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94923A - 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4923A
CN107994923A CN201711068293.7A CN201711068293A CN107994923A CN 107994923 A CN107994923 A CN 107994923A CN 201711068293 A CN201711068293 A CN 201711068293A CN 107994923 A CN107994923 A CN 107994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band
frequency
signal
distortion
re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682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94923B (zh
Inventor
刁穗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682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94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4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492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7584 priority patent/WO201908555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94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4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6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impulse radio
    • H04B1/71635Transmitt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 H03F1/3241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circuits
    • H03F1/3247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circuits using feedback acting on predistortion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 H03F1/3241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circuits
    • H03F1/3258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circuits based on polynomial te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gebr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根据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子带,分离子带并对各个子带分别进行预失真,能够有效地提高对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纠正效果,从而提高超宽带数字预失真的性能。

Description

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的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较高功率的发射机是整个无线通信系统中能耗最高的部分,为了节省整个系统的能耗,提高发射机的能效比是最佳选择,而提高静态工作点可以提高发射机能效比,却由于进入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区间,导致了发射信号的非线性失真。目前解决非线性失真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数字预失真。
随着数据业务流量的日益增加,需要无线通信设备工作在更宽的工作频带来保证较高的无线通信速率,最新的无线通信设备瞬时工作带宽超过200MHz,对功率放大器提出很高的要求,但现有的功率放大器难以在超宽带频率范围内保证良好的线性指标,而传统的数字预失真方法对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纠正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数字预失真方法对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纠正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一种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子带;
依次对各个子带进行频域重构,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并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根据所述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计算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
分别根据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对对应子带的基带子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一种超宽带数字预失真装置,包括:
子带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子带;
预失真系数计算模块,用于依次对各个子带进行频域重构,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并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根据所述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计算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
预失真处理模块,用于分别根据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对对应子带的基带子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一种超宽带数字预失真系统,包括:
预失真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子带划分单元和预失真系数计算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功率放大器各个子带的输入信号和各个子带的输出反馈信号;
所述子带划分单元依次对各个子带进行频域重构,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并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
所述预失真系数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计算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
所述预失真处理单元分别根据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对对应子带的基带子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上述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根据频率响应划分子带,分离子带并对各个子带分别进行预失真,能够有效地提高对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纠正效果,从而提高超宽带数字预失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按照频率响应特征值划分有效带宽内的子带的示意图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子带;
在本步骤中,为了保证数字预失真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只对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数据进行处理。有效带宽即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段,功率放大器只对工作频段内的数据做处理能保证预失真处理准确性。假设某功放的有效带宽为1.8GHz~2GHz,则超出这个范围的信号不能被正常的放大。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采集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和输出反馈信号,分别设为x(n)和y(n),n=1:N。 N是采集信号的点数,是常数,n是变量。其中,n=1:N表示n的取值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后续实施例中的此类表述含义与之类似,在后续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可根据x(n)和y(n)来计算功率放大器的幅频响应。具体地,可以计算输入信号x(n)的频域形式和输出反馈信号y(n)的频域形式,即分别对x(n)和y(n)进行FFT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X(k)和Y(k),k=1:K,其中K=N。然后,可根据X(k)、Y(k)和功率放大器的有效带宽计算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进一步地,可以根据有效带宽计算频域采样点偏置k_off和频域采样点个数K_in;以频域采样点偏置k_off 为起始点,频域采样点个数K_in为长度,得到有效带宽的频域索引k;根据所述输入信号的频域形式X(k)、所述输出反馈信号的频域形式Y(k)和所述频域索引k计算所述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得到的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可记为:
H_in(k_in)=H(k)=Y(k)/X(k),k_in=1:K_in,k=k_in+k_off。
具体来说,假设时域采样点数为512,采样率为491.52MHz,有效带宽 240MHz,起始点125.76MHz,则K_in=512/491.52*240=250,k_in=1:250, k_off=125.76/491.52*512=131,k=132:381。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划分子带时,可以统计所述有效带宽内所述幅频响应的幅度均值;根据幅度均值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一级子带;在各个一级子带内分别统计功率放大器的相频响应的相位均值;根据各个一级子带对应的相位均值分别将对应的一级子带划分为若干个子带。进一步地,在划分一级子带时,可以分别计算所述有效带宽内各个频率采样点的幅频响应的幅值;获取幅值与所述第一幅度均值之差小于预设差值的第一目标频率采样点;将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间隔的第一目标频率采样点划分为一个区域;确定最接近所述区域的重心的第二目标频率采样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率采样点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一级子带。同理,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划分二级子带,此处不再赘述。先按照幅频响应划分,再按照相频响应划分,更加精确的细分,保证了子带内功放特征一致。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对子带划分过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计算H_in 的幅度均值A,找出距离均值线±ΔA的点,对频率间隔小于ΔF的点归类为一个区域,如图2中区域A1和区域A2,分别在区域找到最接近该区域重心的点,如图2中横坐标为58和165的点,分别记为f_A1和f_A2,分别以f_A1和f_A2 为边界划分H_in为3个一级子带。然后在各个子带内以同样的方法按照相频响应划分二级子带,假设最终以边界f_B1,f_A1,f_B2,f_A2,f_B3划分了 6个子带,得到H_in(k_in1),H_in(k_in2),…,H_in(k_in6),其中, k_in1=1:f_B1-1,k_in2=f_B1:f_A1-1,k_in3=f_A1:f_B2-1, k_in4=f_B2:f_A2-1,k_in5=f_A2:f_B3-1,k_in6=B3:K_in。
S2,依次对各个子带进行频域重构,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并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根据所述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计算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行输入信号重构时,可以将所述输入信号在所述子带以外的部分置零,得到所述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进行输出反馈信号重构时,可以将所述输出反馈信号在所述子带对应的扩展子带以外的部分置零,得到所述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其中,所述扩展子带为所述子带及其相邻的频带合并而成的频带。其中,与子带相邻的频带包括与该子带相邻的更高频率的频带和更低频率的频带。
具体来说,继续前文例子,对第1子带重构过程中,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X(k)的重构的第1子带有X_1(k)=X(k),k=k_in1+k_off;X_1(k)=0, k≠k_in1+k_off,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Y(k)的重构的第1子带有 Y_1(k)=Y(k),k=k_in1'+k_off;Y_1(k)=0,k≠k_in1'+k_off,其中, k_in1'=1-C1:f_B1-1+C1,C1为正整数。优选地,扩展子带的频域点数是扩展前子带的3倍,此时C1等于k_in1的点数。
同理,对第2子带重构过程中,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X(k)的重构的第2 子带有X_2(k)=X(k),k=k_in2+k_off;X_2(k)=0,k≠k_in2+k_off,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Y(k)的重构的第2子带有Y_2(k)=Y(k),k=k_in2'+k_off; Y_2(k)=0,k≠k_in2'+k_off,其中,k_in2'=f_B1-C2:f_A1+C2,C2为正整数。
如此类推至第6子带重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计算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时,可以计算输入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即对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进行IFFT变换 (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反变换),然后根据输入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计算预失真系数。继续前文例子,具体来说,是对X_1(k),Y_1(k),X_2(k),Y_2(k),…,X_6(k),Y_6(k)分别进行IFFT变换为x_1(n),y_1(n),x_2(n),y_2(n),…,x_6(n),y_6(n)。
进一步地,在计算预失真系数时,可以将输入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代入预存的子带功放模型x_i=f(y_i,c_i),其中x_i为第i子带的输入信号x_i(n)的简写,y_i为第i子带的输出反馈信号y_i(n)的简写, c_i为预失真系数。通过y_i和x_i拟合出子带功放模型的预失真系数c_i。
S3,分别根据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对对应子带的基带子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基带信号z(m),按照前面的子带划分和重构方法处理后得到基带信号的子带形式z_i(m),简写为z_i,代入x_i'=f(z_i,c_i)得到预失真后的输入信号x_i'的子带的时域形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对各个子带的基带子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之后,还可以对预失真处理后的各个基带子信号进行求和处理,得到预失真处理后的输入信号;将所述预失真处理后的输入信号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具体来说,继续前文例子,是对x_1'(n),…,x_6'(n)的不同子带维度上求和,得到x'(n),输出到功率放大器。
上述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根据频率响应划分子带,分离子带并对各个子带分别进行预失真,能够有效地提高对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纠正效果,从而提高超宽带数字预失真的性能。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宽带数字预失真装置,可包括:
子带划分模块110,用于根据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子带;
在本模块中,为了保证数字预失真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只对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数据进行处理。有效带宽即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段,功率放大器只对工作频段内的数据做处理能保证预失真处理准确性。假设某功放的有效带宽为1.8GHz~2GHz,则超出这个范围的信号不能被正常的放大。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采集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和输出反馈信号,分别设为x(n)和y(n),n=1:N。 N是采集信号的点数,是常数,n是变量。其中,n=1:N表示n的取值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后续实施例中的此类表述含义与之类似,在后续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可根据x(n)和y(n)来计算功率放大器的幅频响应。具体地,可以计算输入信号x(n)的频域形式和输出反馈信号y(n)的频域形式,即分别对x(n)和y(n)进行FFT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X(k)和Y(k),k=1:K,其中K=N。然后,可根据X(k)、Y(k)和功率放大器的有效带宽计算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进一步地,可以根据有效带宽计算频域采样点偏置k_off和频域采样点个数K_in;以频域采样点偏置k_off 为起始点,频域采样点个数K_in为长度,得到有效带宽的频域索引k;根据所述输入信号的频域形式X(k)、所述输出反馈信号的频域形式Y(k)和所述频域索引k计算所述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得到的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可记为:
H_in(k_in)=H(k)=Y(k)/X(k),k_in=1:K_in,k=k_in+k_off。
具体来说,假设时域采样点数为512,采样率为491.52MHz,有效带宽 240MHz,起始点125.76MHz,则K_in=512/491.52*240=250,k_in=1:250, k_off=125.76/491.52*512=131,k=132:381。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划分子带时,可以统计所述有效带宽内所述幅频响应的幅度均值;根据幅度均值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一级子带;在各个一级子带内分别统计功率放大器的相频响应的相位均值;根据各个一级子带对应的相位均值分别将对应的一级子带划分为若干个子带。进一步地,在划分一级子带时,可以分别计算所述有效带宽内各个频率采样点的幅频响应的幅值;获取幅值与所述第一幅度均值之差小于预设差值的第一目标频率采样点;将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间隔的第一目标频率采样点划分为一个区域;确定最接近所述区域的重心的第二目标频率采样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率采样点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一级子带。同理,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划分二级子带,此处不再赘述。先按照幅频响应划分,再按照相频响应划分,更加精确的细分,保证了子带内功放特征一致。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对子带划分过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计算H_in 的幅度均值A,找出距离均值线±ΔA的点,对频率间隔小于ΔF的点归类为一个区域,如图2中区域A1和区域A2,分别在区域找到最接近该区域重心的点,如图2中横坐标为58和165的点,分别记为f_A1和f_A2,分别以f_A1和f_A2 为边界划分H_in为3个一级子带。然后在各个子带内以同样的方法按照相频响应划分二级子带,假设最终以边界f_B1,f_A1,f_B2,f_A2,f_B3划分了 6个子带,得到H_in(k_in1),H_in(k_in2),…,H_in(k_in6),其中, k_in1=1:f_B1-1,k_in2=f_B1:f_A1-1,k_in3=f_A1:f_B2-1, k_in4=f_B2:f_A2-1,k_in5=f_A2:f_B3-1,k_in6=B3:K_in。
预失真系数计算模块120,用于依次对各个子带进行频域重构,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并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根据所述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计算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行输入信号重构时,可以将所述输入信号在所述子带以外的部分置零,得到所述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进行输出反馈信号重构时,可以将所述输出反馈信号在所述子带对应的扩展子带以外的部分置零,得到所述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其中,所述扩展子带为所述子带及其相邻的频带合并而成的频带。其中,与子带相邻的频带包括与该子带相邻的更高频率的频带和更低频率的频带。
具体来说,继续前文例子,对第1子带重构过程中,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X(k)的重构的第1子带有X_1(k)=X(k),k=k_in1+k_off;X_1(k)=0, k≠k_in1+k_off,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Y(k)的重构的第1子带有 Y_1(k)=Y(k),k=k_in1'+k_off;Y_1(k)=0,k≠k_in1'+k_off,其中, k_in1'=1-C1:f_B1-1+C1,C1为正整数。优选地,扩展子带的频域点数是扩展前子带的3倍,此时C1等于k_in1的点数。
同理,对第2子带重构过程中,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X(k)的重构的第2 子带有X_2(k)=X(k),k=k_in2+k_off;X_2(k)=0,k≠k_in2+k_off,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Y(k)的重构的第2子带有Y_2(k)=Y(k),k=k_in2'+k_off; Y_2(k)=0,k≠k_in2'+k_off,其中,k_in2'=f_B1-C2:f_A1+C2,C2为正整数。
如此类推至第6子带重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计算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时,可以计算输入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即对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进行IFFT变换 (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反变换),然后根据输入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计算预失真系数。继续前文例子,具体来说,是对X_1(k),Y_1(k),X_2(k),Y_2(k),…,X_6(k),Y_6(k)分别进行IFFT变换为x_1(n),y_1(n),x_2(n),y_2(n),…,x_6(n),y_6(n)。
进一步地,在计算预失真系数时,可以将输入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代入预存的子带功放模型x_i=f(y_i,c_i),其中x_i为第i子带的输入信号x_i(n)的简写,y_i为第i子带的输出反馈信号y_i(n)的简写, c_i为预失真系数。通过y_i和x_i拟合出子带功放模型的预失真系数c_i。
预失真处理模块130,用于分别根据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对对应子带的基带子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基带信号z(m),按照前面的子带划分和重构方法处理后得到基带信号的子带形式z_i(m),简写为z_i,代入x_i'=f(z_i,c_i)得到预失真后的输入信号x_i'的子带的时域形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对各个子带的基带子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之后,还可以对预失真处理后的各个基带子信号进行求和处理,得到预失真处理后的输入信号;将所述预失真处理后的输入信号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具体来说,继续前文例子,是对x_1'(n),…,x_6'(n)的不同子带维度上求和,得到x'(n),输出到功率放大器。
上述超宽带数字预失真装置,根据频率响应划分子带,分离子带并对各个子带分别进行预失真,能够有效地提高对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纠正效果,从而提高超宽带数字预失真的性能。
本发明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装置与本发明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一一对应,在上述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超宽带数字预失真装置的实施例中,特此声明。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宽带数字预失真系统,可包括:
预失真处理单元210,数据采集单元220,子带划分单元230和预失真系数计算单元240;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20采集功率放大器各个子带的输入信号和各个子带的输出反馈信号;
所述子带划分单元230依次对各个子带进行频域重构,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并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
所述预失真系数计算单元240根据所述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计算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
所述预失真处理单元210分别根据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对对应子带的基带子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在工作时,为了保证数字预失真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只对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数据进行处理。有效带宽即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段,功率放大器只对工作频段内的数据做处理能保证预失真处理准确性。假设某功放的有效带宽为1.8GHz~2GHz,则超出这个范围的信号不能被正常的放大。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采集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和输出反馈信号,分别设为x(n)和y(n),n=1:N。 N是采集信号的点数,是常数,n是变量。其中,n=1:N表示n的取值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后续实施例中的此类表述含义与之类似,在后续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数据处理单元240可根据x(n)和y(n)来计算功率放大器的幅频响应。具体地,可以计算输入信号x(n)的频域形式和输出反馈信号y(n)的频域形式,即分别对x(n)和y(n)进行FFT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X(k)和Y(k),k=1:K,其中K=N。然后,可根据X(k)、Y(k) 和功率放大器的有效带宽计算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进一步地,可以根据有效带宽计算频域采样点偏置k_off和频域采样点个数K_in;以频域采样点偏置k_off为起始点,频域采样点个数K_in为长度,得到有效带宽的频域索引k;根据所述输入信号的频域形式X(k)、所述输出反馈信号的频域形式 Y(k)和所述频域索引k计算所述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得到的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可记为:
H_in(k_in)=H(k)=Y(k)/X(k),k_in=1:K_in,k=k_in+k_off。
具体来说,假设时域采样点数为512,采样率为491.52MHz,有效带宽 240MHz,起始点125.76MHz,则K_in=512/491.52*240=250,k_in=1:250, k_off=125.76/491.52*512=131,k=132:381。
上述操作可以预先执行,得到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之后,可以将该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预存至分路器220,以便执行后续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划分子带时,可以统计所述有效带宽内所述幅频响应的幅度均值;根据幅度均值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一级子带;在各个一级子带内分别统计功率放大器的相频响应的相位均值;根据各个一级子带对应的相位均值分别将对应的一级子带划分为若干个子带。进一步地,在划分一级子带时,可以分别计算所述有效带宽内各个频率采样点的幅频响应的幅值;获取幅值与所述第一幅度均值之差小于预设差值的第一目标频率采样点;将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间隔的第一目标频率采样点划分为一个区域;确定最接近所述区域的重心的第二目标频率采样点;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率采样点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一级子带。同理,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划分二级子带,此处不再赘述。先按照幅频响应划分,再按照相频响应划分,更加精确的细分,保证了子带内功放特征一致。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对子带划分过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计算H_in 的幅度均值A,找出距离均值线±ΔA的点,对频率间隔小于ΔF的点归类为一个区域,如图2中区域A1和区域A2,分别在区域找到最接近该区域重心的点,如图2中横坐标为58和165的点,分别记为f_A1和f_A2,分别以f_A1和f_A2 为边界划分H_in为3个一级子带。然后在各个子带内以同样的方法按照相频响应划分二级子带,假设最终以边界f_B1,f_A1,f_B2,f_A2,f_B3划分了 6个子带,得到H_in(k_in1),H_in(k_in2),…,H_in(k_in6),其中, k_in1=1:f_B1-1,k_in2=f_B1:f_A1-1,k_in3=f_A1:f_B2-1, k_in4=f_B2:f_A2-1,k_in5=f_A2:f_B3-1,k_in6=B3:K_in。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单元240进行输入信号重构时,可以将所述输入信号在所述子带以外的部分置零,得到所述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进行输出反馈信号重构时,可以将所述输出反馈信号在所述子带对应的扩展子带以外的部分置零,得到所述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其中,所述扩展子带为所述子带及其相邻的频带合并而成的频带。其中,与子带相邻的频带包括与该子带相邻的更高频率的频带和更低频率的频带。
具体来说,继续前文例子,对第1子带重构过程中,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X(k)的重构的第1子带有X_1(k)=X(k),k=k_in1+k_off;X_1(k)=0, k≠k_in1+k_off,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Y(k)的重构的第1子带有 Y_1(k)=Y(k),k=k_in1'+k_off;Y_1(k)=0,k≠k_in1'+k_off,其中, k_in1'=1-C1:f_B1-1+C1,C1为正整数。优选地,扩展子带的频域点数是扩展前子带的3倍,此时C1等于k_in1的点数。
同理,对第2子带重构过程中,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X(k)的重构的第2 子带有X_2(k)=X(k),k=k_in2+k_off;X_2(k)=0,k≠k_in2+k_off,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Y(k)的重构的第2子带有Y_2(k)=Y(k),k=k_in2'+k_off; Y_2(k)=0,k≠k_in2'+k_off,其中,k_in2'=f_B1-C2:f_A1+C2,C2为正整数。
如此类推至第6子带重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计算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时,可以计算输入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即对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进行IFFT变换 (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反变换),然后根据输入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计算预失真系数。继续前文例子,具体来说,是对X_1(k),Y_1(k),X_2(k),Y_2(k),…,X_6(k),Y_6(k)分别进行IFFT变换为x_1(n),y_1(n),x_2(n),y_2(n),…,x_6(n),y_6(n)。
进一步地,在计算预失真系数时,可以将输入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的时域形式代入预存的子带功放模型x_i=f(y_i,c_i),其中x_i为第i子带的输入信号x_i(n)的简写,y_i为第i子带的输出反馈信号y_i(n)的简写, c_i为预失真系数。通过y_i和x_i拟合出子带功放模型的预失真系数c_i。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基带信号z(m),按照前面的子带划分和重构方法处理后得到基带信号的子带形式z_i(m),简写为z_i,代入x_i'=f(z_i,c_i)得到预失真后的输入信号x_i'的子带的时域形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系统还可包括合路器;所述合路器对预失真处理后的各个基带子信号进行求和处理,得到预失真处理后的输入信号,并将所述预失真处理后的输入信号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具体来说,继续前文例子,是对x_1'(n),…,x_6'(n)的不同子带维度上求和,得到x'(n),输出到功率放大器。
上述超宽带数字预失真系统,根据频率响应划分子带,分离子带并对各个子带分别进行预失真,能够有效地提高对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纠正效果,从而提高超宽带数字预失真的性能。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 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子带;
依次对各个子带进行频域重构,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并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根据所述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计算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
分别根据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对对应子带的基带子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别根据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对对应子带的基带子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预失真处理后的各个基带子信号进行求和处理,得到预失真处理后的输入信号;
将所述预失真处理后的输入信号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子带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所述输入信号的频域形式和所述输出反馈信号的频域形式;
根据所述输入信号的频域形式、所述输出反馈信号的频域形式和所述功率放大器的有效带宽计算所述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输入信号的频域形式、所述输出反馈信号的频域形式和所述功率放大器的有效带宽计算所述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有效带宽计算频域采样点偏置和频域采样点个数;
以频域采样点偏置为起始点,频域采样点个数为长度,得到有效带宽的频域索引;
根据所述输入信号的频域形式、所述输出反馈信号的频域形式和所述频域索引计算所述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子带的步骤包括:
统计所述有效带宽内所述幅频响应的幅度均值;
根据幅度均值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一级子带;
在各个一级子带内分别统计功率放大器的相频响应的相位均值;
根据各个一级子带对应的相位均值分别将对应的一级子带划分为若干个子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幅度均值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一级子带的步骤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有效带宽内各个频率采样点的幅频响应的幅值;
获取幅值与所述第一幅度均值之差小于预设差值的第一目标频率采样点;
将频率间隔小于预设间隔的第一目标频率采样点划分为一个区域;
确定最接近所述区域的重心的第二目标频率采样点;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频率采样点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一级子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输入信号在所述子带以外的部分置零,得到所述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
和/或
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输出反馈信号在所述子带对应的扩展子带以外的部分置零,得到所述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
其中,所述扩展子带为所述子带及其相邻的频带合并而成的频带。
8.一种超宽带数字预失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子带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功率放大器有效带宽内的幅频响应将所述有效带宽划分为若干个子带;
预失真系数计算模块,用于依次对各个子带进行频域重构,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并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根据所述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计算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
预失真处理模块,用于分别根据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对对应子带的基带子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9.一种超宽带数字预失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失真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子带划分单元和预失真系数计算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功率放大器各个子带的输入信号和各个子带的输出反馈信号;
所述子带划分单元依次对各个子带进行频域重构,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入重构信号,并分别计算频域重构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反馈信号对应在各个子带内的输出反馈重构信号;
所述预失真系数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输入重构信号和输出反馈重构信号分别计算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
所述预失真处理单元分别根据各个子带的预失真系数对对应子带的基带子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宽带数字预失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失真处理单元还对预失真处理后的各个基带子信号进行求和处理,得到预失真处理后的输入信号,并将所述预失真处理后的输入信号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
CN201711068293.7A 2017-11-03 2017-11-03 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7994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8293.7A CN107994923B (zh) 2017-11-03 2017-11-03 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18/097584 WO2019085555A1 (zh) 2017-11-03 2018-07-27 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8293.7A CN107994923B (zh) 2017-11-03 2017-11-03 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4923A true CN107994923A (zh) 2018-05-04
CN107994923B CN107994923B (zh) 2019-11-12

Family

ID=62030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8293.7A Active CN107994923B (zh) 2017-11-03 2017-11-03 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94923B (zh)
WO (1) WO201908555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0240A (zh) * 2018-07-18 2019-01-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用于无线跳频通信系统的数字预失真在线训练方法
WO2019085555A1 (zh) * 2017-11-03 2019-05-0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162558A (zh) * 2021-03-15 2021-07-23 深圳市时代速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预失真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53552A1 (en) * 2001-09-18 2003-03-20 Naoki Hongo Distortion compensator
CN101827054A (zh) * 2010-01-27 2010-09-08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 非线性失真的预补偿方法与装置及发射机
CN102006013A (zh) * 2009-08-27 2011-04-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幂级数型数字预失真器和其失真补偿控制方法
US20170104503A1 (en) * 2015-10-13 2017-04-13 Patrick Pratt Ultra wide band digital pre-distortion
CN106685868A (zh) * 2017-01-03 2017-05-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相邻多频带数字预失真系统与方法
CN107124144A (zh) * 2017-04-20 2017-09-0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预失真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241070A (zh) * 2016-03-29 2017-10-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dpd系数的方法、fpga及dpd处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090B (zh) * 2010-12-13 2015-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预失真方法及装置
US8817859B2 (en) * 2011-10-14 2014-08-26 Fadhel Ghannouchi Digital multi-band predistortion linearizer with nonlinear subsampling algorithm in the feedback loop
CN103491040B (zh) * 2013-09-30 2016-06-01 福州大学 一种数字基带自适应预失真系统和方法
CN105763495B (zh) * 2014-12-16 2020-01-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预失真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39481B (zh) * 2015-03-05 2018-0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段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7994923B (zh) * 2017-11-03 2019-11-1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53552A1 (en) * 2001-09-18 2003-03-20 Naoki Hongo Distortion compensator
CN102006013A (zh) * 2009-08-27 2011-04-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幂级数型数字预失真器和其失真补偿控制方法
CN101827054A (zh) * 2010-01-27 2010-09-08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 非线性失真的预补偿方法与装置及发射机
US20170104503A1 (en) * 2015-10-13 2017-04-13 Patrick Pratt Ultra wide band digital pre-distortion
CN107241070A (zh) * 2016-03-29 2017-10-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dpd系数的方法、fpga及dpd处理系统
CN106685868A (zh) * 2017-01-03 2017-05-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相邻多频带数字预失真系统与方法
CN107124144A (zh) * 2017-04-20 2017-09-0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预失真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5555A1 (zh) * 2017-11-03 2019-05-0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150240A (zh) * 2018-07-18 2019-01-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用于无线跳频通信系统的数字预失真在线训练方法
CN109150240B (zh) * 2018-07-18 2020-07-1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用于无线跳频通信系统的数字预失真在线训练方法
CN113162558A (zh) * 2021-03-15 2021-07-23 深圳市时代速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预失真方法及装置
CN113162558B (zh) * 2021-03-15 2021-12-28 深圳市时代速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预失真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4923B (zh) 2019-11-12
WO2019085555A1 (zh) 2019-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4923B (zh) 超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786480B (zh) 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3986478B (zh) 一种适用于微网谐波监测的压缩感知重构方法
CN105164928A (zh) 具有分离的模决定的非线性预编码器
CN104580044A (zh) 一种预失真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072072A (zh) 一种低papr的ofdm-tdcs波形设计方法
CN103368886B (zh) 动态削峰方法和装置以及数字预失真处理系统
CN104660182A (zh) 通信装置及减小波峰因数的方法
CN107359903A (zh) 扩频通信码捕获方法及装置
Yli-Kaakinen et al. FFT-domain signal processing for spectrally-enhanced CP-OFDM waveforms in 5G new radio
Ramavath et al.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APR companding techniques for FBMC systems
US8270287B2 (en) Twisted pair cable plant cross talk coupling simulator
CN104396205A (zh) 通信无线电中的通用峰值功率降低
De Silva et al. A Modular 1D-CNN Architecture for Real-time Digital Pre-distortion
CN102043168B (zh) 一种对数字信号进行仿真加噪的处理方法
KR101664797B1 (ko) Ofdm신호의 papr를 감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ofdm 송신기
CN109951412A (zh) 深度神经网络抑制信号立方度量的方法
CN109462435A (zh) 一种光纤通信系统的系统中非线性效应分析模型及方法
CN103401831A (zh) 一种基于fpga的lte数字中频削峰方法及装置
CN106789814B (zh) 一种降低fbmc-oqam系统papr的低复杂度slm算法
CN100589323C (zh) 一种截取输入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41070B (zh) 一种确定dpd系数的方法、fpga及dpd处理系统
EP3057241A1 (en) Power adjustment device and method
NO126505B (zh)
CN103957179B (zh) Dpd实现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0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