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79658A - 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79658A
CN107979658A CN201711381973.4A CN201711381973A CN107979658A CN 107979658 A CN107979658 A CN 107979658A CN 201711381973 A CN201711381973 A CN 201711381973A CN 107979658 A CN107979658 A CN 107979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ddress
ipv4
addresses
ipv4 addre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819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79658B (zh
Inventor
于文畅
何玥
王未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reen Wei D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ELIN WEIER SCI-TECH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Gw De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reen Wei D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ELIN WEIER SCI-TECH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Gw De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reen Wei D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ELIN WEIER SCI-TECH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Gw De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reen Wei D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819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79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79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9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79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9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61Pools of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92Address allocation by self-assignment, e.g. picking addresses at random and testing if they are already in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配置IPv4地址池,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所述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且为两个网元分配的IPv4地址不同。该方案能够自动为承载端到端隧道的网元分配IPv4地址,节省人力成本,并且避免人工分配时容易出现的重复网络地址和重复IPv4地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为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Network,PTN)端到端隧道分配因特网协议的第四版IPv4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PTN是新一代基于分组、面向连接的多业务统一传送技术,在兼顾传统时分复用(TDM)业务同时能较好地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并且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业务,具有强大的端到端组网能力。
端到端管理是PTN网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到端管理分为三个层次,隧道、伪线、业务,端到端隧道提供端到端的连通性,是最基础的一层。创建端到端隧道时,创建过程自动化可以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
当隧道由VLAN承载时,为VLAN分配因特网协议的第四版(IPv4)地址是创建端到端隧道的必要过程。
参见图1,图1为一条完整的端到端隧道示意图。图1中的端到端隧道需要n个IPv4地址,并且,由于相邻节点的IPv4地址必需是同一网络地址的不同IPv4地址,而同一设备上不能存在相同网络地址的IPv4地址。若IPv4地址由用户手动分配,则有可能出现重复网络地址的IPv4以及完全重复的IPv4地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自动为承载端到端隧道的网元分配IPv4地址,节省人力成本,并且避免人工分配时容易出现的重复网络地址和重复IPv4地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为分组传送网PTN端到端隧道分配因特网协议的第四版IPv4地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配置IPv4地址池,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
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所述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且为两个网元分配的IPv4地址不同。
一种为分组传送网PTN端到端隧道分配因特网协议的第四版IPv4地址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配置单元和分配单元;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配置IPv4地址池,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
所述分配单元,用于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且为两个网元分配的IPv4地址不同。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通过对IPv4地址池中的IPv4地址均分到N个网段中,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所述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能够自动为承载端到端隧道的网元分配IPv4地址,节省人力成本,并且避免人工分配时容易出现的重复网络地址和重复IPv4地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条完整的端到端隧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Pv4地址池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方法,通过对IPv4地址池中的IPv4地址均分到N个网段中,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所述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能够自动为承载端到端隧道的网元分配IPv4地址,节省人力成本,并且避免人工分配时容易出现的重复网络地址和重复IPv4地址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过程。
为了描述方便,将配置IPv4地址池,以及为每个条端到端隧道上网元设备分配IPv4地址的设备称为管理设备,可以由多个设备组成,也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201,管理设备配置IPv4地址池,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划分的N个网段中,每个网段对应的IPv4地址的个数是相同的,具体实现时,可以按如下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配置的IPv4地址池的IPv4地址范围为:起始IPv4地址和结束IPv4地址限定的可用的IPv4地址范围;即该地址池中的IPv4地址从起始IPv4地址到结束IPv4地址池中所有IPv4地址,是一个有界的IPv4地址集合。
将起始IPv4地址转换为十进制数,并右移32-K位所得的十进制数作为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小值;其中,K为配置的子网掩码的位数;K为大于1且不大于32的整数;
将结束IPv4地址转换为十进制数,并左移32-K位所得到的十进制数作为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大值;
IPv4地址池包括的网络号为获得的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小值到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大值的所有整数。
这种实现情况下M与K的关系为:M=2K-2。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Pv4地址池示意图。图3中以起始IPv4地址(IPv4_START)为IPv4地址11,结束IPv4地址(IPv4_END)为IPv4地址NM为例。
第二种:将该地址池中的所有IPv4地址连续划分到N个网段,每个网段的起始IPv4地址和/或结束IPv4地址作为该网段的网络号。
该种实现方式中每个网段以对应网段的起始IPv4地址,或对应网段的结束IPv4地址,或对应网段的结束IPv4地址和起始IPv4地址的组合作为对应网段的网段号。
结束IPv4地址和起始IPv4地址的组合方式这里并不做限制。
步骤102,管理设备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所述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且为两个网元分配的IPv4地址不同。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401,管理设备获取第一地址列表和第二地址列表;其中,第一地址列表包括第一网元上已存在的IPv4地址,以及对应的网络号;第二地址列表包括第二网元上已存在的IPv4地址,以及对应的网络号。
其中,相邻两个网元为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
步骤402,管理设备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一个未选择过的网络号。
步骤403,管理设备确定在第一地址列表和第二地址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网络号与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的网络号相同的IPv4地址,如果是,执行步骤402;否则,执行步骤404。
步骤404,管理设备获取第三地址列表,在第三地址列表中选择两个IPv4地址分别分配给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其中,第三地址列表为当前选择的网络号在IPv4地址池中对应的IPv4地址。
在步骤404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第三地址列表对应的网络号标记为已占用;即当前选择的且其中已有IPv4地址被分配的对应的网络号标记为已占用状态;
步骤402中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一个未选择过的网络号,具体实现为:在IPv4地址池中选取一个未标记为已占用的网络号。
通过上述实现方式本申请自动生成IPv4地址如图1中的IP1、IP2……IPn,其中,IP1和IP2拥有相同的网络地址,并且IP1不等于IP2,IP2和IP3拥有不同的网络地址,并且拥有不同的IP地址,以此类推,直至IPn为完成一条端到端隧道上的网元分配IPv4地址。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一种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装置。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配置单元501和分配单元502;
配置单元501,用于配置IPv4地址池,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
分配单元502,用于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配置单元501配置的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且为两个网元分配的IPv4地址不同。
较佳地,
分配单元502,具体用于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所述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且为两个网元分配的IPv4地址不同时,获取第一地址列表和第二地址列表;其中,第一地址列表包括第一网元上已存在的IPv4地址,以及对应的网络号;第二地址列表包括第二网元上已存在的IPv4地址,以及对应的网络号;其中,相邻两个网元为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一个未选择过的网络号;确定在第一地址列表和第二地址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网络号与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的网络号相同的IPv4地址,如果是,再次执行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一个未选择过的网络号及后续相关操作;否则,获取第三地址列表,在第三地址列表中选择两个IPv4地址分别分配给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其中,第三地址列表为当前选择的网络号在IPv4地址池中对应的IPv4地址。
较佳地,
配置单元501,用于分配单元502在第三地址列表中选择两个IPv4地址分别分配给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之后,将第三地址列表对应的网络号标记为已占用;
分配单元502,具体用于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一个未选择过的网络号时,在IPv4地址池中选取一个未标记为已占用的网络号。
较佳地,
配置单元501,具体用于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时,所述地址池的IPv4地址范围为:起始IPv4地址和结束IPv4地址限定的可用的IPv4地址范围;将起始IPv4地址转换为十进制数,并右移32-K位所得的十进制数作为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小值;将结束IPv4地址转换为十进制数,并左移32-K位所得到的十进制数作为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大值;所述地址池为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小值到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大值的所有整数;其中,M=2K-2。
较佳地,
配置单元501,具体用于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时,将该地址池中的所有IPv4地址连续划分到N个网段,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每个网段的起始IPv4地址和/或结束IPv4地址作为该网段的网络号。
上述实施例的单元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对IPv4地址池中的IPv4地址均分到N个网段中,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所述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能够自动为承载端到端隧道的网元分配IPv4地址,节省人力成本,并且避免人工分配时容易出现的重复网络地址和重复IPv4地址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为分组传送网PTN端到端隧道分配因特网协议的第四版IPv4地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配置IPv4地址池,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
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所述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且为两个网元分配的IPv4地址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所述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且为两个网元分配的IPv4地址不同,包括:步骤
A、获取第一地址列表和第二地址列表;其中,第一地址列表包括第一网元上已存在的IPv4地址,以及对应的网络号;第二地址列表包括第二网元上已存在的IPv4地址,以及对应的网络号;其中,相邻两个网元为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
B、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一个未选择过的网络号;
C、确定在第一地址列表和第二地址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网络号与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的网络号相同的IPv4地址,如果是,执行步骤B;否则,执行步骤D;
D、获取第三地址列表,在第三地址列表中选择两个IPv4地址分别分配给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其中,第三地址列表为当前选择的网络号在IPv4地址池中对应的IPv4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步骤D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第三地址列表对应的网络号标记为已占用;
所述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一个未选择过的网络号,包括:在IPv4地址池中选取一个未标记为已占用的网络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包括:
所述地址池的IPv4地址范围为:起始IPv4地址和结束IPv4地址限定的可用的IPv4地址范围;
将起始IPv4地址转换为十进制数,并右移32-K位所得的十进制数作为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小值;
将结束IPv4地址转换为十进制数,并左移32-K位所得到的十进制数作为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大值;
所述地址池为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小值到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大值的所有整数;
其中,M=2K-2。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包括:
将该地址池中的所有IPv4地址连续划分到N个网段,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每个网段的起始IPv4地址和/或结束IPv4地址作为该网段的网络号。
6.一种为分组传送网PTN端到端隧道分配因特网协议的第四版IPv4地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配置单元和分配单元;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配置IPv4地址池,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
所述分配单元,用于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且为两个网元分配的IPv4地址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为一条端到端隧道上任一相邻两个网元分配IPv4地址时,从所述IPv4地址池中分别为两个网元分配一个与对应网元已配置的IPv4地址对应的网络号不相同的IPv4地址,且为两个网元分配的IPv4地址不同时,获取第一地址列表和第二地址列表;其中,第一地址列表包括第一网元上已存在的IPv4地址,以及对应的网络号;第二地址列表包括第二网元上已存在的IPv4地址,以及对应的网络号;其中,相邻两个网元为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一个未选择过的网络号;确定在第一地址列表和第二地址列表中是否存在对应网络号与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的网络号相同的IPv4地址,如果是,再次执行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一个未选择过的网络号及后续相关操作;否则,获取第三地址列表,在第三地址列表中选择两个IPv4地址分别分配给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其中,第三地址列表为当前选择的网络号在IPv4地址池中对应的IPv4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所述分配单元在第三地址列表中选择两个IPv4地址分别分配给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之后,将第三地址列表对应的网络号标记为已占用;
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在IPv4地址池中获取一个未选择过的网络号时,在IPv4地址池中选取一个未标记为已占用的网络号。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单元,具体用于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时,所述地址池的IPv4地址范围为:起始IPv4地址和结束IPv4地址限定的可用的IPv4地址范围;将起始IPv4地址转换为十进制数,并右移32-K位所得的十进制数作为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小值;将结束IPv4地址转换为十进制数,并左移32-K位所得到的十进制数作为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大值;所述地址池为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小值到网络号的十进制最大值的所有整数;其中,M=2K-2。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单元,具体用于将该地址池划分为N个网段,并为每个网段分配网络号;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时,将该地址池中的所有IPv4地址连续划分到N个网段,每个网段对应M个IPv4地址,每个网段的起始IPv4地址和/或结束IPv4地址作为该网段的网络号。
CN201711381973.4A 2017-12-20 2017-12-20 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979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1973.4A CN107979658B (zh) 2017-12-20 2017-12-20 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1973.4A CN107979658B (zh) 2017-12-20 2017-12-20 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9658A true CN107979658A (zh) 2018-05-01
CN107979658B CN107979658B (zh) 2020-10-20

Family

ID=62006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81973.4A Active CN107979658B (zh) 2017-12-20 2017-12-20 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796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2133A (zh) * 2019-03-06 2019-06-07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ip规划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329A (zh) * 2009-04-16 2009-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2231764A (zh) * 2011-06-22 201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地址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17081A (zh) * 2012-09-27 2013-02-06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Vpn客户端ip地址的分配方法、报文传输方法及vpn服务器
WO2014028614A2 (en) * 2012-08-14 2014-02-20 Benu Networks, Inc. Ip address allocation
CN104104749A (zh) * 2014-07-29 2014-10-15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ip地址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610669A (zh) * 2015-12-28 2016-05-25 湖南基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upervlan扁平化网络的地址分配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329A (zh) * 2009-04-16 2009-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2231764A (zh) * 2011-06-22 201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地址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028614A2 (en) * 2012-08-14 2014-02-20 Benu Networks, Inc. Ip address allocation
CN102917081A (zh) * 2012-09-27 2013-02-06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Vpn客户端ip地址的分配方法、报文传输方法及vpn服务器
CN104104749A (zh) * 2014-07-29 2014-10-15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ip地址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610669A (zh) * 2015-12-28 2016-05-25 湖南基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upervlan扁平化网络的地址分配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2133A (zh) * 2019-03-06 2019-06-07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ip规划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9658B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9220C (zh) 作为nat和nat-pt网关的路由器上的共享端口地址转换
CN106101023B (zh) 一种vpls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1131044B (zh) 路由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24159B (zh) 链路配置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CN104519097B (zh) 端口块资源的获取、端口块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EP3662647A1 (en)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s through address space aggregation
HUE035414T2 (en) System and Procedure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I-SIDs in GMPLS Controlled Ethernet Provider Backbone Networks
CN104753786A (zh) 业务路由网络及业务处理的方法、设备
CN103329588A (zh) 用于pdn-gw中带有nat/napt的情形的pcc支持的方法和设备
EP3151477A1 (en) Fast path content delivery over metro access networks
CN106357542B (zh) 提供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
EP243988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pseudo wire
CN103561122B (zh) IPv6地址配置方法、IPv6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07979658A (zh) 为PTN端到端隧道分配IPv4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di Lallo et al. How to handle ARP in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CN103167058A (zh) 采用ICMPv6获取IPV6前缀生成客户端地址的方法
CN106878481A (zh) 一种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52672A (zh) 一种基于lisp的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
US9866524B2 (en) Home gateway apparatus and packet transfer method
WO2005119997A2 (en) Domain-influenced prefix assign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247334B (zh) 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网络及实现方法和提供商边缘路由器
CN110460507A (zh) 业务承载方法、装置
CN108429822A (zh) 通信系统、IPv6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分布式网关
Alhassoun et al. A Survey of IPv6 Deployment
EP3142334B1 (de) Verfahren zum betrieb von kommunikationsgeräten innerhalb eines industriellen automatisierungs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