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79848B - 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79848B
CN107979848B CN201610951292.6A CN201610951292A CN107979848B CN 107979848 B CN107979848 B CN 107979848B CN 201610951292 A CN201610951292 A CN 201610951292A CN 107979848 B CN107979848 B CN 107979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detection
information
standby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512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79848A (zh
Inventor
吴建红
刘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9512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7984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8479 priority patent/WO201807690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979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9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79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9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pd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计算生成备用路径;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在所述备用路径的源节点插入检测报文,所述检测报文沿所述备用路径进行转发,其中,如果所述检测报文遇到途径关联保护域,则由域内决策节点确定所述检测报文的转发路径;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交换网络中的路径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分组交换网络中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承载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业务的要求,PTN(PacketTransmission Network,分组传送网络)网络从传统的L2 VPN(Layer2-Virtual PrivateNetwork,二层虚拟私有网络)演进到L2 VPN+L3 VPN(Layer3-Virtual Private Network,三层虚拟私有网络)混合组网,L3 VPN网络还可能涉及到城域L3 VPN与省干L3 VPN两部分。网络的分层分域对完善的网络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典型的L2 VPN+L3 VPN混合组网中,L2 VPN接入层采用DNI PW(Dual Node Interconnection Pseudo Wire,双节点互联伪线)保护,L3 VPN采用VPN FRR(Virtual Private Network Fast Reroute,虚拟私有网络快速重路由)保护,业务实际路径存在多种组合,如表1所示:
L2 VPN(DNI PW) L3 VPN(VPN FRR)
组合路径1 主用PW FRR主路由
组合路径2 备用PW FRR主路由
组合路径3 主用PW FRR备路由
表1
根据表1,当网络分层分域越多,业务组合路径也越多,所有组合路径中,除了当前主用路径,其他都是备用路径。备用路径经常会有信令以及少量业务,特别是经过倒换,业务会倒换到备用路径,备用路径好坏和倒换质量密切相关。
当前对于业务主用路径已经有丰富的检测技术,包括基于Ping/Trace(PacketInternet Groper/Trace,网络包测试程序/跟踪)的检测技术(如VRF Ping、UNI/NNI Ping等),基于OWAMP/TWAMP(One-way Active Measurement Protocol/Two-way ActiveMeasurement Protocol,主动单向检测协议/主动双向检测协议)的检测技术,基于MPLS-TPOAM(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Transport Profile 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 Maintenance,多协议标签交换传输,操作管理维护)的检测技术等。其中,Ping和TWAMP可以提供L2 VPN+L3 VPN跨层跨域端到端的路径检测,MPLS-TP OAM能提供VPN域内的路径检测。对于L2 VPN,备用PW(Pseudowire,伪线)/LSP(Label Switching Path,标签交换路径)路径可以应用MPLS-TP OAM检测技术,由于L3 VPN的路径可能存在多个备用路径,而目前网络对于涉及到L3 VPN和L2VPN+L3VPN等的分层分域场景的备用路径,缺乏有效的检测技术,如果备用路径发生故障,会影响整个端到端业务的质量。
目前的备用路径检测方案主要是通过控制面确定每一跳本机的转发信息,转发面通过识别异常报文作为检测报文来进行检测,然而,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报文必须是异常报文,并且路径上的每个节点都需要特殊处理,实施复杂度比较高,特别是如果存在ECMP(Equal Cost Multipath Routing,等价多路径)场景时,并没有相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包括:
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计算生成备用路径;
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
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在所述备用路径的源节点插入检测报文,所述检测报文沿所述备用路径进行转发,其中,如果所述检测报文遇到途径关联保护域,则由域内决策节点确定所述检测报文的转发路径;
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计算生成备用路径,包括:
根据如下信息,按照业务的流向计算生成N条端到端的备用路径,N≥1:
源节点/目的节点信息;
途径关联保护域信息;
所述关联保护域内决策节点信息;
所述关联保护域内决策节点的备选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路由策略或静态指定方式,从所述N条备用路径中选择出M条备用路径,作为待检测的备用路径,N≥M≥1;
其中,所述路由策略包括:经过的备选路径为备用状态的优先选择、路径最小跳数优先选择、路径最小权重优先选择和用户自定义路由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包括:
对于所述M条待检测的各个备用路径,确定所述备用路径中各个关联保护域的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
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
所述检测报文的关键特征信息;
备用路径的决策节点信息;
指定备选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报文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能够在目标网络中正常转发;
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区别于正常的业务报文或主用路径的检测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包括:
如果检测为单向检测,则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目的节点时,根据所述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包括:
如果检测为双向检测,则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目的节点时,调换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按照重新确定的备用路径继续转发检测报文;
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源节点时,根据所述源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备用路径的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计算生成备用路径;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
插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在所述备用路径的源节点插入检测报文,所述检测报文沿所述备用路径进行转发,其中,如果所述检测报文遇到途径关联保护域,则由域内决策节点确定所述检测报文的转发路径;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根据如下信息,按照业务的流向计算生成N条端到端的备用路径,N≥1:
源节点/目的节点信息;
途径关联保护域信息;
所述关联保护域内决策节点信息;
所述关联保护域内决策节点的备选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通过路由策略或静态指定方式,从所述N条备用路径中选择出M条备用路径,作为待检测的备用路径,N≥M≥1;
其中,所述路由策略包括:经过的备选路径为备用状态的优先选择、路径最小跳数优先选择、路径最小权重优先选择和用户自定义路由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计算单元,还用于对于所述M条待检测的各个备用路径,确定所述备用路径中各个关联保护域的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
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
所述检测报文的关键特征信息;
备用路径的决策节点信息;
指定备用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报文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能够在目标网络中正常转发;
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区别于正常的业务报文或主用路径的检测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计算单元,还用于如果检测为单向检测,则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目的节点时,根据所述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计算单元,还用于如果检测为双向检测,则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目的节点时,调换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按照重新确定的备用路径继续转发检测报文;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源节点时,根据所述源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计算生成备用路径;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在所述备用路径的源节点插入检测报文,所述检测报文沿所述备用路径进行转发,其中,如果所述检测报文遇到途径关联保护域,则由域内决策节点确定所述检测报文的转发路径;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只在某些决策节点进行转发路径的决策,不仅仅适合主备场景,也适合负荷分担的场景,方案实现更为可靠和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备用路径的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域L2 VPN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域L2 VPN+L2 VPN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域L2 VPN+L3 VPN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域L2 VPN+L3 VPN+L3 VPN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备用路径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现有技术在分层分域业务场景还没有一个完整解决方案,备用路径检测的关键在于对多层多域保护路径的覆盖遍历检测,由于备用路径上没有业务流量,无法随业务流进行检测,因此,备用路径的检测需要采用主动检测方式。
可以通过主动配置备用路径的相关信息,并定制主动检测报文,在待检测的备用路径的源节点上插入该主动检测报文,通过该主动检测报文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备用路径的质量状况。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对备用路径进行检测来确定备用路径的质量状况。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案,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术语和概念进行描述,参照图1:
1)关联保护域:域内采用的保护方式、可用保护名称及保护类型表达,例如PW保护、VPN FRR保护、ECMP保护、LAG(Link Aggregation Group,链路聚合组)保护、MSP(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复用段保护)保护等。
2)决策节点:域内具有保护倒换决策功能的节点,可以节点内保护倒换实例表达。
3)备选路径:指下一跳的路径,例如主用路径/备用路径;如果ECMP场景,存在多路径,存在那些下一跳路径。
4)备用路径描述:上述1)、2)、3)按照一定顺序组合,形成一个端到端的备用路径描述。
5)检测方向:正向(forward direction),指业务的流向为源节点到目的节点。反向(reverse direction),指业务流向为目的节点到源节点。
6)检测方式:单向(one-way),只检测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不在同一个节点,双向(two-way)指检测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在同一个节点。
检测方式为单向的时候,正向和反向检测流程完全相同。检测方式为双向的时候,分别进行单向的正向和单向的反向检测即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计算生成备用路径。
参照图1,管理平面或控制平面根据待分析的网络拓扑信息和待分析的业务信息,静态或动态的计算生成备用路径。
具体地,所述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计算生成备用路径,包括:
根据如下信息,按照业务的流向计算生成N条端到端的备用路径,N≥1:
源节点/目的节点信息;这里,源节点/目的节点信息与端到端业务关联,源节点/目的节点信息可以是三层接口IP地址或借用地址。
途径关联保护域信息;
所述关联保护域内决策节点信息;
所述关联保护域内决策节点的备选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路由策略或静态指定方式,从所述N条备用路径中选择出M条备用路径,作为待检测的备用路径,N≥M≥1;
其中,所述路由策略包括:经过的备选路径为备用状态的优先选择、路径最小跳数优先选择、路径最小权重优先选择和用户自定义路由策略。
步骤202: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
所述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包括:
对于所述M条待检测的各个备用路径,确定所述备用路径中各个关联保护域的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
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
所述检测报文的关键特征信息;
备用路径的决策节点信息;
指定备选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报文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能够在目标网络中正常转发;例如IP层的OAM报文:TWAMP、ICMP-PING;
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区别于正常的业务报文或主用路径的检测报文,以便于在转发节点能检测区分是否为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例如TWAMP协议的特定端口号作为备选路径识别此检测报文的关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管理平面或控制平面将转发信息下发到传送平面,来控制传送平面对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的转发行为。
步骤203: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在所述备用路径的源节点插入检测报文,所述检测报文沿所述备用路径进行转发,其中,如果所述检测报文遇到途径关联保护域,则由域内决策节点确定所述检测报文的转发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平面或控制平面向传送平面下发开始检测操作,传送平面在源节点插入指定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检测报文在传送平面沿指定的备用路径转发,遇到途径关联保护域时,则由预先配置的规则在域内选择决策节点,由决策节点确定检测报文的转发路径,否则按照正常转发流程转发检测报文。
步骤204: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包括两种情况:
1)如果检测为单向检测,则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目的节点时,根据所述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结果。
2)如果检测为双向检测,则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目的节点时,调换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按照重新确定的备用路径继续转发检测报文;
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源节点时,根据所述源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结果。
最后,传送平面上报并通知管理平面或控制平面检测结果,至此检测结束。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管理平面或控制平面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计算生成备用路径。
步骤302:管理平面或控制平面计算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并下发到传送平面。
步骤303:传送平面在源节点插入检测报文。
步骤304:判断检测报文是否遇到途径关联保护域,是时,执行步骤305,否时,执行步骤306。
步骤305:域内决策节点根据转发信息确定检测报文的转发路径,执行步骤307。
步骤306:正常转发检测报文。
步骤307:判断检测报文是否达到终点节点,是时,执行步骤308,否时,执行步骤304。
步骤308:根据终点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并上报检测结果。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再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单域L2 VPN)
图4为单域L2 VPN场景示意图,该场景是一个简单移动回传业务承载,LTE业务从城域PTN L2 VPN接入。LTE业务端到端经过的保护包括L2 VPN的PW线性保护,主PW为PW1,备PW为PW2,CE1节点标识为节点环回地址1.1.1.1,CE2节点环回地址为2.2.2.2,源节点为CE1,目的节点为CE2。其备用路径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401:根据网络拓扑,目前网络的可能存在的备用路径组合如表2所示:
备用路径 源/目的描述 保护域序号 保护域 决策节点 备选路径
正向1 1.1.1.1/2.2.2.2 1 PE1-PW保护 PE1-PG1 备路径PW2
反向2 2.2.2.2/1.1.1.1 1 PE2-PW保护 PE2-PG1 备路径PW2
表2
CE1到CE2方向为正向,CE2到CE1方向为反向,都只有一个保护域和决策节点,因此备用路径选择就比较简单,则备用路径描述为条目正向1和反向1。
步骤402:管理或控制平面计算选择备用检测协议,例如TWAMP协议,定义TWAMP的UDP端口号为A作为备用路径特征信息。计算正向1备用路径的备用转发信息:
PE1:【TWAMP,UDPA,PG1,PW2】。
步骤403:管理或控制平面下发转发信息到传送平面。
步骤404:管理或控制平面启动检测,传送平面在CE1-PE1入口插入携带上述信息的TWAMP备用检测报文。
步骤405:报文中PE1的是决策节点,去查找匹配策略,报文的转发路径为PW2,因此报文转发到PW2上面,在P2/PE2节点由于不是决策节点,因此按照正常流程转发,直到CE2。
步骤406:转发到CE2,是终结节点,提取协议报文的信息,计算信号质量。
步骤407:向管理和控制平面上报检测结果。
同理如果是双向检测,CE2-CE1方向检测步骤同上。
实施例二(多域L2 VPN+L2 VPN)
图5为多域L2 VPN+L2 VPN场景示意图,该场景是一个简单移动回传业务大客户业务承载,LTE业务从城域PTN L2 VPN接入,然后到省干L2 VPN。LTE业务端到端经过的保护包括城域L2 VPN的PW线性保护,主PW为PW1,备PW为PW2,省干L2 VPN为PW线性保护,主为PW3,备为PW4,CE1节点标识为节点环回地址1.1.1.1,CE2节点环回地址为2.2.2.2。源节点为CE1,目的节点为CE2.其备用路径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501:根据网络拓扑,目前网络的可能存在的备用路径组合如下:
Figure BDA0001142130050000101
Figure BDA0001142130050000111
表3
CE1到CE2正向方向都有两个保护域,因此备用路径选择组合就比较多,备用路径路由正向条目1和条目2和条目3,CE2到CE反向方向同样存在备用路径条目4、5、6。网管根据备用路径的策略来决策选择某个路径。例如选择策略为路径全部备用,则CE1-CE2方向备用路径描述为正向条目1。
步骤502:管理或控制平面计算选择备用检测协议,例如TWAMP协议,定义TWAMP的UDP端口号为A作为备用路径特征信息。计算备用路径1的转发信息:
PE1:【TWAMP,UDPA,PG1,PW2】
PE2:【TWAMP,UDPA,PG1,PW4】。
步骤503:管理或控制平面下发上述转发信息到传送平面。
步骤504:管理或控制平面启动检测,传送平面在CE1-PE1入口插入携带上述信息的TWAMP备用检测报文。
步骤505:报文中PE1的是决策节点,去查找匹配策略,报文的转发路径为PW2,因此报文转发到PW2上面,在P2/PE2节点由于不是决策节点,因此按照正常流程转发,直到PE3是决策节点,去查找匹配策略,报文转发路径为PW4,因此报文转发到PW4上面,直到CE2。
步骤506:转发到CE2,是终结节点,提取协议报文的信息,计算信号质量。
步骤507:向管理和控制平面上报检测结果。
同理如果是双向检测,CE2-CE1方向检测步骤同上。
实施例三(多域L2 VPN+L3 VPN)
图6为多域L2 VPN+L3 VPN场景示意图,该场景是一个简单移动回传业务大客户业务承载,LTE业务从城域PTN L2 VPN接入,然后到城域L3 VPN。LTE业务端到端经过的保护包括城域L2 VPN的PW线性保护,主PW为PW1,备PW为PW2,城域L3 VPN为VPN FRR保护,主VPNFRR为VPN FRR1,备VPN FRR为VPN FRR2,CE1节点标识为节点环回地址1.1.1.1,CE2节点环回地址为2.2.2.2。源节点为CE1,目的节点为CE2.下面选择已正向为例,其备用路径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601:根据网络拓扑,目前网络的可能存在的备用路径组合如下:
Figure BDA0001142130050000121
表4
CE1到CE2正向方向都有两个保护域,因此备用路径选择组合就比较多,备用路径路由为正向条目1和条目2和条目3。网管根据备用路径的策略来决策选择某个路径。例如选择策略为路径全部备用,则备用路径描述为正向条目1。
步骤602:管理或控制平面计算选择备用检测协议,例如TWAMP协议,定义TWAMP的UDP端口号为A作为备用路径特征信息。计算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
PE1:【TWAMP,UDPA,PG1,PW2】
PE2:【TWAMP,UDPA,VPNFRR,VPNFRR2】。
步骤603:管理和控制平面下发转发信息到传送平面。
步骤604:管理和控制平面启动检测,传送平面在CE1-PE1入口插入携带上述信息的TWAMP备用检测报文。
步骤605:报文中PE1的是决策节点,去查找匹配策略,报文的转发路径为PW2,因此报文转发到PW2上面,在P2/PE2节点由于不是决策节点,因此按照正常流程转发,直到PE5是决策节点,去查找匹配策略,报文转发路径为VPNFRR2,因此报文转发到VPNFRR2上面,直到CE2。
步骤606:转发到CE2,是终结节点,提取协议报文的信息,计算信号质量。
步骤607:向管理和控制平面上报检测结果。
同理如果是双向检测,CE2-CE1方向检测步骤同上。
实施例四(多域L2+L3 VPN+L3 VPN)
图7为多域L2 VPN+L3 VPN+L3 VPN场景示意图,该场景针对于更加复杂的移动回传业务承载,例如LTE业务从城域PTN L2 VPN接入,主PW为PW1,备PW为PW2;经过城域L3 VPN调度,穿越省干L3 VPN到达无线网关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和MME(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功能实体)设备,此时承载LTE业务的端到端PTN网络为L2VPN(城域接入)+L3 VPN(城域汇聚)+L3 VPN(省干汇聚)。LTE业务端到端经过的保护包括L2VPN的PW双归+DNI PW+城域VPN FRR+省干VPN FRR,CE1节点标识为节点环回地址1.1.1.1,CE2节点环回地址为2.2.2.2;源节点为CE1,目的节点为CE2.其备用路径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701:根据网络拓扑,目前网络的可能存在的备用路径组合如下:
Figure BDA0001142130050000131
表5
CE1-CE2方向都有三个保护域,因此备用路径选择组合就比较多,对于正向条目除了工作路径外,备用路径条目数为上述正向条目1~7。网管根据备用路径的策略来决策选择某个路径。例如选择策略为路径全部备用,则CE1-CE2方向备选路径为正向条目1。
步骤702:管理和控制平面选择备用检测协议,例如TWAMP协议,定义TWAMP的UDP端口号为A作为备用路径特征信息。计算备用路径1的转发信息:
PE1:【TWAMP,UDPA,PG1,PW2】
PE5:【TWAMP,UDPA,VPNFRR,VPNFRR2】
PE8:【TWAMP,UDPA,VPNFRR,VPNFRR4】。
步骤703:管理或控制平面下发转发信息到传送平面。
步骤704:管理或控制平面启动检测,传送平面在CE1-PE1入口插入携带上述信息的TWAMP备用检测报文。
步骤705:报文中PE1的是决策节点,去查找匹配策略,报文的转发路径为PW2,因此报文转发到PW2上面,在P2/PE2节点由于不是决策节点,因此按照正常流程转发,直到PE5是决策节点,去查找匹配策略,报文转发路径为VPNFRR2;报文继续转发到PE8,PE8是决策节点,去查找匹配策略,报文转发路径为VPNFRR4因此报文转发到VPNFRR4上面,直到CE2。
步骤706:转发到CE2,是终结节点,提取协议报文的信息,计算信号质量。
同理如果是双向检测,CE2-CE1方向检测步骤同上。
步骤707:向管理和控制平面上报检测结果。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备用路径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81,用于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计算生成备用路径;
第二计算单元82,用于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
插入单元83,用于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在所述备用路径的源节点插入检测报文,所述检测报文沿所述备用路径进行转发,其中,如果所述检测报文遇到途径关联保护域,则由域内决策节点确定所述检测报文的转发路径;
第三计算单元84,用于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单元81,还用于根据如下信息,按照业务的流向计算生成N条端到端的备用路径,N≥1:
源节点/目的节点信息;
途径关联保护域信息;
所述关联保护域内决策节点信息;
所述关联保护域内决策节点的备选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选择单元85,用于通过路由策略或静态指定方式,从所述N条备用路径中选择出M条备用路径,作为待检测的备用路径,N≥M≥1;
其中,所述路由策略包括:经过的备选路径为备用状态的优先选择、路径最小跳数优先选择、路径最小权重优先选择和用户自定义路由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计算单元82,还用于对于所述M条待检测的各个备用路径,确定所述备用路径中各个关联保护域的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
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
所述检测报文的关键特征信息;
备用路径的决策节点信息;
指定备用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报文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能够在目标网络中正常转发;
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区别于正常的业务报文或主用路径的检测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计算单元84,还用于如果检测为单向检测,则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目的节点时,根据所述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计算单元84,还用于如果检测为双向检测,则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目的节点时,调换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按照重新确定的备用路径继续转发检测报文;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源节点时,根据所述源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结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8所示的备用路径的检测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8所示的备用路径的检测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计算生成备用路径;
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
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在所述备用路径的源节点插入检测报文,所述检测报文沿所述备用路径进行转发,其中,如果所述检测报文遇到途径关联保护域,则由域内决策节点确定所述检测报文的转发路径;
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转发信息包括: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所述检测报文的关键特征信息、备用路径的决策节点信息和指定备选路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计算生成备用路径,包括:
根据如下信息,按照业务的流向计算生成N条端到端的备用路径,N≥1:源节点/目的节点信息;
途径关联保护域信息;
所述关联保护域内决策节点信息;
所述关联保护域内决策节点的备选路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路由策略或静态指定方式,从所述N条备用路径中选择出M条备用路径,作为待检测的备用路径,N≥M≥1;
其中,所述路由策略包括:经过的备选路径为备用状态的优先选择、路径最小跳数优先选择、路径最小权重优先选择和用户自定义路由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包括:
对于所述M条待检测的各个备用路径,确定所述备用路径中各个关联保护域的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
所述检测报文的关键特征信息;
备用路径的决策节点信息;
指定备选路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报文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能够在目标网络中正常转发;
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区别于正常的业务报文或主用路径的检测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包括:
如果检测为单向检测,则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目的节点时,根据所述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包括:
如果检测为双向检测,则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目的节点时,调换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按照重新确定的备用路径继续转发检测报文;
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源节点时,根据所述源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结果。
8.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计算生成备用路径;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转发信息;
插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在所述备用路径的源节点插入检测报文,所述检测报文沿所述备用路径进行转发,其中,如果所述检测报文遇到途径关联保护域,则由域内决策节点确定所述检测报文的转发路径;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终点节点时,计算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转发信息包括: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所述检测报文的关键特征信息、备用路径的决策节点信息和指定备选路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备用路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还用于根据如下信息,按照业务的流向计算生成N条端到端的备用路径,N≥1:
源节点/目的节点信息;
途径关联保护域信息;
所述关联保护域内决策节点信息;
所述关联保护域内决策节点的备选路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备用路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通过路由策略或静态指定方式,从所述N条备用路径中选择出M条备用路径,作为待检测的备用路径,N≥M≥1;
其中,所述路由策略包括:经过的备选路径为备用状态的优先选择、路径最小跳数优先选择、路径最小权重优先选择和用户自定义路由策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备用路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单元,还用于对于所述M条待检测的各个备用路径,确定所述备用路径中各个关联保护域的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
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
所述检测报文的关键特征信息;
备用路径的决策节点信息;
指定备用路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备用路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报文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能够在目标网络中正常转发;
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报文区别于正常的业务报文或主用路径的检测报文。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备用路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算单元,还用于如果检测为单向检测,则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目的节点时,根据所述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备用路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算单元,还用于如果检测为双向检测,则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目的节点时,调换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按照重新确定的备用路径继续转发检测报文;当所述检测报文达到源节点时,根据所述源节点接收到的检测报文计算所述备用路径的检测结果。
CN201610951292.6A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979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1292.6A CN107979848B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CT/CN2017/098479 WO2018076908A1 (zh) 2016-10-25 2017-08-22 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1292.6A CN107979848B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9848A CN107979848A (zh) 2018-05-01
CN107979848B true CN107979848B (zh) 2023-01-31

Family

ID=62005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51292.6A Active CN107979848B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79848B (zh)
WO (1) WO20180769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9091B (zh) * 2020-01-03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随流检测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CN113542114B (zh) * 2020-04-20 2022-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配置方法和路由配置装置
CN111835575B (zh) * 2020-08-07 2021-12-17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设备失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00366B (zh) * 2022-01-28 2023-05-30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主备节点间路由环路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1912A (zh) * 2014-09-28 2015-01-21 北京盈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通断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743711A (zh) * 2016-04-13 2016-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451A (zh) * 2007-12-13 2008-05-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路径连通性检测方法、系统、头端设备及尾端设备
CN101316234B (zh) * 2008-07-02 201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状态检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10075574A1 (en) * 2009-09-29 2011-03-31 Ceragon Networks Ltd. Path protection by sharing continuity check messag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1912A (zh) * 2014-09-28 2015-01-21 北京盈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通断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743711A (zh) * 2016-04-13 2016-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路径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76908A1 (zh) 2018-05-03
CN107979848A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8285B2 (en) Increasing failure coverage of MoFRR with dataplane notifications
US10356227B2 (en) Method of packet marking for flow analytics
US9225629B2 (en) 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of node protection remote LFA target
CN105453491B (zh) 扩展远程lfa快速重新路由
US9300568B2 (en) Procedure to add alternate paths for IS-IS default route
US9407534B2 (en) Enhanced procedure to compute LFAs with IGP max metric
CN107979848B (zh) 一种备用路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1700195B2 (en) Locally protecting service in a label switched path network
WO2017190672A1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7395481A (zh) Evpn拓扑中的广播、未知单播或组播业务的出口节点保护
CN101355486A (zh) 一种路由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60352604A1 (en) Real time caching effficient check in ccn
US11546252B2 (en) Fast flooding topology protection
CN105471599B (zh) 一种保护倒换方法及网络设备
US20160072664A1 (en) 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of Q-Space in Remote LFA
Papán et al. The survey of current IPFRR mechanisms
Papán et al. Analysis of existing IP Fast Reroute mechanisms
US9231861B2 (en) Label switched path network failure detection and traffic control
CN104717143B (zh) 用于多归场景组播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6572012A (zh) 一种vpn frr的实现方法和pe设备
WO2015192496A1 (zh) 一种mpls负荷分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4001633A1 (zh) 网络管理方法及装置、网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99369A (zh) 路径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6302154A (zh) 一种is-is协议跨层次路径计算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