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9277A - 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9277A
CN107969277A CN201711277411.5A CN201711277411A CN107969277A CN 107969277 A CN107969277 A CN 107969277A CN 201711277411 A CN201711277411 A CN 201711277411A CN 107969277 A CN107969277 A CN 107969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tree
tea
planting
root
t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74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碎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llet Wenzhou Autum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llet Wenzhou Autum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llet Wenzhou Autum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llet Wenzhou Autum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774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92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9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92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选取优质茶树进行种植,需将茶树置于营养液内进行浸泡8‑12h,将处理后的茶树移至种植地旁边,且在移动过程中,并在保护膜内部喷涂生根液,对茶树进行种植,两颗茶树之间的间距需保持在1.2‑1.5m,还需在茶树根部放置适量的微生物肥,在种植完成后,对在其表面的土壤上浇注适量的水分,在植树后三个月内,需每隔10天在茶树根上方置入适量的微生物肥。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在茶树种植前,种植地土壤,不仅能够使茶树的存活率提高,还能够对茶树叶进行改进,还通过对茶树的预处理,能够使得茶树栽种过程中,其根部快速生成,能够有效提高茶树的成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
背景技术
茶树,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 茶树的叶子可制茶(有别于油茶树),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树龄可达一二百年,但经济年龄一般为40-50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目前世界上有60个国家引种了茶树。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 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随着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茶树的种植也异常重视,现有技术中,都只是计信移至栽种,并没有对茶树进行处理,从而导致茶树的成活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海拔在500-800m且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200mm的土壤为茶树的种植地,并对种植地进行翻耕,且翻耕的深度为20-30cm,在翻耕的过程中,需在种植地内均匀播撒改良材料,且改良材料的用量为20-30kg/亩;
S2:将S1中处理后的种植地静置5-10天,再次进行二次翻耕,且翻耕深度为30-40cm,并在二次翻耕前,在种植地表面均匀放置微生物肥,能够在二次翻耕时,将微生物肥掩埋至土壤内,以便微生物肥能够更好地生存,完成后,备用;
S3:再次选取主干径为1-3cm且根须旺盛无病虫害的优质茶树进行种植,在种植前,需将茶树置于营养液内进行浸泡8-12h,且浸泡温度为35-45摄氏度,能够有效补充茶树所需要的营养,从而使其后期更好的生长;
S4:将S3中处理后的茶树移至S2中处理的种植地旁边,且在移动过程中,需通过保护膜将茶树根部完全覆盖,并在保护膜内部喷涂生根液;
S5:对茶树进行种植,两颗茶树之间的间距需保持在1.2-1.5m,以保证茶树再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接收到阳光,还需在茶树根部放置适量的微生物肥,在种植完成后,对在其表面的土壤上浇注适量的水分,以供茶树根部吸收,然后利用扶树架将茶树固定,以避免其倾斜,从而影响生长;
S6:完成植树后,在植树后三个月内,需每隔10天在茶树根上方置入适量的微生物肥,以保证茶树根对营养的需求,完成后,即完成能够提高香气的茶树种植。
优选的,在S1中的改良材料为煤灰渣、土壤改良剂、天然有机物质的混合物料,且煤灰渣、土壤改良剂、天然有机物质的重量比为2:0.2:1。
优选的,在S2中的微生物肥为人粪、家禽粪、牛羊粪以及发酵剂的混合物,且人粪、家禽粪、牛羊粪以及发酵剂的重量比为2:2:2:0.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液,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有益生物菌群20-30份、有机肽10-16份、硝酸铵5-8份、微量元素5-8份、磷酸二氢钾5-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液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选取搅拌器,并将有益生物菌群、有机肽、硝酸铵、微量元素以及磷酸二氢钾置入搅拌器内,在50-6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5-10 min后,再次向其中添加适量的水分,静置20-30min后,再次进行混合搅拌5-8min,完成后取出,待其温度恢复至常温后,即得到营养液。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有益效果在于:该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通过对种植地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在茶树种植前,种植地土壤,不仅能够使茶树的存活率提高,还能够对茶树叶进行改进,还通过对茶树的预处理,能够使得茶树栽种过程中,其根部快速生成,能够有效提高茶树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海拔在500m且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mm的土壤为茶树的种植地,并对种植地进行翻耕,且翻耕的深度为20cm,在翻耕的过程中,需在种植地内均匀播撒改良材料,且改良材料的用量为20kg/亩;
S2:将S1中处理后的种植地静置5天,再次进行二次翻耕,且翻耕深度为30cm,并在二次翻耕前,在种植地表面均匀放置微生物肥,能够在二次翻耕时,将微生物肥掩埋至土壤内,以便微生物肥能够更好地生存,完成后,备用;
S3:再次选取主干径为1cm且根须旺盛无病虫害的优质茶树进行种植,在种植前,需将茶树置于营养液内进行浸泡8h,且浸泡温度为35摄氏度,能够有效补充茶树所需要的营养,从而使其后期更好的生长;
S4:将S3中处理后的茶树移至S2中处理的种植地旁边,且在移动过程中,需通过保护膜将茶树根部完全覆盖,并在保护膜内部喷涂生根液;
S5:对茶树进行种植,两颗茶树之间的间距需保持在1.2m,以保证茶树再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接收到阳光,还需在茶树根部放置适量的微生物肥,在种植完成后,对在其表面的土壤上浇注适量的水分,以供茶树根部吸收,然后利用扶树架将茶树固定,以避免其倾斜,从而影响生长;
S6:完成植树后,在植树后三个月内,需每隔10天在茶树根上方置入适量的微生物肥,以保证茶树根对营养的需求,完成后,即完成能够提高香气的茶树种植。
在S1中的改良材料为煤灰渣、土壤改良剂、天然有机物质的混合物料,且煤灰渣、土壤改良剂、天然有机物质的重量比为2:0.2:1。
在S2中的微生物肥为人粪、家禽粪、牛羊粪以及发酵剂的混合物,且人粪、家禽粪、牛羊粪以及发酵剂的重量比为2:2:2:0.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液,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有益生物菌群20份、有机肽10份、硝酸铵5份、微量元素5份、磷酸二氢钾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液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选取搅拌器,并将有益生物菌群、有机肽、硝酸铵、微量元素以及磷酸二氢钾置入搅拌器内,在5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5min后,再次向其中添加适量的水分,静置20min后,再次进行混合搅拌5min,完成后取出,待其温度恢复至常温后,即得到营养液。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海拔在600m且年平均降雨量为1050mm的土壤为茶树的种植地,并对种植地进行翻耕,且翻耕的深度为23cm,在翻耕的过程中,需在种植地内均匀播撒改良材料,且改良材料的用量为23kg/亩;
S2:将S1中处理后的种植地静置6天,再次进行二次翻耕,且翻耕深度为34cm,并在二次翻耕前,在种植地表面均匀放置微生物肥,能够在二次翻耕时,将微生物肥掩埋至土壤内,以便微生物肥能够更好地生存,完成后,备用;
S3:再次选取主干径为1cm且根须旺盛无病虫害的优质茶树进行种植,在种植前,需将茶树置于营养液内进行浸泡9h,且浸泡温度为38摄氏度,能够有效补充茶树所需要的营养,从而使其后期更好的生长;
S4:将S3中处理后的茶树移至S2中处理的种植地旁边,且在移动过程中,需通过保护膜将茶树根部完全覆盖,并在保护膜内部喷涂生根液;
S5:对茶树进行种植,两颗茶树之间的间距需保持在1.3m,以保证茶树再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接收到阳光,还需在茶树根部放置适量的微生物肥,在种植完成后,对在其表面的土壤上浇注适量的水分,以供茶树根部吸收,然后利用扶树架将茶树固定,以避免其倾斜,从而影响生长;
S6:完成植树后,在植树后三个月内,需每隔10天在茶树根上方置入适量的微生物肥,以保证茶树根对营养的需求,完成后,即完成能够提高香气的茶树种植。
在S1中的改良材料为煤灰渣、土壤改良剂、天然有机物质的混合物料,且煤灰渣、土壤改良剂、天然有机物质的重量比为2:0.2:1。
在S2中的微生物肥为人粪、家禽粪、牛羊粪以及发酵剂的混合物,且人粪、家禽粪、牛羊粪以及发酵剂的重量比为2:2:2:0.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液,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有益生物菌群24份、有机肽12份、硝酸铵6份、微量元素6份、磷酸二氢钾6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液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选取搅拌器,并将有益生物菌群、有机肽、硝酸铵、微量元素以及磷酸二氢钾置入搅拌器内,在54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6min后,再次向其中添加适量的水分,静置24min后,再次进行混合搅拌6min,完成后取出,待其温度恢复至常温后,即得到营养液。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海拔在700m且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mm的土壤为茶树的种植地,并对种植地进行翻耕,且翻耕的深度为27cm,在翻耕的过程中,需在种植地内均匀播撒改良材料,且改良材料的用量为27kg/亩;
S2:将S1中处理后的种植地静置8天,再次进行二次翻耕,且翻耕深度为38cm,并在二次翻耕前,在种植地表面均匀放置微生物肥,能够在二次翻耕时,将微生物肥掩埋至土壤内,以便微生物肥能够更好地生存,完成后,备用;
S3:再次选取主干径为2cm且根须旺盛无病虫害的优质茶树进行种植,在种植前,需将茶树置于营养液内进行浸泡11h,且浸泡温度为42摄氏度,能够有效补充茶树所需要的营养,从而使其后期更好的生长;
S4:将S3中处理后的茶树移至S2中处理的种植地旁边,且在移动过程中,需通过保护膜将茶树根部完全覆盖,并在保护膜内部喷涂生根液;
S5:对茶树进行种植,两颗茶树之间的间距需保持在1.4m,以保证茶树再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接收到阳光,还需在茶树根部放置适量的微生物肥,在种植完成后,对在其表面的土壤上浇注适量的水分,以供茶树根部吸收,然后利用扶树架将茶树固定,以避免其倾斜,从而影响生长;
S6:完成植树后,在植树后三个月内,需每隔10天在茶树根上方置入适量的微生物肥,以保证茶树根对营养的需求,完成后,即完成能够提高香气的茶树种植。
在S1中的改良材料为煤灰渣、土壤改良剂、天然有机物质的混合物料,且煤灰渣、土壤改良剂、天然有机物质的重量比为2:0.2:1。
在S2中的微生物肥为人粪、家禽粪、牛羊粪以及发酵剂的混合物,且人粪、家禽粪、牛羊粪以及发酵剂的重量比为2:2:2:0.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液,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有益生物菌群28份、有机肽14份、硝酸铵7份、微量元素7份、磷酸二氢钾7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液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选取搅拌器,并将有益生物菌群、有机肽、硝酸铵、微量元素以及磷酸二氢钾置入搅拌器内,在58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8min后,再次向其中添加适量的水分,静置28min后,再次进行混合搅拌7min,完成后取出,待其温度恢复至常温后,即得到营养液。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海拔在800m且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mm的土壤为茶树的种植地,并对种植地进行翻耕,且翻耕的深度为30cm,在翻耕的过程中,需在种植地内均匀播撒改良材料,且改良材料的用量为30kg/亩;
S2:将S1中处理后的种植地静置10天,再次进行二次翻耕,且翻耕深度为40cm,并在二次翻耕前,在种植地表面均匀放置微生物肥,能够在二次翻耕时,将微生物肥掩埋至土壤内,以便微生物肥能够更好地生存,完成后,备用;
S3:再次选取主干径为3cm且根须旺盛无病虫害的优质茶树进行种植,在种植前,需将茶树置于营养液内进行浸泡12h,且浸泡温度为45摄氏度,能够有效补充茶树所需要的营养,从而使其后期更好的生长;
S4:将S3中处理后的茶树移至S2中处理的种植地旁边,且在移动过程中,需通过保护膜将茶树根部完全覆盖,并在保护膜内部喷涂生根液;
S5:对茶树进行种植,两颗茶树之间的间距需保持在1.5m,以保证茶树再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接收到阳光,还需在茶树根部放置适量的微生物肥,在种植完成后,对在其表面的土壤上浇注适量的水分,以供茶树根部吸收,然后利用扶树架将茶树固定,以避免其倾斜,从而影响生长;
S6:完成植树后,在植树后三个月内,需每隔10天在茶树根上方置入适量的微生物肥,以保证茶树根对营养的需求,完成后,即完成能够提高香气的茶树种植。
在S1中的改良材料为煤灰渣、土壤改良剂、天然有机物质的混合物料,且煤灰渣、土壤改良剂、天然有机物质的重量比为2:0.2:1。
在S2中的微生物肥为人粪、家禽粪、牛羊粪以及发酵剂的混合物,且人粪、家禽粪、牛羊粪以及发酵剂的重量比为2:2:2:0.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液,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有益生物菌群30份、有机肽16份、硝酸铵8份、微量元素8份、磷酸二氢钾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液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选取搅拌器,并将有益生物菌群、有机肽、硝酸铵、微量元素以及磷酸二氢钾置入搅拌器内,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10 min后,再次向其中添加适量的水分,静置30min后,再次进行混合搅拌8min,完成后取出,待其温度恢复至常温后,即得到营养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海拔在500-800m且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200mm的土壤为茶树的种植地,并对种植地进行翻耕,且翻耕的深度为20-30cm,在翻耕的过程中,需在种植地内均匀播撒改良材料,且改良材料的用量为20-30kg/亩;
S2:将S1中处理后的种植地静置5-10天,再次进行二次翻耕,且翻耕深度为30-40cm,并在二次翻耕前,在种植地表面均匀放置微生物肥,能够在二次翻耕时,将微生物肥掩埋至土壤内,以便微生物肥能够更好地生存,完成后,备用;
S3:再次选取主干径为1-3cm且根须旺盛无病虫害的优质茶树进行种植,在种植前,需将茶树置于营养液内进行浸泡8-12h,且浸泡温度为35-45摄氏度,能够有效补充茶树所需要的营养,从而使其后期更好的生长;
S4:将S3中处理后的茶树移至S2中处理的种植地旁边,且在移动过程中,需通过保护膜将茶树根部完全覆盖,并在保护膜内部喷涂生根液;
S5:对茶树进行种植,两颗茶树之间的间距需保持在1.2-1.5m,以保证茶树再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接收到阳光,还需在茶树根部放置适量的微生物肥,在种植完成后,对在其表面的土壤上浇注适量的水分,以供茶树根部吸收,然后利用扶树架将茶树固定,以避免其倾斜,从而影响生长;
S6:完成植树后,在植树后三个月内,需每隔10天在茶树根上方置入适量的微生物肥,以保证茶树根对营养的需求,完成后,即完成能够提高香气的茶树种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中的改良材料为煤灰渣、土壤改良剂、天然有机物质的混合物料,且煤灰渣、土壤改良剂、天然有机物质的重量比为2: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2中的微生物肥为人粪、家禽粪、牛羊粪以及发酵剂的混合物,且人粪、家禽粪、牛羊粪以及发酵剂的重量比为2:2:2:0.1。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液,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有益生物菌群20-30份、有机肽10-16份、硝酸铵5-8份、微量元素5-8份、磷酸二氢钾5-8份。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营养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选取搅拌器,并将有益生物菌群、有机肽、硝酸铵、微量元素以及磷酸二氢钾置入搅拌器内,在50-6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5-10 min后,再次向其中添加适量的水分,静置20-30min后,再次进行混合搅拌5-8min,完成后取出,待其温度恢复至常温后,即得到营养液。
CN201711277411.5A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 Pending CN1079692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7411.5A CN107969277A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7411.5A CN107969277A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9277A true CN107969277A (zh) 2018-05-01

Family

ID=62009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7411.5A Pending CN107969277A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927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7358A (zh) * 2018-10-10 2019-02-01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桃花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提高产量的仲香蜜桃种植方法
CN110741863A (zh) * 2019-10-16 2020-02-04 孔晓君 一种提高茶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7422A (zh) * 2014-04-25 2014-07-30 广西罗城新科双全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树的种植方法
CN105359925A (zh) * 2015-12-11 2016-03-02 黄山市徽州区浮溪人家茶业有限公司 提高老茶树移植成活率的方法
CN105684805A (zh) * 2016-01-18 2016-06-22 吕文玲 一种茶树的种植方法
CN106034957A (zh) * 2016-07-15 2016-10-26 四川省乐山市圣之叶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茶树的种植方法
CN106538332A (zh) * 2016-11-01 2017-03-29 张运初 一种油茶树的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7422A (zh) * 2014-04-25 2014-07-30 广西罗城新科双全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树的种植方法
CN105359925A (zh) * 2015-12-11 2016-03-02 黄山市徽州区浮溪人家茶业有限公司 提高老茶树移植成活率的方法
CN105684805A (zh) * 2016-01-18 2016-06-22 吕文玲 一种茶树的种植方法
CN106034957A (zh) * 2016-07-15 2016-10-26 四川省乐山市圣之叶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茶树的种植方法
CN106538332A (zh) * 2016-11-01 2017-03-29 张运初 一种油茶树的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万书波主编: "《田园作物》", 31 October 2013,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廖润华主编: "《环境治理功能材料》", 30 April 2017,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高祥斌主编: "《园林绿地建植与养护》", 31 January 2014, 重庆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7358A (zh) * 2018-10-10 2019-02-01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桃花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提高产量的仲香蜜桃种植方法
CN110741863A (zh) * 2019-10-16 2020-02-04 孔晓君 一种提高茶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4483B (zh) 一种荷包牡丹的营养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5654A (zh) 一种百香果种植方法
CN107484512A (zh) 一种富硒菊花的栽培方法
CN104170632B (zh) 一种培育半红树植物海芒果优质插穗的方法
CN102643146A (zh) 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4699A (zh) 一种生菜种植方法
CN105766327A (zh) 一种油茶栽培方法
CN108713467A (zh) 一种有机水稻种植方法
CN106561364A (zh) 一种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07750867A (zh) 一种富硒菜心的种植方法
CN107155595A (zh) 一种大棚辣椒的种植方法
CN107986825A (zh) 一种茶叶种植用土壤改良方法
CN105265151A (zh) 一种耐寒性沃桔幼苗的培育方法
CN107969277A (zh) 一种能够提高存活率的茶树种植工艺
CN111264271A (zh) 一种富硒油茶的种植方法
CN106134688A (zh) 一种非洲冰草的培育方法及销售方法
CN107258267A (zh) 一种大棚黄瓜的种植方法
CN105724212A (zh) 有机石斛仿野生种植方法
Akparobi Effect of farmyard manure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Amaranthus cruentus
CN108541497A (zh) 一种云南红豆杉的实生苗育苗方法
CN107960283A (zh) 一种龙脊辣椒的培育方法
CN107211820A (zh) 一种提高产量的翠冠梨扦插栽培方法
CN106954443A (zh) 一种新型的天麻种植方法
CN104025958A (zh) 一种有机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05684819A (zh) 一种新的核桃育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