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5026A -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05026A
CN108005026A CN201711162576.8A CN201711162576A CN108005026A CN 108005026 A CN108005026 A CN 108005026A CN 201711162576 A CN201711162576 A CN 201711162576A CN 108005026 A CN108005026 A CN 108005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retaining ring
anchoring
ring band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625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才俊
朱爱华
王锴
朱欢
毛旭东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hanghai Dred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hanghai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hanghai Dred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Shanghai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625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050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05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50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E02B3/122Flexible prefabricated covering elements, e.g. mats, s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包括:分隔舱袋体、绑环、丙纶绳、软体排和灌注口,分隔舱袋体上设有绑环,绑环通过丙纶绳与软体排首连接,灌注口设于分隔舱袋体上层面。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锚固袋和排体的加工;2)铺排船进点;3)锚固袋和排体卷排连接;4)锚固袋人工对位充灌;5)联锁片绑扎;6)放排和7)抛填袋装砂。本发明对传统锚固袋进行改进,采用岸上人工与铺排船对拉充灌的施工工艺,并通过抛填袋装砂调整水深和坡比,既解决了软体排及锚固袋体滑移、排尾拉环断裂等现象,且无需重新加工排体,在成本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锚固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圈围工程、河道护岸、港口码头、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软体排加锚固袋进行护坡护滩治理。然后再进行通长吹砂管袋施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沿海滩涂圈围工程、港口码头工程、航道整治工程逐渐由浅水区域向深水区域拓展,施工环境也越来越恶劣,由于水深加深,流速加快,造成滩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冲刷淤积变化,施工区域的滩面呈现多滩多槽格局。部分施工区域存在明显陡坡坡度大于1:3,而且滩面地质较差,淤泥层较厚,而锚固袋体在传统方式的充灌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排水固结,在其固结过程中,内部的充灌砂流动性较大,极其容易往地势低处堆积,形成头部薄、尾部厚的形状,在自身的自重以及软体排重量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袋体进一步滑移,最终导致软体排连锁片在陡坎底部大量堆积,甚至排尾拉环断裂等现象,给工程实施带来极大的施工难度,同时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及其施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隔舱袋体、绑环、丙纶绳、软体排和灌注口,所述分隔舱袋体上设有绑环,所述绑环通过丙纶绳与软体排首连接,所述灌注口设于分隔舱袋体上层面;
其中,所述分隔舱袋体包括:第一锚固袋、第二锚固袋、第三锚固袋、横向加筋带和竖向加筋带,所述第一锚固袋、第二锚固袋和第三锚固袋依次首尾连接,所述第一锚固袋、第二锚固袋和第三锚固袋首尾上下层均设有横向加筋带,所述第一锚固袋、第二锚固袋和第三锚固袋上下层均匀布设竖向加筋带。
进一步,所述绑环包括:第一绑环带、第二绑环带、第三绑环带、第四绑环带、第五绑环带和第六绑环带,所述第一绑环带布设于第一锚固袋尾端,所述第二绑环带和第三绑环带分别设于第二锚固袋首尾两端,所述第二绑环带通过丙纶绳与第一绑环带绑接,所述第四绑环带设于第三锚固袋首端,所述第四绑环带通过丙纶绳与第三绑环带绑接,所述第五绑环带布设于第三锚固袋尾段下层,所述第六绑环带布设于第三锚固袋尾端,所述第六绑环带和第五绑环带通过丙纶绳与软体排首绑接。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锚固袋和排体的加工:锚固袋和排体根据本发明上述结构进行生产;
2)铺排船进点:将没有灌砂的锚固袋和排体放置在铺排船上,并将铺排船直接开往施工地点;
3)锚固袋和排体卷排连接:将锚固袋和排体排卷入滚筒,留出排头的10m在甲板上,拉出锚固袋的袋尾,并将最后5m翻折,露出预先布置的绑环,绑环每隔0.5m布置一个,用14mm丙纶绳将该排绑环与软体排排头紧密连接,随后将袋尾翻至正面,将袋尾的绑环与软体排对应位置的绑环紧密连接;
4)锚固袋人工对位充灌,由于陡坎段施工区域距离岸边较近,铺排船无法移船至锚固袋袋头位置,因此锚固袋的施工采用岸上人工与铺排船对拉充灌的施工工艺;
5)联锁片绑扎;
6)放排;
7)抛填袋装砂,采用3.5m×5m小袋装砂抛填护底软体排尾部区域,再以1:4的缓坡与滩面平缓连接。
进一步,铺排船进点和放排的步骤中,控制移船与放排比例,加大水深测量的频率,实时监测水深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移船与放排的距离,在放排长度一定的前提下,缩小移船的距离。
进一步,锚固袋人工对位充灌过程中,根据锚固袋的位置以及探测设备反馈来的信息,对锚固袋充灌厚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抛填袋装砂前进行试抛掌握潮流数据,每个抛填砂袋分别系一个浮球,每层袋体施工结束后,安排测量人员检测浮球实际位置,统计水下袋体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的偏移量,根据掌握的实测数据后安排进行断面水深测量,绘制断面图与施工前水深断面图进行比较,确定水下实际成型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传统锚固袋进行改进,采用岸上人工与铺排船对拉充灌的施工工艺,并通过抛填袋装砂调整水深和坡比,既解决了软体排及锚固袋体滑移、排尾拉环断裂等现象,且无需重新加工排体,在成本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充灌后的侧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
分隔舱袋体100、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第三锚固袋130、横向加筋带140和竖向加筋带150。
绑环200、第一绑环带210、第二绑环带220、第三绑环带230、第四绑环带240、第五绑环带250和第六绑环带260。
丙纶绳300、软体排400和灌注口5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充灌后的侧视结构图。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包括:分隔舱袋体100、绑环200、丙纶绳300、软体排400和灌注口500,分隔舱袋体100上设有绑环200,绑环200通过丙纶绳300与软体排400首连接,灌注口500设于分隔舱袋体100上层面;
其中,分隔舱袋体100包括: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第三锚固袋130、横向加筋带140和竖向加筋带150,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依次首尾连接,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首尾上下层均设有横向加筋带140,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上下层均匀布设竖向加筋带150。
绑环200包括:第一绑环带210、第二绑环带220、第三绑环带230、第四绑环带240、第五绑环带250和第六绑环带260,第一绑环带210布设于第一锚固袋110尾端,第二绑环带220和第三绑环带230分别设于第二锚固袋120首尾两端,第二绑环带220通过丙纶绳300与第一绑环带210绑接,第四绑环带240设于第三锚固袋130首端,第四绑环带240通过丙纶绳300与第三绑环带230绑接,第五绑环带250布设于第三锚固袋130尾段下层,第六绑环带260布设于第三锚固袋130尾端,第六绑环带260和第五绑环带250通过丙纶绳300与软体排400首绑接。
分隔舱袋体100采用230g/m2机织布加工而成,单幅间的拼接采用丁字包缝法,采用横向加筋带140对分隔舱袋体100进行分仓,从首至尾形成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其中第一锚固袋110长度是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长度之和,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长度相等,同时在分隔舱袋体100上下层每隔0.5m布置竖向加筋带150,并在每根竖向加筋带150上设绑环200形成第一绑环带210、第二绑环带220、第三绑环带230、第四绑环带240、第五绑环带250和第六绑环带260,采用长度0.5m,直径14mm的丙纶绳300分别连接第一绑环带210和第二绑环带220、第三绑环带230和第四绑环带240,使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进一步两两连接,同时用长度较长的丙纶绳300将第五绑环带250、第六绑环带260和软体排400首端进行连接。灌装时从头到尾依次对分隔舱袋体100进行充灌,待第一锚固袋110充灌完成并具有一定的固结度后,再对第二锚固袋120进行充灌,保证在第二锚固袋120充灌时第一锚固袋110的砂体已经具有一定的固结度,能对第二锚固袋120提供一定拉力。本发明通过分仓设计,实现了单个隔舱充灌后前后厚度相对均匀,使袋体与滩面充分接触,发挥应有的锚固作用。在最后一个锚固袋的背面额外布置绑环带,加上袋尾的绑环带,合计通过2个绑环带与软排体进行连接,提高了与软排体的连接强度。
传统工艺中,陡坎段护底混合软体排施工中,出现了软体排及锚固袋体滑移、排尾拉环断裂等现象,导致该段区域共有8张软体排无法按常规工艺铺设。排体会带动锚固袋体整体滑动或者锚固袋体本身直接发生滑动,导致联锁片在陡坎底部大量堆积,该施工工艺仍不能满足该特殊段的铺排施工需求。主要原因是:锚固袋底部存在较厚的淤泥层,其本身的稳定性就不高。当土质为摩擦力较弱的淤泥或淤泥质土,淤泥或淤泥质土的摩擦系数要远小于砂质土。为了确保铺设排体的稳定性,在砂质土地质条件下,设计单位常规要求能满足排体稳定性的最大坡比为1:3,可想而知淤泥质土所要求的坡比要比其小得多。该陡坎段护底软体排所在的位置的坡度基本为1:1.5~1:2.5,然而锚固袋所在的位置的滩面坡比虽略小于该数值,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其稳定要求。
另一个问题是,锚固袋体采用传统的充灌工艺,内部流动性大。锚固袋体在充灌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充灌工艺,需要一定的时间排水固结,在其固结过程中,内部的充灌砂流动性较大,容易往地势低处堆积,形成头部薄、尾部厚的形状,在自身的自重以及联锁片的重量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袋体进一步滑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因此,本发明首先对锚固袋的结构进行改进,考虑到充灌砂在锚固袋内流动性大,固结时间长,在斜坡段容易往低处堆积的特性,针对性地采取了对锚固袋进行分仓的措施。锚固袋前半段所在滩面较为平缓,后半段所在滩面坡度相对较大,如实行传统的整体充灌的施工工艺,袋体内的砂在固结前容易向地势低处运动,在袋尾堆积,形成前窄后厚的形状,而厚度大的部位正好坐落在斜坡上,如此不但不能对排体形成锚固,锚固袋自身的稳定性也大大降低。
本发明的改进包括,分隔舱袋体100采用230g/m2机织布加工而成,单幅间的拼接采用丁字包缝法,采用横向加筋带140对分隔舱袋体100进行分仓,从首至尾形成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其中第一锚固袋110长度是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长度之和,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长度相等,同时在分隔舱袋体100上下层每隔0.5m布置竖向加筋带150,并在每根竖向加筋带150上设绑环200形成第一绑环带210、第二绑环带220、第三绑环带230、第四绑环带240、第五绑环带250和第六绑环带260,采用长度0.5m,直径14mm的丙纶绳300分别连接第一绑环带210和第二绑环带220、第三绑环带230和第四绑环带240,使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进一步两两连接,同时用长度较长的丙纶绳300将第五绑环带250、第六绑环带260和软体排400首端进行连接。灌装时从头到尾依次对分隔舱袋体100进行充灌,待第一锚固袋110充灌完成并具有一定的固结度后,再对第二锚固袋120进行充灌,保证在第二锚固袋120充灌时第一锚固袋110的砂体已经具有一定的固结度,能对第二锚固袋120提供一定拉力。本发明通过分仓设计,实现了单个隔舱充灌后前后厚度相对均匀,使袋体与滩面充分接触,发挥应有的锚固作用。在最后一个锚固袋的背面额外布置绑环带,加上袋尾的绑环带,合计通过2个绑环带与软排体进行连接,提高了与软排体的连接强度。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锚固袋和排体的加工:锚固袋和排体根据本发明上述结构进行生产;
2)铺排船进点:将没有灌砂的锚固袋和排体放置在铺排船上,并将铺排船直接开往施工地点;
3)锚固袋和排体卷排连接:将锚固袋和排体排卷入滚筒,留出排头的10m在甲板上,拉出锚固袋的袋尾,并将最后5m翻折,露出预先布置的绑环,绑环每隔0.5m布置一个,用14mm丙纶绳将该排绑环与软体排排头紧密连接,随后将袋尾翻至正面,将袋尾的绑环与软体排对应位置的绑环紧密连接;
4)锚固袋人工对位充灌,由于陡坎段施工区域距离岸边较近,铺排船无法移船至锚固袋袋头位置,因此锚固袋的施工采用岸上人工与铺排船对拉充灌的施工工艺;
5)联锁片绑扎;
6)放排;
7)抛填袋装砂,采用3.5m×5m小袋装砂抛填护底软体排尾部区域,再以1:4的缓坡与滩面平缓连接。第一层袋体抛填完成后进行上层袋体抛填,逐层抬高,每层袋体抛填结束后,及时安排进行水深测量,检测水下实际成型的质量。在设计变更区域以外的铺排位置也抛填了一层小袋装砂,起到抛填挤淤的作用,增加软体排与滩面的摩擦力,采用网格法进行施工中的控制,抛填前先计算每个网格内所需的理论抛填量,然后计算每个袋体的实际充灌量,得出每个网格内所需抛填的袋体数量,以便于控制抛填的均匀度。
在本实施例中,锚固袋和软体排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首先将软体排卷入滚筒,留出排头的10m在甲板上,拉出锚固袋的袋尾,并将最后5m翻折,露出预先布置的绑环,绑环每隔0.5m布置一个,用14mm丙纶绳将该排绑环与软体排排头紧密连接。随后将袋尾翻至正面,将袋尾的绑环与软体排对应位置的绑环紧密连接。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陡坎段施工区域距离岸边较近,铺排船无法移船至锚固袋袋头位置,因此锚固袋的施工采用岸上人工与铺排船对拉充灌的施工工艺。
铺排船进点和放排的步骤中,控制移船与放排比例,加大水深测量的频率,实时监测水深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移船与放排的距离,在放排长度一定的前提下,缩小移船的距离。
锚固袋人工对位充灌过程中,根据锚固袋的位置以及探测设备反馈来的信息,对锚固袋充灌厚度进行调节。
抛填袋装砂前进行试抛掌握潮流数据,每个抛填砂袋分别系一个浮球,每层袋体施工结束后,安排测量人员检测浮球实际位置,统计水下袋体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的偏移量,根据掌握的实测数据后安排进行断面水深测量,绘制断面图与施工前水深断面图进行比较,确定水下实际成型情况。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本发明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隔舱袋体(100)、绑环(200)、丙纶绳(300)、软体排(400)和灌注口(500),所述分隔舱袋体(100)上设有绑环(200),所述绑环(200)通过丙纶绳(300)与软体排(400)首连接,所述灌注口(500)设于分隔舱袋体(100)上层面;
其中,所述分隔舱袋体(100)包括: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第三锚固袋(130)、横向加筋带(140)和竖向加筋带(150),所述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依次首尾连接,所述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首尾上下层均设有横向加筋带(140),所述第一锚固袋(110)、第二锚固袋(120)和第三锚固袋(130)上下层均匀布设竖向加筋带(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环(200)包括:第一绑环带(210)、第二绑环带(220)、第三绑环带(230)、第四绑环带(240)、第五绑环带(250)和第六绑环带(260),所述第一绑环带(210)布设于第一锚固袋(110)尾端,所述第二绑环带(220)和第三绑环带(230)分别设于第二锚固袋(120)首尾两端,所述第二绑环带(220)通过丙纶绳(300)与第一绑环带(210)绑接,所述第四绑环带(240)设于第三锚固袋(130)首端,所述第四绑环带(240)通过丙纶绳(300)与第三绑环带(230)绑接,所述第五绑环带(250)布设于第三锚固袋(130)尾段下层,所述第六绑环带(260)布设于第三锚固袋(130)尾端,所述第六绑环带(260)和第五绑环带(250)通过丙纶绳(300)与软体排(400)首绑接。
3.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锚固袋和排体的加工:锚固袋和排体根据本发明上述结构进行生产;
2)铺排船进点:将没有灌砂的锚固袋和排体放置在铺排船上,并将铺排船直接开往施工地点;
3)锚固袋和排体卷排连接:将锚固袋和排体排卷入滚筒,留出排头的10m在甲板上,拉出锚固袋的袋尾,并将最后5m翻折,露出预先布置的绑环,绑环每隔0.5m布置一个,用14mm丙纶绳将该排绑环与软体排排头紧密连接,随后将袋尾翻至正面,将袋尾的绑环与软体排对应位置的绑环紧密连接;
4)锚固袋人工对位充灌,由于陡坎段施工区域距离岸边较近,铺排船无法移船至锚固袋袋头位置,因此锚固袋的施工采用岸上人工与铺排船对拉充灌的施工工艺;
5)联锁片绑扎;
6)放排;
7)抛填袋装砂,采用3.5m×5m小袋装砂抛填护底软体排尾部区域,再以1:4的缓坡与滩面平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铺排船进点和放排的步骤中,控制移船与放排比例,加大水深测量的频率,实时监测水深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移船与放排的距离,在放排长度一定的前提下,缩小移船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锚固袋人工对位充灌过程中,根据锚固袋的位置以及探测设备反馈来的信息,对锚固袋充灌厚度进行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抛填袋装砂前进行试抛掌握潮流数据,每个抛填砂袋分别系一个浮球,每层袋体施工结束后,安排测量人员检测浮球实际位置,统计水下袋体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的偏移量,根据掌握的实测数据后安排进行断面水深测量,绘制断面图与施工前水深断面图进行比较,确定水下实际成型情况。
CN201711162576.8A 2017-11-21 2017-11-21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80050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2576.8A CN108005026A (zh) 2017-11-21 2017-11-21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2576.8A CN108005026A (zh) 2017-11-21 2017-11-21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5026A true CN108005026A (zh) 2018-05-08

Family

ID=62053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62576.8A Pending CN108005026A (zh) 2017-11-21 2017-11-21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0502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6930A (ja) * 1999-07-14 2001-01-30 Toa Harbor Works Co Ltd 固化処理土の水底打設方法及び装置
TW201209247A (en) * 2010-08-24 2012-03-01 Gold Joint Ind Co Ltd Geotextile tube with radial reinforcement
CN103603683A (zh) * 2013-12-03 2014-02-26 河南理工大学 袋式注浆锚固装置和锚固方法
CN205152888U (zh) * 2015-11-11 2016-04-13 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 锚固袋与砼联锁块软体排联体结构
CN105862667A (zh) * 2016-05-26 2016-08-17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深水大砂袋及其制作工艺和施工工艺
WO2017052473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A b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207646687U (zh) * 2017-11-21 2018-07-24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6930A (ja) * 1999-07-14 2001-01-30 Toa Harbor Works Co Ltd 固化処理土の水底打設方法及び装置
TW201209247A (en) * 2010-08-24 2012-03-01 Gold Joint Ind Co Ltd Geotextile tube with radial reinforcement
CN103603683A (zh) * 2013-12-03 2014-02-26 河南理工大学 袋式注浆锚固装置和锚固方法
WO2017052473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A b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205152888U (zh) * 2015-11-11 2016-04-13 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 锚固袋与砼联锁块软体排联体结构
CN105862667A (zh) * 2016-05-26 2016-08-17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深水大砂袋及其制作工艺和施工工艺
CN207646687U (zh) * 2017-11-21 2018-07-24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uenen Emplacement of flysch‐type sand beds
CN105862667B (zh) 深水大砂袋的施工工艺
CN102758419B (zh) 基于活动加筋条的深水铺设联锁排施工方法
CN103046553B (zh) 利用铺排船深水铺设大体积加筋充泥管袋的方法
CN109654966B (zh) 河航道整治生态炸礁疏浚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9113020B (zh) 一种海港防波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692490U (zh) 一种盾构浅覆土下穿河道的加固结构
CN105015717A (zh) 箱式深水定位抛投船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49738B (zh) 一种基于封闭水域定位管排打设充填袋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2983549A (zh) 一种覆岩采动离层动态发育监测方法
CN208363066U (zh) 一种软土地基高填方砂土路基稳定监测系统
CN205152888U (zh) 锚固袋与砼联锁块软体排联体结构
CN102561379A (zh) 一种新型桥梁设置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77956A (zh) 覆盖型岩溶发育区岩石与土层接触面灌浆方法
CN207646687U (zh)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
CN108005026A (zh) 一种分仓的袋装砂锚固袋及其施工方法
CN109235474A (zh) 基于海洋环境下的超大围堰的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0965522A (zh) 一种软体排串联铺设施工方法
CN108035358B (zh) 针对强风浪深水区提高铺排船铺设砂被平整度的方法
CN104594291B (zh) 一种能够提高沉排顺畅度的软体排沉排施工方法
CN101130944A (zh) 跨河大桥水中墩土工充泥管袋围堰及其制备方法
CN206635722U (zh) 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装置
CN205636640U (zh) 深水大砂袋
CN108729411A (zh) 一种碎石垫护底软体排及其施工方法
CN106049357A (zh) 砂枕软体排及其制作工艺和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