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40358A - 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40358A
CN108040358A CN201711476461.6A CN201711476461A CN108040358A CN 108040358 A CN108040358 A CN 108040358A CN 201711476461 A CN201711476461 A CN 201711476461A CN 108040358 A CN108040358 A CN 108040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parameter information
wireles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64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40358B (zh
Inventor
方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764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40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40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40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40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40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预定指令时,进行全信道扫描,获取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获得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将所述综合性能最高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并向所述目标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通过本申请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上网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连接无线网络来上网,实现购物、消费、查询信息、视频通讯等功能。无线局域网是比较主流的一种无线上网方式。
目前,终端设备进行全信道扫描获得无线网路,然后再对扫描到的无线网络中信号强度最强的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然而,信号强度最强的无线网络的上网质量可能并不一定最好,导致用户通过信号最强的无线网络上网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目前选择连接的无线网络上网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预定指令时,进行全信道扫描,获取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
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获得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将所述综合性能最高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并向所述目标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参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预定指令时,进行全信道扫描,获取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
综合性能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获得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连接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综合性能最高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并向所述目标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预定指令时,进行全信道扫描,获取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获得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将所述综合性能最高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并向所述目标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由于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发起连接请求的无线网络是基于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确定的综合性能最好的,所以终端设备在连接上该无线网络后,上网效率比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接收到预定指令时,进行全信道扫描,获取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指令可以是终端设备开机的指令,还可以是终端设备打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的开关的指令,还可以是终端设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发出的指令。在接收到所述预定指令时,进行全信道扫描,所述全信道扫描表示扫描所有的信道,以获得在每个信道中的无线网络名称。以WIFI信号为例,无线路由器大部分在使用2.4GHz的频段,使用的是2400到2500MHz的频率。而这100MHz的差距要平分给14个不同的信道,因此每个信道之间的差距只有微小的20MHz。而正如我们所设置的那样,14个信道每个20MHz的差别,总和已经超过了100MHz,因此在2.4GHz的频段中至少会有两个(通常是四个)信道处于重合状态,如果信道重叠的话可能会影响无线网络的吞吐量,进而影响到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全信道扫描可以表示对这14个信道进行扫描。在扫描到无线网络后,目前通常是选择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最强的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正如上述分析,实际上,一个无线网络上网效率的高低并非完全是根据信号强度值决定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参考了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
步骤S102,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获得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一个对应的表格,分别根据不同的参数信息范围设置对应的综合性能,例如,当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在第一预设范围、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在第二预设范围、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在第三预设范围,对应的综合性能为等级A;当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在第四预设范围、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在第五预设范围、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在第六预设范围,对应的综合性能为等级B,……。根据预先设置的参数信息与综合性能等级的对应关系表格,获得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步骤S103,将所述综合性能最高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并向所述目标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设置参数信息与综合性能等级的对应关系表格时,还需要确定等级A、B、……等的等级高低关系。等级高低关系是基于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分别所在的范围确定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体现了该无线网络的通信效率,从用户的角度而言,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体现了该无线网络的上网效率,将综合性能等级最高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而非将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最强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在确定目标无线网络后,就可以向所述目标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虽然是综合性能最好的无线网络,但是,在连接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无法连接成功,例如,密码不正确,所以,如果连接未成功,还可以按照综合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向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直到与其中的一个无线网路连接成功。
当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设置:在扫描到无线网络后,确认连接成功过的和/或未设置密码的无线网络的列表,获取所述列表中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并根据列表中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获得列表中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将所述综合性能最高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并向所述目标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这样,避免了无效的发起连接请求的操作。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无线网络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起连接请求的无线网络是基于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确定的综合性能最好的,所以终端设备在连接上该无线网络后,上网效率比较高。
图2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在接收到预定指令时,进行全信道扫描,获取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信道利用率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A=(L/c)/(L/c+Ta+Tb)
其中,A表示信道利用率,L表示发送方一个发送周期内发送的数据量,c表示发送方的速率,Ta表示发送延时,Tb表示接收延时。
上述仅仅是一个举例,所述信道利用率还可以通过其他公式获得,例如,还可以通过预设时间内该信道传输数据的大小与数据的传输能力比值获得。
需要说明的是,信道利用率可以基于不同的公式,当基于发送方而言,信道利用率可以是一个发送周期数据的有效发送时间与这个发送周期的比值,发送周期是发送方从发送数据开始,直到接收到该发送数据的确认帧,L/c表示一个发送周期数据的有效发送时间,L/c+Ta+Tb表示了一个发送周期,发送周期具体是有效发送时间、发送延时、接收延时之和。目前的通信通道实际是一种排队系统,当有发送请求时,可以存入队列,按照队列的顺序依次发送队列中的数据。基于目前的排队系统,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信道利用率越大,表示发送延时和接收延时的时间越短,即该数据等待发送的时间越短,也可以理解为,该信道的综合性能越好。即信道利用率与综合性能呈正向关系。
信道利用率还可以基于信道本身而言,即预设时间内该信道传输数据的大小与数据的传输能力比值,即信道平均被占用的程度,如果信道利用率是10%,表示这个信道平均在10%的时间是被占用的(处于忙的状态),而平均在90%的时间是不被占用的(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是基于信道本身而言,信道利用率越大,表示该信道被占用的越严重,大部分时间处于忙碌的状态,则综合性能必然下降,所以信道利用率和综合性能呈反向关系。
所以,当信道利用率基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公式时,信道利用率与综合性能的关系是会改变的。
所述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包括:无线接入点的个数和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终端的个数。
作为举例,以信道6为例,假设信道6中有3个无线接入点a、b、c,无线接入点a中连接了手机1、手机2,无线接入点b中连接了手机3,无线接入点c中连接了手机4、手机5、手机6。那么信道6中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为:无线接入点a对应的无线路由A、无线接入点b对应的无线路由B、无线接入点c对应的无线路由C、无线接入点a连接的手机1、手机2、无线接入点b中连接了手机3,无线接入点c中连接了手机4、手机5、手机6,即总共9个无线设备。如果手机1通过创建的热点或者通过蓝牙为其它无线终端7提供上网服务,那么在计算信道6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时还需要加上无线终端7。上述举例中的手机也可以是其它无线终端,例如,笔记本、平板电脑等。
步骤S202,为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分别设置权重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有三项: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需要为每一项设置权重值,权重值的设置可以基于经验值设置,还可以是根据历史记录设置,例如,历史连接过的无线网络的这三个参数信息的值,以及在这三个参数信息的值的对应下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可以根据用户上传下载数据的速度进行评定.
即,获取历史连接记录中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的值以及所述参数信息的值对应的用户上传和/或下载数据的平均速度;
基于获取的参数信息的值以及所述参数信息的值对应的用户上传和/或下载数据的平均速度,根据公式计算获得每项参数信息的权重;
其中,f表示用户上传和/或下载数据的平均速度,aj表示第j项参数信息,kj表示需要计算的第j项参数对应的权重,n表示共参考n项参数信息,n还表示需要至少n条历史记录。
作为举例,将公式展开为a1k1+a2k2+a2k3=f,可以看出,实际上是一个一次三项式,采用ax+by+cz=f表述,a表示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的权重,b表示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的权重,c表示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的权重,x、y、x、f可以根据下述值代入上述公式ax+by+cz=f:历史连接过的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为x,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为y,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为z时,通过用户上传和或下载数据的平均速度。当有三组数据时,就可以求得a、b、c的值,即可以根据历史记录获得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的权重,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的权重,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的权重。为了更精确的计算权重值,还可以根据大量的历史记录进行拟合获得具体的权重值。
在计算获得权重后,就可以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的值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每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当然,计算出的权重值有可能是负值。例如,当信道利用率越高,综合性能越低时,即参数信息与综合性能呈现反向关系时,参数信息对应的权重就是负值。
步骤S203,根据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的值生成所述无线网络的每项参数信息对应的分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的值生成所述无线网络的每项参数信息对应的分数,例如,信号强度越强,分数越高;信道利用率越低,分数越高;无线设备越少分数越高。将每项参数信息的值与综合性能的正反向关系通过分数体现出来。如果将每项参数信息的值与综合性能的正反向关系通过分数体现出来,那么权重的值就均为正数。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不同的信道利用率公式,信道利用率和分数也可能会呈现不同的正反向关系。
当然,设置了分数之后,还可以根据历史记录计算获得每项参数的权重值。只是代入公式中的xyz是每项参数的分数,而非每项参数的值。
步骤S204,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对应的分数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每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公式计算每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其中,所述mi表示第i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aj表示第j项参数信息对应的分数,kj表示第j项参数信息的权重,n表示总共有n项参数信息。当某一项参数信息的权重设置为0时,表示计算综合性能是不考虑该项参数信息。
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仅参考上述列举的参数信息中的一项或两项,当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再设置其它的参数信息,例如,信道之间的干扰率。
步骤S205,将所述综合性能最高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并向所述目标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
该步骤与步骤S103内容一致,具体可参照步骤S10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描述了如何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获得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还描述了如何设置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的权重,由于权重值的设置过程可以根据历史记录获得,所以,权重值的设置更合理,计算的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更符合无线网络的真实性能,用户根据综合性能可以选择上网效率最高的无线网络发起连接。。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终端设备3可以是内置于现有的例如手机、笔记本等终端设备内的软件单元、硬件单元或者软硬结合的单元,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挂件集成到所述现有的例如手机、笔记本等终端设备中,还可以作为新的独立的终端设备存在。
所述终端设备3包括:
参数信息获取模块31,用于在接收到预定指令时,进行全信道扫描,获取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
综合性能计算模块32,用于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获得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连接请求发送模块33,用于将所述综合性能最高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并向所述目标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
可选的,所述综合性能计算模块32还用于:
为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分别设置权重值,并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每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可选的,所述综合性能计算模块32包括:
分数计算单元321,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的值生成所述无线网络的每项参数信息对应的分数;
综合性能计算单元322,用于通过公式计算每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其中,所述mi表示第i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aj表示第j项参数信息对应的分数,kj表示第j项参数信息的权重,n表示总共有n项参数信息。
可选的,所述信道利用率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A=(L/c)/(L/c+Ta+Tb)
其中,A表示信道利用率,L表示发送方一个发送周期内发送的数据量,c表示发送方的速率,Ta表示发送延时,Tb表示接收延时。
可选的,所述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包括:无线接入点的个数和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终端的个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装置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4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存储器4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42。所述处理器4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2时实现上述各个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S103。或者,所述处理器4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2时实现上述终端设备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3所示模块31至33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4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4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42在所述终端设备4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42可以被分割成参数信息获取模块、综合性能计算模块、连接请求发送模块。
所述参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预定指令时,进行全信道扫描,获取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
所述综合性能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获得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所述连接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综合性能最高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并向所述目标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
其它模块或者单元可参照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40、存储器4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仅仅是终端设备4的一个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4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述处理器4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4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4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4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4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4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4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4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4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4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4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预定指令时,进行全信道扫描,获取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
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获得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将所述综合性能最高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并向所述目标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获得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包括:
为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分别设置权重值,并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每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每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的值生成所述无线网络的每项参数信息对应的分数;
通过公式计算每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其中,所述mi表示第i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aj表示第j项参数信息对应的分数,kj表示第j项参数信息的权重,n表示总共有n项参数信息。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利用率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A=(L/c)/(L/c+Ta+Tb)
其中,A表示信道利用率,L表示发送方一个发送周期内发送的数据量,c表示发送方的速率,Ta表示发送延时,Tb表示接收延时。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包括:无线接入点的个数和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终端的个数。
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预定指令时,进行全信道扫描,获取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值、无线网络所在信道的信道利用率以及无线网络所在信道接入的无线设备个数。
综合性能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获得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连接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综合性能最高的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并向所述目标无线网络发起连接请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性能计算模块还用于:
为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分别设置权重值,并根据扫描到的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每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性能计算模块包括:
分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网络的参数信息的值生成所述无线网络的每项参数信息对应的分数;
综合性能计算单元,用于通过公式计算每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
其中,所述mi表示第i个无线网络的综合性能,aj表示第j项参数信息对应的分数,kj表示第j项参数信息的权重,n表示总共有n项参数信息。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1476461.6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040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6461.6A CN10804035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6461.6A CN10804035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40358A true CN108040358A (zh) 2018-05-15
CN108040358B CN108040358B (zh) 2020-07-31

Family

ID=62098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6461.6A Active CN10804035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40358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2757A (zh) * 2018-05-17 2018-10-26 北京维康恒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终端与无线访问接入点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9618394A (zh) * 2019-02-13 2019-04-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02738A (zh) * 2018-06-12 2019-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1510965A (zh) * 2020-01-06 2020-08-07 普联国际有限公司 漫游阈值的确定方法、装置、无线桥接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56360A (zh) * 2020-03-26 2020-08-18 深圳市炬力北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频道选择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55905A (zh) * 2020-04-13 2020-08-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277A (zh) * 2020-08-07 2020-11-13 上海汉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器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040564A (zh) * 2020-08-25 2020-12-04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351473A (zh) * 2020-11-05 2021-02-09 杭州网银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WiFi接入点信道的方法、系统
CN114024633A (zh) * 2021-11-04 2022-02-08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2.4g网络的信道选择方法、装置、电视机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9067A (zh) * 2013-11-22 2014-03-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信道重新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4244366A (zh) * 2014-09-17 2014-1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US20150312831A1 (en) * 2014-04-23 2015-10-29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Dynamic Algorithms for WLAN-Cellular Performance Estimation, Access Selection, and Traffic Offload
CN106231676A (zh) * 2016-07-29 2016-12-1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WiFi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6658652A (zh) * 2016-12-07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WiFi热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33324A (zh) * 2017-07-18 2017-11-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选择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9067A (zh) * 2013-11-22 2014-03-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信道重新分配方法和装置
US20150312831A1 (en) * 2014-04-23 2015-10-29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Dynamic Algorithms for WLAN-Cellular Performance Estimation, Access Selection, and Traffic Offload
CN104244366A (zh) * 2014-09-17 2014-1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6231676A (zh) * 2016-07-29 2016-12-1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WiFi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6658652A (zh) * 2016-12-07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WiFi热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33324A (zh) * 2017-07-18 2017-11-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选择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2757A (zh) * 2018-05-17 2018-10-26 北京维康恒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终端与无线访问接入点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0602738A (zh) * 2018-06-12 2019-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9618394A (zh) * 2019-02-13 2019-04-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18394B (zh) * 2019-02-13 2021-04-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10965A (zh) * 2020-01-06 2020-08-07 普联国际有限公司 漫游阈值的确定方法、装置、无线桥接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56360A (zh) * 2020-03-26 2020-08-18 深圳市炬力北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频道选择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55905A (zh) * 2020-04-13 2020-08-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277A (zh) * 2020-08-07 2020-11-13 上海汉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器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040564A (zh) * 2020-08-25 2020-12-04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351473A (zh) * 2020-11-05 2021-02-09 杭州网银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WiFi接入点信道的方法、系统
CN114024633A (zh) * 2021-11-04 2022-02-08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2.4g网络的信道选择方法、装置、电视机及存储介质
CN114024633B (zh) * 2021-11-04 2024-05-14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2.4g网络的信道选择方法、装置、电视机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40358B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0358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18373A (zh) 链路选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295594B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337707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88716A (zh) 一种域名解析服务器的排序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40630A (zh) 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629594A (zh) 支付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9120524A (zh) 链路聚合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27459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949031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扫描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954225A (zh) 无线漫游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设备
WO2016176864A1 (zh) 电动汽车预约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020098A (zh) 负荷均衡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294811A (zh) 网络检测方法、网络检测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4684091B (zh) 网络架构调整方法、装置、网络调度控制器及基站
CN111769985A (zh) 一种数据流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7968848A (zh) 一种获取ip地址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77896B (zh) wifi热点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275157A (zh) 一种基站的nprace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7148035A (zh) 频段选择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设备
CN10722293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404752A (zh) 基于信号强度的频点选取方法及物联网终端
CN110461006A (zh) 降低wlan干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379384A (zh) 无线网络安全隔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708141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扫描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