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08140A - 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及存储装置及支持3d显示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及存储装置及支持3d显示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08140A
CN108108140A CN201810018054.9A CN201810018054A CN108108140A CN 108108140 A CN108108140 A CN 108108140A CN 201810018054 A CN201810018054 A CN 201810018054A CN 108108140 A CN108108140 A CN 108108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window
subinterval
sprit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80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08140B (zh
Inventor
冯皓
方鸿亮
林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tar Net eVideo Information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tar Net eVideo Information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tar Net eVideo Information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tar Net eVideo Information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180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08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08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8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08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8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及存储装置,所述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包括步骤:预设显存区间,根据多屏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所述显存区间切分成两个以上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显示窗口关联;获取待显示的数据源;将所述数据源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存储对应的子画面;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渲染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显示。进一步的,所述显示窗口属于同一显示系统或设备。本发明可大大提高了不同显示窗口显示的同步性;并且本技术方案无需对同一数据源重复进行播放或渲染,有效减少了对硬件资源的占用量。

Description

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及存储装置及支持3D显示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及存储装置及支持3D显示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信息显示技术也随之不断地往3D显示、多屏协同显示等方向发展。其中多屏协同显示技术包括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在同一显示屏上设置多个显示窗口,实现“画中画”多屏显示;设置两个以上相互层叠或部分层叠的显示窗口,实现多层立体叠加显示;将图像输出到两个以上显示屏或显示窗口,实现由不同显示屏或显示窗口配合进行多屏协同显示。
现有技术中多屏协同显示同一图像、视频等数据源时,需要不同显示窗口同时对所述数据源进行解码播放,并通过遮罩技术分别遮挡住不同部分的内容。以左、右两个显示窗口协同播放一段视频为例,左、右两个显示窗口需要同时对视频进行解码播放,并在播放的时候通过遮罩技术,左显示窗口将视频画面的右边部分遮挡,右显示窗口将视频画面的左边部分遮挡。因此在多屏协同显示过程中,对数据显示的同步性要求很高,常出现显示异步的情况,并且现有的多屏协同显示过程需要对同一资源重复渲染或解码播放,对硬件资源的占用量大。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大屏显示或巨屏显示需要,出现了将多个显示屏拼接形成大显示屏的技术方案,如2*2的拼接屏。现有拼接屏只是为了扩大显示屏的尺寸,因此通常只接收1路的图像或视频信号,并将接收的图像或视频信号切分为若干等分,每块子屏幕显示视频信号中的一小块,从而通过各子屏幕显示完整的画面。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多屏协同显示方案,还是拼接屏显示方案,都只能实现将同一图像或视频分配给多个显示窗口或屏幕进行协同显示,显示的内容与效果单一,无法实现生动、形象的显示效果。并且现有技术中对数据显示的同步性要求很高,常出现显示异步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多屏显示技术,用于解决现有多屏显示显示过程易出现异步显示,对硬件资源占用量大,以及多屏显示效果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设显存区间,根据多屏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所述显存区间按照预设规则切分成两个以上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显示窗口关联;
将获取的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窗口属于同一显示系统或设备,各所述显示窗口位于同一显示屏内的不同区域,或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包括有两个以上的显示屏,所述显示窗口位于不同的显示屏内;
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在同一显示屏内的各显示窗口协同显示,或两个以上显示屏内的各显示窗口协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窗口属于两个以上不同的显示系统或设备;
在所述步骤“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对至少一个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进行编码,并发送给一个以上的显示系统或设备;
接收并解析其他显示系统或设备发送的子画面;
分别将所述子画面渲染于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两个以上的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多屏协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为所述显示窗口预设两个以上的3D图层,将其中一所述3D图层与所述子区间关联;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更新至对应的所述3D图层上;
将所述3D图层渲染至所述显示窗口内,使所述子画面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3D图层位于3D空间的不同纵深位置,与所述子区间关联的3D图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尺寸。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将获取的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之前,还包括步骤:
获取输入操作,根据所述输入操作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增加或改变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的数据源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
一种存储设备,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预设显存区间,根据多屏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所述显存区间按照预设规则切分成两个以上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显示窗口关联;
将获取的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窗口属于同一显示系统或设备,各所述显示窗口位于同一显示屏内的不同区域,或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包括有两个以上的显示屏,所述显示窗口位于不同的显示屏内;
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在同一显示屏内的各显示窗口协同显示,或两个以上显示屏内的各显示窗口协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步骤“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时,包括以下具体执行步骤:
对至少一个所述子区间的子画面进行编码,并发送给一个以上的显示系统或设备;
接收并解析其他显示系统或设备发送的子画面;
分别将所述子画面渲染于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两个以上的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多屏协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步骤“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时,包括以下具体执行步骤:
为所述显示窗口预设两个以上的3D图层,将其中一所述3D图层与所述子区间关联;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更新至对应的所述3D图层上;
将所述3D图层实时渲染至所述显示窗口内,使所述子画面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3D图层位于3D空间的不同纵深位置,与所述子区间关联的3D图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所述步骤“将获取的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输入操作,根据所述输入操作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增加或改变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的数据源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
一种支持3D显示的设备,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预设显存区间,根据所述设备的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所述显存区间按照预设规则切分成两个以上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显示窗口关联;
将获取的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
将接收到的子画面以透明画布形式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实现多屏3D协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步骤“将接收到的子画面以透明画布形式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实现多屏3D协同显示”时,包括以下具体执行步骤:
为所述显示窗口预设两个以上的3D图层,将其中一所述3D图层与所述子区间关联;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更新至对应的所述3D图层上;
将所述3D图层以透明画布形式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实现多屏3D协同显示。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预设显存区间,并根据多屏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显存区间分成两个以上的分段,在多屏显示时将需要多屏显示的数据源渲染至显存区间,并切分成两个以上子画面分别存储于不同的所述分段内,每个显示窗口从对应的所述分段中提取子画面,并渲染至显示窗口,从而实现所述数据源在各显示窗口中多屏显示。本技术方案先将数据源渲染到显存区间,然后再进行切分,并由不同显示窗口渲染显示,从而大大提高了不同显示窗口显示的同步性;并且本技术方案无需对同一数据源重复进行播放或渲染,有效减少了对硬件资源的占用量。
并且,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数据源进行设置,可使各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内容可以是完全独立的,且可使各子区间内的子画面是互动的,因此将子画面以透明画布形式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不仅可使显示窗口在原有显示画面的基础上叠加新的显示内容,并实现3D的显示效果,并且可使各显示窗口新加的显示内容实现多屏互动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具体实施方式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屏协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b为具体实施方式数据源渲染至显存区间过程的示意图;
图1c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中各所述显示窗口的实现方式一;
图1d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中各所述显示窗口的实现方式二;
图1e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中各所述显示窗口的实现方式三;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以上显示系统或装置多屏协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显示内容实时可修改的多屏协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4a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两手机发送红包过程的多屏显示的示意图;
图4b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两手机发送红包过程的多屏显示的示意图;
图4c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两手机发送红包过程的多屏显示的示意图;
图4d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两手机发送红包过程的多屏显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a至图4d,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该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应用于具有两个以上显示屏或在同一个显示屏内具有两个以上显示窗口的显示系统或设备上,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该显示系统或设备具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在立体舞台中,该显示系统或设备可以是具有两个以上分开设置的显示屏的舞台背景显示系统;在KTV包厢内,该显示系统或设备还可以是包括有视频播放显示屏、点歌界面显示屏的多媒体点唱系统。
请参阅图1a,为所述多屏协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预设显存区间,根据多屏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所述显存区间按照预设规则切分成两个以上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显示窗口关联。其中,所述显存区间的切分可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可将显存区间切分成两个子区间或三个以上子区间,各子区间的大小可以是相等也可是不等的。总之,子区间的个数与显示窗口的个数是对应的,并且子区间的大小与显示窗口的大小也是成正比的。所述显存区间的功能与虚拟屏幕相似,是用于暂存渲染后的图像数据,使数据可以被渲染但又不直接显示于实体的显示屏上,以便于对渲染后的图像进行后续处理。在完成步骤S101中的设置之后,进入步骤S102至步骤S104进行多屏显示。
S102、获取待显示的数据源;其中,所述数据源可以是静态的图片数据,也可是视频数据。当数据源为视频数据时,可将视频数据按时间轴分成多个帧图像,并按一定的频率提取帧图像。在获取到所述数据源之后进入步骤S103。
S103、将所述数据源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存储对应的子画面。所述数据可通过OpenGL以及其他渲染技术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在进行数据渲染之前,需要预先建立渲染环境和坐标系,并对渲染环境进行参数设置以及初始化。通过坐标系可标定出图像的大小与坐标,以便于将数据源渲染至显存区间。其中,数据源可通过预先建立的帧缓冲对象(FBO)渲染至显存区间中。在数据源渲染时,将数据源与所述帧缓冲对象关联并启动,最终通过该帧缓冲对象即可将坐标系中标定的图像渲染更新至显存区间上。所述帧缓冲对象(FBO)相当于各类帧缓冲,是一个渲染对象。在传统的渲染管线中,渲染后的数据输出到各种帧缓冲中,如颜色缓冲、深度缓冲等。通过帧缓冲对象就可以把数据渲染到已与帧缓冲对象(FBO)关联的显存区间(即纹理)中。
请参阅图1b,在步骤S103中,所述子区间与所述显示窗口是一一对应的,相邻子区间之间是连续的,数据被渲染至显存区间时,根据所述子区间的个数以及大小对渲染后的图像进行切分,并分别存储于对应的子区间里,从而使各子区间得到对应的子画面。例如,在一多屏显示系统中,包括有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其中,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中分别有一个等尺寸的显示窗口,因此将所述显存区间平均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与左显示屏对应,另一部分与右显示屏对应。而当所示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中的显示窗口尺寸改变时,在所述显存区间中的子区间以及渲染后的图像的切分比例也随之相应改变。在对所述数据源渲染以及切分存储之后,进入步骤S104。
S104、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在多屏显示时,每个显示窗口从对应的子区间内提取数据并渲染至显示窗口进行显示,从而使各显示窗口分别显示数据源的不同部分。当数据源为图片数据时,通过执行一次以上步骤S102至步骤S104,即可在各显示窗口内多屏显示所述图片数据;当所述数据源为视频数据时,通过重复执行以上步骤S102至步骤S104,在步骤S102中每次按时间轴提取不同的帧图像,即可在各显示窗口内多屏播放所述视频数据。
当所述数据源为视频数据时,由于不同的显示窗口显示的内容可拼成完一个整的画面,因此可实现同一对象在不同显示窗口间穿越的显示效果。例如,视频数据中所述对象为一只蝴蝶,在视频数据先后的多个帧图像中,所述蝴蝶依次位于帧图像的左侧、中部和右侧不同位置,因此在多屏显示该视频数据时,该蝴蝶先显示于位于左侧的A显示窗口中,然后再显示于中部的B显示窗口中,最后显示于右侧的显示窗口中,从而实现在蝴蝶在各显示窗口间穿越的动态显示效果。本实施例中先将数据源渲染到显存区间,然后再进行切分,并由不同显示窗口渲染显示,从而大大提高了不同显示窗口显示的同步性;并且无需对同一数据源重复进行播放或渲染,有效减少了对硬件资源的占用量。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4中,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在对应的显示窗口内也可有两种以上显示方式。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是非透明的,子画面以覆盖的方式显示于显示窗口上,使显示窗口只显示子区间内的子画面,而不显示其他的内容。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是以透明画布的形式与其他内容叠加后显示于对应的显示窗口中,从而使显示窗口内除了显示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外,还可以显示其他内容,实现更丰富的显示效果。其中,在叠加显示时,为了实现3D叠加的视觉效果,可分别为所述显示窗口预设两个以上的3D图层,每个3D图层分别用于显示不同的内容,将其中一个所述3D图层与所述子区间关联,用于显示所述子区间中的子画面。显示窗口在显示时,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先更新至对应的所述3D图层上;然后再将带有子画面的所述3D图层渲染所述显示窗口内,从使所述子画面与其他3D图层上的显示内容一同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内。
为了突出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使其在显示窗口内达到更真实的3D显示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不同的所述3D图层分别位于3D空间的不同纵深位置,并使与所述子区间关联的3D图层位于其他3D图层的表层,使与所述子区间关联的3D图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尺寸。从而使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显示于其他图层显示内容的表面,并具有向前移的立体视觉效果。例如在显示窗口中具有两个3D图层,其中一个3D图层用于显示歌曲MV视频,而另一3D图层与所述子区间对应,用于从子区间中提取鼓掌、礼花等图像并显示于显示窗口中。
为了达到上述3D显示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每个显示窗口预设一个3D对象,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先更新至所述3D对象的图层上,然后再将该3D对象渲染至显示窗口中,使该3D对象以及其上的子画面与显示窗口内的其他图层上的内容叠加显示,实现3D叠加显示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所述显示窗口可以属于同一显示系统或设备,也可以是属于两个以上不同的显示系统或设备。当各所述显示窗口属于同一显示系统或设备时,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4均在同一主机上执行完成。如图1c所示,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的主机上可同时连接有两个以上的实体显示屏,每个实体显示屏即为一个显示窗口,显示窗口所显示的画面充满所述实体显示屏。因此通过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4可实现多个实体显示屏之间的协同显示。
如图1d所示,或者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的主机连接同时连接有两个以上的实体显示屏(如图1d中的实体显示屏一和实体显示屏二),其中实体显示屏内具有两个以上的显示窗口(如图1d中如显示窗口一和显示窗口二,即虚拟显示屏),并且至少一个实体显示屏内只有一个显示窗口(如图1d中的实体显示屏二),显示窗口所显示的画面充满所述显示屏。因此通过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4可实现多个虚拟显示屏与实体显示屏之间协同显示。
如图1e所示,亦或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的主机上也可以是只连接有一个实体显示屏一,在该实体显示屏一内具有两个以上的显示窗口,显示窗口一和显示窗口二。因此通过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4可实现多个虚拟显示屏之间的协同显示。
请参阅图2,而当各所述显示窗口属于两个以上不同的显示系统或设备时,完成数据的多屏显示包括以下步骤:
S201、预设显存区间,根据多屏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所述显存区间按照预设规则切分成两个以上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显示窗口关联;
S202、获取待显示的数据源;
S203、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
其中,上述步骤S201-S203与步骤S101-S103相同;
S204、对至少一个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进行编码,并发送给一个以上的显示系统或设备;
S205、接收并解析其他显示系统或设备发送的子画面;
S206、分别将所述子画面渲染于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两个以上的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多屏显示。
在步骤S204中,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可通过网络传输或蓝牙等近场通信方式发送给其他显示系统或设备。在数据发送前,需要将所述子画面进行视频压缩编码,其中视频压缩编码有不同的编码方式,例如在Android 4.0以上版本的平台中,可采用mediacodec接口进行硬编码,硬编码后得到h264格式的视频流。
所发送的内容可以是除本主机之外其他显示系统或设备显示的子画面,也可以将所述显存区间的所有子区间内的子画面都发送给其他显示系统或设备。在第一种情况下,步骤S205中接收端只要将接收到的内容显示于显示窗口上即可;在第二种情况中,步骤S205中接收端需要从接收的内容中提取与本显示窗口对应的部分内容,并显示于显示窗口中。
在步骤S206中,上述显示系统或设备(无论是接收端还是发送端),都将所述子画面渲染于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从而实现多机多屏显示。
与上述各所述显示窗口属于同一显示系统或设备相似,在所述显示窗口属于两个以上不同的显示系统或设备时,同样可实现多个实体显示屏之间的协同显示或实体显示屏与虚拟的显示屏之间的协同显示。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源可以是现有的一些图像或视频数据源,因此通过各显示窗口可实现多屏协同显示该图像或视频数据源,如通过各显示窗口协同显示一朵静态的花朵或播放一段视频。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对所述数据源进行设置或调整,使所述数据源在被渲染至显存区间并切分成子画面时,分发给各显示窗口显示的子画面内容也可以是没有直接关联,甚至可实现各显示窗口显示互动的内容。例如在图1e中,通过上述步骤可实现蝴蝶、蜜蜂等移动物体从显示窗口一飞出,并飞入显示窗口二中。
请参阅图4a至图4d,以下以两台手机之间发送红包为例,对多屏协同显示实现互动的显示效果进行说明,其中,手机1预向手机2发送一红包。
在图4a中,手机1内生成一红包的图像,并在手机1的屏幕上显示该手包的图像,此时手机1未向手机2发送红包,因此在手机2中并未显示红包图像。图4b和图4c为红包发送过程的示意图,在此过程中,手机1接收到发送红包的操作,如手指点住红包的滑屏操作,手机1将生成多张发送过程中的红包图像,其中在各张红包图像中,红包在图像中的位置是不断向右移的,并且手机1将该红包图像渲染至显存区间的两个相邻子区间中,对所述红包图像进行切分,左侧部存储于子区间1,右侧部分存储于子区间2,子区间1与手机1的屏幕对应,子区间2与手机2的屏幕对应;渲染后手机1将显存区间(或仅子区间2)发送给手机2,最后手机1和手机2都从显存区间对应的子区间中提取内容,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图4d为红包发送完成后手机1和手机2的屏幕的显示示意图。因此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在手机1和手机2的屏幕上呈现红包从手机1发出,并同时进入手机2的形象生动的完整过程,特别是当手机1和手机2放在一起时,犹如有一个真实的红包从手机1飞进了手机2。
同样的,上述互动显示效果除了可应用于两个实体显示屏之间,同样也可应用于同一实体显示屏内的多个显示窗口中,或实现实体显示屏与显示窗口(虚拟显示屏)之间的互动显示。
例如,在图1e所示的情况下,实体显示屏一上有显示窗口一、显示窗口二,人物模型等3D元素从窗口一走窗口二,或从窗口二走向窗口一,特别是在显示窗口所取的显示比较比原有的显示窗口大时,可以看到人物等型走出窗口的效果。
该多屏协同显示实现互动显示可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场合,例如在KTV包厢中,可通过移动无线网络将手机屏移动终端连接至KTV点唱系统中,存在手机屏、电视屏、环幕等显示屏,因此在演唱时,可通过手机发送一朵鲜花,通过上述多屏协同显示实现互动显示的方案,可实现鲜花从手机漂出,并进入KTV点唱系统的电视屏幕上或环幕等显示屏上,以及所述鲜花还可以从电视屏幕慢慢飘到环幕后渐渐淡化等特效。
请参阅图3,为在一实施例中多屏协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该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预设显存区间,根据多屏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所述显存区间按照预设规则切分成两个以上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显示窗口关联;
S302、获取待显示的数据源;
S303、获取输入操作,根据所述输入操作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
S304、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增加或改变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的数据源内容;
S305、将所述数据源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存储对应的子画面;
S306、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
其中,步骤S301、S305、S306分别与以上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3、S104相同。在步骤S303和S304中,可根据输入操作实时产生控制指令,修改或增加数据源内容,从而实时改变多屏显示的内容。
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预设显存区间,根据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所述显存区间切分成两个以上的子区间,每个显示窗口分别与不同的所述子区间关联;
获取待显示的数据源;
将所述数据源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存储对应的子画面;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渲染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显示。
所述数据源可以是静态的图片数据,也可是视频数据。当数据源为视频数据时,可将视频数据按时间轴分成多个帧图像,并按一定的频率提取帧图像。
所述数据可通过OpenGL以及其他渲染技术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在进行数据渲染之前,需要预先建立渲染环境和坐标系,并对渲染环境进行参数设置以及初始化。通过坐标系可标定出图像的大小与坐标,以便于将数据源渲染至显存区间。其中,数据源可通过预先建立的帧缓冲对象(FBO)渲染至显存区间中。在数据源渲染时,将数据源与所述帧缓冲对象关联并启动,最终通过该帧缓冲对象即可将坐标系中标定的图像渲染更新至显存区间上。
所述子区间与所述显示窗口是一一对应的,相邻子区间之间是连续的,数据被渲染至显存区间时,根据所述子区间的个数以及大小对渲染后的图像进行切分,并分别存储于对应的子区间里,从而使各子区间得到对应的子画面。
当所述数据源为视频数据时,由于不同的显示窗口显示的内容可拼成完一个整的画面,因此可实现同一对象在不同显示窗口间穿越的显示效果。本实施例中先将数据源渲染到显存区间,然后再进行切分,并由不同显示窗口渲染显示,从而大大提高了不同显示窗口显示的同步性;并且无需对同一数据源重复进行播放或渲染,有效减少了对硬件资源的占用量。
上述显示窗口可以属于同一显示系统或设备,也可以是属于两个以上不同的显示系统或设备。
当各所述显示窗口属于两个以上不同的显示系统或设备时,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步骤“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时,包括以下具体执行步骤:
对至少一个所述显存区间的子画面进行编码,并发送给一个以上的显示系统或设备;
分别将所述子画面分发给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并其所述显示窗口显示于窗口内,实现两个以上的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多屏显示。
在数据发送前,需要将所述子画面进行视频压缩编码,例如在Android 4.0以上版本的平台中,可采用mediacodec接口进行硬编码,硬编码后得到h264格式的视频流。所发送的内容可以是除本主机之外其他显示系统或设备显示的子画面,也可以将所述显存区间的所有子区间内的子画面都发送给其他显示系统或设备。在第一种情况下,接收端只要将接收到的内容显示于显示窗口上即可;在第二种情况中,接收端需要从接收的内容中提取与本显示窗口对应的部分内容,并显示于显示窗口中。
为了实现3D叠加的视觉效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步骤“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时,包括以下具体执行步骤:
为所述显示窗口预设两个以上的3D图层,将其中一所述3D图层与所述子区间关联;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更新至对应的所述3D图层上;
渲染所述显示窗口内的各3D图层,使所述子画面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内。
其中,每个3D图层分别用于显示不同的内容,其中一个所述3D图层与所述子区间关联,用于显示所述子区间中的子画面。显示窗口在显示时,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先更新至对应的所述3D图层上;然后再将带有子画面的所述3D图层渲染所述显示窗口内,从使所述子画面与其他3D图层上的显示内容一同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内。
为了突出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使其在显示窗口内达到更真实的3D显示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3D图层位于3D空间的不同纵深位置,与所述子区间关联的3D图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尺寸。从而使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显示于其他图层显示内容的表面,并具有向前移的立体视觉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可根据输入操作实时改变多屏显示的内容。具体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所述步骤“将获取的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输入操作,根据所述输入操作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增加或改变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的数据源内容。
数据源因输入操作而增加或改变,从而使最终在各显示窗口显示的内容也随之改变。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支持3D显示的设备,包括两个以上的显示窗口,其中,所述显示窗口的形式可为上述图1c至图1e所示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支持3D显示的设备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预设显存区间,根据所述设备的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所述显存区间按照预设规则切分成两个以上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显示窗口关联;
将获取的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其中,
将接收到的子画面以透明画布形式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已有的显示内容上,实现多屏3D协同显示。
因此所述支持3D显示的设备即可以实现多屏协同显示,同时还可以在各显示窗口已有的显示基础上叠加新的显示内容,并实现3D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步骤“将接收到的子画面以透明画布形式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实现多屏3D协同显示”时,包括以下具体执行步骤:
为所述显示窗口预设两个以上的3D图层,将其中一所述3D图层与所述子区间关联;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更新至对应的所述3D图层上;
将所述3D图层以透明画布形式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实现多屏3D协同显示。通过所述3D图层可使所述子画面在显示窗口内达到更真实的3D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还可对所述数据源进行设置或调整,使所述数据源在被渲染至显存区间并切分成子画面时,分发给各显示窗口显示的子画面内容也可以是没有直接关联,甚至可实现各显示窗口显示互动的内容。在该支持3D显示的设备上具体如何实现各显示窗口实现互动的显示效果与以上实施例中的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设显存区间,根据多屏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所述显存区间按照预设规则切分成两个以上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显示窗口关联;
将获取的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窗口属于同一显示系统或设备,各所述显示窗口位于同一显示屏内的不同区域,或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包括有两个以上的显示屏,所述显示窗口位于不同的显示屏内;
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在同一显示屏内的各显示窗口协同显示,或两个以上显示屏内的各显示窗口协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窗口属于两个以上不同的显示系统或设备;
在所述步骤“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对至少一个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进行编码,并发送给一个以上的显示系统或设备;
接收并解析其他显示系统或设备发送的子画面;
分别将所述子画面渲染于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两个以上的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多屏协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为所述显示窗口预设两个以上的3D图层,将其中一所述3D图层与所述子区间关联;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更新至对应的所述3D图层上;
将所述3D图层渲染至所述显示窗口内,使所述子画面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图层位于3D空间的不同纵深位置,与所述子区间关联的3D图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将获取的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之前,还包括步骤:
获取输入操作,根据所述输入操作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增加或改变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的数据源内容。
7.一种存储设备,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预设显存区间,根据多屏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所述显存区间按照预设规则切分成两个以上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显示窗口关联;
将获取的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窗口属于同一显示系统或设备,各所述显示窗口位于同一显示屏内的不同区域,或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包括有两个以上的显示屏,所述显示窗口位于不同的显示屏内;
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在同一显示屏内的各显示窗口协同显示,或两个以上显示屏内的各显示窗口协同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步骤“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时,包括以下具体执行步骤:
对至少一个所述子区间的子画面进行编码,并发送给一个以上的显示系统或设备;
接收并解析其他显示系统或设备发送的子画面;
分别将所述子画面渲染于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两个以上的所述显示系统或设备多屏协同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步骤“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实现多屏协同显示”时,包括以下具体执行步骤:
为所述显示窗口预设两个以上的3D图层,将其中一所述3D图层与所述子区间关联;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更新至对应的所述3D图层上;
将所述3D图层实时渲染至所述显示窗口内,使所述子画面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3D图层位于3D空间的不同纵深位置,与所述子区间关联的3D图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所述步骤“将获取的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输入操作,根据所述输入操作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增加或改变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的数据源内容。
13.一种支持3D显示的设备,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预设显存区间,根据所述设备的显示窗口的个数将所述显存区间按照预设规则切分成两个以上的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显示窗口关联;
将获取的数据源实时渲染至所述显存区间,得到渲染画面,显存区间的每个所述子区间分别实时存储按照预设规则确定需要显示的子画面;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分发至对应的所述显示窗口内;
将接收到的子画面以透明画布形式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实现多屏3D协同显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持3D显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步骤“将接收到的子画面以透明画布形式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实现多屏3D协同显示”时,包括以下具体执行步骤:
为所述显示窗口预设两个以上的3D图层,将其中一所述3D图层与所述子区间关联;
将所述子区间内的子画面实时更新至对应的所述3D图层上;
将所述3D图层以透明画布形式叠加显示于所述显示窗口,实现多屏3D协同显示。
CN201810018054.9A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及存储装置及支持3d显示的设备 Active CN108108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8054.9A CN108108140B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及存储装置及支持3d显示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8054.9A CN108108140B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及存储装置及支持3d显示的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8140A true CN108108140A (zh) 2018-06-01
CN108108140B CN108108140B (zh) 2021-03-09

Family

ID=62218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8054.9A Active CN108108140B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及存储装置及支持3d显示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08140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4451A (zh) * 2018-08-31 2019-01-04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多应用协同显示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13463A (zh) * 2018-08-27 2019-01-15 深圳艺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推介视频分屏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257571A (zh) * 2018-10-29 2019-01-2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视频与地理位置信息同时显示的系统及方法
CN109324915A (zh) * 2018-09-26 2019-02-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5793A (zh) * 2019-03-19 2019-05-21 深圳吉迪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硅基微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硅基微显示器
CN110769299A (zh) * 2018-07-27 2020-02-0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帧的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83548A (zh) * 2019-12-26 2020-04-28 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同屏多显和双屏异显的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11258519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分屏实现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WO2021227688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扩展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33319A (zh) * 2021-06-08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界面的分布式显示方法及终端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9723A (zh) * 2011-08-24 2011-12-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分屏显示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42949A (zh) * 2011-12-31 2012-07-04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分屏显示的调度方法以及系统
US20140078148A1 (en) * 2007-12-06 2014-03-20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and displaying high-resolution images
CN105739934A (zh) * 2014-12-11 2016-07-06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多屏拼接显示处理方法和设备
US20170115946A1 (en) * 2015-10-22 2017-04-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of multi-displa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980364A (zh) * 2017-01-04 2017-07-25 深圳市创达天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273305A (zh) * 2017-06-05 2017-10-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形化内存整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58659A (zh) * 2017-07-21 2017-11-17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3d技术的多画面融合显示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07369200A (zh) * 2017-07-04 2017-11-21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3d场景特效处理方法及存储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8148A1 (en) * 2007-12-06 2014-03-20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and displaying high-resolution images
CN102279723A (zh) * 2011-08-24 2011-12-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分屏显示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42949A (zh) * 2011-12-31 2012-07-04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分屏显示的调度方法以及系统
CN105739934A (zh) * 2014-12-11 2016-07-06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多屏拼接显示处理方法和设备
US20170115946A1 (en) * 2015-10-22 2017-04-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of multi-displa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980364A (zh) * 2017-01-04 2017-07-25 深圳市创达天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273305A (zh) * 2017-06-05 2017-10-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形化内存整理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69200A (zh) * 2017-07-04 2017-11-21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3d场景特效处理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07358659A (zh) * 2017-07-21 2017-11-17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3d技术的多画面融合显示方法及存储设备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9299A (zh) * 2018-07-27 2020-02-0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帧的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13463A (zh) * 2018-08-27 2019-01-15 深圳艺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推介视频分屏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144451A (zh) * 2018-08-31 2019-01-04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多应用协同显示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24915A (zh) * 2018-09-26 2019-02-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57571A (zh) * 2018-10-29 2019-01-2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视频与地理位置信息同时显示的系统及方法
CN111258519B (zh) * 2018-11-30 2021-07-0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分屏实现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CN111258519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分屏实现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CN109785793A (zh) * 2019-03-19 2019-05-21 深圳吉迪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硅基微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硅基微显示器
CN111083548A (zh) * 2019-12-26 2020-04-28 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同屏多显和双屏异显的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11083548B (zh) * 2019-12-26 2022-02-01 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同屏多显和双屏异显的视频播放方法
WO2021227688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扩展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72184A (zh) * 2020-05-15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扩展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33319A (zh) * 2021-06-08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界面的分布式显示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8140B (zh)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8140A (zh) 一种多屏协同显示方法及存储装置及支持3d显示的设备
US8743178B2 (en) Multi-view video format control
US7439982B2 (en) Optimized scene graph change-based mixed media rendering
CN113099204B (zh) 一种基于vr头戴显示设备的远程实景增强现实方法
US20220264068A1 (en) Telepresence system and method
Gotchev et al. Three-dimensional media for mobile devices
WO2014155670A1 (ja) 立体視映像処理装置、立体視映像処理方法及び立体視映像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CN105979339A (zh) 一种窗口显示方法及客户端
CN103248941B (zh) 一种多通道视频源同步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JP2011501501A (ja) LASeRベースの端末のためのステレオスコピック3D映像コンテンツの提供装置及び方法
CN102307318A (zh) 通过网络电视进行网络视频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113721A (zh) 一种视频会议中会议材料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2714747A (zh) 立体视频图形覆盖
CN108235055A (zh) Ar场景中透明视频实现方法及设备
CN104836964A (zh) 分布式视频融合系统中视频融合设备控制装置
CN105100870A (zh) 一种截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10488498U (zh) 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
KR102081067B1 (ko) 스튜디오 환경에서의 비디오 믹싱 플랫폼
CN113315927B (zh) 视频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080089119A (ko) Mpeg 기반의 ui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능 제어 방법
CN110910485B (zh) 一种沉浸式cave影像制作方法
US7046732B1 (en) Video coloring book
CN103279268B (zh) 一种基于受控终端列表的互动方法及装置
JP4306850B2 (ja) 放送受信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9131252B2 (en) Transmission of 3D mod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