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7833A - 信息发送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发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7833A
CN107947833A CN201710893945.4A CN201710893945A CN107947833A CN 107947833 A CN107947833 A CN 107947833A CN 201710893945 A CN201710893945 A CN 201710893945A CN 107947833 A CN107947833 A CN 107947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path
coil
time constant
voltage
information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939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熙胜
张宰赫
李昌熙
元载善
尹孝政
权基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47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7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04B5/26Inductive coupling using coils
    • H04B5/263Multiple coils at either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 G06K7/08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using inductive or magnetic sensors
    • G06K7/08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using inductive or magnetic sensors inductiv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1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dynamic converters
    • H02M3/1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dynamic converters using capacitors or batteries which are alternately charged and discharged, e.g. charged in parallel and discharged in s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发送器,所述信息发送器包括:发送线圈部,接收线圈电压以产生磁场;以及信号发生器,接收直流(DC)电压且操作多个开关,以将所述线圈电压施加到所述发送线圈部。第一电流路径中的第一时间常数和第二电流路径中的第二时间常数可彼此不同,在所述第一电流路径中,具有第一值的所述线圈电压被施加到所述发送线圈部,在所述第二电流路径中,所述线圈电压具有比所述第一值小的第二值。

Description

信息发送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0月1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6-013236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信息发送器。
背景技术
在各种应用中应用无线通信。特别地,呈线圈形式的无线通信天线应用到与电子许可的授权相关联的各种装置。
近年来,使用线圈无线发送信息的信息发送器也已应用到诸如移动终端或可穿戴装置的电子装置。
由于这些电子装置从诸如电池的电力存储元件接收电力,因此电力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被应用到电子装置的信息发送器还需要以低电力环境发送信息数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信息发送器,其能够以低电力发送信息数据且还能够提高信息发送的精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信息发送器可包括:发送线圈部,接收线圈电压以产生磁场;以及信号发生器,接收直流(DC)电压且操作多个开关,以将所述线圈电压施加到所述发送线圈部,其中,第一电流路径中的第一时间常数和第二电流路径中的第二时间常数彼此不同,在所述第一电流路径中,具有第一值的所述线圈电压被施加到所述发送线圈部,在所述第二电流路径中,所述线圈电压具有比所述第一值小的第二值。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信息发送器可包括:发送线圈部,接收线圈电压以产生磁场;以及信号发生器,接收直流(DC)电压且操作多个开关,以将所述线圈电压施加到所述发送线圈部,其中,在第一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线圈电流的第一变化量和在第二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线圈电流的第二变化量彼此不同,在所述第一电流路径中,具有第一值的所述线圈电压被施加到所述发送线圈部,在所述第二电流路径中,具有比所述第一值小的第二值的所述线圈电压未被施加到所述发送线圈部。
此外,在该发明内容中,并没有提及本公开的所有特征。可参照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理解用于实现本公开的目的的各种手段。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及其他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用于无线通信的线圈的移动终端执行无线通信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用于无线通信的线圈的可穿戴装置执行无线通信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从磁卡读取卡信息的磁卡读取器的磁头的示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发送器的示例的示图;
图4是示意性示出图3中所示的信息发送器与磁头的耦合状态的示例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发送器的示例的电路图;
图6A至图6D是示出被应用到图5中所示的信息发送器的各种电流路径的示图;以及
图7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电路图中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用于无线通信的线圈的移动终端执行无线通信的示例的透视图。
在图1A中,信息发送器100可被应用到移动终端300。信息发送器100可在移动终端300的控制下形成磁场。
信息发送器100可作为发送线圈被操作,且可被磁性地耦合到包括接收线圈的无线信号接收器,以由此无线地发送信息。
作为包括接收线圈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磁卡读取器200在图1A中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无线信号接收器包括接收线圈。除了磁卡读取器200,还可使用各种无线信号接收器。
信息发送器100可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线圈。发送线圈可通过形成磁场来非接触式地将信息发送至磁卡读取器200,以向磁卡读取器200的磁头提供磁输入。
信息发送器100可通过改变磁场的方向来将待被发送的数据(例如卡号数据)发送至磁卡读取器200。换句话说,磁卡读取器200可使用由信息发送器100形成的磁场的方向的改变所引起的接收线圈两端的电压的变化来产生卡号数据。以下,将参照图2更详细地提供对其的描述。
图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用于无线通信的线圈的可穿戴装置执行无线通信的示例的透视图。
在图1B中,信息发送器100可被应用到可穿戴装置310。信息发送器100可在可穿戴装置310的控制下形成磁场。
可穿戴装置310可以是在诸如臂、头等的身体上穿戴的电子装置,或通过带被固定到具体结构。在下文中,根据本公开的可穿戴装置被描述为假定其具有表的形状,但是不限于此。
信息发送器100可作为发送线圈被操作,且可被磁性地耦合到包括接收线圈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所示的示例中的磁卡读取器200),以由此无线地发送信息。
信息发送器100可使用发送线圈形成磁场,从而磁性地耦合到磁卡读取器200。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更详细地描述磁卡读取器的操作。
图2示出从磁卡读取卡信息的磁卡读取器的磁头210和由磁卡在磁头中引起的头电压Vhead
磁卡读取器200(图1A)可包括磁头210和模数转换器(未示出)。
磁头210可通过对着磁通量来产生电压。也就是说,磁头210可包括接收线圈211,且随着磁头穿过磁性带400,磁场可作用于磁头210,以使电流在接收线圈211中产生。可通过在接收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来检测接收线圈211两端的头电压Vhead
当磁头210的接收线圈211经受磁场的变化时,可通过磁通量在接收线圈211两端产生电压Vhead
接收线圈211两端产生的电压Vhead可被提供至模数转换器,且模数转换器可从接收线圈211两端的电压产生解码信号Vdecode。例如,解码信号Vdecode可以是数字电压信号,且可从解码信号Vdecode产生卡信息数据。
同时,磁卡可具有磁化的磁性带400。
随着磁性带400在磁头210上方移动,可通过磁通量在磁头210的接收线圈211两端产生电压Vhead
同时,接收线圈211两端的电压Vhead可根据磁性带400的极性而具有峰值电压。例如,如在所示的示例中,在相同极性彼此相邻的S邻近S或N邻近N的情况下,接收线圈两端的电压Vhead可具有峰值电压。
模数转换器可从接收线圈两端的电压Vhead产生解码信号Vdecode。例如,模数转换器可在每当检测到峰值电压时产生边沿,以产生解码信号Vdecode
解码信号Vdecode可以是数字电压信号,数字数据解码自所述数字电压信号。
例如,根据解码信号Vdecode的周期的长度,‘1’或‘0’可被解码。可从所示的示例看出:解码信号Vdecode的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为其第三周期的两倍。作为示例,解码信号Vdecode的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可被解码为‘1’,第三周期至第五周期可被解码为‘0’。该解码方法仅仅是说明性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应当显而易见的是,在获得对本公开的完全理解之后,可应用各种解码技术。
如此,被包括在磁卡读取器中的磁头210可从磁场检测头电压Vhead,以接收预定信息(例如,卡号数据)。
同时,在图2示出从磁卡的磁带执行解码的示例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磁头210可从由信息发送器100产生的磁场的影响在接收线圈的两端产生电压,以接收预定信息数据(例如,卡号数据)。
也就是说,磁卡读取器的磁头210可被磁性地耦合到无线通信天线的发送线圈,以接收数据-例如卡号数据。
为此,在相同的极性在磁带中彼此相邻的情况下,信息发送器100可通过执行控制使得产生的磁场的方向改变,来类似地应用磁场。如此,信息发送器100可通过改变产生的磁场的方向来向磁卡读取器200发送期望的数据(例如卡号数据)。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发送器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3,信息发送器100可包括信号发生器110、发送线圈部120和磁性主体121。
例如为磁卡读取器200(图1A所示)的信息接收器200可包括磁头210和读取部220。
信息发送器100可根据意图将要发送的信息改变磁场的方向。意图将要发送的信息可以是用于支付的加密信息(诸如信用卡信息)。
信号发生器110可产生与意图将要发送的信息对应的信息信号V_MST,并将信息信号V_MST施加到发送线圈部120。例如,信息信号V_MST可以是其电压变化的信号或可以是其电流变化的信号。
可根据信息信号V_MST在发送线圈部120周围产生磁场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其电压或电流变化的信息信号V_MST被施加到发送线圈部120的情况下,由于安培环路定律,可在发送线圈部120周围产生磁通量。
发送线圈部120可以是绕一个轴缠绕的一个线圈,除了所示的螺旋线圈以外,还可使用诸如螺线管线圈等的各种线圈。
磁性主体121可设置在发送线圈部120的一个表面上方。
磁性主体121的剩余磁密度和饱和磁密度可在预定的范围发生。
信息接收器200可响应于由信息发送器100产生的磁场的变化而输出数据。
如图3中所示,磁头210可具有线圈缠绕在芯周围的结构。由于磁头210的线圈两端的电压V_head可根据磁头210的线圈周围的磁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磁头210可响应于磁场的变化而输出电压V_head。
读取部220可响应于磁头210的线圈两端的电压V_head而输出数据。例如,读取部220可感测磁头210的线圈两端的电压V_head并将感测到的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以输出数据。所述数据可以为例如卡信息。读取部220可响应于在磁头210的线圈中流动的电流而输出数据。
也就是说,在其电压或电流根据将要意图发送的信息而变化的信息信号被施加到发送线圈部120的情况下,根据安培环路定律,可在发送线圈部120周围产生磁通量,且在磁通量被施加到磁头210的头部(head portion)的情况下,可在磁头210的线圈两端产生电压V_head。然而,可通过显著地减少在上述操作中消耗的电力,而带来效率方面的明显改进,且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发送器被应用到诸如智能电话的移动装置或诸如智能手表的小型IT装置的情况下,对于电力减少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
如此,在下文中,如下技术被称为磁性安全传输(MST):通过产生信息信号V_MST以将信息信号V_MST施加到发送线圈部120来形成磁场,且将诸如卡信息的信息数据发送至磁头210。
MST可具有现有的磁读取器事实上可用作信息接收器200的优势。
图4是示意性示出图3中所示的信息发送器与磁头的耦合状态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4,信号发生器110可将线圈电流Icoil施加到线圈,且线圈可产生磁场(B-field)。另外,可在线圈两端产生电压Vcoil
磁头210可从磁场(B-field)产生头电压Vhead,且如上所述,可根据头电压Vhead解码信息数据。
为了如上所述发送信息数据,信息发送器可改变磁场(B-field)的方向。因此,由于需要频繁地发生磁场的产生和变化,因此对于电力消耗的需求会增大。
然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发送器可通过根据磁场的变化状态不同地设置时间常数来减少电力消耗。
可通过将使用环电流路径产生的磁场被维持时的第二时间常数设置为大于当使用输入电力产生磁场时的第一时间常数,来将磁场有效地维持较长时间段,以减小电流的消耗速度。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5至图7更详细地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发送器。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发送器的示例的电路图。
参照图5,信息发送器100可包括信号发生器110和发送线圈部120。根据示例性示例,信息发送器100还可包括控制器130。
信号发生器110可接收直流(DC)电压,且操作多个开关,以将线圈电压施加到发送线圈部120。发送线圈部120可被施加线圈电压,以产生磁场,且可将信息数据无线地发送至诸如磁卡读取器的信息接收器。
信号发生器110可包括输入电阻Rin和连接到输入电阻Rin的开关M1至M4。
第一开关M1可具有连接到输入电阻Rin的一个端子和连接到发送线圈部的一个端子的另一端子。
第二开关M2可具有连接到第一开关M1的另一端子且连接到发送线圈部的一个端子的一个端子。
第三开关M3可具有连接到输入电阻Rin的一个端子和连接到发送线圈部的另一端子的另一端子。
第四开关M4可具有连接到发送线圈部的另一端子的一个端子和连接到第二开关M2的另一端子的另一端子。
同时,在信息发送器100中,其中线圈电压被施加到发送线圈部的第一电流路径中的第一时间常数和其中线圈电压未被施加到发送线圈部的第二电流路径中的第二时间常数可彼此不同。
例如,第一时间常数可小于第二时间常数。
进一步参照图6A和图6B,图6A示出其中具有第一值的线圈电压被施加到发送线圈部的第一电流路径,图6B示出其中线圈电压具有小于第一值的第二值的第二电流路径。线圈电压的第二值可以为零或接近零。
图6A中所示的第一电流路径可通过将第一开关M1和第四开关M4操作为闭合状态且将第二开关M2和第三开关M3操作为断开状态来形成。
在激活第一电流路径时,线圈电流可通过输入单元Vin在发送线圈部120中流动,结果可产生磁场。
如图6A所示的其中线圈电压被施加到发送线圈部的第一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t1可表示如下。
【式1】
t1=Lmst/(Rin+Rmst)
也就是说,如图6A所示,由于在第一电流路径上存在发送线圈部的输入电阻Rin和寄生电阻Rmst两者,因此可如式1中表示第一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t1。
同时,图6B中所示的第二电流路径可在第一电流路径之后形成,且可通过将第四开关M4切换到断开状态并将第三开关M3切换到闭合状态来形成。
作为其中线圈电压未被施加到发送线圈部的情况的这种第二电流路径可以是环路径,且可使用该环路径将预产生的磁场维持预定时间。也就是说,在第二电流路径中在发送线圈部中流动的线圈电流通常通过环路径逐渐放电,但是由于第二电流路径具有比第一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t1大的时间常数,因此电流的放电可被延迟,且预产生的磁场可被维持长时间段。
第二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t2可如式2表示。
【式2】
t2=Lmst/Rmst
这里,为由发送线圈产生的寄生电阻Rmst可具有比输入电阻Rin足够小的电阻值。因此,第二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t2可具有比第一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t1足够大的值。因此,通过为环路径的第二电流路径所维持的磁场的损失可被充分减少,由第一电流路径产生的磁场可因此通过第二电流路径被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段。
结果,通过根据电流路径将时间常数设定为彼此不同(在其中电压被施加到发送线圈的情况下的时间常数t1和其中电压未被施加到发送线圈的情况下的时间常数t2可以彼此不同),可将磁场维持长时间段。
也就是说,第一电流路径的时间常数t1可小于第二电流路径的时间常数t2。因此,可通过将施加电压的区段中的时间常数设定为小且将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下的时间常数设定为大以显著减少第二电流路径中的线圈电流的降速,来有效地维持磁场。
同时,图6C中所示的路径可以是具有符号与第一值的符号相反的第三值的线圈电压被施加以产生相反方向的磁场的第三电流路径。
第三电流路径可在第二电流路径之后形成,且可通过将第一开关M1切换到断开状态且将第二开关M2切换到闭合状态来形成。
也就是说,第三电流路径可以是抵消由第一电流路径施加的线圈电压且施加具有相反极性的线圈电压的路径,并且第三电流路径的时间常数t3可与第一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t1相同。
另外,图6D中所示的路径示出线圈电压为具有比第三值小的第四值的线圈电压的第四电流路径。线圈电压的第四值可为零或接近零。
第四电流路径可在第三电流路径之后形成,且可通过将第三开关M3切换到断开状态且将第四开关M4切换到闭合状态来形成。
相似地,第四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t4可与第二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t2相同。
结果,第一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t1可与第三电流路径的时间常数t3对应,且第二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t2可与第四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t4对应。
这是由于如下事实所导致的:在电压被施加到发送线圈以产生磁场的情况下,在路径上存在输入电阻Rin,而在电压未施加到发送线圈且所产生的磁场被自然维持的情况下,在路径上不存在输入电阻Rin。
换句话说,可通过发送线圈部的线圈电阻Rmst和包括在信号发生器中的输入电阻Rin来确定第一电流路径和第三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
同时,可通过发送线圈部的线圈电阻Rmst来确定第二电流路径和第四电流路径中的时间常数。
如此,可通过将在电压被施加到发送线圈时的时间常数和在电压未被施加到发送线圈时的时间常数设定为彼此不同来减少所产生的磁场的改变量,由此可仅通过施加小脉冲电压而精确地产生磁场。
图7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电路图中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的曲线图。在下文中,将参照图7进行描述。
首先,如果示出了门信号波形Gate,则脉冲波形的电压Vmst可通过如上所述顺次且交替地操作开关而被施加到发送线圈。
通过如所示的发送线圈两端的电压,线圈电流Icoil可在发送线圈中流动,且可响应于线圈电流Icoil产生磁场(B-field)。
与上述电流路径相比,在第一开关M1和第四开关M4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线圈电压Vmst可被施加到发送线圈,且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第一电流路径快速地增大线圈电流Icoil。因此,可在使其极性反向的同时快速地增大磁场(B-field)。
接下来,当第一开关M1被切换到断开状态且第二开关M2被切换到闭合状态时,可激活其中线圈电压未被施加到发送线圈的第二电流路径。在第二电流路径中,线圈电流Icoil可由于在发送线圈中出现的寄生电阻的影响而缓和地减小。相似地,第二电流路径中的磁场(B-field)可逐渐地减小。
结果,通过第一电流路径在发送线圈中流动的线圈电流的第一变化量可与通过第二电流路径在发送线圈中流动的线圈电流的第二变化量不同。也就是说,线圈电流的第一变化量可大于线圈电流的第二变化量。
响应于线圈电流的变化,通过第一电流路径引起的磁场的第一变化量可大于通过第二电流路径引起的磁场的第二变化量。
接下来,随着第一开关M4被切换到断开状态且第三开关M3被切换到闭合状态,可激活第三电流路径。极性与第一电流路径相反但是大小与第一电流路径相同的电压可通过第三电流路径而被施加到发送线圈,且可在相反的方向上快速地增大线圈电流Icoil。因此,可在使其极性反向的同时快速地增大磁场(B-field)。
接下来,随着第二开关M2被切换到断开状态且第一开关M1被切换到闭合状态,可激活第四电流路径。因此,由第三电流路径引起的线圈电流和磁场可缓慢地减小。
结果,由于在维持磁场(B-field)时,也就是说,在通过环路径逐渐放电线圈电流Icoil时的时间常数比在施加线圈电压Vmst时的时间常数大,因此线圈电流Icoil和磁场(B-field)的减小量可以是缓和的。
因此,可如所示精确地检测被施加到磁头的磁头电压,结果还可精确地检测信息数据信号Pmst。
如上所陈述的,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信息发送器可以以低电力发送信息。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发送器可通过调整磁场的变化量来提高信息发送的精度。
虽然以上已经示出并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修改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发送器,包括:
发送线圈部,接收线圈电压以产生磁场;以及
信号发生器,接收直流电压且操作多个开关,以将所述线圈电压施加到所述发送线圈部,
其中,第一电流路径中的第一时间常数和第二电流路径中的第二时间常数彼此不同,在所述第一电流路径中,具有第一值的所述线圈电压被施加到所述发送线圈部,在所述第二电流路径中,所述线圈电压具有比所述第一值小的第二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常数小于所述第二时间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第三电流路径中的第三时间常数小于所述第二电流路径中的所述第二时间常数,在所述第三电流路径中,所述线圈电压具有符号与所述第一值的符号相反的第三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第四电流路径中的第四时间常数大于所述第三电流路径中的所述第三时间常数,在所述第四电流路径中,所述线圈电压具有比所述第三值小的第四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常数与所述第三时间常数对应,并且
所述第二时间常数与所述第四时间常数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通过所述发送线圈部的线圈电阻和包括在所述信号发生器中的输入电阻来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常数,并且
通过所述发送线圈部的所述线圈电阻来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所述信号发生器包括:
输入电阻;
第一开关,具有连接到所述输入电阻的一个端子和连接到所述发送线圈部的一个端子的另一端子;
第二开关,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另一端子和所述发送线圈部的一个端子的一个端子;
第三开关,具有连接到所述输入电阻的一个端子和连接到所述发送线圈部的所述另一端子的另一端子;以及
第四开关,具有连接到所述发送线圈部的所述另一端子的一个端子和连接到所述第二开关的所述另一端子的另一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流路径通过将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操作为闭合状态且将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操作为断开状态来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二电流路径在所述第一电流路径之后形成,且通过将所述第四开关切换到所述断开状态且将所述第三开关切换到所述闭合状态来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所述信号发生器具有在所述第二电流路径之后形成的第三电流路径,并且
所述第三电流路径通过将所述第一开关切换到所述断开状态且将所述第二开关切换到所述闭合状态来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所述信号发生器具有在所述第三电流路径之后形成的第四电流路径,并且
所述第四电流路径通过将所述第三开关切换到所述断开状态且将所述第四开关切换到所述闭合状态来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由所述第一电流路径引起的所述磁场的第一变化量大于由所述第二电流路径引起的所述磁场的第二变化量。
13.一种信息发送器,包括:
发送线圈部,接收线圈电压以产生磁场;以及
信号发生器,接收直流电压且操作多个开关,以将所述线圈电压施加到所述发送线圈部,
其中,在第一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线圈电流的第一变化量和在第二电流路径中流动的线圈电流的第二变化量彼此不同,在所述第一电流路径中,具有第一值的所述线圈电压被施加到所述发送线圈部,在所述第二电流路径中,具有比所述第一值小的第二值的所述线圈电压未被施加到所述发送线圈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满足所述第一电流路径中的第一时间常数,且所述线圈电流在所述发送线圈部中流动,
满足所述第二电流路径中的第二时间常数,且所述线圈电流在所述发送线圈部中流动,并且
所述第二时间常数大于所述第一时间常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由所述第一电流路径引起的所述磁场的第一变化量与由所述第二电流路径引起的所述磁场的第二变化量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发送器,其中,由所述第一电流路径和所述第二电流路径引起的所述线圈电流中的变化与由所述第一电流路径和所述第二电流路径引起的所述磁场的变化对应。
CN201710893945.4A 2016-10-12 2017-09-28 信息发送器 Pending CN1079478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32367 2016-10-12
KR1020160132367A KR102494550B1 (ko) 2016-10-12 2016-10-12 정보 송신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7833A true CN107947833A (zh) 2018-04-20

Family

ID=61829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93945.4A Pending CN107947833A (zh) 2016-10-12 2017-09-28 信息发送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0155B2 (zh)
KR (1) KR102494550B1 (zh)
CN (1) CN10794783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8110A (zh) * 2004-11-22 2007-12-12 传感电子公司 激活/去活电子物品监视标签的h桥激活器/去活器和方法
US20110285211A1 (en) * 2010-05-20 2011-11-24 Advantest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US8210440B1 (en) * 2008-07-31 2012-07-03 Ixys Ch Gmbh Low-cost magnetic stripe reader using independent switching thresholds
US20140070006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Mark Henry Weldele Magnetic stripe reader
US8827153B1 (en) * 2011-07-18 2014-09-09 Dynam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aveform generation for dynamic magnetic strip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CN104779714A (zh) * 2015-03-24 2015-07-1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高速无线携能通信系统
US20150244270A1 (en) * 2014-02-25 2015-08-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mediate bus architecture power supply
US20160027529A1 (en) * 2014-07-23 2016-01-2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Address Fault Detection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1783A (en) * 1995-06-07 1998-02-24 Anderson; James C. Hearing aid with wireless remote processor
JP4327493B2 (ja) 2003-04-18 2009-09-09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における信号伝送回路
FR2859842B1 (fr) * 2003-09-17 2006-02-10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Objet portatif a demodulation multiniveaux, couple inductivement a une station fixe
JP2008294610A (ja) * 2007-05-23 2008-12-04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通信装置
US8600200B1 (en) * 2010-04-01 2013-12-03 Sandia Corporation Nano-optomechanical transducer
US8789761B2 (en) * 2011-10-07 2014-07-29 Intelligent Material Solutions, Inc. Transaction card
US9306526B2 (en) * 2012-05-11 2016-04-05 Skyworks Solutions, Inc. Low-loss high-isolation switching architecture
US9197170B2 (en) * 2013-03-15 2015-11-24 Viasat, Inc. Active lumped element circulator
CN104242903B (zh) * 2013-06-17 2017-10-31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向数据传输的电路装置及方法
US9865922B2 (en) * 2013-08-21 2018-01-09 Qorvo Us, Inc. Antenna tuning circuitry with reduced interference
US9641364B2 (en) 2014-05-30 2017-05-02 Nxp B.V.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approach with modulation
FI3186655T3 (fi) * 2014-08-25 2023-06-08 Lonprox Corp Sisäsijainnin paikannus käyttämällä viivästettyjä pyyhkäistyjä suuntaheijastimia
KR101594380B1 (ko) 2015-03-04 2016-0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코일 안테나 모듈
JP6421771B2 (ja) * 2016-02-29 2018-11-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硫黄酸化物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8110A (zh) * 2004-11-22 2007-12-12 传感电子公司 激活/去活电子物品监视标签的h桥激活器/去活器和方法
US8210440B1 (en) * 2008-07-31 2012-07-03 Ixys Ch Gmbh Low-cost magnetic stripe reader using independent switching thresholds
US20110285211A1 (en) * 2010-05-20 2011-11-24 Advantest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US8827153B1 (en) * 2011-07-18 2014-09-09 Dynam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aveform generation for dynamic magnetic strip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20140070006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Mark Henry Weldele Magnetic stripe reader
US20150244270A1 (en) * 2014-02-25 2015-08-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mediate bus architecture power supply
US20160027529A1 (en) * 2014-07-23 2016-01-2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Address Fault Detection Circuit
CN104779714A (zh) * 2015-03-24 2015-07-1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高速无线携能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02811A1 (en) 2018-04-12
KR102494550B1 (ko) 2023-02-02
KR20180040434A (ko) 2018-04-20
US10560155B2 (en)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20545B1 (ko) 연결가능한 디바이스들의 자기 연결 및 정렬
CN109192474A (zh) 无线通信线圈、线圈模块及使用该线圈模块的移动终端
US9135545B1 (en) Magnetic stripe emulator for persistently emulating magnetic stripe data
CN105099527B (zh) 一种具有独立能量接收天线的无源nfc通信接口
CN104901399B (zh) 无线充电通信板以及无线充电通信装置
US20140273714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airing inductively-coupled devices
CN101257328A (zh) 一种传感器及应用该传感器的通信装置及电子产品
CN206640401U (zh) 双面接收的无线充电接收器
CN101640707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号处理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
CN202455348U (zh) 近距离通讯发送、接收及收发装置
CN107947833A (zh) 信息发送器
JP6129726B2 (ja) 携帯端末
CN105721025A (zh) 一种利用手机模拟磁数据传输的装置
CN207938800U (zh) 无线通信天线和使用该无线通信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US10721687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tter and an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07352643U (zh) 基于nfc的一卡通系统
KR20170072773A (ko) 코일 모듈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모바일 단말
CN102819718A (zh) 一种测磁场强度的rfid系统及其测磁场强度的方法
KR101917119B1 (ko) 저 전력 소비의 mst 구동 ic
CN105335849A (zh) 移动支付装置
CN102708400B (zh) 一种带磁敏装置的rfid标签、rfid系统及磁场检测方法
CN104836412B (zh) 利用磁场极性转移自发电的通讯和控制器
CN207925207U (zh) 线圈模块以及包括线圈模块的信息发送器
CN107665767A (zh) 磁性材料及使用磁性材料的用于发送数据的装置
CN205453690U (zh) 一种利用手机模拟磁数据传输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2

Address after: Han Guo Jingjidao

Applicant after: Company WITS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