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1462A - 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1462A
CN108021462A CN201711296210.XA CN201711296210A CN108021462A CN 108021462 A CN108021462 A CN 108021462A CN 201711296210 A CN201711296210 A CN 201711296210A CN 108021462 A CN108021462 A CN 108021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request
cloud service
sub
target cloud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962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1462B (zh
Inventor
董恒
耿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962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214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21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1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1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1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7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1Client-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9Remote exec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通过预先配置的目标云服务接口将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接收后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推送响应;其中,目标云服务接口通过如下步骤预先配置:获取预先生成的至少一个应用集,至少一个应用集包括第一应用集,第一应用集用于实现目标云服务的功能;将至少一个应用集配置在预先创建的目标云服务接口中。该实施方式降低了云服务控制端的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也可以称为云服务)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资源。云是指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云服务是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以是其他的服务。
根据抽象程度和适用场景,云服务可以分为IAAS(Infrastructure as 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SAAS(Software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FAAS(Function as a Service,函数即服务)等多种类型。通常,云服务的抽象程度越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就越高,而IAAS的抽象程度最低。
IAAS是指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的虚拟硬件资源,例如,虚拟主机、存储、网络、安全等。IAAS提供商可提供数百种IAAS,不同的IAAS对应的接口协议通常不同。为了方便用户使用,IAAS提供商需要针对不同的IAAS提供相应的控制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通过预先配置的目标云服务接口将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接收后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推送响应;其中,目标云服务接口通过如下步骤预先配置:获取预先生成的至少一个应用集,该至少一个应用集包括第一应用集,第一应用集用于实现目标云服务的功能;将至少一个应用集配置在预先创建的目标云服务接口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应用集还包括第二应用集,第二应用集用于实现包括目标云服务在内的至少两个云服务共同具有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预先配置的目标云服务接口将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包括:解析调用请求并确定子调用请求队列;将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执行如下转发操作:通过至少一个应用集中与当前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应用集将当前子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并从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移除当前子调用请求;响应于移除后的子调用请求队列不为空,将移除后的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继续执行转发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后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推送响应,包括:从后台服务器接收与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的每个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响应;将接收的响应转化为与调用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推送请求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调用请求生成调用记录,并将调用记录添加到调用记录日志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调用云服务的装置,装置包括:接收单元,配置用于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转发单元,配置用于通过预先配置的目标云服务接口将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推送单元,配置用于接收后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推送响应;其中,目标云服务接口通过如下步骤预先配置:获取预先生成的至少一个应用集,至少一个应用集包括第一应用集,第一应用集用于实现目标云服务的功能;将至少一个应用集配置在预先创建的目标云服务接口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应用集还包括第二应用集,第二应用集用于实现包括目标云服务在内的至少两个云服务共同具有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单元包括:解析模块,配置用于解析调用请求并确定子调用请求队列;转发模块,配置用于将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执行如下转发操作:通过至少一个应用集中与当前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应用集将当前子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并从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移除当前子调用请求;继续转发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移除后的子调用请求队列不为空,将移除后的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继续执行转发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送单元包括:接收模块,配置用于从后台服务器接收与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的每个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响应;转换模块,配置用于将接收的响应转化为与调用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推送模块,配置用于推送请求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日志单元,配置用于基于调用请求生成调用记录,并将调用记录添加到调用记录日志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预先生成的、用于实现目标云服务的功能的应用集预先配置目标云服务接口,而后通过目标云服务接口转发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最后推送所接收的响应,从而不必针对每个云服务开发相应的控制台,降低了云服务控制端的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时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调用云服务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或用于调用云服务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1012、1013,控制服务器103,网络102、104和后台服务器1051、1052、1053。网络102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1012、1013和控制服务器103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用以在控制服务器103和后台服务器1051、1052、1053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2、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1012、1013通过网络102与控制服务器103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1012、101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对云服务进行可视化操作的控制台应用、购物类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
终端设备1011、1012、101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云服务可视化操作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控制服务器103可以是对云服务控制台提供支持的控制服务器,控制服务器103可以对接收到的对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进行转发,并将接收到的响应(即,请求结果)推送到终端设备。
后台服务器1051、1052、1053可以是对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可以接收控制服务器转发的调用请求,并基于上述调用请求对云服务进行操作(例如,读/写数据等),并将操作结果(即响应)返回控制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一般由控制服务器103执行,相应地,用于调用云服务的装置一般设置于控制服务器103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控制服务器、网络和后台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控制服务器、网络和后台服务器。
继续参考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200。该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控制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用户利用其进行云服务(例如,IAAS等)可视化操作的终端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其中,上述调用请求可包括下文将要描述的目标云服务接口的路径、请求方法和请求参数,目标云服务接口的路径可以是相对路径,也可以是绝对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无线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3G/4G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WiMAX连接、Zigbee连接、UWB(ultra wideband)连接、以及其他现在已知或将来开发的无线连接方式。
这里,上述电子设备可以预先接入有多个云服务,目标云服务可以是该多个云服务中的一个。
步骤202,通过预先配置的目标云服务接口将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首先解析步骤201中接收的调用请求来确定目标云服务接口,然后通过目标云服务接口将调用请求(例如,调用请求中的请求方法和请求参数)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
其中,目标云服务接口是在目标云服务接入到云服务控制台时预先配置的。具体地,目标云服务接口可以通过如下步骤预先配置:
首先,获取预先生成的至少一个应用集,该至少一个应用集包括第一应用集,第一应用集用于实现目标云服务的功能。应用集也可以称为插件(Plug-in),是指遵循特定规范的应用程序接口编写出来的程序,可以运行在程序指定的系统平台(可同时支持多个系统平台)下,而不能脱离指定的系统平台单独运行。这里,第一应用集通常是由目标云服务的提供商基于目标云服务的接口和上述电子设备的云服务控制台的接口开发并生成,以便于上述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应用集调用目标云服务。
然后,将获取的至少一个应用集配置在预先创建的目标云服务接口中。例如,可以先在上述电子设备的云服务控制台的配置文件中声明目标云服务接口的节点,然后将获取的至少一个应用集的描述信息(例如,应用集的路径、调用方式等)添加到该节点中,配置文件可以是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也可以是其他格式的文件。上述配置过程可以通过图形界面实现,也可以通过编程的方式实现。
通过上述步骤预先配置的目标云服务接口,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将步骤201接收的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进行支持的后台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实例描述了通过配置文件的方式将至少一个应用集配置到目标云服务接口中,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应当理解,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配置(例如,将获取的至少一个应用集存储到与目标云服务接口对应的文件夹中,然后通过反射的方式获取应用集的实例,以实现动态加载应用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预先生成的应用集来配置目标云服务接口,可以很容易地将云服务接入云服务控制台,而不需要重新开发目标云服务对应的控制台,避免了重复开发过程中引入bug(或称漏洞)的可能,降低了云服务控制台的开发成本和后期的运维成本;并且通过目标云服务接口转发调用请求隐藏了目标云服务的部分细节,提高了目标云服务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应用集还包括第二应用集,第二应用集用于实现包括目标云服务在内的至少两个云服务共同具有的功能。在实践中,由于某些功能(例如,配额、定时任务、自动续费等功能,下文称为公共功能)在所有或大多数云服务的调用中都可以用到,因此,可以将这部分公共功能抽取出来生成第二应用集(或者,可称为公共插件),这样,第一程序集可以专注于实现目标云服务的除了公共功能之外的功能,从而降低第一应用集的开发成本,加快目标云服务的发布效率。第二应用集通常可以由第三方开发并提供。
步骤203,接收后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推送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控制服务器)可以获取对目标云服务进行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对上述调用请求的响应,并向用户终端推送该响应,例如,通过可视化界面呈现在用户终端上。
本实施例描述了将应用集配置在上述电子设备中,然而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应用集也可以配置在对目标云服务进行支持的后台服务器中,例如,将目标云服务提供商预先生成的第一应用集(和第二应用集)配置在对目标云服务进行支持的后台服务器中(例如,后台服务器的配置文件中),这样,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将调用请求直接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进行支持的后台服务器中由后台服务器对调用请求进行解析和数据转换,从而可降低云服务控制端的负载,有利于接入更多的云服务。在此情形下,当需要配置第二应用集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可以从上述电子设备获取第二应用集。
继续参见图3,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的一个示意时序图。在图3的应用场景中,控制服务器首先通过对目标云服务进行支持的后台服务器获取预先生成的至少一个第一应用集(此外,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获取第二应用集),并基于至少一个第一应用集预先配置目标云服务接口以实现目标云服务的接入;之后,在用户通过终端发起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时,控制服务器通过目标云服务接口将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进行支持的后台服务器;最后,控制服务器接收来自后台服务器的响应,并将该响应推送到用户终端,从而完成用户对目标云服务的调用。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预先生成的、用于实现目标云服务的功能的应用集预先配置目标云服务接口,实现目标云服务的接入和调用,降低了云服务的接入难度和云服务控制端的开发/运维成本。
进一步参考图4,其示出了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400。该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的流程4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控制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用户利用其进行云服务(例如,IAAS等)可视化操作的终端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其中,上述调用请求可包括至少两个子调用请求,每个子调用请求可以对应目标云服务的一个原子功能,每个子调用请求中可以包括要调用的应用集(例如,配置在目标云服务接口中的第一应用集或第二应用集)的标识或路径、请求方法和请求参数。
目标云服务接口的配置过程可参考图2的实施例中对预先配置目标云服务接口的步骤的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402,解析调用请求并确定子调用请求队列。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通过对步骤401接收的调用请求进行解析,得到至少两个子调用请求,并根据每个子调用请求的调用顺序生成子调用请求队列。
步骤403,将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执行如下转发操作:通过至少一个应用集中与当前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应用集将当前子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并从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移除当前子调用请求。
步骤404,响应于移除后的子调用请求队列不为空,将移除后的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继续执行转发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子调用请求队列可以是串行请求队列(即,以串行方式请求调用目标云服务),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按照子调用请求队列中子调用请求的排列次序对各子调用请求进行请求转发。具体地,首先将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例如,位于子调用请求队列队首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通过当前子调用请求中的标识或路径确定要调用的应用集,并通过确定出的应用集将当前子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进行支持的后台服务器,然后从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移除当前子调用请求,如果移除后的子调用请求队列不为空,则继续执行移除后的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以此类推。
步骤405,从后台服务器接收与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的每个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各子调用请求以串行方式请求调用,前一个调用请求的响应可能会作为后一个子调用请求的输入,因此,上述电子设备可在每个子调用请求转发之后,从上述后台服务器接收与该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响应,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子调用请求的转发操作。
步骤406,将接收的响应转化为与调用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当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的子调用请求全部执行结束之后,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对从上述后台服务器接收的各响应进行数据转换,例如,响应中的数据结构和参数名称的转换、包装等,得到与上述调用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
步骤407,推送请求结果。
本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将步骤406中得到的请求结果推送到用户终端,例如,通过可视化界面呈现在用户终端上。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实施例描述了子调用请求队列为串行请求队列,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应当理解,子调用请求队列也可以并发请求,或者并发请求和串行请求相结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
此外,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除了配置有第一应用集和第二应用集之外,还可以配置有用于实现云服务控制台自身功能的基础应用集(或者,可称为基础插件)。基础应用集实现的云服务控制台的自身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身份验证、签名计算、C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验证、调用请求标识自动生成、异常处理、非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传递)请求处理、验证码管理、实名认证、请求频率控制、访问控制、日志统计、性能统计等等。通过配置基础应用集来扩展云服务控制台的自身功能,提高了云服务控制台的可扩展性,降低了云服务控制台的开发和运维成本。
作为示例,基础应用集可以包括用于自动生成调用请求标识的应用集。通过为每个云服务调用请求分配唯一标识,可以跟踪云服务调用请求的整个请求过程,便于问题(例如,请求异常)定位和请求统计。
作为另一示例,基础应用集可以包括用于处理异常(Exception,异常指的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异常事件)的应用集。通过抓取各个应用集(例如,第一应用集和第二应用集)抛出的异常中的关键字,组装成特定格式的异常,便于快速定位问题,提供问题的响应速度。
作为又一示例,基础应用集可以包括用于控制调用请求频率的应用集。通过对云服务接口设置请求频率限制(例如,云服务接口每秒请求次数、单用户每秒请求次数、单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每秒请求次数等),可以保证云服务控制台和对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避免过量请求。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还包括基于调用请求生成调用记录,并将调用记录添加到调用记录日志中。通过将调用记录添加到调用记录日志中,可以对每个云服务接口的调用量、每个用户调用的云服务接口等进行分析,有利于后期的云服务部署和分析用户行为习惯。并且通过调用记录日志,还可以统计云服务接口的性能和调用频率,从而有利于对云服务接口进行进一步优化。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与图2对应的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的流程400突出了对调用请求进行多次转发的步骤。由此,本实施例描述的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的用户需求对云服务的原子功能进行组合,从而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功能,并且云服务提供端可以更专注于原子功能的实现,降低了云服务的开发难度和运维成本,提高了云服务的发布效率。
进一步参考图5,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调用云服务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控制服务器中。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调用云服务的装置500包括:接收单元501、转发单元502和推送单元503。其中,接收单元501配置用于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转发单元502配置用于通过预先配置的目标云服务接口将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而推送单元503配置用于接收后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推送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调用云服务的装置500的接收单元501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用户利用其进行云服务(例如,IAAS等)可视化操作的终端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其中,上述调用请求可包括下文将要描述的目标云服务接口的路径、请求方法和请求参数,目标云服务接口的路径可以是相对路径,也可以是绝对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转发单元502可以首先解析接收单元501接收的调用请求来确定目标云服务接口,然后通过目标云服务接口将调用请求(例如,调用请求中的请求方法和请求参数)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
其中,目标云服务接口是在目标云服务接入到云服务控制台时预先配置的。目标云服务接口通过如下步骤预先配置:获取预先生成的至少一个应用集,至少一个应用集包括第一应用集,第一应用集用于实现目标云服务的功能;将至少一个应用集配置在预先创建的目标云服务接口中。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应用集还包括第二应用集,第二应用集用于实现包括目标云服务在内的至少两个云服务共同具有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转发单元502包括解析模块、转发模块和继续转发模块。其中,解析模块配置用于解析调用请求并确定子调用请求队列;转发模块配置用于将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执行如下转发操作:通过至少一个应用集中与当前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应用集将当前子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并从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移除当前子调用请求;继续转发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移除后的子调用请求队列不为空,将移除后的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继续执行转发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推送单元503可以获取对目标云服务进行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对上述调用请求的响应,并向用户终端推送该响应,例如,通过可视化界面呈现在用户终端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推送单元503包括接收模块、转换模块和推送模块。其中,接收模块配置用于从后台服务器接收与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的每个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响应;转换模块配置用于将接收的响应转化为与调用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推送模块配置用于推送请求结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装置500还包括日志单元。其中,日志单元配置用于基于调用请求生成调用记录,并将调用记录添加到调用记录日志中。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获取预先生成的、用于实现目标云服务的功能的应用集预先配置目标云服务接口,实现目标云服务的接入和调用,降低了云服务的接入难度和云服务控制端的开发/运维成本。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的服务器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计算机系统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6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接收单元、转发单元和推送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接收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的单元”。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装置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装置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装置执行时,使得该装置: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通过预先配置的目标云服务接口将调用请求转发到对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接收后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推送响应;其中,目标云服务接口通过如下步骤预先配置:获取预先生成的至少一个应用集,该至少一个应用集包括第一应用集,第一应用集用于实现目标云服务的功能;将至少一个应用集配置在预先创建的目标云服务接口中。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包括:
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
通过预先配置的目标云服务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转发到对所述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
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推送所述响应;
其中,所述目标云服务接口通过如下步骤预先配置:
获取预先生成的至少一个应用集,所述至少一个应用集包括第一应用集,所述第一应用集用于实现所述目标云服务的功能;
将所述至少一个应用集配置在预先创建的目标云服务接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集还包括第二应用集,所述第二应用集用于实现包括所述目标云服务在内的至少两个云服务共同具有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预先配置的目标云服务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转发到对所述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包括:
解析所述调用请求并确定子调用请求队列;
将所述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执行如下转发操作: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应用集中与当前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应用集将当前子调用请求转发到对所述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并从所述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移除当前子调用请求;
响应于移除后的所述子调用请求队列不为空,将移除后的所述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继续执行所述转发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推送所述响应,包括:
从所述后台服务器接收与所述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的每个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响应;
将接收的响应转化为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
推送所述请求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调用请求生成调用记录,并将所述调用记录添加到调用记录日志中。
6.一种用于调用云服务的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配置用于接收对目标云服务进行调用的调用请求;
转发单元,配置用于通过预先配置的目标云服务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转发到对所述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
推送单元,配置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并推送所述响应;
其中,所述目标云服务接口通过如下步骤预先配置:
获取预先生成的至少一个应用集,所述至少一个应用集包括第一应用集,所述第一应用集用于实现所述目标云服务的功能;
将所述至少一个应用集配置在预先创建的目标云服务接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集还包括第二应用集,所述第二应用集用于实现包括所述目标云服务在内的至少两个云服务共同具有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转发单元包括:
解析模块,配置用于解析所述调用请求并确定子调用请求队列;
转发模块,配置用于将所述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执行如下转发操作: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应用集中与当前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应用集将当前子调用请求转发到对所述目标云服务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并从所述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移除当前子调用请求;
继续转发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移除后的所述子调用请求队列不为空,将移除后的所述子调用请求队列中最先执行的子调用请求作为当前子调用请求,继续执行所述转发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推送单元包括:
接收模块,配置用于从所述后台服务器接收与所述子调用请求队列中的每个子调用请求对应的响应;
转换模块,配置用于将接收的响应转化为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
推送模块,配置用于推送所述请求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日志单元,配置用于基于所述调用请求生成调用记录,并将所述调用记录添加到调用记录日志中。
11.一种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11296210.XA 2017-12-08 2017-12-08 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021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6210.XA CN108021462B (zh) 2017-12-08 2017-12-08 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6210.XA CN108021462B (zh) 2017-12-08 2017-12-08 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1462A true CN108021462A (zh) 2018-05-11
CN108021462B CN108021462B (zh) 2019-06-04

Family

ID=62072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96210.XA Active CN108021462B (zh) 2017-12-08 2017-12-08 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2146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3955A (zh) * 2018-09-14 2019-02-15 网易无尾熊(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服务调用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0309006A (zh) * 2019-06-28 2019-10-0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调用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78060A1 (en) * 2020-10-12 2022-04-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g-driven scheduling of computing resources for function execution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4670A (zh) * 2012-12-18 2013-04-24 清华大学 基于位置网的创新平台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685309A (zh) * 2013-12-26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面向地图可视化瓦片服务接入的异步请求队列模型
CN104065688A (zh) * 2013-03-22 2014-09-24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调用底层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01592A (zh) * 2015-01-31 2015-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云服务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6372532A (zh) * 2016-09-05 2017-02-01 用友优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放应用程序接口服务平台、调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375458A (zh) * 2016-09-08 2017-02-01 上海银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调用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6657180A (zh) * 2015-10-29 2017-05-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云服务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6790455A (zh) * 2016-12-08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基于混合模式的分布式云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104999A (zh) * 2016-02-23 2017-08-2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接口调用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4670A (zh) * 2012-12-18 2013-04-24 清华大学 基于位置网的创新平台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065688A (zh) * 2013-03-22 2014-09-24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调用底层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85309A (zh) * 2013-12-26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面向地图可视化瓦片服务接入的异步请求队列模型
CN104601592A (zh) * 2015-01-31 2015-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云服务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6657180A (zh) * 2015-10-29 2017-05-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云服务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7104999A (zh) * 2016-02-23 2017-08-2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接口调用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372532A (zh) * 2016-09-05 2017-02-01 用友优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放应用程序接口服务平台、调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375458A (zh) * 2016-09-08 2017-02-01 上海银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调用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6790455A (zh) * 2016-12-08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基于混合模式的分布式云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3955A (zh) * 2018-09-14 2019-02-15 网易无尾熊(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服务调用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09343955B (zh) * 2018-09-14 2021-03-16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推荐服务调用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0309006A (zh) * 2019-06-28 2019-10-0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调用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78060A1 (en) * 2020-10-12 2022-04-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g-driven scheduling of computing resources for function execution
GB2614012A (en) * 2020-10-12 2023-06-21 Ibm Tag-driven scheduling of computing resources for function execution
GB2614012B (en) * 2020-10-12 2023-11-15 Ibm Tag-driven scheduling of computing resources for function execution
US11948010B2 (en) 2020-10-12 2024-04-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g-driven scheduling of computing resources for function execu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1462B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7520B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8459953A (zh) 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0310034A (zh) 一种应用于SaaS的服务编排、业务流程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721620B (zh) 视频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及视频信息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07277153A (zh) 用于提供语音服务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9714332A (zh) 基于Thrift和语法树解析的协议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9036425A (zh) 用于操作智能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19294A (zh) 菜单页面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21462B (zh) 用于调用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46753A (zh)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2094A (zh) 用于终端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
CN109992732A (zh) 信息分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2563A (zh) 用于生成页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81322A (zh) 基于标签的云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44735A (zh)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42083A (zh) 用于提供语音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91938A (zh) 用于部署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31650A (zh) 系统接口调用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9933508A (zh) 用于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36805A (zh) 网页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0109912A (zh) 一种标识符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9981546A (zh) 获取应用模块间的远程调用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59294A (zh) 一种访问搜索引擎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83531B (zh) 用于处理日志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13212A (zh) 用于处理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