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4244A -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4244A
CN107944244A CN201711195016.2A CN201711195016A CN107944244A CN 107944244 A CN107944244 A CN 107944244A CN 201711195016 A CN201711195016 A CN 201711195016A CN 107944244 A CN107944244 A CN 107944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standard
finger
unlocked
finger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950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荣月
周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k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k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k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k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950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442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44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42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录入指纹,并提示开启局部解锁;设定具体解锁位置,并记录解锁位置的坐标区域;获取解锁位置的解锁信息;进行解锁时,获取指纹信息以及位置;判断位置是否为解锁位置;若是,则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若一致,则执行对移动终端的解锁操作;若不一致,则保持对移动终端的锁屏操作。本发明通过设置解锁位置,获取标准解锁压力、指纹纹路、接触面积以及偏转角度,只有在解锁时的位置、解锁压力、指纹纹路、接触面积以及偏转角度都正确的情况下进行解锁,实现增加全屏解锁的限制条件,增加全屏指纹解锁的安全性,也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的多样性。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解锁,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指纹解锁是一款使用指纹数据,并进行记录验证的屏保解锁软件,首次使用,程序将会对手指数据进行采样录入,屏保开启时,只需通过将手指放置在扫描区,等待短暂的扫描比对,吻合后便可轻松解开手机。除了用指纹进行解锁外,还可以设置使用手势或者九宫点阵来解锁。
现有的移动终端指纹识别一般是通过一块指纹采集识别模组来实现,比如手机的结果过程通过采集用户的一个手指的指纹进行识别判断,如果识别通过,则解锁成功,反之则解锁失败,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只有一个指纹采集区域,使电子设备的解锁等操作对该区域的指纹采集识别模组的依赖性较大,较为不安全,虽然当前也存在全屏解锁,但是目前的全屏解锁由于可以在触摸屏任意位置识别指纹,这样用户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触碰到屏幕也会解锁,这样安全性不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0165676.X公开了一种用于具有全屏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监测到用户按压屏幕时,采集用户按压屏幕的至少一个指纹信息,将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一致时,执行控制电子设备的操作,基于全屏指纹识别,通过监测并采集用户按压电子设备屏幕的至少一个指纹信息,并对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信息进行判断,当采集的指纹及其在屏幕上的按压位置均与用户预设的指纹信息一致时,执行对电子设备的解锁等操作,用户可以通过预设多个指纹及其区域信息,增加指纹信息量,从而提高指纹信息的复杂度,进一步提高使用电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式,实现增加全屏解锁的限制条件,增加全屏指纹解锁的安全性,也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的多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录入指纹,并提示开启局部解锁;
设定具体解锁位置,并记录解锁位置的坐标区域;
获取解锁位置的解锁信息;
进行解锁时,获取指纹信息以及位置;
判断位置是否为解锁位置;
若位置是解锁位置,则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
若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一致,则执行对移动终端的解锁操作;
若位置不是解锁位置或者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不一致,则保持对移动终端的锁屏操作。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录入指纹,并提示开启局部解锁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录入指纹,获取标准解锁压力以及标准指纹纹路;
判断是否开启接触面积和手指偏转角度辅助解锁;
若是,则开启辅助解锁并获取录入指纹时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并进入下一步骤,若不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提示开启局部解锁。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开启辅助解锁并获取录入指纹时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开启辅助解锁,再次录入常用解锁手指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
记录多次录入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获取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获取解锁位置的解锁信息的步骤,所述解锁信息包括指纹纹路、解锁压力、接触面积和手指偏转角度中至少一个。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是否一致;
若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一致,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按压力度是否与标准解锁压力匹配;
若匹配,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接触面积是否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
若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偏转角度是否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
若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内,则所述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一致;
若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不一致,或者指纹信息内的按压力度与标准解锁压力不匹配,或者指纹信息内的接触面积未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或者指纹信息内的偏转角度未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则所述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不一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设定具体解锁位置,并记录解锁位置的坐标区域的步骤,所述解锁位置的个数为若干个。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系统,包括录入单元、位置设定单元、解锁信息获取单元、指纹信息获取单元、位置判断单元以及信息判断单元;
所述录入单元,用于录入指纹,并提示开启局部解锁;
所述位置设定单元,用于设定具体解锁位置,并记录解锁位置的坐标区域;
所述解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解锁位置的解锁信息;
所述指纹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进行解锁时,获取指纹信息以及位置;
所述位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位置是否为解锁位置,若位置不是解锁位置,则保持对移动终端的锁屏操作;
所述信息判断单元,用于若位置是解锁位置,则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若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一致,则执行对移动终端的解锁操作;若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不一致,则保持对移动终端的锁屏操作。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录入单元包括指纹录入模块、开启判断模块、开启辅助模块以及提示模块;
所述指纹录入模块,用于录入指纹,获取标准解锁压力以及标准指纹纹路;
所述开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开启接触面积和手指偏转角度辅助解锁;
所述开启辅助模块,用于若是,则开启辅助解锁并获取录入指纹时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
所述提示模块,用于提示开启局部解锁。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开启辅助模块包括重复录入子模块以及记录子模块;
所述重复录入子模块,用于开启辅助解锁,再次录入常用解锁手指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
所述记录子模块,用于记录多次录入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获取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信息判断单元包括纹路判断模块、力度判断模块、面积判断模块以及角度判断模块;
所述纹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是否一致;
所述力度判断模块,用于若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一致,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按压力度是否与标准解锁压力匹配;
所述面积判断模块,用于若匹配,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接触面积是否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
所述角度判断模块,用于若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偏转角度是否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若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内,则所述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一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通过设置解锁位置,获取标准解锁压力、指纹纹路、接触面积以及偏转角度,只有在解锁时的位置、解锁压力、指纹纹路、接触面积以及偏转角度都正确的情况下进行解锁,实现增加全屏解锁的限制条件,增加全屏指纹解锁的安全性,也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的多样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录入指纹并提示开启局部解锁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开启辅助解锁并获取录入指纹时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录入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开启辅助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判断单元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8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可以运用在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的指纹解锁过程中,实现增加全屏解锁的限制条件,增加全屏指纹解锁的安全性,也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的多样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录入指纹,并提示开启局部解锁;
S2、设定具体解锁位置,并记录解锁位置的坐标区域;
S3、获取解锁位置的解锁信息;
S4、进行解锁时,获取指纹信息以及位置;
S5、判断位置是否为解锁位置;
S6、若位置是解锁位置,则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
S7、若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一致,则执行对移动终端的解锁操作;
S8、若位置不是解锁位置或者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不一致,则保持对移动终端的锁屏操作。
对于上述的S1步骤,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S1步骤,录入指纹,并提示开启局部解锁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1、录入指纹,获取标准解锁压力以及标准指纹纹路;
S12、判断是否开启接触面积和手指偏转角度辅助解锁;
若是,则S13、开启辅助解锁并获取录入指纹时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并进入下一步骤,若不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S14、提示开启局部解锁。
对于上述的S11步骤,在录入指纹后,会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开启局部解锁,且在录入指纹时,通过移动终端屏幕自带的压力传感器获取录入时的标准解锁压力,实际运用过程中,在录入压感数据时移动终端内部会记录一组数据,根据这组数据给出标准解锁压力的范围区间,保证用户解锁成功率得以保证且提高体验,在确保安全性高的前提下,避免小误差导致无法解锁的现象发生。
更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的S13步骤,开启辅助解锁并获取录入指纹时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31、开启辅助解锁,再次录入常用解锁手指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
S132、记录多次录入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获取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
对于上述的S131步骤,不同用户在解锁时手指与屏幕的接触面积是不同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屏幕之间形成的夹角是不同的,不同用户可以设置手指和屏幕之间不同的夹角去解锁,当然,考虑到不同用户不同角度去接触屏幕时和全屏的接触面积会有不同,当用户录入指纹时,慢慢抬起手指,录入数据,方便更加准确的录入不同角度时接触面积的不同,当用户设置好角度夹角后,通过去匹配接触面积从而判断是否符合解锁条件并解锁。
录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的原理如下:移动终端的屏幕是电容屏,电容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一层ITO,最外层是只有0.0015mm厚的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工作面,四个角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层以保证工作环境。当用户触摸电容屏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手指吸收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屏幕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头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移动终端内部的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得出位置。
对于上述的S132步骤,获取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采用区间作为标准值,实现在确保安全性高的前提下,避免小误差导致无法解锁的现象发生。
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习惯,让用户设置常用的解锁位置才能解锁,其他位置结果不能解锁,即使他人知道了用户使用哪个手指指纹解锁,也不能随心所欲的解锁移动终端,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的安全性。
对于上述的S2步骤,通过手动指定解锁位置,默认情况为移动终端出厂设置的解锁位置,用户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指定屏幕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正中间等任一位置作为解锁位置,避免他人容易得知解锁区域,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的安全性。设定具体解锁位置,并记录解锁位置的坐标区域的步骤,解锁位置的个数为若干个。通过设定多个指纹(至少2个)才能解锁,当同时识别到多个匹配的指纹后,移动终端才能解锁这样大大的增加了手机指纹解锁的安全性和多样性。区分多指纹解锁的先后顺序,即多个指纹解锁,设置解锁先后顺序,先解锁了一个指纹正确后,给出提示继续往后面解锁。
对于上述的S3步骤,获取解锁位置的解锁信息的步骤,所述解锁信息包括指纹纹路、解锁压力、接触面积和手指偏转角度中至少一个。
另外,对于上述的S4步骤,具体采集按压位置、指纹纹路、按压力度、接触面积以及手指偏转角度,从这五个方面核对解锁信息,可以提高解锁安全性。
上述的S5至S6步骤,只有在按压位置与解锁位置一致的情况下,才会核对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
更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S6步骤,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61、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是否一致;
若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一致,则S62、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按压力度是否与标准解锁压力匹配;
若匹配,则S63、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接触面积是否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
若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则S64、判断指纹信息内的偏转角度是否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
若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内,则S65、所述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一致;
若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不一致,或者指纹信息内的按压力度与标准解锁压力不匹配,或者指纹信息内的接触面积未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或者指纹信息内的偏转角度未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则S66、所述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不一致。
上述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通过设置解锁位置,获取标准解锁压力、指纹纹路、接触面积以及偏转角度,只有在解锁时的位置、解锁压力、指纹纹路、接触面积以及偏转角度都正确的情况下进行解锁,实现增加全屏解锁的限制条件,增加全屏指纹解锁的安全性,也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的多样性。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系统,其包括录入单元1、位置设定单元2、解锁信息获取单元3、指纹信息获取单元4、位置判断单元5以及信息判断单元6。
录入单元1,用于录入指纹,并提示开启局部解锁。
位置设定单元2,用于设定具体解锁位置,并记录解锁位置的坐标区域。;
解锁信息获取单元3,用于获取解锁位置的解锁信息。
指纹信息获取单元4,用于进行解锁时,获取指纹信息以及位置。
位置判断单元5,用于判断位置是否为解锁位置,若位置不是解锁位置,则保持对移动终端的锁屏操作。
信息判断单元6,用于若位置是解锁位置,则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若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一致,则执行对移动终端的解锁操作;若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不一致,则保持对移动终端的锁屏操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录入单元1包括指纹录入模块11、开启判断模块12、开启辅助模块13以及提示模块14。
指纹录入模块11,用于录入指纹,获取标准解锁压力以及标准指纹纹路。
开启判断模块12,用于判断是否开启接触面积和手指偏转角度辅助解锁。
开启辅助模块13,用于若是,则开启辅助解锁并获取录入指纹时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
提示模块14,用于提示开启局部解锁。
上述的指纹录入模块11而言,在录入指纹后,会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开启局部解锁,且在录入指纹时,通过移动终端屏幕自带的压力传感器获取录入时的标准解锁压力,实际运用过程中,在录入压感数据时移动终端内部会记录一组数据,根据这组数据给出标准解锁压力的范围区间,保证用户解锁成功率得以保证且提高体验,在确保安全性高的前提下,避免小误差导致无法解锁的现象发生。
更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开启辅助模块13包括重复录入子模块131以及记录子模块132。
重复录入子模块131,用于开启辅助解锁,再次录入常用解锁手指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
记录子模块132,用于记录多次录入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获取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
上述的重复录入子模块131,不同用户在解锁时手指与屏幕的接触面积是不同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屏幕之间形成的夹角是不同的,不同用户可以设置手指和屏幕之间不同的夹角去解锁,当然,考虑到不同用户不同角度去接触屏幕时和全屏的接触面积会有不同,当用户录入指纹时,慢慢抬起手指,录入数据,方便更加准确的录入不同角度时接触面积的不同,当用户设置好角度夹角后,通过去匹配接触面积从而判断是否符合解锁条件并解锁。
录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的原理如下:移动终端的屏幕是电容屏,电容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一层ITO,最外层是只有0.0015mm厚的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工作面,四个角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层以保证工作环境。当用户触摸电容屏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手指吸收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屏幕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头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移动终端内部的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得出位置。
上述的记录子模块132而言,获取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采用区间作为标准值,实现在确保安全性高的前提下,避免小误差导致无法解锁的现象发生。
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习惯,让用户设置常用的解锁位置才能解锁,其他位置结果不能解锁,即使他人知道了用户使用哪个手指指纹解锁,也不能随心所欲的解锁移动终端,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的安全性。
对于上述的位置设定单元2而言,通过手动指定解锁位置,默认情况为移动终端出厂设置的解锁位置,用户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指定屏幕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正中间等任一位置作为解锁位置,避免他人容易得知解锁区域,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的安全性。设定具体解锁位置,并记录解锁位置的坐标区域的步骤,解锁位置的个数为若干个。通过设定多个指纹(至少2个)才能解锁,当同时识别到多个匹配的指纹后,移动终端才能解锁这样大大的增加了手机指纹解锁的安全性和多样性。区分多指纹解锁的先后顺序,即多个指纹解锁,设置解锁先后顺序,先解锁了一个指纹正确后,给出提示继续往后面解锁。
上述的解锁信息获取单元3而言,所述解锁信息包括指纹纹路、解锁压力、接触面积和手指偏转角度中至少一个。
另外,对于指纹信息获取单元4,具体采集按压位置、指纹纹路、按压力度、接触面积以及手指偏转角度,从这五个方面核对解锁信息,可以提高解锁安全性。
只有在按压位置与解锁位置一致的情况下,才会核对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
更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的信息判断单元6包括纹路判断模块61、力度判断模块62、面积判断模块63以及角度判断模块64。
纹路判断模块61,用于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是否一致。
力度判断模块62,用于若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一致,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按压力度是否与标准解锁压力匹配。
面积判断模块63,用于若匹配,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接触面积是否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
角度判断模块64,用于若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偏转角度是否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若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内,则所述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一致。
上述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系统,通过设置解锁位置,获取标准解锁压力、指纹纹路、接触面积以及偏转角度,只有在解锁时的位置、解锁压力、指纹纹路、接触面积以及偏转角度都正确的情况下进行解锁,实现增加全屏解锁的限制条件,增加全屏指纹解锁的安全性,也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的多样性。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录入指纹,并提示开启局部解锁;
设定具体解锁位置,并记录解锁位置的坐标区域;
获取解锁位置的解锁信息;
进行解锁时,获取指纹信息以及位置;
判断位置是否为解锁位置;
若位置是解锁位置,则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
若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一致,则执行对移动终端的解锁操作;
若位置不是解锁位置或者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不一致,则保持对移动终端的锁屏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录入指纹,并提示开启局部解锁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录入指纹,获取标准解锁压力以及标准指纹纹路;
判断是否开启接触面积和手指偏转角度辅助解锁;
若是,则开启辅助解锁并获取录入指纹时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并进入下一步骤,若不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提示开启局部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启辅助解锁并获取录入指纹时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开启辅助解锁,再次录入常用解锁手指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
记录多次录入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获取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解锁位置的解锁信息的步骤,所述解锁信息包括指纹纹路、解锁压力、接触面积和手指偏转角度中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的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是否一致;
若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一致,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按压力度是否与标准解锁压力匹配;
若匹配,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接触面积是否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
若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偏转角度是否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
若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内,则所述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一致;
若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不一致,或者指纹信息内的按压力度与标准解锁压力不匹配,或者指纹信息内的接触面积未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或者指纹信息内的偏转角度未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则所述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不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具体解锁位置,并记录解锁位置的坐标区域的步骤,所述解锁位置的个数为若干个。
7.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录入单元、位置设定单元、解锁信息获取单元、指纹信息获取单元、位置判断单元以及信息判断单元;
所述录入单元,用于录入指纹,并提示开启局部解锁;
所述位置设定单元,用于设定具体解锁位置,并记录解锁位置的坐标区域;
所述解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解锁位置的解锁信息;
所述指纹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进行解锁时,获取指纹信息以及位置;
所述位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位置是否为解锁位置,若位置不是解锁位置,则保持对移动终端的锁屏操作;
所述信息判断单元,用于若位置是解锁位置,则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与解锁信息一致;若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一致,则执行对移动终端的解锁操作;若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不一致,则保持对移动终端的锁屏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录入单元包括指纹录入模块、开启判断模块、开启辅助模块以及提示模块;
所述指纹录入模块,用于录入指纹,获取标准解锁压力以及标准指纹纹路;
所述开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开启接触面积和手指偏转角度辅助解锁;
所述开启辅助模块,用于若是,则开启辅助解锁并获取录入指纹时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
所述提示模块,用于提示开启局部解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辅助模块包括重复录入子模块以及记录子模块;
所述重复录入子模块,用于开启辅助解锁,再次录入常用解锁手指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
所述记录子模块,用于记录多次录入的标准接触面积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获取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和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判断单元包括纹路判断模块、力度判断模块、面积判断模块以及角度判断模块;
所述纹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是否一致;
所述力度判断模块,用于若指纹纹路与标准指纹纹路一致,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按压力度是否与标准解锁压力匹配;
所述面积判断模块,用于若匹配,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接触面积是否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
所述角度判断模块,用于若落入标准接触面积范围区间,则判断指纹信息内的偏转角度是否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若落入手指标准偏转角度区间内,则所述指纹信息与解锁信息一致。
CN201711195016.2A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Pending CN1079442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95016.2A CN107944244A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95016.2A CN107944244A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4244A true CN107944244A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49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95016.2A Pending CN107944244A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4424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0492A (zh) * 2018-04-27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和终端
CN111985391A (zh) * 2020-08-18 2020-11-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膜的检测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991594A (zh) * 2021-04-01 2021-06-18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指纹锁及其解锁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6361A (zh) * 2016-05-31 2016-1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03045A (zh) * 2016-07-08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47558A (zh) * 2017-06-29 2017-10-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58082A (zh) * 2017-06-29 2017-11-17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解锁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6361A (zh) * 2016-05-31 2016-1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03045A (zh) * 2016-07-08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47558A (zh) * 2017-06-29 2017-10-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58082A (zh) * 2017-06-29 2017-11-17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解锁方法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卫玲: "《军用飞机座舱显控技术》", 31 October 2016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0492A (zh) * 2018-04-27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和终端
CN111985391A (zh) * 2020-08-18 2020-11-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膜的检测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985391B (zh) * 2020-08-18 2023-11-2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膜的检测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991594A (zh) * 2021-04-01 2021-06-18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指纹锁及其解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8776B2 (en) Background enrollment and authentication of a user
US6393139B1 (en) Sequence-encoded multiple biometric template security system
EP2596478B1 (en) Fingerprint sensors and systems incorporating fingerprint sensors
US20180276672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and use based on heartbeat shape
CN102833423A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触摸屏手机及登录解锁方法
CN107944244A (zh)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指纹解锁安全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US984221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8230496B2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security of the security toke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6485125A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102925A (zh) 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电脑操作系统登陆验证的方法
CN106650392A (zh) Vr头戴设备及其解锁方法
CN107885989A (zh) 签名信息采集方法、签名验证方法及电子签名系统
CN105354473A (zh) 基于虹膜识别认证的设备桌面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7315935A (zh) 一种多指纹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814763A (zh) 触摸屏、指纹识别与触控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0599648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钥匙管理系统
CN104091110A (zh) Linux操作系统中运用人脸识别安全登陆验证的方法
CN106815505A (zh) 一种身份识别及解锁终端的方法及终端
CN209687063U (zh) 一种智能门锁和智能门锁系统
CN106815506A (zh) 一种身份识别及解锁终端的方法及终端
CN107423590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认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06690B (zh) 一种掌纹识别装置
CN113389439A (zh) 保密柜智能锁具
CN207776615U (zh) 一种锁具
CN110544331A (zh) 一种电子密码锁通电开锁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