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88776A - 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88776A
CN108088776A CN201611031417.XA CN201611031417A CN108088776A CN 108088776 A CN108088776 A CN 108088776A CN 201611031417 A CN201611031417 A CN 201611031417A CN 108088776 A CN108088776 A CN 108088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core
pressure
rock cor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14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金智
康毅力
李家学
游利军
李磊
张杜杰
张绍俊
刘德臣
王茜
田�健
张震
任玲玲
张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314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887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88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87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2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by forcing a fluid through a sampl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及系统,属于超致密储层岩心分析技术领域。该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包括: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第一压力和通过岩心出口端输入的第二压力,其中,第一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值,岩心处于预设环境中,预设环境的压力值为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压力值;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流体;计算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流体的流量,岩心的温度值为第二预设值;根据预设环境及流体的流量获取流体对应的渗透率;根据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岩心的损害率,以确定岩心的敏感性。本发明提供的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及装置,提高了超致密储层岩心敏感性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致密储层岩心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资源产量的下降和油气需求的与日俱增,超致密储层在油气产量和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超致密储层由于孔喉细小,钻采过程当中易遭受工作液的损害。为了减少甚至避免入井工作液对超致密储层造成的损害,为工作液的设计、油气层损害机理分析和制定系统的油气层保护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设计合理的储层岩心敏感性评价方法至关重要。
目前,储层岩心敏感性评价的行业标准是SY/T5358-2010,该行业标准法是评价常规储层岩心的流体敏感性的主要手段,但采用该行业标准法评价超致密储层岩心的流体敏感性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该敏感性评价的行业标准法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空气渗透率大于1mD的碎屑岩储层岩样敏感性评价,而绝大多的超致密储层空气渗透率均小于0.1mD。
其次,该敏感性评价的行业标准法在驱替及水-岩反应过程均在常温下进行。而目前的超致密储层埋深较大,储层处于高温环境,且高温对储层流体敏感性有较大影响,行业标准法不能充分反映储层流体敏感性。
再次,该敏感性评价的行业标准法以恒流模式进行驱替,较高的恒定流速极易导致入口端憋压。如果围压随之升高,可能导致出口端在应力作用下渗透率大幅度降低。较低的恒定流速下出口端流量小不易计量,容易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
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该敏感性评价的行业标准法获取超致密储层岩心敏感性,使得获取到的超致密储层岩心敏感性的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及系统,以提高超致密储层岩心敏感性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包括:
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第一压力和通过所述岩心出口端输入的第二压力,其中,第一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值,所述岩心处于预设环境中,所述预设环境的压力值为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值;
接收通过所述岩心入口端输入的流体;
计算所述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所述流体的流量,所述岩心的温度值为第二预设值;
根据所述预设环境及所述流体的流量获取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
根据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所述岩心的损害率,以确定所述岩心的敏感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第一压力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岩心进行下述至少一种预处理:
烘干处理;
老化处理;
抽真空处理;
加压饱和处理。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环境及所述流体的流量获取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包括:
根据获取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
其中,K表示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Q表示所述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所述流体的流量,μ表示所述流体的粘度,l表示所述岩心的长度,A表示所述岩心横截面积,ΔP表示所述岩心入口端的压力与所述岩心出口端的压力之差的绝对值。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所述岩心的损害率,包括:
获取预设渗透率,所述预设渗透率为所述流体为地层水时对应的渗透率;
根据所述预设渗透率和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所述岩心的损害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渗透率和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所述岩心的损害率,包括:
根据获取所述岩心的损害率;
其中,S表示所述岩心的损害率,K表示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K0表示所述预设渗透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力值为所述第一压力值的M倍,所述M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1.5。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力值大于等于所述流体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下的沸点对应的压力值和所述岩心的排驱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系统,包括:
高温岩心夹持器、恒压围压泵、恒压驱替泵、加热装置、回压阀及出口管线,所述高温岩心夹持器分别与所述恒压围压泵、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恒压驱替泵的第一端、及所述回压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恒压驱替泵的第二端与所述回压阀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回压阀的第三端与所述出口管线连接;
其中,所述高温夹持器用于固定所述岩心,所述岩心处于预设环境中,所述预设环境的压力值为第一预设值;
所述恒压围压泵用于为所述高温岩心夹持器中的岩心提供所述预设环境;
所述恒压驱替泵用于向所述高温岩心夹持器中的所述岩心入口端输入第一压力,并通过所述岩心入口端向所述岩心输入流体,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值;
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向所述高温岩心夹持器加热,以使所述高温岩心夹持器中的所述岩心的温度值为第二预设值;
所述用于检测是否有所述流体流出,并确定所述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所述流体的流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岩心敏感性获取系统还包括:
氮气容器,所述氮气容器与所述回压阀的第四端连接,用于向所述回压阀提供所需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第一压力和通过岩心出口端输入的第二压力,其中,第一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值,岩心处于预设环境中,预设环境的压力值为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压力值;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流体;计算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流体的流量,岩心的温度值为第二预设值;根据预设环境及流体的流量获取流体对应的渗透率;根据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岩心的损害率,以确定岩心的敏感性。由此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岩心敏感性的过程中,通过对岩心进行加温处理,且在其岩心出口端加回圧(即第二压力),可以使得岩心所处的环境更接近于实际的储层条件的环境,同时降低出口端流体蒸发速率,使得可以检测到空气渗透率较小的超致密储层的渗透率,从而可以使得获取的岩心的损害率更加准确,进而提高了超致密储层岩心敏感性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技术中,通过该敏感性评价的行业标准法获取超致密储层岩心敏感性,使得获取到的超致密储层岩心敏感性的准确性不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通过对岩心进行加温处理,且在其岩心出口端加回圧(即第二压力),可以使得岩心所处的环境更接近于实际的储层条件的环境,同时降低出口端流体蒸发速率,使得可以检测到空气渗透率较小的超致密储层的渗透率,从而可以使得获取岩心的损害率更加准确,进而提高了超致密储层岩心敏感性的准确性。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示,该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可以包括:
S101、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第一压力和通过岩心出口端输入的第二压力。
其中,第一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值,岩心处于预设环境中,预设环境的压力值为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压力值。
示例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岩心出口端输入第二压力,其目的在于:可以使得防止流体在流过岩心的过程中发生沸腾,同时,因为超致密储层中岩心的渗透率较低,常规稳态法很难监测到岩心出口端的流体的流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岩心出口端加回圧,可以有效地提高流体的流入速度,从而提高了流体流过岩心的效率,缩短了岩心敏感性获取过程。
此外,通过在岩心入口端输入第一压力,且第一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值,其目的在于:可以使得岩心的入口端与其出口端之间产生压力差,从而使得流体可以较好地流过岩心。
S102、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流体。
在接收到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第一压力和通过岩心出口端输入的第二压力之后,就可以通过岩心的入口端向岩心注入流体。
S103、计算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流体的流量。
在岩心接收到通过其入口端输入的流体之后,就可以对岩心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岩心的温度值达到第二预设值。在流体流过岩心2至3个PV之后,就可以停止向该岩心的入口端输入流体,待该岩心与该流体作用至少12小时,就可以计算该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流体的流量值。其中,第二预设值的大小可以根据超致密储层中的岩心所处的温度值的大小进行确定,以使处于第二预设值温度下的岩心的温度环境与其处于超致密储层中的温度环境接近,从而可以更好地模拟超致密储层环境,进而提高岩心敏感性的准确率。
S104、根据预设环境及流体的流量获取流体对应的渗透率。
在获取到流体的流量之后,就可以根据该预设环境及流体的流量获取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
S105、根据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岩心的损害率,以确定岩心的敏感性。
在获取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之后,就可以根据该流体的渗透率确定该岩心的损害率,从而根据该岩心的损害率确定该岩心的敏感性,进而提高了岩心敏感性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第一压力和通过岩心出口端输入的第二压力,其中,第一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值,岩心处于预设环境中,预设环境的压力值为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压力值;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流体;计算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流体的流量,岩心的温度值为第二预设值;根据预设环境及流体的流量获取流体对应的渗透率;根据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岩心的损害率,以确定岩心的敏感性。由此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岩心敏感性的过程中,通过对岩心进行加温处理,且在其岩心出口端加回圧(即第二压力),可以使得岩心所处的环境更接近于实际的储层条件的环境,同时降低出口端流体蒸发速率,使得可以检测到空气渗透率较小的超致密储层的渗透率,从而可以使得获取的岩心的损害率更加准确,进而提高了超致密储层岩心敏感性的准确性。
基于图1对应的实施例,在图1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具体请参见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还可以包括:
S100、对岩心进行至少一种预处理。
其中,预处理包括:烘干处理,老化处理;抽真空处理;加压饱和处理。
可选的,可以对岩心进行一种预处理,也可以进行任意两种预处理,当然,也可以进行任意三种或者四种预处理,示例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岩心进行四种预处理,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岩心进行预处理,使得预处理之后的岩心更加接近于超致密储层中存储的岩心。
S101、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第一压力和通过岩心出口端输入的第二压力。
其中,第一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值,岩心处于预设环境中,预设环境的压力值为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压力值。可选的,该第一预设值的大小可以根据超致密储层中的岩心所处的压力值的大小进行确定,以使处于第二预设值温度下的岩心的压力环境与其处于超致密储层中的压力环境接近,从而可以更好地模拟超致密储层环境,进而提高岩心敏感性的准确率。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压力值为第一压力值的M倍,M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1.5。当然,本发明只是以第二压力值为第一压力值的M倍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本发明不做进一步地限制。此外,第二压力值大于等于流体在第二预设值温度下的沸点对应的压力值和所述岩心的排驱压力,即在岩心出口端输入的回圧值大于等于流体在第二预设值温度下的沸点对应的压力值和所述岩心的排驱压力,可以防止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发生沸腾,从而影响岩心敏感性的准确性。
S102、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流体。
在接收到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第一压力和通过岩心出口端输入的第二压力之后,就可以通过岩心的入口端向岩心注入流体。
S103、计算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流体的流量。
在岩心接收到通过其入口端输入的流体之后,就可以对岩心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岩心的温度值达到第二预设值。在流体流过岩心2至3个孔隙体积之后,就可以停止向该岩心的入口端输入流体,待该岩心与该流体作用至少12小时,就可以计算该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流体的流量值。其中,第二预设值的大小可以根据超致密储层中的岩心所处的温度值的大小进行确定,以使处于第二预设值温度下的岩心的温度环境与其处于超致密储层中的温度环境接近,从而可以更好地模拟超致密储层环境,进而提高岩心敏感性的准确率。
S104、根据预设环境及流体的流量获取流体对应的渗透率。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获取流体对应的渗透率。
其中,K表示流体对应的渗透率,Q表示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流体的流量,μ表示流体的粘度,l表示岩心的长度,A表示岩心横截面积,ΔP表示岩心入口端的压力与岩心出口端的压力之差的绝对值。
S105、根据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岩心的损害率,以确定岩心的敏感性。
在获取到该流体对应的渗透率之后,就可以根据该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岩心的损害率。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105根据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岩心的损害率可以通过以下可能的方式实现,具体为:
S1051、获取预设渗透率。
其中,预设渗透率为流体为地层水时对应的渗透率。
S1052、根据预设渗透率和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岩心的损害率,以确定岩心的敏感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获取岩心的损害率。
其中,S表示岩心的损害率,K表示流体对应的渗透率,K0表示预设渗透率。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将岩心放置在预设环境之前,可以先对该岩心进行预处理,使得预处理之后的岩心更加接近于超致密储层中存储的岩心;之后,可以同时对岩心入口端输入第一压力和岩心出口端输入第二压力,使得岩心的入口端与其出口端之间产生压力差,从而使得流体可以较好地流过岩心,并且通过在岩心的出口端加回圧,不仅可以防止流体沸腾,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流体的流入速度,从而提高了流体流过岩心的效率;之后,再通过该岩心的入口端向该岩心输入流体,在岩心接收到该流体之后,对岩心进行加热处理,以使处于该第二预设值温度下的岩心的温度环境与其处于超致密储层中的温度环境接近,且在流体流过岩心2至3个PV之后,就可以停止向该岩心输入流体,待该岩心与该流体作用至少12小时,就可以计算该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流体的流量值;在获取到流体的流量之后,就可以获取到该流体对应的渗透率,最后再根据预设渗透率和该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该岩心的损害率,从而确定该岩心的敏感性,提高了该岩心敏感性的准确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系统3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所示,该岩心敏感性获取系统30可以包括:
高温岩心夹持器301、恒压围压泵302、恒压驱替泵303、加热装置304、回压阀305及出口管线306,高温岩心夹持器301分别与恒压围压泵302、加热装置304,恒压驱替泵303的第一端、及回压阀305的第一端连接,恒压驱替泵303的第二端与回压阀305的第二端连接,回压阀305的第三端与出口管线306连接。
其中,高温夹持器301用于固定岩心,岩心处于预设环境中,预设环境的压力值为第一预设值。恒压围压泵302用于为高温岩心夹持器301中的岩心提供预设环境。恒压驱替泵303用于向高温岩心夹持器301中的岩心入口端输入第一压力,并通过岩心入口端向岩心输入流体,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压力值。加热装置304用于向高温岩心夹持器301加热,以使高温岩心夹持器301中的岩心的温度值为第二预设值。用于检测是否有流体流出,并确定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流体的流量。
可选的,该岩心敏感性获取系统30还包括氮气容器307,请参见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系统30的结构示意图。
氮气容器307,氮气容器307与回压阀305的第四端连接,用于向回压阀305提供所需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岩心敏感性获取系统30,可以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第一压力和通过所述岩心出口端输入的第二压力,其中,第一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值,所述岩心处于预设环境中,所述预设环境的压力值为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值;
接收通过所述岩心入口端输入的流体;
计算所述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所述流体的流量,所述岩心的温度值为第二预设值;
根据所述预设环境及所述流体的流量获取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
根据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所述岩心的损害率,以确定所述岩心的敏感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过岩心入口端输入的第一压力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岩心进行下述至少一种预处理:
烘干处理;
老化处理;
抽真空处理;
加压饱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环境及所述流体的流量获取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包括:
根据获取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
其中,K表示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Q表示所述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所述流体的流量,μ表示所述流体的粘度,l表示所述岩心的长度,A表示所述岩心横截面积,△P表示所述岩心入口端的压力与所述岩心出口端的压力之差的绝对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所述岩心的损害率,包括:
获取预设渗透率,所述预设渗透率为所述流体为地层水时对应的渗透率;
根据所述预设渗透率和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所述岩心的损害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渗透率和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获取所述岩心的损害率,包括:
根据获取所述岩心的损害率;
其中,S表示所述岩心的损害率,K表示所述流体对应的渗透率,K0表示所述预设渗透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压力值为所述第一压力值的M倍,所述M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压力值大于等于所述流体在所述第二预设值温度下的沸点对应的压力值和所述岩心的排驱压力。
8.一种岩心敏感性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温岩心夹持器、恒压围压泵、恒压驱替泵、加热装置、回压阀及出口管线,所述高温岩心夹持器分别与所述恒压围压泵、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恒压驱替泵的第一端、及所述回压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恒压驱替泵的第二端与所述回压阀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回压阀的第三端与所述出口管线连接;
其中,所述高温夹持器用于固定所述岩心,所述岩心处于预设环境中,所述预设环境的压力值为第一预设值;
所述恒压围压泵用于为所述高温岩心夹持器中的岩心提供所述预设环境;
所述恒压驱替泵用于向所述高温岩心夹持器中的所述岩心入口端输入第一压力,并通过所述岩心入口端向所述岩心输入流体,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值;
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向所述高温岩心夹持器加热,以使所述高温岩心夹持器中的所述岩心的温度值为第二预设值;
所述用于检测是否有所述流体流出,并确定所述岩心出口端流出的所述流体的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氮气容器,所述氮气容器与所述回压阀的第四端连接,用于向所述回压阀提供所需压力。
CN201611031417.XA 2016-11-22 2016-11-22 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80887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1417.XA CN108088776A (zh) 2016-11-22 2016-11-22 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1417.XA CN108088776A (zh) 2016-11-22 2016-11-22 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8776A true CN108088776A (zh) 2018-05-29

Family

ID=62168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31417.XA Pending CN108088776A (zh) 2016-11-22 2016-11-22 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887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0454A (zh) * 2019-01-05 2019-04-05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压力振荡法测试致密储层流体敏感性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2388Y (zh) * 2006-05-25 2007-08-08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卡瓦式超高温岩心夹持器
CN103837456A (zh) * 2012-11-24 2014-06-04 唐静 用于岩心伤害实验的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5067794A (zh) * 2015-07-24 2015-11-18 成都理工大学 测试页岩储层水敏感性、盐敏感性及碱敏感性的方法
US20160077023A1 (en) * 2014-09-17 2016-03-17 Amar Jaber M. Alshehri Multi-Objective Core-Flood Test System for Oil Recovery Evaluation
CN205352904U (zh) * 2015-12-29 2016-06-2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定围压变内压岩石应力敏感性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2388Y (zh) * 2006-05-25 2007-08-08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卡瓦式超高温岩心夹持器
CN103837456A (zh) * 2012-11-24 2014-06-04 唐静 用于岩心伤害实验的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US20160077023A1 (en) * 2014-09-17 2016-03-17 Amar Jaber M. Alshehri Multi-Objective Core-Flood Test System for Oil Recovery Evaluation
CN105067794A (zh) * 2015-07-24 2015-11-18 成都理工大学 测试页岩储层水敏感性、盐敏感性及碱敏感性的方法
CN205352904U (zh) * 2015-12-29 2016-06-2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定围压变内压岩石应力敏感性测试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曲岩涛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358-2010 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 27 August 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游利军等: "孔隙压力对致密岩石液体渗透能力的影响", 《中国石油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0454A (zh) * 2019-01-05 2019-04-05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压力振荡法测试致密储层流体敏感性的方法
CN109580454B (zh) * 2019-01-05 2022-02-0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压力振荡法测试致密储层流体敏感性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4495B (zh) 一种页岩强制渗吸能力的实验测试装置及方法
WO2019095800A1 (zh) 裂缝性页岩气水两相流动裂缝导流能力评价装置及方法
CN109307755A (zh) 气藏水侵与排水采气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4101564B (zh) 一种非稳态高温高压测试低渗透岩心启动压力梯度的方法
CN106525690A (zh) 致密砂岩稳态法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测定方法
CN206410978U (zh) 一种致密岩石气相相对渗透率测量装置
CN106814018A (zh) 一种致密岩石气相相对渗透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6095886U (zh) 一种多功能高温高压岩心地层水伤害实验评价装置
CN105973786A (zh) 基于液体压力脉冲的页岩基块动态损害评价装置与方法
CN207586099U (zh) 一种利用稳态法测定气水相渗的驱替装置
CN207379891U (zh) 裂缝性页岩气水两相流动裂缝导流能力评价装置
CN109826621A (zh) 一种煤层气多层合采气水两相渗流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MX2014006711A (es) Metodo para la interpretacion de la medicion de flujo en el fondo del pozo durante los tratamientos del pozo.
CN113484216B (zh) 一种评估致密砂岩气藏水相返排率及合理返排压差的方法
CN108827853A (zh) 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岩电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8119132A (zh) 致密砂岩气藏近井带径向渗流含水饱和度模拟装置及方法
CN114482969B (zh) 一种模拟多段压裂不等时焖井压裂液返排的实验装置
CN108088776A (zh) 岩心敏感性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2710595A (zh) 一种气藏储层水锁伤害实验评价方法
CN206057147U (zh) 基于液体压力脉冲的页岩基块动态损害评价装置
CN108444890A (zh) 测试中、高渗岩心液测渗透率的非稳态滴定装置及方法
CN205826624U (zh) 一种长岩心烃气驱实验装置
CA2916740C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flow using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
CN204831980U (zh) 一种全尺寸高温高压蒸汽吞吐防砂模拟系统
CN102288637B (zh) 地源热泵中的单孔换热功率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