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4279B - 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74279B
CN108074279B CN201711287929.7A CN201711287929A CN108074279B CN 108074279 B CN108074279 B CN 108074279B CN 201711287929 A CN201711287929 A CN 201711287929A CN 108074279 B CN108074279 B CN 108074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teorological
displayed
dimensional
estab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879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74279A (zh
Inventor
朱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kongjia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kongjia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kongjia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kongjia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879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74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74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4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74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4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S1,读取待展示气象数据,对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S2,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包含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数据值,所述数据值具有对应的气象要素类别。本发明支持用户更换待展示气象数据,无需研发人员介入,系统自动识别更新后的数据,并对数据自动化三维建模,最终呈现;使复杂的气象数据展示过程变得便捷高效。

Description

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象展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气象数据包括大气湿度、气压、气温、大气水温轮廓线、云量、降水、太阳辐射等众多参数;为使气象工作者直观、全面的观察和分析气象数据,需要将气象数据进行图像化展示。对气象数据进行图像化展示的方式通常包括二维平面图和三维化呈现,其中的三维化呈现方式相较二维具有更好的展示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气象数据三维化展示方法,通常是由研发人员根据将要展示的气象数据进行三维建模,然后供用户调用展示;但由于气象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种类繁多、数据规模庞大且不断更新,而现有技术中的每个气象数据都需要研发人员进行建模,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包括:S1,读取待展示气象数据,对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S2,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包含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数据值,所述数据值具有对应的气象要素类别。
其中,所述步骤S1还包括:若确认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存在对应的已建立三维模型,则展示所述已建立三维模型。
其中,所述S2中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气象要素类别,分别建立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含的每个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其中,分别建立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含的每个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分别建立所述气象要素包含的每个高度层的三维模型。
其中,所述分别建立所述气象要素包含的每个高度层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高度层包含的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在三维空间中建立所述高度层对应的网格结构;根据网络结构中各数据点的数据值,对各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获取所述高度层对应的三维模型。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高度层包含的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在三维空间中建立所述高度层对应的网格结构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高度层包含的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在三维空间中绘制每个数据点;将相邻的三个数据点连接成形成平面,获取所述高度层对应的网络结构。
其中,所述根据网络结构中各数据点的数据值,对各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获取所述高度层对应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网络结构中各数据点的数据值,获取预先配置的与数据值对应的气象图像和/或颜色;根据所述气象图像和/或颜色,对相应的各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
其中,所述三维坐标具体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所述气象要素类别具体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和降雨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装置,包括:数据解析模块,用于读取待展示气象数据,对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三维展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结果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具有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气象要素。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方面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例如包括:S1,读取待展示气象数据,对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S2,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包含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数据值,所述数据值具有对应的气象要素类别。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发明上述方面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例如包括:S1,读取待展示气象数据,对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S2,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包含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数据值,所述数据值具有对应的气象要素类别。
本发明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支持用户更换待展示气象数据,无需研发人员介入,系统自动识别更新后的数据,并对数据自动化三维建模,最终呈现;使复杂的气象数据展示过程变得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装置的处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S1,读取待展示气象数据,对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S2,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包含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数据值,所述数据值具有对应的气象要素类别。
其中,气象数据是反映天气的一组数据,通常由例如地面站、探空站和测风站等的各类气象观测站观测获取;一组气象数据至少包含多个气象要素以及对应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应当反映该气象要素具体的发生位置。
其中,气象要素是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的各项要素;主要包括:气温、气压、风等各种天气现象。
在步骤S1中,当用户想要对一个或多个气象数据进行查看时,服务器会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展示请求;该展示请求应当指向用户想要查看的气象数据,即为待展示气象数据,例如查看特定地区特定时刻的气象数据;服务器接收到该气象数据后,对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待展示结果数据具体是从气象数据中提取的用于三维建模的数据。
在步骤S2中,根据步骤S1获得的待展示结果数据,进行气象数据的三维建模;待展示结果数据应当包含有至少一个数据点,数据点用来描述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每个数据点对应有一个数据值和三维坐标;通过数据点的三维坐标能够确定数据点的位置;而通过数据值能够确定数据点所表示的气象要素的类型,例如,当数据值为3时,代表该数据点属于“温度”的气象要素类型;基于上述三维坐标和数据值,能够实现气象数据三维模型的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支持用户更换待展示气象数据,无需研发人员介入,系统自动识别更新后的数据,并对数据自动化三维建模,最终呈现;使复杂的气象数据展示过程变得便捷高效。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还包括:若确认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存在对应的已建立三维模型,则展示所述已建立三维模型。
具体地,在进行解析处理前,可以先判断该气象数据为新数据或旧数据;新数据是新接收到的气象数据,之前没有建立该气象数据的模型;而旧数据则是历史的气象数据,之前建立过该气象数据的模型;因此,可以首先对气象数据是否为新数据进行判断,如果不为新数据,则可以直接调用已完成三维模型进行展示,无需重新建模,节省了时间。
另外,对于判断气象数据是否具有对应的已完成三维模型,具体可以是在对气象数据进行建模后,对该气象数据增加标识(例如修改文件名,增加“已读”),来区分是否具有对应的已建立三维模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S2中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气象要素类别,分别建立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含的每个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其中,分别建立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含的每个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分别建立所述气象要素包含的每个高度层的三维模型。
其中,高度层为位势高度场;在气象学中,为了理论计算和应用的方便,等压面上各个不同地点的高度不采用一般的几何高度,而采用位势高度;位势高度具体是以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上升到某高度克服重力所作的功来表示的。
具体地,由于每个待展示结果数据包括多个气象要素,因此在步骤S2的建立三维模型的步骤中,具体是以每一层的气象要素为最小单位,例如先对“温度”进行建模,再对“风速”进行建模,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各气象要素的建模顺序进行限制,上述顺序仅为了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而针对每个气象要素进行建模时,由于每个气象要素对应有不同高度层的数据,应当分别对每个高度层的数据进行建模;例如,对于温度模型,温度要素对应的气象数据包括100m、200m、400m等10个高度层,可以先将温度要素的这10个高度层的模型都建好,然后再建下一个气象要素的模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分别建立所述气象要素包含的每个高度层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高度层包含的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在三维空间中建立所述高度层对应的网格结构;根据网络结构中各数据点的数据值,对各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获取所述高度层对应的三维模型。
具体地,在建立气象要素的一高度层的模型时,首先根据该气象要素在该高度层下的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在三维空间中对每个数据点进行绘制,获得该气象要素对应的网络结构;网络结构中,由于属于同一高度层的数据点的高度是不同的,例如对于800米高度层的气象数据文件,其包含的数据点的高度可能为790米或810米,因此最终获得的网络结构是起伏的。
在建立好网络结构后,进一步根据网络结构中各数据点的数据值,进行对应数据点的着色渲染;其中,渲染在电脑绘图中是指用软件从模型生成图像的过程,其中的模型是用严格定义的语言或者数据结构对于三维物体的描述,它包括几何、视点、纹理以及照明信息。每个数据点对应的数据除了具有对应的气象要素类别,还携带有着色渲染的信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所述高度层包含的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在三维空间中建立所述高度层对应的网格结构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高度层包含的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在三维空间中绘制每个数据点;将相邻的三个数据点连接成形成平面,获取所述高度层对应的网络结构。
具体地,在建立网络结构的过程中,具体是在三维空间中标注出每个数据点的位置后,将相邻的3个数据点连接起来,形成平面;再由上述平面组成起伏的网络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网络结构中各数据点的数据值,对各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获取所述高度层对应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网络结构中各数据点的数据值,获取预先配置的与数据值对应的气象图像和/或颜色;根据所述气象图像和/或颜色,对相应的各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
具体地,在着色渲染的过程中,由于每个数据值都预先配置了对应的气象图像和/或颜色;因此,可以根据数据值先获取到对应的图像和/或颜色进行着色渲染;例如,对一气象数据进行解析后,某一数据点的数据值为3;则在渲染时,获取到与数据值3预先配置的对应的温度图,在该数据点绘制温度图。
另外,数据值的设定可以是可以根据气象数据本身而来;即在解析的过程中,将较高温度的数据点的数据值解析为4,将较低温度的数据点的数据值解析为3;而3和4可以预先都配置对应的温度图,但两个温度图的颜色、形状或尺寸可以是不同的,具体可以将温度较高的数据点4的颜色配置为比温度较低的数据点3的颜色深。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三维坐标具体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所述气象要素类别具体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和降雨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进行说明,以下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包括:
步骤1,接收到展示请求中的气象数据后,判断气象数据是否为新数据;若不为新数据,则确认无需重新建模,并直接调用之前建立的模型进行展示;若为新数据,则对数据进行解析,获取结果数据;
步骤2,从结果数据中获取到气象数据的中每一个数据点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和该三维点的数据值,这个值可以是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降雨等任意一种气象要素;
步骤3,根据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在三维空间中绘制出所有数据点,相邻的三个数据点形成一个三角面,再由三角面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这个网络结构是起伏的;
步骤4,对组成网络结构的每一个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着色的依据就是每一个数据点上的气象要素数据值,把每个点上的数据值与预先配置的图例进行对比,然后着色渲染;
步骤5,根据上述步骤2至4可以得到一个高度层上一个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如果展示多个要素或多个高度层的数据,那么需要重复以上步骤;
步骤6,得到足够多的三维模型以后,就可以控制这些三维模型的显示方式做最终的呈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数据解析模块201,用于读取待展示气象数据,对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三维展示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结果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具有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气象要素。
具体地,当用户想要对一个或多个气象数据进行查看时,数据解析模块201会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展示请求;该展示请求应当指向用户想要查看的气象数据,即为待展示气象数据,例如查看特定地区特定时刻的气象数据;数据解析模块201接收到该气象数据后,对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待展示结果数据具体是从气象数据中提取的用于三维建模的数据。
三维展示模块202根据数据解析模块201获得的待展示结果数据,进行气象数据的三维建模;待展示结果数据应当包含有至少一个数据点,数据点用来描述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每个数据点对应有一个数据值和三维坐标;三维展示模块202通过数据点的三维坐标能够确定数据点的位置;而三维展示模块202通过数据值能够确定数据点所表示的气象要素的类型,例如,当数据值为3时,代表该数据点属于“温度”的气象要素;基于上述三维坐标和数据值,三维展示模块202能够实现气象数据三维模型的建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装置,支持用户更换待展示气象数据,无需研发人员介入,系统自动识别更新后的数据,并对数据自动化三维建模,最终呈现;使复杂的气象数据展示过程变得便捷高效。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数据解析模块201还用于:若确认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存在对应的已建立三维模型,则展示所述已建立三维模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三维展示模块202具体用于:根据气象要素类别,分别建立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含的每个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其中,分别建立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含的每个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分别建立所述气象要素包含的每个高度层的三维模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三维展示模块202具体包括:网络结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高度层包含的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在三维空间中建立所述高度层对应的网格结构;着色渲染单元,用于根据网络结构中各数据点的数据值,对各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获取所述高度层对应的三维模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网络结构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高度层包含的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在三维空间中绘制每个数据点;将相邻的三个数据点连接成形成平面,获取所述高度层对应的网络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着色渲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网络结构中各数据点的数据值,获取预先配置的与数据值对应的气象图像和/或颜色;根据所述气象图像和/或颜色,对相应的各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三维坐标具体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所述气象要素类别具体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和降雨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装置进行说明,以下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装置:包括两个核心模块,一个是数据解析模块,此模块负责监测数据的更新状态和数据解析处理等;另一个是三维展示模块,此模块负责将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三维化呈现。
一旦数据解析模块监测到有新的气象数据出现时,数据解析模块自动对新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反馈到三维展示模块;三维展示模块接收到指令后对新数据进行三维化处理,并将上一次的处理结果替换掉,确保展示的内容是最新的。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装置的处理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1,数据解析模块接收到展示请求中的气象数据后,判断气象数据是否为新数据;若不为新数据,则确认无需重新建模,并向三维展示模块发送无需重新建模指令;若为新数据,则对数据进行解析,获取结果数据,并将结果数据导入三维展示模块;
步骤2,三维展示模块首先判断数据解析模块传递来的指令是无需重新建模还是需要重新建模,如果无需重新建模就可以直接调取以前生成好的模型;如果需要重新建模就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3,三维展示模块从结果数据中获取到气象数据的中每一个数据点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和该三维点的数据值,这个值可以是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降雨等任意一种气象要素;
步骤4,三维展示模块根据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在三维空间中绘制出所有数据点,相邻的三个数据点形成一个三角面,再由三角面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这个网络结构是起伏的;
步骤5,三维展示模块对组成网络结构的每一个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着色的依据就是每一个数据点上的气象要素数据值,把每个点上的数据值与预先配置的图像或颜色进行对比,然后着色渲染;
步骤6,三维展示模块根据上述步骤3至5可以得到一个高度层上一个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如果展示多个要素或多个高度层的数据,那么需要重复以上步骤;
步骤7,得到足够多的三维模型以后,三维展示模块就可以控制这些三维模型的显示方式做最终的呈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以及与所述处理器401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402,其中:所述存储器402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401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401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所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例如包括:S1,读取待展示气象数据,对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S2,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包含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数据值,所述数据值具有对应的气象要素类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执行对应实施例所提供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例如包括:S1,读取待展示气象数据,对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S2,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包含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数据值,所述数据值具有对应的气象要素类别。
以上所描述的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设备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展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读取待展示气象数据,判断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是否为新数据;若不为新数据,则确认无需重新建模,并直接调用之前建立的模型进行展示;若为新数据,对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
S2,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
其中,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包含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数据值,所述数据值具有对应的气象要素类别;
所述S2中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气象要素类别,分别建立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含的每个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其中,分别建立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含的每个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分别建立所述气象要素包含的每个高度层的三维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建立所述气象要素包含的每个高度层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高度层包含的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在三维空间中建立所述高度层对应的网格结构;
根据网络结构中各数据点的数据值,对各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获取所述高度层对应的三维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高度层包含的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在三维空间中建立所述高度层对应的网格结构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高度层包含的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在三维空间中绘制每个数据点;
将相邻的三个数据点连接成形成平面,获取所述高度层对应的网络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结构中各数据点的数据值,对各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获取所述高度层对应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网络结构中各数据点的数据值,获取预先配置的与数据值对应的气象图像和/或颜色;
根据所述气象图像和/或颜色,对相应的各数据点进行着色渲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维坐标具体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所述气象要素类别具体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和降雨中的至少一个。
6.一种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解析模块,用于读取待展示气象数据,判断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是否为新数据;若不为新数据,则确认无需重新建模,并直接调用之前建立的模型进行展示;若为新数据,对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待展示结果数据;
三维展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建立并展示与所述待展示气象数据对应的三维模型;
其中,所述结果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具有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气象要素;
所述三维展示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气象要素类别,分别建立所述待展示结果数据包含的每个气象要素的三维模型;
所述三维展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分别建立所述气象要素包含的每个高度层的三维模型。
7.一种气象数据三维展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11287929.7A 2017-12-07 2017-12-07 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Active CN108074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7929.7A CN108074279B (zh) 2017-12-07 2017-12-07 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7929.7A CN108074279B (zh) 2017-12-07 2017-12-07 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4279A CN108074279A (zh) 2018-05-25
CN108074279B true CN108074279B (zh) 2021-04-13

Family

ID=62157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87929.7A Active CN108074279B (zh) 2017-12-07 2017-12-07 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742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6703A (zh) * 2019-03-25 2019-06-07 大夏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气象监测站数据计算分析系统
CN112667346A (zh) * 2021-03-16 2021-04-16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气数据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90228B (zh) * 2023-01-16 2024-02-09 北京天工科仪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象环境模拟和导控方法
CN116012546B (zh) * 2023-03-24 2023-05-26 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从环境背景中提取气象系统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4830B2 (en) * 1997-10-20 2002-05-07 Baron Services, Inc.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weather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3268221A (zh) * 2012-12-07 2013-08-28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web技术的气象数据体三维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995896A (zh) * 2014-06-06 2014-08-20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海量气象数据三维可视化分析工具系统
CN104867181A (zh) * 2015-06-01 2015-08-26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气象元素在三维地球模型的快速显示和绘制方法
CN104950351A (zh) * 2014-09-04 2015-09-3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基于气象的多气象要素复合横向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06707372A (zh) * 2016-12-30 2017-05-24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网gis的精细化气象预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4830B2 (en) * 1997-10-20 2002-05-07 Baron Services, Inc.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weather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3268221A (zh) * 2012-12-07 2013-08-28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web技术的气象数据体三维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995896A (zh) * 2014-06-06 2014-08-20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海量气象数据三维可视化分析工具系统
CN104950351A (zh) * 2014-09-04 2015-09-3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基于气象的多气象要素复合横向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04867181A (zh) * 2015-06-01 2015-08-26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气象元素在三维地球模型的快速显示和绘制方法
CN106707372A (zh) * 2016-12-30 2017-05-24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网gis的精细化气象预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4279A (zh) 2018-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74279B (zh) 气象数据三维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198145A (zh) 用于点云数据修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69691B (zh) 基于WebGL的摄影数据调度方法及系统
US8099264B2 (en) Geospatial modeling system providing inpainting and error calculation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9035423B (zh) 一种房屋的虚拟三维模型的楼层分割方法及装置
KR101591427B1 (ko) 3차원 지형 영상 가시화에서의 적응형 렌더링 방법
CN112785708B (zh) 一种建筑物模型单体化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47538B (zh) 一种基于环境监测无人机对实景三维建模动态更新的方法
CN104867181A (zh) 气象元素在三维地球模型的快速显示和绘制方法
CN107170040A (zh) 一种三维桥梁场景构建方法和装置
KR101405891B1 (ko) 항공정보 현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8182251B (zh) 在虚拟现实环境下的气象数据呈现方法和虚拟现实设备
CN115825067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质信息采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7109524A (zh) 一种地质灾害无人机机载雷达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051777B (zh) 超高层建筑提取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65299B (zh) 非规则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6681959B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锋线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5861811B (zh) 一种风切变区域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627884B (zh) 一种气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7197339A (zh) 一种基于dem的模型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31560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槽线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5861816A (zh) 一种立体低涡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4245333A (zh) 室内基站部署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00538A (zh) Lod生成方法及系统
KR101114904B1 (ko) 도화원도와 항공 레이저 측량 데이터를 이용한 도시공간정보 구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