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4348B - 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4348B
CN108024348B CN201610966093.2A CN201610966093A CN108024348B CN 108024348 B CN108024348 B CN 108024348B CN 201610966093 A CN201610966093 A CN 201610966093A CN 108024348 B CN108024348 B CN 1080243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resourc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rs
resour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60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4348A (zh
Inventor
周国华
唐臻飞
赵悦莹
唐浩
张鹏
魏冬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6109660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24348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JP2019522730A priority patent/JP7063895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7/104548 priority patent/WO2018082423A1/zh
Priority to CA3042309A priority patent/CA3042309C/en
Priority to EP17867297.8A priority patent/EP3528570B1/en
Priority to KR1020197015907A priority patent/KR102284528B1/ko
Priority to BR112019008507A priority patent/BR112019008507A2/pt
Publication of CN108024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4348A/zh
Priority to US16/397,528 priority patent/US1112916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4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4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该方法公开了基站发送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包括多个资源单元;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占用不同的资源单元;所述基站向接收所述第二载波的用户设备发送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提高了通信系统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载波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常每个载波是通过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FDM)的方式进行部署,两个载波之间保留有保护间隔。例如,载波一占用固定的10M带宽,载波二占用固定的20M带宽,载波一和载波二保留一定的保护间隔带宽。
传统的载波宽度一般是固定的,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固定为5M,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固定为1.4M、3M、5M、15M、20M等。采用固定的载波带宽,在频谱不规则的时候容易造成频谱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还可以将载波的宽度定义为可变带宽。例如,载波的带宽可以从3M到10M之间灵活设置。变化的粒度可以是一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180K)的粒度或者是一个子载波(15K)的粒度。
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载波重叠的实际应用场景。通过载波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可以使两个载波共享频谱资源,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因此有必要考虑实现载波重叠的应用场景。然而,在两个载波的重叠部分中,如果两个载波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同时传输信号时,会造成载波之间的相互干扰,导致两个载波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解决在载波重叠的应用场景,载波之间相互干扰,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发送的方法,包括:基站发送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包括多个资源单元;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占用不同的资源单元;所述基站向接收所述第二载波的用户设备发送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可以共享相同的资源区域,例如,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在相同的资源区域上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过量重叠。两个载波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基站将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通知UE,以便于UE能够确定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避免了对第一载波造成干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资源区域可以是时域上的资源,例如,OFDM符号(或者称为符号)、时隙、子帧等。资源区域也可以是频域上的资源,例如,频域带宽、PRB、子载波等。资源区域还可以是空域上的资源。资源单元可以是资源区域的基本组成单元,例如OFDM符号、子载波、资源单元(RE)等。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可包括图案标识,所述图案标识指示一种或多种固定图案,所述固定图案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例如,可以通过固定图案来标识第一载波的CRS和CSI-RS等导频信道所在的位置。可选地,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偏移值和/或位置密度。偏移值可以是频域上的偏移值,也可以是时域上的偏移值。位置密度可以为导频密度或天线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物理参数,所述物理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例如,这些物理参数可以包括时域偏移的符号数,频域偏移的子载波数(或者是物理小区ID),天线端口数(或者是导频密度或密度索引),子帧号,重叠带宽,时隙号,帧号等。通过这些物理参数,可以计算出第一载波的CRS和CSI-RS等参考信号所在的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时域上的符号数和/或频域上的带宽。例如,通过该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可以确定第一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如PCFICH、PDCCH、PHICH等)的位置。可选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的起始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载波来自第一系统,所述第二载波来自第二系统。例如,第一系统可以为LTE系统,第二系统可以为NR系统;或者第一系统可以为NR系统,第二系统可以为LTE系统。可选地,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也可以来自相同的系统。当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来自不同的系统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实现两种系统的兼容,并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接收的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收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包括多个资源单元;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占用不同的资源单元;用户设备获取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可以共享相同的资源区域,例如,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在相同的资源区域上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过量重叠。两个载波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UE从基站获取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能够确定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避免了对第一载波造成干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资源区域可以是时域上的资源,例如,OFDM符号(或者称为符号)、时隙、子帧等。资源区域也可以是频域上的资源,例如,频域带宽、PRB、子载波等。资源区域还可以是空域上的资源。资源单元可以是资源区域的基本组成单元,例如OFDM符号、子载波、资源单元(RE)等。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可包括图案标识,所述图案标识指示一种或多种固定图案,所述固定图案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例如,可以通过固定图案来标识第一载波的CRS和CSI-RS等导频信道所在的位置。可选地,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偏移值和/或位置密度。偏移值可以是频域上的偏移值,也可以是时域上的偏移值。位置密度可以为导频密度或天线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物理参数,所述物理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例如,这些物理参数可以包括时域偏移的符号数,频域偏移的子载波数(或者是物理小区ID),天线端口数(或者是导频密度或密度索引),子帧号,重叠带宽,时隙号,帧号等。通过这些物理参数,可以计算出第一载波的CRS和CSI-RS等参考信号所在的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时域上的符号数和/或频域上的带宽。例如,通过该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可以确定第一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如PCFICH、PDCCH、PHICH等)的位置。可选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的起始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载波来自第一系统,所述第二载波来自第二系统。例如,第一系统可以为LTE系统,第二系统可以为NR系统;或者第一系统可以为NR系统,第二系统可以为LTE系统。可选地,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也可以来自相同的系统。当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来自不同的系统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实现两种系统的兼容,并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际中基站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基站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基站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发射器用于支持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向UE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接收基站所发送的信息或指令。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基站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E,该UE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UE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UE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基站和UE。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基站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UE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实现了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重叠,提高了通信系统中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位置的确定方式,基站可以根据该确定方式生成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并通知UE,使得UE能够识别并不使用这些位置接收信号,避免造成载波之间的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重叠方式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重叠方式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重叠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发送的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频资源的配置方式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发送的方式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发送的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六种CRS的打孔位置Pattern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SI-RS打孔位置的Pattern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区域信号的指示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区域信号的指示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区域信号的指示方式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区域信号的指示方式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区域信号的指示方式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通信系统中在载波重叠时,载波之间相互干扰,导致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图1A、图1B或图1C所示的通信系统为例中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用以在提高通信系统中资源利用率同时,消除载波之间的干扰。
如图1A、图1B和图1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100。该通信系统100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ase station,BS)和多个UE。譬如,在图1A、图1B和图1C中,多个UE可以分别标识为UE40A-40E。
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如图1A所述的通信系统100中,所述多个UE可以都位于同一个基站的覆盖之下,所述多个UE可以由同一个基站服务。例如,在图1A中,UE40A-40E都位于基站20的覆盖下,由基站20服务。
可选地,如图1B所示,通信系统100中所述多个UE也可以位于不同的基站覆盖之下,例如,图1B中包括基站20、基站22和基站24。UE40A和UE40B位于基站22覆盖之下,UE40A和UE40B由基站22服务;UE40C位于基站20覆盖之下,由基站20服务;UE40D和UE40E位于基站24覆盖之下,UE40D和UE40E由基站24服务。
图1C和图1B的区别在于,通信系统100中两个基站之间存在重叠的覆盖区域。如图1C所示,基站20位于自己的覆盖区域内,基站22位于基站20和基站22的重叠覆盖区域中,基站24位于基站20和基站24的重叠覆盖区域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系统100可以为各种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technology,RAT)系统,譬如例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DMA,SC-FDMA)和其它系统等。术语“系统”可以和“网络”相互替换。CDMA系统可以实现例如通用无线陆地接入(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UTRA),CDMA2000等无线技术。UTRA可以包括宽带CDMA(wideband CDMA,WCDMA)技术和其它CDMA变形的技术。CDMA2000可以覆盖过渡标准(interim standard,IS)2000(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等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通用无线陆地接入(evolved UTRA,E-UTRA)、超级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 OFDMA等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UMTS以及UMTS演进版本。3GPP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基于LTE演进的各种版本是使用E-UTRA的UMTS的新版本。此外,所述通信系统100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即5G系统。只要可以实现载波重叠,都适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可以仅实现一种系统,还可以同时实现多种系统,例如同时实现LTE系统和NR系统。对通信系统100中的任意一个基站或UE来说,可以仅支持一种系统,还可以同时支持多种系统。如图1A、图1B和图1C中,基站20、基站22和基站24可以支持一种系统,也可以同时支持多种统;UE40A-E可以支持一种系统,还可以同时支持多种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站(例如基站20、基站22和基站24)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UE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在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系统中,称为节点B(Node B)等。为方便描述,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上述为UE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基站或BS。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UE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所述UE也可以称为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终端(terminal),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等。为方便描述,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UE。
需要说明的是,图1A、图1B和图1C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支持的系统类型、所包含的基站、UE的数量和类型仅仅是一种例举,本发明实施例也并不限制于此。为简明描述,不在附图中一一描述。此外,在如图1A、图1B和图1C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尽管示出了基站20、基站22和基站24,以及多个UE,但所述通信系统100可以并不限于包括所述基站和UE,譬如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或用于承载虚拟化网络功能的设备等,这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一一详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允许两个载波之间重叠,在重叠区域上灵活地并发两个载波各自的信号,使得两个载波能够共享重叠的频谱资源,从而提高频率的利用率。载波重叠的方式可以参见图2A、图2B、图2C。如图2A、图2B、图2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三种载波重叠的方式。如图2A所示,载波一和载波二部分重叠;如图2B所示,载波一和载波二全部重叠;如图2C所示,载波一和载波二过量重叠。本发明实施例中,载波一和载波二可以分别来自不同的系统,例如,载波一来自LTE系统,载波二来自NR系统。如前文所述,通信系统100是可以同时支持多种系统的,例如同时支持LTE系统和NR系统。因此,载波一和载波二可以来自不同的系统。当然,对于载波一和载波二可以来自同一个系统的情形,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载波一和载波二来自哪种类型的网络系统。这里的LTE系统和NR系统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本发明实施例不仅限于这两种系统。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结合LTE系统和NR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发送的方式示意图。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图中包括载波301、载波302和载波303。图3的水平方向坐标为时域,垂直方向坐标为频域。为了提高频谱的利用率,载波301~303可以是由载波一、载波二在频谱上重叠形成的。载波重叠的方式可以参见图2A、图2B、图2C所示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说的载波可以是任意格式的信号载体,例如,可以为数字信号或者模拟信号。载波可以占用时域上的资源,也可以占用频域上的资源,还可以同时占用时域、频域的资源(简称时频资源),还可以占用空域上的资源。在频域上,可以占用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或者也可以是以子载波为粒度,譬如至少两个子载波。在时域上,可以以子帧为单位进行配置。时频资源的配置方式可以参考图4所示的实施例。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频资源的配置方式示意图。在OFDM技术中,以15KHz为子载波频宽,10ms为一个无线帧,1ms为一个子帧和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调度周期,在频域和时域上灵活分配资源。如图4所示,每个子载波1ms子帧可以包括2个时隙,每个时隙包括6或7个OFDM符号。每个子载波上的一个符号定义为一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是频时域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频率上连续的12个子载波持续一个时隙的资源定义为一个资源块RB。基站可以RB为粒度给不同用户分配资源,调度数据传输。在物理层定义的RB,也称为PRB,每个PRB在频域上占用180KHz。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发送的方式示意图。参考图5A,对图3中的载波301的发送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载波301可以由载波一和载波二在频谱上重叠形成。示例性地,载波一可以是来自LTE系统的载波(简称为LTE载波),载波二可以是来自NR系统的载波(简称NR载波)。假设载波301的发送时刻为LTE的发送时隙,此时,LTE载波中可以占用整个载波301的时频资源。则载波301可以用于发送LTE的控制区域信号,例如,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CFI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物理H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ARQindicator channel,PHICH)等。载波301还可以用于发送LTE的导频信道,例如,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等。载波301还可以用于发送LTE的业务信道,例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而此时NR载波为了不对频谱重叠部分的LTE载波造成干扰,在该频谱重叠部分上可以不发送任何NR信号。为方便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LTE信号可以指代LTE的控制区域信号、导频信道、业务信道中任意一种或多种。NR信号可以指代NR的控制区域信号、导频信道、业务信道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在一些例子中,LTE或NR的控制区域信号所在的区域可以称为LTE或NR的控制区域。载波303可以和载波301采用相同的发送方式,对载波303的发送方式,本发明不再赘述。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发送的方式示意图。参考图5B,对图3中的载波302的发送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载波302可以由载波一和载波二在频谱上重叠形成。同样地,以载波一为LTE载波,载波二为NR载波为例进行说明。假设载波302的发送时刻为NR的发送时隙,为了维持LTE系统小区的可用性,需要在NR发送时隙,即载波302中发送LTE的控制区域信号(例如包括PCFICH、PDCCH、PHICH等)、导频信道(例如包括CRS、CSI-RS等)等,但LTE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可以不进行调度,即不发送LTE信号。此时,NR载波可以使用LTE载波空出来的资源,例如LTE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并且,为了不对频谱重叠部分上的LTE载波造成干扰,在发送LTE信号的RE位置不发送NR信号。即对NR系统来说,发送LTE信号且不发送NR信号的RE位置可以设置为零功率资源粒(zero-power RE,ZP-RE)或哑资源粒(muted RE),即NR系统在该RE位置上不发送信号。在一些例子中,ZP-RE或muted RE也称为空符号或空RE。ZP-RE、muted RE、空符号、空RE可以指代同一概念,可以相互互换。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子中,ZP-RE可以是一块位于LTE载波和NR载波重叠区域的时频资源,在该时频资源上,NR系统的基站不发送功率或者将发送功率设置为零,NR的UE不在该位置上接收信号或者将接收功率设置为零。但是,LTE系统的基站和UE可以通过该特定的时频资源进行通信。当然,ZP-RE也可以是特定的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功能类似。
例如,在图5B中,LTE载波上的阴影区域代表的RE用于发送LTE的控制区域信号、导频信道,空白区域代表的RE不发送LTE信号。NR载波上,空符号用于发送LTE的控制区域信号,ZP-RE用于发送LTE的导频信道,因此,NR载波在除了空符号和ZP-RE之外的RE发送NR信号。由图5B中可以看出,在LTE载波和NR载波频谱重叠区域中,LTE信号和NR信号刚好是错开发送的,即,LTE载波和NR载波分别使用各自的RE。
ZP-RE和空符号对NR载波来说性质是相同的,本发明实施例以ZP-RE为例进行说明。由于ZP-RE的存在,在频谱重叠的区域中,NR的可用资源可以认为被ZP-RE打孔(puncture)。NR的信号,例如,PDSCH,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PDCCH等,需要避开ZP-RE所在的位置,才能被NR的UE准确接收。为了使NR的UE能够正常地解调接收到的信号,基站需要将ZP-RE的位置通知NR的UE。为了形象地描述,ZP-RE的位置也可以称为打孔位置,即NR的UE会把ZP-RE位置上的信号剔除掉。
ZP-RE的位置包括LTE的导频信道(CRS、CSI-RS)所在的位置和控制区域信号(PCFICH、PDCCH、PHICH)所在的位置。下面分以下四种情况进行说明:
一、载波一(LTE载波)的CRS所在的打孔位置的确定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设置一系列的图案(pattern),通过Pattern的样式指示打孔位置。Pattern可以通过灵活的粒度来构造。例如,在时域上,可以以OFDM符号(或者称为符号)、时隙、子帧等粒度构造。在频域上,可以全带宽、半个PRB、一个PRB、若干个子载波等粒度构造。图6中以2个PRB粒度为例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六种CRS的打孔位置Pattern示意图。如图6所示,假设LTE1天线的情况下CRS的打孔位置包括Pattern 1、Pattern 2、Pattern 3;LTE2天线的情况下CRS的打孔位置包括Pattern 4、Pattern 5、Pattern 6。图中阴影小方块代表CRS所在的位置,即打孔位置。其他数量的天线,例如4天线的情况类似。可以预先在UE上配置各种固定的Pattern,基站可以将Pattern ID(identifier,标识)通知UE,UE根据Pattern ID确定出当前使用的Pattern,从而确定打孔位置。例如,UE从基站接收到的Pattern ID等于5,则可以确定当前使用Pattern 5,根据Pattern 5确定打孔位置。
可选地,还可以针对每一种天线数量分别定义一个母Pattern,例如将图6中的Pattern 1定义为1天线的母Pattern。其他的Pattern可以相对母Pattern进行偏移(shift),通过设置偏移值可以从母Pattern得到当前使用的Pattern。例如,Pattern 2相对Pattern 1向上偏移一格,Pattern 3相对Pattern 1向上偏移两格。还可以将图6中Pattern3定义为2天线的母Pattern,其他的Pattern偏移方式类似。
可选地,还可以针对多种天线数量的情况定义一个母Pattern。基站可以将shift值、天线数通知UE,UE根据shift值、天线数以及结合母Pattern,推导出更多的Pattern样式。UE可以在接入到通信系统的初始阶段,即接收载波之前,根据shift值、天线数以及母Pattern得到多种Pattern样式,并进行配置;还可以在接收到载波时才推导出当前使用的Pattern。其中,频域的shift值还可以通过物理小区ID计算获得,即UE还可以根据物理小区ID获得shift值。天线数还可以通过例如导频密度获得,即UE可以结合母Pattern和导频密度获得对应的Pattern。例如,图6中的Pattern 1为母Pattern,如果要得到Pattern 6,则基站可以将shift值设置为2,导频密度设置为2,并将该参数通知UE。UE可以根据shift等于2将母Pattern向上移动2个RE,根据导频密度等于2将母Pattern的密度乘以2,从而获得Pattern 6。
对于Pattern的shift值的设置,可以在频域上以子载波为粒度进行偏移,或者可以在时域上以OFDM符号(或者称为符号)为粒度进行偏移,还可以同时在频域和时域上进行偏移。如果打孔位置是母Pattern在时域上偏移得到的,则将时域上的shift值通知UE;如果打孔位置是母Pattern在频域上偏移得到的,则将频域上的shift值通知UE;如果打孔位置是母Pattern在时域和频域上偏移得到的,则将时域和频域上的shift值通知UE。
二、载波一(LTE载波)的CSI-RS所在的打孔位置的确定方式
LTE载波的CSI-RS所在的位置,包括CSI-RS所在的子帧(或时隙)、CSI-RS所在的子帧(或时隙)上的时频域位置。可选地,LTE载波的CSI-RS的打孔位置也可以通过固定的Pattern来表示。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SI-RS打孔位置的Pattern示意图。如图7所示,CSI-RS在一个周期内出现4次,每次占用2个RE。和第一种情况类似,基站可以将Pattern ID通知UE,UE根据Pattern ID确定出当前使用的Pattern,从而确定打孔位置。或者,还可以定义一个母Pattern,则基站还需要将偏移值通知UE。
可选的,CSI-RS的打孔位置Pattern和CRS的打孔位置Pattern可以是使用不同的Pattern中表示,也可以在一个Pattern中表示。即,可以将图6所示的Pattern和图7所示的Pattern分开为两个独立的Pattern、也可以将图6所示的Pattern和图7所示的Pattern合并为一个Pattern。
三、载波一(LTE载波)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所在的打孔位置的确定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通过公式来计算LTE载波的RS的打孔位置。其中,RS可以包括CRS和CSI-RS等参考信号,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LTE载波的RS的打孔位置分布:
ZP(k,l)=f(SSC,SOS,M,itti,B,……)
其中,k,l为所在子帧的时频位置坐标,即第k个OFDM符号,第l个子载波。计算k,l的物理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或多个参数:Sos,Ssc,M,itti,B,……等。其中,Sos表示时域偏移的符号数,Ssc表示频域偏移的子载波数(或者是物理小区ID),M表示天线端口数(或者是导频密度或密度索引),itti表示子帧号,B表示重叠带宽。还可以包括例如时隙号、帧号等。基站将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参数发送给UE,以便于UE计算出k,l,从而获知LTE载波的RS的打孔位置。可选地,还可以由基站根据上述的公式计算出LTE载波的RS的打孔位置,然后将RS的打孔位置通知UE。
四、载波一(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所在的打孔位置的确定方式
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通常位于每个子帧的前1~3个符号,即可以占用1个、2个或3个符号。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区域信号的指示方式示意图。如图8所示,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占用了子帧的前X个符号。对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进行打孔位置的确定时,可以将此时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占用的符号数X通知UE。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例如配置为多媒体广播多播单频网(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Single Frequency Network,MBSFN)的子帧,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固定为子帧的前2个符号,即X固定为2,不随每个TTI的调度情况而变化。因此,基站可以UE接入通信系统的初始阶段,例如通过广播消息、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系统消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等,将符号数X通知UE。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区域信号的指示方式示意图。可选地,如图9所示,针对NR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也是在子帧的前1~n个符号的场景,可以将LTE载波和NR载波在时域上错开Y个符号。此时,基站可以将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的符号数X和偏移符号数Y通知UE。同样地,基站可以在UE接入的初始阶段将X和Y通过例如广播消息通知UE。
可选地,当载波一和载波二部分重叠或过量重叠时,可以采用如图10所示的控制区域指示方式。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区域信号的指示方式示意图。如图10所示,由于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和NR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都是出现在子帧最开始部分的OFDM符号。为了避免两个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互相干扰,可以将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例如PDCCH)所在频域位置与NR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例如PDCCH)所在频域位置采用FDM隔开。图10中,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和NR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在频域上不重叠。此时,基站可以把LTE载波控制区域信号的时域符号数X、频域的宽度Y以及位置Z通知UE。例如,基站可以在NR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例如下行控制信息)中指示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所占用的符号数X、频域的宽度Y以及位置Z。其中,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的位置Z可以通过该控制区域信号的起始频域位置、起始PRB位置或起始子载波位置等表示。UE接收到包含X、Y、Z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可以通过解调下行控制信息获得X、Y、Z的值。因此,UE在可以根据X、Y、Z的值确定LTE的控制区域的打孔位置,如图10所示的空RE。
可选地,当载波一的控制区域和载波二的控制区域重叠时,可以采用如图11所示的控制区域指示方式。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区域信号的指示方式示意图。如图11所示,当LTE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和NR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重叠时,基站在调度控制区域的控制信息的时候,可以通过调度LTE载波的控制信息,空出部分空闲的CCE资源,用于调度NR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例如下行控制信息)。并且,基站可以在该NR载波的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LTE载波的控制区域所占符号数X。可选地,基站还可以在该NR载波的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Pattern ID、LTE载波控制区域的频域宽度Y以及位置Z、用于计算RS位置的物理参数等信息。可选地,该NR载波的下行控制信息中还可以携带指示NR载波的控制区域位置信息,用于指示NR载波的控制区域位置。或者,该NR载波的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直接携带NR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例如,PDCCH。UE接收到该NR载波的下行控制信息后,可以通过解调下行控制信息获得X等值。因此,UE在可以根据X等值确定LTE的控制区域的打孔位置。
可选地,当载波一的控制区域和载波二的控制区域完全重叠时,可以采用如图12所示的控制区域指示方式。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区域信号的指示方式示意图。如图12所示,NR载波包括NR主载波和NR辅载波,NR主载波与NR辅载波采用了载波聚合的技术。其中,NR辅载波和LTE载波在频谱上重叠,例如,NR辅载波的控制区域和LTE载波的控制区域完全重叠。基站可以将NR辅载波控制区域关闭,即NR辅载波不使用与LTE载波控制区域重叠部分的资源,如图12中的X个OFDM符号全部为LTE载波的控制区域。基站从与NR辅载波聚合的NR主载波上向UE发送下行控制信息,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LTE载波的控制区域占用的符号数X。UE接收到NR主载波的下行控制信息后,通过解调下行控制信息可以获得X的值,从而确定LTE控制区域的打孔位置,如图12所示的空RE。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将LTE载波的导频信道打孔位置、RS打孔位置、控制区域信号打孔位置等通知NR的UE,以便于NR的UE能够避开这些打孔位置,不对LTE的UE接收的LTE载波造成干扰。同时,由于LTE载波和NR载波存在重叠资源,NR载波可以使用LTE载波的空余资源,并发NR业务,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四种LTE信号打孔位置的确定方式可以相互结合使用,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通过上述四种实现方式的简单变形获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四种实现方式。上述四种情况中,基站和UE的网络架构和通信方式可以参考图1A、图1B、图1C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实施例。上述四种情况中的基站可以同时支持LTE系统和NR系统,也可以支持其中一种系统。上述四种情况中的UE可以同时支持LTE系统和NR系统,也可以支持其中一种系统。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的信令交换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方法可以由基站和UE配合执行,包括如下步骤:
S1301:基站发送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包括多个资源单元;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占用不同的资源单元;所述基站向接收所述第二载波的用户设备发送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S1302:用户设备接收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包括多个资源单元;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占用不同的资源单元;用户设备获取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可是来自不同系统的载波,例如,第一载波来自LTE系统,第二载波来自NR系统。或者,第一载波来自NR系统,第二载波来自LTE系统。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以这两种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这两种系统,例如还可以为CDMA系统、TDMA系统、OFDMA系统等。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也可以来自同一系统,比如,都来自LTE系统或都来自NR系统。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可以来自同一个基站,并且分别发送给两个不同的UE。例如,图1C中,基站22将第一载波发送给UE40A,将第二载波发送给UE40B。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可以来自不同的基站,并且分别发送给两个不同的UE。同样以图1C为例,基站22将第一载波发送给UE40A,基站20将第二载波发送给UE40C。当然,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还可以是同一个基站或不同的基站发送给同一个UE的。
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可以共享同一资源区域,例如,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可以在频谱资源中部分重叠、全部重叠或过量重叠。通过共享频谱资源的方式,可以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资源区域可以通过灵活的粒度形成。例如,在时域上,可以以OFDM符号(或者称为符号)、时隙、子帧等粒度构造。在频域上,可以全带宽、半个PRB、一个PRB、若干个子载波等粒度构造。资源区域还可以是空域上的资源区域。资源单元可以包括RE、OFDM符号、子载波等。资源单元还可以包括其他形式的资源区域的基本组成单元。
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可以为资源单元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可以包括:例如,第一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导频信道、参考信号的打孔位置,这些位置上的资源单元也可以称为ZP-RE、muted RE、空符号、空RE。可选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可以包括Pattern ID,用于指示标识打孔位置的图案,例如,前文中提到的CRS的打孔位置Pattern、CSI-RS的打孔位置的Pattern。可选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计算RS的打孔位置的物理参数,或者是RS的打孔位置信息。可选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控制区域信号所占用的符号数X、频域的宽度Y以及位置Z。
基站将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通知UE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在UE接入系统的初始阶段,基站通过广播消息、系统消息等携带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来通知UE。或者,基站还可以通过第二载波的控制区域信号(例如,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来通知UE。UE可以根据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来确定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即打孔位置。在这些打孔位置上,基站不发送功率,UE不接收信号,从而保证第一载波不会受到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可以通过载波重叠的共享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基站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的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通知UE,以便于UE能够确定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并且在这些位置上不接收信号或者将接收功率设置为零,从而避免了对第一载波造成干扰。
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从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波传输方法、打孔位置的确定方式、打孔位置信息的通知方式等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UE、基站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图1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基站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可以是如图1A、图1B、图1C中所示的基站20、基站22或基站24。
所示基站包括收发器1401,控制器/处理器1402。所述收发器1401可以用于支持基站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UE之间收发信息。所述控制器/处理器1402可以用于执行各种用于与UE或其他网络设备通信的功能。在上行链路,来自所述UE的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接收,由收发器1401进行调解,并进一步由控制器/处理器1402进行处理来恢复UE所发送到业务数据和信令信息。在下行链路上,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由控制器/处理器1402进行处理,并由收发器1401进行调解来产生下行链路信号,并经由天线发射给UE。
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发送的方法可以由收发器1401和控制器/处理器1402配合实现。例如,收发器1401用于发送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包括多个资源单元;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占用不同的资源单元。控制器/处理器1402用于生成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收发器1401向接收所述第二载波的用户设备发送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403,可以用于存储基站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通信单元1404,用于支持基站与其他网络实体进行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图14仅仅示出了基站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基站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UE的一种可能的设计结构的简化示意图,所述UE可以是如图1A、图1B、图1C所示中的UE40A-UE40E中的一个。所述UE包括收发器1501,控制器/处理器15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503和调制解调处理器1504。
收发器1501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该输出采样并生成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站。在下行链路上,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发发送的第二载波。收发器1501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调制解调处理器1504中,编码器1541接收要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1542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提供输出采样。解调器1544处理(例如,解调)该输入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解码器1543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符号估计并提供发送给UE的已解码的数据和信令消息。编码器1541、调制器1542、解调器1544和解码器1543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504来实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
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发送的方法可以由收发器1501和调制解调处理器1504(或者控制器/处理器1502)配合实现。可选地,还可以由收发器1501、控制器/处理器1502和调制解调处理器1504配合实现。例如,收发器1501用于接收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包括多个资源单元;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占用不同的资源单元。调制解调处理器1504用于获取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所述空白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在共享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控制器/处理器1502也可以对UE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UE进行的处理。作为示例,控制器/处理器1502用于支持UE执行图13中的S1302部分中涉及UE的内容。存储器1503用于存储用于所述UE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基站、UE的控制器/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通信装置在第二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所述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包括多个资源单元,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在所述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载波的带宽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载波的带宽和所述天线端口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载波的CRS在所述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载波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信号,其中,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指示的位置上不承载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图案标识,所述图案标识指示一种或多种固定图案,所述固定图案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为业务信道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还包括偏移值和/或位置密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值是CRS母图案和所述第一载波中的CRS对应的CRS图案之间的频域偏移值。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用于第一系统,所述第二载波用于第二系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为长期演进LTE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新无线NR系统。
8.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UE或者UE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二载波上接收来自无线通信装置的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所述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包括多个资源单元,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在所述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载波的带宽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载波的带宽和所述天线端口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载波的CRS在所述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在所述第二载波上接收来自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信号,其中,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指示的位置上不承载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给所述UE的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图案标识,所述图案标识指示一种或多种固定图案,所述固定图案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为业务信道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还包括偏移值和/或位置密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值是CRS母图案和所述第一载波中的CRS对应的CRS图案之间的频域偏移值。
13.如权利要求8-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用于第一系统,所述第二载波用于第二系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为长期演进LTE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新无线NR系统。
1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在第二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的单元,所述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包括多个资源单元,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在所述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载波的带宽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载波的带宽和所述天线端口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载波的CRS在所述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用于在所述第二载波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信号的单元,其中,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指示的位置上不承载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图案标识,所述图案标识指示一种或多种固定图案,所述固定图案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为业务信道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还包括偏移值和/或位置密度。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值是CRS母图案和所述第一载波中的CRS对应的CRS图案之间的频域偏移值。
20.如权利要求15-19任一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用于第一系统,所述第二载波用于第二系统。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为长期演进LTE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新无线NR系统。
22.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UE包括:
用于在第二载波上接收来自无线通信装置的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的单元,所述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包括多个资源单元,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在所述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载波的带宽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载波的带宽和所述天线端口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载波的CRS在所述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用于在所述第二载波上接收来自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信号的单元,其中,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指示的位置上不承载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向所述UE发送的信号。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图案标识,所述图案标识指示一种或多种固定图案,所述固定图案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为业务信道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还包括偏移值和/或位置密度。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值是CRS母图案和所述第一载波中的CRS对应的CRS图案之间的频域偏移值。
27.如权利要求22-26任一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用于第一系统,所述第二载波用于第二系统。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为长期演进LTE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新无线NR系统。
29.一种用户设备UE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处理器包括:
用于在第二载波上接收来自无线通信装置的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的单元,所述第二载波至少部分和第一载波共享同一资源区域,所述资源区域包括多个资源单元,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在所述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载波的带宽和天线端口数,所述第一载波的带宽和所述天线端口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载波的CRS在所述资源区域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用于在所述第二载波上接收来自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信号的单元,其中,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指示的位置上不承载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向所述UE发送的信号。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UE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包括图案标识,所述图案标识指示一种或多种固定图案,所述固定图案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资源单元的位置。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UE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为业务信道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UE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单元指示信息还包括偏移值和/或位置密度。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UE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值是CRS母图案和所述第一载波中的CRS对应的CRS图案之间的频域偏移值。
34.如权利要求29-33任一所述的UE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用于第一系统,所述第二载波用于第二系统。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UE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为长期演进LTE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新无线NR系统。
3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21任一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和如权利要求22-28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
3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储存有计算机软件指令,当所述计算机软件指令被无线通信装置执行时,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方法被实现。
3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储存有计算机软件指令,当所述计算机软件指令被用户设备UE或者UE的处理器执行时,如权利要求8-14中的任一方法被实现。
CN201610966093.2A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80243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6093.2A CN108024348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PCT/CN2017/104548 WO2018082423A1 (zh) 2016-11-04 2017-09-29 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CA3042309A CA3042309C (en) 2016-11-04 2017-09-29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arrier,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EP17867297.8A EP3528570B1 (en) 2016-11-04 2017-09-29 Carrier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JP2019522730A JP7063895B2 (ja) 2016-11-04 2017-09-29 搬送波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基地局、ユーザ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KR1020197015907A KR102284528B1 (ko) 2016-11-04 2017-09-29 반송파 전송 방법, 기지국, 사용자 기기 및 시스템
BR112019008507A BR112019008507A2 (pt) 2016-11-04 2017-09-29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portadora, estação de base,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sistema
US16/397,528 US11129165B2 (en) 2016-11-04 2019-04-29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arrier,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6093.2A CN108024348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4348A CN108024348A (zh) 2018-05-11
CN108024348B true CN108024348B (zh) 2024-05-07

Family

ID=62076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6093.2A Active CN108024348B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9165B2 (zh)
EP (1) EP3528570B1 (zh)
JP (1) JP7063895B2 (zh)
KR (1) KR102284528B1 (zh)
CN (1) CN108024348B (zh)
BR (1) BR112019008507A2 (zh)
CA (1) CA3042309C (zh)
WO (1) WO20180824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1701B2 (en) * 2018-01-12 2022-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monitoring with overlapping resources
US10873967B2 (en) * 2018-02-02 2020-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preemption indicator
US20220231827A1 (en) * 2019-05-31 2022-07-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requency Band Sharing
EP3771126A1 (en) * 2019-07-25 2021-01-27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Spectrum optimiz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46136B2 (en) 2019-12-18 2022-02-08 Dish Wireles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overlapping component carriers
US11936599B2 (en) * 2020-03-11 2024-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ull-duplex index modulation
CN114430554A (zh) * 2020-10-29 2022-05-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689409B2 (en) * 2021-01-28 2023-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ex modulation for low-power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583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传输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和基站设备
CN104429116A (zh) * 2013-02-28 2015-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5103631A (zh) * 2013-04-08 2015-11-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具有重叠带宽的载波执行异频测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93678B2 (en) * 2009-10-08 2019-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ting scheme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and signaling thereof
KR101850721B1 (ko) 2010-03-24 2018-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저감방법 및 장치
US9258807B2 (en) 2010-05-03 2016-02-09 Intel Deutschland Gmbh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US9485075B2 (en) * 2011-04-29 2016-11-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ignals and related method of signaling
EP2590350A1 (en) * 2011-11-07 2013-05-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Enhanced PDCCH overlapping with the PDCCH region
DK3419361T3 (da) * 2012-03-19 2022-02-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remgangsmåder og indretning i et trådløst kommunikationssystem til transmission og modtagelse af brugerdata på en non-legacy-bærer
US20140098754A1 (en) * 2012-10-09 2014-04-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lte
US9736829B2 (en) * 2013-10-14 2017-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control management in an unlicensed or shared spectrum
US9532230B2 (en) * 2014-06-05 2016-12-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LTE waveforms in shared spectrum by carrier sensing
CN106171024B (zh) 2014-11-24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的装置、无线接入节点及方法
US9942801B2 (en) * 2014-12-15 2018-04-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eserving a channel of a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CN105873069B (zh) * 2015-01-19 2021-06-08 索尼公司 资源管理装置、资源管理方法及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KR20180049750A (ko) * 2016-11-03 2018-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583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传输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和基站设备
CN104429116A (zh) * 2013-02-28 2015-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5103631A (zh) * 2013-04-08 2015-11-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具有重叠带宽的载波执行异频测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3895B2 (ja) 2022-05-09
EP3528570A4 (en) 2019-09-18
WO2018082423A1 (zh) 2018-05-11
CA3042309A1 (en) 2018-05-11
BR112019008507A2 (pt) 2019-07-09
CA3042309C (en) 2023-09-26
CN108024348A (zh) 2018-05-11
EP3528570B1 (en) 2021-11-03
US11129165B2 (en) 2021-09-21
KR102284528B1 (ko) 2021-07-30
EP3528570A1 (en) 2019-08-21
US20190261372A1 (en) 2019-08-22
KR20190073541A (ko) 2019-06-26
JP2020503720A (ja) 2020-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4348B (zh) 一种载波传输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US11470570B2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SSB)-based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signals
EP3560228B1 (en) Support for frequency-overlapping carriers
KR10204061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27741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CN107425948B (zh)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EP3404862B1 (en) Narrowband pbc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174352A1 (en)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1186703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256487A1 (en) Rate matching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4003500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559890B (zh) 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45571A1 (zh) 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EP3142438A1 (en) Method for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4121511A1 (zh) 信息发送的方法、信息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852702A (zh) 空分复用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7202333A1 (zh)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12237044B (zh) 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7229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EP3537807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4175823A (zh) 终端的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95785A (zh) 配置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68657A (zh) 高频谱效率nr侧行链路的优先发现
CN111436064A (zh) 控制信道协作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