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2337B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2337B
CN108012337B CN201610928077.4A CN201610928077A CN108012337B CN 108012337 B CN108012337 B CN 108012337B CN 201610928077 A CN201610928077 A CN 201610928077A CN 108012337 B CN108012337 B CN 1080123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omain
minimum time
scheduling unit
domain scheduling
dci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280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2337A (zh
Inventor
柯颋
胡丽洁
刘建军
侯雪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280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123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2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2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2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2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本发明中基站在决定调整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时,通过信令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行为的调整,从而在基站和终端间实现了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结构调整的指示。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有LTE系统中,基站(eNB)使用固定帧结构,即在无线帧中任一子帧的上下行方向都是预先规定好的,而不能动态改变。
特别地,对于LTE FDD系统而言,上行成员载波只使用上行子帧,而下行成员载波只使用下行子帧。对于LTE TDD系统而言,基站事先选择某种上下行子帧配置关系,而一旦选定后,就不能动态改变这一上下行子帧配置关系。 LTE TDD系统可用的上下行子帧配置见下表1:
Figure BDA0001137341740000011
表1
为了更好地支持业务负载的动态变化,5G新空口(NR:New Radio)技术中研究了灵活帧结构技术,即允许基站根据业务负载变化动态使用上下行子帧。
例如,在5G NR中,对传统的FDD系统进行增强,即为了适应业务负载要求,允许在下行为主的成员载波上发送少量的上行子帧,在上行为主的成员载波上发送少量的下行子帧。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5G NR中的FDD系统其实就是一种使用了对称成员载波的特殊的TDD系统。
在5G NR中,也对传统的TDD系统进行增强,即基站不用严格遵守事先确定的帧结构,而可以根据业务负载变化动态使用上下行子帧。
5G NR技术中研究了灵活帧结构技术,即允许eNB根据业务负载变化动态使用上下行子帧。然而,如果基站临时决定将子帧n的方向从上行(UL) 子帧改变成下行(DL)子帧,但是未能及时通知相关终端(如UE1)在子帧n 上放弃UL传输时,则UE1发送的UL信号既是无意义的(无法被基站接收),因此,针对上述UL传输机会被临时取消或调整的情况,需要一种调度机制,能够在基站和终端间进行调度单元结构调整的指示,以适应5G灵活帧结构应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用以在基站和终端间实现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结构调整的指示,以适应灵活帧结构应用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包括:
基站向终端发送一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所述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所述基站在决定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时,在一位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向所述终端发送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具有第一预设长度。
优选的,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DCI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时延指示模式的配置消息,所述时延指示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中的数量为所述第一数量或第二数量。
优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接收到一相邻基站发送的传输行为调整通知消息,所述传输行为调整消息指示所述相邻基站将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为下行传输;所述基站若确定本基站的终端在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依然调度上行传输时,则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二时间窗口内,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携带有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回退指示信息的第三DCI信令,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降低后的MCS等级。
优选的,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降低后的MCS等级值;或者,所述 MCS回退指示信息为MCS等级值的降低幅度;或者,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相邻基站与本基站之间的干扰强度等级,其中,所述干扰强度等级可被 UE用来确定降低后的MCS等级值。
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基站还预先向所述终端发送一MCS指示模式的配置消息,所述MCS指示模式用于指示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降低后的MCS等级值,MCS等级值的降低幅度,和相邻基站与本基站之间的干扰强度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端发送的一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所述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具有第一预设长度;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DCI信令,则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
优选的,若未检测到所述第二DCI信令,则根据所述第一DCI信令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
优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一携带有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MCS回退指示信息的第三DCI信令,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降低后的MCS等级;所述终端根据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在第三最小时域单元使用对应的MCS 等级做UL传输。
优选的,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降低后的MCS等级值;或者,所述 MCS回退指示信息为MCS等级值的降低幅度;或者,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相邻基站与本基站之间的干扰强度等级,其中,所述干扰强度等级可被 UE用来确定降低后的MCS等级值。
优选的,上述方法中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一MCS指示模式的配置消息,所述MCS指示模式用于指示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降低后的MCS等级值,MCS等级值的降低幅度,和相邻基站与本基站之间的干扰强度等级;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DCI信令后,根据MCS指示模式指示的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采用的指示方式,确定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等级。
优选的,在接收所述第二DCI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一时延指示模式的配置消息,所述时延指示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中的数量为所述第一数量或第二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一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所述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决定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时,在一位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向所述终端发送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具有第一预设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端发送的一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所述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具有第一预设长度;
调整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DCI信令时,则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通过信令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行为的调整,从而在基站和终端间实现了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结构调整的指示,能够适应灵活帧结构应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基站决定调整某个子帧的传输方式的场景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UE间的干扰示意图;
图2A~2B为LTE系统中的上行子帧和特殊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5G NR系统中的一种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5G NR系统中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时域结构的一个示例;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时域结构的另一示例;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时域结构的又一示例;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DCI信令的发送示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帧n的时域结构的调整的示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DCI信令中指示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时域位置的一个示例;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DCI信令中指示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时域位置的另一示例;
图14A~1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行为调整导致的邻区干扰的示例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留时频资源的示例图;
图16A~1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预留时频资源发送第二DCI信令的示例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第二DCI信令的预留时频资源的位置示例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 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Node B(3G移动基站的称呼)、增强型基站(eNB)、 gNB(5G基站的称呼)、家庭增强型基站(Femto eNB或Home eNode B或Home eNB或HeNB)、中继站、接入点、RRU(Remote Radio Unit,远端射频模块)、 RRH(Remote Radio Head,射频拉远头)等。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手机),或者其他能够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设备,包括用户设备(UE)、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装置、手持装置、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能够将移动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的CPE (Customer PremiseEquipment,客户终端)或移动智能热点、智能家电、或其他不通过人的操作就能自发与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的设备等。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如果基站临时决定将子帧n的方向从上行(UL) 子帧改变成下行(DL)子帧,但是未能及时通知相关终端(如UE1)在子帧n 上放弃UL传输时,则UE1发送的UL信号既是无意义的(无法被基站接收),而且还可能干扰子帧n上DL数据的接收性能。
如图1A所示,基站(eNB)在子帧n-k中调度UE1在子帧n中进行UL 传输。然而,在子帧n-2末尾处,eNB临时决定要将子帧n的方向从UL子帧改变成DL子帧,并且调度UE2做DL传输。这时,UE1应该有能力感知子帧 n的传输方向发生了变化,并且放弃在子帧n中进行UL传输;否则,如果UE1 仍然在子帧n上进行UL传输,那么可能造成一定的问题:
1)首先,假设eNB不支持同时同频全双工(Co-frequency Co-time Full Duplex,CCFD)能力,即eNB不能在相同的载波上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那么, eNB在子帧n上给UE2发送DL信号时,就不能接收UE1发射的UL信号。因此,UE1在子帧n上即使发送了UL信号,eNB1也是无法接收的,即UE1 在子帧n上的UL传输是无意义的;
2)其次,如图1B所示,如果UE1和UE2相距较近,那么UE2将同时接收到eNB发送的DL信号和UE1发送的UL信号,因此UE1发送的UL信号可能会恶化UE2对eNB发送的DL信号的接收性能。特别地,当UE1为边缘用户时,由于实行UL功率控制,UE1发送功率可能会比较大,因此对UE2 造成干扰。而当UE2为边缘用户时,UE2接收eNB发送的DL信号的接收功率较弱,因此对周边的环境干扰更为敏感,此时对UE2的干扰更为严重。
综上分析,如果UE1需要有能力感知子帧n的传输方向发生了变化,并且放弃在子帧n中进行UL传输。如图1A所示,eNB在子帧n-2末尾处临时决定要将子帧n的方向从UL子帧改变成DL子帧,而子帧n-1为UL子帧,那么按照现有的通信方式,eNB将没有机会把子帧n的传输方向变化情况通知给UE1。
针对上述“UL传输机会被临时或调整”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用以在基站和终端间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结构调整的指示。
下面首先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概念。最小时域调度单元(Minimum Time-Domain Scheduling Unit,在本文中简称为MTSU) 是基站在时域上的最小调度颗粒度。例如,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采用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可以是LTE系统中的子帧,还可以是5G NR系统中定义的最小调度颗粒度。
在LTE系统中,子帧为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特别地,可用于UL传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如图2A~2B所示的UL子帧(Uplink subframe)和特殊子帧 (Special subframe)。
如图3所示,在5G NR技术中,可能使用子帧、时隙(slot)、最小时隙 (mini-slot)、或OFDM符号作为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其中,1个子帧包含X个 OFDM符号(e.g.,X=14),而1个slot包含Y个OFDM符号(e.g.,Y=7or 14),1 个mini-slot包含Z个OFDM符号(Z≤Y)。而每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DL 数据、UL数据、DL控制、UL控制、保护间隔(GP)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多种可能的时域结构,图4给出了多种可能的时域结构。这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中包括的DL数据是表示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用于传输DL数据的资源,类似的,对于UL数据、DL控制、UL控制和GP,也是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图4只是时域结构的若干示意图,不代表穷举了所有的可能性。实际采用的时域结构可能是图4的一个子集,或者图4所未包含的一些结构。
请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在应用于基站侧时,包括:
步骤51,基站向终端发送一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所述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其中,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上行数据、下行数据、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和保护间隔中的一种或多种。
这里,第一DCI信令调度所述终端在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可能包括部分下行传输资源和部分上行传输资源,因此所述终端根据第一DCI信令,可能在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进行上行传输的同时,还进行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当然,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可能仅包括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终端根据第一DCI信令,在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仅进行上行传输。
步骤52,所述基站在决定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时,在一位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向所述终端发送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具有第一预设长度。
这里,当基站决定调整终端在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例如,取消所述终端在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上行传输,将上行传输调整为下行传输,或者减少所述终端在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上行传输资源,此时,基站在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到来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向终端发送第二DCI 信令,第二DCI信令指示终端在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采用不同于第一DCI 信令调度的传输结构。
考虑到终端的处理时延,第一时间窗口的截止时刻可以在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某个时刻,例如将第一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ts和结束时间tn都配置成第一最小时延调度单元的起始时刻t1之前,即ts=t1-K1,tn=t1-K2,K1 和K2为大于等于0的预设常数。
其中,K1取值决定了UE开始侦听第二DCI信令的时间起点,K2取值决定了UE结束侦听第二DCI信令的时刻,K1和K2的取值都可以由标准事先规定,也可以由基站配置。
特别地,当K1和K2中至少一种取值由基站配置时,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和小区公用DCI(common DCI)信令中一种或多种方式,将上述配置的信息通知给小区中的所有服务UE;或者通过RRC信令,将上述配置信息通知给特定 UE。
特别地,K2取值一般与UE的处理能力相关。当eNB为特定的一个或多个UE配置K2取值之前,可能还会要求所述这些UE上报其处理能力。eNB 根据所述这些UE上报的处理能力,综合配置K2取值。
通过以上步骤,基站在决定调整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时,通过第二DCI信令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传输行为的调整,从而在基站和终端间实现了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结构调整的指示。
另外,所述第一DCI信令和/或所述第二DCI信令还可以携带有所述基站调度的业务类型。所述调整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还可以是调整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传输的业务。例如,在第一DCI信令调度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用于UE1的A业务(如eMBB业务)的上行传输,而第二DCI信令则调度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将原用于UE1的A业务的上行传输,调整为用于UE1以外其他用户的B业务(如uRLLC业务)的上行传输,则UE1不能在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A业务的上行传输,因此,虽然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依然包括上行传输资源部分,但实际的传输行为已发生改变,例如,对于UE1的A业务来说,则取消了UE1的A业务在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
请参照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在应用于终端侧时,包括:
步骤61,终端接收基站端发送的一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所述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其中,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上行数据、下行数据、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和保护间隔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62,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延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具有第一预设长度。
步骤63,若检测到所述第二DCI信令,则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
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终端若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接收到第二DCI信令,则根据第二DCI信令的调度,调整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从而实现了在基站和终端间实现了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结构调整的指示。
在上述步骤62中,若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未检测到所述第二DCI信令,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DCI信令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
如图4所示,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可能具有不同的时域结构。终端需要正确理解被调度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具体使用哪种时域结构,以便进行正确的速率匹配和/或资源映射。然而,在采用灵活帧结构(如5G NR技术)时,允许基站动态改变任意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如将UL子帧改变成DL子帧),因此终端需要能够及时感知到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采用的时域结构。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基站可以在第一DCI信令之前,或者在第一DCI信令中,向终端发送包含特定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本实施例还可以预先在基站和终端侧配置相关先验信息。UE在接收到第一DCI信令时,根据先验信息和/或指示信息,确定被调度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以下提供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几种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1:
基站在发送上述步骤51中所述的第一DCI信令之前,可以确定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所述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对应的,所述终端在接收上述步骤61所述的第一DCI信令之前,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进而在步骤61中接收到所述第一DCI信令之后,进一步根据所述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
在该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通过半静态方式配置和指示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而第一DCI信令中则可以不包含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指示。
例如,基站首先以N个子帧为周期(例如,以LTE系统的10ms无线帧的整数倍为周期),周期性地配置或调整连续N个子帧内所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然后,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和小区公用DCI(common DCI) 信令中一种或多种方式,将上述配置的信息通知给小区中的所有服务UE;或者通过RRC信令,将上述配置信息通知给特定UE。
图7给出了上述实现方式的一个示例,该本发明实施例的下面多个示例中,均以子帧作为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基站每10个子帧配置一种模式,每种模式中预先定义了具体的子帧结构,图7中进一步提供了UE1可以用于上行传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及其对应的时域结构。这些时域结构具体则可以参考图4。
实现方式2:
在该实现方式中,基站在所述第一DCI信令携带有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第一配置信息,从而终端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该实现方式具体有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实现方式2-1:所述第一DCI信令仅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仅指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2-1中,基站可以在第一DCI信令中显示指示采用图4中的某一种时域结构。
实现方式2-2: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DCI信令调度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通用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2-2中,当第一DCI信令中调度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时,基站配置所述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使用相同的时域结构,并且在第一DCI 信令中直接指示通用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例如,在图8中,UE2 在多个子帧(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中均采用时域结构4,则基站可以在第一 DCI信令中,显式指示多个子帧所采用的时域结构4。
实现方式2-3: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不完全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DCI信令调度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2-3中,当第一DCI信令中调度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时,基站在第一DCI信令以字段列表的形式中直接指示所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例如,在图8中,在UE1所接收到的第一DCI信令中,显式指示{结构6,结构4,结构6,结构4,结构4}。
实现方式2-4: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时域结构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结构模式是预先配置的多种时域结构模式中的一种,所述时域结构模式包括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2-4中,基站预先配置几种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模式,并且通过RRC信令将模式种类及相关配置通知UE。然后基站在第一 DCI信令中发送包含时域结构模式的指示信息。例如,在图8中,基站事先配置模式1={结构6,结构4,结构6,结构4,……},模式2={结构6,结构4,结构6,结构4,结构4},然后在UE1所接收到的第一DCI信令中,显式指示采用模式2。
实现方式2-5: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在的周期性时域窗口的第一时域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模式为预先配置的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的多种时域模式中的一种,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包括有预设数量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且所述时域模式包括有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内的具有上行传输资源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2-5中,基站预先配置周期性的时域窗口,并且为每个周期性的时域窗口配置多种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模式。基站通过系统消息或RRC信令将周期性的时域窗口配置通知终端。更进一步的,基站通过系统消息或RRC信令将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模式种类及相关配置通知终端。然后,基站在第一DCI信令中包含所调度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在的周期性的时域窗口的时域结构模式指示。UE结合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在的周期性时域窗口的时域结构模式指示,以及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周期性时域窗口中的时域位置,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这里,所述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是指由周期性时域窗口内的具有上行传输资源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组成的序列。
例如,在图9中,在UE1和UE2所接收到的第一DCI信令中,都显式指示{模式2,模式1},即图9中所示的20个子帧包括2个时域结构模式,依次为模式2和模式1。UE1和UE2根据特定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如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在的时域窗口的时域结构模式指示,以及特定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时域窗口中的时域位置,确定对应的时域结构。通过上述方法,可确定 UE1所有被调度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为{结构6,结构4,结构 6,结构4,结构4};而UE2所有被调度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为{结构4,结构4,结构4}。可以看出,不同终端在同一种时域模式中的时域结构可以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在每个被调度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尝试接收第二DCI信令,以决定所对应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实际采用的时域结构。
考虑到终端的处理时延,第一时间窗口的截止时刻可以在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某个时刻,例如将第一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ts和结束时间tn都配置成第一最小时延调度单元的起始时刻t1之前,即ts=t1-K1,tn=t1-K2,K1 和K2为大于等于0的预设常数。
图10给出了第二DCI信令的发送示例图。如图10所示,不妨设基站在 t1时刻决定需要改变最小时域调度单元n(从t2时刻开始)的时域结构,则基站从max{t1,t2-K1}开始,到t2-K2时刻结束的时间窗口内,尝试寻找或创造时机发送第二DCI。这里,T1=(t2-K2)-(t2-K1)=K1-K2表示第一时间窗口的时长。
特别地,在图10中,基站在子帧n-3的中间位置处决定将子帧n的时域结构从UL子帧改变成DL子帧。不妨设K2=0,K1=T1=3ms,则基站在从子帧n-3的中间时刻开始寻找机会发送第二DCI。由于基站发现子帧n-2为DL 子帧,能够承载DCI信令,因此选择在子帧n-2中发送第二DCI信令。当然,在本示例中,基站也能够选择在子帧n-1中发送第二DCI信令,因为特殊子帧的DwPTS部分也能够承载DCI信令。
从终端角度看,终端在每个被调度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T1时间窗口内,尝试接收第二DCI信令。例如,在本特例中,K2=0,K1=T1=3ms,则 UE1针对{子帧n-6,n-5,n-1,n,n+1}中每个UL传输机会子帧k,都尝试在时域区间[子帧k-K1,子帧k-K2]中侦听并接收第二DCI信令。
特别地,针对UL子帧n-6,n-5,n-1,n+1,UE1都没有接收到用于指示改变其时域结构的第二DCI,因此在这些子帧上,UE1按照第一DCI的指示进行 UL传输。但是针对UL子帧n,UE1在时域区间[子帧n-K1,子帧n-K2]中检测到第二DCI,并且发现子帧n变成了DL子帧,已经不能用于UL传输了,因此UE1放弃在子帧n中发送UL信号。
另一方面,如果终端检测到第二DCI,并且发现子帧n的时域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仍然能够支持UL传输,那么终端在上述步骤63中,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时,又有多种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1: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支持每符号的信道编译码能力时,保持每符号内的TBS、MCS和资源映射方式不变,以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可用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
假设无线通信系统支持per OFDM symbol的信道编译码能力,那么终端在可用的符号上继续进行UL传输,且无需改变每个实际传输的OFDM符号内的TBS、MCS和资源映射方式。
不妨设第二DCI信令指示子帧n的时域结构从图11所示的全UL结构(结构4)变成了上下行混合结构(结构5)。如果系统支持per OFDM symbol的信道编译码能力,那么在原先的结构4中,UE在14个OFDM符号上进行UL 传输;而改变成结构5后,UE只在11个OFDM符号上进行UL传输。因此,在本处理方式1中,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改变,只是改变了每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内的整体TBS(Transport Block Size,码块大小)、以及资源映射方式,但是未改变每个实际传输的OFDM符号内的TBS、MCS和资源映射方式。
处理方式2: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不支持每符号的信道编译码能力时,终端保持每符号内的TBS、MCS不变但调整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资源映射方式,以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可用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
1)假设无线通信系统不支持per OFDM symbol的信道编译码能力,终端在可用的符号上继续进行UL传输,且只改变整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资源映射方式,而不改变其TBS和MCS。
在本处理方式2中,整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TBS和MCS不做改变,但是改变资源映射方式。即终端首先基于实际可用于UL传输的OFDM符号,通过速率匹配技术,产生与可用于UL传输的RE数目相匹配的UL传输资源;然后再将这些资源映射到所有实际可用于UL传输的OFDM符号上。
由于实际可用于UL传输的OFDM符号数目发生了改变,因此终端实际做UL传输的数据块的编码效率、解调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如图11所示,如果第二DCI信令指示实际可用于UL传输的OFDM数目变少了,那么将导致终端实际做UL传输的数据块编码效率将提高,进而会恶化基站侧的解调性能。反之,如果第二DCI信令指示实际可用于UL传输的OFDM数目变多了,那么将导致终端实际做UL传输的数据块编码效率将降低,进而会改善基站侧的解调性能。
处理方式3: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不支持每符号的信道编译码能力时,终端调整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TBS和资源映射方式,以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可用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具体的:
假设无线通信系统不支持per OFDM symbol的信道编译码能力,终端在可用的符号上继续进行UL传输,且同时改变整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TBS 和资源映射方式。
终端首先根据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内可用于UL传输的OFDM符号数的变化关系,更新并确定相应的TBS,并且保持调制阶数不变;然后,再通过速率匹配技术,产生与可用于UL传输的RE数目相匹配的UL传输资源;最后再将这些资源映射到所有实际可用于UL传输的OFDM符号上。下面提供该处理方式3中可用于确定MCS等级的几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在标准协议中,显式规定UL TBS与<默认UL MCS等级,被调度的ULPRB数目,排除UL DMRS信号后实际用于UL传输的符号数目>的映射关系查找表(lookuptable)。针对实际采用的候选起始传输位置,终端计算出相应的实际用于UL传输的符号数目,进而查表可得实际采用的UL TBS;
第二种实现:不修改现有标准协议中UL TBS查找表,即标准中只定义了 UL TBS与<默认UL MCS等级,被调度的UL PRB数目>的映射关系查找表。不妨设在完整UL子帧中,排除UL DMRS信号后,实际用于UL传输的符号数目=X1个OFDM符号(e.g.,X1=12)。则:
第一步:终端根据<默认UL MCS等级,被调度的UL PRB数目>,查表获得第一TBS;
第二步:计算第二TBS=h(第一TBS/X1*n),其中,n表示针对实际采用的候选起始传输位置,终端实际用于UL传输的符号数目;h()可以选择上取整函数,或者是下取整函数,或者是取整函数;其中,第二 TBS即是终端所实际采用的TBS。
处理方式4: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不支持每符号的信道编译码能力时,终端调整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MCS和资源映射方式,以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可用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具体的:
假设无线通信系统不支持per OFDM symbol的信道编译码能力,那么终端在可用的符号上继续进行UL传输,且同时改变整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 MCS和资源映射方式。与处理方式3类似,只是终端首先根据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内可用于UL传输的OFDM符号数的变化关系,更新并确定相应的MCS 等级(即可能同时改变TBS和调制阶数);然后,再通过速率匹配技术,产生与可用于UL传输的RE数目相匹配的UL传输资源;最后再将这些资源映射到所有实际可用于UL传输的OFDM符号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在第二DCI信令中携带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指示信息,此时,所述终端可以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
另外,还可以在第二DCI信令中携带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此时,所述终端可以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
另外,第二DCI信令可以是per UE specified(特定UE专用的,例如被特定UE的RNTI加扰),或者是小区通用的(被小区通用扰码加扰)。不同的DCI 信令作用范围也会影响信息的指示。
作为第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一数量。其中,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是指第二DCI信令所在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例如,第二DCI信令中包括时延(delay)字段k,指示从第二DCI信令所在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后的第k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为所述待改变传输行为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如图12所示,基站在子帧n-3中发送第二DCI信令,其中包含时延字段 k=3,指示在子帧n-3+k=n为所述待改变传输行为的特定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上述实现方式优选的适合在小区通用DCI信令中采用,即第二DCI信令被小区通用的扰码加扰,所有的UE都能够检测上述信号。当然,上述实现方式也可以在UE专用的DCI信令中采用。
作为第二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可用于上行传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二数量。
例如,第二DCI信令中包括时延字段k,指示从第二DCI信令所在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后的第k个被UL调度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为所述待改变传输行为的特定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如图13所示,基站在子帧n-3中针对UE1专用发送第二DCI信令,其中包含延时字段k=2,指示UE1在收到第二DCI信令之后的所有可用于UL 传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中的第k=2个(对应于子帧n)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为所述待改变传输行为的特定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显然,上述指示方法是与每个UE的调度相关的,因此仅适合在UE专用的DCI信令中采用。
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选择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的时延指示方式。当然,如果系统同时支持2种时延指示方式,可以让基站通过RRC信令,配置UE具体采用哪种时延指示方式。例如,在向所述终端发送图5中的步骤52的第二 DCI信令之前,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时延指示模式的配置消息,所述时延指示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中的数量为所述第一数量或第二数量。这样,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二DCI信令之前,可以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时延指示模式的配置消息,进而确定所采用的时延指示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基站在调整了终端在其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的传输行为时,可能会导致邻区干扰问题。图14A-14B 给出了邻区干扰的示意图。如图14A所示,当相邻基站中的eNB1和eNB2在子帧n中都采用UL传输时,相互干扰较小。而在图14B中,eNB1临时决定在子帧n中进行DL传输,而 eNB2的UE仍然按照之前的调度,在子帧n上进行UL传输,则在子帧n上, eNB1的DL传输行为将对eNB2的UL接收造成较强的干扰。
更为严重的是,eNB2可能按照邻区采用相同的UL配置这一默认假设,在子帧n-k中对其所属UE(如UE1和UE2)进行UL调度。由于当邻区在子帧 n上都采用UL子帧配置时,相互干扰较小,因此eNB2可能调度UE1和UE2 时采用较高的MCS等级。
而在子帧n上,由于eNB1临时改成了DL传输,因此会对eNB2的UL 接收造成额外的干扰,即干扰环境将由预设的弱干扰环境突然变成了实际上的强干扰环境。因此,如果不对子帧n上UE1和UE2的UL MCS等级做出修改,那么在实际强干扰环境下,eNB2可能将不能正确接收UE1和UE2发送的UL 信号。
针对上述强干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基站间的传输行为调整通知消息,在基站间通知传输行为的调整。例如,一个基站(如图14B中的eNB2)可能接收到一相邻基站(如图14B中的eNB1)发送的传输行为调整通知消息,所述传输行为调整消息指示所述相邻基站将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为下行传输。这样,所述基站(如图14B中的eNB2)若确定本基站的终端在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依然调度上行传输时,则在所述第三最小时延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二时间窗口内,向本基站的终端发送一携带有所述第三最小时域单元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回退指示信息的第三DCI信令,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三最小时域单元上降低后的 MCS等级。这样,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三DCI信令后,根据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在第三最小时域单元使用对应的MCS等级做UL传输,从而在第三最小时域单元将使用较低的MCS等级做UL传输,通过降低传输效率来改善信号接收质量,克服相邻基站的干扰。
这里,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具体可以是为降低后的MCS等级值。例如,假设第一DCI信令中调度UE采用MCS 10进行UL传输,基站可以通过第三DCI信令调度UE采用MCS 7进行UL传输,此时MCS回退指示字段=7。显然,该指示方式是与每个UE的调度相关的,因此仅适合在UE专用的DCI 信令中采用。
这里,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还可以是MCS等级值的降低幅度,如MCS 偏移指示。同样的,不妨设第一DCI信令中调度UE采用MCS 10进行UL传输。基站通过第三DCI信令调度UE采用MCS 7进行UL传输,则MCS回退指示字段=3,即指示UE采用MCS 10-3=7进行UL传输。优选的,该指示方式适合在UE专用的DCI信令中采用。当然,该指示方式也可以在小区通用DCI信令中采用。
这里,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还可以是相邻基站与本基站之间的干扰强度等级,其中,所述干扰强度等级可被UE用来确定降低后的MCS等级值。例如,预先定义一张MCS等级回退表,输入<原始MCS等级、干扰强度等级> 的映射关系,通过查表,能够输出调整后的MCS等级。所述MCS等级回退表可以在协议中规定,或者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和/或RRC信令通知UE。当UE 接收到第三DCI信令时,提取干扰强度等级指示,再通过查询MCS等级回退表,确定实际采用的MCS等级。优选的,该指示方式适合在小区通用DCI信令中采用。当然该指示方式也可以在UE专用的DCI信令中采用。
本发明实施例基站可以同时支持多种上述指示方式。此时,基站预先向所述终端发送一MCS指示模式的配置消息,所述MCS指示模式用于指示所述 MCS回退指示信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降低后的MCS等级值,MCS等级值的降低幅度,和相邻基站与本基站之间的干扰强度等级。所述终端还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MCS指示模式的配置消息,这样,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三DCI信令后,可以根据MCS指示模式指示的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采用的指示方式,确定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等级。
在图14A-14B 中,当eNB1决定需要改变子帧n的时域结构时,可以提前通过基站间接口,将上述时域结构改变情况通知给eNB2,以便eNB2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如发生包含MCS回退指示的第三DCI信令)。另一方面,eNB2可以预先估计eNB1的时域结构改变对自己的UL接收性能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 eNB2可以经常性地测量eNB1的DL传输对自己UL接收的干扰。
如前文所述的,当基站决定改变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时,所述基站则尝试在第一时间窗口内发送所述第二DCI信令。下面进一步对图5 的步骤52中发送第二DCI信令的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发送第二DCI信令,因此在上述步骤52中发送第二DCI信令时,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第一时间窗口中是否存在包含有可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若存在,则在该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发送所述第二DCI信令;若不存在,则选择在一个最小时域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DCI信令,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在未包含有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频单元的时域结构中预先设置有所述预留时频资源。
例如,如果所述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T1时间窗口内存在某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含DL控制信道,则基站可以选择在DL控制信道中发送第二 DCI信令。如果所述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T1时间窗口内的所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都不包含DL控制信道,则可以利用预留时频资源进行发送,具体的:
例如,针对每个不包含DL控制信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基站预留一段时频资源。当需要时,基站在预留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DCI信令。图15给出了预留时频资源示意图。如图15的左半部分所示,基站在做UL调度时,预留中心N个RB资源。如图15中的右半部分所示,当需要时,基站在事先预留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DCI信令。
如图16A所示,假设基站在子帧n-1中间时刻决定改变子帧n的时域结构。然而,子帧n-1为UL子帧,不包含DL控制信道。针对上述问题,基站在调度子帧n-1时,预留中心N个RB资源不做使用。如果基站不需要在子帧n-1 中发送DL控制信令时,子帧n-1中预留的时频资源不做使用,而UE的行为也不会受到影响。
而在图16B所示的示例中,基站需要在子帧n-1中发送第二DCI信令,因此,基站使用子帧n-1中预留的全部或部分时频资源发送第二DCI信令。
应该注意到,当基站在子帧n-1的部分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二DCI信令时(如 t2-t3时间区间),由于基站不支持同时同频全双工能力,因此基站在时间区间 t2-t3内不能接收UE发送的UL数据。特别地,考虑到上下行转换所需的保护时间,基站在时间区间t1-t4内不能接收UE发送的UL数据。即在纯UL子帧中发送第二DCI信令是存在代价的,即基站会损失部分UL信号的接收能力。因此在UL子帧中,需要限定实际发送第二DCI信令所需的时间长度。
由于第二DCI信令可能不会占用全部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那么最好能够对第二DCI信令出现在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中的时域位置(即所使用的OFDM 符号)进行规定,否则,UE需要在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内的所有OFDM符号上尝试接收第二DCI信令,进而可以导致较大的处理开销。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对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的第二DCI信令出现位置进行限定。
例如,针对不包含DL控制信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预留特定的时频资源用于发送第二DCI信令,且针对各种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采用相同的预留时频资源配置,即,预留时频资源是最小时域单元中一预先设置的时频资源位置,且不同时域结构的最小时频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均相同。举例来说,基站为可能发送的第二DCI信令预留中心N个RB上k1-k2个OFDM 符号。
又例如,针对不包含DL控制信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预留特定的时频资源用于发送第二DCI信令,且针对各种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采用不尽相同的预留时频资源配置,即,预留时频资源是最小时域单元中一预先设置的时频资源位置,且不同时域结构的最小时频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不完全相同。
图17给出了针对第二DCI信令的预留时频资源的位置示意图。图17列举了一些可能的预留位置。注意到,图17只是一个示意图,不代表穷举了所有的可能性。且在图17中,基站也可以选择预留不同的时频资源位置。
针对基站可能在下行控制信道或上述预留时频资源发送的第二DCI信令,终端侧在步骤62中检测接收第二DCI信令时,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终端在第一时间窗口内的每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DCI信令,其中,若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含下行控制信道,则仅在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检测,否则,在该最小时域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处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在未包含有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频单元的时域结构中预先设置有所述预留时频资源:
如果在任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DCI信令,则进入所述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步骤,
如果在所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均未接收到所述第二DCI信令,则进入所述根据所述第一DCI信令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步骤。
最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实施上述方法的设备。
请参照图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181,用于向终端发送一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所述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其中,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上行数据、下行数据、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和保护间隔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发送单元182,用于在决定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时,在一位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向所述终端发送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 DCI信令,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具有第一预设长度。
其中,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上行数据、下行数据、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和保护间隔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第一DCI信令和/或所述第二DCI信令还携带有所述基站调度的业务类型。
优选的,上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发送所述第一DCI信令之前,确定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所述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优选的,所述第一DCI信令携带有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第一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DCI信令仅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仅指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 DCI信令调度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通用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不完全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DCI信令调度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时域结构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结构模式是预先配置的多种时域结构模式中的一种,所述时域结构模式包括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在的周期性时域窗口的第一时域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模式为预先配置的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的多种时域模式中的一种,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包括有预设数量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且所述时域模式包括有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内的具有上行传输资源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优选的,上述第二发送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时间窗口中是否存在包含有可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存在可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时,则在该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发送所述第二DCI信令;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不存在可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时,则选择在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DCI信令,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在未包含有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频单元的时域结构中预先设置有所述预留时频资源。
优选的,所述预留时频资源是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中一预先设置的时频资源位置,且不同时域结构的最小时频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均相同;
或者,所述预留时频资源是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中一预先设置的时频资源位置,且不同时域结构的最小时频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不完全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DCI信令中携带有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指示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二DCI信令中还携带有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一数量;
或者,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可用于上行传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二数量;
其中,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是指第二DCI信令所在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优选的,上述基站还包括: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DCI信令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时延指示模式的配置消息,所述时延指示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中的数量为所述第一数量或第二数量。
优选的,上述基站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一相邻基站发送的传输行为调整通知消息,所述传输行为调整消息指示所述相邻基站将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为下行传输;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本基站的终端在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依然调度上行传输时,在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二时间窗口内,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携带有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 回退指示信息的第三DCI信令,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降低后的MCS等级。
优选的,上述基站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降低后的MCS等级值;或者,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MCS等级值的降低幅度;或者,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相邻基站与本基站之间的干扰强度等级,其中,所述干扰强度等级可被UE用来确定降低后的MCS等级值。
优选的,上述基站还包括:
第六发送单元,用于预先向所述终端发送一MCS指示模式的配置消息,所述MCS指示模式用于指示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降低后的MCS等级值,MCS等级值的降低幅度,和相邻基站与本基站之间的干扰强度等级。
请参照图1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91,用于接收基站端发送的一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所述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其中,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上行数据、下行数据、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和保护间隔中的一种或多种;
检测单元192,用于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具有第一预设长度;
调整单元193,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DCI信令时,则根据所述第二DCI 信令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
优选的,上述终端还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在未检测到所述第二DCI信令时,根据所述第一DCI信令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
优选的,上述终端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检测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窗口内的每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DCI信令,其中,若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含下行控制信道,则仅在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检测,否则,在该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处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在未包含有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频单元的时域结构中预先设置有所述预留时频资源;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任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DCI信令时,则触发所述调整单元,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均未接收到所述第二DCI 信令,则触发所述传输单元。
优选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上行数据、下行数据、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和保护间隔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上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DCI信令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所述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DCI信令之后,进一步根据所述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DCI信令携带有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DCI信令仅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仅指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 DCI信令调度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通用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不完全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DCI信令调度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时域结构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结构模式是预先配置的多种时域结构模式中的一种,所述时域结构模式包括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在的周期性时域窗口的第一时域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模式为预先配置的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的多种时域模式中的一种,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包括有预设数量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且所述时域模式包括有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内的具有上行传输资源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二DCI信令中携带有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DCI信令中还携带有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一数量;
或者,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可用于上行传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二数量;
其中,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是指第二DCI信令所在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优选的,上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二DCI信令之前,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一时延指示模式的配置消息,所述时延指示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中的数量为所述第一数量或第二数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包含有部分上行传输资源时,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支持每符号的信道编译码能力时,保持每符号内的TBS、MCS和资源映射方式不变,以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可用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不支持每符号的信道编译码能力时,终端保持每符号内的TBS、MCS不变但调整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资源映射方式,或者调整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TBS和资源映射方式,或者调整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MCS和资源映射方式,以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可用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8)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向终端发送一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所述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其中,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上行数据、下行数据、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和保护间隔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基站在决定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时,在一位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向所述终端发送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DCI信令;
其中,在发送所述第一DCI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站确定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并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所述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I信令和/或所述第二DCI信令还携带有所述基站调度的业务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DCI信令携带有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第一配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DCI信令仅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仅指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DCI信令调度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通用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不完全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DCI信令调度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时域结构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结构模式是预先配置的多种时域结构模式中的一种,所述时域结构模式包括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在的周期性时域窗口的第一时域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模式为预先配置的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的多种时域模式中的一种,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包括有预设数量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且所述时域模式包括有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内的具有上行传输资源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在决定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时,在一位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向所述终端发送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DCI信令的步骤,包括: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第一时间窗口中是否存在包含有可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若存在,则在该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发送所述第二DCI信令;
若不存在,则选择在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DCI信令,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在未包含有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频单元的时域结构中预先设置有所述预留时频资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留时频资源是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中一预先设置的时频资源位置,且不同时域结构的最小时频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均相同;
或者,所述预留时频资源是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中一预先设置的时频资源位置,且不同时域结构的最小时频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不完全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DCI信令中携带有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指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DCI信令中还携带有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一数量;
或者,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可用于上行传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二数量;
其中,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是指第二DCI信令所在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到一相邻基站发送的传输行为调整通知消息,所述传输行为调整通知消息指示所述相邻基站将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为下行传输;
所述基站若确定本基站的终端在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依然调度上行传输时,则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二时间窗口内,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携带有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回退指示信息的第三DCI信令,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降低后的MCS等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降低后的MCS等级值;
或者,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MCS等级值的降低幅度;
或者,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相邻基站与本基站之间的干扰强度等级,其中,所述干扰强度等级可被UE用来确定降低后的MCS等级值。
12.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端发送的一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所述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其中,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上行数据、下行数据、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和保护间隔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DCI信令;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DCI信令,则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
其中,在接收所述第一DCI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所述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DCI信令之后,进一步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DCI信令的检测接收,具体包括:
终端在第一时间窗口内的每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DCI信令,其中,若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含下行控制信道,则仅在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检测,否则,在该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处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在未包含有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频单元的时域结构中预先设置有所述预留时频资源:
如果在任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DCI信令,则进入所述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DCI信令携带有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DCI信令仅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仅指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DCI信令调度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通用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不完全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DCI信令调度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时域结构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结构模式是预先配置的多种时域结构模式中的一种,所述时域结构模式包括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在的周期性时域窗口的第一时域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模式为预先配置的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的多种时域模式中的一种,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包括有预设数量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且所述时域模式包括有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内的具有上行传输资源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DCI信令中携带有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DCI信令中还携带有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一数量;
或者,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可用于上行传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二数量;
其中,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是指第二DCI信令所在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包含有部分上行传输资源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支持每符号的信道编译码能力时,保持每符号内的TBS、MCS和资源映射方式不变,以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可用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
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不支持每符号的信道编译码能力时,终端保持每符号内的TBS、MCS不变但调整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资源映射方式,或者调整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TBS和资源映射方式,或者调整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MCS和资源映射方式,以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可用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
20.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一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所述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其中,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上行数据、下行数据、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和保护间隔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决定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时,在一位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向所述终端发送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DCI信令;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发送所述第一DCI信令之前,确定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并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所述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I信令和/或所述第二DCI信令还携带有所述基站调度的业务类型。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DCI信令携带有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第一配置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DCI信令仅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仅指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DCI信令调度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通用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不完全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DCI信令调度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时域结构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结构模式是预先配置的多种时域结构模式中的一种,所述时域结构模式包括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在的周期性时域窗口的第一时域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模式为预先配置的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的多种时域模式中的一种,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包括有预设数量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且所述时域模式包括有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内的具有上行传输资源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时间窗口中是否存在包含有可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存在可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时,则在该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发送所述第二DCI信令;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不存在可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时,则选择在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二DCI信令,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在未包含有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频单元的时域结构中预先设置有所述预留时频资源。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留时频资源是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中一预先设置的时频资源位置,且不同时域结构的最小时频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均相同;
或者,所述预留时频资源是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中一预先设置的时频资源位置,且不同时域结构的最小时频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不完全相同。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DCI信令中携带有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指示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DCI信令中还携带有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一数量;
或者,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可用于上行传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二数量;
其中,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是指第二DCI信令所在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29.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一相邻基站发送的传输行为调整通知消息,所述传输行为调整通知消息指示所述相邻基站将用于上行传输的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为下行传输;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本基站的终端在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依然调度上行传输时,在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二时间窗口内,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携带有所述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回退指示信息的第三DCI信令,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第三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降低后的MCS等级。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降低后的MCS等级值;
或者,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MCS等级值的降低幅度;
或者,所述MCS回退指示信息为相邻基站与本基站之间的干扰强度等级,其中,所述干扰强度等级可被UE用来确定降低后的MCS等级值。
3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端发送的一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所述至少一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其中,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括上行数据、下行数据、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和保护间隔中的一种或多种;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前的第一时间窗口内,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一用于调整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的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具有第一预设长度;
调整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DCI信令时,则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调整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传输行为;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DCI信令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的时域结构,所述连续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序列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DCI信令之后,进一步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检测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窗口内的每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上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DCI信令,其中,若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包含下行控制信道,则仅在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检测,否则,在该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预留时频资源处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少在未包含有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小时频单元的时域结构中预先设置有所述预留时频资源;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任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DCI信令时,则触发所述调整单元。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I信令携带有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DCI信令仅用于调度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仅指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DCI信令调度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通用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调度包括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在内的具有不完全相同时域结构的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DCI信令调度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指示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时域结构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结构模式是预先配置的多种时域结构模式中的一种,所述时域结构模式包括多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所在的周期性时域窗口的第一时域模式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模式为预先配置的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的多种时域模式中的一种,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包括有预设数量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且所述时域模式包括有所述周期性时域窗口内的具有上行传输资源的各个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结构的配置信息。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DCI信令中携带有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DCI信令中还携带有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DCI信令,确定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一数量;
或者,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时域位置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之间的可用于上行传输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第二数量;
其中,所述第二最小时域调度单元是指第二DCI信令所在的最小时域调度单元。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调整后的时域结构包含有部分上行传输资源时,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支持每符号的信道编译码能力时,保持每符号内的TBS、MCS和资源映射方式不变,以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可用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在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不支持每符号的信道编译码能力时,终端保持每符号内的TBS、MCS不变但调整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资源映射方式,或者调整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TBS和资源映射方式,或者调整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MCS和资源映射方式,以在所述第一最小时域调度单元的可用符号上进行上行传输。
CN201610928077.4A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 Active CN1080123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8077.4A CN108012337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8077.4A CN108012337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2337A CN108012337A (zh) 2018-05-08
CN108012337B true CN108012337B (zh) 2021-08-06

Family

ID=62047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8077.4A Active CN108012337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23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90207B1 (en) 2018-05-11 2023-09-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022592B (zh) * 2019-04-22 2021-1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10351871B (zh) * 2019-08-16 2021-10-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指示最小调度时延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4354972A1 (en) * 2021-06-11 2024-04-1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ime-domain window, an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59594B1 (ko) * 2011-03-10 2018-06-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시스템에서 시분할복신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CN102883450B (zh) * 2012-09-28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子帧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938016B (zh) * 2013-01-17 2019-05-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dd自适应的混合重配置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xplicit HARQ and scheduling timing design for LTE sTTI;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bis R1-1608754》;2016101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2337A (zh) 201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7271B2 (en) Uplink multi-TTI scheduling in TDD system
US11805498B2 (en) Flexible multiplexing of users with difference requirements in a 5G frame structure
US11476983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919948B (zh) 一种下行接收反馈信息的传输控制方法、基站和终端
KR101950780B1 (ko) 직교주파수분할 다중접속방식 기반의 시스템에서 블라인드 디코딩 복잡성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해 자원 할당 메시지를 배열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652248B1 (ko) 채널추정 기준신호의 주기/비주기 전송 스위칭 방법, 그를 이용한 채널추정 기준신호의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229981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harq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7317662B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上行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EP2944141B1 (en) Over-the-air signaling for coordination of time-division duplexing
CN107005994B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时分双工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US9036574B2 (en) Method for expansively transmitting channel estimation reference signal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estimation reference signal using same
US20140307669A1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subframe information
CN108012337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终端
EP3363242B1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US20130028229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aperiodic transmission of a control signa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the control signal using the same
US9198165B2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o determine antenna weight and frequency bands
KR20100118092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기반 시스템에서 블라인드 디코딩 복잡도를 감소시키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260221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KR20140129911A (ko)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47764B (zh) 用于配置窄带物联网通信系统的tdd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