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7579A - 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07579A
CN108007579A CN201711178565.9A CN201711178565A CN108007579A CN 108007579 A CN108007579 A CN 108007579A CN 201711178565 A CN201711178565 A CN 201711178565A CN 108007579 A CN108007579 A CN 108007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row
sample
msub
control system
black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785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聚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Priority to CN2017111785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075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07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75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8Optical arrangements
    • G01J5/0887Integrating cavities mimicking black bodies, wherein the heat propagation between the black body and the measuring element does not occur within a solid; Use of bodies placed inside the fluid stream for measurement of the temperature of gases; Use of the reemission from a surface, e.g. reflective surface; Emissivity enhancement by multiple reflec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测量系统包括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黑体辐射源、温度控制系统和辅助光路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上设置样品槽和黑体腔孔,将样品槽内的样品加热到设定的温度,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辅助光路系统,将此时样品的辐射和放在黑体腔孔内的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反射至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进行辐射测量,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得到样品的光谱发射率。本发明可以通过一体化的设计实现超高温材料的光谱发射率测量,与此同时,采用降低背景辐射技术极大地提高被测样品的光谱发射率测量精度。

Description

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光谱发射率是表征材料表面光谱辐射特性的重要热物性参数。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是采用的方法是:定义法测量目标温度为150℃~1000℃情况下的红外光谱发射率,即利用光谱测量设备直接测量样品和标准黑体的辐射亮度在探测仪器中的响应值。通过实际试验测试,在操作上,在辐射传输方向上目标的光谱辐射亮度是很难被直接测量,且其值有一定的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极大地提高目标光谱发射率测量精度。
本发明提供的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黑体辐射源、温度控制系统和辅助光路系统;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上设置样品槽和黑体腔孔,将所述样品槽内的样品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辅助光路系统,将此时样品的辐射和放在所述黑体腔孔内的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反射至所述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进行辐射测量,在所述黑体腔孔腔口的有效发射率小于1时,通过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得到样品的光谱发射率。
优选的,所述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包括光谱仪或者积分辐射计;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加热装置、黑体腔孔和样品槽;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样品槽底部,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对所述样品槽内的样品加热;
所述辅助光路系统包括离轴抛物面反射镜、支撑杆、一维运动导轨和导轨驱动装置;所述一维运动导轨与地面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所述导轨驱动装置后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一端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反射镜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较优选的,所述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和被测样品的发射辐射能量通过90°离轴抛物面反射镜反射进入所述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
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发送定点运动指令,所述导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支撑杆运动,实现测量黑体辐射源光路和测量样品光路之间的相互转换。
较优选的,所述样品槽为密封空间。
较优选的,设置所述黑体腔孔时,其腔口的有效发射率公式为:
式中,ε0为腔口发射率;α0为腔口吸收率;F(x,Ω)为角度因子;ρ为被测样品反射率;A为腔孔面积;St为腔壁面积;R为腔口半径;L为腔孔深度;g为径长比。
本发明基于上述所述的测量系统的使用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黑体腔孔和样品槽,将样品放置在温度控制系统的样品槽内,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设定并控制黑体腔孔和被测样品的加热温度及其工作模式;
(2)温度控制系统对样品加热到设定的温度;
(3)将所述样品槽的密封盖打开;
(4)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辅助光路系统,将加热后样品的辐射和放在所述黑体腔孔内的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反射至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进行辐射测量;
(5)判断所述黑体腔孔腔口的有效发射率是否小于1,是则进入步骤(6),否则返回步骤(1)对所述黑体腔孔进行修改;
(6)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样品的光谱发射率。
优选的,步骤(6)计算样品的光谱发射率的表达式为:
式中,εSt,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样品的光谱发射率;LSt,TS,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样品的光谱辐射亮度;Lbb(TS,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黑体辐射源的光谱辐射亮度;θt为样品法向方向与测量方向的夹角,Δλ为测量光谱范围,TS为被测样品温度,S为被测样品,Tbb为黑体纬度,bb表示黑体;测量系统是同温度下的测量系统,Tbb=Ts;其中:
Lbb(h,θ,λ)=Lbb(TS,λ)+εDWRb,λ)LDWR(λ);
LS(h,θ,λ)=ε(θt,λ)LSt,TS,λ)+εDWRb,λ)LDWR(λ);
式中,Lbb(h,θ,λ)为探测得到黑体辐射源光路的光谱辐射亮度;Lbb(TS,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黑体辐射源的光谱辐射亮度;ε(θb,λ)为已知背景光谱发射率;LDWR(λ)为背景辐射的光谱辐射亮度;LS(h,θ,λ)为探测得到样品的光谱辐射亮度;LSt,TS,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样品的光谱辐射亮度;εDWRb,λ)为背景发射率;θb为黑体法向方向与测量方向的夹角。
较优选的,当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为光谱仪时,在光谱仪内加入液氮。
较优选的,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温度控制器面板上的显示面板显示实时温度以及设定的温度。
较优选的,所述黑体辐射源封装在冷却壳体内;
所述冷却壳体采用水冷循环制冷的形式,降低背景辐射亮度。
较优选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稳定度控制在≤0.1℃/10min。
较优选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有自动报错功能,当黑体腔孔的腔口有效发射率大于1时,报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样品进行加热后,背景辐射相对于目标自身辐射来说,光谱辐射亮度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目标光谱发射率测量精度。且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稳定度控制在≤0.1℃/10min,保证了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稳定性,确保每一个测量周期内是同温度测量,采用离轴反射的光路设计反射,使得汇聚光斑直径不大于3毫米,可以保证测量精度;且系统整体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原则,外围的保护壳体可以对全系统起到防护和支撑作用,便于辅助光路调整和实验的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黑体腔孔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温度下样品红外光谱发射率测试结果,图中表示测量温度为200℃时的测量结果曲线,-----表示测量温度为400℃时的测量结果曲线,表示测量温度为600℃时的测量结果曲线,表示测量温度为800℃时的测量结果曲线,表示测量温度为1000℃时的测量结果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包括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黑体辐射源、温度控制系统和辅助光路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上设置样品槽和黑体腔孔,其过程图如图1所示,将密封空间的样品槽内的样品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辅助光路系统,将此时样品的辐射和放在所述黑体腔孔内的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反射至所述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进行辐射测量,在所述黑体腔孔腔口的有效发射率小于1时,通过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两者的辐射比,计算得到样品的光谱发射率。
其中,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包括光谱仪或者积分辐射计;
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加热装置、黑体腔孔和样品槽;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样品槽底部,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对所述样品槽内的样品加热;
所述辅助光路系统包括离轴抛物面反射镜、支撑杆、一维运动导轨和导轨驱动装置;所述一维运动导轨与地面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所述导轨驱动装置后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一端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反射镜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计算机控制系统发送定点运动指令,所述导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支撑杆运动,实现测量黑体辐射源光路和测量样品光路之间的相互转换。所述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和被测样品的发射辐射能量通过90°离轴抛物面反射镜反射进入所述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红外光谱辐射计采集相应的辐射能量,经过实时处理,可以得到测试结果的定量显示和存储。
本实施例为了确保黑体辐射源接近于理想黑体,需在黑体腔孔进行设置,其腔孔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腔口的有效发射率公式为:
式中,ε0为腔口发射率;α0为腔口吸收率;F(x,Ω)为角度因子;ρ为被测样品反射率;A为腔孔面积;St为腔壁面积;R为腔口半径;L为腔孔深度;g为径长比。
通过计算,所设计的黑体腔孔径长比为:
R/L=1/6;
腔壁反射率为ρ=0.26,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到腔口的发射率为:
证明其设计可以使黑体辐射源接近于理想黑体。
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使用方法,其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黑体腔孔和样品槽,将样品放置在温度控制系统的样品槽内,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设定并控制黑体腔孔和被测样品的加热温度及其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连续控温模式、定点控温模式和控温模式保持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若温度控制系统使用光谱仪,则需在光谱仪内加入液氮;
(2)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温度控制器面板上的显示面板显示实时温度以及设定的温度,对样品加热到设定的温度;
(3)快速将所述样品槽的密封盖打开;
(4)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辅助光路系统,将加热后样品的辐射和放在所述黑体腔孔内的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反射至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辐射计采集相应的辐射能量,经过实时处理,得到测试结果的显示和存储。
进行辐射测量时,所述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和被测样品的发射辐射能量通过90°离轴抛物面反射镜反射进入所述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且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黑体辐射光路和样品辐射光路设计成不同的两个辐射路径,通过光路瞬时切换,实现一个测量周期两次测量过程,避免两者辐射能量的相互干涉,影响测量结果。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对辅助光路系统进行控制时,其调整方式:
调整方式:90°离轴反射;
母焦距:88.9mm;
有效焦距:177.8mm;
抛物镜直径:Φ76.2mm;
(5)判断所述黑体腔孔腔口的有效发射率是否小于1,是则进入步骤(6),否则返回步骤(1)对所述黑体腔孔进行修改;
(6)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两者的辐射比,计算得到样品的光谱发射率,其表达式为:
式中,εSt,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样品的光谱发射率;LSt,TS,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样品的光谱辐射亮度;Lbb(TS,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黑体辐射源的光谱辐射亮度;θt为样品法向方向与测量方向的夹角,Δλ为测量光谱范围,TS为被测样品温度,S表示被测样品,Tbb为黑体纬度,bb表示为黑体;由于测量系统是同温测量系统,所以,Tbb=Ts,其中:
Lbb(h,θ,λ)=Lbb(TS,λ)+εDWRb,λ)LDWR(λ);
LS(h,θ,λ)=ε(θt,λ)LSt,TS,λ)+εDWRb,λ)LDWR(λ);
式中,Lbb(h,θ,λ)为探测得到黑体辐射源光路的光谱辐射亮度;Lbb(TS,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黑体辐射源的光谱辐射亮度;ε(θb,λ)为已知背景光谱发射率;LDWR(λ)为背景辐射的光谱辐射亮度;LS(h,θ,λ)为探测得到样品的光谱辐射亮度;LSt,TS,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样品的光谱辐射亮度;εDWRb,λ)为背景发射率;θb为黑体法向方向与测量方向的夹角。
优选的,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将测量系统封装在冷却壳体内,冷却壳体可采用水冷等方式实现较弱的辐射,作为样品辐射和黑体辐射的基准,在减少背景辐射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
按照本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先后多次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不同试样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测量结果表明,其可以实现多种类型材料在超高温条件下(150℃~1000℃)光谱发射率的测量,测量不确定度满足实验室条件下的技术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系统包括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黑体辐射源、温度控制系统和辅助光路系统;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上设置样品槽和黑体腔孔,将所述样品槽内的样品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辅助光路系统,将此时样品的辐射和放在所述黑体腔孔内的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反射至所述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进行辐射测量,在所述黑体腔孔腔口的有效发射率小于1时,通过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得到样品的光谱发射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包括光谱仪或者积分辐射计;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加热装置、黑体腔孔和样品槽;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样品槽底部,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器对所述样品槽内的样品加热;
所述辅助光路系统包括离轴抛物面反射镜、支撑杆、一维运动导轨和导轨驱动装置;所述一维运动导轨与地面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所述导轨驱动装置后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一端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反射镜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和被测样品的发射辐射能量通过90°离轴抛物面反射镜反射进入所述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
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发送定点运动指令,所述导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支撑杆运动,实现测量黑体辐射源光路和测量样品光路之间的相互转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槽为密封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黑体腔孔时,其腔口的有效发射率公式为:
<mrow> <msub> <mi>&amp;epsiv;</mi> <mn>0</mn> </msub> <mo>=</mo> <msub> <mi>&amp;alpha;</mi> <mn>0</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o>(</mo> <mn>1</mn> <mo>-</mo> <mi>&amp;rho;</mi> <mo>)</mo> <mo>{</mo> <mn>1</mn> <mo>+</mo> <mi>&amp;rho;</mi> <mo>&amp;lsqb;</mo> <mfrac> <mi>A</mi> <msub> <mi>S</mi> <mi>t</mi> </msub> </mfrac> <mo>-</mo> <mi>F</mi> <mo>(</mo> <mi>x</mi> <mo>,</mo> <mi>&amp;Omega;</mi> <mo>)</mo> <mo>&amp;rsqb;</mo> <mo>}</mo> </mrow> <mrow> <mn>1</mn> <mo>-</mo> <mi>&amp;rho;</mi> <mrow> <mo>(</mo> <mn>1</mn> <mo>-</mo> <mfrac> <mi>A</mi> <msub> <mi>S</mi> <mi>t</mi> </msub> </mfrac> <mo>)</mo> </mrow>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mi>F</mi> <mrow> <mo>(</mo> <mi>x</mi> <mo>,</mo> <mi>&amp;Omega;</mi> <mo>)</mo> </mrow> <mo>=</mo> <mfrac> <msup> <mi>g</mi> <mn>2</mn> </msup> <mrow> <mn>1</mn> <mo>+</mo> <msup> <mi>g</mi> <mn>2</mn> </msup> </mrow> </mfrac> <mo>=</mo> <mfrac> <msup> <mrow> <mo>(</mo> <mi>R</mi> <mo>/</mo> <mi>L</mi> <mo>)</mo> </mrow> <mn>2</mn> </msup> <mrow> <mn>1</mn> <mo>+</mo> <msup> <mrow> <mo>(</mo> <mi>R</mi> <mo>/</mo> <mi>L</mi> <mo>)</mo> </mrow> <mn>2</mn> </msup> </mrow> </mfrac> <mo>;</mo> </mrow>
式中,ε0为腔口发射率;α0为腔口吸收率;F(x,Ω)为角度因子;ρ为被测样品反射率;A为腔孔面积;St为腔壁面积;R为腔口半径;L为腔孔深度;g为径长比。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测量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黑体腔孔和样品槽,将样品放置在温度控制系统的样品槽内,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设定并控制黑体腔孔和被测样品的加热温度及其工作模式;
(2)温度控制系统对样品加热到设定的温度;
(3)将所述样品槽的密封盖打开;
(4)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辅助光路系统,将加热后样品的辐射和放在所述黑体腔孔内的黑体辐射源的辐射反射至红外光谱辐射测量设备,进行辐射测量;
(5)判断所述黑体腔孔腔口的有效发射率是否小于1,是则进入步骤(6),否则返回步骤(1)对所述黑体腔孔进行修改;
(6)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样品的光谱发射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计算样品的光谱发射率的表达式为:
<mrow> <msub> <mi>&amp;epsiv;</mi> <mi>S</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amp;theta;</mi> <mi>t</mi> </msub> <mo>,</mo> <mi>&amp;lambda;</mi> <mo>)</mo> </mrow> <mo>=</mo> <mfrac> <mrow> <msub> <mi>L</mi> <mi>S</mi> </msub> <mrow> <mo>(</mo> <msub> <mi>&amp;theta;</mi> <mi>t</mi> </msub> <mo>,</mo> <msub> <mi>T</mi> <mi>S</mi> </msub> <mo>,</mo> <mi>&amp;Delta;</mi> <mi>&amp;lambda;</mi> <mo>)</mo> </mrow> </mrow> <mrow> <msub> <mi>L</mi> <mrow> <mi>b</mi> <mi>b</mi> </mrow> </msub> <mrow> <mo>(</mo> <msub> <mi>T</mi> <mrow> <mi>b</mi> <mi>b</mi> </mrow> </msub> <mo>,</mo> <mi>&amp;Delta;</mi> <mi>&amp;lambda;</mi> <mo>)</mo> </mrow> </mrow> </mfrac> <mo>;</mo> </mrow>
式中,εSt,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样品的光谱发射率;LSt,TS,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样品的光谱辐射亮度;Lbb(TS,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黑体辐射源的光谱辐射亮度;θt为样品法向方向与测量方向的夹角,Δλ为测量光谱范围,TS为被测样品温度,S为被测样品,Tbb为黑体纬度,bb表示黑体;Tbb=Ts;其中:
Lbb(h,θ,λ)=Lbb(TS,λ)+εDWRb,λ)LDWR(λ);
LS(h,θ,λ)=ε(θt,λ)LSt,TS,λ)+εDWRb,λ)LDWR(λ);
式中,Lbb(h,θ,λ)为探测得到黑体辐射源光路的光谱辐射亮度;Lbb(TS,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黑体辐射源的光谱辐射亮度;ε(θb,λ)为已知背景光谱发射率;LDWR(λ)为背景辐射的光谱辐射亮度;LS(h,θ,λ)为探测得到样品的光谱辐射亮度;LSt,TS,λ)为在辐射传输方向上样品的光谱辐射亮度;εDWRb,λ)为背景发射率;θb为黑体法向方向与测量方向的夹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为光谱仪时,在光谱仪内加入液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温度控制器面板上的显示面板显示实时温度以及设定的温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体辐射源封装在冷却壳体内;
所述冷却壳体采用水冷循环制冷的形式,降低背景辐射亮度。
CN201711178565.9A 2017-11-23 2017-11-23 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80075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8565.9A CN108007579A (zh) 2017-11-23 2017-11-23 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8565.9A CN108007579A (zh) 2017-11-23 2017-11-23 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7579A true CN108007579A (zh) 2018-05-08

Family

ID=62053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78565.9A Pending CN108007579A (zh) 2017-11-23 2017-11-23 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0757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1796A (zh) * 2018-10-19 2019-01-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温度扰动法测量固体材料高温连续光谱发射率的方法
CN110017902A (zh) * 2019-04-19 2019-07-16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高温目标材料红外发射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4264375A (zh) * 2022-01-04 2022-04-01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集成黑体法变飞行时间的材料发射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2993A (zh) * 2010-11-23 2011-05-04 清华大学 一种高温材料法向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
CN102252755A (zh) * 2011-06-23 2011-11-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圆筒型前置反射器的多光谱发射率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353691A (zh) * 2011-06-23 2012-02-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半球型前置反射器的多光谱发射率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5659830B (zh) * 2010-11-15 2014-06-18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常温面源黑体有效发射率均匀性校准方法
CN205388566U (zh) * 2016-02-07 2016-07-20 渤海大学 用于光谱发射率测量的黑体与试样一体式加热装置
US20160305821A1 (en) * 2015-04-16 2016-10-20 Raytheon Company CHARACTERIZATION OF SPECTRAL EMISSIVITY VIA THERMAL CONDUCTIVE HEATING AND IN-SITU RADIANCE MEASUREMENT USING A LOW-e MIRROR
CN106404181A (zh) * 2016-10-12 2017-02-15 河南师范大学 多功能光谱发射率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6441590A (zh) * 2016-09-26 2017-02-22 渤海大学 金属‑陶瓷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多光谱发射率测量方法
CN106896079A (zh) * 2017-03-13 2017-06-27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耐高温镍基合金材料的光谱发射率建模方法和测量系统
CN106979926A (zh) * 2016-02-07 2017-07-25 渤海大学 用于光谱发射率测量的黑体与试样一体式加热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9830B (zh) * 2010-11-15 2014-06-18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常温面源黑体有效发射率均匀性校准方法
CN102042993A (zh) * 2010-11-23 2011-05-04 清华大学 一种高温材料法向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
CN102252755A (zh) * 2011-06-23 2011-11-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圆筒型前置反射器的多光谱发射率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353691A (zh) * 2011-06-23 2012-02-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半球型前置反射器的多光谱发射率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US20160305821A1 (en) * 2015-04-16 2016-10-20 Raytheon Company CHARACTERIZATION OF SPECTRAL EMISSIVITY VIA THERMAL CONDUCTIVE HEATING AND IN-SITU RADIANCE MEASUREMENT USING A LOW-e MIRROR
CN205388566U (zh) * 2016-02-07 2016-07-20 渤海大学 用于光谱发射率测量的黑体与试样一体式加热装置
CN106979926A (zh) * 2016-02-07 2017-07-25 渤海大学 用于光谱发射率测量的黑体与试样一体式加热装置及方法
CN106441590A (zh) * 2016-09-26 2017-02-22 渤海大学 金属‑陶瓷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多光谱发射率测量方法
CN106404181A (zh) * 2016-10-12 2017-02-15 河南师范大学 多功能光谱发射率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6896079A (zh) * 2017-03-13 2017-06-27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耐高温镍基合金材料的光谱发射率建模方法和测量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1796A (zh) * 2018-10-19 2019-01-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温度扰动法测量固体材料高温连续光谱发射率的方法
CN109211796B (zh) * 2018-10-19 2020-11-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温度扰动法测量固体材料高温连续光谱发射率的方法
CN110017902A (zh) * 2019-04-19 2019-07-16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高温目标材料红外发射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4264375A (zh) * 2022-01-04 2022-04-01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集成黑体法变飞行时间的材料发射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ucconi et al. The dus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prestellar cores
Wyatt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theory and methods
US730114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mote detection of gases
CN108007579A (zh) 超高温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Guillot et al. Comparison of 3 heat flux gauges and a water calorimeter for concentrated solar irradiance measurement
CN102042993A (zh) 一种高温材料法向光谱发射率测量系统
CN105738295A (zh) 一种基于三离轴抛物面镜和双参考黑体的发射率测量装置
CN103472039A (zh) 基于积分球反射及透射的半透明材料光谱法向发射率测量方法
CN103185707B (zh) 光学材料高温透过率测试装置
CN104280119A (zh) 一种双列对消红外光谱仪的定标系统
CN109030556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模拟器加热的不透明固体材料法向发射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7941667B (zh) 高温环境气固两相流多参数测量装置和方法
US20120235041A1 (en) Absolute cavity pyrgeometer
CN104076060B (zh) 一种光谱发射率的瞬态测试系统与方法
Zhang et al. Multi-Angle method to retrieve infrared spectral properties of a high-transparency material at high temperatures
van Boekel et al. Flaring and self-shadowed disks around Herbig Ae stars: simulations for 10 μm interferometers
Marzo et al. Solar blind pyrometry not relying on atmospheric absorption bands
JP2019090672A (ja) X線解析用セル、及びx線解析装置
CN105509895B (zh) 一种具有望远光学系统辐射标定方法
CN108375502A (zh) 基于高速红外测温装置测量绝热剪切温升的方法
Che et al. Development of ReFaST pyrometer for measuring surface temperature with unknown emissivity: methodology, implementation, and validation
CN207908059U (zh) 一种用于红外测温仪温度校正的视镜和一种红外测温仪的校正装置
Pfänder et al. Pyrometric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on solar thermal high temperature receivers
CN103196840B (zh) 基于有效辐射的材料高温光谱发射率测试系统
CN108981923A (zh) 在线测量连续激光作用下光学元件表面温升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