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4322A - 用于上行功率控制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上行功率控制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24322A CN108024322A CN201610959077.0A CN201610959077A CN108024322A CN 108024322 A CN108024322 A CN 108024322A CN 201610959077 A CN201610959077 A CN 201610959077A CN 108024322 A CN108024322 A CN 1080243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device
- network equipment
- power
- beam forming
- wave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08—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0—Open loop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上行功率控制的通信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终端设备的波束模式从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选择一个集合用于上行发射功率控制。终端设备的波束模式被包括在与所选择的功率控制参数的集合相关联的候选波束模式的集合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上行功率控制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设备。
背景技术
5G无线/移动接入预计将使用高频段比如毫米波频率以提供Gbps的高数据传输速率。毫米波信号的高频率引起较大的路径损耗以及这些信号的小的波长同样能够使很大数量的天线元件被布置在相同的物理天线区域,因此提供大的波束赋形增益。
此外,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功率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信号应用功率控制使得发射功率被控制以确保它们以适当的功率被接收,保证链路质量从而满足所需的服务质量(QoS)。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功率控制需要适应无线电传播信道的特性,包括路径损耗、阴影效应和快速衰落,并且功率控制需要克服来自其他用户的干扰以及控制用户对其他小区产生的干扰。
在毫米波系统中,由于使用大量天线单元获得了高的波束赋形增益,因此毫米波频段的严重路径损耗能够被有效地缓解。由此,针对毫米波系统中的波束赋形技术,有必要重新考虑和设计毫米波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机制,从而更好地进行功率控制。
发明内容
总体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上行功率控制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设备。
在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终端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终端设备的波束模式从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选择一个集合用于上行发射功率控制。终端设备的波束模式被包括在与所选择的功率控制参数的集合相关联的候选波束模式的集合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包括多个集合的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令包括用于传送多个集合的专用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的准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终端设备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终端设备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相应集合指示波束宽度的预定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第一基准功率,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的补偿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第一基准功率,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从网络设备接收的参考信号来确定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基于从网络设备接收的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来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以及基于第一估计与第二估计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波束赋形增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以下表达式来完成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的开环控制:
P=P0+α1·PL-α2·A
其中P表示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P0表示第一基准功率,PL表示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A表示波束赋形增益,α1表示第一补偿因子,α2表示第二补偿因子。
在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终端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至少一个集合。该至少一个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基准功率、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第一基准功率、第一补偿因子以及第二补偿因子来控制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从网络设备接收的参考信号来确定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基于从网络设备接收的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来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以及基于第一估计与第二估计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波束赋形增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包括基于以下表达式来完成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的开环控制:
P=P0+α1·PL-α2·A
其中P表示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P0表示第一基准功率,PL表示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A表示波束赋形增益,α1表示第一补偿因子,α2表示第二补偿因子。
在第三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网络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以供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射功率控制。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
在第四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网络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至少一个集合以供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射功率控制。该至少一个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基准功率、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
在第五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和控制器。收发器被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终端设备的波束模式从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选择一个集合用于上行发射功率控制。终端设备的波束模式被包括在与所选择的功率控制参数的集合相关联的候选波束模式的集合中。
在第六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和控制器。收发器被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至少一个集合。该至少一个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基准功率、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第一补偿因子不同于第二补偿因子。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第一基准功率、第一补偿因子以及第二补偿因子来控制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
在第七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收发器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以供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射功率控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
在第八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收发器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至少一个集合以供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射功率控制。该至少一个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基准功率、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可以在其中实施的示例通信网络;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实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实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实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实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实施的装置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实施的装置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实施的装置的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实施的装置的框图;以及
图10示出了适合用来实现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框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参考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其中实施的示例通信网络100。通信网络100包括网络设备110、终端设备1201以及终端设备1202。应当理解,在此所示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目仅仅是出于说明之目的而无意于限制。通信网络100可以包括任意适当数目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网络设备110可以表示节点B(NodeB或者NB)、演进节点B(eNodeB或者eNB)、远程无线电单元(RRU)、射频头(RH)、远端射频头(RRH)、中继器、低功率节点,诸如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等。
终端设备1201和终端设备1202是指能够与网络设备110或者彼此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任何终端设备。作为示例,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MT)、个人数字助理、游戏机、可穿戴设备、车载通信设备、机器到机器通信设备、以及传感器等。该术语终端设备能够和“用户设备”(UE)、移动站、订户站、移动终端、用户终端或无线设备互换使用。
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1和终端设备1202之间的通信可以根据任何适当的通信协议来实施,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G)、第三代(3G)、第四代(4G)和第五代(5G)等蜂窝通信协议、诸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等的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和/或目前已知或者将来开发的任何其他协议。而且,该通信使用任意适当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多址(OFDM)、和/或目前已知或者将来开发的任何其他技术。应该注意的是,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主要使用了毫米波系统作为示例进行描述,但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完全可以应用于其他合适的已有或未来开发的系统。
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不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信号的发射功率被控制以确保它们以适当的功率被接收。同时,发射功率也不应太高,因为这会对相邻小区中其他传输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LTE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方案采用了开环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的组合。开环功率控制基于路径损耗估计,设置粗工作点来设置传输功率谱密度(PSD)。闭环功率控制可以围绕开环工作点快速地调节功率以对功率设置进行微调,从而适应信道条件以及干扰水平。
上行链路信道和信号需要执行功率控制,包括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探测参考信号(SRS)。在针对PUSCH和SRS的开环功率控制中,利用部分功率控制对路径损耗进行补偿,这是一种处于“无补偿”和“完全补偿”之间的方案并且可以描述如下:
P=P0+α·PL (1)
其中P表示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谱密度,P0表示网络设备110配置给用户设备的第一基准功率,PL表示路径损耗,α表示路径损耗补偿因子并且在0到1的范围内。
完全补偿(即,α=1)使得小区边缘处的终端设备的公平性最大化。然而,在将多个小区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虑时,部分路径损耗补偿的使用可以增大上行链路的总系统容量,因为考虑并控制了对相邻小区带来的小区间干扰。
为了提高网络容量和数据速率,网络设备110可以工作于高频段,例如毫米波频段。在毫米波系统中,在网络设备110处可以配备大量(几十或几百个)天线。理论上,具有全数字波束赋形(BF)的大规模MIMO系统可以产生最优性能。然而,由于全数字波束赋形的硬件复杂度和成本较高,因此采用模拟和数字混合的波束赋形。在模拟和数字混合的波束赋形中,仅采用一个或多个射频通道(RF chain)并且每个射频通道与构成模拟波束的天线单元的集合相连。发射器选择发射波束模式(pattern),发射波束赋形通过确定相移权重以操控预定方向上的波束。类似地,接收器选择接收波束赋形以接收预定方向上的波束。因此,在功率控制中是否考虑波束赋形增益以及如何考虑波束赋形增益应当成为5G毫米波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已经提出在5G系统中采用与LTE系统中类似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案并且考虑波束赋形增益。基于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得出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并且按照如下的开环功率控制公式来补偿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
P=P0+α·PLBF (2)
其中PLBF表示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由于PLBF=PL-A,因此表达式(2)可以变换为:
P=P0+α·(PL-A) (3)
其中PL表示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在下文中也被称作“纯路径损耗”),A表示针对终端设备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PL-A”表示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并且可以利用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来测得。利用上述现有方案将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由于在终端设备处采用波束赋形技术,因此终端设备所采用的波束模式将会不同。终端设备可以支持较窄的波束、较宽的波束以及无波束赋形。由于波束赋形技术的使用,小区边缘的用户可能对相邻小区造成较少干扰。利用不同的波束模式,对相邻小区造成的干扰也会不同。如果终端设备的发射波束较窄,那么对相邻小区造成的干扰将较小。如果在终端设备中采用全向天线(即,无波束赋形),那么对相邻小区造成的干扰将较大。由于LTE系统中的部分功率控制既考虑了接收功率又考虑了对其他小区的干扰,因此路径损耗补偿因子α可以被用来调节接收功率和对其他小区的干扰之间的权衡。因此,应当研究如何针对终端设备侧的不同波束模式设置例如α和P0这样的功率控制参数。
其次,对于处于一个网络设备的一个波束覆盖下的一个终端设备而言,该终端设备可以具有一个纯路径损耗值和一个模拟波束赋形增益(包括发射波束赋形增益和接收波束赋形增益)。纯路径损耗值可以隐含地指示终端设备在小区中的位置,而模拟波束赋形增益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接收波束中的位置以及网络设备在终端设备的发射波束中的位置。
考虑图1所示的示例。如图所示,终端设备1201处于网络设备110的波束的边缘,因而终端设备1201的波束赋形增益较小。终端设备1202处于网络设备110的波束的中心,因而终端设备1202的波束赋形增益较大。
假定终端设备1201和终端设备1202分别具有纯路径损耗PL1和PL2,并且分别具有模拟波束赋形增益A1和A2。如果PL1-A1=PL2-A2,那么基于上述表达式(3),终端设备1201的发射功率等于终端设备1202的发射功率。然而,由于终端设备1201和终端设备1202在小区中的位置不同,因此终端设备1201和终端设备1202对相邻小区的干扰将会不同。如图所示,终端设备1202更靠近相邻小区,因而终端设备1202对相邻小区的干扰将更大。
在LTE系统中,路径损耗可以反映终端设备相对于服务网络设备和相邻网络设备的位置,因此部分功率控制可以很好地控制接收功率以及对相邻小区的干扰。然而,在支持波束赋形技术的毫米波系统中,如果测量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那么该路径损耗将无法简单地指示终端设备在小区中的位置,因为波束赋形增益被包含在路径损耗的测量中。因此,如何在上行功率控制中考虑波束赋形增益来优化系统性能值得研究。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方案中的上述以及其他潜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由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终端设备基于自身所采用的波束模式而从多个集合中选择一个集合以用于上行发射功率控制。由此,通过在功率控制中考虑终端设备所采用的波束模式而优化了系统性能。
下面将结合图2至5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200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例如可以由终端设备1201和终端设备1202中的任何设备来实施。应当理解的是,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动作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动作。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为了讨论的目的,下面将主要以终端设备1201为例对方法200进行说明。但是应当理解,终端设备1202以及其他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类似于终端设备1201的方式进行通信。
在210,终端设备1201从网络设备110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一个相应集合相关联。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1201处于网络设备110的覆盖范围内,因而网络设备110具有终端设备1201的能力信息。终端设备1201的能力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201的波束数目(即,天线数目)。由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终端设备的波束数目,网络设备110可以确定用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可以包括一个候选波束模式。由此,功率控制参数的每个集合可以与候选波束模式的相应集合中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可以包括多个候选波束模式。由此,功率控制参数的每个集合可以与候选波束模式的相应集合中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可以指示终端设备所采用的波束的宽度,例如波束的主瓣宽度。例如,用于终端设备1201的候选波束模式可以指示30度、60度或90度的波束宽度,用于终端设备1202的候选波束模式可以指示45度、75度或115度的波束宽度。
在候选波束模式的每个集合包括多个候选波束模式的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集合可以指示波束宽度的预定范围。例如,候选波束模式的第一集合可以指示30度到60度波束宽度的范围,候选波束模式的第二集合可以指示60度到120度波束宽度的范围,候选波束模式的第三集合可以指示120度到180度波束宽度的范围。
应当理解,在此所描述的候选波束模式的集合的数目、波束宽度、波束宽度的范围仅仅是出于说明之目的而无意于限制。终端设备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波束宽度,网络设备110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来确定候选波束模式的任意适当数目的集合以及波束宽度的任何适当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201可以通过从网络设备110接收包括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的信令来从网络设备110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令可以包括已有的信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信令可以包括新定义的用于传送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的专用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进一步包括:从网络设备110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的准则。也即,该准则指示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是如何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关联起来的。
可以理解,在基于终端设备的波束数目来确定用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的实施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集合的数目将随着终端设备的波束数目的增大而增大。由此,用于向终端设备传送功率控制参数的集合的信令的开销也将随着终端设备的波束数目的增大而增大。为了减少信令的开销,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仅为终端设备配置功率控制参数的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相应地,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第一集合与定向波束模式相关联,而功率控制参数的第二集合与全向波束模式相关联。例如,在波束模式指示终端设备的波束宽度的实施例中,定向波束模式可以指示终端设备的波束宽度为360度以外的任意值,而全向波束模式可以指示终端设备的波束宽度为360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第一集合与候选波束模式的第一集合相关联,功率控制参数的第二集合与候选波束模式的第二集合相关联,候选波束模式的第一集合指示波束宽度在预定波束宽度(例如180度)以上,而候选波束模式的第二集合指示波束宽度在预定波束宽度(例如180度)以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每个集合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的第一基准功率P0以及针对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1之间的路径损耗的补偿因子α。第一基准功率P0可以包括针对网络设备110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1201的偏移。网络设备110的第一基准功率P0以及补偿因子α的组合允许网络设备110配置终端设备1201对路径损耗的响应程度。
具体而言,补偿因子α可以在“无路损补偿”和“全路损补偿”之间对功率控制进行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偿因子α可以被设置为1。由此,在终端设备1201处进行全路损补偿,小区中的用户将获得公平对待,但是该小区中的用户对其他小区的干扰也较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补偿因子α可以被设置为在0到1的范围内的任意值。由此,在终端设备1201处进行部分路损补偿。通过该部分路损补偿,针对给定调制编码方案的接收功率谱密度将随着路径损耗的增大而增大的缓慢。进而,在终端设备1201位于小区边缘的情况下,终端设备1201将对相邻小区造成较小的干扰。经证实,在约0.7到0.8的范围内的α将提供接近最大的上行链路系统容量(这通常比利用全路径损耗补偿而获得的系统容量大15~25%左右),而不会导致小区边缘的数据速率的显著下降。
继续参考图2,在220,基于终端设备1201的波束模式从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选择一个集合用于上行发射功率控制。终端设备1201的波束模式被包括在与所选择的功率控制参数的集合相关联的候选波束模式的集合中。
在功率控制参数的每个集合与一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201可以基于自身的波束模式而选择与该波束模式相关联的功率控制参数的集合。例如,终端设备1201的波束模式可以指示终端设备1201的波束宽度为30度,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一个集合与指示30度波束宽度的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由此,终端设备1201可以选择与指示30度波束宽度的该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的功率控制参数的集合。
在功率控制参数的每个集合与多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并且候选波束模式的相应集合指示终端设备的波束宽度的预定范围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201可以基于自身的波束模式,而选择与指示该波束宽度的预定范围的候选波束模式的集合相关联的功率控制参数的集合。例如,终端设备1201的波束模式可以指示终端设备1201的波束宽度为30度,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一个集合与指示30度到60度的波束宽度范围的候选波束模式的第一集合相关联。由此,终端设备1201可以选择与该候选波束模式的第一集合相关联的功率控制参数的集合。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案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功率控制参数集合,终端设备基于自身的波束模式而从多个功率控制参数集合中选择一个适当的集合,终端设备利用基于所选择的功率控制参数集合而确定的发射功率进行上行传输可以优化折衷考虑接收功率和对相邻小区造成的干扰。
可以理解,与采用较窄的波束进行波束赋形的终端设备相比,在LTE系统中采用全向天线的终端设备对相邻小区的干扰更大。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终端设备采用较窄的波束时(假定该较窄的波束与网络设备的接收器中的波束是对准的),终端设备可以选择比采用全向天线时更大的补偿因子α,而不会增大对相邻小区造成的干扰。
以上对功率控制参数集合的接收和选择进行了举例说明。在选择了功率控制参数集合之后,终端设备可以利用所选择的功率控制参数集合来确定上行发射功率。例如,在功率控制参数集合包括第一基准功率P0和针对路径损耗的补偿因子α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利用以上表达式(2)来完成上行发射功率的开环控制。当然,这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是限制性的,根据功率控制参数集合中所包括的参数,终端设备可以利用任何的方式来确定上行发射功率。
如以上参考图1所描述的,在网络设备110采用模拟波束赋形或模拟和数字混合的波束赋形的情况下,终端设备1201处于网络设备110的波束的边缘,因而终端设备1201的波束赋形增益较小;终端设备1202处于网络设备110的波束的中心,因而终端设备1202的波束赋形增益较大。类似地,在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201)采用模拟波束赋形或模拟和数字混合的波束赋形的情况下,如果网络设备110处于终端设备1201的波束的边缘,则网络设备110的波束赋形增益较小;如果网络设备110处于终端设备1201的波束的中心,则网络设备110的波束赋形增益较大。
换言之,由于终端设备在小区中的位置不同,因而对相邻小区造成的干扰也不同。此外,由于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接收波束中的位置不同或者网络设备在终端设备的发射波束中的位置不同,因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对相邻波束造成的干扰也不同。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对纯路径损耗和波束赋形增益分别进行补偿的方案。下面将结合图3进行详细描述。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300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300例如可以由终端设备1201和终端设备1202中的任何设备来实施。应当理解的是,方法30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动作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动作。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为了讨论的目的,下面将主要以终端设备1201为例对方法300进行说明。但是应当理解,终端设备1202以及其他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类似于终端设备1201的方式进行通信。
在310,终端设备1201从网络设备110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至少一个集合。该至少一个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基准功率P0、针对终端设备1201和网络设备110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α1、以及针对终端设备1201和网络设备110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A的第二补偿因子α2。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
在320,终端设备1201基于第一基准功率P0、第一补偿因子α1以及第二补偿因子α2来控制终端设备1201的上行发射功率。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补偿因子α1可以与第二补偿因子α2相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补偿因子α1可以与第二补偿因子α2不同。
为了对纯路径损耗和波束赋形增益分别进行补偿,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201可以从网络设备110接收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PL。此外,终端设备1201还可以从网络设备110接收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以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PLBF。继而,终端设备1201可以基于第一估计PL与第二估计PLBF之间的差异来确定该模拟波束赋形增益A。
在确定了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PL以及模拟波束赋形增益A之后,终端设备1201例如可以基于以下表达式来确定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P:
P=P0+α1·PL-α2·A (4)
其中P表示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P0表示第一基准功率,PL表示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A表示模拟波束赋形增益,α1表示第一补偿因子,α2表示第二补偿因子。
利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纯路径损耗和波束赋形增益分别进行补偿的方案,可以优化的考虑接收功率和对相邻小区造成的干扰。具体而言,可以对以上表达式(4)进行如下变换:
P=P0+α1·PL-α2·A
=P0+(α1-α2)·PL+α2·PL-α2·A
=P0+(α1-α2)·PL+α2·(PL-A) (5)
从以上表达式(5)可以看到,如果终端设备1201和终端设备1202的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即PL-A)相同,那么可以通过将第一补偿因子α1设置为不同于第二补偿因子α2来使得终端设备1201和终端设备1202的发射功率不同。由此,可以优化的考虑接收功率和对相邻小区造成的干扰,比如可以降低处于小区边缘的终端设备1202对相邻小区造成的干扰。
此外,如果网络设备同时采用多个波束来覆盖整个小区,那么可能会出现重叠的波束。因而,在处于网络设备的一个波束的中心的用户的纯路径损耗与处于该波束的边缘的用户的纯路径损耗相同的情况下,与处于该波束的中心的用户相比,处于该波束的边缘的用户将对相邻波束造成更大的干扰。利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对纯路径损耗和波束赋形增益分别进行补偿,可以降低对相邻波束造成的干扰。
再者,在以上表达式(4)中,如果第二补偿因子α2被设置为0,则意味着在发射功率控制中对模拟波束赋形增益不予考虑,而仅考虑对纯路径损耗的补偿。由此,以上表达式(4)可以被简化如下:
P=P0+α1·PL (6)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上表达式(6)可以适用于动态模拟波束赋形的场景。由于在动态调度器中模拟波束赋形增益与数字域处理一起被考虑,因此通过以不同的时间间隔针对不同终端设备的动态模拟波束赋形,可以确保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公平性。
此外,对于动态模拟波束赋形而言,由于动态模拟波束赋形通常耗费100至500ms来估计一个稳定的路径损耗(在LTE系统中),而波束赋形是动态变化的,因而难以利用经动态模拟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来测量路径损耗。因此,以上表达式(6)更适用于在采用动态模拟波束赋形的场景中的上行功率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同时支持静态/半静态模拟波束赋形以及动态模拟波束赋形,网络设备可以配置功率控制参数的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使得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基准功率P0、第一补偿因子α1以及第二补偿因子α2(α2不等于0),第二集合包括第一基准功率P0、第一补偿因子α1以及第二补偿因子α2(α2等于0)。由此,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自身的波束赋形模式而选择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之一用于上行功率控制。
基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开环功率控制方案,可以针对调制编码方案而设置粗工作点以设置传输功率谱密度。由此,闭环功率控制可以围绕该工作点快速地调节功率以对功率设置进行微调,从而适应信道条件以及干扰水平。
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上描述的方法200和300可以相结合来使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的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可以各自包括第一基准功率P0、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α1、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α2。第一基准功率P0可以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
为了对纯路径损耗和波束赋形增益分别进行补偿,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PL。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以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PLBF。继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估计PL与第二估计PLBF之间的差异来确定该模拟波束赋形增益A。
在确定了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PL以及模拟波束赋形增益A之后,终端设备例如可以基于以下表达式(4)来确定上行发射功率P。
以上结合图2和图3描述了在终端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下面将结合图4和图5来描述在网络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实施的方法400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400例如可以由网络设备110来实施。应当理解的是,方法40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动作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动作。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如图所示,在410,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以供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射功率控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的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令包括用于传送多个集合的专用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400进一步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的准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终端设备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终端设备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相应集合指示波束宽度的预定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第一基准功率,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的补偿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第一基准功率,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第一补偿因子不同于第二补偿因子。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400可以进一步包括:在420,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以及在430,向终端设备发送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以及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的确定过程与以上结合图2所描述的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实施的方法500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500例如可以由网络设备110来实施。应当理解的是,方法50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动作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动作。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如图所示,在510,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至少一个集合以供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射功率控制。至少一个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基准功率、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500可以进一步包括:在520,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以及在530,向终端设备发送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
应当理解,与方法200和300类似,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400和500也可以相结合来使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可以各自包括第一基准功率P0、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α1、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α2。第一基准功率P0可以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
为了使得终端设备对纯路径损耗和波束赋形增益分别进行补偿,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PL。此外,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PLBF。
以上结合图2至5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下面将结合图6至9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装置。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装置600的框图。可以理解,装置600可以实施在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01和终端设备1202中的任一侧。如图6所示,装置60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610,被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以及选择单元620,被配置为基于终端设备的波束模式从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选择一个集合用于上行发射功率控制。终端设备的波束模式被包括在与所选择的功率控制参数的集合相关联的候选波束模式的集合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收单元610被进一步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包括多个集合的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令包括用于传送多个集合的专用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收单元610被进一步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的准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终端设备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终端设备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相应集合指示波束宽度的预定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第一基准功率,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的补偿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第一基准功率,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单元620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从网络设备接收的参考信号来确定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基于从网络设备接收的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来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以及基于第一估计与第二估计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波束赋形增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单元620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以下表达式来确定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
P=P0+α1·PL-α2·A
其中P表示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P0表示第一基准功率,PL表示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A表示波束赋形增益,α1表示第一补偿因子,α2表示第二补偿因子。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装置700的框图。可以理解,装置700可以实施在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01和终端设备1202中的任一侧。如图7所示,装置700包括:第二接收单元710,被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至少一个集合,至少一个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基准功率、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第一补偿因子不同于第二补偿因子,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以及控制单元720,被配置为基于所第一基准功率、第一补偿因子以及第二补偿因子来控制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720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从网络设备接收的参考信号来确定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基于从网络设备接收的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来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以及基于第一估计与第二估计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波束赋形增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720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以下表达式来确定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
P=P0+α1·PL-α2·A
其中P表示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P0表示第一基准功率,PL表示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A表示波束赋形增益,α1表示第一补偿因子,α2表示第二补偿因子。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装置800的框图。可以理解,装置800可以实施在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0侧。如图8所示,装置800包括:第一发送单元810,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以供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射功率控制,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810被进一步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的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令包括用于传送多个集合的专用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810被进一步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的准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终端设备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终端设备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波束模式的相应集合指示波束宽度的预定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第一基准功率,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的补偿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各自包括:第一基准功率,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第一补偿因子不同于第二补偿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810被进一步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以及向终端设备发送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装置900的框图。可以理解,装置900可以实施在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0侧。如图9所示,装置900包括:第二发送单元910,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至少一个集合以供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射功率控制。该至少一个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基准功率、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终端设备的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送单元910被进一步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以及向终端设备发送经波束赋形的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
应当理解,装置600-900中记载的每个单元分别与参考图2至图5描述的方法200-500中的每个动作相对应。因此,上文结合图2至图5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装置600-9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并且具有同样的效果,具体细节不再赘述。
注意,装置600-900中所包括的单元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包括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使用软件和/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机器可执行指令。除了机器可执行指令之外或者作为替代,装置600-900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来实现。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组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等。
图6-图9中所示的这些单元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地实现为硬件模块、软件模块、固件模块或者其任意组合。特别地,在某些实施例中,上文描述的流程、方法或过程可以由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的硬件来实现。例如,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利用其发射器、接收器、收发器和/或处理器或控制器来实现方法200-500。
图10示出了适合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1000的方框图。设备1000可以用来实现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01或1202。
如图所示,设备1000包括控制器1010。控制器1010控制设备1000的操作和功能。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010可以借助于与其耦合的存储器1020中所存储的指令1030来执行各种操作。存储器1020可以是适用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合适的类型,并且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和系统、光存储器件和系统。尽管图10中仅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单元,但是在设备1000中可以有多个物理不同的存储器单元。
控制器1010可以是适用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合适的类型,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控制器、数字信号控制器(DSP)以及基于控制器的多核控制器架构中的一个或多个多个。设备1000也可以包括多个控制器1010。控制器1010与收发器1040耦合,收发器1040可以借助于一个或多个天线1050和/或其他部件来实现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注意,在公开的上下文中,收发器1040可以是能够同时完成发送和接收数据功能的器件;也可以是仅具有发送或者接收数据功能的器件。
当设备1000充当网络设备110时,控制器1010和收发器1040可以配合操作,以实现上文参考图4和5描述的方法400和500。当设备1000充当终端设备1201或1202时,控制器1010和收发器1040可以配合操作,以实现上文参考图2和3描述的方法200和30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文描述的所有涉及数据/信息收发的动作可由收发器1040来执行,而其他动作可由控制器1010来执行。上文参考图1-5所描述的所有特征均适用于设备1000,在此不再赘述。
一般而言,本公开的各种示例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某些方面可以在硬件中实施,而其他方面可以在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实施。当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方面被图示或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某些其他图形表示时,将理解此处描述的方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在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些组合中实施。
作为示例,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机器可执行指令的上下文中被描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诸如包括在目标的真实或者虚拟处理器上的器件中执行的程序模块中。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例程、程序、库、对象、类、组件、数据结构等,其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结构。在各实施例中,程序模块的功能可以在所描述的程序模块之间合并或者分割。用于程序模块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在本地或者分布式设备内执行。在分布式设备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介质二者中。
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程序代码在被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时候,引起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计算机上、部分在计算机上、作为独立的软件包、部分在计算机上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包含或存储用于或有关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的程序的任何有形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详细示例包括带有一根或多根导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储存取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
另外,尽管操作以特定顺序被描绘,但这并不应该理解为要求此类操作以示出的特定顺序或以相继顺序完成,或者执行所有图示的操作以获取期望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或并行处理会是有益的。同样地,尽管上述讨论包含了某些特定的实施细节,但这并不应解释为限制任何发明或权利要求的范围,而应解释为对可以针对特定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描述。本说明书中在分开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整合实施在单个实施例中。反之,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分离地在多个实施例或在任意合适的子组合中实施。
尽管已经以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的语言描述了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题并不限于上文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文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而被公开的。
Claims (52)
1.一种在终端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以及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波束模式从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选择一个集合用于上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波束模式被包括在与所选择的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集合相关联的候选波束模式的集合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包括所述多个集合的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令包括用于传送所述多个集合的专用信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的准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所述相应集合的所述一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所述相应集合的所述多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相应集合指示波束宽度的预定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
第一基准功率,所述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移;以及
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的补偿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
第一基准功率,所述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移;
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
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参考信号来确定所述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
基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经波束赋形的所述参考信号来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估计与所述第二估计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所述波束赋形增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以下表达式来完成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的开环控制:
P=P0+α1·PL-α2·A
其中P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P0表示所述第一基准功率,PL表示所述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所述第一估计,A表示所述波束赋形增益,α1表示所述第一补偿因子,α2表示所述第二补偿因子。
12.一种在终端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至少一个集合,所述至少一个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基准功率、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所述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移;以及
基于所第一基准功率、所述第一补偿因子以及所述第二补偿因子来控制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参考信号来确定所述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
基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经波束赋形的所述参考信号来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估计与所述第二估计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所述波束赋形增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发射功率包括基于以下表达式来完成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发射功率的开环控制:
P=P0+α1·PL-α2·A
其中P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P0表示所述第一基准功率,PL表示所述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所述第一估计,A表示所述波束赋形增益,α1表示所述第一补偿因子,α2表示所述第二补偿因子。
15.一种在网络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以供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的信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令包括用于传送所述多个集合的专用信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的准则。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所述相应集合的所述一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所述相应集合的所述多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相应集合指示波束宽度的预定范围。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
第一基准功率,所述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移;以及
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的补偿因子。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
第一基准功率,所述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移;
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
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所述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以及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经波束赋形的所述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
25.一种在网络设备处实施的通信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至少一个集合以供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基准功率、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所述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移。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所述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以及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经波束赋形的所述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
27.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波束模式从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选择一个集合用于上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波束模式被包括在与所选择的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集合相关联的候选波束模式的集合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包括所述多个集合的信令。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信令包括用于传送所述多个集合的专用信令。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的准则。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所述相应集合的所述一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所述相应集合的所述多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相应集合指示波束宽度的预定范围。
3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
第一基准功率,所述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移;以及
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的补偿因子。
35.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
第一基准功率,所述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移;
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
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基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参考信号来确定所述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
基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经波束赋形的所述参考信号来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估计与所述第二估计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所述波束赋形增益。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以下表达式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
P=P0+α1·PL-α2·A
其中P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P0表示所述第一基准功率,PL表示所述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所述第一估计,A表示所述波束赋形增益,α1表示所述第一补偿因子,α2表示所述第二补偿因子。
38.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参数的至少一个集合,所述至少一个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基准功率、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所述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移;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第一基准功率、所述第一补偿因子以及所述第二补偿因子来控制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基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参考信号来确定所述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
基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经波束赋形的所述参考信号来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估计与所述第二估计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所述波束赋形增益。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基于以下表达式来完成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发射功率的开环控制:
P=P0+α1·PL-α2·A
其中P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P0表示所述第一基准功率,PL表示所述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所述第一估计,A表示所述波束赋形增益,α1表示所述第一补偿因子,α2表示所述第二补偿因子。
41.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多个集合以供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括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的信令。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信令包括用于传送所述多个集合的专用信令。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候选波束模式的多个集合中的相应集合相关联的准则。
4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候选波束模式,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所述相应集合的所述一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46.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多个候选波束模式,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与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多个集合中的所述相应集合的所述多个候选波束模式相关联。
47.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候选波束模式的所述相应集合指示波束宽度的预定范围。
48.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
第一基准功率,所述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移;以及
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路径损耗的补偿因子。
49.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集合各自包括:
第一基准功率,所述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移;
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
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所述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以及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经波束赋形的所述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
51.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至少一个集合以供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射功率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基准功率、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补偿因子、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由波束赋形产生的模拟波束赋形增益的第二补偿因子,所述第一基准功率包括针对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基准功率以及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移。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所述未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一估计;以及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经波束赋形的所述参考信号以用于确定经波束赋形的路径损耗的第二估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59077.0A CN108024322B (zh) | 2016-11-03 | 2016-11-03 | 用于上行功率控制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
PCT/IB2017/001459 WO2018083536A1 (en) | 2016-11-03 | 2017-11-03 |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
US16/346,266 US11917550B2 (en) | 2016-11-03 | 2017-11-03 |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
EP17808135.2A EP3535867A1 (en) | 2016-11-03 | 2017-11-03 |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59077.0A CN108024322B (zh) | 2016-11-03 | 2016-11-03 | 用于上行功率控制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24322A true CN108024322A (zh) | 2018-05-11 |
CN108024322B CN108024322B (zh) | 2021-06-08 |
Family
ID=6054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59077.0A Active CN108024322B (zh) | 2016-11-03 | 2016-11-03 | 用于上行功率控制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17550B2 (zh) |
EP (1) | EP3535867A1 (zh) |
CN (1) | CN108024322B (zh) |
WO (1) | WO2018083536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72251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CN111615182A (zh) * | 2019-04-26 | 2020-09-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12533291A (zh) * | 2019-09-18 | 2021-03-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81416B (zh) * | 2016-02-24 | 2021-08-03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用于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1134452B2 (en) * | 2017-10-02 | 2021-09-28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Uplink power control |
CN112913287A (zh) | 2018-11-02 | 2021-06-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波束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
EP4150783A1 (en) * | 2020-03-24 | 2023-03-22 | Adant Technologies Inc.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radiation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20230121887A (ko) * | 2020-12-24 | 2023-08-21 |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 업링크 통신 채널에 대한 다중 빔 전송 시그널링 |
GB2605204A (en) * | 2021-03-26 | 2022-09-28 | Airspan Ip Holdco Llc | Wireless radio system for adjusting path loss calculations |
WO2024025107A1 (en) * | 2022-07-25 | 2024-02-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informatio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69822A (zh) * | 2007-08-13 | 2009-02-1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公共信道确定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
US20130244668A1 (en) * | 2012-03-16 | 2013-09-19 | Harald Eckhardt | Method of coordinating concurrent sector optimiz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40185481A1 (en) * | 2012-12-27 | 2014-07-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beam-forming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974272A (zh) * | 2013-02-06 | 2014-08-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获取波束间干扰关系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521312A (zh) * | 2012-07-12 | 2015-04-1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利用多个天线的随机接入的装置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70434A1 (en) | 2005-05-27 | 2006-11-30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Uplink power control optimization for a switched beam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
WO2012008773A2 (ko) * | 2010-07-16 | 2012-01-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3058612A1 (en) * | 2011-10-19 | 2013-04-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plink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578580B (zh) * | 2014-11-03 | 2021-06-0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上报和上行发送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控制节点 |
US20170064638A1 (en) * | 2015-09-01 | 2017-03-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in d2d/wan coexistence networks |
US10616869B2 (en) * | 2016-02-12 | 2020-04-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channel design for slot-bas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
CN108781416B (zh) * | 2016-02-24 | 2021-08-03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用于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0524213B2 (en) * | 2016-02-24 | 2019-12-31 | Intel IP Corporation | Power control for systems based on uplink link identifier |
US10925005B2 (en) * | 2016-03-25 | 2021-02-16 | Apple Inc. |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5G systems |
US10320093B2 (en) * | 2016-08-31 | 2019-06-11 | Anokiwave, Inc. | Phased array control circuit |
-
2016
- 2016-11-03 CN CN201610959077.0A patent/CN108024322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1-03 WO PCT/IB2017/001459 patent/WO2018083536A1/en unknown
- 2017-11-03 US US16/346,266 patent/US11917550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1-03 EP EP17808135.2A patent/EP3535867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69822A (zh) * | 2007-08-13 | 2009-02-1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公共信道确定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
US20130244668A1 (en) * | 2012-03-16 | 2013-09-19 | Harald Eckhardt | Method of coordinating concurrent sector optimiz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4521312A (zh) * | 2012-07-12 | 2015-04-1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利用多个天线的随机接入的装置和方法 |
US20140185481A1 (en) * | 2012-12-27 | 2014-07-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beam-forming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974272A (zh) * | 2013-02-06 | 2014-08-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获取波束间干扰关系的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NOKIA等: "Power Control for MIMO",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86BIS,R1-1610283》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72251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CN110972251B (zh) * | 2018-09-28 | 2021-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US11716691B2 (en) | 2018-09-28 | 2023-08-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
CN111615182A (zh) * | 2019-04-26 | 2020-09-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11615182B (zh) * | 2019-04-26 | 2023-12-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12533291A (zh) * | 2019-09-18 | 2021-03-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WO2021052056A1 (zh) * | 2019-09-18 | 2021-03-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US12082233B2 (en) | 2019-09-18 | 2024-09-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917550B2 (en) | 2024-02-27 |
CN108024322B (zh) | 2021-06-08 |
EP3535867A1 (en) | 2019-09-11 |
US20200068494A1 (en) | 2020-02-27 |
WO2018083536A1 (en) | 2018-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24322A (zh) | 用于上行功率控制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 |
US12047127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the near field | |
WO2014123336A1 (ko) | 빔 제약적 서브프레임에 기반한 하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KR101414665B1 (ko) | 부분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이용한 다층 빔포밍 | |
Caretti et al. | Cell splitting based on active antenna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LTE system | |
EP3360263A1 (en) | Techniques to reduce radiated power for mimo wireless systems | |
CN109644054B (zh) | 无线通信的evm要求 | |
CN113273096A (zh) | 用于设备通信的天线阵列组选择和天线阵列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 |
EP3939173A1 (en) | Reshaping beams of a beam pattern | |
KR102110493B1 (ko) |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밀리미터파 기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들 | |
Yerrapragada et al. | An IoT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for 5G dense network interference alignment | |
Godana et al. |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in multicell networks with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exchange delays | |
Zarbouti et al. | 4G multicell systems with in-band full duplex relays: Using beamforming to lower self-interference and/or transmitted powers | |
WO2022259011A1 (en) | Distributed directio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power back-off framework with 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 compliance | |
WO2024074882A1 (en) | Precoding algorithm for circulator-less radio architectures | |
Zhou et al. | On capacity of two-way full-duplex and one-way MIMO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antenna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