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8647B - 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8647B
CN108018647B CN201711249743.2A CN201711249743A CN108018647B CN 108018647 B CN108018647 B CN 108018647B CN 201711249743 A CN201711249743 A CN 201711249743A CN 108018647 B CN108018647 B CN 108018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rod
slot
sliding
tilting
rack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97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8647A (zh
Inventor
冯加林
冯天元
巫友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2497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18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8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8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8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8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D04B15/36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包括摆杆、推杆、转动块、滑动块、滑动销、齿轮及上、下齿条,两滑动块滑动设置在编织单元的中心线对称两侧,并相对编织单元的中心线斜置,每一滑动块上设有上、下推导槽;上、下齿条上分别通过滑动销在上、下推导槽中的滑动与滑动块滑动连接;摆杆设置在下齿条下方,下齿条的下端面上设有摆杆拨动槽和两摆杆回位槽;两转动块可弹性回转地设置在摆杆对称两侧,推杆滑动设置在下齿条下方并与摆杆活动连接,且设有推动面;摆杆处于摆动中心线时,摆杆上端处于摆杆拨动槽或摆杆回位槽内,摆杆处于左侧或右侧位置时,摆杆上端抵于齿轮的下端面。优点是可实现活动编织三角的联动,结构简单,运动可靠,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横机中的配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编织横机的三角机构中,一些三角是活动设置在三角底板上的,这些三角往往都是做相对三角底板的平移运动,例如做平行于三角底板面的平移,或相对三角底板面上下升降的平移,这些三角一般都具有相对运动关系,可通过控制系统分别对这些三角进行驱动,也可由一个具有联动的驱动装置对二个以使的运行三角进行驱动,例如公开号为CN10476203A的“一种编织三角联动机构”的中国专利。
但如若三角机构中的一活动三角是转动三角,且需要与其他的平移的活动三角实现联动,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编织三角驱动装置,设置在至少设有一个编织单元的三角底板后侧,包括摆杆、推杆、转动块、滑动块、滑动销、齿轮及分别与该齿轮啮合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齿条和下齿条,两所述滑动块可弹性回位地滑动设置在编织单元的中心线对称两侧,并相对编织单元的中心线斜置,每一滑动块上设有上推导槽和下推导槽;上齿条和下齿条上分别设有滑动销,通过对应滑动销在上推导槽、下推导槽中的滑动与滑动块滑动连接,推抵滑动块沿斜置方向滑动;所述摆杆可左右摆动地设置在下齿条下方,下齿条的下端面上设有摆杆拨动槽和位于摆杆拨动槽对称两侧的摆杆回位槽;两转动块可弹性回转地设置在摆杆对称两侧,推杆滑动设置在下齿条下方并与摆杆活动连接,且在相对摆杆摆动中心线对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推动面;摆杆处于摆动中心线时,摆杆上端处于摆杆拨动槽或摆杆回位槽内,摆杆处于左侧或右侧位置时,摆杆上端抵于齿轮的下端面,摆杆拨动槽或摆杆回位槽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摆动并带动推杆做对应摆动侧的移动,对应推动面推动同侧转动块转动;转动块弹性回转时作用于推动面而带动推杆移动,使摆杆在摆杆回位槽内回转至摆动中心线位置。
所述摆杆拨动槽为设有左侧和右侧槽壁面的槽,在随齿条向一方向移动时通过左侧或右侧槽壁面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做由摆杆中心位置向右侧或左侧的正向摆动。
所述摆杆回位槽为至少设有一侧槽壁面的槽,在随齿条向另一方向移动时,对应侧摆杆回位槽的槽壁面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做与正向摆动方向相反的反向摆动。
所述推杆上设有推动槽,摆杆的摆动端置于该推动槽内,与推杆活动连接;或推杆与摆杆通过滑槽与在该滑槽中转动和滑动的滑销活动连接。
所述转动块的一轴向端部设有圆弧形的凸起,该圆弧形凸起的一端与推杆上的推动面接触,在推杆移动推动面触接该凸起的一端时,使转动块转动;在转动块弹性回转时,该凸起的一端触接推杆的推动面,使推杆移动。
所述转动块通过扭簧可弹性回转地设置三角底板上,所述扭簧设置在转动块的一侧,一端固定,一端压触在所述圆弧形的凸起的另一端上。
所述上推导槽和下推导槽均由对滑动销水平导入或导出的导向槽和被滑动销推抵的推抵槽组成。
所述推抵槽由两平行且斜置槽壁面形成,推抵槽的槽宽与滑动销直径相适配;所述导向槽由水平槽壁面和斜置槽壁面形成,且斜置槽壁面为相连的推抵槽对应侧槽壁面连续延伸的面,使导向槽槽口呈喇叭形,导向槽的水平槽壁面与推抵槽对应侧的斜置槽壁面交接形成滑动销连续的滑动面。
所述滑动块上设有压针三角,所述转动块上设有转动三角
所述转动三角沿转动块的径向设置,该转动块上设有集圈走针面和接圈走针面。
两所述转动三角在摆杆处于摆动中心线位置时,同处于斜置状态,在摆杆处于左侧或右侧位置时,分别处于斜置状态和平置状态;斜置状态时,接圈走针面为走针工作面,平置状态时,集圈走针面为走针工作面。
两所述转动三角同处于斜置状态或分别处于斜置状态和平置状态;同处于斜置状态时,两转动三角上的接圈走针面构成接圈针道的一部分;分别处于斜置状态和平置状态时,一转动三角上的接圈走针面和另一转动三角上的集圈走针面构成集圈针道的一部分。
本发明以联动的结构驱动一对平移的编织三角和一对转动的编织三角,通过对这些活动编织三角的运动,以形成不同的编织针道,满足横编织机的不同编织需求,同时组成的零部件少,结构十分简洁,因而运动更可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是成圈编织的初始状态。
图2是摆杆、推杆和转动块之间的结构关系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所设置的三角底板上的编织单元示意图,所示的是机头由右至左运行时成圈、集圈编织的针道轨迹。
图4是本发明装置所设置的三角底板上的编织单元示意图,所示的是翻针编织(接圈、移圈编织)的针道轨迹。
图5是本发明装置设置于三角底板上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装置在机头做由右至左成圈、集圈编织时所对应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装置在机头做由左至右成圈、集圈编织时所对应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装置在机头做由右至左翻针编织时所对应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中摆杆与推杆活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中转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C为摆动中心线,1摆杆,2推杆,21推动面,22推动槽,3转动块,301圆弧形凸起的一端,302圆弧形凸起的另一端,4滑动块,42上推导槽,41下推导槽,401导向槽,402推抵槽,5滑动销,6齿轮,72上齿条,71下齿条,711摆杆拨动槽,712摆杆回位槽,30圆弧形凸起,81针踵,90三角底板,91转动三角,911集圈走针面,912接圈走针面,92压针三角,93成圈三角,931成圈起针面,94眉毛三角,941回针面,95移圈拦针三角,96整理三角,16滑槽,26滑销,3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装置设置在三角底板后侧。如图1并参见图2,该装置包括摆杆1、推杆2、转动块3、滑动块4、滑动销5、齿轮6、上齿条72和下齿条71。该驱动装置由动力源驱动齿轮6转动,并通过齿轮6啮合传动上下平行设置的上齿条72和下齿条71的运动来带动相关其它零件的运动。两滑动块4可弹性回位地滑动设置在编织单元的中心线D的对称两侧,且相对中心线D斜置,上齿条72和下齿条71上分别设有滑动销5,滑动块4上设有分别与上、下齿条上的滑动销5位置相适配的上推导槽42和下推导槽41,上齿条72和下齿条71分别通过对应滑动销5在上推导槽42、下推导槽41中的滑动与滑动块滑动连接。在齿轮6啮合传动上齿条72和下齿条71运动时,对应滑动销5推抵对应滑块上的推导槽,使该滑动块4沿斜置方向滑动。下齿条71的下端面上设有摆杆拨动槽711和位于该摆杆拨动槽对称两侧的摆杆回位槽712,摆杆1和推杆2分别可摆动和可滑动地设置在下齿条71的下方,两者间活动连接。推杆2水平设置,且在相对摆杆摆动中心线C的对称两侧分别设置推动面21(本实施例的摆动中心线C与编织单元的中心线D重合)。摆杆1可相对摆动中心线C左右摆动,摆杆1处于摆动中心线C时,摆杆上端处于下齿条下端的摆杆拨动槽711内或摆杆回位槽712内。在摆杆拨动槽711和摆杆回位槽712随齿条运动时,将作用于摆杆1的上端使其向左侧或右侧摆动,而摆杆1处于左侧或右侧位置时,摆杆1的上端抵于齿轮的下端面。两转动块3可弹性回转地设置在摆杆1的对称两侧,对应于推杆2上推动面21随推杆2移动的路径上。摆动的摆杆带动推杆做对应摆动侧的移动,推杆2上与摆动侧推动面21相对的推动面21移动到同侧转动块3的位置,推动该转动块3转动。而转动块3的弹性回转,将推动对应位置上的推动面21移动而使推杆2移动,从而带动摆杆1在摆杆回位槽712内回转至摆动中心线位置。
上述滑动块4通过弹簧48可弹性回位地设置在三角底板后侧,其上的上推导槽42和下推导槽41均由导向槽401和推抵槽402组成。推抵槽402由两平行的斜置槽壁面形成,且槽宽与滑动销5的直径相适配。导向槽401由水平槽壁面和斜置槽壁面形成,且该斜置槽壁面为相连推抵槽的对应侧斜置槽壁面连续延伸出的面,使导向槽一侧槽口呈喇叭形,便于滑动销5的导入、导出。导向槽通过水平槽壁面与推抵槽对应斜置槽壁面交接形成滑动销5的滑动面,滑动销5通过作用于滑动块4的滑动面,使滑动块4沿斜置方向下滑动,并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压缩弹簧48。当滑动销不再作用于推抵槽402上时,被压缩的弹簧48将得到释放,滑动块4在弹簧48作用下向上弹性回位。
下齿条71的下端面上设置的摆杆拨动槽711为一设有左侧和右侧槽壁面的矩形槽,在摆杆处于摆动中心线C位置且处于摆杆拨动槽711内,此时摆杆拨动槽711随齿条做正向运动,其上的左侧壁或右侧槽壁面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由摆杆中心位置向右侧或左侧做正向摆动。下齿条71的下端面相对摆杆拨动槽711对称两侧分别设有摆杆回位槽712,该两摆杆回位槽分别为仅有左侧槽壁面或右侧槽壁面的不封闭的开放式矩形槽,在摆杆处于摆动中心线C位置且处于摆杆回位槽712内,摆杆回位槽712随齿条做反向运动,该摆杆回位槽712的槽壁面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做与正向摆动方向相反的反向摆动。
上述转动块3通过扭簧38可弹性回转地设置于三角底板的后侧,扭簧38设置在转动块3的一侧(也可设于转动块的转动中心),一端固定,另一自由端压触在对应侧的转动块上,使转动块在扭簧38作用下保持在一个设定的位置。转动块3具有圆形块的本体,且在本体一端面上设有圆弧形凸起30,该圆弧形凸起的一端301可与推杆上的推动面21接触,在随推杆移动推动面21触接该圆弧形凸起的一端301时,使转动块转动。而在转动块3弹性回转时,该圆弧形凸起的一端触接推杆的推动面,使推杆移动,通过推杆的移动带动摆杆回位,即由左侧位置或右侧位置回转到摆动中心线C位置。本实施例中,凸起的另一端302与扭簧38的自由端连接,扭簧38的自由端压触在所述凸起的另一端302上,以使在摆杆1的上端不再抵在下齿条下端面时,转动块3在扭簧38的作用下回转。
如图2,推杆2的一侧设有推动槽22,摆杆1的摆动端置于该推动槽22内,摆杆1可相对推动槽22摆动和上下移动,由此进行两者的活动连接。摆动端上端伸出推动槽外,以使上端可置于摆杆拨动槽711或摆杆回位槽712内。推动槽22对称中心线与摆杆的摆动中心线C相贴合,在推杆2另一侧相对于推动槽22对称中心线(也就是摆动中心线C)对称两侧分别设置推动面21,该推动面21随推杆2移动至对应于转动块的位置时,处于圆弧形凸起30随转动块转动的路径上。
上述的编织三角驱动装置置于至少设有如图3、4所示的一个编织单元的三角底板90的后侧,该编织单元至少具有压针三角92、眉毛三角94和成圈三角93,为可进行翻针编织还设置了整理三角96和移圈拦针三角95。其中的成圈三角93两对称外侧边及眉毛三角94两对称内侧边分别为平滑连续的成圈起针面931和平滑连续的回针面941,为配合这种成圈三角93和眉毛三角94,还设置了设有集圈走针面911和接圈走针面912的转动三角91。通过该编织单元中可活动的编织三角的运动,形成织针做对应于成圈编织的成圈编织针道A、集圈编织的集圈针道B及翻针编织的接圈针道E和移圈针道F,图中仅以机头由右至左运行为例做出的针道轨迹,从图3、4中可以看出,通过转动三角91的转动,集圈走针面911和接圈走针面912分别成为集圈针道和接圈针道的部分。
将图3、4所示的编织单元中的压针三角92和转动三角91分别连接在在本发明装置中的滑动块4和转动块3上,由此可实现压针三角92和转动三角91的联动,通过压针三角92和转动三角91相对于三角底板的运动,形成图3、4所示针踵81的编织针道。由图3、4可以看出压针三角92在进行成圈编织和翻针编织时,其高度位置是变化的,因此在做不同编织时需对压针三角进行相适应的高度位置的调整;而两转动三角91在处于集圈编织时,分别处于平置状态和斜置状态,在接圈编织时均处于斜置状态,因此在做不同编织时需对转动三角进行相适应的转动位置的调整。
如图5,一个设置在三角底板90后侧的本发明装置的具体结构,其中压针三角92通过连接滑块98与位于三角底板90后侧的滑动块4连接,转动三角91分别连接在转动块3上,并将两转动三角91分别沿对应转动块的径向设置,摆杆1通过转动销12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于三角底板90后侧的摆杆座97上,滑动销5为滚动轴承,该轴承通过轴承销51转动设置在上齿条72和下齿条71上,为使上、下齿条的运动与滑动块4的运动不产生干涉,在它们之间设置中间隔板99。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装置的初始状态,此时摆杆1处于摆动中心线C的位置上,滑动销5、推杆2和上、下齿条72、71均处于对中位置,扭力弹簧38未施力于转动块3,使转动块3处于释放的原始状态,其上圆弧凸起30的一端301与推杆2上的推动面21存有一定间距,两转动三角对称斜置,并使其上的接圈走针面处于接圈针道的位置上。
在进行成圈编织和集圈编织时,通过本发明装置对编织三角进行调整,如若织针相对三角底板从左至右运动(机头由右至左运行),形成图3所示的成圈针道A和集圈针道B。对应于成圈编织的调整,如若调整是从本发明装置处于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开始,首先齿轮6转动,与其啮合的上齿条72和下齿条71分别向右和向左移动,上齿条72上的滑动销5进入右侧滑动块4的上推导槽42,并从右侧导向槽401进入推抵槽402,随着滑动销5相对滑动块4的右移,推抵推抵槽402的下侧斜置槽壁,使滑动块3下移,对应的压针三角下移直至滑动销5进入推抵槽402的中上段,在此过程弹簧48被压缩。而下齿条71上的滑动销5此时处于左侧滑动块4的下推导槽41入口处,不能对滑动块4形成作用,因而左侧滑动块4保持初始状态。摆杆拨动槽711随下齿条71的移动,使右侧槽壁作用于摆杆1的上端,摆杆向左侧摆动,摆杆上端从摆杆拨动槽711下落直至抵在下齿条71的下端面上,而处于左侧位置。最终形成图6所示相对于机头由右至左运行的压针三角的位置状态,在此过程中转动三角91不参与成圈编织,因此处于什么位置都不影响成圈编织。
而集圈编织时,仅是对转动三角的转动位置的调整,并通过下齿条71的移动实现。下齿条71的运动使摆杆拨动槽711随之移动,摆杆拨动槽711右侧槽壁作用于摆杆1的上端,摆杆向左侧摆动,摆杆上端从摆杆拨动槽711下落直至抵在下齿条71的下端面上,而处于左侧位置,摆动带动推杆向左侧移动,推杆2右侧的推动面21触碰到对应侧转动块上圆弧凸起30的一端部301,转动块3转动,使连接在转动块上的转动三角转动一个角度而处于平置状态,此过程扭簧38被扭转。最终形成图6所示相对于机头由右至左运行的转动三角的位置状态,转动三角上的集圈走针面911处于平置位置,成为集圈针道中的一部分。
当织针相对三角底板从左至右的一行编织完成后,齿轮6转动并使下齿条71再左移,右侧摆杆回位槽712移动到摆杆位置,摆杆上端不再受到齿条下端面的抵挡,转动块在扭簧38扭力的作用下回转,圆弧凸起30的一端部301通过推动面21推动推杆2移动,推杆2的移动使摆杆回转到摆动中心线C的位置上。接着齿轮反向转动,右侧摆杆回位槽712的槽壁面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向右侧摆动并带动推杆向右侧移动,摆杆上端下落并抵于下齿条71的下端面,直至摆杆拨动槽711运行到摆杆上端,重复上述摆杆回位过程,使整个驱动装置恢复到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在此初始状态下,上、下齿条分别继续向左侧和右侧移动,直至上齿条上的滑动销5进入左侧滑动块上推导槽中的推抵槽402的中上段上,形成如图7所示的压针三角和转动三角的位置状态。
进行翻针编织时,通过本发明装置对应编织三角进行调整,如若织针相对三角底板从左至右运动,形成图4所示的接圈针道和移圈针道,作为移圈走针面的左侧压针三角需下移到比右侧压针三角形成回针面的压针三角更下位的位置。如图8,上、下齿条在齿轮6的啮合传动下,向两侧移动,上齿条上的滑动销5进入上推抵槽402的上端,以使左侧滑动块被进一步地下移,而右则的滑动块做稍微的下移,下齿条上的滑动销5仅进入下推导槽42中的推抵槽402的下段,使两压针三角处于翻针编织所需的位置。此时,摆杆1处于摆杆回位槽712内,下齿条向右侧的移动,使该回位槽不能作用于摆杆1的上端,摆杆1不能转动,因而不能使推杆移动,也就不能推动转动块转动,两转动三角保持初始的对称斜置状态,从而形成接圈针道的部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摆杆1的上端设有腰形孔的滑槽16,在推杆2的中部设有滑销26,摆杆1与推杆2之间通过滑销26和滑槽16的相互滑动进行活动连接。
此外,转动块3的圆周侧面上设置两螺钉36,以替代上述实施例1中的圆弧形凸起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推杆上推动面的接触和用于与扭簧38的自由端的连接。
本实施例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Claims (12)

1.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设置在至少设有一个编织单元的三角底板后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摆杆、推杆、转动块、滑动块、滑动销、齿轮及分别与该齿轮啮合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齿条和下齿条,两所述滑动块可弹性回位地滑动设置在编织单元的中心线对称两侧,并相对编织单元的中心线斜置,每一滑动块上设有上推导槽和下推导槽;上齿条和下齿条上分别设有滑动销,通过对应滑动销在上推导槽、下推导槽中的滑动与滑动块滑动连接,推抵滑动块沿斜置方向滑动;所述摆杆可左右摆动地设置在下齿条下方,下齿条的下端面上设有摆杆拨动槽和位于摆杆拨动槽对称两侧的摆杆回位槽;两转动块可弹性回转地设置在摆杆对称两侧,推杆滑动设置在下齿条下方并与摆杆活动连接,且在相对摆杆摆动中心线对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推动面;摆杆处于摆动中心线时,摆杆上端处于摆杆拨动槽或摆杆回位槽内,摆杆处于左侧或右侧位置时,摆杆上端抵于齿轮的下端面,摆杆拨动槽或摆杆回位槽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摆动并带动推杆做对应摆动侧的移动,对应推动面推动同侧转动块转动;转动块弹性回转时作用于推动面而带动推杆移动,使摆杆在摆杆回位槽内回转至摆动中心线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拨动槽为设有左侧和右侧槽壁面的槽,在随齿条向一方向移动时通过左侧或右侧槽壁面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做由摆杆中心位置向右侧或左侧的正向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回位槽为至少设有一侧槽壁面的槽,在随齿条向另一方向移动时,对应侧摆杆回位槽的槽壁面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做与正向摆动方向相反的反向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设有推动槽,摆杆的摆动端置于该推动槽内,与推杆活动连接;或推杆与摆杆通过滑槽与在该滑槽中转动和滑动的滑销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的一轴向端部设有圆弧形的凸起,该圆弧形凸起的一端与推杆上的推动面接触,在推杆移动推动面触接该凸起的一端时,使转动块转动;在转动块弹性回转时,该凸起的一端触接推杆的推动面,使推杆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通过扭簧可弹性回转地设置三角底板上,所述扭簧设置在转动块的一侧,一端固定,一端压触在所述圆弧形的凸起的另一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导槽和下推导槽均由对滑动销水平导入或导出的导向槽和被滑动销推抵的推抵槽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槽由两平行且斜置槽壁面形成,推抵槽的槽宽与滑动销直径相适配;所述导向槽由水平槽壁面和斜置槽壁面形成,且斜置槽壁面为相连的推抵槽对应侧槽壁面连续延伸的面,使导向槽槽口呈喇叭形,导向槽的水平槽壁面与推抵槽对应侧的斜置槽壁面交接形成滑动销连续的滑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上设有压针三角,所述转动块上设有转动三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三角沿转动块的径向设置,该转动块上设有集圈走针面和接圈走针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转动三角在摆杆处于摆动中心线位置时,同处于斜置状态,在摆杆处于左侧或右侧位置时,分别处于斜置状态和平置状态;斜置状态时,接圈走针面为走针工作面,平置状态时,集圈走针面为走针工作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转动三角同处于斜置状态或分别处于斜置状态和平置状态;同处于斜置状态时,两转动三角上的接圈走针面构成接圈针道的一部分;分别处于斜置状态和平置状态时,一转动三角上的接圈走针面和另一转动三角上的集圈走针面构成集圈针道的一部分。
CN201711249743.2A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 Active CN108018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9743.2A CN108018647B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9743.2A CN108018647B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8647A CN108018647A (zh) 2018-05-11
CN108018647B true CN108018647B (zh) 2019-05-10

Family

ID=62078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9743.2A Active CN108018647B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86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5032B (zh) * 2018-06-20 2023-08-29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四系统电脑横机底板装置
CN108754824B (zh) * 2018-06-25 2023-05-16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步进电机的六功能位角控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4792A (en) * 1995-06-15 1997-12-09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Needle selection device of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100500966C (zh) * 2006-01-13 2009-06-17 冯加林 一种横编织机选针用三角机构
TW200951260A (en) * 2008-06-11 2009-12-16 shi-xian Xiao Single peak-type needle moving cam device and backtack method after needle moving and connecting of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201835069U (zh) * 2010-10-28 2011-05-18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沉降片控制装置
CN101962866B (zh) * 2010-10-28 2011-09-14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沉降片控制装置
CN203807681U (zh) * 2014-05-05 2014-09-03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横编机中的沉降片复位三角装置
CN106120131B (zh) * 2016-09-12 2018-01-12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横机中的可调紧吊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8647A (zh) 2018-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76100B1 (ko) 발가락부 봉합 장치
CN108018647B (zh) 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
CN203700722U (zh) 缝纫机差动送料装置
CN104233613B (zh) 用于向针织机的针提供线的装置
US2690723A (en) Zigzag sewing mechanism of doublethread sewing machine
CN205035568U (zh) 可变针距的织缝一体机
CN102311015B (zh) 织袜机的导纱板调整装置
CN102383255A (zh) 一种电脑横机的三角编织系统
CN212983201U (zh) 罗纹针织机水平针可调整位置结构
CN105113110A (zh) 可变针距的织缝一体机
TW202111180A (zh) 羅紋針織機水平針可調整位置結構
CN107956032A (zh) 一种电机款双层度目控制结构及其电机山板
CN111074433B (zh) 缝纫机送料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缝纫机
US3064602A (en) Zigzag sewing apparatus in sewing machines
CN103726211B (zh) 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
CN202347228U (zh) 一种具压过中线的沉降片三角
CN205775125U (zh) 横机中的推针三角组件
CN202247203U (zh) 电脑针织横机翻针结构
CN202273054U (zh) 一种电脑横机的三角编织系统
CN209211034U (zh) 一种新型编织三角机构
CN105803652B (zh) 一种双系统横机底板中的选针三角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16762A (zh) 一种可实现x、y型编织物的编织平台
CN207331238U (zh) 一种可变行程缝纫机摇臂结构
CN216129742U (zh) 一种具有摆动功能的贾卡梳
CN203614439U (zh) 家用电器及其摇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