升温为次低温流体;
2】将上一步中的次高温流体与热泵机组中的蒸发器进行热交换,降温至目标低温流体,将目标低温流体排出;将步骤1】中的次低温流体与热泵机组中的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升温至目标高温流体;
3】将上一步得到的目标高温流体与新的低温流体进行热交换,目标高温流体降温为次高温流体,新的低温流体升温为新的次低温流体;
4】重复步骤2】和3】。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热交换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罐体一1、罐体二2,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后回到罐体一1,所述罐体二2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后回到罐体二2,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还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四换热后回到罐体一1,所述罐体二2中流体还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五换热后回到罐体二2;所述换热器一的通路一51和通路二52进行热交换。
热泵机组采用现有技术中最基本的结构,即包括压缩机以及与压缩机出口依次连接的冷凝器(作为换热器五放热)、节流装置、蒸发器(作为换热器四吸热),蒸发器出口与压缩机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罐体一1通过水泵一3后分为两路,一路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联通,另一路与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联通,每一路上设置有相应的阀体(1#阀体和2#阀体)。相应的,所述罐体二2通过水泵二4后分为两路,一路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联通,另一路与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联通,每一路上设置有相应的阀体(3#阀体和4#阀体),用于控制流路的切换。一方面可以共用部分管路,节约管路数量和减少体积,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水泵的使用数量。
初始状态时,罐体一1中容纳有液体肥5吨,温度100℃,罐体二2中容纳有液体肥5吨,温度20℃。两个罐体的热量先通过水泵1、水泵2在换热器一5中进行交换,可将罐体一1的温度从100℃降至60℃,罐体二2的温度从20℃升至60℃,此过程完成后,关闭换热器一5,启动70P的热泵机组,罐体1通过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四交换热量,可将罐体一1温度从60℃降至20℃,罐体二2中流体还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五换热,可将罐体二2温度从60℃降至100℃,此为完成了一个生产过程。
至此,罐体一1中的液体肥料完成了从100℃降温至20℃的过程,可以作为成品排出罐体一1,罐体二2中的液体肥料完成了从20℃升温至100℃的过程,还需要再经过降温的过程,才可以作为成品输出,这时,可以将罐体二2中100℃的肥料导入罐体一1,罐体二2中重新导入20℃的肥料,此时变回到初始状态,可以重复上一段的过程,即打开换热器一5进行热交换,关闭换热器一5,启动热泵机组。
节能分析:5T液体肥料,若使用电加热将液体加热至100℃,则需耗电436KWh,并且加热后还需给液体肥料进行降温,降温还需使用制冷机组,机组运行还需耗电200KWh,则共需耗电为436+200=636KWh。
若使用本发明的热交换系统完成加热与冷却,假设使用3台热泵机组组成一套系统,3台热泵机组共同作用完成加热与冷却,完成后将成品液体肥送入成品罐中,则整个过程共耗电为120KWh,因此使用热泵机组每台可以节电约为500KWh,每套设备24h内可以完成7次工作,则每台机组节电为3500KWh,若3台机组同时运行,则可节电为10500KWh,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实施例二
由于液体肥料在高温时具有较强腐蚀性,为了避免液体肥料对热泵机组的伤害,本实施例增加换热器二6、换热器三7、液体回路一11和液体回路二12,使热量交换不损伤热泵机组。热泵机组的结构同实施例一。
具体的,如图2所示,热交换系统,包括罐体一1、罐体二2,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后回到罐体一1,所述罐体二2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后回到罐体二2,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还经过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回到罐体一1,所述罐体二2中流体还经过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后回到罐体二;所述换热器一的通路一51和通路二52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二的通路三61和换热器二的通路四62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三的通路五71和换热器三的通路六72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二6的通路四62串联于液体回路一11中,液体回路一11与热泵机组10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三7的通路六72串联于液体回路二12中,液体回路二12与热泵机组10进行热交换。
为了使液体在管路中能够流动,在每个回路中串联有水泵。例如,在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所在的液体回路中串联有水泵一3,和/或在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所在的液体回路中串联有水泵二4,和/或在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所在的液体回路中串联有水泵一3,和/或在换热器三的通路五71所在的液体回路中串联有水泵二4,和/或在所述液体回路一11中串联有水泵三8,和/或在所述液体回路二12中串联有水泵四9。
优选的,所述罐体一1通过水泵一3后分为两路,一路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联通,另一路与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联通。相应的,所述罐体二2通过水泵二4后分为两路,一路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联通,另一路与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联通。一方面可以共用部分管路,节约管路数量和减少体积,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水泵的使用数量。
优选的,所述水泵一3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之间串联有1#阀体,所述水泵一3与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之间串联有2#阀体。相应的,所述水泵二4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之间串联有3#阀体,所述水泵二4与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之间串联有4#阀体。可以通过PLC控制各个阀体的开闭,实现液体流路的自动切换。
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罐体一1中容纳有液体肥5吨,温度100℃,罐体二2中容纳有液体肥5吨,温度20℃。两个罐体的热量先通过水泵1、水泵2在换热器一5中进行交换,可将罐体一1的温度从100℃降至60℃,罐体二2的温度从20℃升至60℃,此过程约1小时完成。然后,关闭换热器一5,启动70P的热泵机组,液体回路一11通过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四交换热量,被换热器四吸收热量而降温,再与换热器二6交换热量从而使流经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的液体肥料进一步降温,最终可将罐体一1温度从60℃降至20℃;液体回路二12通过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五交换热量,吸收换热器五散发的热量从而使液体回路二中的液体升温,液体回路二中的液体又与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罐体二2温度从60℃升至100℃,此过程约2小时完成。
至此,罐体一1中的液体肥料完成了从100℃降温至20℃的过程,可以作为成品输出罐体一1,罐体二2中的液体肥料完成了从20℃升温至100℃的过程,还需要再经过降温的过程,才可以作为成品输出,这时,可以将罐体二2中100℃的肥料导入罐体一1,罐体二2中重新导入20℃的肥料,此时变回到初始状态,可以重复上一段的过程,即打开换热器一5进行热交换,关闭换热器一5,启动热泵机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替换热泵机组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热泵机组采用冷暖两用空调所用的机组,兼具加热和制冷两种转换功能。热泵机组的基本结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作为换热器五)、蒸发器(作为换热器四)、节流装置、四通阀等,通过切换四通阀,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发生变化,实现制冷和制热功能的切换,从而省略了实施例一中将罐体二2中100℃的肥料导入罐体一1的过程,节约了生产时间。
罐体一1中容纳有液体肥5吨,温度100℃,罐体二2中容纳有液体肥5吨,温度20℃,两个罐体的热量先通过水泵1、水泵2在换热器一5进行交换,可将罐体一1的温度从100℃降至60℃,罐体二2的温度从20℃升至60℃,此过程约1小时完成。然后,关闭换热器一5,启动70P的热泵机组,罐体1通过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四交换热量,可将罐体一1温度从60℃降至20℃,罐体二2中流体还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五换热,可将罐体二2温度从60℃降至100℃,此过程约2小时完成。将罐体一1中的液体肥作为成品排出,重新注入20℃的待加工的液体肥,切换四通阀,使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四散发热量,换热器五吸收热量,再次经过一番热交换,罐体一1中的20℃的液体肥升温至100℃,罐体二2中100℃的液体肥降温至20℃,将罐体二2中的液体肥作为成品排出。以此循环。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热泵机组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的热泵机组也兼具加热和制冷两种功能,其原理也是通过切换四通阀,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的热泵机组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具体的,压缩机的输出端口与四通阀的一号端口21连接,四通阀的二号端口22依次与换热器五的制冷剂通道、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e联通,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h与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f连接,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g依次与换热器四的制冷剂通道、四通阀的4号端口24连接,四通阀的3号端口23与压缩机的输入口连接。桥式单向阀组包括四个单向阀,单向阀一41的尾端和单向阀二42的首端串接在节点g,单向阀三43的尾端和单向阀四44的首端串接在节点e,单向阀一41的首端和单向阀三43的首端并接在节点f;单向阀二42尾端和单向阀四44的尾端并接在节点h。节点h和节点f之间还串联有电子膨胀阀或者热力膨胀阀。优选的,节点h和节点f之间还可以根据需要串联有电磁阀、视液镜、过滤器等器件。
换热原理是:
(1)切换四通阀,启动压缩机,压缩机中的制冷剂从制冷剂出口依次经过四通阀的一号端口21、四通阀的二号端口22、换热器五(相当于冷凝器)、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e、单向阀四44、膨胀阀、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f、单向阀一41、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g、换热器四(相当于蒸发器)、四通阀的四号端口24、四通阀的三号端口23回到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此时,换热器五放热,换热器四吸热。
(2)切换四通阀,启动压缩机,使压缩机中的制冷剂从制冷剂出口依次经过四通阀的一号端口21、四通阀的四号端口24、换热器四(相当于冷凝器)、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g、单向阀二42、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h、膨胀阀、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f、单向阀三43、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e、换热器五(相当于蒸发器)、四通阀的二号端口22、四通阀的三号端口23回到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此时,换热器五吸热,换热器四放热。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是通过布置液体肥料的管路实现加热和制冷的切换。即罐体一1中的流体分三路,一路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后回到罐体一1,一路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四交换热量后回到罐体一1,第三路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五交换热量回到罐体一1;罐体二2中的流体分三路,一路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后回到罐体二2,一路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四交换热量后回到罐体二2,第三路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五交换热量后回到罐体二2。从而省略了实施例一中将罐体二2中100℃的肥料导入罐体一1的过程,节约了生产时间。
如图4,本实施例中的热泵机组采用现有技术中最基本的结构,即包括压缩机以及与压缩机出口依次连接的冷凝器(作为换热器五,始终放出热量)、节流装置、蒸发器(作为换热器四,始终吸收热量),蒸发器出口与压缩机入口连接。
罐体一1中的流体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五交换热量的前后两个节点分别为P和Q,罐体二2中流体与热泵机组中的换热器四换热的前后两个节点分别为M和N;节点M经过水阀二132、换热器四、水阀一131回到节点N,完成罐体二升温过程,或者节点M经过水阀七137、水阀六136、水阀五135、换热器五、水阀四134、水阀三133回到节点N,完成罐体二的降温过程;节点P经过水阀五135、换热器五、水阀八138回到节点Q,完成罐体一降温过程,或者节点P经过水阀六136、水阀七137、水阀二132、换热器四、水阀十1310、水阀九139后与节点Q连接,完成罐体一降温过程。
材料选取:由于液体肥料在高温时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所以选取材料时应该选用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具体情况如下:
(1)罐体:采用玻璃钢罐体,玻璃钢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选取玻璃钢罐体作为容器,储存液体肥料,并且在水箱内完成加热与冷却的过程。
(2)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一5和/或换热器二6和/或换热器三7采用石墨换热器。石墨换热器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并且换热器系数较高,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3)管路:由于液体肥料在高温时具有较强腐蚀性,所以管路不能采用普通镀锌管和不锈钢管,通过比较后,选取玻璃钢管作为管路使用。保证使用寿命。
(4)阀体、水阀:通过各方面因素分析,阀体、水阀采用UPVC。

Claims (10)

1.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一(1)、罐体二(2),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后回到罐体(1)一,所述罐体二(2)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后回到罐体二(2),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还与热泵机组(10)中的换热器四换热后回到罐体一(1),所述罐体二(2)中流体还与热泵机组(10)中的换热器五换热后回到罐体二(2);所述换热器一的通路一(51)和通路二(52)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10)为冷媒单向流动或者冷媒可双向流动的热泵机组(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还与热泵机组(10)中的换热器五交换热量后回到罐体一(1);所述罐体二(2)中的流体还与热泵机组(10)的换热器四交换热量后回到罐体二(2)。
4.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一(1)、罐体二(2),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后回到罐体(1)一,所述罐体二(2)的流体经过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后回到罐体二(2),所述罐体一(1)中的流体还经过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回到罐体一(1),所述罐体二(2)中流体还经过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后回到罐体二;所述换热器一的通路一(51)和通路二(52)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二的通路三(61)和所述换热器二的通路四(62)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三的通路五(71)和换热器三的通路六(72)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二(6)的通路四(62)串联于液体回路一(11)中,液体回路一(11)与热泵机组(10)中的换热器四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三(7)的通路六(72)串联于液体回路二(12)中,液体回路二(12)与热泵机组(10)中的换热器五进行热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一(1)通过水泵一(3)后分为两路,一路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联通,另一路与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联通;和/或所述罐体二(2)通过水泵二(4)后分为两路,一路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联通,另一路与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一(3)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一(51)之间串联有1#阀体,所述水泵一(3)与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之间串联有2#阀体;和/或所述水泵二(4)与换热器一(5)的通路二(52)之间串联有3#阀体,所述水泵二(4)与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之间串联有4#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一(5)和/或换热器二(6)和/或换热器三(7)采用石墨换热器;和/或所述罐体一(1)采用防腐蚀的玻璃钢罐;和/或罐体二(2)采用防腐蚀的玻璃钢罐;和/或所述液体回路一(11)中串联有水泵三(8);和/或所述液体回路二(12)中串联有水泵四(9)。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10)包括压缩机、四通阀、换热器五、换热器四、桥式液压块,压缩机的输出端口与四通阀的一号端口(21)连接,四通阀的二号端口(22)依次与换热器五的制冷剂通道、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e联通,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h与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f连接,桥式单向阀组的节点g依次与换热器四的制冷剂通道、四通阀的4号端口(24)连接,四通阀的3号端口(23)与压缩机的输入口连接;桥式单向阀组包括四个单向阀,单向阀一的尾端和单向阀二的首端串接在节点g,单向阀三的尾端和单向阀四的首端串接在节点e,单向阀一的首端和单向阀三的首端并接在节点f;单向阀二尾端和单向阀四的尾端并接在节点h,节点h和节点f之间还串联有节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罐体一(1)中的流体还有一路与换热器三(7)的通路五(71)交换热量后回到罐体一(1);罐体二(2)中的流体还有一路与换热器二(6)的通路三(61)交换热量后回到罐体二(2)。
10.一种热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先进行热交换,高温流体降温为次高温流体,低温流体升温为次低温流体;
2】将上一步中的次高温流体与热泵机组中的蒸发器进行热交换,降温至目标低温流体,将目标低温流体排出;将步骤1】中的次低温流体与热泵机组中的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升温至目标高温流体;
3】将上一步得到的目标高温流体与新的低温流体进行热交换,目标高温流体降温为次高温流体,新的低温流体升温为新的次低温流体;
4】重复步骤2】和3】。
CN201810040799.5A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热交换系统及热交换方法 Pending CN1081203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0799.5A CN108120337A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热交换系统及热交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0799.5A CN108120337A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热交换系统及热交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0337A true CN108120337A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32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40799.5A Pending CN108120337A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热交换系统及热交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2033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1023A (zh) * 2018-08-09 2018-11-13 高云芝 一种液体储能自动化交换的工艺
CN118141033A (zh) * 2024-05-10 2024-06-07 山东瑞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饮料瞬时高温灭菌节能系统及工艺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0885A (zh) * 2005-11-14 2006-12-20 绍兴吉利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201008512Y (zh) * 2007-03-23 2008-01-23 何盛强 一种供水装置
CN101799207A (zh) * 2010-03-05 2010-08-11 清华大学 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洗浴污水废热的系统和方法
CA2685857A1 (fr) * 2009-11-18 2011-05-18 Dominic Laperle Systemes hydrodynamiques pour l'assistance ecoenergetique d'un edifice, procedes de construction et utilisations correspondants
CN102410630A (zh) * 2011-11-21 2012-04-11 广州恒星冷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专用的冷热水装置
CN102967081A (zh) * 2012-11-26 2013-03-13 周裕佳 热泵换热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12368A (zh) * 2014-01-06 2014-04-09 杭州沃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废水源和工艺用水均不连续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03954150A (zh) * 2014-04-25 2014-07-30 安阳艾尔旺新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调温换热系统
CN103954031A (zh) * 2014-05-04 2014-07-30 梁山菱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好氧微生物发酵系统压缩空气热能回收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26368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c. Retrofit hot water system and method
CN105268209A (zh) * 2014-07-21 2016-01-27 陈双亭 超临界流体萃取节能的工艺方法
CN207816086U (zh) * 2018-01-16 2018-09-04 烟台明辉热泵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0885A (zh) * 2005-11-14 2006-12-20 绍兴吉利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201008512Y (zh) * 2007-03-23 2008-01-23 何盛强 一种供水装置
CA2685857A1 (fr) * 2009-11-18 2011-05-18 Dominic Laperle Systemes hydrodynamiques pour l'assistance ecoenergetique d'un edifice, procedes de construction et utilisations correspondants
CN101799207A (zh) * 2010-03-05 2010-08-11 清华大学 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洗浴污水废热的系统和方法
CN102410630A (zh) * 2011-11-21 2012-04-11 广州恒星冷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专用的冷热水装置
CN102967081A (zh) * 2012-11-26 2013-03-13 周裕佳 热泵换热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14026368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c. Retrofit hot water system and method
CN103712368A (zh) * 2014-01-06 2014-04-09 杭州沃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废水源和工艺用水均不连续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03954150A (zh) * 2014-04-25 2014-07-30 安阳艾尔旺新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调温换热系统
CN103954031A (zh) * 2014-05-04 2014-07-30 梁山菱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好氧微生物发酵系统压缩空气热能回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68209A (zh) * 2014-07-21 2016-01-27 陈双亭 超临界流体萃取节能的工艺方法
CN207816086U (zh) * 2018-01-16 2018-09-04 烟台明辉热泵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1023A (zh) * 2018-08-09 2018-11-13 高云芝 一种液体储能自动化交换的工艺
CN118141033A (zh) * 2024-05-10 2024-06-07 山东瑞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饮料瞬时高温灭菌节能系统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5450B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100552323C (zh) 太阳能-空气源蓄能型溶液热泵装置
CN10312934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系统
CN105402966B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
CN102226601B (zh) 一种多功能引射式热泵机组
CN102183104B (zh) 一种间膨式太阳能辅助多功能热泵系统
CN103574967B (zh) 一种带防冻溶液再生装置的空调热泵机组
CN108120337A (zh) 一种热交换系统及热交换方法
CN208671416U (zh) 一种利用低温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制冷加热系统
CN207816086U (zh) 一种热交换系统
CN207247621U (zh) 地源热泵控制系统
CN201909490U (zh)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N103673116A (zh) 一种储能式氟泵热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91392A (zh) 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66995U (zh) 热水空调系统
CN103335365A (zh) 冰蓄冷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9297076A (zh) 自驱动压缩式大温差换热机组
CN102853576B (zh) 沸腾再生型热源塔热泵系统
CN105823152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61404A (zh) 一种双向混合工质热泵系统
CN203687197U (zh) 一种储能式氟泵热管系统
CN208579446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空调系统
CN207751180U (zh) 一种复叠式制冷除霜热水器
CN110030768A (zh) 工业废热驱动的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及供热供冷方法
CN202993717U (zh) 冷库冷凝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