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7582A - 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7582A
CN107967582A CN201610914728.4A CN201610914728A CN107967582A CN 107967582 A CN107967582 A CN 107967582A CN 201610914728 A CN201610914728 A CN 201610914728A CN 107967582 A CN107967582 A CN 107967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arameter value
variable
technical parameter
b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147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7582B (zh
Inventor
李忠民
韦琛
曲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nd New Softwar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nd New Softwar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nd New Softwar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nd New Softwar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147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7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7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7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7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7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06Q10/0875Itemisation or classification of parts, supplies or services, e.g. bill of material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Fina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中首先将销售参数转换成部件技术参数,再由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出各部件的属性信息,即确定了各节点,从而生成了物料清单结构。

Description

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产品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制造业已经逐步从先前的批量产品生产转向定制化产品制造,对于复杂定制化产品的设计及制造,BOM(Bill of Materials,物料清单)的生成是制造业的一大挑战,BOM是描述需要生产的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技术文件。它表明了产品的总装件、分装件、组件、部件、零件、直到原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所需的数量。
对于企业来讲,接收到的产品的订单中都是产品的销售参数,以电梯为例,销售参数可以包括电梯的种类,例如乘客电梯、载货电梯、病床电梯、自动扶梯等等;电梯额定载重,例如100kg、800kg等等。如何将销售参数转换为物料清单是制造业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将销售参数转换为物料清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所述物料清单结构是以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为根节点,以所述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包含关系以及各部件与各零件之间的组成关系为阶度,以所述产品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为节点的树状结构,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包括:
从用户导入的各销售参数值中,确定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名称信息相匹配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
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
依据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确定所述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
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子部件的属性信息,各部件的子节点为相应的子部件;
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零件的属性信息;
依据所述整体属性信息、所述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包含关系以及各部件与各零件之间的组成关系、所述产品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
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是以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为根节点,以所述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包含关系以及各部件与各零件之间的组成关系为阶度,以所述产品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为节点的树状结构,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从用户导入的各销售参数值中,确定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名称信息相匹配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依据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确定所述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子部件的属性信息,各部件的子节点为相应的子部件;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零件的属性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整体属性信息、所述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包含关系以及各部件与各零件之间的组成关系、所述产品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该方法中首先将销售参数转换成部件技术参数,再由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出各部件的属性信息,即确定了各节点,从而生成了物料清单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的物料清单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各销售参数的范围与部件技术参数值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生成方法中的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子部件的属性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赋值转换规则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参数区域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间变量区域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标判断区域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新CAD模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定义窗口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参数区域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参数范围窗口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各个新增加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设置范围后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加变量窗口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量赋值窗口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填入范围后的中间变量赋值区域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部件的选配表格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建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任务创建窗口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图19所示方法生成的物料清单结构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中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零件的属性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物料清单结构是以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为根节点,以所述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包含关系以及各部件与各零件之间的组成关系为阶度,以所述产品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为节点的树状结构。
树状结构中,叶节点是指没有子节点的节点;非叶节点是指有子节点的节点,根节点是指没有父节点的节点,为树的源头,阶度是指树状结构的第几代,根节点为第一代,为第一阶度,依次类推。
下面以电梯为例,对树状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的物料清单结构的示意图,第一阶度1可以为电梯的整体型号,此处以第一阶度1为电梯为例。电梯可以包括机房部分、井道及底坑部分、轿厢部分和层站部分(机房部分、井道及底坑部分、轿厢部分和层站部分为树状结构的第二阶度2),其中机房部分包括控制柜、曳引机(控制柜、曳引机属于机房部分的子节点,且为树状结构的第三阶度3);井道及底坑部分包括导轨、缓冲器(导轨、缓冲器属于井道及底坑部分的子节点,且为树状结构的第三阶度3);轿厢部分包括轿厢、导靴(轿厢、导靴属于轿厢的子节点,且为树状结构的第三阶度3);层站部分包括层门地坎、门锁装置(层门地坎、门锁装置属于层战部分的子节点,且为树状结构的第三阶度3);曳引机包括导向轮(导向轮属于曳引机的子节点,且为树状结构的第四阶度4);轿厢包括随行电缆以及门机装置(随行电缆以及门机装置属于轿厢的子节点,且为树状结构的第四阶度4);层门地坎和门锁装置都包括层门(层门为层门地坎和门锁装置的子节点,且为树状结构的第四阶度4)。
其中,电梯的属性信息、机房部分的属性信息、井道及底坑部分的属性信息、轿厢部分的属性信息、层站部分的属性信息、控制柜的属性信息、曳引机的属性信息、限速器的属性信息、极限开关的属性信息、导轨的属性信息、缓冲器的属性信息、轿厢的属性信息、导靴的属性信息、安全钳的属性信息、轿厢的属性信息、导靴的属性信息、安全钳的属性信息、层门地坎的属性信息、门锁装置的属性信息、门套的属性信息、楼层指示的属性信息、召唤装置的属性信息、导向轮的属性信息、电缆的属性信息、门机装置的属性信息、层门的属性信息都可以称为电梯的节点。属性信息可以包括材料、颜色、型号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部件和零件进行如下定义:部件,是机械的一部分,由若干装配在一起的零件所组成。零件,指机械中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是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单元。其制造过程一般不需要装配工序。如轴套、轴瓦、螺母、曲轴、叶片、齿轮、凸轮、连杆体、连杆头等。
各个部件之间可以有包含关系,例如机房部分包括控制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S101:从用户导入的各销售参数值中,确定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名称信息相匹配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
可以理解的是,在订单合同中有很多销售参数值,但是在确定物料清单结构的各个节点时,并不是需要所有的销售参数值,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预先设置确定物料清单结构的各个节点所需要的销售参数的名称信息。然后,可以将用户导入的各销售参数值相应的名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名称信息相匹配,将名称信息相匹配的销售参数值作为上述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
步骤S102: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
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各销售参数的范围与部件技术参数值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包括参数名称区域、条件区域以及公式/值区域。
参数名称区域记录有为部件技术参数值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
条件区域为各销售参数的范围的定义区域,例如当销售参数DL的范围为[250,630],销售参数V的范围为[0.25,1.0],销售参数R的范围为[0,45],销售参数MACHTYPEsec为GENM1.5TGP或GENM1.5GGP时,部件技术参数值为3。当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为CSB,且对应的销售参数DL的范围为[250,630]时,则部件技术参数值为BRUGCH32。当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为CARWTSTD,且对应的销售参数DL为250、320、400、450、550、630时,部件技术参数值依次分别为500、520、540、560、580、600。
可以依据预先设置的如图3所示的各销售参数的范围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出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
这样就完成了销售参数向技术参数的转换。
步骤S103:依据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确定所述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
可以预先设置部件技术参数值与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的对应关系,依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出该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
步骤S104: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子部件的属性信息,各部件的子节点为相应的子部件。
步骤S105: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零件的属性信息。
步骤S106:依据所述整体属性信息、所述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包含关系以及各部件与各零件之间的组成关系、所述产品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该方法中首先将销售参数转换成部件技术参数,再由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出各部件的属性信息,由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出各零件的属性信息,即确定了各节点,从而生成了物料清单结构。
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生成方法中的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子部件的属性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依据预先存储的选配规则标识相应的选配规则信息,确定各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相应的选配规则信息,所述选配规则信息包括部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以及中间变量转换规则信息。
步骤S402:依据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出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
步骤S403: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变量转换规则信息,将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转换为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以图2为例,假设部件为曳引机,则步骤S403是将曳引机的部件技术参数值转换为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中间变量转换规则信息的设置方式也可以如图3所示,此时图3中示出的为曳引机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与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的对应关系,也可以如图5所示的代码赋值转换规则的示意图。即中间变量转换规则信息可以是以表格的形式设置的,也可以是以代码的形式设置的。
步骤S404: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每一部件都对应一选配表格,即选配规则信息存储在选配表格,不同的部件对应的选配表格不同。选配表格包括主参数区域。
其中,主参数区域,用于定义并记录其所属部件所需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
此时,上述依据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出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包括: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筛选出与各部件相应的主参数区域中预先存储的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相同的部件技术参数值。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参数区域的示意图。
主参数区域包括参数名称、参数描述、单位、取值范围。
参数名称为部件技术参数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参数描述为部件技术参数名称相应的属性描述信息;单位为部件技术参数名称相应的单位;取值范围为部件技术参数名称相应取值范围。
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以包括参数名称、参数描述、单位以及取值范围。
从图6中可以看出,还可以通过点击主参数区域的某一位置,展示的菜单61,再通过点击菜单61,可以实现在主参数区域增加参数行、插入参数行、删除参数行、增加参数、设置参数范围等等。
选配表格还包括中间变量区域以及中间变量赋值区域,其中,中间变量区域,用于定义该部件在选配子部件时,所需要的变量,即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中间变量赋值区域,用于定义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部件技术参数值的对应关系。所述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变量转换规则信息,将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转换为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包括:
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变量赋值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各部件技术参数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各部件相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对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所述中间变量区域用于定义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仍以图2为例,假设一选配表格对应的部件为机房部分,则机房部分的子部件为控制柜和曳引机,中间变量区域定义并记录的是机房部分在选配子部件,即控制柜和曳引机这两个部件,所需要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间变量区域的示意图。
中间变量区域包括参数名称、参数描述、单位以及取值范围。
其中参数名称是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参数描述是对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描述;单位是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单位,取值范围是指中间技术参数变量的取值范围。
可以预先定义部件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例如,将音频电缆这一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定义为ADCB,即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ADCB就表示音频电缆,ADCB这一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参数描述为音频电缆。中间变量区域还可以定义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取值范围,例如定义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ADCB的取值范围为[LOCAL,NA]。
从图7中可以看出,还可以通过点击中间变量区域的某一位置,展示菜单71,通过菜单71可以在中间变量区域中增加参数行、插入参数行、删除参数行、增加参数、设置参数范围等等。
图3还可以为中间变量赋值区域的示意图。当为第一阶度时,图3为销售技术参数值与部件技术参数值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当为第二阶度、第三阶度,……时,图3为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部件技术参数值的对应关系示意图。此时参数名称区域记录有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例如RN、CSB等等,条件区域用于记录部件技术参数值或部件技术参数的范围,公式/值用于记录当满足条件区域所示的部件技术参数值或部件技术参数的范围时,相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值为多少。
部件的选配表格还可以包括子件选配区域,其中,子件选配区域,用于定义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与子部件的属性信息的对应关系,上述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包括:
依据各部件相应的子件选配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中,确定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
在子件选配区域中可以通过X选配表、Y选配表和/或XY选配表,设置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与属性信息的对应关系。下面以S1001、S1002、S1133、S1060、S1005分别作为5个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以PN作为子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以一串字符表示子部件相应的属性信息,例如330048035、330048036等等。
表1 X选配表
S1002 S1001 S1133 PN
1 1250 Luxurious 330048035
1.5 1000 General 330048036
通过X选配表选配子部件的属性信息时,各部件的不同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可选配到不同的属性信息。如表1所示,当S1002值为1,S1001值为1250,S1133值为luxurious时,选配的子部件(PN)的属性信息为330048035,当S1002值为1.5,S1001值为1000,S1133值为General时,选配的子部件(PN)的属性信息为330048036。
表2 Y选配表
通过Y选配表选配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时,各部件的相同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可选配到不同的属性信息。如表2所示,当S1002值为1,S1001值为1250,S1133值为luxurious时,选配的子部件(PN)的属性信息为330048035和330048037,当S1002值为1.5,S1001值为1000,S1133值为General时,选配的子部件(PN)的属性信息为330048036和330048038。
表3 XY选配表
当选配逻辑复杂,使用的各部件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较多,使用X选配表或Y选配表都会增加大量的工作,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可以使用XY选配表简化选配逻辑,由于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交叉配对,可以大大减少表格的维护工作量。
当S1002值为1,S1001值为1000,S1133值为General,S1060值为K200,S1005值为Domestic时,选配的子部件(PN)的属性信息为330048034,当S1002值为1.5,S1001值为1000,S1133值为luxurious,S1060值为K200或K300,S1005值为Imported时,选配的子部件(PN)的属性信息为330048037。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在子件选配区域中设置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包括:检测到在所述子件选配区域中执行增加选配表操作时,展示选配表种类菜单,所述选配表种类菜单包括X选配表,和/或,Y选配表,和/或,XY选配表;接收用户在所述选配表种类菜单中确定的目的选配表,所述目的选配表为X选配表或Y选配表或XY选配表;在所述子件选配区域显示所述目的选配表;接收用户在所述目的选配表输入的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和与其对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
用户可以点击子件选配区域需要增加选配表的一行,就会显示一菜单,菜单上展示有增加选配表,用户点击增加选配表后,就是执行增加选配表操作。
在添加目的选配表之后,用户还可以在子件选配区域显示的目的选配表中输入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和其对应的属性信息,如表1、表2或表3中的内容。
选配表格还包括:标题区域,标题区域可以定义有选配表格的选配规则标识。
选配表格还可以包括非标判断区域,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判断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是否与各部件相应的非标判断区域中预先设置的非标技术参数信息相匹配;将相匹配的部件确定为非标部件。
或,判断各部件相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是否与各部件相应的非标判断区域中预先设置的非标技术参数信息相匹配;将相匹配的部件确定为非标部件。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非标判断区域,请参阅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标判断区域的示意图。
非标判断区域包括:ID,为非标判断条件的标识。
条件,用于记录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部件技术参数非标准值的对应关系,或,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部件技术参数非标准范围的对应关系,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中间部件技术参数非标准值的对应关系,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中间部件技术参数非标准范围的对应关系。
从图8中可以看出,非标判断区域包括多个非标判断规则行,第一个非标判断规则行为: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或中间技术参数变量)为MACHEAT,其对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或中间技术参数值)为YES;第二个非标判断规则行为: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或中间技术参数变量)为TEMP,其对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或中间技术参数值)为OTHERS;第三个非标判断规则行为: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或中间技术参数变量)为STEPW,其对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或中间技术参数值)为600;第四个非标判断规则行为CONTRYsec,其对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或中间技术参数值)为ECB;第五个非标判断规则行为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或中间技术参数变量)为COPTYPE,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或中间技术参数值)为COP8_P,在限制描述内输入非标描述为“COP8-P”型号非标。
限制描述,用于对非标判断条件的限制描述。
非标判断区域设置有增加限制条件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限制条件按钮指令时,在所述非标判断区域中增加一非标判断规则编辑行;接收用户在所述非标判断规则编辑行中输入的非标信息,并存储。
如图8所示,在点击非标判断区域任一位置时,可以展示菜单81,菜单81展示有增加限制条件按钮、删除限制条件按钮等等。
选配表格还可以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更新CAD模型方法,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901:获取各部件相应的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中存储的部件的模型信息。
所述模型信息包括:CAD模型名称、部件的各属性变量,以及与各属性变量对应的属性值,所述属性值为部件技术参数值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可以理解的是,在最初设置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中的模型信息时,并不知道部件的具体的属性值,但是可以设置部件的各属性变量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对应关系,当主参数区域筛选出部件技术参数值,或由中间赋值区域得到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后,就能够得知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具体值以及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具体值了。从而就知道部件的各属性变量相应的值了。
属性变量可以为尺寸信息、陈列的变化规则信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请参阅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的示意图。
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包括:属性1001、尺寸1002、特征1003、子件状态1004,其中:
属性1001,用于设置部件各属性变量与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对应关系。
如图10所示,部件的属性变量A对应部件技术参数变量1,部件的属性变量B对应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2,图10只是举例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部件的属性变量的类型造成限定,部件可能包括多个属性变量,此时就需要写出属性变量与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对应的关系,当然部件的属性变量还可以与常量相对应。
尺寸1002,用于设置部件各属性变量与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对应关系。
如图10所示,部件的长度变量对应部件技术参数变量3,部件的宽度变量对应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4,图10只是举例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部件的尺寸所包含的参数的类型进行限定,部件可能包括多个尺寸,例如深度变量等等,此时就需要写出深度变量与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对应的关系,当然部件的长度、宽度或深度还可以与常量相对应。
特征1003,用于设置CAD模型中部件的折弯、打孔、拉伸等特征。可以通过设置部件的弯折程度变量、拉伸程度变量与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对应关系。图10只是举例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部件的特征所包含的参数的类型进行限定,部件可能包括多个特征,例如打孔变量等等,此时就需要写出打孔变量与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对应的关系,当然部件的弯折程度变量、拉伸程度变量或打孔变量还可以与常量相对应。
子件状态1004,用于设置CAD模型中部件与子部件的装配关系。即描述哪些子件需要装配到部件中。
如图10所示,部件的子部件A变量对应的值为NO,说明部件中是不装配该子部件A的。部件的子部件B变量对应的值为YES,说明部件中是需要装配子部件B的。当然,部件的子部件还可以包括子部件C、子部件D,部件的子部件变量还可以对应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图10是针对部件的选配表格中的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而言的,也可以适用于零件的选配表格中的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对于零件而言,将图10中的“部件”改为“零件”,将子件状态部分的内容清空,即为零件的选配表格中的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
步骤S902:从预先存储的CAD模型名称对应的模型文件中,确定各部件对应的模型文件。
模型文件包括相应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例如尺寸的技术参数变量。
具体的,可以依据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中的模型文件名中获得各模型文件的CAD模型名称。
步骤S903:将各部件相应的各属性变量对应的属性值,赋值给相应的模型文件中的相应的属性变量。
可以将CAD语句中的尺寸赋值给相应的模型文件,具体的,是将CAD语句中的尺寸赋值给相应模型文件中的尺寸相关的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步骤S904:依据赋值后的各模型文件更新预先设置的产品模型中相应部件。
选配表格中的主参数区域还可以设置有增加参数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参数按钮指令时,显示参数定义窗口,所述参数定义窗口展示有预先设置的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接收用户在所述参数定义窗口展示的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中,确定的目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在所述主参数区域中显示所述目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参数定义窗口,请参阅图11所示的参数定义窗口的示意图。
在主参数区域点击右键,可以显示菜单,菜单中可以展示有增加参数按钮,当用户点击“增加参数”按钮,具体详见图6,则可以弹出如图11所示的参数定义窗口。
参数定义窗口展示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是预先定义好的。用户可以直接从浏览窗口1101中查找需要添加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对于各部件而言),或者销售参数的名称信息(对于根节点而言);当用户只模糊记得需要增加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的部分字符时,可以在模糊搜索区域1102输入部分字符,点击查询后,可以在浏览窗口1101显示出包含该部分字符的所有部件技术参数名称。
假设用户在浏览窗口1101的复选框区域1101中勾选CD、CW、COPTYPE、DL、OP、COMPY等部件技术参数名称(或销售参数名称)后,会在主参数区域中显示这些部件技术参数名称,如图12所示的主参数区域的显示示意图。
可以理解的是,在主参数区域中新增加部件技术参数名称后,如图12所示,还可以对新增加的每一部件技术参数设置范围。
部件的主参数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范围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确定待增加参数范围的目的行;接收到在所述目的行点击所述增加参数范围按钮指令时,显示编辑参数范围窗口;接收用户在所述参数定义窗口输入的范围,并在所述目标行中显示所述范围,并存储所述目标行中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与所述目标行中的范围的对应关系。
可以点击图12中需要增加参数范围的目的行,此时会显示一菜单,菜单中显示有增加参数范围按钮,如图6所示菜单61中的“增加范围”按钮。
编辑参数范围窗口如图13所示,用户可以在编辑参数范围窗口中的补充范围131中输入部件技术参数名称的范围,也可以从参数范围选择窗口中的选择范围区域132中选择所需的范围,如图13所示,选中了13个值,说明该部件技术参数名称相应的范围可以为13个部件技术参数值中的任一一个。预览区域133可以展示用户选中或输入的范围。
采用上述方法对各个新增加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并设置范围后,主参数区域如图14所示。
部件中的中间变量区域设置有增加变量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变量按钮指令时,显示增加变量窗口;接收用户在所述增加变量窗口中输入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并在所述中间变量区域中显示所述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点击中间变量区域的某一位置,则展示一菜单,详见图7所示的菜单71,菜单包括增加变量按钮,菜单71中的“增加参数行”按钮,即为增加变量按钮。增加变量窗口如图15所示,用户可以通过复选框选择需要增加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例如选择TC,TW记录后,在中间变量区域就会出现变量赋值行,如图7所示,ID为4和5的变量赋值行。
中间变量赋值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赋值”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参数赋值按钮指令时,显示变量赋值窗口,所述变量赋值窗口展示有所述中间变量区域定义的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接收用户在所述变量赋值窗口确定的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在所述中间变量赋值区域显示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条件区域、与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区域;接收用户在所述条件区域输入的与所述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范围;接收用户在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区域输入的,与所述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范围相应的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如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量赋值窗口的示意图。变量赋值窗口中展示有用户在中间变量区域定义的变量,例如TC和TW。
接收用户在所述变量赋值窗口确定的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在所述中间变量赋值区域显示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条件区域、与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目的部件技术参数值区域。
图3还可以为中间变量赋值区域,此时TW以及TC为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接收用户在所述条件区域输入的目的部件技术参数的范围。
接收用户在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区域输入的,与各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的范围相应的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请参阅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填入范围后的中间变量赋值区域的示意图。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部件的选配表格,请参阅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部件的选配表格示意图,选配表格包括功能菜单区域181、标题区域182、非标规则区域183、主参数区域184、中间变量区域185、中间变量赋值区域186、子件选配区域187以及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188。
图18中只示出了一种各区域的布置关系,但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各个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任何与各个区域功能相同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用户完成选配表格中各个区域的定义后,为了判断自己定义的逻辑的准确性,还可以进行测试,此时可以点击选配表格中的功能菜单区域181中的创建测试任务按钮。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中的创建测试方法如图1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901:接收到点击所述功能菜单区域展示的创建测试任务按钮指令时,显示测试任务创建窗口。
请参阅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任务创建窗口的示意图。
若测试任务为销售参数转部件技术参数的测试任务,则用户在测试任务创建窗口中输入的参数为销售参数;若测试任务为部件或零件,则用户在测试任务窗口中输入的参数为部件技术参数或零件技术参数。下面以测试任务为部件技术参数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用户共输入了19个部件技术参数。
步骤S1902:接收用户在所述测试任务创建窗口输入的测试部件技术参数值。
步骤S1903:依据所述测试部件技术参数值,获得以当前部件为祖先节点的各阶度的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以及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并依据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依据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的零件的属性信息。
步骤S1904:以所述当前部件为祖先节点的各阶度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生成待测试的物料清单结构。
如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图19所示方法生成的物料清单结构的示意图。
用户可以依据生成的物料清单结构,判断逻辑是否正确。
以上是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中部件的属性信息的获取方法,和部件相应选配表格的调用方式,下面详细描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中零件的属性信息的获取方法,以及零件的选配表格的调用方式。其中,零件与部件的选配表格均可以包括:主参数区域、中间变量区域、中间变量赋值区域、非标判断区域、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部件的这些区域与零件相应的区域的功能相同,只是对于部件而言都是部件相应的技术参数,对于零件而言,都是零件相应的技术参数,所以下面在对零件的描述可以参见部件相应部分的解释和图,在此就不在赘述了。部件的选配表格包括子件选配区域,由于零件已经是最小的基本单元,所以零件的选配表格不包括子件选配区域,零件的选配表格包括零件属性配置区域,可以理解的是,零件的父节点,可以依据子件选配区域,确定出零件的属性信息,而零件的零件属性配置区域,则是选择一些更为细节的属性信息,例如颜色、重量等等。
请参阅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中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零件的属性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2201:依据预先存储的选配规则标识相应的选配规则信息,确定各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相应的选配规则信息,所述选配规则信息包括零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以及零件属性配置信息。
步骤S2202: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出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
步骤S2203: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属性配置信息,将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转换为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
步骤S2204:依据各零件相应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各零件相应的属性信息。
零件的选配规则信息存储在选配表格中,所述选配表格包括主参数区域,所述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出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包括: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筛选出与各零件相应的主参数区域中预先存储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相同的零件技术参数值。
零件的选配表格还可以包括中间变量区域以及中间变量赋值区域,所述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属性配置信息,将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转换为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包括:
依据各零件相应的中间变量赋值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与各零件技术参数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各零件相应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对应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所述中间变量区域用于定义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
零件的选配表格包括零件属性配置区域,所述依据各零件相应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各零件相应的属性信息包括:
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属性配置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相应的零件的属性信息中,确定各零件相应的属性信息。
零件的选配表格包括非标判断区域,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判断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是否与各零件相应的非标判断区域中预先设置的非标技术参数信息相匹配;将相匹配的零件确定为非标零件。
零件的非标判断区域设置有增加限制条件按钮,在所述非标判断区域中设置非标技术参数信息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限制条件按钮指令时,在所述非标判断区域中增加一非标判断规则编辑行;接收用户在所述非标判断规则编辑行中输入的非标技术参数信息,并存储。
零件的选配表格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零件相应的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中存储的零件的模型信息,所述模型信息包括:CAD模型名称、零件的各属性变量,以及与各属性变量对应的属性值,所述属性值为零件技术参数值或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从预先存储的CAD模型名称信息对应的模型文件中,确定各零件对应的模型文件;将各零件相应的各属性变量对应的属性值,赋值给相应的模型文件中的相应的属性变量;依据赋值后的各模型文件更新预先设置的产品模型中相应零件。
零件的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可以参见对图10的描述,将对图10描述中的“部件”改成“零件”即为对零件的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的描述。
零件的主参数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参数按钮指令时,显示参数定义窗口,所述参数定义窗口展示有预先设置的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接收用户在所述参数定义窗口展示的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中,确定的目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在所述主参数区域中显示所述目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
零件的主参数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范围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确定待增加参数范围的目的行;接收到在所述目的行点击所述增加参数范围按钮指令时,显示编辑参数范围窗口;接收用户在所述参数定义窗口输入的范围,并在所述目标行中显示所述范围,并存储所述目标行中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与所述目标行中的范围的对应关系。
零件的中间变量区域设置有增加变量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变量按钮指令时,显示增加变量窗口;接收用户在所述增加变量窗口中输入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并在所述中间变量区域中显示所述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
零件的中间变量赋值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赋值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参数赋值按钮指令时,显示变量赋值窗口,所述变量赋值窗口展示有所述中间变量区域定义的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接收用户在所述变量赋值窗口确定的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在所述中间变量赋值区域显示所述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与所述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条件区域、与所述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区域;接收用户在所述条件区域输入的与所述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的范围;接收用户在所述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区域输入的,与所述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的范围相应的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
请参阅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2301、第二确定模块2302、第三确定模块2303、第四确定模块2304、第五确定模块2305以及生成模块2306,其中:
第一确定模块2301,用于从用户导入的各销售参数值中,确定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名称信息相匹配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
第二确定模块2302,用于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
第三确定模块2303,用于依据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确定所述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
第四确定模块2304,用于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子部件的属性信息,各部件的子节点为相应的子部件。
第五确定模块2305,用于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零件的属性信息。
生成模块2306,用于依据所述整体属性信息、所述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包含关系以及各部件与各零件之间的组成关系、所述产品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
可选的,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依据预先存储的选配规则标识相应的选配规则信息,确定各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相应的选配规则信息,所述选配规则信息包括部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以及中间变量转换规则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出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变量转换规则信息,将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转换为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
可选的,选配规则信息存储在选配表格中,所述选配表格包括主参数区域,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筛选出与各部件相应的主参数区域中预先存储的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相同的部件技术参数值。
可选的,选配表格包括中间变量区域以及中间变量赋值区域,第一转换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变量赋值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各部件技术参数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各部件相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对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所述中间变量区域用于定义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可选的,选配表格包括子件选配区域,第三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各部件相应的子件选配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中,确定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
可选的,还可以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检测到在所述子件选配区域中执行增加选配表操作时,展示选配表种类菜单,所述选配表种类菜单包括X选配表,和/或,Y选配表,和/或,XY选配表;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选配表种类菜单中确定的目的选配表,所述目的选配表为X选配表或Y选配表或XY选配表;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子件选配区域显示所述目的选配表。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目的选配表输入的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和与其对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
可选的,选配表格包括非标判断区域,还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是否与各部件相应的非标判断区域中预先设置的非标技术参数信息相匹配;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将相匹配的部件确定为非标部件。
可选的,选配表格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部件相应的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中存储的部件的模型信息,所述模型信息包括:CAD模型名称、部件的各属性变量,以及与各属性变量对应的属性值,所述属性值为部件技术参数值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从预先存储的CAD模型名称对应的模型文件中,确定各部件对应的模型文件;
赋值模块,用于将各部件相应的各属性变量对应的属性值,赋值给相应的模型文件中的相应的属性变量;
更新模块,用于依据赋值后的各模型文件更新预先设置的产品模型中相应部件。
可选的,主参数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按钮,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参数按钮指令时,显示参数定义窗口,所述参数定义窗口展示有预先设置的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
第八确定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参数定义窗口展示的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中,确定的目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
第四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主参数区域中显示所述目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
可选的,主参数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范围按钮,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九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增加参数范围的目的行;
第五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到在所述目的行点击所述增加参数范围按钮指令时,显示编辑参数范围窗口;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参数定义窗口输入的范围,并在所述目标行中显示所述范围,并存储所述目标行中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与所述目标行中的范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中间变量区域设置有增加变量按钮,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六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变量按钮指令时,显示增加变量窗口;
第七显示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增加变量窗口中输入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并在所述中间变量区域中显示所述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可选的,中间变量赋值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赋值按钮,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八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参数赋值按钮指令时,显示变量赋值窗口,所述变量赋值窗口展示有所述中间变量区域定义的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变量赋值窗口确定的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第九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中间变量赋值区域显示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条件区域、与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区域;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条件区域输入的与所述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范围;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区域输入的,与所述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范围相应的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可选的,选配表格还包括:功能菜单区域,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十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到点击所述功能菜单区域展示的创建测试任务按钮指令时,显示测试任务创建窗口;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测试任务创建窗口输入的测试部件技术参数值;
获得属性信息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测试部件技术参数值,获得以当前部件为祖先节点的各阶度的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以及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并依据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依据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的零件的属性信息;
生成物料清单结构模块,用于以所述当前部件为祖先节点的各阶度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生成待测试的物料清单结构。
第五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依据预先存储的选配规则标识相应的选配规则信息,确定各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相应的选配规则信息,所述选配规则信息包括零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以及零件属性配置信息;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出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属性配置信息,将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转换为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各零件相应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各零件相应的属性信息。
其中,零件的选配规则信息存储在选配表格中,所述选配表格包括主参数区域,第五确定单元包括:
筛选子单元,用于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筛选出与各零件相应的主参数区域中预先存储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相同的零件技术参数值。
其中,零件的选配表格包括中间变量区域以及中间变量赋值区域,第二转换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各零件相应的中间变量赋值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与各零件技术参数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各零件相应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对应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所述中间变量区域用于定义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
其中,零件的选配表格包括零件属性配置区域,第六确定单元包括: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属性配置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相应的零件的属性信息中,确定各零件相应的属性信息。
其中,零件的选配表格包括非标判断区域,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是否与各零件相应的非标判断区域中预先设置的非标技术参数信息相匹配;
第十确定模块,用于将相匹配的零件确定为非标零件。
其中,零件的非标判断区域设置有增加限制条件按钮,还包括:
增加模块,用于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限制条件按钮指令时,在所述非标判断区域中增加一非标判断规则编辑行;
存储非标技术参数信息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非标判断规则编辑行中输入的非标技术参数信息,并存储。
其中,零件的选配表格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零件相应的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中存储的零件的模型信息,所述模型信息包括:CAD模型名称、零件的各属性变量,以及与各属性变量对应的属性值,所述属性值为零件技术参数值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第十一确定模块,用于从预先存储的CAD模型名称信息对应的模型文件中,确定各零件对应的模型文件;
第二赋值模块,用于将各零件相应的各属性变量对应的属性值,赋值给相应的模型文件中的相应的属性变量;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依据赋值后的各模型文件更新预先设置的产品模型中相应零件。
其中,零件的主参数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按钮,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还包括:
第十一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参数按钮指令时,显示参数定义窗口,所述参数定义窗口展示有预先设置的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
第十二确定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参数定义窗口展示的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中,确定的目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
第十二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主参数区域中显示所述目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
其中,零件的主参数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范围按钮,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还包括:
第十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增加参数范围的目的行;
第十三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到在所述目的行点击所述增加参数范围按钮指令时,显示编辑参数范围窗口;
第三存储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参数定义窗口输入的范围,并在所述目标行中显示所述范围,并存储所述目标行中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与所述目标行中的范围的对应关系。
中间变量区域设置有增加变量按钮,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包括:
第十四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变量按钮指令时,显示增加变量窗口;
第十五显示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增加变量窗口中输入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并在所述中间变量区域中显示所述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
其中,零件的中间变量赋值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赋值按钮,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包括:
第十六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参数赋值按钮指令时,显示变量赋值窗口,所述变量赋值窗口展示有所述中间变量区域定义的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
第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变量赋值窗口确定的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
第十七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中间变量赋值区域显示所述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与所述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条件区域、与所述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区域;
第七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条件区域输入的与所述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的范围;
第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区域输入的,与所述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的范围相应的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5)

1.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清单结构是以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为根节点,以所述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包含关系以及各部件与各零件之间的组成关系为阶度,以所述产品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为节点的树状结构,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包括:
从用户导入的各销售参数值中,确定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名称信息相匹配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
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
依据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确定所述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
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子部件的属性信息,各部件的子节点为相应的子部件;
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零件的属性信息;
依据所述整体属性信息、所述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包含关系以及各部件与各零件之间的组成关系、所述产品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子部件的属性信息包括:
依据预先存储的选配规则标识相应的选配规则信息,确定各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相应的选配规则信息,所述选配规则信息包括部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以及中间变量转换规则信息;
依据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出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
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变量转换规则信息,将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转换为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配规则信息存储在选配表格中,所述选配表格包括主参数区域,所述依据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出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包括:
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筛选出与各部件相应的主参数区域中预先存储的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相同的部件技术参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配表格包括中间变量区域以及中间变量赋值区域,所述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变量转换规则信息,将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转换为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包括:
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变量赋值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各部件技术参数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各部件相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对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所述中间变量区域用于定义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配表格包括子件选配区域,所述依据各部件相应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包括:
依据各部件相应的子件选配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中,确定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部件相应的子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子件选配区域中设置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相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包括:
检测到在所述子件选配区域中执行增加选配表操作时,展示选配表种类菜单,所述选配表种类菜单包括X选配表,和/或,Y选配表,和/或,XY选配表;
接收用户在所述选配表种类菜单中确定的目的选配表,所述目的选配表为X选配表或Y选配表或XY选配表;
在所述子件选配区域显示所述目的选配表;
接收用户在所述目的选配表输入的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和与其对应的子部件的属性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配表格包括非标判断区域,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判断各部件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值,是否与各部件相应的非标判断区域中预先设置的非标技术参数信息相匹配;
将相匹配的部件确定为非标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配表格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部件相应的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中存储的部件的模型信息,所述模型信息包括:CAD模型名称、部件的各属性变量,以及与各属性变量对应的属性值,所述属性值为部件技术参数值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从预先存储的CAD模型名称对应的模型文件中,确定各部件对应的模型文件;
将各部件相应的各属性变量对应的属性值,赋值给相应的模型文件中的相应的属性变量;
依据赋值后的各模型文件更新预先设置的产品模型中相应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参数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参数按钮指令时,显示参数定义窗口,所述参数定义窗口展示有预先设置的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
接收用户在所述参数定义窗口展示的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中,确定的目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
在所述主参数区域中显示所述目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的主参数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范围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确定待增加参数范围的目的行;
接收到在所述目的行点击所述增加参数范围按钮指令时,显示编辑参数范围窗口;
接收用户在所述参数定义窗口输入的范围,并在所述目标行中显示所述范围,并存储所述目标行中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与所述目标行中的范围的对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变量区域设置有增加变量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变量按钮指令时,显示增加变量窗口;
接收用户在所述增加变量窗口中输入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并在所述中间变量区域中显示所述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变量赋值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赋值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参数赋值按钮指令时,显示变量赋值窗口,所述变量赋值窗口展示有所述中间变量区域定义的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接收用户在所述变量赋值窗口确定的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
在所述中间变量赋值区域显示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与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条件区域、与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区域;
接收用户在所述条件区域输入的与所述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范围;
接收用户在所述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区域输入的,与所述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部件技术参数变量的范围相应的目的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配表格还包括:功能菜单区域,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功能菜单区域展示的创建测试任务按钮指令时,显示测试任务创建窗口;
接收用户在所述测试任务创建窗口输入的测试部件技术参数值;
依据所述测试部件技术参数值,获得以当前部件为祖先节点的各阶度的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以及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并依据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依据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的零件的属性信息;
以所述当前部件为祖先节点的各阶度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生成待测试的物料清单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零件的属性信息包括:
依据预先存储的选配规则标识相应的选配规则信息,确定各部件的选配规则标识相应的选配规则信息,所述选配规则信息包括零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以及零件属性配置信息;
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出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
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属性配置信息,将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转换为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
依据各零件相应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各零件相应的属性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配规则信息存储在选配表格中,所述选配表格包括主参数区域,所述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筛选规则信息,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出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包括:
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筛选出与各零件相应的主参数区域中预先存储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相同的零件技术参数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配表格包括中间变量区域以及中间变量赋值区域,所述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属性配置信息,将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转换为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包括:
依据各零件相应的中间变量赋值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与各零件技术参数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各零件相应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对应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所述中间变量区域用于定义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配表格包括零件属性配置区域,所述依据各零件相应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各零件相应的属性信息包括:
依据各零件相应的零件属性配置区域中预先设置的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相应的零件的属性信息中,确定各零件相应的属性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配表格包括非标判断区域,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判断各零件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值,是否与各零件相应的非标判断区域中预先设置的非标技术参数信息相匹配;
将相匹配的零件确定为非标零件。
19.根据权利要求7或18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标判断区域设置有增加限制条件按钮,在所述非标判断区域中设置非标技术参数信息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限制条件按钮指令时,在所述非标判断区域中增加一非标判断规则编辑行;
接收用户在所述非标判断规则编辑行中输入的非标技术参数信息,并存储。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配表格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零件相应的CAD模型驱动规则区域中存储的零件的模型信息,所述模型信息包括:CAD模型名称、零件的各属性变量,以及与各属性变量对应的属性值,所述属性值为零件技术参数值或中间部件技术参数值;
从预先存储的CAD模型名称信息对应的模型文件中,确定各零件对应的模型文件;
将各零件相应的各属性变量对应的属性值,赋值给相应的模型文件中的相应的属性变量;
依据赋值后的各模型文件更新预先设置的产品模型中相应零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参数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参数按钮指令时,显示参数定义窗口,所述参数定义窗口展示有预先设置的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
接收用户在所述参数定义窗口展示的各部件技术参数名称中,确定的目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
在所述主参数区域中显示所述目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的主参数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范围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确定待增加参数范围的目的行;
接收到在所述目的行点击所述增加参数范围按钮指令时,显示编辑参数范围窗口;
接收用户在所述参数定义窗口输入的范围,并在所述目标行中显示所述范围,并存储所述目标行中的零件技术参数名称与所述目标行中的范围的对应关系。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变量区域设置有增加变量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变量按钮指令时,显示增加变量窗口;
接收用户在所述增加变量窗口中输入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并在所述中间变量区域中显示所述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变量赋值区域设置有增加参数赋值按钮,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点击所述增加参数赋值按钮指令时,显示变量赋值窗口,所述变量赋值窗口展示有所述中间变量区域定义的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
接收用户在所述变量赋值窗口确定的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
在所述中间变量赋值区域显示所述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与所述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条件区域、与所述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区域;
接收用户在所述条件区域输入的与所述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的范围;
接收用户在所述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区域输入的,与所述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相应的零件技术参数变量的范围相应的目的中间零件技术参数值。
25.一种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清单结构是以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为根节点,以所述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包含关系以及各部件与各零件之间的组成关系为阶度,以所述产品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为节点的树状结构,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从用户导入的各销售参数值中,确定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名称信息相匹配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从预先存储的各销售参数的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依据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确定所述产品的整体属性信息;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部件的部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子部件的属性信息,各部件的子节点为相应的子部件;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从各待转换销售参数值所属范围相应的技术参数值中,确定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阶度的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依据所述物料清单结构中各零件的零件技术参数值确定相应零件的属性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整体属性信息、所述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包含关系以及各部件与各零件之间的组成关系、所述产品的各部件的属性信息以及各零件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
CN201610914728.4A 2016-10-20 2016-10-20 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967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14728.4A CN107967582B (zh) 2016-10-20 2016-10-20 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14728.4A CN107967582B (zh) 2016-10-20 2016-10-20 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7582A true CN107967582A (zh) 2018-04-27
CN107967582B CN107967582B (zh) 2020-11-06

Family

ID=61997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14728.4A Active CN107967582B (zh) 2016-10-20 2016-10-20 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758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5585A (zh) * 2018-06-05 2018-11-06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维模型装配体拆分去杂方法
CN109886623A (zh) * 2019-01-30 2019-06-14 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数据的组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21865A (zh) * 2020-01-09 2020-06-02 上海合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配方查询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02480A (zh) * 2023-06-07 2023-07-07 成都普朗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关联规则自建模型输出清单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4016A (zh) * 2010-12-13 2011-05-04 沈阳东大中新科技有限公司 以电子表格定义规则实现自动化产品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63533A (zh) * 2012-03-02 2012-09-12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料的特征和配置规则进行产品配置的bom实现方法
US8380588B2 (en) * 2010-01-14 2013-02-1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ide-by-side comparison of associations for multi-level bills of material
CN105809389A (zh) * 2016-02-22 2016-07-27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bom树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0588B2 (en) * 2010-01-14 2013-02-1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ide-by-side comparison of associations for multi-level bills of material
CN102044016A (zh) * 2010-12-13 2011-05-04 沈阳东大中新科技有限公司 以电子表格定义规则实现自动化产品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63533A (zh) * 2012-03-02 2012-09-12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料的特征和配置规则进行产品配置的bom实现方法
CN105809389A (zh) * 2016-02-22 2016-07-27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bom树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海贤: "基于产品平台的产品配置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5585A (zh) * 2018-06-05 2018-11-06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维模型装配体拆分去杂方法
CN109886623A (zh) * 2019-01-30 2019-06-14 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数据的组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21865A (zh) * 2020-01-09 2020-06-02 上海合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配方查询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02480A (zh) * 2023-06-07 2023-07-07 成都普朗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关联规则自建模型输出清单的方法和系统
CN116402480B (zh) * 2023-06-07 2023-09-19 成都普朗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关联规则自建模型输出清单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7582B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7582A (zh) 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2044016A (zh) 以电子表格定义规则实现自动化产品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74173A (zh) 三维典型机加工艺设计方法及装置
US2002010789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data with tree structure
US9335760B2 (en) Template framework for automated process routing
JP2007087216A (ja) 階層型辞書作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階層型辞書作成方法
CN106408435A (zh) 一种工艺编制系统和工艺编制方法
CN106529028A (zh) 一种工艺规程的自动生成方法
WO2008023655A1 (en) Production system creating system and production system creating method
JP5289300B2 (ja) 構造物の建設データ管理方法、建設データ管理装置および建設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CN105373659A (zh) 一种高速列车设计指标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Morshedzadeh et al. Managing virtual factory artifacts in the extended PLM context
JP2000202746A (ja) 製品部品表編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2999324B (zh) 一种Rete网络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US7853442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sign instruction support method and device
CN116204979A (zh) 一种复杂系统的产品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897515A (zh) 零件装配方法和装置
JP4988269B2 (ja) 生産体系作成システム、生産体系作成方法および生産体系作成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生産体系作成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WO2009081809A1 (ja) 統合化部品表作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統合化部品表作成方法
TWI646477B (zh) 應用探勘技術於操作人員排班的方法
Eigner Engineering 4.0—Implementation of the Digitalization of Engineering
Mandorli et al. A KBE system to manage the module configuration using the corporate knowledge
CN117252359A (zh) 一种基于数字主线的模型信息交互与集成分析方法
Jetchev et al. Model-based virtual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data control with PLM
Pullan DATA MINING APPROACH TO INTEGRAT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FORMATION IN PART DESIGN PHA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