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2914A - 高效富硒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高效富硒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02914A
CN108002914A CN201711384677.XA CN201711384677A CN108002914A CN 108002914 A CN108002914 A CN 108002914A CN 201711384677 A CN201711384677 A CN 201711384677A CN 108002914 A CN108002914 A CN 108002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elenium
weight
bacterial manure
penta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846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小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ning Guangxi Kai K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ning Guangxi Kai K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ning Guangxi Kai K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ning Guangxi Kai K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846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029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02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2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10Solid or semi-solid fertilisers, e.g. powders
    • C05G5/12Granules or flak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30Layered or coated, e.g. dust-preventing coating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富硒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高效富硒菌肥,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沼液、香菇渣、复合菌剂、亚硒酸钾、红糖、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硒、硒代高胱氨酸、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凹凸棒石、大豆卵磷脂、海藻酸钠、甲壳素,所述高效富硒菌肥是经过制备复合肥颗粒、制备包膜料液、肥料颗粒包膜、干燥等步骤制成的。本发明的富硒菌肥应用于种植小白菜中,可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硒元素含量。

Description

高效富硒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富硒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保持机体平衡的抗氧化剂,被称为主宰生命的微量元素。硒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防止糖尿病、白内障和心脑血管等疾病,还具有解毒、排毒,防止肝病和保护肝脏的功效。在种植含硒元素高的作物时需要投入含硒元素多的肥料来提高植物对硒元素的富集,实现硒元素被人体吸收。
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公布号:CN107151189A)”公开了一种富硒液体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沼液70-85份、菇渣13-20份、EM菌液21-28份、EM原菌液0.8-1.2份、CM菌3.3-1.7份、亚硒酸盐0.3-0.75份、红糖4-6份。该发明的富硒生态菌肥,可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对节约用水和降低肥料损失,然而存在着施用该富硒生态菌肥后所获得的小白菜产量和硒元素含量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富硒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公布号:107151189A)”公开的富硒液体菌肥配方基础上,如何优化组分、用量、制备方法等,提高小白菜产量和硒元素含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富硒菌肥,高效富硒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20-40份、沼液90-104份、香菇渣24-30份、复合菌剂12-18份、亚硒酸钾1-2份、红糖7-10份、碳酸铵10-20份、磷酸一铵8-12份、氯化钾10-15份、腐植酸硒1.5-3份、硒代高胱氨酸1-3份、硒矿粉2-4份、衣康酸5-7份、二丁基羧基甲苯2-4份、硅烷偶联剂KH-57 4-7份、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5-10份、邻苯基苯甲酸3.5-6份、聚乙烯醇6-10份、凹凸棒石8-12份、大豆卵磷脂1-5份、海藻酸钠4-7份、甲壳素3-8份;
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稻秸秆、沼液、香菇渣、复合菌剂按重量份比例放入搅拌机中,搅拌5-7min,待搅拌均匀后,常温发酵4-6天,然后按重量份比例加入亚硒酸钾、红糖、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硒、硒代高胱氨酸混合均匀,于400-600r/min转速搅拌2-4h,造粒,常温干燥后得到复合肥颗粒;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2-25℃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400-6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2-25℃下培养14-17h后,在转速为2000-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剂;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8-70份、蔗糖25-50份、蛋白胨12-20份、乙酸钾16-24份、磷酸钠10-15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40-55份、硫酸铝20-30份;
S2:将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72-80℃,继续搅拌l.5-2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凹凸棒石、大豆卵磷脂、海藻酸钠、甲壳素,升温到88-92℃,加速搅拌1-2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3:将步骤S1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2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55-82℃,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常温干燥得到,制得高效富硒菌肥。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20份、沼液104份、香菇渣30份、复合菌剂12份、亚硒酸钾1份、红糖8份、碳酸铵12份、磷酸一铵8份、氯化钾10份、腐植酸硒1.6份、硒代高胱氨酸1份、硒矿粉2份、衣康酸5份、二丁基羧基甲苯2份、硅烷偶联剂KH-57 4份、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6份、邻苯基苯甲酸3.5份、聚乙烯醇6份、凹凸棒石8份、大豆卵磷脂1份、海藻酸钠4份、甲壳素3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32份、沼液100份、香菇渣26份、复合菌剂17份、亚硒酸钾1.8份、红糖9份、碳酸铵14份、磷酸一铵10份、氯化钾13份、腐植酸硒2份、硒代高胱氨酸2.6份、硒矿粉3份、衣康酸6份、二丁基羧基甲苯3.5份、硅烷偶联剂KH-576份、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9份、邻苯基苯甲酸5份、聚乙烯醇8份、凹凸棒石10份、大豆卵磷脂4份、海藻酸钠6份、甲壳素11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40份、沼液90份、香菇渣24份、复合菌剂18份、亚硒酸钾2份、红糖9份、碳酸铵18份、磷酸一铵10份、氯化钾15份、腐植酸硒3份、硒代高胱氨酸3份、硒矿粉4份、衣康酸7份、二丁基羧基甲苯4份、硅烷偶联剂KH-57 7份、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10份、邻苯基苯甲酸5.5份、聚乙烯醇10份、凹凸棒石12份、大豆卵磷脂5份、海藻酸钠7份、甲壳素8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18-30份、硝化细菌14-20份、酵母菌9-13份、褐球固氮菌7-12份、磷细菌5-10份、钾细菌4-6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25份、硝化细菌18份、酵母菌10份、褐球固氮菌10份、磷细菌8份、钾细菌8份。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65份、蔗糖40份、蛋白胨18份、乙酸钾20份、磷酸钠14份。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50份、硫酸铝26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效富硒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稻秸秆、沼液、香菇渣、复合菌剂按重量份比例放入搅拌机中,搅拌5-7min,待搅拌均匀后,常温发酵4-6天,然后按重量份比例加入亚硒酸钾、红糖、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硒、硒代高胱氨酸混合均匀,于400-600r/min转速搅拌2-4h,造粒,常温干燥后得到复合肥颗粒;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2-25℃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400-6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2-25℃下培养14-17h后,在转速为2000-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剂;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8-70份、蔗糖25-50份、蛋白胨12-20份、乙酸钾16-24份、磷酸钠10-15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40-55份、硫酸铝20-30份;
S2:将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72-80℃,继续搅拌l.5-2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凹凸棒石、大豆卵磷脂、海藻酸钠、甲壳素,升温到88-92℃,加速搅拌1-2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3:将步骤S1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2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55-82℃,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常温干燥得到,制得高效富硒菌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效富硒菌肥在种植白菜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10的数据可见,施用实施例1-3高效富硒菌肥的有机硒含量明显提高,产量提高;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2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2和对比例1-9的数据可见,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凹凸棒石在制备高效富硒菌肥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小白菜有机硒的含量,这可能是: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凹凸棒石作为包膜料液改性物料体系,以凹凸棒石为主料,以硅烷偶联剂KH-57为接枝改性剂,衣康酸作为交联剂,二丁基羧基甲苯具有优异的抗氧化作用,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高聚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凹凸棒石的多孔结合以及其表面大量的羟基,为硒矿粉提供了丰富的附着位点,且能够利用其表面的羟基以及凹凸棒黏土表面的羟基,在衣康酸和硅烷偶联剂KH-57改性作用下,与复合肥料颗粒结合更加紧密,且在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和聚乙烯醇的成膜作用下,并在衣康酸和硅烷偶联剂KH-57的协同作用下,作为薄膜料液的主要原料,其实现了对硒元素的有效缓释,提高了硒元素在菌肥投入到使用时能够高效进行硒元素释放,且能够在复合肥料颗粒中的菌群在进入到土壤中后能够缓慢进入土壤中,对土壤进行缓慢的供给有益菌,避免土壤贫瘠以及板结,提高了小白菜生长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小白菜硒元素的含量,提高了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这些实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实施例中,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20-40份、沼液90-104份、香菇渣24-30份、复合菌剂12-18份、亚硒酸钾1-2份、红糖7-10份、碳酸铵10-20份、磷酸一铵8-12份、氯化钾10-15份、腐植酸硒1.5-3份、硒代高胱氨酸1-3份、硒矿粉2-4份、衣康酸5-7份、二丁基羧基甲苯2-4份、硅烷偶联剂KH-57 4-7份、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5-10份、邻苯基苯甲酸3.5-6份、聚乙烯醇6-10份、凹凸棒石8-12份、大豆卵磷脂1-5份、海藻酸钠4-7份、甲壳素3-8份;
所述的复合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18-30份、硝化细菌14-20份、酵母菌9-13份、褐球固氮菌7-12份、磷细菌5-10份、钾细菌4-6份;
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稻秸秆、沼液、香菇渣、复合菌剂按重量份比例放入搅拌机中,搅拌5-7min,待搅拌均匀后,常温发酵4-6天,然后按重量份比例加入亚硒酸钾、红糖、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硒、硒代高胱氨酸混合均匀,于400-600r/min转速搅拌2-4h,造粒,常温干燥后得到复合肥颗粒;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2-25℃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400-6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2-25℃下培养14-17h后,在转速为2000-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剂;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8-70份、蔗糖25-50份、蛋白胨12-20份、乙酸钾16-24份、磷酸钠10-15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40-55份、硫酸铝20-30份;
S2:将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72-80℃,继续搅拌l.5-2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凹凸棒石、大豆卵磷脂、海藻酸钠、甲壳素,升温到88-92℃,加速搅拌1-2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3:将步骤S1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2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55-82℃,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常温干燥得到,制得高效富硒菌肥。
下面通过更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高效富硒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20份、沼液104份、香菇渣30份、复合菌剂12份、亚硒酸钾1份、红糖8份、碳酸铵12份、磷酸一铵8份、氯化钾10份、腐植酸硒1.6份、硒代高胱氨酸1份、硒矿粉2份、衣康酸5份、二丁基羧基甲苯2份、硅烷偶联剂KH-57 4份、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6份、邻苯基苯甲酸3.5份、聚乙烯醇6份、凹凸棒石8份、大豆卵磷脂1份、海藻酸钠4份、甲壳素3份;
所述的复合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18份、硝化细菌15份、酵母菌9份、褐球固氮菌7份、磷细菌5份、钾细菌4份;
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稻秸秆、沼液、香菇渣、复合菌剂按重量份比例放入搅拌机中,搅拌5min,待搅拌均匀后,常温发酵6天,然后按重量份比例加入亚硒酸钾、红糖、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硒、硒代高胱氨酸混合均匀,于400r/min转速搅拌4h,造粒,常温干燥后得到复合肥颗粒;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2℃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4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2℃下培养17h后,在转速为2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剂;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8份、蔗糖25份、蛋白胨12份、乙酸钾18份、磷酸钠10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40份、硫酸铝20份;
S2:将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73℃,继续搅拌2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凹凸棒石、大豆卵磷脂、海藻酸钠、甲壳素,升温到88℃,加速搅拌2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3:将步骤S1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2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55℃,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常温干燥得到,制得高效富硒菌肥。
实施例2
一种高效富硒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32份、沼液100份、香菇渣26份、复合菌剂17份、亚硒酸钾1.8份、红糖9份、碳酸铵14份、磷酸一铵10份、氯化钾13份、腐植酸硒2份、硒代高胱氨酸2.6份、硒矿粉3份、衣康酸6份、二丁基羧基甲苯3.5份、硅烷偶联剂KH-57 6份、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9份、邻苯基苯甲酸5份、聚乙烯醇8份、凹凸棒石10份、大豆卵磷脂4份、海藻酸钠6份、甲壳素11份;
所述的复合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25份、硝化细菌18份、酵母菌10份、褐球固氮菌10份、磷细菌8份、钾细菌8份;
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稻秸秆、沼液、香菇渣、复合菌剂按重量份比例放入搅拌机中,搅拌6min,待搅拌均匀后,常温发酵5天,然后按重量份比例加入亚硒酸钾、红糖、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硒、硒代高胱氨酸混合均匀,于500r/min转速搅拌3h,造粒,常温干燥后得到复合肥颗粒;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4℃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5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4℃下培养16h后,在转速为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剂;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65份、蔗糖40份、蛋白胨18份、乙酸钾20份、磷酸钠14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50份、硫酸铝26份;
S2:将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76℃,继续搅拌l.8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凹凸棒石、大豆卵磷脂、海藻酸钠、甲壳素,升温到90℃,加速搅拌1.6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3:将步骤S1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2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80℃,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常温干燥得到,制得高效富硒菌肥。
实施例3
一种高效富硒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40份、沼液90份、香菇渣24份、复合菌剂18份、亚硒酸钾2份、红糖9份、碳酸铵18份、磷酸一铵10份、氯化钾15份、腐植酸硒3份、硒代高胱氨酸3份、硒矿粉4份、衣康酸7份、二丁基羧基甲苯4份、硅烷偶联剂KH-57 7份、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10份、邻苯基苯甲酸5.5份、聚乙烯醇10份、凹凸棒石12份、大豆卵磷脂5份、海藻酸钠7份、甲壳素8份;
所述的复合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30份、硝化细菌20份、酵母菌13份、褐球固氮菌12份、磷细菌10份、钾细菌6份;
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稻秸秆、沼液、香菇渣、复合菌剂按重量份比例放入搅拌机中,搅拌7min,待搅拌均匀后,常温发酵4天,然后按重量份比例加入亚硒酸钾、红糖、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硒、硒代高胱氨酸混合均匀,于600r/min转速搅拌2h,造粒,常温干燥后得到复合肥颗粒;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5℃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6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5℃下培养14h后,在转速为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剂;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70份、蔗糖50份、蛋白胨20份、乙酸钾24份、磷酸钠15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55份、硫酸铝30份;
S2:将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80℃,继续搅拌l.5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凹凸棒石、大豆卵磷脂、海藻酸钠、甲壳素,升温到92℃,加速搅拌1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3:将步骤S1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2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82℃,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常温干燥得到,制得高效富硒菌肥。
对比例1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高效富硒菌肥的原料中缺少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凹凸棒石。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高效富硒菌肥的原料中缺少硒矿粉。
对比例3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高效富硒菌肥的原料中缺少衣康酸。
对比例4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高效富硒菌肥的原料中缺少二丁基羧基甲苯。
对比例5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高效富硒菌肥的原料中缺少硅烷偶联剂KH-57。
对比例6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高效富硒菌肥的原料中缺少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
对比例7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高效富硒菌肥的原料中缺少邻苯基苯甲酸。
对比例8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高效富硒菌肥的原料中缺少聚乙烯醇。
对比例9
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高效富硒菌肥的原料中缺少凹凸棒石。
对比例10
采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公布号:CN107151189A)”实施例8的工艺制备高效富硒菌肥。
规划条件基本一致的13块地块,分别施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0中的高效富硒菌肥,每667m2土地各施用65公斤高效富硒菌肥,小白菜采收后,分别取一样量且适量施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0的高效富硒菌肥种植获得的小白菜,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10的数据可见,施用实施例1-3高效富硒菌肥的有机硒含量明显提高,产量提高;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2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2和对比例1-9的数据可见,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凹凸棒石在制备高效富硒菌肥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小白菜有机硒的含量,这可能是: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凹凸棒石作为包膜料液改性物料体系,以凹凸棒石为主料,以硅烷偶联剂KH-57为接枝改性剂,衣康酸作为交联剂,二丁基羧基甲苯具有优异的抗氧化作用,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高聚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凹凸棒石的多孔结合以及其表面大量的羟基,为硒矿粉提供了丰富的附着位点,且能够利用其表面的羟基以及凹凸棒黏土表面的羟基,在衣康酸和硅烷偶联剂KH-57改性作用下,与复合肥料颗粒结合更加紧密,且在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和聚乙烯醇的成膜作用下,并在衣康酸和硅烷偶联剂KH-57的协同作用下,作为薄膜料液的主要原料,其实现了对硒元素的有效缓释,提高了硒元素在菌肥投入到使用时能够高效进行硒元素释放,且能够在复合肥料颗粒中的菌群在进入到土壤中后能够缓慢进入土壤中,对土壤进行缓慢的供给有益菌,避免土壤贫瘠以及板结,提高了小白菜生长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小白菜硒元素的含量,提高了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效富硒菌肥,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20-40份、沼液90-104份、香菇渣24-30份、复合菌剂12-18份、亚硒酸钾1-2份、红糖7-10份、碳酸铵10-20份、磷酸一铵8-12份、氯化钾10-15份、腐植酸硒1.5-3份、硒代高胱氨酸1-3份、硒矿粉2-4份、衣康酸5-7份、二丁基羧基甲苯2-4份、硅烷偶联剂KH-57 4-7份、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5-10份、邻苯基苯甲酸3.5-6份、聚乙烯醇6-10份、凹凸棒石8-12份、大豆卵磷脂1-5份、海藻酸钠4-7份、甲壳素3-8份;
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稻秸秆、沼液、香菇渣、复合菌剂按重量份比例放入搅拌机中,搅拌5-7min,待搅拌均匀后,常温发酵4-6天,然后按重量份比例加入亚硒酸钾、红糖、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硒、硒代高胱氨酸混合均匀,于400-600r/min转速搅拌2-4h,造粒,常温干燥后得到复合肥颗粒;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2-25℃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400-6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2-25℃下培养14-17h后,在转速为2000-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剂;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8-70份、蔗糖25-50份、蛋白胨12-20份、乙酸钾16-24份、磷酸钠10-15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40-55份、硫酸铝20-30份;
S2:将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72-80℃,继续搅拌l.5-2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凹凸棒石、大豆卵磷脂、海藻酸钠、甲壳素,升温到88-92℃,加速搅拌1-2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3:将步骤S1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2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55-82℃,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常温干燥得到,制得高效富硒菌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20份、沼液104份、香菇渣30份、复合菌剂12份、亚硒酸钾1份、红糖8份、碳酸铵12份、磷酸一铵8份、氯化钾10份、腐植酸硒1.6份、硒代高胱氨酸1份、硒矿粉2份、衣康酸5份、二丁基羧基甲苯2份、硅烷偶联剂KH-57 4份、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6份、邻苯基苯甲酸3.5份、聚乙烯醇6份、凹凸棒石8份、大豆卵磷脂1份、海藻酸钠4份、甲壳素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32份、沼液100份、香菇渣26份、复合菌剂17份、亚硒酸钾1.8份、红糖9份、碳酸铵14份、磷酸一铵10份、氯化钾13份、腐植酸硒2份、硒代高胱氨酸2.6份、硒矿粉3份、衣康酸6份、二丁基羧基甲苯3.5份、硅烷偶联剂KH-57 6份、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9份、邻苯基苯甲酸5份、聚乙烯醇8份、凹凸棒石10份、大豆卵磷脂4份、海藻酸钠6份、甲壳素1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40份、沼液90份、香菇渣24份、复合菌剂18份、亚硒酸钾2份、红糖9份、碳酸铵18份、磷酸一铵10份、氯化钾15份、腐植酸硒3份、硒代高胱氨酸3份、硒矿粉4份、衣康酸7份、二丁基羧基甲苯4份、硅烷偶联剂KH-57 7份、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10份、邻苯基苯甲酸5.5份、聚乙烯醇10份、凹凸棒石12份、大豆卵磷脂5份、海藻酸钠7份、甲壳素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18-30份、硝化细菌14-20份、酵母菌9-13份、褐球固氮菌7-12份、磷细菌5-10份、钾细菌4-6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菌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衣芽孢杆菌25份、硝化细菌18份、酵母菌10份、褐球固氮菌10份、磷细菌8份、钾细菌8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65份、蔗糖40份、蛋白胨18份、乙酸钾20份、磷酸钠14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50份、硫酸铝26份。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稻秸秆、沼液、香菇渣、复合菌剂按重量份比例放入搅拌机中,搅拌5-7min,待搅拌均匀后,常温发酵4-6天,然后按重量份比例加入亚硒酸钾、红糖、碳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硒、硒代高胱氨酸混合均匀,于400-600r/min转速搅拌2-4h,造粒,常温干燥后得到复合肥颗粒;
步骤S1中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按重量份比例在温度为22-25℃下进行活化、扩大培养,以备用;
b、将向步骤a扩大培养后的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褐球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混合并添加生物生长刺激剂、生物营养剂、400-600份水混合均匀,在温度为22-25℃下培养14-17h后,在转速为2000-3000r/min下离心分离除水,制得复合菌剂;所述生物营养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酵母膏58-70份、蔗糖25-50份、蛋白胨12-20份、乙酸钾16-24份、磷酸钠10-15份;所述生物生长刺激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氯化铈40-55份、硫酸铝20-30份;
S2:将硒矿粉、衣康酸、二丁基羧基甲苯、硅烷偶联剂KH-57、五甲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邻苯基苯甲酸、聚乙烯醇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到72-80℃,继续搅拌l.5-2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继续搅拌,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凹凸棒石、大豆卵磷脂、海藻酸钠、甲壳素,升温到88-92℃,加速搅拌1-2h,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包膜料液;
S3:将步骤S1制得的复合肥颗粒放入转动的转鼓中,将步骤S2制得的包膜料液升温至55-82℃,然后用高压喷漆枪均匀地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常温干燥得到,制得高效富硒菌肥。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富硒菌肥在种植白菜中的应用。
CN201711384677.XA 2017-12-20 2017-12-20 高效富硒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80029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4677.XA CN108002914A (zh) 2017-12-20 2017-12-20 高效富硒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4677.XA CN108002914A (zh) 2017-12-20 2017-12-20 高效富硒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2914A true CN108002914A (zh) 2018-05-08

Family

ID=6206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84677.XA Pending CN108002914A (zh) 2017-12-20 2017-12-20 高效富硒菌肥、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0291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8717A (zh) * 2003-10-16 2004-09-1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缓释肥料的包膜剂
CN105294286A (zh) * 2015-11-24 2016-02-03 合肥永盛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菌杀虫功效的甜瓜高效缓释肥料以及制备方法
CN106187633A (zh) * 2016-08-01 2016-12-07 韦波 一种有机肥
CN106278563A (zh) * 2016-08-01 2017-01-04 韦波 一种有机肥料
CN106336305A (zh) * 2016-08-27 2017-01-18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改良型富硒黄瓜专用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8717A (zh) * 2003-10-16 2004-09-1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缓释肥料的包膜剂
CN105294286A (zh) * 2015-11-24 2016-02-03 合肥永盛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菌杀虫功效的甜瓜高效缓释肥料以及制备方法
CN106187633A (zh) * 2016-08-01 2016-12-07 韦波 一种有机肥
CN106278563A (zh) * 2016-08-01 2017-01-04 韦波 一种有机肥料
CN106336305A (zh) * 2016-08-27 2017-01-18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改良型富硒黄瓜专用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守武等: "《高分子材料改性-原理及技术》", 31 May 2015 *
任凌波等: "《生物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及应用》", 30 June 2001 *
李俊贤等: "《塑料工业手册-聚氨酯》", 31 July 1999 *
段久芳: "《天然高分子材料》", 31 March 2016 *
王国建: "《功能高分子材料》", 30 June 2014 *
邝生鲁: "《现代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与产品合成工艺》", 31 December 199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5425B (zh) 一种大豆专用生物有机绿色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6795B (zh) 一种生物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8177B (zh) 利用蚕沙发酵制备复合微生物菌肥的方法
CN104961611A (zh) 一种具有盐碱地改良功效的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04725140B (zh) 一种具有氨挥发抑制作用的氨基酸肥料增效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3274873B (zh) 一种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复合微生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58066A (zh) 协同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与定植的添加剂及使用方法
CN110256148B (zh) 一种适用于水肥一体化系统的防病促根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6599A (zh) 一种生物缓释块茎类作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4449A (zh) 一种利用味精废液和秸秆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CN108083901A (zh) 富硒生态菌肥
CN102942417A (zh) 一种pgpr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3553793A (zh) 一种生物多效蔬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6892A (zh) 一种富硒生态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8009A (zh) 一种盐碱地复配氨基酸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8010A (zh) 一种土壤改良型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8824A (zh) 一种多营养适应性强的复合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7951A (zh) 一种适用于水体作物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232A (zh) 富硒生物菌肥及其应用
CN108165504A (zh) 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140320A (zh) 一种保持土壤肥效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7175A (zh) 一种增加草莓抗氧化功能的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7301A (zh) 一种可湿性植物根际微生物促生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230A (zh) 农作物种植用富硒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工艺
CN103304312A (zh) 一种防治马铃薯软腐病的复合微生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