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70679A -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70679A
CN107970679A CN201711204973.7A CN201711204973A CN107970679A CN 107970679 A CN107970679 A CN 107970679A CN 201711204973 A CN201711204973 A CN 201711204973A CN 107970679 A CN107970679 A CN 107970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basin
water
mixing plant
pond
re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049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2049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706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70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067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4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settling ta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属于建筑施工中的环保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搅拌站一侧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回收水水池,回收水水池通过缓流水沟连接第四沉淀池,第四沉淀池后设第五沉淀池和第六沉淀池,第六沉淀池与清水池相连;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四沉淀池、第五沉淀池和第六沉淀池的其中一侧边缘为倾斜的缓坡作为清理通道,第一沉淀池中与清理通道相对的另一侧边缘处设溢流水池并通过溢流围堰隔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传统搅拌站建立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节约水处理废水的双重目的,在目前已经建立的现代化新型绿色环保型搅拌站使用中,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还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属于建筑施工中的环保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工农业生产与环境污染间的矛盾,生产的效率增加了,社会财富增加了,但是环境却日益被污染。
为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人们的环境意识大大增强,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当前的政府政策和日益迫切的环境问题之下,企业生产中打造减污降排、节能降耗的绿色现代化企业,不仅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当今竞争生存的必然方向。
当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推进中,混凝土搅拌站为满足当前的经济建设,数量上足够满足当前的需要,但是其生产过程会产生废水,那么如何减少甚至杜绝废水的排放,是所有搅拌站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的主要污染成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生产结束时,清洗搅拌车所产生的;二是生产过程中清洗机械设备如搅拌机等所产生的;三是冲厂区场地避免扬尘而产生的。从废水的来源可以看出,其主要污染成分是悬浮的砂石颗粒和粉料,包括水泥、矿粉、粉煤灰、硅粉的胶凝材料微粒,这一类污染成分的特点是悬浮颗粒,无水溶性,那么这些无水溶性的悬浮污染物经过沉淀过滤后,即可绝大部分滤除。
目前多数的混凝土搅拌站缺少废水回收利用设备,目前市场中要么是模仿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其对废水的处理量大,处理成本高,要么是小型得分污水处理设备,体积小,但是维护成本也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解决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回收利用问题,实现了低成本的废水回收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搅拌站一侧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回收水水池,回收水水池通过缓流水沟连接第四沉淀池,第四沉淀池后设第五沉淀池和第六沉淀池,第六沉淀池与清水池相连;
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四沉淀池、第五沉淀池和第六沉淀池的其中一侧边缘为倾斜的缓坡作为清理通道,第一沉淀池中与清理通道相对的另一侧边缘处设溢流水池并通过溢流围堰隔开,溢流围堰上设横竖并排的多组溢水口,
溢流水池的顶部与第二沉淀池通过水沟相通,第二沉淀池的顶部边缘设水流通道与回收水水池相通,回收水水池内设有搅拌器和上水泵,回收水水池顶部边缘设水沟连通缓冲水沟,第四沉淀池、第五沉淀池、第六沉淀池和清水池之间通过顶部边缘的水沟顺序相连,上述各沉淀池间相连的水沟通入下一顺序沉淀池时设置在清理通道顶部处,
第六沉淀池的内部设有将其分割为两部分的过滤墙,过滤墙的底部为建材,顶部为过滤海绵。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容积为对应罐车数量的两倍,溢流围堰上开设的溢流水口为十五组,分为三层,每层五个,所有沉淀池的清理通道的斜度为2:5。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搅拌站的现场周边地面坡度方向朝向第一沉淀池的清理通道。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回收水水池内的搅拌器为搅拌一分钟间歇三分钟的方式进行,上水泵接入上水管,上水管通入计量水称,上水管不设止回阀。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传统搅拌站建立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节约水处理废水的双重目的,在目前已经建立的现代化新型绿色环保型搅拌站使用中,收到的效果良好,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为缓解我国淡水资源和电力紧张的情况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值得未来建设搅拌站参考和推广。
该系统相对已有处理设施建设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各沉淀池的布置图和连接关系图。
图2是第一沉淀池的侧面剖切图,
图3是第一沉淀池的俯视图,
图4是第二沉淀池的侧面剖切图,
图5是第二沉淀池的俯视图,
图6是回收水水池的俯视图,
图7是回收水水池的侧面剖切图,
图8是第四沉淀池与第五沉淀池的侧面剖切图,
图9是第四沉淀池与第五沉淀池的俯视图,
图10是第六沉淀池的俯视图,
图11是第六沉淀池的侧面剖切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回收水水池;4、第四沉淀池 5、第五沉淀池;6、第六沉淀池;7、清水池;8、缓流水沟,9、混凝土搅拌站。
具体实施方式
生产使用时,清洗车辆设备产生的废水均倾泻或引流进入第一沉淀池,废水逐一流过各级沉淀池,经沉淀过滤后,最终汇入清水池。在回收水水池内布置上水泵直接抽取回收水用于生产,并布置一台搅拌器以保持生产回收水的均匀性,避免沉淀;在清水池内根据需要布置水泵数台,用于冲洗场地设备,清洗车辆等,最终实现循环使用。
各沉淀池的使用功能不尽相同,在设计上需要根据其功能进行区别对待,下面将逐一详细列各沉淀池的功能和建造细节。
1、 第一沉淀池是收集系统的第一个沉淀池,进入该池的废水污染最严重,要求达到废水中的颗粒物立即沉淀,同时要求废水不能即入即出,进入该池的废水经过足够充分的静置后,废水总的颗粒物实现基本沉淀,然后排入第二沉淀池,由于流入第一沉淀池的污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沉淀后再排出,所以第一沉淀池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大的容积,保证一次性产生的废水不至于溢出,以35台罐车的搅拌站为例,建议容积不低于50M3;二是要设置不同高度的人工排水口,以方便排出静置之后的废水,图示沉淀池共设置了直径为10公分的排水口3排,合15个;三是由于沉淀物较多,需设置装载机进入清理通道,以方面清淤,图示斜度为2:5;四是排出的水要能进入溢流水池,让第一沉淀池排出的水自然溢流至溢流水池。
2、 第二沉淀池位于回收水水池和第一沉淀池之间,主要作用是缓流沉淀,具体建造如下图4所示。第二沉淀池主要是起到缓流沉淀的作用,其深度和容积可以不做过多要求,经过该池和缓流水沟的自然沉淀,能基本滤除沙石颗粒等较重的悬浮物,使进入回收水池的水满足生产基本要求,第二沉淀池也采用装载机清淤的方式清理。
3、 回收水水池主要用于储存生产用的回收水,该池必须遵守就近原则,紧靠生产线,尽量缩短水路路程,以确保计量速度。具体建造如下图6所示。为满足生产需要,回收水水池内需加装搅拌器,以保证回收水的均匀性,避免沉底结块,建议采用每搅拌一分钟间歇三分钟方式设置搅拌时间。回收水池可安装生产用的上水泵(污水泵),直接将回收水送至计量水称,回收水管路不能安装止回阀,要让计量完成后管路残留的回收水回流至水池,避免管路堵塞。
4、 第四、第五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类似,主要起缓流沉淀的作用。具体建造如下图8所示。由于厂区面积较大,想要把冲洗场地的废水完全引入第一沉淀池存在一定难度,但是至少需要合理布置缓流水沟,将不能引入第一沉淀池的冲洗废水引入第四沉淀池。
5、第六沉淀池是进入清水池之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经过该池的过滤后,废水处理步骤全部结束,基本达到清水状态。具体建造如下图10和图11所示。由于过滤池是最后一道处理工序,那么它的效果直接决定经过处理之后水的质量,过滤池除正常缓流沉淀外,在池中间采用海绵质过滤材料加装一道过滤墙,使流经过滤池的水经滤墙过滤后,基本达到清水的状态。
6、 清水池主要用于储存处理过的清水,建议容积不低于400M3,清水池内可根据需要安装各水泵用于清洗搅拌车、冲洗设备和场地等。清水池四周边缘应略高于地面,避免未经过滤的污水流入而加剧沉淤现象,同时入口和尾部必须设置溢洪口,防止雨季时厂区排水不畅。缓流水沟采用地沟的形式,将冲洗场地污水和自然雨水尽量引入第一沉淀池。根据水的流向,设置微小倾角,达到缓流的效果。

Claims (4)

1.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搅拌站一侧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回收水水池,回收水水池通过缓流水沟连接第四沉淀池,第四沉淀池后设第五沉淀池和第六沉淀池,第六沉淀池与清水池相连;
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四沉淀池、第五沉淀池和第六沉淀池的其中一侧边缘为倾斜的缓坡作为清理通道,第一沉淀池中与清理通道相对的另一侧边缘处设溢流水池并通过溢流围堰隔开,溢流围堰上设横竖并排的多组溢水口,
溢流水池的顶部与第二沉淀池通过水沟相通,第二沉淀池的顶部边缘设水流通道与回收水水池相通,回收水水池内设有搅拌器和上水泵,回收水水池顶部边缘设水沟连通缓冲水沟,第四沉淀池、第五沉淀池、第六沉淀池和清水池之间通过顶部边缘的水沟顺序相连,上述各沉淀池间相连的水沟通入下一顺序沉淀池时设置在清理通道顶部处,
第六沉淀池的内部设有将其分割为两部分的过滤墙,过滤墙的底部为建材,顶部为过滤海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容积为对应罐车数量的两倍,溢流围堰上开设的溢流水口为十五组,分为三层,每层五个,所有沉淀池的清理通道的斜度为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搅拌站的现场周边地面坡度方向朝向第一沉淀池的清理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回收水水池内的搅拌器为搅拌一分钟间歇三分钟的方式进行,上水泵接入上水管,上水管通入计量水称,上水管不设止回阀。
CN201711204973.7A 2017-11-27 2017-11-27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 Withdrawn CN1079706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04973.7A CN107970679A (zh) 2017-11-27 2017-11-27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04973.7A CN107970679A (zh) 2017-11-27 2017-11-27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0679A true CN107970679A (zh) 2018-05-01

Family

ID=62011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04973.7A Withdrawn CN107970679A (zh) 2017-11-27 2017-11-27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7067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1548A (zh) * 2019-01-19 2019-04-16 江苏盛达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水循环系统
CN111635098A (zh) * 2020-06-05 2020-09-08 广西广宇水资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零排放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1548A (zh) * 2019-01-19 2019-04-16 江苏盛达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水循环系统
CN111635098A (zh) * 2020-06-05 2020-09-08 广西广宇水资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零排放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5545B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05714913B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CN104174191A (zh) 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及处理方法
CN104829064A (zh)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CN108479188A (zh) 多层导流档板定向沉沙排沙过滤装置及其方法
CN109675367A (zh) 一种雨水溢流净化装置
CN105804200A (zh) 一种分片截流在线处理排放系统
CN108423917A (zh) 一种用于雨水泵站的污染物削减组合装置及其工艺
CN105174635A (zh) 多级雨水生物处理装置
CN107970679A (zh)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
CN108002639A (zh) 集成式一体化生态水厂
CN107806171A (zh) 一种一体化增强型雨水花园
CN204625447U (zh)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CN103951136B (zh) 一种应用于雨水管网的阳台废水、初期雨水净化器及净化方法
CN205475587U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CN107500434A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隧道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7986967U (zh) 一种用于雨水泵站的污染物削减组合装置
CN204111393U (zh) 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
CN207838459U (zh)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系统
CN203989986U (zh) 旋流迷宫组合式水窖沉沙池
CN207581602U (zh) 防堵塞的雨水生态净化利用系统
CN216918855U (zh) 一种新型的隧道废水处理多级精滤系统
CN108751519A (zh) 利用高泥沙水源的景观灌溉用水防堵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6638899B (zh) 园林雨水收集系统
CN208617567U (zh) 利用高泥沙水源的景观灌溉用水防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