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6441A - 尾管管串 - Google Patents

尾管管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6441A
CN107956441A CN201610898925.1A CN201610898925A CN107956441A CN 107956441 A CN107956441 A CN 107956441A CN 201610898925 A CN201610898925 A CN 201610898925A CN 107956441 A CN107956441 A CN 107956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tail pipe
pipe string
tail
flui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989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开华
张瑞
马兰荣
李夯
阮臣良
冯丽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8989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564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56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6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23/00Apparatus for displacing, setting, locking, releasing or removing tools, packers or the like in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23/04Apparatus for displacing, setting, locking, releasing or removing tools, packers or the like in boreholes or wells operated by fluid means, e.g. actuated by explos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管管串,其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构造有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上游端构造有第一流体出口,以及位于所述分流器下游的引鞋,在所述引鞋上构造有将所述尾管管串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流体入口,其中,所述尾管管串构造成在所述尾管管串下入井内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流体出口是打开的,并且在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所述流体入口之间的尾管管串的内部形成贯通的内部通道,流体能经所述内部通道从流体入口向第一流体出口流动。这种尾管管串能够快速下入到井中。

Description

尾管管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固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尾管管串。
背景技术
在尾管固井过程中,需要将尾管管串下入到裸井内。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在下入尾管管串的同时在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上向尾管管串内灌浆,以使该管串能顺利下入到井中。然而,这会导致尾管管串下入的过程非常缓慢,大大延长了作业时间,降低了作业效率。另外,从井口向管串内灌浆(灌注钻井液)还容易造成尾管粘卡现象,从而导致尾管难以下入、甚至无法下入到设计深度。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下入井内的尾管管串。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尾管管串,其能够快速下入到井中。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尾管管串,其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构造有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上游端构造有第一流体出口,以及位于所述分流器下游的引鞋,在所述引鞋上构造有将所述尾管管串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流体入口,其中,所述尾管管串构造成在所述尾管管串下入井内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流体出口是打开的,并且在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所述流体入口之间的尾管管串的内部形成贯通的内部通道,流体能经所述内部通道从流体入口向第一流体出口流动。
通过这种尾管管串,,在其下入井内的过程中,使井内的流体能够自发地由下游向上游通过尾管管串,以此来降低尾管管串下入的阻力。这样一来,不需在将尾管管串下入井内的同时人为地向尾管管串内灌浆,由此减少了将尾管管串下入到井内所需的时间,由此减少了下入尾管的作业时间,并提高了尾管管串下入的作业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构造有在径向方向上贯穿所述侧壁的第二流体出口,在所述尾管管串下入井内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流体出口是打开的,并与所述内部通道相连通,流体能经所述内部通道从流体入口向第二流体出口流动。流体既能经第一流体出口离开分流器进而离开尾管管串,也能经第二流体出口离开尾管管串进入到环空中去,从而增大了尾管管串在此处的过流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流体出口为沿周向均匀间隔开地分布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的多个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液体由第二流体出口处均匀地离开管串,从而防止了管串下入的局部阻力较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流体出口为常开的,第二流体出口的初始状态是关闭的并能在所述尾管管串下入井内的过程中打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内套设有阀块,所述阀块构造成能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相重叠以关闭所述第二流体出口,并能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错开以打开所述第二流体出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方便而有效地控制第二流体出口的打开和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块构造有位于所述内部通道内朝向下游的驱动表面,推动所述驱动表面能使所述阀块与第二流体出口错开。在流体向上流至驱动表面处时,在流体的压力作用下,驱动表面会被推动,从而带动整个阀块的移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发开与第二流体出口的重叠或者错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阀块构造有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延伸的阀板,所述阀板的下表面形成所述驱动表面,其中,在所述阀板的中间构造有所述第一流体出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确保第一流体出口打开的同时,提高驱动表面对流体压力的敏感程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延伸有第一抵接表面,所述阀块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延伸有第二抵接表面,所述第一抵接表面和所述第二抵接表面相互朝向并且所述第一抵接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抵接表面的上游,在所述第一抵接表面与第二抵接表面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初始状态下,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二抵接表面以使所述阀块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相重叠;在所述弹性件的压缩状态下,所述阀块推动所述弹性件压缩至所述阀块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错开。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方便而有效地打开或关闭第二流体出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尾管管串还包括自动灌浆浮箍,所述自动灌浆浮箍位于所述分流器与所述引鞋之间,所述自动灌浆浮箍构造有在所述尾管管串下入井内的过程中打开的内腔,所述内腔构成所述内部通道的一部分。通过使用这种自动灌浆浮箍,能够有效地在尾管管串内形成内部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尾管管串还包括悬挂器以及套设在所述悬挂器内的憋压球座,所述悬挂器和憋压球座位于所述分流器与所述引鞋之间,其中,所述悬挂器包括传压腔以及位于所述传压腔下游的稳压腔,所述悬挂器还包括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延伸到所述传压腔与稳压腔之间并将所述传压腔与稳压腔分隔开,所述悬挂组件构造成能在所述传压腔与稳压腔之间朝向所述传压腔或背离所述传压腔滑动,所述憋压球座构造有筒状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构成所述内部通道的一部分,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在径向方向上贯穿所述侧壁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传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稳压腔相连通。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在尾管管串下入井内的过程中,确保传压腔与稳压腔内的压力相等,从而,悬挂组件不会因井内的激荡压力而提前坐挂。尤其是,在尾管管串快速下入的过程中,也能够避免其提前坐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这种尾管管串,能够在其下入井内的过程中,使井内的流体能够自发地由下游向上游通过尾管管串,以此来降低尾管管串下入的阻力。这样一来,不需在将尾管管串下入井内的同时人为地向尾管管串内灌浆,由此减少了将尾管管串下入到井内所需的时间,由此减少了作业时间,并提高了尾管管串下入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尾管管串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尾管管串的一部分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尾管管串的另一部分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尾管管串100的整体结构。尾管管串100包括分流器1和引鞋12。在引鞋12上构造有流体入口121(见图2)。分流器1包括筒状的主体111,在所述筒状的主体111的上端部处构造有第一流体出口112。主体111的构成第一流体出口112的上端部以及与下游的其他部件相连的下端部均是打开的,能够与其他部件流体连通。在流体入口121以及第一流体出口112之间的尾管管串100的内部形成贯通的内部通道20。如图2所示,井内的流体能够经流体入口121进入到内部通道20中,并最终通过第一流体出口112离开内部通道20。在尾管管串100下入井内的过程中,上述过程使得井内的流体能够经尾管管串100的内部通道20而向井口流去,由此能够在不需人为灌浆的情况下降低尾管管串下入的阻力,从而减少尾管管串100下入井内所需的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另外,这种尾管管串100及其下入方式还能避免粘卡现象的发生。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主体111的侧壁上构造有在径向方向上管串侧壁的第二流体出口113。在尾管管串100下入井内的过程中,第二流体出口113打开,从而流体不仅能从第一流体出口112流出内部通道20,还能从第二流体出口113流出内部通道20。由此,增大了尾管管串的过流面积,进而降低了尾管管串下入的阻力,允许尾管管串更加快速地下入到井内。通过这一设置,更加提高了尾管管串下入到井中的效率,缩短了尾管管串下入到井中所需的作业时间。这里应注意的是,该尾管管串100包括自动灌浆浮箍11,自动灌浆浮箍11位于分流器1与引鞋12之间,其能确保在尾管管串内形成内部通道20。自动灌浆浮箍11例如可以是闸板式自动灌浆浮箍。自动灌浆浮箍11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加赘述。
另外,第二流体出口113可构造为在周向方向上在主体111的侧壁上均匀地间隔开排布的多个孔。通过这种设置,能够使得流体均匀地流出到主体111之外,由此能确保尾管管串下入井中的阻力在周向上均匀减小,从而有效防止了尾管管串100在下入的过程中相对于预定的位置偏斜。
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流体出口112为常开的,也就是说其在初始状态下为打开的,并且在尾管管串100下入井内的过程中保持打开;而第二流体出口113在初始状态下为关闭的,并且在尾管管串100下入井内的过程中打开。针对第二流体出口113的具体的设置将在下文中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主体111内套设有阀块,在初始状态下,阀块与第二流体出口113相重合,由此来封闭第二流体出口113。在需要的时候,例如在尾管管串下入的过程中,阀块相对于主体111滑动至于第二流体出口113错开,由此来实现打开第二流体出口113。
优选地,阀块构造有径向向内延伸的阀板114,阀板114的下表面形成驱动表面114A,驱动表面114A处于内部通道20内。在尾管管串100下入的过程中,尤其是下入速度较大的情况下,内部通道20内的流体会顶动驱动表面114A,以推动本来与第二流体出口113重合的阀块至于第二流体出口113错开。由此来实现第二流体出口113由关闭状态转换成打开状态。
另外,第一流体出口112形成于阀板114的中间。这种设置在确保流体能经第一流体出口112离开内部通道20的同时,还能确保流体有效地推动驱动表面114A。
优选地,在主体上设置有径向延伸的第一抵接表面,在阀块上设置有与第一抵接表面相对应的、径向延伸的第二抵接表面。第一抵接表面和第二抵接表面相对,并且第一抵接表面位于第二抵接表面的上游处,在其间设置有弹性件115(例如,螺旋弹簧)。在内部通道20内的流体流速较大时,其推动阀块至其与第二流体出口113错开,第二流体出口113打开。此时,第一抵接表面与第二抵接表面之间的距离较近,弹性件115受到挤压。在尾管管串100下入到预定深度后,阀块会被弹性件115推动至返回到与第二流体出口113重叠的位置,由此再次使第二流体出口113关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方便而自动地调整第二流体出口113的状态,并由此调节尾管管串的过流面积。
此外,尾管管串100还包括悬挂器7以及套设在悬挂器7内的憋压球座8,悬挂器7位于分流器1与引鞋12之间。其中,悬挂器7包括传压腔171和稳压腔172,传压腔171位于稳压腔172的上游处,并且传压腔171位于憋压球座8用于憋压的部分上游,稳压腔172位于憋压球座8用于憋压的部分下游。悬挂器7还包括悬挂组件173,悬挂组件173包括卡瓦及其驱动结构。悬挂组件173本身的结构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加赘述。悬挂组件173延伸到传压腔171与稳压腔172之间并将传压腔171与稳压腔172分隔开。该延伸部分可以在传压腔171与稳压腔172之间滑动。憋压球座8构造有套设在悬挂器7内的筒状的壳体,该壳体的内腔形成了内部通道20的一部分。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在径向方向上贯穿该侧壁的第一流道181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181与传压腔171相连通,第二流道与稳压腔172相连通。由此,在内部通道20畅通的情况下(即,在尾管管串100的正常下入过程中),传压腔171和稳压腔172的压力是相同的,此时悬挂组件173不会被传压腔171和稳压腔172之间的压差推动至其中的卡瓦坐挂。由此,有效地避免了悬挂器再下入过程中、尤其是在快速下入的过程中由于井内压力的作用而提前坐挂。由此,更加有利于尾管管串100的快速下入。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尾管管串100由上游到下游依次设置有:分流器1,提拉管2,回接筒3,坐封工具4,旋转液压丢手5,封隔器6,尾管悬挂器7,挤压通过式球座8,尾管胶塞9,胶塞锁紧座10,自动灌浆浮箍11以及偏心引鞋12。
上述尾管管串100能够快速下入井中,减少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尾管管串,其包括:
分流器,所述分流器构造有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上游端构造有第一流体出口,以及
位于所述分流器下游的引鞋,在所述引鞋上构造有将所述尾管管串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流体入口,
其中,所述尾管管串构造成在所述尾管管串下入井内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流体出口是打开的,并且在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所述流体入口之间的尾管管串的内部形成贯通的内部通道,流体能经所述内部通道从流体入口向第一流体出口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管管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构造有在径向方向上贯穿所述侧壁的第二流体出口,在所述尾管管串下入井内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流体出口是打开的,并与所述内部通道相连通,流体能经所述内部通道从流体入口向第二流体出口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管管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为沿周向均匀间隔开地分布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的多个孔。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管管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为常开的,所述第二流体出口在初始状态下是关闭的并能在所述尾管管串下入井内的过程中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管管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内套设有阀块,所述阀块构造成能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相重叠以关闭所述第二流体出口,并能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错开以打开所述第二流体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管管串,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构造有位于所述内部通道内朝向下游的驱动表面,推动所述驱动表面能使所述阀块与第二流体出口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管管串,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构造有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延伸的阀板,所述阀板的下表面形成所述驱动表面,
其中,在所述阀板的中间构造有所述第一流体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5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管管串,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在径向方向上延伸有第一抵接表面,所述阀块在径向方向上延伸有第二抵接表面,所述第一抵接表面和所述第二抵接表面相互朝向并且所述第一抵接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抵接表面的上游,在所述第一抵接表面与第二抵接表面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在所述弹性件的初始状态下,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二抵接表面以使所述阀块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相重叠;
在所述弹性件的压缩状态下,所述阀块推动所述弹性件压缩至所述阀块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管管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管串还包括自动灌浆浮箍,所述自动灌浆浮箍位于所述分流器与所述引鞋之间,所述自动灌浆浮箍构造有在所述尾管管串下入井内的过程中打开的内腔,所述内腔构成所述内部通道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管管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管串还包括悬挂器以及套设在所述悬挂器内的憋压球座,所述悬挂器和憋压球座位于所述分流器与所述引鞋之间,
其中,所述悬挂器包括传压腔以及位于所述传压腔下游的稳压腔,所述悬挂器还包括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延伸到所述传压腔与稳压腔之间并将所述传压腔与稳压腔分隔开,所述悬挂组件构造成能在所述传压腔与稳压腔之间朝向所述传压腔或背离所述传压腔滑动,
所述憋压球座构造有筒状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构成所述内部通道的一部分,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在径向方向上贯穿所述侧壁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传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稳压腔相连通。
CN201610898925.1A 2016-10-14 2016-10-14 尾管管串 Pending CN1079564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8925.1A CN107956441A (zh) 2016-10-14 2016-10-14 尾管管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8925.1A CN107956441A (zh) 2016-10-14 2016-10-14 尾管管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6441A true CN107956441A (zh) 2018-04-24

Family

ID=61953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98925.1A Pending CN107956441A (zh) 2016-10-14 2016-10-14 尾管管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564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2338A (zh) * 2020-07-17 2020-10-30 江苏赛维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滑套式水平井漂浮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0200B1 (en) * 2000-02-04 2002-05-21 Allamon Interest Drop ball sub and system of use
CN204040963U (zh) * 2014-07-15 2014-12-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尾管悬挂器
CA2815860C (en) * 2010-11-04 2015-02-10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Combination whipstock and completion deflector
CN105507836A (zh) * 2014-09-26 2016-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尾管悬挂器及包括其的管柱式固井系统
CN205638302U (zh) * 2016-03-09 2016-10-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尾管送入工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0200B1 (en) * 2000-02-04 2002-05-21 Allamon Interest Drop ball sub and system of use
CA2815860C (en) * 2010-11-04 2015-02-10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Combination whipstock and completion deflector
CN204040963U (zh) * 2014-07-15 2014-12-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尾管悬挂器
CN105507836A (zh) * 2014-09-26 2016-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尾管悬挂器及包括其的管柱式固井系统
CN205638302U (zh) * 2016-03-09 2016-10-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尾管送入工具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AD SCOTT 等: "Multiple-Opening Diverter Tool Reduces Formation Surge Pressure and Increases Running Speeds for Casing and Liners", 《SPE INTERNATIONAL》 *
李夯 等: "尾管快速下入技术分析及进展", 《石油机械》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2338A (zh) * 2020-07-17 2020-10-30 江苏赛维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滑套式水平井漂浮装置
CN111852338B (zh) * 2020-07-17 2022-01-25 江苏赛维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滑套式水平井漂浮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368428A (en) Multiple zone production apparatus
US2033563A (en) Means for controlling well flow
US2630178A (en) Valve
US9217312B2 (en) Wireline retrievable injection valve assembly with a variable orifice
CN101233294A (zh) 用于周期性注入和从油井采油的系统
US2667926A (en) Apparatus for cementing wells
CN106567689A (zh) 一种井下自动控水阀及自动控水阀芯
CN206458437U (zh) 一种桥式偏心分层注水管柱
CN107956441A (zh) 尾管管串
CN206830131U (zh) 一种注水井用沉砂定压单流阀
US11655694B2 (en) Tubing and annular gas lift
CN205805523U (zh) 一种堵塞器及其滤网组件
CN106121602A (zh) 一种用于同心双层油管分注的双通道配水器
WO2011131551A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enchancing production of hydrocarbons
GB1452272A (en) Method and means for controlling kicks during operations in a boreholde penetrating subsurface formations
CN105201463B (zh) 流体控制装置
CN209654021U (zh) 套损井的注水管柱
CN106121636A (zh) 一种钻具内管总成到位报信机构及报信方法
CN207686663U (zh) 扩张式封隔器
CN106401526B (zh) 一种流入控制阀
CA3036153C (en) Tubing and annular gas lift
US1692131A (en) Well-flowing device
CN203655257U (zh) 一种轴向截流空心配水管柱
US1865873A (en) Pump
CN104047570B (zh) 一种可设定压力的脉冲解堵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