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6110B -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76110B
CN108076110B CN201611029383.0A CN201611029383A CN108076110B CN 108076110 B CN108076110 B CN 108076110B CN 201611029383 A CN201611029383 A CN 201611029383A CN 108076110 B CN108076110 B CN 108076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message
edi system
edi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293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76110A (zh
Inventor
张聪聪
陈昕
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359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4762B/zh
Priority to CN201611029383.0A priority patent/CN108076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76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6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76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6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该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第一服务器,用于:接收报文发送请求;将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用于: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第一EDI系统相同的传输协议的目标第三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用于:从预设存储路径下载待发送报文,并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该实施方式扩展了EDI系统的对接方式。

Description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背景技术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使用的国际标准,是指一种为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消息报文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例如,国际贸易中的采购订单、装箱单、提货单等数据的交换。简单地说,EDI通常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EDI实现了贸易伙伴之间的无纸化贸易,不仅减轻人工处理纸面单证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商业文件的传递速度和处理速度。
然而,现有的EDI系统的对接方式通常是采用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实现EDI系统之间的对接,即交易一方事先将文件放到FTP服务器的某个特定目录下面,另一方定时去FTP服务器获取文件。交易双方的EDI系统采用的传输协议必须都是FTP,导致EDI系统对接方式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第一服务器,用于:接收报文发送请求,其中,报文发送请求包括待发送报文和第一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的标识;将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用于: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其中,数据库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传输协议;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第三服务器,其中,目标第三服务器是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第一EDI系统相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用于:从预设存储路径下载待发送报文,并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还用于: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其中,数据库还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确定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是否相同;响应于确定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相同,将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第四服务器;以及第一服务器,还用于:响应于确定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不相同,调用第四服务器提供的转换接口将待发送报文转换为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相同的报文,并将转换后的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其中,第四服务器用于提供转换接口,以供第一服务器调用转换接口进行报文标准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还用于:将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EDI系统的标识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成功的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还用于:将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EDI系统的标识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成功的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用于:接收第一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发送的报文接收请求,并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二服务器,其中,目标第三服务器是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第一EDI系统相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报文接收请求包括待接收报文;第二服务器,用于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用于接收待接收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还用于: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其中,报文接收请求还包括第一EDI系统的标识,数据库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报文标准;确定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是否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响应于确定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接收待接收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第四服务器;以及第一服务器,还用于:响应于确定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不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接收待接收报文,并调用第四服务器提供的转换接口将待接收报文转换为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相同的报文,其中,第四服务器用于提供转换接口,以供第一服务器调用转换接口进行报文标准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还用于:将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EDI系统的标识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成功的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如上述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通过在EDI系统中设置至少一个采用不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从而扩展了EDI系统的对接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再一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6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EDI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或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1012、1013,网络1021、1022、1023,EDI系统103和第一EDI系统1071、1072、1073,其中,EDI系统103可以包括第一服务器104、第二服务器105和第三服务器1061、1062、1063。网络1021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1012、1013和EDI系统103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22用以在第一服务器104、第二服务器105和第三服务器1061、1062、1063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23用以在EDI系统103和第一EDI系统1071、1072、1073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21、1022、1023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1012、1013通过网络1021与EDI系统103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1012、101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电子数据交换应用等。
终端设备1011、1012、101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电子数据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EDI系统103可以提供各种服务。例如,EDI系统103中的第一服务器104可以接收终端设备1011、1012、1013发送的报文发送请求,并对报文发送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EDI系统103中的第二服务器105可以从第三服务器1061、1062、1063中选取出目标第三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从预设存储路径下载处理结果(例如待发送报文),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相应的第一EDI系统。
第一EDI系统1071、1072、1073可以是与EDI系统103存在贸易关系的EDI系统,第一EDI系统1071、1072、1073与EDI系统103之间可以进行交互,以发送或接收电子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可以是EDI系统103,EDI系统103中的第一服务器104和第二服务器105可以是同一台服务器。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第一EDI系统和EDI系统以及EDI系统中的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第三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第一EDI系统和EDI系统以及EDI系统中的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第三服务器
继续参考图2,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时序图200。
本实施例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第一服务器,用于:接收报文发送请求,其中,报文发送请求包括待发送报文和第一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的标识;将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用于: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其中,数据库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传输协议;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第三服务器,其中,目标第三服务器是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第一EDI系统相同的传输协议第三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用于:从预设存储路径下载待发送报文,并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
如图2所示,在步骤201中,第一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报文发送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终端接收报文发送请求。其中,报文发送请求可以包括待发送报文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待发送报文可以是国际贸易中的采购订单、采购回执单、发货单、发货确认单、装箱单、提货单等数据。第一EDI系统可以是与本实施例中的EDI系统存在贸易关系的EDI系统,第一EDI系统的标识通常可以由数字和/或字母组成,是第一EDI系统的唯一标识代码。
在步骤202中,第一服务器将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将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其中,预设存储路径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用于存储待发送报文的存储位置的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EDI系统中的各个服务器之间共享待发送报文,第一服务器可以将待发送报文上传至云存储系统中的预设存储路径下,也可以将待发送报文上传至数据库中的预设存储路径下。本实施例对待发送报文的具体存储位置不进行限定。
在步骤203中,第一服务器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MQ(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中,并通过MQ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可以是同一台服务器。
在步骤204中,第二服务器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可以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其中,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传输协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EDI系统采用的传输协议可以是FTP、AS2(ApplicabilityStatement 2)协议和网络服务的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和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服务器,还用于:将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EDI系统的标识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成功的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作为示例,数据库可以以键值(key:value)对的方式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传输协议,当在数据库中查询到第一EDI系统的标识键时,该键所对应值即为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
在步骤205中,第二服务器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第三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可以首先从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选取出目标第三服务器,然后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MQ中,并通过MQ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第三服务器。其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是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相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作为示例,当第一EDI系统采用的传输协议是FTP时,目标第三服务器是FTP服务器;当第一EDI系统采用的传输协议是AS2协议时,目标第三服务器是AS2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第三服务器可以采用不同的传输协议,当新增第一EDI系统,并且新增的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是新的传输协议时,只需要增加采用新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即可。
在步骤206中,目标第三服务器从预设存储路径下载待发送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从预设存储路径下载待发送报文。
在步骤207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作为示例,若目标第三服务器是FTP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中的FTP服务器中;若目标第三服务器是AS2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中的AS2服务器中。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在EDI系统中设置至少一个采用不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从而实现了EDI系统对接方式的扩展。
进一步参考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时序图300。
本实施例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和第四服务器;第一服务器,用于:接收报文发送请求,其中,报文发送请求包括待发送报文和第一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的标识;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其中,数据库还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确定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是否相同;响应于确定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不相同,调用第四服务器提供的转换接口将待发送报文转换为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相同的报文,并将转换后的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其中,第四服务器用于提供转换接口,以供第一服务器调用转换接口进行报文标准转换;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用于: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其中,数据库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传输协议;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第三服务器,其中,目标第三服务器是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第一EDI系统相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用于:从预设存储路径下载待发送报文,并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
如图3所示,在步骤301中,第一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报文发送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终端接收报文发送请求。其中,报文发送请求可以包括待发送报文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待发送报文可以是国际贸易中的采购订单、采购回执单、发货单、发货确认单、装箱单、提货单等数据。第一EDI系统可以是与本实施例中的EDI系统存在贸易关系的EDI系统,第一EDI系统的标识通常可以由数字和/或字母组成,是第一EDI系统的唯一标识代码。
在步骤302中,第一服务器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第一服务器可以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其中,数据库还可以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EDI系统采用的报文标准可以是XML(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ANSI ASC X12和EDIFACT。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服务器,还用于:将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EDI系统的标识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成功的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作为示例,数据库还可以以键值对的方式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报文标准,当在数据库中查询到第一EDI系统的标识键时,该键所对应值即为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
在步骤303中,第一服务器确定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是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首先识别出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然后将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是否相同。作为示例,第一EDI系统采用的报文标准是ANSI ASCX12,若第一服务器识别出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也是ANSI ASC X12,则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相同;若第一服务器识别出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是EDIFACT,则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不相同。
在步骤304中,响应于第一服务器确定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不相同,调用第四服务器提供的转换接口将待发送报文转换为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相同的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若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不相同,第一服务器可以调用第四服务器提供的转换接口将待发送报文转换为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相同的报文。其中,第四服务器可以用于提供转换接口,以供第一服务器调用转换接口进行报文标准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可以不同,当新增第一EDI系统,并且新增的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是新的报文标准时,只需要在第四服务器中增加相应的配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和第四服务器可以是同一台服务器。
在步骤305中,第一服务器将转换后的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将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其中,预设存储路径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用于存储待发送报文的存储位置的路径。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第一服务器确定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相同,将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
在步骤306中,第一服务器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MQ中,并通过MQ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在步骤307中,第二服务器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可以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其中,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传输协议。
在步骤308中,第二服务器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第三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第二服务器可以首先从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选取出目标第三服务器,然后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MQ中,并通过MQ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第三服务器。其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是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第一EDI系统相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作为示例,当第一EDI系统采用的传输协议是FTP时,目标第三服务器是FTP服务器;当第一EDI系统采用的传输协议是AS2协议时,目标第三服务器是AS2服务器。
在步骤309中,目标第三服务器从预设存储路径下载待发送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从预设存储路径下载待发送报文。
在步骤310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作为示例,若目标第三服务器是FTP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中的FTP服务器中;若目标第三服务器是AS2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中的AS2服务器中。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与图2对应的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增加了对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进行转换的步骤。由此,本实施例描述的方案实现了第一EDI系统接收到的报文的报文标准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相同,以确保第一EDI系统可以识别和处理接收到的报文。
进一步参考图4,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时序图400。
本实施例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用于:接收第一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发送的报文接收请求,并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二服务器,其中,目标第三服务器是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第一EDI系统相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报文接收请求包括待接收报文;第二服务器,用于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用于接收待接收报文。
如图4所示,在步骤401中,目标第三服务器接收第一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发送的报文接收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第一EDI系统接收报文接收请求。其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是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第一EDI系统相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报文接收请求可以包括待接收报文。作为示例,当第一EDI系统采用的传输协议是FTP时,目标第三服务器是FTP服务器;当第一EDI系统采用的传输协议是AS2协议时,目标第三服务器是AS2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第三服务器可以采用不同的传输协议,当新增第一EDI系统,并且新增的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是新的传输协议时,只需要增加采用新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待接收报文可以是国际贸易中的采购订单、采购回执单、发货单、发货确认单、装箱单、提货单等数据。
在步骤402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MQ中,并通过MQ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在步骤403中,第二服务器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可以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MQ中,并通过MQ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可以是同一台服务器。
在步骤404,第一服务器接收待接收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对报文接收请求进行处理,以获取待接收报文。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在EDI系统中设置至少一个采用不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从而实现了EDI系统对接方式的扩展。
进一步参考图5,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再一实施例的时序图500。
本实施例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和第四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用于:接收第一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发送的报文接收请求,并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二服务器,其中,目标第三服务器是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第一EDI系统相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报文接收请求包括待接收报文;第二服务器,用于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用于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其中,报文接收请求还包括第一EDI系统的标识,数据库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报文标准;确定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是否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响应于确定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不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接收待接收报文,并调用第四服务器提供的转换接口将待接收报文转换为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相同的报文,其中,第四服务器用于提供转换接口,以供第一服务器调用转换接口进行报文标准转换。
如图5所示,在步骤501中,目标第三服务器接收第一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发送的报文接收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第一EDI系统接收报文接收请求。其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是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第一EDI系统相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报文接收请求可以包括待接收报文。作为示例,当第一EDI系统采用的传输协议是FTP时,目标第三服务器是FTP服务器;当第一EDI系统采用的传输协议是AS2协议时,目标第三服务器是AS2服务器。
在步骤502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第三服务器可以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MQ中,并通过MQ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步骤503,第二服务器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可以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MQ中,并通过MQ将报文接收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
步骤504,第一服务器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第一服务器可以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其中,报文接收请求还可以包括第一EDI系统的标识,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报文标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EDI系统可以是与本实施例中的EDI系统存在贸易关系的EDI系统,第一EDI系统的标识通常可以由数字和/或字母组成,是第一EDI系统的唯一标识代码。第一EDI系统采用的报文标准可以是XML、ANSI ASC X12和EDIFACT。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服务器,还用于:将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EDI系统的标识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成功的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作为示例,数据库可以以键值对的方式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报文标准,当在数据库中查询到第一EDI系统的标识键时,该键所对应值即为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
在步骤505中,第一服务器确定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是否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第一服务器可以确定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是否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作为示例,第一EDI系统采用的报文标准是ANSI ASC X12,若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包括ANSI ASC X12,则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若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不包括ANSIASC X12,则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不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
在步骤506中,响应于第一服务器确定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不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接收待接收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不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第一服务器接收待接收报文。
在步骤507中,第一服务器调用第四服务器提供的调用转换接口将待接收报文转换为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相同的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调用第四服务器提供的转换接口将待接收报文转换为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相同的报文。其中,第四服务器可以用于提供转换接口,以供第一服务器调用转换接口进行报文标准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可以不同,当新增第一EDI系统,并且新增的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是新的报文标准时,只需要在第四服务器中增加相应的配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和第四服务器可以是同一台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第一服务器确定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接收待接收报文。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与图4对应的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增加了对待接收报文的报文标准进行转换的步骤。由此,本实施例描述的方案实现了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的报文的报文标准属于第一服务器可处理的报文标准,以确保第一服务器可以识别和处理接收到的报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上述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该装置中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EDI系统的计算机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计算机系统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8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时序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时序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在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8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附图中的时序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时序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时序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时序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系统中所包含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上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设备执行时,使得设备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第一服务器,用于:接收报文发送请求,其中,报文发送请求包括待发送报文和第一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的标识;将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用于:基于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其中,数据库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传输协议;将预设存储路径和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第三服务器,其中,目标第三服务器是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第一EDI系统相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目标第三服务器,用于:从预设存储路径下载待发送报文,并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EDI系统。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
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接收报文发送请求,其中,所述报文发送请求包括待发送报文和第一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的标识;将所述待发送报文上传至预设存储路径下;将所述预设存储路径和所述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数据库获取所述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其中,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和传输协议;将所述预设存储路径和所述第一EDI系统的标识发送至目标第三服务器,其中,所述目标第三服务器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服务器中采用与所述第一EDI系统相同的传输协议的第三服务器;
所述目标第三服务器,用于:从所述预设存储路径下载所述待发送报文,并将所述待发送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EDI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从所述数据库获取所述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其中,所述数据库还用于存储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
确定所述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所述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是否相同;
响应于确定所述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所述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相同,将所述待发送报文上传至所述预设存储路径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四服务器;以及所述第一服务器,还用于:
响应于确定所述待发送报文的报文标准与所述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不相同,调用所述第四服务器提供的转换接口将所述待发送报文转换为与所述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相同的报文,并将转换后的待发送报文上传至所述预设存储路径下,其中,所述第四服务器用于提供所述转换接口,以供所述第一服务器调用所述转换接口进行报文标准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服务器,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与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EDI系统的标识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成功的第一EDI系统的传输协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EDI系统的标识与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第一EDI系统的标识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成功的第一EDI系统的报文标准。
6.一种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CN201611029383.0A 2016-11-14 2016-11-14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Active CN108076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5940.9A CN111614762B (zh) 2016-11-14 2016-11-14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CN201611029383.0A CN108076110B (zh) 2016-11-14 2016-11-14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9383.0A CN108076110B (zh) 2016-11-14 2016-11-14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5940.9A Division CN111614762B (zh) 2016-11-14 2016-11-14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6110A CN108076110A (zh) 2018-05-25
CN108076110B true CN108076110B (zh) 2021-02-26

Family

ID=621612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5940.9A Active CN111614762B (zh) 2016-11-14 2016-11-14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CN201611029383.0A Active CN108076110B (zh) 2016-11-14 2016-11-14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5940.9A Active CN111614762B (zh) 2016-11-14 2016-11-14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6147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5529B (zh) * 2019-07-09 2023-11-07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数据的方法、系统、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838935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数据交换方法和系统
CN113194057B (zh) * 2020-01-14 2023-06-27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as2的数据接收、发送、交互方法和客户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6840A (zh) * 2001-04-25 2004-07-28 �ź㴫 自适应多协议通信系统
CN104125208A (zh) * 2013-10-15 2014-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8215A (en) * 1994-05-23 1999-03-02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multipl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requests
US20050004975A1 (en) * 2003-03-12 2005-01-06 Shashi Prasad Adaptive connec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20050273467A1 (en) * 2004-05-21 2005-12-08 Gardner Michael J Method of transferring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data
CN101180645A (zh) * 2004-12-07 2008-05-14 毕库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商务系统、方法和装置
US8995025B2 (en) * 2011-06-27 2015-03-31 Open Text S.A.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ding, delivery and receiving of faxes through computer based networks with a publicly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as a backup
CN105786913A (zh) * 2014-12-25 2016-07-20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面向云制造平台的erp集成数据库服务接口封装系统及方法
CN105205174B (zh) * 2015-10-14 2019-10-1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分布式系统的文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6840A (zh) * 2001-04-25 2004-07-28 �ź㴫 自适应多协议通信系统
CN104125208A (zh) * 2013-10-15 2014-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面向多协议的电子数据交换引擎的研究与实现;桂永林;《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月刊)》;200607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6110A (zh) 2018-05-25
CN111614762A (zh) 2020-09-01
CN111614762B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19139A1 (zh) 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1381981B (zh) 小程序消息的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02597B (zh) 消息文案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1857888B (zh) 一种交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76110B (zh)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CN108924183B (zh)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04556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881329A (zh) 一种账户余额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1787041A (zh)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32547B (zh) 业务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610895A (zh) 工单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27561B (zh) 业务单号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07339A (zh) 资源请求反馈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836201A (zh) 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34666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732457A (zh) 图像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953502A (zh) 信息公告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977380B (zh) 用于生成页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15381A (zh) 一种信息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129129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766437B (zh) 一种短信发送方法和装置
US8738049B1 (en) Converged dialog in hybrid mobile applications
CN113765868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344318B (zh)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26827A (zh) 基于分布式集群的数据包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593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