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0514A - 插座、插头及电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插座、插头及电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0514A
CN108110514A CN201611094170.6A CN201611094170A CN108110514A CN 108110514 A CN108110514 A CN 108110514A CN 201611094170 A CN201611094170 A CN 201611094170A CN 108110514 A CN108110514 A CN 108110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fting
contact
domain
plug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941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10941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05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10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05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35Contact members for non-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ontact member, e.g. socket co-operating with either round or flat pin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件领域,提供了一种插座、插头及电连接结构。该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插座本体上设有第一插接域,第一插接域上设有与电源线连接的向外凸起的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分别设于圆心位于第一插接域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两个圆周上。该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插头本体上设有第二插接域,第二插接域上设有第一金属圆环和第二金属圆环,第一金属圆环和第二金属圆环分别用于与插座上对应设置的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连接。本发明通过插座上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分别与插头上对应设置的两个金属圆环连接,使插头可在水平方向任意角度与插座进行配合连接,提高了插头与插座配合连接的简易性,同时也便于拔插插头。

Description

插座、插头及电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电连接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座、插头及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插头与插座大多采用插接的方式实现电连接,即在插座上设置若干三孔或两孔插孔与插头配合。由此,插头上的插销需要与插座上的插孔对准才能实现通电,而且在拔插插头时也比较费力,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此外现有的插座上的插孔还要区分三孔或两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插座与插头插接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插座,该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第一插接域,所述第一插接域上设有与电源线连接的向外凸起的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所述火线触点和所述零线触点分别设于圆心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域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两个圆周上,所述火线触点和所述零线触点分别用于与插头上对应设置的两个金属圆环连接。
本发明创造还可以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插座需区分三孔或两孔的技术问题。
其中,所述第一插接域上还设有地线触点,所述火线触点、所述零线触点和所述地线触点分别设于圆心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域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三个圆周上,所述地线触点用于与插头上对应设置的一个金属圆环连接。
其中,所述地线触点的数量为多个。
其中,所述火线触点和/或所述零线触点为多个。
其中,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插接域。
其中,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插槽,所述第一插接域设于所述插槽的底部。
其中,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插头磁吸连接的磁铁。
其中,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两相电源插头和/或三相电源插头。
其中,还包括磁吸开关,所述磁吸开关包括与所述火线触点连接的磁性活动部以及与电源线的火线连接的固定部,所述火线触点通过带动所述磁性活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移动、以控制电源线的火线的通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还提供了一种插头,该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上设有第二插接域,所述第二插接域上设有圆心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域的中心、且半径不同的第一金属圆环和第二金属圆环,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和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分别用于与插座上对应设置的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连接。
其中,所述插头本体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域。
其中,所述插头本体上设有两相电源插孔和/或三相电源插孔。
其中,所述插头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插座磁吸连接的磁铁。
其中,所述第二插接域上还设有第三金属圆环,所述第一金属圆环、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和所述第三金属圆环的半径不同、且圆心均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域的中心,所述第三金属圆环用于与插座上的地线触点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插接本体和第二插接本体,所述第一插接本体上设有第三插接域,所述第二插接本体上设有第四插接域,所述第三插接域上设有向外凸起的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所述火线触点和所述零线触点分别设于圆心位于所述第三插接域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两个圆周上,所述第四插接域上设有圆心位于所述第四插接域的中心、且半径不同的第四金属圆环和第五金属圆环,所述火线触点可与所述第四金属圆环连接,所述零线触点可与所述第五金属圆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插接域上还设有向外凸起的地线触点,所述第四插接域上还设有第六金属圆环;所述火线触点、所述零线触点和所述地线触点分别设于圆心位于所述第三插接域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三个圆周上,所述第四金属圆环、所述第五金属圆环和所述第六金属圆环的半径不同、且圆心均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域的中心,所述地线触点可与所述第六金属圆环连接。
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插座上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与插头上对应设置的两个金属圆环连接,使插头可在水平方向任意角度与插座进行配合连接,提高了插头与插座配合连接的简易性,同时也便于拔插插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1的一种插座的轴侧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1的一种插座的等轴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2的一种插头的轴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2的一种插头与插座的组合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3的一种电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插座本体;2、电源线;3、第一插接域;4、火线触点;5、零线触点;6、地线触点;7、插头本体;8、第二插接域;9、第一金属圆环;10、第二金属圆环;11、第三金属圆环;12、第一插接本体;13、第三插接域;14、第二插接本体;15第四插接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创造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发明中的附图,对发明创造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发明创造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创造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插座,该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插座本体1上设有第一插接域3,第一插接域3上设有与电源线2连接的向外凸起的火线触点4和零线触点5,火线触点4和零线触点5分别设于圆心位于第一插接域3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两个圆周上,火线触点4和零线触点5分别用于与插头上对应设置的两个金属圆环连接,即与该插座配合连接的插头上设置有圆心相同、且半径分别与火线触点4和零线触点5所在圆周相同的两个金属圆环。需要说明的是,火线触点4和零线触点5所在圆周的半径均可以为任意值。例如,火线触点4所在圆周的半径为零,即火线触点4为位于第一插接域3的中心的一个圆点,零线触点5设于圆心为火线触点4、且半径不为零的圆周上。
由此,当火线触点4和零线触点5分别与插头上对应设置的两个金属圆环接触时,电源线2中的电流便可通过火线触点4和零线触点5传导至两个金属圆环,进而传导至与插头连接的电器。由于,插座上的火线触点4和零线触点5只要分别与插头上对应设置的金属圆环上的任意位置接触便可实现通电,从而插头可在水平方向任意角度与插座进行配合连接,进而提高了插头与插座配合连接的简易性,同时也便于拔插插头。
其中,第一插接域3上还设有地线触点6,火线触点4、零线触点5和地线触点6分别设于圆心位于第一插接域3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三个圆周上,地线触点6用于与插头上对应设置的一个金属圆环连接,即与该插座配合连接的插头上设置有圆心相同、且半径分别与火线触点4、零线触点5和地线触点6所在圆周相同的三个金属圆环。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插头上只设置有与火线触点4和零线触点5相对应的两个金属圆环时,插头与插座对接就只连通了电源线2中的火线和零线;当插头还设置有与地线触点6相对应的第三个金属圆环时,插头与插座对接就既连通了电源线2中的火线和零线,还连通了电源线2中的地线。由此可知,无论是两相的插头还是三相的插头均可以与该插座配合连接。
优选地,地线触点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地线触点6可在圆周上均匀分布,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分布,由此可增大地线触点6整体与插座上对应金属圆环的接触面积,降低每个地线触点6的电流密度,避免了地线触点6因电流密度过高而烧坏。
优选地,火线触点4和/或零线触点5为多个。多个火线触点4和/或零线触点5可在其对应的圆周上均匀分布,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分布,由此可增大火线触点4和/或零线触点5整体与插座上对应金属圆环的接触面积,降低每个火线触点4和/或零线触点5的电流密度,避免了火线触点4和/或零线触点5因电流密度过高而烧坏。
再结合图2可知,插座本体1上设有多个第一插接域3,以便于多个插头同时插接在同一个插座上。
进一步地,插座本体1上设有插槽,第一插接域3设于插槽的底部,该插槽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是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等,只要便于插头插接即可。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使第一插接域3低于插座表面,使人体不易碰触到而避免了触电,进而提高了插座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当插槽具有一定深度时,插头可直接嵌入插槽中,既可以限制插头的水平移动,保证插头与插座稳定连接,又便于插头与插座配合连接,使火线触点4和零线触点5与插头上对应设置的两个金属圆环恰好对准。
优选地,插座本体1上设有用于与插头磁吸连接的磁铁,通过布置磁铁的位置可使插头与插座磁吸连接时,火线触点4和零线触点5与插头上对应设置的两个金属圆环恰好对准,还可以防止插头从插座上滑落。
其中,插座本体1上设有两相电源插头和/或三相电源插头。由此,设置有金属圆环的插头可通过与该插座配合连接转换为两相电源插头和/或三相电源插头。
进一步地,还包括磁吸开关,磁吸开关包括与火线触点4连接的磁性活动部以及与电源线2的火线连接的固定部,火线触点4通过带动磁性活动部相对固定部移动、以控制电源线2的火线的通断。具体地,当带有磁性的插头插接到插座上时,火线触点4受到插头的磁力吸引带动磁性活动部向上移动,进而接通电源线2的火线,使插座中通入电流。由于火线触点4体积较小很难用手将其拔起,因此当插座上未插接有插头时,磁吸开关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即插座中没有电流,从而可避免触电的发生,提高了插座的安全性。
另外,插座上还可以设置有USB接口,以便连接其他外接设备。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发明创造还提供了一种插头,该插头包括插头本体7,插头本体7上设有第二插接域8,第二插接域8上设有圆心位于第二插接域8的中心、且半径不同的第一金属圆环9和第二金属圆环10,第一金属圆环9和第二金属圆环10分别用于与插座上对应设置的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金属圆环9和第二金属圆环10的半径均可以为任意值。例如,第一金属圆环9的半径为零,即第一金属圆环9为位于第二插接域8的中心的一个金属圆点,第二金属圆环10为半径不为零、且圆心位于第一金属圆环9的金属圆环。
由于,只要第一金属圆环9和第二金属圆环10上的任意位置分别与插座上的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接触便可实现通电,因此插头可在水平方向任意角度与插座进行配合连接,从而提高了插头与插座配合连接的简易性,同时也便于拔插插头。
再结合图4可知,插头本体7上设有多个第二插接域8,每个第二插接域8都可连接一个设有第一插接域3的插座,由此便可通过该插头将多个插座组合连接起来。
进一步地,插头本体7上设有两相电源插孔和/或三相电源插孔。由此,两相电源插头和/或三相电源插头可通过与该插头上的插孔配合连接转换为设置有金属圆环的插头。
优选地,插头本体7上设有用于与插座磁吸连接的磁铁。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通过布置磁铁的位置可使插头与插座磁吸连接时,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分别恰好对准第一金属圆环9和第二金属圆环10,还可以防止插头从插座上滑落;另一方面,在插头与插座配合连接时,可通过插头上的磁铁将插座上的火线触点吸起,进而触发插座上的磁吸开关,接通电源线2,使插座通有电流。
进一步地,第二插接域8上还设有第三金属圆环11,第一金属圆环9、第二金属圆环10和第三金属圆环11的半径不同、且圆心均位于第二插接域8的中心,第三金属圆环11用于与插座上的地线触点连接。当第三金属圆环11与地线触点接通时,该插头就相当于三相插头。
实施例3
本发明创造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插接本体12和第二插接本体14,第一插接本体12上设有第三插接域13,第二插接本体14上设有第四插接域15,第三插接域13上设有向外凸起的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分别设于圆心位于第三插接域13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两个圆周上,第四插接域15上设有圆心位于第四插接域15的中心、且半径不同的第四金属圆环和第五金属圆环,火线触点可与第四金属圆环连接,零线触点可与第五金属圆环连接。由此可知,通过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分别与第四金属圆环和第五金属圆环的配合连接,可实现两个分别设有第三插接域13和第四插接域15的机构的电连接。
其中,第三插接域13上还设有向外凸起的地线触点,第四插接域15上还设有第六金属圆环;火线触点、零线触点和地线触点分别设于圆心位于第三插接域13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三个圆周上,第四金属圆环、第五金属圆环和第六金属圆环的半径不同、且圆心均位于第二插接域8的中心,地线触点可与第六金属圆环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发明创造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发明创造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第一插接域,所述第一插接域上设有与电源线连接的向外凸起的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所述火线触点和所述零线触点分别设于圆心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域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两个圆周上,所述火线触点和所述零线触点分别用于与插头上对应设置的两个金属圆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域上还设有地线触点,所述火线触点、所述零线触点和所述地线触点分别设于圆心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域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三个圆周上,所述地线触点用于与插头上对应设置的一个金属圆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触点的数量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触点和/或所述零线触点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插接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插槽,所述第一插接域设于所述插槽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插头磁吸连接的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两相电源插头和/或三相电源插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吸开关,所述磁吸开关包括与所述火线触点连接的磁性活动部以及与电源线的火线连接的固定部,所述火线触点通过带动所述磁性活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移动、以控制电源线的火线的通断。
10.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上设有第二插接域,所述第二插接域上设有圆心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域的中心、且半径不同的第一金属圆环和第二金属圆环,所述第一金属圆环和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分别用于与插座上对应设置的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上设有两相电源插孔和/或三相电源插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插座磁吸连接的磁铁。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域上还设有第三金属圆环,所述第一金属圆环、所述第二金属圆环和所述第三金属圆环的半径不同、且圆心均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域的中心,所述第三金属圆环用于与插座上的地线触点连接。
15.一种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接本体和第二插接本体,所述第一插接本体上设有第三插接域,所述第二插接本体上设有第四插接域,所述第三插接域上设有向外凸起的火线触点和零线触点,所述火线触点和所述零线触点分别设于圆心位于所述第三插接域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两个圆周上,所述第四插接域上设有圆心位于所述第四插接域的中心、且半径不同的第四金属圆环和第五金属圆环,所述火线触点可与所述第四金属圆环连接,所述零线触点可与所述第五金属圆环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接域上还设有向外凸起的地线触点,所述第四插接域上还设有第六金属圆环;所述火线触点、所述零线触点和所述地线触点分别设于圆心位于所述第三插接域的中心、且具有不同半径的三个圆周上,所述第四金属圆环、所述第五金属圆环和所述第六金属圆环的半径不同、且圆心均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域的中心,所述地线触点可与所述第六金属圆环连接。
CN201611094170.6A 2016-11-24 2016-11-24 插座、插头及电连接结构 Pending CN1081105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4170.6A CN108110514A (zh) 2016-11-24 2016-11-24 插座、插头及电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4170.6A CN108110514A (zh) 2016-11-24 2016-11-24 插座、插头及电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0514A true CN108110514A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07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94170.6A Pending CN108110514A (zh) 2016-11-24 2016-11-24 插座、插头及电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10514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3375A1 (en) * 2005-02-11 2006-08-17 Litton Systems, Inc. Snap lock connector
US20070178771A1 (en) * 2006-01-27 2007-08-02 David Robert Goetz Releasable plug connector system
CN201450201U (zh) * 2009-07-07 2010-05-05 俞君浩 组合式拖线板
CN101800385A (zh) * 2010-03-24 2010-08-11 宁振江 磁力电连接器
CN101834378A (zh) * 2010-04-16 2010-09-15 宁振江 磁吸合插座以及组合插座
CN103236619A (zh) * 2013-04-15 2013-08-07 谷梦若 可360°旋转的自由组合式插线板
CN204497474U (zh) * 2015-04-14 2015-07-22 深圳市睿祺智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铁固定的通电座
TW201541740A (zh) * 2014-04-29 2015-11-01 Xin-An Chen 安全插頭組成
CN105261880A (zh) * 2014-07-10 2016-01-20 诺曼·R·伯恩 具有磁连接的电源联接件
CN205122878U (zh) * 2015-10-23 2016-03-30 深圳市爱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磁控结构及具有磁控充电和数据传输功能的平板电脑
CN205212101U (zh) * 2015-12-14 2016-05-04 汪洋 一种防触电插座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3375A1 (en) * 2005-02-11 2006-08-17 Litton Systems, Inc. Snap lock connector
US20070178771A1 (en) * 2006-01-27 2007-08-02 David Robert Goetz Releasable plug connector system
CN201450201U (zh) * 2009-07-07 2010-05-05 俞君浩 组合式拖线板
CN101800385A (zh) * 2010-03-24 2010-08-11 宁振江 磁力电连接器
CN101834378A (zh) * 2010-04-16 2010-09-15 宁振江 磁吸合插座以及组合插座
CN103236619A (zh) * 2013-04-15 2013-08-07 谷梦若 可360°旋转的自由组合式插线板
TW201541740A (zh) * 2014-04-29 2015-11-01 Xin-An Chen 安全插頭組成
CN105261880A (zh) * 2014-07-10 2016-01-20 诺曼·R·伯恩 具有磁连接的电源联接件
CN204497474U (zh) * 2015-04-14 2015-07-22 深圳市睿祺智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铁固定的通电座
CN205122878U (zh) * 2015-10-23 2016-03-30 深圳市爱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磁控结构及具有磁控充电和数据传输功能的平板电脑
CN205212101U (zh) * 2015-12-14 2016-05-04 汪洋 一种防触电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7626B (zh) 一种带开关的安全插座
CN104485546B (zh) 插头组件
CN204577733U (zh) 一种可旋转插座
CN203839596U (zh) 磁力接触可旋转电源连接装置
CN106450911A (zh) 一种插座可活动的插排
CN108110514A (zh) 插座、插头及电连接结构
CN103700976A (zh) 一种插座
CN206163784U (zh) 插座及插头
CN208111755U (zh) 一种五孔插座保护门组件及五孔插座
CN202930629U (zh) 一种圆环插座面板
CN202142711U (zh) 电源插座
CN104682142B (zh) 一种移动插座组件
CN201797137U (zh) 可弯折式插排
CN204558718U (zh) 磁芯稳固插座
CN201562826U (zh) 组合式插座及插头
CN204156180U (zh) 一种电源插头
CN201781117U (zh) 一种高利用率的插座
CN207234110U (zh) 共享充电宝设备的可换充电数据线
CN207474789U (zh) 一种可旋转、可分离防尘插排
CN103178378B (zh) 接电单元及其插座
CN201985365U (zh) 带铁质环形圈的三脚电源插头
CN205122959U (zh) 一种家用旋转插座
CN204067775U (zh) 一种组合插座
CN204885534U (zh) 插头和空调器
CN207801728U (zh) 直线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