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2993B - 一种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及其养殖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及其养殖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2993B
CN108012993B CN201711151689.8A CN201711151689A CN108012993B CN 108012993 B CN108012993 B CN 108012993B CN 201711151689 A CN201711151689 A CN 201711151689A CN 108012993 B CN108012993 B CN 1080129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d
type
locust
tray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516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2993A (zh
Inventor
陈兰慧
李家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Guoxiong Shengshi Productivity Promo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jin Huiji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jin Huiji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jin Huiji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516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129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2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2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2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29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2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 A23K10/26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from waste material, e.g. feathers, bones or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58Fatty acids; Fats; Products containing oils or fa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23K20/30Oligo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3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sw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9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insects, e.g. bees or silkwor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按如下步骤实施:S00:选择养殖基土,对所述养殖基土的土壤进行平整;S10:在所述养殖基土上搭建养殖棚;S20:对所述养殖棚内部进行消毒;S30:在养殖棚内放置蝗虫,并放置生态饲料对蝗虫进行喂养;S40:将所述蝗虫的粪便加工成为猪饲料。本发明公开的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对养殖棚内部进行的消毒处理,且能够对蝗虫的粪便进行再利用,并提升养殖棚的卫生条件及虫卵的收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及其养殖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蝗虫养殖棚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及用于上述养殖方法的养殖棚。
背景技术
蝗虫、又称为蚂蚱,其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活性物质,并含有多种维生素、磷、钙、铁等微量元素添加剂,营养价值丰富,肉质鲜嫩,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常见的蝗虫养殖棚既没有合适的通风遮阳装置,也常常将蝗虫的事物跟粪便混合在一起,卫生条件差,蝗虫的死亡率较高。
中国专利文献CN107156062A公开了一种蝗虫幼虫的养殖方法,步骤包括:1)建造养殖棚;1.1建棚的长度为30~40m,宽度为10~20m,高度为3~5m,棚地面1/2建成土层地面,1/2建成细沙地面;1.2所述土层地面上铺设20~25cm的壤土,在壤土上铺设5~8cm的黏质土;1.3所述细沙地面上铺设20~25cm的细沙,在细沙上铺设10~20cm的鲜稻草;1.4搭建棚架结构,做一个棚罩,罩在棚架上,在棚罩上剪开口,并在口上缝制拉链,棚罩底边四周用土压实,再沿底边四周堆放砖块;2)喂食;按蝗虫的1~5天、6~10天和10~15天分别配置不同的饲料进行喂养;3)防旱防潮。该专利提供的蝗虫幼虫的养殖方法,未对蝗虫棚子进行消毒,蝗虫的粪便没有科学的处置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对养殖棚内部进行的消毒处理,且能够对蝗虫的粪便进行再利用,并提升养殖棚的卫生条件及虫卵的收集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按如下步骤实施:
S00:选择养殖基土,对所述养殖基土的土壤进行平整;
S10:在所述养殖基土上搭建养殖棚;
S20:对所述养殖棚内部进行消毒;
S30:在养殖棚内放置蝗虫,并放置生态饲料对蝗虫进行喂养;
S40:将所述蝗虫的粪便加工成为猪饲料。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态饲料由0.99-0.9999份蝗虫草料及添加在所述蝗虫草料内的0.0001-0.01份微量元素添加剂组成;
所述蝗虫草料包括玉米尖叶草、或者金荞麦尖叶草、或者所述玉米尖叶草与所述金荞麦尖叶草组成的混合草料,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锌、碘、硒有机络合物、ω-3脂肪酸、以及ω-6脂肪酸。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养殖基土包括20~25cm的壤土层、位于所述壤土上的5~8cm的黏质土层、位于所述黏质土上的20~25cm的细沙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的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的养殖棚,包括棚底台、以及固定在所述棚底台上的棚罩体,还包括多个草料盘及多个孵化盘,所述棚底台上设置有多道第一类滑槽及多道第二类滑槽,多道所述第一类滑槽与多道所述第二类滑槽相间分布,至少一个的草料盘位于所述第一类滑槽内,且均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类滑槽滑动配合,至少一个的孵化盘位于第二类滑槽内,且均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类滑槽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草料盘包括草料盘体及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固定在所述草料盘体的底部;所述孵化盘包括孵化盘体及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固定在所述孵化盘体的底部。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草料盘内部容纳有尖叶草或者种植有尖叶草,所述孵化盘内部容纳有便于蝗虫产卵的细砂土。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多道所述第二类滑槽的底部均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通过动力泵驱动,所述动力泵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将孵化盘的温度控制在28℃-30℃。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多道所述第二类滑槽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遮阳装置,所述遮阳装置固定在所述棚罩体的顶部。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遮阳装置包括遮阳网、卷绕架以及减速电机,所述遮阳网一端与所述卷绕架上的转轴固定连接,且缠绕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遮阳网另一端固定有重力滑杆,所述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暖气片、增压泵、温度传感器、蓄电池、电热器以及太阳能板,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蓄电池、所述电热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太阳能板通过电源管理电路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电热器通过循环管道与所述暖气片相连,所述增压泵固定在循环管道上。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类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二类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凹槽。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棚罩体两侧设置有通风窗,所述通风窗的上方设置有新风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对养殖棚内部进行的消毒处理,且能够对蝗虫的粪便进行加工形成猪饲料,并提升养殖棚的卫生条件及虫卵的收集效率。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的养殖棚,通过在棚底台上设置多道第一类滑槽及多道第二类滑槽,并将多排活动草料盘及多排活动孵化盘与多道第一类滑槽及多道第二类滑槽相适配,使得蝗虫的食料与孵化土分开,从而将蝗虫虫卵和食料有效的分开,由于多排活动草料盘及多排活动孵化盘均是可以活动及替换的,故蝗虫饲养员可以依据实际需求更换活动草料盘或者活动孵化盘,从而便捷的实现了食料更换及采卵等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养殖棚的正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养殖棚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棚底台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棚底台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孵化盘的局部A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孵化盘的局部A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孵化盘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棚底台;2、棚罩体;11、第一类滑槽;12、第二类滑槽;3、草料盘;4、孵化盘;31、草料盘体;32、第一滑轮;41、孵化盘体;42、第二滑轮;5、热交换器;6、动力泵;7、控制器;8、加热器;9、遮阳装置;91、遮阳网;92、卷绕架;93、减速电机;921、转轴;94、重力滑杆;106、暖气片;101、增压泵;102、温度传感器;103、蓄电池;104、电热器;105、太阳能板;200、定位凸起;300、定位凹槽;400、通风窗;500、新风机;600、过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8所示,实施例一中提供的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按如下步骤实施:
S00步骤:选择养殖基土,对所述养殖基土的土壤进行平整,所述养殖基土包括20~25cm的壤土层、位于所述壤土上的5~8cm的黏质土层、位于所述黏质土上的20~25cm的细沙层。
S10步骤:在所述养殖基土上搭建养殖棚。
S20步骤:对所述养殖棚内部进行消毒。
饲料对蝗虫进行喂养。所述生态饲料由0.99-0.9999份蝗虫草料及添加在所述蝗虫草料内的0.0001-0.01份微量元素添加剂组成,所述蝗虫草料包括玉米尖叶草、或者金荞麦尖叶草、或者所述玉米尖叶草与所述金荞麦尖叶草组成的混合草料,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锌、碘、硒有机络合物、ω-3脂肪酸、以及ω-6脂肪酸。
S30步骤:在养殖棚内放置蝗虫,并放置生态。
S40:将所述蝗虫的粪便加工成为猪饲料。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二中提供了养殖棚,包括棚底台1、固定在棚底台1上的棚罩体2、多个草料盘3及多个孵化盘4,棚底台1可采用水泥浇筑而成。如图3所示,棚底台1上设置有多道第一类滑槽11及多道第二类滑槽12,多道第一类滑槽11与多道第二类滑槽12相间分布,具体的说,一道第一类滑槽11的左右两侧均为第二类滑槽12,同理一道第二类滑槽12的左右两侧均为第一类滑槽11。至少一个的草料盘3位于一道或者多道所述第一类滑槽11内,且均与各自对应的第一类滑槽11滑动配合,至少一个的孵化盘4位于一道或者多道第二类滑槽12内,且均与各自对应的第二类滑槽12滑动配合。多个活动的草料盘3可以构成一个组,再与一个第一类滑槽11配合使用,也可以一个草料盘3与一个第一类滑槽11配合使用,多个活动的孵化盘4可以构成一个组,再与一个第二类滑槽12配合使用,也可以一个孵化盘4与一个第二类滑槽12配合使用。实际使用时,可以依据使用者场地及使用习惯灵活定制。通过分块设置使得蝗虫的草料盘3和孵化盘4分开设置,使得蝗虫的食料与孵化土分开,从而将蝗虫虫卵和食料有效的分开,这种方式不仅十分方便蝗虫虫卵的回收,也能够方便及时的采集虫卵和更换不新鲜的草料。草料盘3内部容纳有尖叶草或者种植有尖叶草,孵化盘4内部容纳有便于蝗虫产卵的细砂土。尖叶草是蝗虫比较喜爱的草,为了方便虫卵的收集,孵化盘4最后用细砂土,这是由于细砂土粘连性较低,使得虫卵更好的被收集。通常第一类滑槽11的宽度大于第二类滑槽12的宽度,进一步优选地,第二类滑槽12的宽度小于第一类滑槽11的宽度的二分之一。相应地,草料盘3的宽度大于孵化盘4的宽度,进一步优选地,孵化盘4的宽度小于草料盘3的宽度的二分之一。
如图7和图1所示,为了方便草料盘3及孵化盘4在第一类滑槽11及第二类滑槽12滑动,进一步优选地,草料盘3包括用于盛装食料的草料盘体31及第一滑轮32,第一滑轮32固定在草料盘体31的底部,孵化盘4包括用于盛装沙土的孵化盘体41及第二滑轮42,第二滑轮42固定在孵化盘体41的底部,通过第一滑轮3使得草料盘3沿着第一类滑槽11滑动,通过第二滑轮42使得孵化盘4沿着第二类滑槽12滑动。当然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说,也可以不安装第一滑轮32和第二滑轮42,而对第一类滑槽11和第二类滑槽12内部进行抛光或者增加钢制轨道的方式使得草料盘3及孵化盘4在第一类滑槽11及第二类滑槽12滑动更加轻便。
如图5所示,由于蝗虫孵化需要较高的温度,多道第二类滑槽12的底部均设置有热交换器5,热交换器5通过动力泵6驱动,热交换器5通过循环管路与动力泵6相连,动力泵6与控制器7电连接,控制器7可以发出温度控制指令,使得热交换器5对第二类滑槽12进行加热,最终将多个孵化盘4的温度控制在28℃-30℃。
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养殖棚被暴晒,进一步的,养殖棚还包括遮阳装置9,遮阳装置9固定在棚罩体2的顶部,遮阳装置9能够对棚罩体2进行遮阳。优选的,遮阳装置9包括遮阳网91、卷绕架92以及减速电机93,遮阳网91一端与卷绕架92上的转轴921固定连接,且缠绕在转轴921上,遮阳网91另一端固定有重力滑杆94,减速电机93的动力输出轴与转轴921固定连接。具体使用时,减速电机93驱动卷绕架92的转轴921旋转,从而释放遮阳网91,使得在重力滑杆94的作用下,沿着棚罩体2外表面下滑,直至覆盖棚罩体2的外表面;当不要遮阳时,减速电机93反向旋转即可。优选地,遮阳网91具有两块,一块位于棚罩体2左侧,一块位于棚罩体2的右侧,两个遮阳网91均缠绕在转轴921上,缠绕方向均为一致方向,可以由同一遮阳装置9释放。
如图1所示,如果在温度较低的地区进行蝗虫养殖,是需要对棚罩体2进行供暖的。养殖棚还包括暖气片106、增压泵101、温度传感器102、蓄电池103、电热器104以及太阳能板105,温度传感器102、蓄电池103、电热器104均与控制器7电连接,太阳能板105通过电源管理电路与蓄电池103电连接,电热器104通过循环管道与暖气片106相连,增压泵101固定在循环管道上。实际使用时,太阳能板105采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源管理电路将电能储存至蓄电池103内,当温度传感器102检测到养殖棚内温度较低时,控制器7会发出控制指令驱动电热器104进行加热,也驱动增压泵101实现暖气片106内部的热水循环,最终实现棚罩体2内部的有效供暖。
如图7所示,当采用多个活动的草料盘3可以构成一个组,再与一个第一类滑槽11配合使用,多个活动的孵化盘4可以构成一个组,再与一个第二类滑槽12配合使用这种安装方式时。第一类滑槽1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200,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凹槽300,第二类滑槽12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200,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凹槽300。通过定位凸起200和定位凹槽300的作用可以实现相连的两个草料盘3或者相连的两个孵化盘4的首尾相接,避免多个草料盘3相互直接出现撞击以及与第一类滑槽11的侧壁、第二类滑槽12的侧壁磕碰。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棚罩体2两侧设置有通风窗400,通风窗400的上方设置有新风机500,使得养殖棚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新风机500与控制器7电连接,控制器7发出控制指令驱动新风机500旋转,从而实现养殖棚换气,另外通风窗400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通风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6所示,实施例三中提供了养殖棚,包括棚底台1、固定在棚底台1上的棚罩体2、多个草料盘3及多个孵化盘4,棚底台1可采用水泥浇筑而成,棚底台1上设置有多道第一类滑槽11及多道第二类滑槽12,多道第一类滑槽11与多道第二类滑槽12相间分布。至少一个的草料盘3位于一道或者多道第一类滑槽11内,且均与各自对应的第一类滑槽11滑动配合,至少一个的孵化盘4位于一道或者多道第二类滑槽12内,且均与各自对应的第二类滑槽12滑动配合。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多道第二类滑槽12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器8,加热器8与控制器7电连接。采用加热器8加热的成本较低,而且更加容易控制,缺点是热均匀性较差。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4所示,实施例四中提供的养殖棚,包括棚底台1、固定在棚底台1上的棚罩体2、多个草料盘3及多个孵化盘4,棚底台1可采用水泥浇筑而成,棚底台1上设置有多道第一类滑槽11及多道第二类滑槽12,多道第一类滑槽11与多道第二类滑槽12相间分布。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棚底台1中部设置有过道600,多道第一类滑槽11及多道第二类滑槽12均被过道600隔开,分成两个槽体。一个草料盘3位于一道第一类滑槽11内,一个的孵化盘4位于一道第二类滑槽12内,这种结构方便饲养人员进入养殖棚。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用于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的养殖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棚底台(1)、以及固定在所述棚底台(1)上的棚罩体(2)、多个草料盘(3)及多个孵化盘(4);
所述棚底台(1)上设置有多道第一类滑槽(11)及多道第二类滑槽(12),多道所述第一类滑槽(11)与多道所述第二类滑槽(12)相间分布;
至少一个的草料盘(3)位于所述第一类滑槽(11)内,且均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类滑槽(11)滑动配合,至少一个的孵化盘(4)位于第二类滑槽(12)内,且均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类滑槽(12)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类滑槽(1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200),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凹槽(300),所述第二类滑槽(12)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200),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凹槽(300);
多道所述第二类滑槽(12)的底部均设置有热交换器(5);
所述热交换器(5)通过动力泵(6)驱动,所述动力泵(6)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控制器(7)将孵化盘(4)的温度控制在28℃-30℃;
所述草料盘(3)内部容纳有尖叶草或者种植有尖叶草;
所述孵化盘(4)内部容纳有便于蝗虫产卵的细砂土;
还包括遮阳装置(9);
所述遮阳装置(9)固定在所述棚罩体(2)的顶部;
所述遮阳装置(9)包括遮阳网(91)、卷绕架(92)以及减速电机(93);
所述遮阳网(91)一端与所述卷绕架(92)上的转轴(921)固定连接,且缠绕在所述转轴(921)上,所述遮阳网(91)另一端固定有重力滑杆(94);
所述遮阳网(91)具有两块,一块位于所述棚罩体(2)左侧,一块位于所述棚罩体(2)的右侧,两个遮阳网(91)均缠绕在转轴(921)上,缠绕方向均为一致方向,由同一遮阳装置(9)释放;
所述减速电机(93)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轴(921)固定连接;
还包括暖气片(106)、增压泵(101)、温度传感器(102)、蓄电池(103)、电热器(104)以及太阳能板(105);
所述温度传感器(102)、所述蓄电池(103)、所述电热器(104)均与控制器(7)电连接;
所述太阳能板(105)通过电源管理电路与所述蓄电池(103)电连接;
所述电热器(104)通过循环管道与所述暖气片(106)相连;
所述增压泵(101)固定在循环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草料盘(3)包括草料盘体(31)及第一滑轮(32),所述第一滑轮(32)固定在所述草料盘体(31)的底部;所述孵化盘(4)包括孵化盘体(41)及第二滑轮(42),所述第二滑轮(42)固定在所述孵化盘体(41)的底部。
CN201711151689.8A 2017-11-18 2017-11-18 一种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及其养殖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12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1689.8A CN108012993B (zh) 2017-11-18 2017-11-18 一种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及其养殖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1689.8A CN108012993B (zh) 2017-11-18 2017-11-18 一种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及其养殖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2993A CN108012993A (zh) 2018-05-11
CN108012993B true CN108012993B (zh) 2021-07-09

Family

ID=62079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5168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12993B (zh) 2017-11-18 2017-11-18 一种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及其养殖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29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5340A (zh) * 2018-08-28 2019-01-01 左荣富 一种蚂蚱养殖方法
CN110521673A (zh) * 2019-08-09 2019-12-03 张昕然 一种蝗虫养殖自动化智能培育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33773B1 (ko) * 2011-10-07 2013-12-02 윤철호 여치 인공 사육 방법
CN104396893A (zh) * 2014-11-19 2015-03-11 唐加宜 食用蚂蚱的简便养殖方法
CN205596742U (zh) * 2016-03-04 2016-09-28 天津市英新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高效蝗虫养殖大棚
CN206101346U (zh) * 2016-09-26 2017-04-19 云南腾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蚂蚱高产养殖棚
CN107156062A (zh) * 2017-04-27 2017-09-15 马山县誉原生态蝗虫养殖专业合作社 蝗虫幼虫的养殖方法
CN107136025A (zh) * 2017-04-27 2017-09-08 马山县誉原生态蝗虫养殖专业合作社 蝗虫喂养装置
CN107114325A (zh) * 2017-04-27 2017-09-01 马山县誉原生态蝗虫养殖专业合作社 蝗虫喂养装置
CN107232146A (zh) * 2017-07-03 2017-10-10 贵州省仁怀市城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东亚飞蝗的养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2993A (zh) 2018-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4328B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10150234B (zh) 一种小型黑水虻自动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105475241B (zh) 一种多层蝇蛆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CN103081864B (zh) 采光温室大棚集约化养殖鳖种的方法
CN205389864U (zh) 多功能版纳微型猪近交系仔猪猪舍
CN108012993B (zh) 一种蝗虫标准化养殖方法及其养殖棚
CN204047564U (zh) 适合农村蛋鸡养殖专业户的网床式圈舍
CN205455440U (zh) 一种多层蝇蛆养殖装置
CN108849767A (zh) 一种多层蝇蛆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CN110402843A (zh) 一种移动格板畜牧自动养殖系统
CN206851715U (zh) 一种新型鸡舍
CN104304052B (zh) 一种南方清洁新型生态羊舍及配套羊床制作方法
CN105123609A (zh) 一种乌龟快速养殖方法
CN204860488U (zh) 塑料大棚肉猪肥育舍
CN210808864U (zh) 一种小型黑水虻自动养殖系统
CN104206361A (zh) 一种立体循环大龄蚯蚓自动分离养殖装置及其应用
CN1118227C (zh) 立体菜畜养殖设施
CN206452963U (zh) 智能化光伏箱式整体组合移动兔舍及养兔场
CN201004891Y (zh) 多功能组合式太阳能猪舍
CN103081865B (zh) 集约化养殖鳖种的采光温室大棚
CN204930032U (zh) 一种弹尾虫的室内养殖装置
CN209983283U (zh) 一种鸡舍自动控温设备
KR100306441B1 (ko) 가축분퇴비화용파리알접종및부화자동장치
CN210841141U (zh) 一种用于养殖蛋鸡的集装箱房舍
CN113016723A (zh) 一种提高黑水虻产卵率的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7

Address after: 550000 Pengjiawan huaguoyuan Pengjiawan shantytown reconstruction project, huaguoyuan Houjie, Nanming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zhou Guoxiong Shengshi Productivity Promotion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52100 Dongxing North Road, Maochang Town, Zhijin County, Bijie City,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IJIN HUIJI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