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0605B - 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0605B
CN108090605B CN201711293313.0A CN201711293313A CN108090605B CN 108090605 B CN108090605 B CN 108090605B CN 201711293313 A CN201711293313 A CN 201711293313A CN 108090605 B CN108090605 B CN 1080906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tower
attracting
thundercloud
mo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933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90605A (zh
Inventor
王锐
彭向阳
文豹
吕鸿
黄振
余欣
李志峰
江聪世
周妙林
凌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933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06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0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0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90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06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3Cluster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根据防护目标区域附近的历史雷电定位数据,对历史雷电定位数据进行时空聚类分析,形成多个雷电聚类点;对多个雷电聚类点按时间顺序进行连接,获得对应的雷云运动轨迹及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再计算引雷塔拟建设位置的引雷塔的有效引雷范围,并将有效引雷范围沿雷云运动轨迹的运动方向延伸至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的边界,形成多边形的有效防护区;最后将有效防护区与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求交分析,获得实际防护区域,从而预测得到引雷塔的防护效果,为工程人员提供在该引雷塔拟建设位置建设引雷塔之后未来的防护效果的参考。

Description

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雷电是一种自然界的放电现象,由于其电流大,电压高,当雷电击中地面物体时会造成较大的破坏,因此人类一直在进行各类雷电监测和防雷技术的研究。尽管人类很难从客观上改变和减少雷电活动的发生,但是可以在雷暴活动频繁,雷电流较大的区域安装防雷设备,起到预防的作用,减少雷电引起的灾害。
人工引发雷电是在适宜的雷暴条件下将雷电人为地引发到地面。如果能够充分人工引雷,导致云层中的电场提前释放完毕,则可以实现“以引代防”,实现主动防雷。而用于实现人工引发雷电的引雷塔的防护效果除了与引雷塔本身性能相关之外,另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既是引雷塔的建设位置。
现有技术中有关引雷设施选址的方法主要是从长时间的区域雷电主通道走廊、高程和主导风向的角度去进行较为宏观的分析,对于选址结果采用雷电走廊吻合、高程、主导风向等的权重来进行排序,并没有实现对于选址的引雷防护效果的进行预测和分析,无法为工程人员提供建设引雷塔之后的引雷防护效果的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实现了引雷塔的选址分析,未实现对引雷塔防护效果的预测分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包括:
根据引雷塔拟建设位置和/或防护目标区域确定雷电查询区域;
查询并获取所述雷电查询区域内的历史雷电定位数据,对所述历史雷电定位数据进行时空聚类分析,形成多个雷电聚类点;
对所述多个雷电聚类点按时间顺序进行连接,获得对应的雷云运动轨迹及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
计算所述引雷塔拟建设位置的引雷塔的有效引雷范围,并将所述有效引雷范围沿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运动方向延伸至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的边界,形成多边形的有效防护区;
将所述有效防护区与所述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求交分析,获得实际防护区域。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有效防护区与所述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求交分析,获得实际防护区域之后还包括:
计算所述实际防护区域内可防护的放电量以及所述防护目标区域内的总放电量,并求取所述可防护的放电量与所述防护目标区域内的总放电量的比例,作为可防护放电量比。
优选地,所述计算所述实际防护区域内可防护的放电量具体包括:获取所述雷电运动轨迹中与所述实际防护区域对应的雷电聚类点,并结合所述引雷塔的引雷效果及所述对应的雷电聚类点的总放电量求取所述实际防护区域内可防护的放电量。
优选地,所述对应的雷电聚类点的总放电量通过计算所述对应的雷电聚类点内包含的所有的雷电定位点的电流幅值绝对值之和获得。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多个雷电聚类点按时间顺序进行连接,获得对应的雷云运动轨迹及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具体包括:
将所述多个雷电聚类点中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邻近的雷电聚类点放置于同一个集合中,当所述集合中的雷电聚类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集合中的雷电聚类点按时间顺序进行连接,获得对应的雷云运动轨迹及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
优选地,所述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邻近具体为雷电聚类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以及空间间隔不超过预设间隔阈值。
本发明提供的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还包括:当存在多个引雷塔时,分别将所述多个引雷塔的有效引雷范围沿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运动方向延伸至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的边界,形成多个多边形的有效防护区;
将所述多个多边形的有效防护区进行空间联合形成结合有效防护区;
将所述结合有效防护区与所述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求交分析,获得实际防护区域。
本发明提供的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实际防护区域的面积与所述防护目标区域的总面积的比例。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多个雷电聚类点按时间顺序进行连接,获得对应的雷云运动轨迹及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之后包括:
将得到的每个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与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叠置分析,若存在叠置关系,则将雷云运动轨迹加入到需防护雷云运动轨迹集合C1中,若不存在叠置关系,则丢弃雷云运动轨迹;
将集合C1中得到的每个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与实际防护区域进行空间叠置分析,若存在叠置关系,则将雷云运动轨迹加入到可防护雷云运动轨迹集合C2中,若不存在叠置关系,则丢弃该雷云运动轨迹。
优选地,所述计算所述引雷塔拟建设位置的引雷塔的有效引雷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引雷塔拟建设位置的引雷塔的高度以及所述引雷塔上安装的避雷针的避雷范围计算有效引雷范围。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首先通过引雷塔拟建设位置和/或防护目标区域确定较大范围的雷电查询区域,然后查询在该雷电查询区域内的一定时间内的历史雷电定位数据,并对历史雷电定位数据进行时空和空间上的聚类分析,将多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邻近的雷电定位点聚合在一起形成雷电聚类点,以减少用于分析的样本数,并尽可能排出较为异常的雷电定位点;再将获得的多个雷电聚类点按照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形成具有时间顺序和方向性的能够代表雷电运动发展规律的雷云运动轨迹,并将引雷塔拟建设位置的引雷塔的有效引雷范围沿着雷云运动轨迹的运动方向延伸至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的边界,获得引雷塔实际起到引雷作用的有效防护区;最后将有效防护区与所想要获得防护的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上的交集求取分析,获得实际防护区域,从而预测得到引雷塔的防护效果,为工程人员提供在该引雷塔拟建设位置建设引雷塔之后未来的防护效果的参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小包围多边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实际防护区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的应用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只实现了引雷塔的选址分析,未实现对引雷塔防护效果的预测分析的技术问题。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当前的雷电定位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人类可以通过雷电定位系统得知一次雷击发生的精确时间和较为精确的位置。由于雷电定位系统每年可采集海量的雷电定位数据,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海量的雷电定位数据,从这些海量的历史数据中去发现雷电活动的规律,并且相对应的进行引雷设施的布置,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引雷的效果。
基于此,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可以根据对雷电运动规律的分析,提前对拟建设于防护目标区域附近的引雷塔的实际引雷效果进行预测,为引雷塔拟建设位置的选择提供参考基础,并且为在引雷塔拟建设位置建设引雷塔后的实际引雷效果进行预测,以便于工程人员提前了解引雷塔的实际引雷效果,有利于后续的防雷工程的开展。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包括:
S101、根据引雷塔拟建设位置和/或防护目标区域确定雷电查询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防护目标区域可以为实际现场中需要进行防雷的区域,如变电站、配电站以及容易受到雷击影响的区域等;引雷塔拟建设位置可以为在上述的防护目标区域附近的待考察的用于建设引雷塔的位置。在确定了防护目标区域以及引雷塔拟建设位置之后,可以将防护目标区域和引雷塔拟建设位置的周边区域作为有可能存在雷电影响到防护目标区域的雷电查询区域。具体的,雷电查询区域可以以引雷塔拟建设位置和/或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缓冲预置距离获得,其中,进行空间缓冲的预置距离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一般的,为保证所选取的雷电查询区域较为准确,缓冲的预置距离可以为大于或等于20公里。此外,雷电查询区域还可以直接使用引雷塔拟建设位置和防护目标区域所处的地市级或区县级行政区划分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能够准确预测获得引雷塔对防护目标区域的实际防护效果,雷电查询区域内包含引雷塔拟建设位置和防护目标区域。
S102、查询并获取雷电查询区域内的历史雷电定位数据,对历史雷电定位数据进行时空聚类分析,形成多个雷电聚类点。
可以理解的是,雷电查询区域内的历史雷电定位数据可以根据雷电定位系统采集记录的雷电定位数据获取得到。对历史雷电定位数据进行时空聚类分析能够获取得到在该雷电查询区域内的历史雷电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和联系,有利于后续的雷电运动规律的分析。
雷电聚类点是指将多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邻近的雷电点聚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点,形成雷电聚类点可以减少用于分析的样本数,并尽可能排出较为异常的雷电定位点,大大降低计算量的同时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度。
S103、对多个雷电聚类点按时间顺序进行连接,获得对应的雷云运动轨迹及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可以通过计算每个雷云运动轨迹的最小包围多边形获得,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小包围多边形的示意图。其中,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即为雷电运动轨迹中有可能产生雷击影响的区域范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多个雷电聚类点中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邻近的雷电聚类点放置于同一个集合中,当集合中的雷电聚类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将集合中的雷电聚类点按时间顺序进行连接,获得对应的雷云运动轨迹及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可以理解的是,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邻近具体指的是雷电聚类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以及空间间隔不超过预设间隔阈值,预设间隔阈值可以根据实际试验情况进行确定。
具体的,实现步骤可以为:从历史雷电定位数据中查询出满足时间条件的所有雷电,形成一个雷电集合;对雷电集合以时间阈值进行划分为若干子集;对每个子集进行空间上的聚类分析;将聚类结果以其时间属性的先后进行排序。
进行聚类排序的具体算法为:
(1)设定时间、空间阈值分别为ρt和ρs。
(2)由ρt将待聚类的雷电集合L={Lt1、Lt2、Lt3…Ltm}按时间顺序划分成若干集合C1={Lt1,Lt2,Lt3…}、…、Cn={…Lt(m-2),Lt(m-1),Ltm},定义C={C1,C2,C3…Cn},其中每个集合中雷电最大与最小时间属性的差值小于等于ρt。
(3)分别对C中的每个元素Cn进行空间上的聚类,单次聚类的主要步骤为:
i.取Cn中的一个元素X(lo,la),其中lo表示该雷击的经度(longitude),la表示该雷击的纬度(latitude),定义集合S={S1,S2,S3…Sn}表示聚类中心点集合。
ii.判断X(lo,la)是否属于集合S中的任意一个聚类中心Sn(以X(lo,la)分别到S所有元素之间距离的最小值d作为判断标准,d所在的聚类中心为Sn。若d<=ρs,则X属于聚类中心Sn,反之亦然)。
iii.若X(lo,la)属于聚类中心Sn,则调整聚类中心Sn的坐标(Sn(x,y)变为Sn((x+lo)/2,(y+la)/2))。
iv.若X(lo,la)不属于聚类中心Sn,则创建一个新的聚类中心Sn+1(lo,la)。
v.重复步骤i-iv,直到取完Cn中的所有数据。
S104、计算引雷塔拟建设位置的引雷塔的有效引雷范围,并将有效引雷范围沿雷云运动轨迹的运动方向延伸至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的边界,形成多边形的有效防护区。
计算引雷塔的有效引雷范围时,可以根据引雷塔拟建设位置的引雷塔的高度以及引雷塔上安装的避雷针的避雷范围计算有效引雷范围,此外在获得有效引雷范围之后,可以基于实验数据对有效引雷范围进行经验修正。一般地,计算获得的有效引雷范围在二维空间可表示为一个圆状多边形。具体的,如图3所示,将有效引雷范围沿雷云运动轨迹的运动方向延伸至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的边界,可以形成多边形的有效防护区。
S105、将有效防护区与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求交分析,获得实际防护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空间求交分析具体可以为将有效防护区与防护目标区域在空间上进行交集范围的求取,获得实际防护区域。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实际防护区域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引雷塔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当引雷塔设置为一个的时候,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际防护区域的求取。当存在多个引雷塔时,分别将多个引雷塔的有效引雷范围沿雷云运动轨迹的运动方向延伸至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的边界,形成多个多边形的有效防护区;然后将多个多边形的有效防护区进行空间联合形成结合有效防护区;最后将结合有效防护区与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求交分析,获得实际防护区域。
进一步地,为了求取引雷塔的各类防雷指标,便于后续对引雷塔的引雷效果的分析,将有效防护区与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求交分析,获得实际防护区域之后还可以包括:
计算实际防护区域内可防护的放电量以及防护目标区域内的总放电量,并求取可防护的放电量与防护目标区域内的总放电量的比例,作为可防护放电量比。可防护放电量比可以作为引雷塔的引雷效果的评判标准之一,可防护放电量比越大即代表能够防护和减少的放电量越多,则防护目标区域内剩余的放电量就会越少,就会减少目标区域内雷电的数量,从而起到防护的作用。
具体的,计算实际防护区域内可防护的放电量可以包括:获取雷电运动轨迹中与实际防护区域对应的雷电聚类点,并结合引雷塔的引雷效果及对应的雷电聚类点的总放电量求取实际防护区域内可防护的放电量。其中,对雷云运动轨迹中的雷电聚类点与实际防护区域进行空间包含分析,则可以得到在实际防护区域中的雷电聚类点集合,并可以记作该次雷云运动轨迹在当前引雷塔的可防护雷电聚类点集,即雷电运动轨迹中与实际防护区域对应的雷电聚类点。
可以理解的是,对应的雷电聚类点的总放电量通过计算对应的雷电聚类点内包含的所有的雷电定位点的电流幅值绝对值之和获得。在获得实际防护区域上的可防护雷电聚类点集之后,可以根据引雷塔实际的引雷效果,即引雷塔本身实际的设备性能,以及可防护雷电聚类点集的总放电量,求取实际防护区域内实际可以防护的放电量。
此外,求取引雷塔的防雷指标还可以包括:计算实际防护区域的面积占防护目标区域的总面积的比例,以作为引雷塔的防护范围的判定指标。计算可防护的雷云运动轨迹数量占需要防护的雷云运动轨迹数量(即与防护目标区域存在交集的雷云运动轨迹数量)的比例,以作为引雷塔的防护能力的判定指标。最后,在获取得到引雷塔的防雷指标之后,可以将引雷塔的各项防雷指标进行求取总值,或进行加权后求取总值,以完成对引雷塔防护效果的预测和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计算流程,以及便于对所获得的雷云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在步骤S103中获得雷云运动轨迹之后,可以将得到的每个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与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叠置分析,若存在叠置关系,则将此雷云运动轨迹加入到需防护雷云运动轨迹集合C1(即上述的需要防护的雷云运动轨迹)中,若不存在叠置关系,则代表该雷云轨迹处于防护目标区域外,可以丢弃该雷云运动轨迹,以减少运算量。此外,还可以将集合C1中得到的每个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与实际防护区域进行空间叠置分析,若存在叠置关系,则将此雷云运动轨迹加入到可防护雷云运动轨迹集合C2中,若不存在叠置关系,则代表该雷云运动轨迹处于引雷塔的防护范围外,可以丢弃该雷云运动轨迹。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基于雷云运动轨迹的最小包围多边形进行需防护雷云运动轨迹和可防护雷云运动轨迹的筛选,有利于快速筛选出实际所需要关注的雷云运动轨迹,并大大降低运算量。
以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的详细描述,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的具体应用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的应用例流程示意图。
首先,预先设定好雷电查询区域,然后对雷电查询区域内的历史雷电定位数据进行时空聚类分析,形成N个雷电聚类点。再对雷电聚类点按预设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的条件规则以及雷电聚类点的数量是否达到预设阈值进行评判,根据符合条件的雷电聚类点生成多个集合,并求取对应的雷云运动轨迹以及形成雷云运动轨迹的最小包围多边形。将雷云运动轨迹的最小包围多边形与防护目标区域进行循环的空间叠置分析之后,将存在叠置关系的雷云运动轨迹加入到需防护集合C1中;再将集合C1中的雷云运动轨迹的最小包围多边形与防护目标区域进行循环的空间叠置分析,将存在叠置关系的雷云运动轨迹加入到可防护集合C2中。之后,将引雷塔有效引雷范围沿雷云运动轨迹方向延伸,直到与雷云轨迹最小多边形的边界交汇,形成的多边形作为引雷塔的有效防护区。此外,在存在多个引雷塔时,将多个引雷塔的有效防护区进行区域联合形成结合有效防护区。将(结合)有效防护区和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求交分析,得到实际防护区域。最后根据实际防护区域内雷电聚类点的相关参数,计算各类防雷指标,实现引雷塔的引雷效果的预测。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基于真实的历史雷电定位数据实现了对引雷塔建设方案的定量评估,对引雷塔的选址和应用效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并且对雷电定位数据先进行时空定位,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最后从雷云运动的角度去单独分析和预测每一次历史雷电活动的防护效果,方法科学可靠,可以预测得到引雷塔的防护效果,为工程人员提供在该引雷塔拟建设位置建设引雷塔之后未来的防护效果的参考。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引雷塔拟建设位置和/或防护目标区域确定雷电查询区域;
查询并获取所述雷电查询区域内的历史雷电定位数据,对所述历史雷电定位数据进行时空聚类分析,形成多个雷电聚类点;
对所述多个雷电聚类点按时间顺序进行连接,获得对应的雷云运动轨迹及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
计算所述引雷塔拟建设位置的引雷塔的有效引雷范围,并将所述有效引雷范围沿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运动方向延伸至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的边界,形成多边形的有效防护区;
将所述有效防护区与所述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求交分析,获得实际防护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有效防护区与所述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求交分析,获得实际防护区域之后还包括:
计算所述实际防护区域内可防护的放电量以及所述防护目标区域内的总放电量,并求取所述可防护的放电量与所述防护目标区域内的总放电量的比例,作为可防护放电量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实际防护区域内可防护的放电量具体包括:获取雷电运动轨迹中与所述实际防护区域对应的雷电聚类点,并结合所述引雷塔的引雷效果及所述对应的雷电聚类点的总放电量求取所述实际防护区域内可防护的放电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的雷电聚类点的总放电量通过计算所述对应的雷电聚类点内包含的所有的雷电定位点的电流幅值绝对值之和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雷电聚类点按时间顺序进行连接,获得对应的雷云运动轨迹及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具体包括:
将所述多个雷电聚类点中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邻近的雷电聚类点放置于同一个集合中,当所述集合中的雷电聚类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集合中的雷电聚类点按时间顺序进行连接,获得对应的雷云运动轨迹及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邻近具体为雷电聚类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以及空间间隔不超过预设间隔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存在多个引雷塔时,分别将所述多个引雷塔的有效引雷范围沿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运动方向延伸至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的边界,形成多个多边形的有效防护区;
将所述多个多边形的有效防护区进行空间联合形成结合有效防护区;
将所述结合有效防护区与所述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求交分析,获得实际防护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算所述实际防护区域的面积与所述防护目标区域的总面积的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雷电聚类点按时间顺序进行连接,获得对应的雷云运动轨迹及所述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之后包括:
将得到的每个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与防护目标区域进行空间叠置分析,若存在叠置关系,则将雷云运动轨迹加入到需防护雷云运动轨迹集合C1中,若不存在叠置关系,则丢弃雷云运动轨迹;
将集合C1中得到的每个雷云运动轨迹的影响范围与实际防护区域进行空间叠置分析,若存在叠置关系,则将雷云运动轨迹加入到可防护雷云运动轨迹集合C2中,若不存在叠置关系,则丢弃该雷云运动轨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引雷塔拟建设位置的引雷塔的有效引雷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引雷塔拟建设位置的引雷塔的高度以及所述引雷塔上安装的避雷针的避雷范围计算有效引雷范围。
CN201711293313.0A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 Active CN1080906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3313.0A CN108090605B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3313.0A CN108090605B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0605A CN108090605A (zh) 2018-05-29
CN108090605B true CN108090605B (zh) 2020-11-24

Family

ID=62174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93313.0A Active CN108090605B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06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6228B (zh) * 2018-06-27 2020-11-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避雷器常规配置的配电线路火箭引雷试验方法
CN109118054B (zh) * 2018-07-18 2019-08-20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一种地铁运营施工调度管理系统
CN109521343B (zh) * 2018-12-29 2020-11-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引雷塔保护范围的评估方法
CN113011098B (zh) * 2021-03-26 2023-09-0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输电走廊区域雷电活动规律分析显示模型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7078A (zh) * 2009-06-30 2011-01-05 深圳市气象局 基于边界识别追踪技术的雷暴云团的临近预报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9202B2 (ja) * 2004-12-27 2011-03-09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落雷損失補填額算定システム、装置、及び方法
CN103258140B (zh) * 2013-05-29 2015-04-01 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 用于雷暴过程还原、雷电通道分析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3279572A (zh) * 2013-06-19 2013-09-04 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 用于实现雷电时空聚类的方法
CN103605790B (zh) * 2013-12-04 2017-02-08 武汉聪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引雷设施选址分析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5204092A (zh) * 2015-10-13 2015-12-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蜂窝状布局的雷电预警系统
CN105610115B (zh) * 2015-12-25 2017-03-29 陈凤 基于历史雷电移动轨迹统计特性的主动防雷方法
CN106786457B (zh) * 2016-12-23 2018-06-2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建筑物避雷保护范围确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7078A (zh) * 2009-06-30 2011-01-05 深圳市气象局 基于边界识别追踪技术的雷暴云团的临近预报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pendence of overhead line tower geometric constructions to the lightning shielding failure;Zhen Li et al;《2011 7th 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ghtning》;20111104;第416-419页 *
Electric field disturbance caused by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lying near the HV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hemin Liu et al;《201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ICHVE)》;20160922;第1-4页 *
Induced Voltage of Overhead Ground Wires in 50 0-kV Sing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Jianguo Wang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140630;第29卷(第3期);第1054-1062页 *
基于时空聚类的雷电时空丛聚特性分析;吴巍巍 等;《高电压技术》;20160531;第42卷(第5期);第1586-159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0605A (zh) 201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0605B (zh) 一种引雷塔引雷效果的预测方法
CN109064057B (zh) 一种配网线路雷电参数相对值的风险评估方法
CN107169645B (zh) 一种计及暴雨灾害影响的输电线路故障概率在线评估方法
CN110309527B (zh) 一种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架空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
CN104655986A (zh) 输电线路跳闸雷击故障点判别方法
CN105260625A (zh) 一种滑坡地质灾害预警推送方法
CN101261616A (zh) 电网雷害分布确定方法
CN113327022B (zh) 一种防雷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2758034U (zh) 一种电网雷电定位分析系统
CN107045669B (zh) 基于区域化的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
CN104463700A (zh)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输电线路杆塔雷击风险评估方法
CN109919514B (zh) 一种基于线损标杆阈值的台区线损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837769A (zh) 一种输电线路雷害预警方法及其系统
Rawi et al. A case study on 500 kV line performance related to lightning in Malaysia
CN103383427A (zh) 一种电网雷电定位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4862278B (zh) 一种基于配网雷击数据的输电线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579617B (zh) 一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Bonelli et al. Thunderstorm nowcasting by means of lightning and radar data: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in northern Italy
CN113344735B (zh) 电网设备的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
CN101794273B (zh) 雷电活动规律分析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605790B (zh) 一种用于引雷设施选址分析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6651131A (zh) 输电线路防台风预警方法和系统
Juntian et al. A lightning motion predi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spatial clustering method
Redell et al. Patterns of pre-construction bat activity determined using acoustic monitoring at a proposed wind facility in south-central Wisconsin
CN108764563A (zh) 一种输电线路飑线风预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