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01713A - 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01713A
CN108101713A CN201810142429.2A CN201810142429A CN108101713A CN 108101713 A CN108101713 A CN 108101713A CN 201810142429 A CN201810142429 A CN 201810142429A CN 108101713 A CN108101713 A CN 108101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elenium
organic fertilizer
rich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24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先艳
方开华
方先娥
方先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ding County Spring Cloud And Fog Tribute Tea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iginal Assignee
Guiding County Spring Cloud And Fog Tribute Tea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ding County Spring Cloud And Fog Tribute Tea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filed Critical Guiding County Spring Cloud And Fog Tribute Tea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Priority to CN2018101424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017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01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17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C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05C11/00Other nitrogenous fertilis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肥料主要由茶籽饼、豆渣、鸡蛋、亚硒酸钠、复合氨基酸和微生物菌制成。所述复合氨基酸由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混合而成。所述的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混合而成。本发明的富硒微生物有机肥不但能够提高毛尖茶树的产量,而且能够提高茶叶中的硒的含量及品质指标成分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且能够改善土壤的疏松度、养分,为茶树提供充足的养分,也能够起到防止茶树遭受病虫害的侵害,是一种绿色的富硒微生物有机肥。

Description

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背景
贵州茶园面积近700万亩,每年产量约28万吨。黔南州毛尖茶茶园面积160余万亩,实际每年茶叶产量2.5万吨。因此,从茶园面积与产量来看,没有完全达到茶园面积的产量,存在着严重的发展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茶园茶树生长情况差,茶树的出芽率低,导致产量低下,而且营养成分也比较偏低,特别是在硒的含量上较为低下。目前,富硒的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种类繁多,但是用在茶树的种植和生产上较少。限制了贵州茶叶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富硒微生物有机肥不但能够提高毛尖茶树的产量,而且能够提高茶叶中的硒的含量及品质指标成分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且能够改善土壤的疏松度、养分,为茶树提供充足的养分,也能够起到防止茶树遭受病虫害的侵害,是一种绿色的富硒微生物有机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茶籽饼40-50份、豆渣20-30份、鸡蛋10-15份、亚硒酸钠0.5-3份、复合氨基酸3-8份和微生物菌0.5-3份制成。
前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中,按重量分计算,主要由茶籽饼42-48份、豆渣22-28份、鸡蛋11-13份、亚硒酸钠0.8-1.2份、复合氨基酸3-5份和微生物菌0.5-3份制成。
前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中,按重量分计算,主要由茶籽饼45份、豆渣25份、鸡蛋12份、亚硒酸钠1份、复合氨基酸4份、微生物菌2份。
前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中,所述复合氨基酸由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混合而成。
前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中,所述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的质量比为3:2:1:1。
前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中,所述的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混合而成。
前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中,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的质量比为2:1:1。
一种前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茶籽饼粉碎过80目筛后,在80-110℃下加热30-90min,得到混合物I;
(2)将混合物I冷却至室温,放入搅拌器中,将鸡蛋打破后投入搅拌器中,同时将豆渣投入搅拌器中,使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
(3)混合物II中加入亚硒酸钠、复合氨基酸和微生物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I;
(4)将混合物III在温度30-50℃下自然发酵5-24h,即得。
前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1)中,加热温度为102℃,加热时间为50min。
前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4)中,自然发酵温度为33℃,发酵时间16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废弃生物有机质,加入含硒化合物、微生物菌和氨基酸,通过自然发酵制备而得,既环保又实用,而且适当的配比使得肥料能够为茶树提供丰富营养物质,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茶叶的产量,提高毛尖茶茶叶中硒的含量及品质指标成分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且肥料持久,同时对茶树的病虫害起到防治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生物有机肥配方:茶籽饼45kg、豆渣25kg、鸡蛋12kg、亚硒酸钠1kg、复合氨基酸4kg、微生物菌2kg。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混合而成。
所述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的质量比为3:2:1:1。
所述的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混合而成。
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的质量比为2:1:1。
所述的茶籽饼是指油茶榨油后的残渣;豆渣是指大豆除去蛋白质后剩余残渣。
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茶籽饼粉碎过80目筛后,在102℃下加热50min,得到混合物I;
(2)将混合物I冷却至室温,放入搅拌器中,将鸡蛋打破后投入搅拌器中,同时将豆渣投入搅拌器中,使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
(3)混合物II中加入亚硒酸钠、复合氨基酸和微生物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I;
(4)将混合物III在温度33℃下自然发酵16h,即得。
实施例2.
生物有机肥配方:茶籽饼48kg、豆渣28kg、鸡蛋13kg、亚硒酸钠1.2kg、复合氨基酸5kg和微生物菌3kg。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混合而成。
所述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的质量比为3:2:1:1。
所述的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混合而成。
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的质量比为2:1:1。
所述的茶籽饼是指油茶榨油后的残渣;豆渣是指大豆除去蛋白质后剩余残渣。
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茶籽饼粉碎过80目筛后,在105-110℃下加热90min,得到混合物I;
(2)将混合物I冷却至室温,放入搅拌器中,将鸡蛋打破后投入搅拌器中,同时将豆渣投入搅拌器中,使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
(3)混合物II中加入亚硒酸钠、复合氨基酸和微生物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I;
(4)将混合物III在温度45-50℃下自然发酵24h,即得。
实施例3.
生物有机肥配方:茶籽饼42kg、豆渣22kg、鸡蛋11kg、亚硒酸钠0.8kg、复合氨基酸3kg和微生物菌0.5kg。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混合而成。
所述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的质量比为3:2:1:1。
所述的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混合而成。
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的质量比为2:1:1。
所述的茶籽饼是指油茶榨油后的残渣;豆渣是指大豆除去蛋白质后剩余残渣。
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茶籽饼粉碎过80目筛后,在80-85℃下加热30min,得到混合物I;
(2)将混合物I冷却至室温,放入搅拌器中,将鸡蛋打破后投入搅拌器中,同时将豆渣投入搅拌器中,使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
(3)混合物II中加入亚硒酸钠、复合氨基酸和微生物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I;
(4)将混合物III在温度30-45℃下自然发酵5h,即得。
实施例4.
生物有机肥配方:茶籽饼50kg、豆渣30kg、鸡蛋15kg、亚硒酸钠3kg、复合氨基酸8kg和微生物菌3kg。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混合而成。
所述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的质量比为3:2:1:1。
所述的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混合而成。
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的质量比为2:1:1。
所述的茶籽饼是指油茶榨油后的残渣;豆渣是指大豆除去蛋白质后剩余残渣。
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茶籽饼粉碎过80目筛后,在85-90℃下加热45min,得到混合物I;
(2)将混合物I冷却至室温,放入搅拌器中,将鸡蛋打破后投入搅拌器中,同时将豆渣投入搅拌器中,使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
(3)混合物II中加入亚硒酸钠、复合氨基酸和微生物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I;
(4)将混合物III在温度40-45℃下自然发酵20h,即得。
实施例5.
生物有机肥配方:茶籽饼40kg、豆渣20kg、鸡蛋10kg、亚硒酸钠0.5kg、复合氨基酸3kg和微生物菌0.5kg。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混合而成。
所述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的质量比为3:2:1:1。
所述的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混合而成。
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的质量比为2:1:1。
所述的茶籽饼是指油茶榨油后的残渣;豆渣是指大豆除去蛋白质后剩余残渣。
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茶籽饼粉碎过80目筛后,在100-105℃下加热60min,得到混合物I;
(2)将混合物I冷却至室温,放入搅拌器中,将鸡蛋打破后投入搅拌器中,同时将豆渣投入搅拌器中,使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
(3)混合物II中加入亚硒酸钠、复合氨基酸和微生物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I;
(4)将混合物III在温度35-40℃下自然发酵184h,即得。
实施例6.
生物有机肥配方:茶籽饼46kg、豆渣24kg、鸡蛋14kg、亚硒酸钠2kg、复合氨基酸7kg和微生物菌2kg。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混合而成。
所述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的质量比为3:2:1:1。
所述的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混合而成。
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的质量比为2:1:1。
所述的茶籽饼是指油茶榨油后的残渣;豆渣是指大豆除去蛋白质后剩余残渣。
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茶籽饼粉碎过80目筛后,在85-90℃下加热55min,得到混合物I;
(2)将混合物I冷却至室温,放入搅拌器中,将鸡蛋打破后投入搅拌器中,同时将豆渣投入搅拌器中,使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
(3)混合物II中加入亚硒酸钠、复合氨基酸和微生物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I;
(4)将混合物III在温度42-45℃下自然发酵13h,即得。
申请人对实施例1-实施例4制备的生物有机肥进行了效果试验,具体如下:以下是本发明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应用于毛尖茶树实地的试验资料。
1、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共5亩,土壤有机质含量3.27%,含氮水平低,水解氮为30.16 mg/kg,速效磷20.34 mg/kg,速效钾86.57 mg/kg;供试土壤均分为5各等分,分别标记为试验地1-4、对比地1。
2、试验茶树品种
试验茶树品种为贵定鸟王种,贵定县品御春云雾贡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园种植品种。
3、试验肥料及施肥方式
试验地1-4分别施入本发明实施例1-4制得的生物有机肥,按每亩400公斤施用;
对比地1施入本合作社前期简单试验处理不含硒的微生物有机肥,按每亩400公斤施用。
以上每个供试地设置3次重复,每个重复的试验面积为0.3亩;对比地选取0.3亩的3个重复,按照常规进行茶园管理。
按照本合作社常规采茶的类别进行采集茶叶,分为明前茶、谷雨茶、夏茶,同时在7月中旬统计采集的茶叶总产量。按照《都匀毛尖茶加工技术规程》(DB52T 995-2015) 进行,记录重量,计算产量,并进行品质评判(平均鲜叶中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儿茶素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硒含量)。
4、试验结果及分析
在本合作社茶园茶叶采集期,测试各供试地的茶树的平均鲜叶产量、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儿茶素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硒含量,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试验地1-4的各试验区各项指标高于对比地1,试验地各指标成分值比较稳定,硒的含量也比较稳定,试验地茶叶品质提高效果显著、稳定。

Claims (10)

1.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茶籽饼40-50份、豆渣20-30份、鸡蛋10-15份、亚硒酸钠0.5-3份、复合氨基酸3-8份和微生物菌0.5-3份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计算,主要由茶籽饼42-48份、豆渣22-28份、鸡蛋11-13份、亚硒酸钠0.8-1.2份、复合氨基酸3-5份和微生物菌0.5-3份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计算,主要由茶籽饼45份、豆渣25份、鸡蛋12份、亚硒酸钠1份、复合氨基酸4份、微生物菌2份。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氨基酸由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混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的质量比为3:2:1:1。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混合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放线菌的质量比为2:1:1。
8.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茶籽饼粉碎过80目筛后,在80-110℃下加热30-90min,得到混合物I;
(2)将混合物I冷却至室温,放入搅拌器中,将鸡蛋打破后投入搅拌器中,同时将豆渣投入搅拌器中,使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
(3)混合物II中加入亚硒酸钠、复合氨基酸和微生物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III;
(4)将混合物III在温度30-50℃下自然发酵5-24h,即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温度为102℃,加热时间为50min。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自然发酵温度为33℃,发酵时间16h。
CN201810142429.2A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81017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2429.2A CN108101713A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2429.2A CN108101713A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1713A true CN108101713A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05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2429.2A Pending CN108101713A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0171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6029A (zh) * 2018-08-28 2018-12-11 青川县鼎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3767A (zh) * 2020-07-30 2020-11-17 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茶树专用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12209776A (zh) * 2020-09-16 2021-01-12 湖北问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专用富硒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07623A (zh) * 2022-03-04 2022-05-17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5553189A (zh) * 2022-11-04 2023-01-03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一种提高红壤水稻硒含量的种植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35232A1 (en) * 2012-11-27 2014-05-28 SC Soctech SA Algal hydrolysat for treatment of crop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CN104045417A (zh) * 2013-03-13 2014-09-17 湖南省天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专用新型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2288A (zh) * 2014-03-07 2015-09-09 湖南省中科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专用新型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7268A (zh) * 2015-07-19 2015-10-21 成都市朝森有机肥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
CN106316634A (zh) * 2016-08-29 2017-01-11 孙斌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6538332A (zh) * 2016-11-01 2017-03-29 张运初 一种油茶树的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35232A1 (en) * 2012-11-27 2014-05-28 SC Soctech SA Algal hydrolysat for treatment of crop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CN104045417A (zh) * 2013-03-13 2014-09-17 湖南省天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专用新型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2288A (zh) * 2014-03-07 2015-09-09 湖南省中科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专用新型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7268A (zh) * 2015-07-19 2015-10-21 成都市朝森有机肥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
CN106316634A (zh) * 2016-08-29 2017-01-11 孙斌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6538332A (zh) * 2016-11-01 2017-03-29 张运初 一种油茶树的种植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6029A (zh) * 2018-08-28 2018-12-11 青川县鼎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3767A (zh) * 2020-07-30 2020-11-17 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茶树专用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12209776A (zh) * 2020-09-16 2021-01-12 湖北问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专用富硒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07623A (zh) * 2022-03-04 2022-05-17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4507623B (zh) * 2022-03-04 2023-03-10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5553189A (zh) * 2022-11-04 2023-01-03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一种提高红壤水稻硒含量的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1713A (zh) 一种富硒毛尖茶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制作方法
AU775195B2 (en) Liquid nutrient plant formulation with microbial strains
CN103964937B (zh) 一种水稻专用茶粕有机肥
CN102010240B (zh) 植物用酵素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7933A (zh) 一种黄瓜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4369A (zh) 一种富含氨基酸毛尖茶微生物有机肥及制作方法
CN107580818A (zh) 一种土壤调理与修复的综合方法
CN102260116B (zh) 一种含低聚糖有机硅的植物营养剂
CN106365893A (zh) 一种葡萄专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9761657A (zh) 一种微生物腐植酸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7223481A (zh) 一种营养土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1792338A (zh) 氨基酸矿质生物菌复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6278403A (zh) 一种用于设施土壤调理的农业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8542A (zh) 一种抗白绢/根腐病花生专用肥
CN107827653B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碳酸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00019015A (ko) 스테비아가 함유된 유기질 비료
CN112062643A (zh) 一种百香果专用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98709A (zh) 一种蔬菜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3177A (zh) 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2566883A (zh) 高能磷酰化合物肥料及其应用
CN108191478A (zh) 一种提高毛尖茶发芽率的生物有机肥及制作方法
Kuntyastuti et al. Effect of manure, 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soybean
Milev et al. Effect of the complex suspension foliar fertilizers Lactofol and Amalgerol premium on grain yield from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obrudzha region.
AU2021101971A4 (en) A kind of bio-organic fertilizer suitable for field tobacco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N113925055B (zh) 一种小麦种子浸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