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55671B - 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55671B
CN108055671B CN201711328918.9A CN201711328918A CN108055671B CN 108055671 B CN108055671 B CN 108055671B CN 201711328918 A CN201711328918 A CN 201711328918A CN 108055671 B CN108055671 B CN 108055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requency band
strength
target
a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289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55671A (zh
Inventor
苏洪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289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556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55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5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55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5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环境中所有可连接接入点AP的特征信息;获取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频段信息,和源端设备支持的第二频段信息;根据频段信息和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根据目标AP的特征信息,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根据信道的受干扰强度,从设定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与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通过先筛选AP再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程度,减少了接收端设备处理器的计算量;基于信道的受干扰程度,从设定信道选择最优的通信信道在两端设备之间建立WiFi直连,可有效降低复杂WiFi环境,对设备之间交互或传输数据的影响,保证通信顺畅度,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将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关联起来实现多屏互动,满足生活中的娱乐需求。Miracast成为多屏互动功能中常用的一种多屏互动协议,尤其是在运行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上,是手机屏幕镜像的首选。
Miracast是WiFi联盟推出的Wireless Display的一种标准,分源端和接收端,源端实时抓取音频、视频信号,混合后编码成H.264格式的数据,通过WiFi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数据后进行解码并对音视频进行播放。
Miracast应用过程中不需连接AP(Access Point,无线访问接入点),只要开启源端和接收端的WiFi功能,利用P2P(即点到点)的传输线路即可传输音视频数据。
Miracast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WiFi环境要求比较高,如果周边WiFi环境比较脏也就是受干扰比较大时,经常出现搜索不到设备、连接不上设备或者使用过程中经常断开连接等现象,直接影响用户的娱乐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在使用基于Miracast协议的多屏互动功能时,因受到周边WiFi环境的干扰而造成搜索不到设备、连接不上设备或者经常断连,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设备通信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环境中所有可连接接入点AP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AP的工作信道的信道号和信号强度;
获取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频段信息,和源端设备支持的第二频段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频段信息、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和所述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
根据所述目标AP的特征信息,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
根据信道的所述受干扰强度,从所述设定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与所述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设备通信装置,配置于接收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特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中所有可连接接入点AP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AP的工作信道的信道号和信号强度;
频段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频段信息,和源端设备支持的第二频段信息;
目标AP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段信息、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和所述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
受干扰强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AP的特征信息,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
通信模块,用于根据信道的所述受干扰强度,从所述设定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与所述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设备通信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设备通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本技术方案中,接收端设备先根据两端设备支持的频段信息筛选环境中的AP,再基于筛选出的AP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从而从设定信道中选择最佳的通信信道,和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一方面,通过先筛选AP再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程度,减少了接收端设备处理器的计算量;另一方面,根据受干扰程度从设定信道选择最优的通信信道在两端设备之间建立WiFi直连,可有效降低复杂WiFi环境,对接收端设备和源端设备之间交互或传输数据的影响,保证通信顺畅度,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2.4G频段下各信道之间同频干扰及邻频干扰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通信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通信方法,可适用于在多个设备之间选择信道建立WiFi直连通信的场景,尤其适用于多个设备之间使用基于Miracast协议的分屏功能时,选择信道建立WiFi直连通信的场景;该方法可以由配置于接收端设备的多设备通信装置来执行,该装置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可选为智能电视,源端设备可选为智能手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通信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S110、获取环境中所有可连接接入点AP的特征信息,其中,特征信息包括AP的工作信道的信道号和信号强度。
示例性的,环境是指接收端设备和源端设备所在的WiFi环境,该WiFi环境中可以包括多个可连接的AP,这些AP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2.4G类和5G类;AP的特征信息除了AP的工作信道的信道号和信号强度外,还可以包括AP的名称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通过开启系统的扫描功能,扫描周边WiFi环境中所有可连接的AP的特征信息。例如,接收端设备调用mScanResults=mWifiManager.getScanResults(),获取从WiFi环境中扫描到的所有可连AP的特征信息,并将特征信息保存在List<ScanResult>mScanResults中,存储到数据库,以方便后续计算。
S120、获取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频段信息,和源端设备支持的第二频段信息。
示例性的,WiFi频段通常包括2.4G频段和5G频段,接收端设备和源端设备都有相应支持的频段,第一频段信息和第二频段信息可存储在接收端设备的数据库中,接收端设备从本地数据查询即可获得第一频段信息和第二频段信息。其中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频段可以包括2.4G频段和/或5G频段,源端设备支持的第二频段可以包括2.4G频段和/或5G频段;2.4G频段下的信道有信道1~信道13,5G频段下的信道有信道149、信道153、信道157和信道161等。
S130、根据第一频段信息、第二频段信息和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
S140、根据目标AP的特征信息,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
示例性的,接收端设备根据所有特征信息中的信道号信息,将所有可连AP进行分类,即分成2.4G类和5G类,再根据两端设备所支持的第一频段信息及第二频段信息,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择2.4G类AP或5G类AP作为目标AP,基于目标AP的名称信息及信号强度,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根据第一频段信息、第二频段信息,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目标AP的方式有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
S130具体为,若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均包括5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信道号在5G频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AP作为目标AP;
相应的,S140中所述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包括:
计算设定信道的第一同频干扰强度;
将第一同频干扰强度作为受干扰强度。
对应的,所述设定信道包括信道149、信道153、信道157和信道161;相应的程序代码为:
channels=new int[]{channel149,channel153,channel157,channel161};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接收端设备和源端设备均支持双频段(即支持2.4G频段和5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5G类AP作为目标AP,只考虑从5G信道中选取最佳进行通信,以大幅提高接收端设备和源端设备之间,使用基于Miracast协议的分屏功能时的数据传输效率和使用体验。由于5G信道之间几乎不存在邻频干扰,计算5G信道的受干扰程度仅需考虑同频干扰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以5G频段下的信道149、信道153、信道157和信道161作为设定信道,根据选取的5G类AP的特征信息(即AP的信道号、信号强度及名称信息),分别计算这几个设定信道的第一同频干扰强度,作为对应设定信道受5G类AP干扰的受干扰强度,例如,以信道149为例来说,计算WiFi环境中所有信道号为信道149的5G类AP,对信道149产生的同频干扰强度之和,作为信道149的第一同频干扰强度,其中,单个信道号为149的5G类AP对信道149产生同频干扰强度,等于该AP的信号强度。
情况二:
S130具体为,若第一频段为2.4G频段,和/或第二频段为2.4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的AP中,选取信道号在2.4G频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AP作为目标AP;
相应的,S140中所述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包括:
计算设定信道的第二同频干扰强度和邻频干扰强度;
根据第二同频干扰强度、邻频干扰强度和预设的邻频干扰常量,计算受干扰强度。
对应的,所述设定信道包括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相应的程序代码为:
int[]channels=new int[]{channel1,channel6,channel11};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接收端设备和源端设备中至少有一个设备仅支持2.4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AP中选取2.4G类AP作为目标AP。由于2.4G信道之间,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均对信道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以2.4G信道中邻频干扰较小的信道作为设定信道。
如图2所示,在2.4G频段的信道中,频率范围从2.4212GHz~2.472GHz,每个信道的带宽为22MHz,WiFi环境中信道号为信道1的AP,都会对信道1产生同频干扰,而信道号为信道2、信道3、信道4或信道5的AP,则会对信道1产生邻频干扰。同理,WiFi环境中的2.4G类AP,也可能会对信道2~信道13产生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
由图2可知,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这三个信道不会互相干扰,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以这三个信道作为设定信道。当然,从图2可知,信道1和信道7等不会互相干扰,以及信道1、信道7和信道12等不会互相干扰,也可以从这些信道组合中选取通信信道,但是从三个互不干扰的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的效果,要比从两个互不干扰的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的效果更好,并且为兼顾国际上主要国家的2.4G频段标准,从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中选择通信信道是最优的选择,这样可以满足中国(支持信道1~信道13)、美国(支持信道1~11)、日本(支持信道1~信道14)等国家的2.4G频段标准。
可选的,在计算设定信道(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的受干扰强度之前,接收端设备还对设定信道受到其他非AP因素(例如周围环境中微波炉的微波等)的干扰,进行初始化设置,例如,统一设置设定信道受非AP因素的干扰均为0,具体程序代码为:
channels=new int[]{channel149,channel153,channel157,channel161};
这样可以避免非AP因素影响下述受干扰强度的计算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选定2.4G类AP作为目标AP后,根据目标AP的特征信息,分别计算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的第二同频干扰强度及邻频干扰强度。第二同频干扰强度的计算方式,和第一同频干扰强度的计算方法相同。对于邻频干扰强度的计算,以信道1为例来说,WiFi环境中为信道2、信道3、信道4或信道5的2.4G类AP会对信道1产生邻频干扰,其中,单个2.4G类AP对信道1产生的邻频干扰强度等于该AP自身的信号强度;此外,根据距离信道1远近的不同,还需要设置不同的邻频干扰常量,例如,信道2紧邻信道1,对信道1的邻频干扰常量设置为AFI_LEVEL_1,信道3对信道1的邻频干扰常量设置为AFI_LEVEL_2,信道4对信道1的邻频干扰常量设置为AFI_LEVEL_3,信道5对信道1的邻频干扰常量设置为AFI_LEVEL_4,其中,AFI_LEVEL_1~AFI_LEVEL_4可以依次取值为4、3、2、1,要求这四个邻频干扰常量之间为线性关系。
最终信道1的受干扰强度,等于信道号为信道1的AP产生的第一同频干扰强度,信道号为信道2、信道3、信道4或信道5的AP产生的邻频干扰强度,和上述邻频干扰常量的和值。
以下是实现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mScanResults的信息,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程度的程序代码:
Figure BDA0001506238680000091
Figure BDA0001506238680000101
Figure BDA0001506238680000111
Figure BDA0001506238680000121
Figure BDA0001506238680000131
在上述代码中,getSignalInterference函数用于量化计算AP对应信道的信号强度。当2.4G类AP的信道号为信道1、信道6或信道11时,getSignalInterference函数的计算结果作为AP对设定信道的同频干扰强度;当2.4G类AP的信道号为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之外的信道时,getSignalInterference函数的计算结果作为AP对设定信道的邻频干扰强度;当5G类AP的信道号为信道149、信道153、信道157或信道161时,getSignalInterference函数的计算结果作为AP设定信道的同频干扰强度。
getSameFreInterference函数用于量化计算AP对相应设定信道产生的同频干扰强度。
S150、根据信道的受干扰强度,从设定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与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
示例性的,与上述S130及S140相对应的,根据设定信道的不同,最终选择的通信信道类型也会不同。
对应上述情况一时,从信道149、信道153、信道157和信道161中,选择受干扰强度最小的信道作为通信信道,相应的程序代码为:
Int[]channels=new int[]{channel149,channel153,channel157,channel161};
Arrays.sort(channels);
Int bestChannelValue=channels[0];
即对于接收端设备和源端设备均支持5G频段的情况,接收端设备通过从信道149、信道153、信道157和信道161中选择的通信信道,与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
对应上述情况二时,从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中,选择受干扰强度最小的信道作为通信信道,相应的程序代码为:
int[]channels=new int[]{channel1,channel6,channel11};
Arrays.sort(channels);
Int bestChannelValue=channels[0];
即对于接收端设备和源端设备中有一端仅支持2.4频段的情况,接收端设备通过从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中选择的通信信道,与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
可选的,接收端设备的系统可以包括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linux核心层;通过改写应用程序层的代码,即可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通信方法。由于本实施例的方案仅需要改动接收端设备的系统的应用程序层,对于接收端设备的软件和硬件环境要求较低,方案实现简单,方便集成,对系统资源的占用率低。
综上,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接收端设备先根据两端设备支持的频段信息筛选环境中的AP,再基于筛选出的AP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从而从设定信道中选择最佳的通信信道,和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一方面,通过先筛选AP再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程度,减少了接收端设备处理器的计算量;另一方面,根据受干扰程度从设定信道选择最优的通信信道在两端设备之间建立WiFi直连,可有效降低复杂WiFi环境,对接收端设备和源端设备之间交互或传输数据的影响,保证通信顺畅度,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考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在所述获取环境中所有可连接接入点AP的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若检测到已连接到AP,则断开与该AP的连接,并禁用无线局域网。
由此,提高了接收端设备和源端设备之间建立WiFi直连通信及数据传输的效率。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S310、若检测到已连接到AP,则断开与该AP的连接,并禁用无线局域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在启动Miracast功能时,若已经开启了WiFi功能,并已经连接到AP,则断开与该AP的连接,即断开WLAN0端口启用P2P0端口,并禁用无线局域网。
S320、获取环境中所有可连接接入点AP的特征信息,其中,特征信息包括AP的工作信道的信道号和信号强度。
S330、获取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频段信息,和源端设备支持的第二频段信息。
S340、根据第一频段信息、第二频段信息和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
S350、根据目标AP的特征信息,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
S360、根据信道的受干扰强度,从设定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与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
综上,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接收端设备在选择通信信道的获取环境中可连AP的特征信息之前,先断开WLAN0端口、启用P2P端口,并禁用WLAN0网络,提高了接收端设备和源端设备之间建立WiFi直连通信及数据传输的效率。
请参考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的通信装置400,配置于接收端设备,该装置400,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特征信息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环境中所有可连接接入点AP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AP的工作信道的信道号和信号强度。
频段信息获取模块420,用于获取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频段信息,和源端设备支持的第二频段信息。
目标AP选取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段信息、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和所述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
受干扰强度计算模块44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AP的特征信息,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
通信模块450,用于根据信道的所述受干扰强度,从所述设定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与所述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
综上,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接收端设备先根据两端设备支持的频段信息筛选环境中的AP,再基于筛选出的AP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从而从设定信道中选择最佳的通信信道,和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一方面,通过先筛选AP再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程度,减少了接收端设备处理器的计算量;另一方面,根据受干扰程度从设定信道选择最优的通信信道在两端设备之间建立WiFi直连,可有效降低复杂WiFi环境,对接收端设备和源端设备之间交互或传输数据的影响,保证通信顺畅度,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400,还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已连接到AP,则断开与该AP的连接,并禁用无线局域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目标AP选取模块430,可具体用于:若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均包括5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信道号在5G频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AP作为目标AP;
相应的,所述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包括:
计算设定信道的第一同频干扰强度;
将所述第一同频干扰强度作为受干扰强度。
相应的,设定信道包括信道149、信道153、信道157和信道16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目标AP选取模块430,还可具体用于:若第一频段为2.4G频段,和/或第二频段为2.4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的AP中,选取信道号在2.4G频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AP作为目标AP;
相应的,所述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包括:
计算设定信道的第二同频干扰强度和邻频干扰强度;
根据所述第二同频干扰强度、所述邻频干扰强度和预设的邻频干扰常量,计算受干扰强度。
相应的,所述设定信道包括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系统包括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linux核心层;通过改写所述应用程序层的代码来实现所述装置400。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设备12的框图。图5显示的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设备12以通用设备的形式表现。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5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设备通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多设备通信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获取环境中所有可连接接入点AP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AP的工作信道的信道号和信号强度;
获取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频段信息,和源端设备支持的第二频段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频段信息、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和所述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
根据所述目标AP的特征信息,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
根据信道的所述受干扰强度,从所述设定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与所述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5)

1.一种多设备通信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已连接到AP,则断开与该AP的连接,并禁用无线局域网;
获取环境中所有可连接接入点AP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AP的工作信道的信道号和信号强度;
获取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频段信息,和源端设备支持的第二频段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频段信息、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和所述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
根据所述目标AP的特征信息,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频段信息、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和所述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包括:
若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均包括5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信道号在5G频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AP作为目标AP;
相应的,所述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包括:
计算设定信道的第一同频干扰强度;
将所述第一同频干扰强度作为受干扰强度;
所述设定信道包括信道149、信道153、信道157和信道161;
若第一频段为2.4G频段,和/或第二频段为2.4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的AP中,选取信道号在2.4G频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AP作为目标AP;
相应的,所述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包括:
计算设定信道的第二同频干扰强度和邻频干扰强度;
将所述第二同频干扰强度、所述邻频干扰强度和预设的邻频干扰常量的和值作为受干扰强度;
所述设定信道包括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
根据信道的所述受干扰强度,从所述设定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与所述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系统包括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linux核心层;
通过改写所述应用程序层的代码来实现所述方法。
3.一种多设备通信装置,配置于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已连接到AP,则断开与该AP的连接,并禁用无线局域网;
特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中所有可连接接入点AP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AP的工作信道的信道号和信号强度;
频段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频段信息,和源端设备支持的第二频段信息;
目标AP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段信息、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和所述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
所述目标AP选取模块,可具体用于:
若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均包括5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信道号在5G频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AP作为目标AP,
相应的,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包括:
计算设定信道的第一同频干扰强度;
将所述第一同频干扰强度作为受干扰强度;
所述设定信道包括信道149、信道153、信道157和信道161;
若第一频段为2.4G频段,和/或第二频段为2.4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的AP中,选取信道号在2.4G频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AP作为目标AP;
相应的,所述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包括:
计算设定信道的第二同频干扰强度和邻频干扰强度;
将所述第二同频干扰强度、所述邻频干扰强度和预设的邻频干扰常量的和值作为受干扰强度;
所述设定信道包括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
受干扰强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AP的特征信息,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
通信模块,用于根据信道的所述受干扰强度,从所述设定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与所述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
4.一种多设备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中任一所述的多设备通信方法。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中任一所述的多设备通信方法。
CN201711328918.9A 2017-12-13 2017-12-13 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055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28918.9A CN108055671B (zh) 2017-12-13 2017-12-13 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28918.9A CN108055671B (zh) 2017-12-13 2017-12-13 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5671A CN108055671A (zh) 2018-05-18
CN108055671B true CN108055671B (zh) 2021-11-09

Family

ID=62132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28918.9A Active CN108055671B (zh) 2017-12-13 2017-12-13 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556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6271B (zh) * 2018-07-23 2021-08-2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Wifi模块抗干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7487B (zh) * 2018-10-23 2021-05-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选择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49363A (zh) * 2019-08-27 2021-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wlan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1556360A (zh) * 2020-03-26 2020-08-18 深圳市炬力北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频道选择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212683B1 (en) * 2020-08-24 2021-12-2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for prioritized connection of a multi-core chipset to external access points and vehicle using the same
CN111935754A (zh) * 2020-08-31 2020-11-13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p热点信道自动选择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4697921B (zh) * 2020-12-30 2023-07-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间的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13811A1 (en) * 2013-08-02 2015-02-05 Blackberry Limited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real-time media
EP2890080A1 (en) * 2013-12-20 2015-07-0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for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content from a source device to a sink device
CN104980955A (zh) * 2015-06-19 2015-10-14 重庆市音乐一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Wi-Fi Display传输速度的方法
EP3016470A1 (en) * 2014-10-30 2016-05-04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peer-to-peer connections
CN106507385A (zh) * 2015-09-06 2017-03-15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干扰测试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8047B (zh) * 2013-04-26 2016-04-06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无线信道自动配置方法和系统
US9398579B2 (en) * 2013-05-03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wnlink frequency domain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s
US10405319B2 (en) * 2014-06-25 2019-09-03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enhanc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performance under interference conditions
CN105392210B (zh) * 2015-10-15 2019-03-12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直连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6455118A (zh) * 2016-09-29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投影装置和方法
CN106604403B (zh) * 2017-01-12 2021-11-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iracast协议的信道选择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13811A1 (en) * 2013-08-02 2015-02-05 Blackberry Limited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real-time media
EP2890080A1 (en) * 2013-12-20 2015-07-0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for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content from a source device to a sink device
EP3016470A1 (en) * 2014-10-30 2016-05-04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peer-to-peer connections
CN104980955A (zh) * 2015-06-19 2015-10-14 重庆市音乐一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Wi-Fi Display传输速度的方法
CN106507385A (zh) * 2015-09-06 2017-03-15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干扰测试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sten channel randomization for faster Wi-Fi direct device discovery》;Weiping Sun; Changmok Yang; Sunggeun Jin; Sunghyun Choi;《IEEE INFOCOM 2016 - The 35th Annual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20160718;全文 *
信道化噪声瞄频干扰技术的试验研究;吕波等;《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1020(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5671A (zh) 2018-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5671B (zh) 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18177A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6013445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페이징 프로세스 수행 장치 및 방법
CN109699019B (zh) 广播扫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9019915B2 (en) Channel selection to minimize impact on existing networks
US10908889B2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application server for downloading application
CN111294857A (zh) 智能显示屏、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597597B (zh) 频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880649B (zh) 终端的天线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9478B (zh) 信号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82741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messag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evice to device scheme
CN11095930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818642A (zh) 一种参数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145269A1 (en) Screen projection control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222300B (zh) 载波聚合信息上报方法及系统
CN114071516B (zh)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载波配置方法、系统、处理设备及芯片
CN107026698B (zh) 便携设备中的无线保真空闲信道评估检测和传输决策做出
CN110839296B (zh) 网络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202204081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information in live broadcast roo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944359B (zh) 信道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站点
CN109327726B (zh) 一种弹幕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8337718B (zh) 无线网络扫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7409A (zh) 投屏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2027273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CN115412389B (zh) 消息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