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6596A - 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06596A
CN108006596A CN201610929957.3A CN201610929957A CN108006596A CN 108006596 A CN108006596 A CN 108006596A CN 201610929957 A CN201610929957 A CN 201610929957A CN 108006596 A CN108006596 A CN 108006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luminescence units
holding section
led luminescence
illuminating mod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299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德诗
胡先成
周繁
袁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Jiashan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ujiang Sans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Jiashan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ujiang Sans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Jiashan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ujiang Sans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299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065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06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65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V19/001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the light sources being semiconductors devices, e.g. LEDs
    • F21V19/0015Fastening arrangements intended to retain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所述LED发光模组包括:线路板;多个LED发光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线路板;其中,预设数量LED发光单元的至少一侧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卡合部;面罩,其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供一个或若干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穿设;对应供所述预设数量LED发光单元穿设的各通孔的至少一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合部,供与所穿设的LED发光单元的第一卡合部卡合以固定所述面罩,通过面罩和LED发光单元间的卡合结构来形成固定,而无需现有技术的螺锁或黏胶固定方式,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操作效率及质量问题。

Description

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
背景技术
LED背光的显示技术已为大众所熟知,在户外环境下,为了增加对比度和防止室外显示模块受到外力的破坏,在显示模块表面附有塑料面罩。
现有技术中的室外显示屏屏面罩组合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为用螺钉,与线路板底座边缘处和支撑部上预先设置的螺孔一一对应,互相配合将室外屏面罩固定在线路板底座上;第二种方法为在灌封胶表干状态下,将面罩与灌封胶整面粘贴。传统技术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将室外屏面罩固定于显示模块上,从而将PCB夹紧固定在面罩与底壳之间。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送货运输以及安装搬动,各种材料损坏和老化的影响,导致了室外屏面罩经常脱落和发光二极管灯板无法被支撑而掉落的常见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螺钉和螺孔配合进行室外屏面罩安装,通常需要逐个固定拧紧,安装过程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安装时需要配有专用的配套工具用于螺紧固定操作。在灌封胶表干下粘贴面罩的方法较螺丝固定在操作较为简单,但是此方法存在粘贴不平整的隐患,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通过面罩和LED发光单元间的卡合结构来形成固定,而无需现有技术的螺锁或黏胶固定方式,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LED发光模组,包括:线路板;多个LED发光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线路板;其中,预设数量LED发光单元的至少一侧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卡合部;供罩盖至所述线路板的面罩,其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供一个或若干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穿设;对应供所述预设数量LED发光单元穿设的各通孔的至少一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合部,供与所穿设的LED发光单元的第一卡合部卡合以固定所述面罩。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LED发光单元为三基色发光器件,包括:一个LED红包芯片、一个LED蓝色芯片、一个LED绿色芯片、及一个LED支架,所述第一卡合部设于LED外壳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个通孔对应供一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穿设。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部分的LED发光单元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分别位于其相对两侧的外表面;对应供所述至少部分的LED发光单元穿设的各通孔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卡合部,分别设置于其相对的两个内侧壁。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罩为弹性形变的材质,具有第一卡合部的LED发光单元横截面的宽度大于供其穿设的所述通孔的对应宽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罩的材质为:PC、ABS+PC、ABS、PPO、POM、PS、TPU、或TPR/TPE。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通孔中的每个供若干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穿设,所述若干个LED发光单元中与所述通孔内侧壁相邻的每个LED发光单元的对应所述通孔内侧壁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通孔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卡合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罩为弹性形变的材质,所述通孔在所述面罩未形变时的宽度小于对其穿设的具有第一卡合部的一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的宽度或对其穿设的具有第一卡合部的所述若干个LED发光单元所覆盖范围的宽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间凹凸配合。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凹部,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与所述凹部配合的凸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凹部是从LED发光单元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或者,所述凹部形成于从所述LED发光单元外侧面向外凸出设置的两个凸缘间。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缘的向外端面为用于导引面罩向下运动的导引面。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面为曲面或楔形面。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LED芯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LED显示屏,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的LED发光模组。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所述LED发光模组包括:线路板;多个LED发光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线路板;其中,预设数量LED发光单元的至少一侧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卡合部;面罩,其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供一个或若干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穿设;对应供所述预设数量LED发光单元穿设的各通孔的至少一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合部,供与所穿设的LED发光单元的第一卡合部卡合以固定所述面罩,通过面罩和LED发光单元间的卡合结构来形成固定,而无需现有技术的螺锁或黏胶固定方式,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操作效率及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于一实施例中的LED发光模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于一实施例中的LED发光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于一实施例中的卡合结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卡合结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于另一实施例中的LED发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1' LED发光模组
11,11' 线路板
12,12a、12b、12c、LED 发光单元
12d及12e
121,121a 第一卡合部
1211a,1211b 凸缘
13,13a,13' 面罩
131,131' 通孔
1311,1311a 第二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可参考本发明的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对于LED发光模组的结构改进,通过卡合结构以替代现有的螺锁或粘结结构,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种种问题。
如图1所示,显示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LED发光模组1,其包括:壳体11、多个LED发光单元12、及面罩13。
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展示一实施例中所述LED发光模组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见,所述壳体11可为上端开放的盒形体,其具有一底板及设于底板上的首尾相接的多个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围成容纳空间;优选的,所述壳体11为方形体,则所述底板形状可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而所述侧板可有四块分别连接设于所述底板的四边边缘上。
如图2所示,所述多个LED发光单元12,间隔设置于一线路板上,所述线路板设于所述壳体11的容纳空间内;其中,预设数量LED发光单元12的至少一侧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卡合部121,所述预设数量可以是所有LED发光单元12中的部分或全部;所述LED发光单元12的横向截面可以是方形、三角形或四边以上的多边形等,在本实施例中为方形,则其具有四个侧面,所述LED发光单元12垂直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所述第一卡合部121,优选的是,所述LED发光单元12的至少一对相对侧面均设有第一卡合部121,即至少相对的两个侧面设有第一卡合部121。
所述面罩13,供罩盖至所述壳体11,其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131;在本实施例中,其每个所述通孔131供一个所述LED发光单元12穿设,所述通孔131横向截面形状优选为与所述LED发光单元12匹配形状(即例如方形、三角形或四边以上的多边形等);其中,对应供所述预设数量LED发光单元12穿设的各通孔131的至少一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合部1311,供与所穿设的LED发光单元12的第一卡合部121卡合以固定所述面罩13;优选的,承上所述,在所述LED发光单元12的至少一对相对侧面均设有第一卡合部121的情况下,则对应供所述至少部分的LED发光单元12穿设的各通孔131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卡合部1311,分别设置于其相对的两个内侧壁。
须说明的是,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仅展示了LED发光单元12的一对相对侧面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合部121,且优选的是对称设置,而供其穿设的通孔131于其一对相应的内侧壁分别设有一第二卡合部1311;但此仅为优选实施例,实际上,所述LED发光单元12的1~N个侧面以及通孔131的1~N个内侧壁中的任何一或多个均可设置一或多个所述第一卡合部121及第二卡合部1311,例如所述LED发光单元12的4个侧面均分别设有2个第一卡合部121,所述通孔131的4个内侧壁均分别设有2个第二卡合部1311等。
并且,可不必每个LED发光单元12均设有第一卡合部121,对应的,也可不必每个通孔131均设有第二卡合部1311;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仅部分LED发光单元12与通孔131进行该卡合结构的设置,例如阵列设置的各LED发光单元12中的四个角上及阵列中部的一或多个LED发光单元12设置第一卡合部121,而对应供所述四个角上及阵列中部的一或多个LED发光单元12穿设的通孔131则设置第二卡合部13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121与第二卡合部1311间为凹凸配合,例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卡合部121为凹部,例如凹槽,凹口等,所述第二卡合部1311为凸部,例如凸台,凸条等。
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卡合部121的凹部可以是从LED发光单元12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即例如图3所示;当然,也可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卡合部121a即凹部也可以形成于从所述LED发光单元12a外侧面向外凸出的两个凸缘1211a和1211b间;图4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凹部的宽度可调从而可对应容纳各种宽度的第二卡合部1311a即凸部。
所述面罩13可以是弹性形变较好的材质(例如PC、ABS+PC、ABS、PPO、POM、PS、TPU、或TPR/TPE等),而所述面罩13在未弹性形变的情况下其使通孔131的宽度是不足以被LED发光单元12穿过的,即当所述面罩13在其各通孔131与各LED发光单元12对准后进行下压的过程中,当通孔131周缘接触到LED发光单元12时受到阻挡的挤压力,如此当面罩13由于该挤压力产生弹性形变后,面罩13可以继续下压,LED发光单元12逐渐穿出各通孔131,直至在第一卡合部121与第二卡合部1311结合后所述面罩13从形变状态恢复,从而得到固定;为实现此结构,在图3及图4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在所述面罩未形变时的宽度小于对其穿
设的具有第一卡合部的一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的宽度X;而在图4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在所述面罩未形变时的宽度小于所述LED发光单元两侧第一卡合部的对外端面间的宽度Y。
优选的,为了使所述面罩13能顺畅地下压,可在所述第一卡合部进行向下的导引面结构的设计,例如图4所示,位于上部的凸缘1211a的向外端面为导引面,其可以例如为图示的曲面S,从而可利用其曲线轮廓在面罩13下压过程中对其进行导引,当然,所述凸缘1211a的向外端面亦可为楔形面等,并非以图示为限制,只需能完成导引即可。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也可以是凸部,所述第二卡合部对应为凹部,或者,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可分别为多个凹部及凸部组合而成的凹凸结构,仅需能固定所述面罩于所述壳体即可,亦非以上述实施例为限。
在其它实施例中,部分或者全部的所述通孔亦可一对多地供若干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穿设,如此则可减少通孔的设置数量。
例如图5所示,显示又一实施例中LED发光模组1'的卡合结构,其包括:壳体11'、多个LED发光单元(12b、12c、12d及12e)及面罩1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结构可与前述实施例(如图3或图4实施例)相同,因此不予重复图示;在本实施例中,一所述通孔131'中供若干个所述LED发光单元(12b、12c、12d及12e)穿设的情形,所述若干个LED发光单元(12b、12c、12d及12e)中与所述通孔131'内侧壁相邻的每个LED发光单元(12b、12c、12d及12e)的对应所述通孔131'内侧壁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通孔131'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处即例如图示中的A、B、C、D、E、F、G、H等处。
承前所述,所述面罩13'亦可为弹性形变的材质,为使面罩13'下压时会受到阻挡,而所述通孔131'在所述面罩13'未形变时的宽度小于对其穿设的具有第一卡合部的所述若干个LED发光单元所覆盖范围的宽度,例如图5实施例所示,若A处和C处的两个LED发光单元(12a和12c)的第一卡合部为如图3所示结构,则该两个LED发光单元(12a和12c)的位于A处和C处的两个外侧面间宽度可大于通孔131'在面罩13'未弹性形变时的宽度;若A处和C处的两个LED发光单元(12a和12c)的第一卡合部为如图4所示的结构,则该两个LED发光单元(12a和12c)位于外侧面上部的凸缘1211a的向外端部之间的宽度可大于通孔131'在面罩13'未弹性形变时的宽度。
按此,在安装面罩13'时进行下压进而利用其弹性形变进而令通孔131'上的多个第二卡合部(图5中未图示)和多个LED发光单元(12b、12c、12d及12e)上的多个第一卡合部(图5中未图示)间一一对应卡合,从而固定所述面罩13';优选的,所述通孔131'内未覆盖到的LED发光单元(12b、12c、12d及12e)之间的空间可利用如黏胶等来覆盖。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所述LED发光单元(12、12a、12b、12c、12d及12e)包括多个LED芯片,例如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及蓝光LED芯片中的一或多种,优选的,每个所述LED发光单元(12、12a、12b、12c、12d及12e)包括一红光LED芯片、一绿光LED芯片及一蓝光LED芯片,从而可封装成一三基色LED发光单元。所述LED发光单元(12、12a、12b、12c、12d及12e)还可包括封装用的外壳,各所述LED芯片及支架均设于所述外壳内,而所述第一卡合部则设于所述外壳的外侧面,其优选可与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的LED发光模组,可应用于制作LED显示屏,每个所述LED发光模组可配合有驱动其发光的驱动模块;故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LED显示屏,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对于尺寸较小的显示屏而言,使用一个所述LED发光模组可能就已足够,而对于较大的显示屏而言,可以通过多个所述LED发光模组拼接而成。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所述LED发光模组包括:线路板;多个LED发光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线路板;其中,预设数量LED发光单元的至少一侧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卡合部;面罩,其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供一个或若干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穿设;对应供所述预设数量LED发光单元穿设的各通孔的至少一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合部,供与所穿设的LED发光单元的第一卡合部卡合以固定所述面罩,通过面罩和LED发光单元间的卡合结构来形成固定,而无需现有技术的螺锁或黏胶固定方式,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操作效率及质量问题。
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4)

1.一种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路板;
多个LED发光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线路板;其中,预设数量LED发光单元的至少一侧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卡合部;
面罩,其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供一个或若干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穿设;对应供所述预设数量LED发光单元穿设的各通孔的至少一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合部,供与所穿设的LED发光单元的第一卡合部卡合以固定所述面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单元为三基色发光器件,包括:一个LED红包芯片、一个LED蓝色芯片、一个LED绿色芯片、及一个LED支架,第一卡合部设于LED发光单元的外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通孔对应供一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穿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的LED发光单元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分别位于其相对两侧的外表面;对应供所述至少部分的LED发光单元穿设的各通孔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卡合部,分别设置于其相对的两个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通孔中的每个供若干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穿设,所述若干个LED发光单元中与所述通孔内侧壁相邻的每个LED发光单元的对应所述通孔内侧壁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通孔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卡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为弹性形变的材质,所述通孔在所述面罩未形变时的宽度小于对其穿设的具有第一卡合部的一个所述LED发光单元的宽度或对其穿设的具有第一卡合部的所述若干个LED发光单元所覆盖范围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的材质为:PC、ABS+PC、ABS、PPO、POM、PS、TPU、或TPR/TPE。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间凹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凹部,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与所述凹部配合的凸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部是从LED发光单元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或者,所述凹部形成于从所述LED发光单元外侧面向外凸出设置的两个凸缘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向外端面为用于导引面罩向下运动的导引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为曲面或楔形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多个LED芯片。
14.一种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LED发光模组。
CN201610929957.3A 2016-10-31 2016-10-31 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 Pending CN1080065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9957.3A CN108006596A (zh) 2016-10-31 2016-10-31 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9957.3A CN108006596A (zh) 2016-10-31 2016-10-31 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6596A true CN108006596A (zh) 2018-05-08

Family

ID=6204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9957.3A Pending CN108006596A (zh) 2016-10-31 2016-10-31 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065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2314A (zh) * 2018-05-18 2018-10-19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面罩、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CN110969956A (zh) * 2018-09-28 2020-04-07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0902Y (zh) * 2008-03-24 2008-08-13 刘振亮 Led显示模组面罩及其显示模组
CN201706422U (zh) * 2010-03-22 2011-01-12 品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座
CN102644868A (zh) * 2012-03-27 2012-08-22 马飞 一种由小功率贴片led灯珠构建的灯具
CN202948671U (zh) * 2012-12-05 2013-05-22 江西光华科技图像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ed显示屏
CN203102764U (zh) * 2012-12-06 2013-07-31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模组的面罩以及led器件以及led显示模组
CN204288707U (zh) * 2014-10-30 2015-04-22 深圳市易事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条幕led显示屏模组结构
CN204315184U (zh) * 2014-11-14 2015-05-06 湖北飞利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的面罩
CN105185256A (zh) * 2015-08-23 2015-12-23 合肥艾斯克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组件
CN205406021U (zh) * 2016-03-25 2016-07-27 深圳市迈锐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led球场屏的面罩
CN206398650U (zh) * 2016-10-31 2017-08-11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0902Y (zh) * 2008-03-24 2008-08-13 刘振亮 Led显示模组面罩及其显示模组
CN201706422U (zh) * 2010-03-22 2011-01-12 品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座
CN102644868A (zh) * 2012-03-27 2012-08-22 马飞 一种由小功率贴片led灯珠构建的灯具
CN202948671U (zh) * 2012-12-05 2013-05-22 江西光华科技图像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ed显示屏
CN203102764U (zh) * 2012-12-06 2013-07-31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模组的面罩以及led器件以及led显示模组
CN204288707U (zh) * 2014-10-30 2015-04-22 深圳市易事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条幕led显示屏模组结构
CN204315184U (zh) * 2014-11-14 2015-05-06 湖北飞利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的面罩
CN105185256A (zh) * 2015-08-23 2015-12-23 合肥艾斯克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组件
CN205406021U (zh) * 2016-03-25 2016-07-27 深圳市迈锐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led球场屏的面罩
CN206398650U (zh) * 2016-10-31 2017-08-11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2314A (zh) * 2018-05-18 2018-10-19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面罩、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WO2019218739A1 (zh) * 2018-05-18 2019-11-21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面罩、 led 显示模组及 led 显示屏
CN110969956A (zh) * 2018-09-28 2020-04-07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9836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having changeable illumination area
US20070019439A1 (en) Back light unit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spectral distribution thereof
TW200633259A (en) Light source unit, illumin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09011302A1 (ja) Ledモジュールおよびledドット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
CN203800046U (zh) 一种灯驱合一的led封装器件
CN206398650U (zh) 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
CN108006596A (zh) 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
WO2018119688A1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背光源、胶框
CN103927944A (zh) Led显示屏
CN107202256A (zh) 一种可调光led模组
CN201129667Y (zh) 一种使用led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
CN202972941U (zh) 导光板、光源系统以及显示模组
CN204785631U (zh) 自锁式边框led发光模组
CN212648240U (zh) Led封装结构
CN209146752U (zh) 一种驱动与灯体可自由装配的led灯
CN207394543U (zh) 面板灯
CN219392423U (zh) 一种应用于曲面显示屏的led背光灯条
CN205609570U (zh) 一种具有倒锥形台结构的大功率led多芯片光源模组
CN206222025U (zh) 一种新型led路灯模组
CN207080814U (zh) 一种可调光led模组
CN205480511U (zh) 一种led光电膜应急指示灯牌
CN209993272U (zh) 一种基于topcob技术的led显示面板
CN209278964U (zh) 一种背景墙装饰背光装置
CN202349671U (zh) 一种led方块灯
CN206831295U (zh) 一种高挂式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8

Address after: 201100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Shuying Road No. 1280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Sansi Tec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Jiashan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PUJIANG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100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Minhang District Shuying Road No. 1280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Sansi Tecnolog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ashan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PUJIANG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