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8951B - 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8951B
CN107948951B CN201711230616.8A CN201711230616A CN107948951B CN 107948951 B CN107948951 B CN 107948951B CN 201711230616 A CN201711230616 A CN 201711230616A CN 107948951 B CN107948951 B CN 1079489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tc
frames
frame
drs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306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48951A (zh
Inventor
云翔
周明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ells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 Cai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 Caib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 Cai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306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489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48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8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48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89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接入设备在所述设定周期内根据预定义规则,在所述多个eMTC‑U帧中的第一部分帧的主信道上发送参考信号DRS,所述预定义规则包括在设定周期内的所有DRS的总发送时长不大于第一阈值。可以使得接入设备更合理的利用非授权频段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的公平性。

Description

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增强机器类通信(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eMTC)是万物互联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基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协议演进而来,能够更加适合物与物之间的通信,成本更低。eMTC基于蜂窝网络进行部署,其用户设备通过支持1.4MHz的射频和基带带宽,可以直接接入现有的LTE网络。eMTC可以支持物联应用非常丰富。
将非授权频段(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引入eMTC,即基于非授权频段的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U),可以更好的在非授权频段支持物联网业务。
在移动网络中,接入设备可以通过非授权频段与终端进行通信,为了与包括采用其他技术的设备(如WiFi设备)的在内的通信设备公平占用非授权频段信道及避免使用非授权频段的设备之间相互干扰,可以采用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LBT)机制。在接入设备或终端监听到非授权频段信道被占用时,即LBT失败时,停止发送信号,当监听到信道空闲时,即LBT成功时才发送信号。
但是,由于eMTC-U是面向万物互联的,所以越来越多的设备会通过eMTC-U通信,过多的设备也会导致非授权频段资源使用不均的问题,例如,设备占用非授权频段时间过长,导致其他设备迟迟无法使用。如何更合理的利用非授权频段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的公平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以解决非授权频段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使用的不公平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设定周期内包括多个基于非授权频段的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U帧,该方法包括:
接入设备在所述设定周期内根据预定义规则,在所述多个eMTC-U帧中的第一部分帧的主信道上发送参考信号DRS,所述预定义规则包括在设定周期内的所有DRS的总发送时长不大于第一阈值。
如上的第一方面,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变更周期为接入设备和终端预先定义。
所述设定周期为400*N毫秒,所述N为频点总数,所述频点总数包括可用数据信道频点的数量和主信道频点的数量。
如上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变更周期为接入设备和终端预先定义。
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定义的在所述设定周期内每个频点上传输信息的最大累计发送时长。
如上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多个eMTC-U帧中的第二部分帧的主信道上发送限定长度的DRS,所述多个eMTC-U帧中除第一部分帧以外的为第二部分帧;
或者,
在所述多个eMTC-U帧中的第三部分帧的主信道上禁止发送DRS,所述多个eMTC-U帧中除第一部分帧以外的为第三部分帧。
如上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预定义所述第一部分帧,所述第二部分帧,或者所述第三部分帧。
如上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目标时刻包括:
所述接入设备确定在观察窗口内,目标时刻之前已发送的DRS总时长;
或者,
所述接入设备确定在观察窗口内,目标时刻之前已发送的eMTC-U帧中未发送DRS的主信道总时长;
其中,所述观察窗口为所述设定周期;或者所述观察窗口小于所述设定周期,每个设定周期包括多个观察窗口。
如上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预定义规则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阈值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单个DRS时长时,所述第一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当所述第二阈值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小于单个DRS时长时,所述第三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
或者,
当所述第二阈值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单个DRS时长时,所述第一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当所述第二阈值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单个限定长度的DRS时长,小于单个DRS时长时,所述第二部分eMTC-U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
或者,
当在所述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在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值时,所述第一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当在所述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小于在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值时,所述第三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
或者,
当在所述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在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值时,所述第一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当在所述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小于在所述设定周期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值时,所述第二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
或者,
当所述未发送DRS的主信道总时长大于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第一部分帧包括在所述观察窗口内所述目标时刻之前后的所有eMTC-U帧;当所述未发送DRS的主信道总时长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所述第二部分帧或所述第三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前的下一个eMTC-U帧;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为在所述观察窗口内所述目标时刻主信道频点上传输DRS的最大累计发送时长,所述第二阈值根据所述第一阈值确定;所述第三阈值为观察窗口中所有eMTC-U帧中未发送DRS和未发送限定长度的DRS的主信道的最小累计时长,所述第三阈值根据所述第一阈值确定。
如上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目标时刻包括:
所述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后的下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
或者,
所述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后的每次发送eMTC-U帧之前;
或者,
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未发送的eMTC-U帧在的主信道上在发送限定DRS时剩余的总时长,达到所述多个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值后的每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的;
或者,
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未发送的eMTC-U帧在的主信道上在发送限定DRS时剩余的总时长,达到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值后的下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
或者,
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未发送的eMTC-U帧在的主信道上在发送限定DRS时剩余的总时长达到所述第三阈值后的每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的;
或者,
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未发送的eMTC-U帧在的主信道上在发送限定DRS时剩余的总时长达到所述第三阈值后的下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收发器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接入设备占用主信道频点的总时长,可以使得使用非授权频段中的各个设备能够在保证自身通信的前提下,不占用过多的资源,避免接入设备资源占用时间过长,使得接入设备更合理的利用非授权频段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的公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MTC-U的一个示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MTC-U的另一个示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流程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帧、阈值,但这些帧或阈值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帧或阈值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分帧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部分帧,类似地,第二部分帧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部分帧。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通信网络包括:终端和移动网络,该移动网络可以为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该移动网络可以包括接入网110和核心网120等等。其中,接入网110主要负责终端通过无线技术接入移动网络,该接入网110包括接入设备,例如,基站或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进一步地,该基站可以为新无线基站(newradio nodeB,gNB),或者演进型基站(eNB)等等。核心网120主要用于终端的管理,可以包括多个管理节点,例如,移动管理节点、会话管理节点以及用户面节点等等,每个管理节点可以为核心网中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终端可以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用户设备可以通过eNB接入核心网。
终端与接入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时,可以基于授权频段,例如,结合图1所示,终端132与基站112基于授权频段进行通信。终端与接入设备还可以基于非授权频段进行通信,例如,终端131与基站111可以基于非授权频段进行通信,此时,终端与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通常需要与其他网络中的设备或者采用其他通信技术的设备共用该非授权频段的无线资源,例如,WiFi设备133。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非授权频段与授权频段的通信方式,仅为了描述上的方便,进行区别示意,实际应用中,接入设备与终端通常即支持非授权频段的通信,也支持非授权频段的通信,例如,基站112与终端132即可以基于授权频段进行通信,还可以基于非授权频段的通信。
例如,eMTC-U可以工作在2.4GHz,该eMTC-U可以包括59个频点,每个频点共1.4MHz,其中包括56个数据信道频点和3个主信道(Anchor channel)频点。在利用eMTC-U通信时,定义了eMTC-U帧的概念,也可简称为m帧(mFrame),如图2或图3所示,eMTC-U帧时间长度是80ms,其中包括主信道5ms和数据信道75ms。主信道主要用于发送5ms的DRS(discoveryreference signal,发现参考信号),数据信道主要用于数据收发,共75ms。在利用eMTC-U帧进行通信时,需要先选择一个主信道频点,然后在该选定的主信道频点发送5ms的DRS,然后再选择一个数据信道频点,然后在选定的数据信道频点接收上行数据和发送下行数据,共75ms的数据,另外,在不同的eMTC-U帧中主信道频点一般不发生变化,数据信道频点可能会不同。
其中,可用数据信道频点数越多,DRS发送的频率可以越低。
如图2所示,当可用数据信道频点为16时,基站在每个eMTC-U帧里都会在主信道尝试DRS发送。
如图3所示,当可用数据信道频点为32时,基站在每两个eMTC-U帧中的一个发送机会在主信道尝试DRS发送。
在主信道发送DRS时,接入设备会进行LBT,决定是否发送DRS。例如,接入设备首先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具体的时间长度为18us,当CCA成功时,接入设备在主信道上可以发送的时间长度为5ms,在该时间内发送DRS以及预留信号。当CCA失败时,接入设备再进行eCCA,eCCA的时间长度为接入设备发送时间长度的5%,比如eCCA时间长度为200us,如果eCCA成功,则接入设备发送的时间长度为4ms,在该时间内发送DRS以及预留信号,如果eCCA也失败,则在本次机会接入设备不发送DRS。
本发明中描述的移动通信具体技术不限,可以为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LTE/LTE-A、LAA、MulteFire以及后续可能出现的第五代、第六代、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为方便描述,以下采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LTE-A及其衍生的MulteFire作为举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terminal)指可以支持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协议的终端侧产品,特制通信的调制解调器模块(Wireless Modem),其可以被手机、平板电脑、数据卡等各种类型的终端形态集成从而完成通信功能例如,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equipment),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按照业务类型划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UE,可以是上文中对速率和移动性有较高需求的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多媒体设备等,也可以是物联网的终端,还可以是车联网的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接入设备可以控制占用主信道频点的总时长,使得更合理的利用非授权频段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的公平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地介绍。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接入设备与终端通过非授权频段通信过程中,设定周期内包括多个eMTC-U帧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0,接入设备在设定周期内根据预定义规则,在多个eMTC-U帧中的第一部分帧的主信道上发送参考信号DRS,所述预定义规则包括在设定周期内的所有DRS的总发送时长不大于第一阈值。
其中,设定周期为400*N毫秒,N为频点总数,该频点总数包括可用数据信道频点的数量和主信道频点的数量。例如,可用数据信道频点的数量为16和主信道频点的数量为1,频点总数为17。或者,可用数据信道频点的数量为32和主信道频点的数量为1,频点总数为33。该设定周期还可以成为观察时间,或者设定时间窗。
第一阈值为在任意的设定周期内每个频点上传输信息的最大累计发送时长,该第一阈值可以预定义。例如,第一阈值可以为400毫秒(ms)。频点上发送信息的时间包括主信道频点上发送DRS的时间,或者数据信道频点上发送的下行数据以及接收的上行数据的时间。
预定义规则可以为预先设置最大可能的传输时间。
S420,在多个eMTC-U帧中的第二部分帧的主信道上发送限定长度的DRS。多个eMTC-U帧中除第一部分帧以外的为第二部分帧。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预定义多个eMTC-U帧中的第二部分帧,该多个eMTC-U帧中除第二部分帧以外的为第一部分帧,该第二部分帧的主信道用于发送限定长度的DRS。
例如,预定义多个eMTC-U帧中的第一部分帧只能在主信道上发送限定长度的DRS。例如,当第一阈值可以为400ms,设定周期内有85个eMTC-U帧时,在85个eMTC-U帧中选定25个或大于25个eMTC-U帧只能发送eCCA之后的DRS(该DRS为4ms),这样在观察周期内,只有60个或小于60个eMTC-U帧在主信道上可以发送5ms的DRS,其余25个或大于25个eMTC-U帧在主信道上可以发送4ms的DRS,主信道的最大累积传输时间为400ms或小于400ms。
可选地,S430,在多个eMTC-U帧中的第三部分帧的主信道上禁止发送DRS。多个eMTC-U帧中除第一部分帧以外的为第三部分帧。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预定义多个eMTC-U帧中的第一部分帧,该第一部分帧的主信道用于发送DRS,或者预定义第三部分帧中不在主信道上发送DRS。
例如,当第一阈值可以为400ms,设定周期内有85个eMTC-U帧时,在85个eMTC-U帧中选定5个或大于5个eMTC-U帧不发送DRS,这样在观察周期内,只有80个或小于80个eMTC-U帧有在主信道上发送DRS的机会,主信道的最大累积传输时间为400ms或小于400ms。
具体的限定长度的DRS的eMTC-U帧索引可以是预先定义的,或者可以通过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来划分第一部分帧或第二部分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定义规则,确定设定周期中的eMTC-U帧是否属于第一部分帧。例如,接入设备可以维持一个观察窗口,该观察窗口长度可以根据设定周期确定。在该观察窗口内,统计一定时间eMTC-U帧的主信道的已发送DRS或未发送DRS的累积时间,决定后续eMTC-U帧的主信道上是否发送DRS。
具体地,所述预定义规则还包括:根据接入设备的实际发送情况,限定传输时间。
进一步地,接入设备可以确定在观察窗口内,目标时刻之前已发送的DRS总时长;或者,接入设备确定在观察窗口内,目标时刻之前已发送的eMTC-U帧中未发送DRS的主信道总时长;或者,接入设备确定在观察窗口内,目标时刻之前已发送的eMTC-U帧中未发送DRS的主信道总时长,根据未发送DRS的主信道总时长确定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等等。其中,观察窗口为设定周期;或者观察窗口小于设定周期,每个设定周期包括多个观察窗口。例如,设定周期可以为400*N毫秒,所述N为频点总数,观察窗口可以为80*N毫秒,此时,一个设定周期包括5个观察窗口。
在一个示例中,预定义规则还包括:当第二阈值与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单个DRS时长时,第一部分帧包括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当第二阈值与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小于单个DRS时长时,第三部分帧包括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
在另一个示例中,预定义规则还包括:当第二阈值与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单个DRS时长时,第一部分帧包括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当第二阈值与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单个限定长度的DRS时长,小于单个DRS时长时,第二部分eMTC-U帧包括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
在另一个示例中,预定义规则还包括:当在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在观察窗口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第二阈值的差值时,第一部分帧包括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当在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小于在观察窗口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第二阈值的差值时,第三部分帧包括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
在另一个示例中,预定义规则还包括:当在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在观察窗口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第二阈值的差值时,第一部分帧包括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当在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小于在设定周期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第二阈值的差值时,第二部分帧包括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
在另一个示例中,预定义规则还包括:当未发送DRS的主信道总时长大于等于第三阈值与时,第一部分帧包括在观察窗口内目标时刻之前后的所有eMTC-U帧;当未发送DRS的主信道总时长小于第三阈值时,第二部分帧或第三部分帧包括目标时刻之前的下一个eMTC-U帧;
其中,第二阈值为在所述观察窗口内所述目标时刻主信道频点上传输DRS的最大累计发送时长,第二阈值根据第一阈值确定;第三阈值为观察窗口中所有eMTC-U帧中未发送信息的主信道的最小累计时长,第三阈值根据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确定。例如,第一阈值可以为400ms,设定周期可以为400*Nms,N为频点总数,共(400*N/80)个eMTC-U帧,观察窗口可以为80*N毫秒,共(80*N/80)个eMTC-U帧。此时,第二阈值可以为(80*N/400*N)400ms,即80ms,或80-4*5,5为观察窗口内属于第二部分帧的数量,即60毫秒,第三阈值为5ms。
其中,该目标时刻可以预定义某一时刻,或某一些时刻。该目标时刻之前也可以是每次在发送DRS之前。
例如,目标时刻包括:
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达到第二阈值后的下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
或者,
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达到第二阈值后的每次发送eMTC-U帧之前;
或者,
观察窗口内,所有未发送的eMTC-U帧在的主信道上在发送限定DRS时剩余的总时长,达到多个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第二阈值的差值后的每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的;
或者,
观察窗口内,所有未发送的eMTC-U帧在的主信道上在发送限定DRS时剩余的总时长,达到观察窗口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第二阈值的差值后的下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
或者,
观察窗口内,所有未发送的eMTC-U帧在的主信道上在发送限定DRS时剩余的总时长达到第三阈值后的每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的;
或者,
观察窗口内,所有未发送的eMTC-U帧在的主信道上在发送限定DRS时剩余的总时长达到第三阈值后的下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
接入设备可以维持一个观察窗口,该观察窗口可以为设定周期,或者该观察窗口小于设定周期,每个设定周期对应一个观察窗口,该设定周期与该观察窗口起点相同。在该观察窗口内,统计一定时间eMTC-U帧的主信道的发送累积时间,决定后续eMTC-U帧的主信道上是否发送DRS。
例如,当第一阈值可以为400ms,以数据信道频点为16为例,设定观察窗口为17*80ms,设定周期为17*400ms,目标时刻之前可以为在发送第16个eMTC-U帧之后,或发送第17个eMTC-U帧之前,然后统计16*80ms这段时间内的主信道发送情况,如果主信道发送时间大于16*5ms(第二阈值)-5ms(单个DRS长度),则接入设备在下一个eMTC-U帧,也就是在该观察窗口中最后一个eMTC-U帧上的主信道不发送DRS,也就是第三部分帧包括第17个eMTC-U帧。由于LBT原因,导致在观察窗口内目标时刻之前的主信道发送时间小于或者等于16*5ms-5ms,则接入设备在下一个eMTC-U帧,也就是在该观察窗口中最后一个eMTC-U帧上的主信道发送DRS,也就是第一部分帧包括第17个eMTC-U帧。这样,从设定周期的维度看,在全部的85个eMTC-U帧中,有一部分发送限定长度的DRS或不发送DRS,使得全部的85个eMTC-U帧的主信道占用时长小于或等于400ms。
再例如,观察窗口也可以为17*400ms,目标时刻之前可以为在发送第80个eMTC-U帧之后,或发送第81个eMTC-U帧之前,然后统计80*80ms这段时间内的主信道发送情况,如果主信道发送时间已经大于80*5ms(第二阈值)-5ms,则接入设备在下一个eMTC-U帧,也就是在该观察窗口中第81个eMTC-U帧上的主信道不发送DRS,也就是第三部分帧包括第81-85个eMTC-U帧,或者,目标时刻之前可以为在发送第60个eMTC-U帧之后,或发送第61个eMTC-U帧之前,然后统计60*80ms这段时间内的主信道发送情况,如果主信道发送时间已经达到60*5ms(第二阈值)-4ms(单个限定长度的DRS时长),接入设备在观察窗口中目标时刻后的所有帧eMTC-U帧,也就是在该观察窗口中第61-85个eMTC-U帧上的主信道发送限定长度的DRS,也就是第二部分帧包括第61-85个eMTC-U帧。这样,从设定周期的维度看,在全部的85个eMTC-U帧中,有一部分发送限定长度的DRS或不发送DRS,使得全部的85个eMTC-U帧的主信道占用时长小于或等于400ms。
再例如,当第一阈值为400ms,以数据信道频点为16为例,设定观察窗口为17*80ms,目标时刻之前可以为在发送第12个eMTC-U帧之后,或发送第13个eMTC-U帧之前,然后统计12*80ms这段时间内的主信道发送情况,如果主信道发送时间已经达到12*5ms(第二阈值)-5ms,则接入设备在该观察窗口中后续的所有eMTC-U帧上的主信道发送4ms的DRS,也就是第二部分帧包括第13-17个eMTC-U帧。由于LBT原因,导致在观察窗口内目标时刻之前的主信道发送时间小于或者等于11*5ms,则接入设备在该观察窗口内后续的所有eMTC-U帧上的主信道继续发送5ms的DRS,也就是第一部分帧包括第13-17个eMTC-U帧。
再例如,当第一阈值为400ms,以数据信道频点为16为例,设定观察窗口为17*80ms,目标时刻之前可以为在发送第12个eMTC-U帧之后的每次发送DRS之前的时刻,然后统计目标时刻之前主信道已发送情况,如果主信道发送时间已经大于12*5+4*(K-12)ms-4ms,其中K为目标时刻之前已发送的eMTC-U帧的数量,则接入设备在下一个eMTC-U帧发送4ms的DRS,也就是第二部分帧包括第(K+1)个eMTC-U帧。由于LBT原因,导致在统计窗口内的主信道发送时间小于或者等于12*5+4*(K-12)ms-4ms,则接入设备在最下一个eMTC-U帧的主信道发送5ms的DRS,也就是第一部分帧包括第(K+1)个eMTC-U帧。
在例如,当第一阈值可以为400ms,以数据信道频点为16为例,设定观察窗口为17*80ms,目标时刻之前可以为在发送第16个eMTC-U帧之后,或发送第17个eMTC-U帧之前,然后统计16*80ms这段时间内的主信道发送情况,如果主信道未发送时间不到5ms,则接入设备在下一个eMTC-U帧,也就是在该观察窗口中最后一个eMTC-U帧上的主信道不发送DRS。主信道未发送时间大于或者等于5ms,则接入设备在最下一个eMTC-U帧,也就是在该设定周期中最后一个eMTC-U帧上的主信道发送DRS。
再例如,当第一阈值为400ms,以数据信道频点为16为例,设定观察窗口为17*80ms,目标时刻之前可以为在发送第12个eMTC-U帧之后,或发送第13个eMTC-U帧之前,然后统计12*80ms这段时间内的主信道发送情况,如果主信道未发送时间未达到5ms,则接入设备在该观察窗口内后续的所有eMTC-U帧上的主信道发送4ms的DRS。若主信道发送时间大于或者等于5ms,则接入设备在该观察窗口内后续的所有eMTC-U帧上的主信道继续发送5ms的DRS。
再例如,当第一阈值为400ms,以数据信道频点为16为例,设定观察窗口为17*80ms,目标时刻之前可以为在发送第12个eMTC-U帧之后的每次发送DRS之前的时刻,然后统计目标时刻之前主信道已发送情况,如果主信道未发送DRS时间未达到5ms(该5ms还表示观察窗口内,全部eMTC-U帧的主信道的总时长(85ms)与第一阈值(400)除以每个设定周期包括的观察窗口的个数(5)的值(80ms)的差值,也就是第三阈值),则接入设备在下一个eMTC-U帧发送4ms的DRS,也就是第二部分帧包括第13个eMTC-U帧。由于LBT原因,导致在统计窗口内的主信道未发送时间大于或者等于5ms,则接入设备在最下一个eMTC-U帧的主信道发送5ms的DRS,也就是第一部分帧包括第13个eMTC-U帧。其中,在目标时刻时,设定周期内未发送的eMTC-U帧全部发送限定长度的DRS时,该未发送的eMTC-U帧的主信道未发送DRS的总时长等于5ms(该5ms还表示观察窗口内,全部eMTC-U帧的主信道的总时长85ms与80ms的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接入设备占用主信道频点的总时长,可以使得使用非授权频段中的各个设备能够在保证自身通信的前提下,不占用过多的资源,避免接入设备资源占用时间过长,使得接入设备更合理的利用非授权频段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的公平性。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设备。该接入设备适用于接入设备与终端通过非授权频段通信过程中,如图5所示,该接入设备500包括收发器501、处理器502和存储器503,收发器501用于与终端交互;存储器503用于存放程序;处理器502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前述图4中终端执行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接入设备占用主信道频点的总时长,可以使得使用非授权频段中的各个设备能够在保证自身通信的前提下,不占用过多的资源,避免接入设备资源占用时间过长,使得接入设备更合理的利用非授权频段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的公平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周期内包括多个基于非授权频段的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U帧,包括:
接入设备在所述设定周期内根据预定义规则,在所述多个eMTC-U帧中的第一部分帧的主信道上发送参考信号DRS,所述预定义规则包括在设定周期内的所有DRS的总发送时长不大于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为预定义的在所述设定周期内每个频点上传输信息的最大累计发送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周期为400*N毫秒,所述N为频点总数,所述频点总数包括可用数据信道频点的数量和主信道频点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多个eMTC-U帧中的第二部分帧的主信道上发送限定长度的DRS,所述多个eMTC-U帧中除第一部分帧以外的为第二部分帧;
或者,
在所述多个eMTC-U帧中的第三部分帧的主信道上禁止发送DRS,所述多个eMTC-U帧中除第一部分帧以外的为第三部分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义规则还包括:
预定义所述第一部分帧,所述第二部分帧,或者所述第三部分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接入设备确定在观察窗口内,目标时刻之前已发送的DRS总时长;
或者,
所述接入设备确定在观察窗口内,目标时刻之前已发送的eMTC-U帧中未发送DRS的主信道总时长;
其中,所述观察窗口为所述设定周期;或者所述观察窗口小于所述设定周期,每个设定周期包括多个观察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义规则还包括:
当第二阈值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单个DRS时长时,所述第一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当所述第二阈值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小于单个DRS时长时,所述第三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
或者,
当所述第二阈值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单个DRS时长时,所述第一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当所述第二阈值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单个限定长度的DRS时长,小于单个DRS时长时,所述第二部分eMTC-U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
或者,
当在所述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在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值时,所述第一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当在所述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小于在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值时,所述第三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
或者,
当在所述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大于等于在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值时,所述第一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当在所述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已发送的DRS总时长的差值小于在所述设定周期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值时,所述第二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后的下一个eMTC-U帧;
或者,
当所述未发送DRS的主信道总时长大于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第一部分帧包括在所述观察窗口内所述目标时刻之前后的所有eMTC-U帧;当所述未发送DRS的主信道总时长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所述第二部分帧或所述第三部分帧包括所述目标时刻之前的下一个eMTC-U帧;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为在所述观察窗口内所述目标时刻主信道频点上传输DRS的最大累计发送时长,所述第二阈值根据所述第一阈值确定;所述第三阈值为所所述观察窗口中所有eMTC-U帧中未发送DRS和未发送限定长度的DRS的主信道的最小累计时长,所述第三阈值根据所述第一阈值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刻包括:
所述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后的下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的时刻;
或者,
所述观察窗口内,已发送的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后的每次发送eMTC-U帧之前的时刻;
或者,
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未发送的eMTC-U帧在的主信道上在发送限定DRS时剩余的总时长,达到所述多个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值后的每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的时刻;
或者,
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未发送的eMTC-U帧在的主信道上在发送限定DRS时剩余的总时长,达到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eMTC-U帧存在的主信道的总时长与所述第二阈值的差值后的下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的时刻;
或者,
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未发送的eMTC-U帧在的主信道上在发送限定DRS时剩余的总时长达到所述第三阈值后的每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的时刻;
或者,
所述观察窗口内,所有未发送的eMTC-U帧在的主信道上在发送限定DRS时剩余的总时长达到所述第三阈值后的下一次发送eMTC-U帧之前的时刻。
8.一种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收发器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230616.8A 2017-11-29 2017-11-29 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9489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0616.8A CN107948951B (zh) 2017-11-29 2017-11-29 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0616.8A CN107948951B (zh) 2017-11-29 2017-11-29 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8951A CN107948951A (zh) 2018-04-20
CN107948951B true CN107948951B (zh) 2020-08-07

Family

ID=61946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30616.8A Active CN107948951B (zh) 2017-11-29 2017-11-29 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489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1225A (zh) * 2018-08-08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2130A (zh) * 2016-03-10 2017-09-1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蜂窝网的窄带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2130A (zh) * 2016-03-10 2017-09-1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蜂窝网的窄带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ndidate NR Multiple Access Schemes;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RAN WG1 #84b》;20161115;全文 *
NR System Bandwidth Agnostic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Design;CATT;《3GPP TSG RAN WG1 #86bis》;20161014;全文 *
中国电信NB-IoT和eMTC商用网络部署策略研究;刘从柏;《2017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20171012;全文 *
基于应用场景的低功耗广域物联网联网(LPWA)技术对比分析;严琦;《世界电信》;2017090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8951A (zh) 2018-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391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backoffs
EP3818768B1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 for unlicensed operation
CN107466110B (zh) 一种上行信号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
EP3342236B1 (e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repeated scheduling requests
CN106851839B (zh) 帧结构确定方法和基站
US11706799B2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076571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4994591A (zh) 信道占用概率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和基站
US20130155864A1 (en) Wireless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006015B (zh) 使用频谱资源进行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5900516B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EP3322239B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US11770718B2 (en) Unlicensed channel sharing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2014005616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arby Channel Measurement
Yang et al. M2M access performance in LTE‐A system
CN114125939A (zh) 资源指示、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EP4256881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prioritized traffic
CN110447297A (zh) 用户装置和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方法
CN109246709A (zh) 建立无线承载的方法及基站
CN107948951B (zh) 基于增强机器类通信的通信方法、接入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385291B (zh) 直连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9241284B2 (en) Multimode user equipment access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EP3509344B1 (en) Device-to-de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4138475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
EP3442188A1 (en) Information transceiv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94 9 / F, 10 / F, building 1, zone 1, 81 Beiq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aicaib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ity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development road 1, 3 tier 30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ai Caibang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